浅析我国水产品贸易现状与挑战解读
2024年水产品贸易市场发展现状

水产品贸易市场发展现状介绍水产品是指从海洋、河流、湖泊以及养殖场等地获得的各种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如鱼类、贝类、虾蟹等。
全球水产品贸易市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水产品贸易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水产品贸易市场的全球趋势水产品贸易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增长迅速: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对水产品的需求也在增长。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依赖水产品的进口,推动了全球水产品贸易的增长。
2.地区贸易合作: 水产品主要通过国际贸易进行交流,各国之间加强贸易合作,形成了各个地区的水产品交易网络。
3.养殖水产品的兴起: 随着海洋捕捞资源的减少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养殖水产品逐渐成为水产品市场的主要供应来源。
4.可持续发展: 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的威胁,各国开始重视水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并采取措施以保护水产品资源。
水产品贸易市场的主要参与方水产品贸易市场涉及的主要参与方包括:1.生产国: 水产品的生产国是水产品贸易的主要供应方。
其中,中国、印度和印尼是全球水产品生产的主要国家。
2.贸易国: 贸易国主要负责水产品的进口和转口贸易。
主要贸易国包括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
3.消费国: 消费国是水产品的主要消费方。
中国、美国和日本是全球水产品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水产品贸易市场面临的挑战水产品贸易市场面临以下几个主要挑战:1.资源枯竭: 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导致水产品资源的枯竭,这对水产品贸易市场造成了严重威胁。
2.食品安全: 水产品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消费者对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水产品贸易市场提出了新的挑战。
3.贸易壁垒: 各国在水产品贸易中存在着一些贸易壁垒,如关税和质量认证要求等,这对水产品贸易的顺利进行产生了障碍。
水产品贸易市场的机遇水产品贸易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机遇:1.技术进步: 先进的养殖技术和捕捞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我国水产品出口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2、提高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
企业应加大投入,提升水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和管理经验,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符合国际市场的标准。同时,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防止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出口受阻。
3、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水产品出口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 级。通过培育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式,提升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 的竞争力。同时,引导企业国际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出口策略,应对TBT带来的 挑战。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贸易自由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然 而,在此背景下,技术性贸易壁垒(TBT)逐渐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对于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而言,TBT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次演示将探讨TBT 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TBT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 的影响
2、国际贸易壁垒: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许多国家设置了各种贸 易壁垒,如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对我国水产品出口造成了很大压力。
3、产业升级缓慢:我国水产业仍以初级加工为主,缺乏高端技术和品牌支 撑,导致产品附加值较低。
4、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主要体 现在品牌影响力不足、国际营销能力有限等方面。
二、我国水产品出口现状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出口品种也日益丰富。然而,我国 水产品出口的地理分布高度集中,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 区。同时,我国水产品出口的贸易结构也相对单一,以初级加工品为主,高附加 值的产品占比不高。
三、我国水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
1、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水 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养殖环节的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以及 加工环节的卫生问题等,都对我国水产品出口造成了不利影响。
中国水产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水产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概述水产品行业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和相关的服务或加工行业的总称,如:水产品加工、水产品药物、水产品出口贸易、观赏水产品等。
水产品按生存环境可分为海产品和淡水产品两大类;按出产方式可分为养殖水产品和捕捞水产品;按保存方式可分为鲜活水产品、冰冻水产品、干、腌制品等;按生物种类形态可分为鱼类、虾类、蟹类、贝类、藻类等。
二、产业链水产品行业产业链上游参与主体为水产饲料、种苗、等水产养殖相关行业及船舶,渔具等水产捕捞相关行业;中游参与主体为各类水产品、水产加工等;下游为餐饮、医药、休闲食品等。
三、行业现状分析1、水产品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致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和改善,水产品在膳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需求的持续增长推动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不断提升。
据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6549.02万吨,同比2019年增长1.06%。
2020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中,淡水养殖产量为3088.89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47.17%,海水养殖产量为2135.31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32.6%,海水捕捞产量为947.41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14.47%,远洋渔业产量为231.66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3.54%,淡水捕捞产量为145.75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2.22%。
2、养殖水产品按水产养殖面积情况来看,近年来全国多地发起保护生态环境、整治养殖污染的行动,不仅内陆地区大量养殖网箱被拆除,虾塘、鱼塘被回填、封井、禁养,甚至连沿海地区不少滩涂也被划出禁养区,不少蚝排、蚝桩也被拆除,使得我国水产养殖面积逐年下降。
据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水产养殖面积为7036.11千公顷,同比2019年下降 1.02%,其中海水养殖面积为1995.55千公顷,淡水养殖面积为5040.56千公顷。
按水产养殖产量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每年的水产品养殖产量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是世界上唯一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
我国水产品发展现状

我国水产品发展现状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水产资源的国家,水产品在我国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水产品的发展不仅关乎我国渔业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饮食安全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我国水产品生产与消费的现状、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展开探讨。
1. 生产状况1.1 渔业生产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据统计,我国渔业总产值连续多年居世界前列。
特别是海水养殖,淡水养殖和捕捞,这三大渔业生产方式已成为我国渔业主要生产形式。
1.2 水产品质量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水产品质量监管政策,加强对水产品生产环节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水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 消费趋势2.1 消费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水产品作为一种优质、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同时,各种水产品的消费也逐渐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
2.2 出口市场我国水产品不仅在国内受欢迎,在国际市场上也有着广阔的出口前景。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水产品出口国之一。
3.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3.1 环境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域污染的加剧,我国渔业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一些不合理的渔业开发方式导致了水产资源面临枯竭的风险,环境污染也直接影响着水产品的品质。
3.2 质量安全虽然我国加强了对水产品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管,但一些黑作坊、假冒伪劣产品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水产品的信任感。
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亟待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治理。
4. 发展前景尽管我国水产品行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我国水产品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通过加强管理、规范生产、提高质量,我国水产品行业将会迎来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拓展水产品出口渠道,也将为我国水产品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以上就是我国水产品发展现状的一些情况和展望。
我国水产品行业现状分析水产品总产量持续增长出口金额大于进口金额

我国水产品行业现状分析水产品总产量持续增长出口金额大于进口金额一、我国水产品总产量持续增长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
水产业是我国最早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领域。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从基本国情出发,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改革经营管理体制,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加强资源养护,依靠科技进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水产业发展道路。
过去十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增长了9倍;人均占有量增长了7.2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2021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6690.29万吨,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为47.36千克。
数据来源:中国水产品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29年)数据来源:中国水产品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29年)二、水产品捕捞产品下降,养殖产量上升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水产品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29年)》显示,我国水产养殖区域从中东部延伸到西部各个省份,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提高到近70%,实现了“以捕为主”向“以养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成为世界上主要渔业国家中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
2015年以来我国捕捞水产品产量持续下降,由1604.97万吨下降至2021年的1295.88万吨,捕捞水产品产量占水产品产量的比重由25.96%下降至19.37%。
捕捞水产品中海洋捕捞产量由1216.81万吨下降至951.46万吨,淡水捕捞由199.34万吨下降至119.78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水产品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29年)数据来源:中国水产品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29年)数据来源:中国水产品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29年)三、水产品养殖产量以淡水养殖为主,海水养殖占比逐年提升我国水产品的主要来源包括淡水养殖、海水养殖等,目前我国水产品养殖仍以淡水养殖为主。
2024年水产品流通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水产品流通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水产品是人类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其流通市场的现状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水产品流通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问题。
市场规模水产品流通市场的规模庞大,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水产品,包括鱼类、贝类、虾类等。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水产品流通市场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据预测,未来几年内水产品流通市场的规模将继续扩大。
主要流通渠道水产品的流通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1.渔业市场:渔业市场是水产品的集散地,渔民将捕捞的鱼虾贝类等水产品在渔业市场上销售给批发商和零售商。
2.批发市场:批发市场是水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批发商从渔业市场或其他渠道购买水产品,然后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给零售商。
3.零售市场:零售市场是水产品流通的最后一环,主要通过超市、餐饮店等渠道向消费者销售水产品。
市场特点水产品流通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季节性变化:由于天气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水产品的供应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这对于产地选择、物流安排以及价格的波动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鲜活度要求高:水产品的鲜活度要求非常高,因此在流通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水产品的新鲜度。
比如,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以及及时处理和包装等。
3.质量和安全问题:水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是消费者比较关注的方面。
因此,加强检验检疫工作,完善质量安全标准,加强监管执法是水产品流通市场必不可少的环节。
挑战与机遇水产品流通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存在着一些机遇。
挑战主要包括:1.价格波动:水产品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供求关系、季节性变化、天气等。
价格波动带来了市场风险和对经营者的挑战。
2.交通运输不便:水产品一般需要在短时间内从产地运送到消费者手中,需要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
但在某些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交通不便等原因,水产品的流通面临一定的困难。
机遇主要包括:1.消费需求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需求也在增长。
中国出口水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中国出口水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国家,水产品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传统出口商品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产品出口总体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大量出口到世界各个市场,并得到了不错的市场反应和口碑。
本文旨在从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出口水产品的发展现状及其优势与劣势,以期找到提升中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办法。
一、水产品出口总体情况近年来,中国水产品出口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水产品出口额达到1629.34 亿美元,同比增长0.8%。
其中,以水产品种类而言,鱼类占据主导地位,占水产品出口总额的比例高达64.3%,其次是甲壳类、贝类、水产品加工品等。
二、竞争力分析1.价格优势中国水产品具有价格优势,主要来自其国内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中国拥有广阔的渔场和丰富的水产养殖基地,能够满足大规模供应的需求。
此外,中国地广人多,人均消费力相对不高,使得中国水产品还能够满足中低端消费者的需求。
价格优势一直是中国水产品出口的一大竞争优势。
2.品种和品质优势中国水产品品种多样,从早期传统的海水捕捞和淡水养殖,到近年来的海水养殖,覆盖了多种鱼、虾、蟹、贝等品种。
此外,中国水产品加工技术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水产品以及水产品加工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认可。
这些优势使得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欢迎。
3.市场优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渔业国家之一,水产品出口市场逐步拓展。
近年来,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地。
此外,中国正在寻求拓展其市场,如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展开底追捕捞,或在非洲国家巴达戈里亚和塞内加尔建立口岸贸易公司,从而拓展到新兴市场。
三、竞争力缺失1.食品安全问题尽管中国水产品在种类、产量方面有很强的优势,但频频被发现“肯德基沙拉龙虾利安富”事件、海洋生态环境污染以及药残化学污染等问题,从而导致海外市场对中国水产品购买态度存在所谓的信任缺失。
2.贸易壁垒现如今一些发达国家进入自己国家市场的困难度越来越大,并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本土水产品,采取了一系列保护主义措施。
水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研究题目:水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1. 研究问题及背景水产品是全球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营养价值。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对食品需求的提高,水产品国际贸易逐渐成为全球贸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旨在探究水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趋势,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2. 研究方案方法2.1 数据收集通过搜集与水产品国际贸易相关的公开数据和研究报告,建立全球水产品贸易数据库。
数据包括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和出口数据、交易量、价值以及主要贸易伙伴等。
2.2 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排除数据中的异常值和缺失值,并进行统一的单位和格式转换。
2.3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分析、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水产品国际贸易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探究水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贸易伙伴关系以及影响贸易的因素。
3.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3.1 水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现状通过对水产品国际贸易数据的分析,总结不同水产品的贸易量和价值变化趋势,比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差异。
3.2 水产品国际贸易趋势结合全球经济和贸易环境的变化,分析水产品国际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贸易模式、市场竞争、贸易等因素对水产品贸易的影响。
3.3 影响水产品国际贸易的因素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影响水产品贸易的因素,包括渔业资源、市场需求、贸易和环境因素等。
分析各因素对水产品贸易的影响程度和方向。
4. 结论与讨论4.1 结论总结水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影响因素,对全球水产品贸易的发展进行预测和评估。
4.2 讨论讨论水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全球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的影响,探讨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和建议。
以上提供的研究方案和方法将有助于深入了解水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并为相关产业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数据采集,明确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流程,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水产品是我国农业中主要的出口品种,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的现状与挑战,其次从影响我国水产品出口因素进行分析。
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促进我国水产品贸易的对策。
关键词:水产品;贸易顺差;汇率;食品安全Abstract:Aquatic product is a major exporter of agriculture in China,and mak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and challenges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of aquatic products were analyzed. Secondly,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China’s export of aquatic products. Proposed measures based on the problems to promote exports of aquatic products in China.Keywords:aquatic products; trade surplus;exchange rate;food safety前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渔业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渔业生产平稳快速上升,产业结构在几代人的实践和摸索中不断优化,水产品出口增长趋势较为明显,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需保持谨慎乐观。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水产品出口对我国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渔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渔业对我国环境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调节和保护自然和生物资源有重要意义、此外,还推动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
我国是渔业产量多年保持世家第一,但是出口率比较低,我国水产品出口面临着。
如出口市场狭窄、产品质量不高、出口企业恶性竞争、贸易壁垒盛行等问题。
本文就我国水产品贸易现阶段所面临的的一些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影响我国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文献综述我国渔业经济是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我国水产品出口现状着手,其次,分析了水产品出口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本文主要参考了以下文献:陈蓝荪(2013)主要对金融危机后我国现在水产品出口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水产品出口趋势进行探讨[1]。
李齐雄(2012)对历年水产品贸易的出口贸易情况,从数据上着手根据数据来预测水产品出口走势,并对往年贸易情况给出总结[2]。
李怡芳(2009)以我国加入WTO后的利弊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加入WTO后水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方法[3]。
孙琛,车斌(2007)主要结合案例分析我国在国际市场上遭遇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并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意见[4]。
刘博涛,丁卫国(2008)对我国水产品主要的出口市场和出口产品历年结合数据,分析我国水产品出口存在的优势,并提出了新形势下的应对措施[5]。
陈伟(2006)结合人民币汇率浮动,分别从升值和贬值两方面研究人民币汇率浮动对我国渔业经济的影响[6]。
杨小川,谢润泉(2007)从人民币升值方面展开研究,结合弹性计算分析汇率浮动对我国水产品贸易的整体影响,并对结算方式的研究,进一步提出在人民币升值环境下减小出口损失[7]。
王锡昌(2006)从水产品加工现状分析我国水产品加工工业所面临的的问题,并引发对我国水产品加工行业的思考,提出了宝贵的意见[8]。
王文彬(2008)从如何有效占据水产品销售市场为论点展开,提出了如何有效开拓市场,在新经济环境下水产品销售策略[9]。
1 我国水产品出口现状1.1我国水产品出口总体情况目前,我国水产品出口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占有较大比例,是具有明显的出口优势的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水产品是我国农产品中主要的出口创汇产品,我国水产品贸易长期处于贸易顺差占农产品顺差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我国水产品出口主要是以我国水产养殖产品为主导,并结合国外进口产品加工为辅的贸易方式。
渔业经济在我国传统经济中地位不断上升,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由表1可看出,我国水产品贸易量呈现逐年上升,虽然我国在2012年我国水产品贸易顺差首次突破百亿,2013年出口额达到200亿美元,我国水产品贸易长期处于顺差,但是,近年来也有下降的趋势,虽有增涨,但已不那么明显。
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来料加工的进口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中小型企业融资难度大,人民币汇率浮动等一系列生产成本的增加,对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企业造成较大影响。
表1:2009-2013出口贸易情况数量:万吨金额:亿美元出口总量出口额进口总量进口额顺差额2009 294.2 107 373.7 52.6 54.42010 333.88 138.28 382.18 65.36 72.922011 391.2 177.9 424.9 80.2 97.82012 380.12 189.83 412.38 79.98 109.852013 395.5 202.6 417.03 86.38 116.3数据来源:农业信息网/各期数据整理1.2 产品结构按照海关水产品进出口税则大类统计,我国出口大类主要为:制作或保藏的产品、初级冻鱼及鱼片、初级软体类、初级甲壳类、活鱼、干熏及盐渍鱼、海藻及其制品、冰鲜鱼等。
从总体上看,制作或保藏的产品、初级冻鱼及鱼片在我国水产品出口中具有明显优势 , 甲壳软体制品也占有较大比例, 从长远来看, 鲜活冷藏及冻鱼与甲壳软体制品两类出口额比重呈上升态势, 干腌熏鱼基本保持不变, 其他两类产品均呈下降态势。
上升速度较快的是甲壳软体制品, 对水产品加工业由初级加工向深度加工的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鲜活冷藏及冻鱼类,巩固了其在出口中的主导地位。
总的来说, 我国水产品出口以简单粗放加工为主导, 从长远来看, 我国水产品出口正从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
1.3 出口市场我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出口市场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国、欧盟、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80%左右出口额基本上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有所优化,出口目标市场集中依然没有得到大的改善。
由表3可看出:我国水产品出口的四个主要市场出口额一直保持上升趋势,我国对日本市场出口水产品的份额最多,我国出口到美国和欧盟的出口量基本差不多,并且保持稳定,出口到韩国市场的份额相对较少但也是我国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
例如,这些年来,我国冻带鱼和冻黄鱼主要是出口韩国市场,几乎85%以上的冻带鱼和冻黄鱼产品都出口销往韩国市场,除韩国外的市场所占份额非常低,对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市场几乎都是顺其自然,因此韩国市场的需求基本上成了我国冻海水鱼产业发展的最大支柱,我国冻黄鱼和冻带鱼产业的营销工作基本上都是围绕着韩国市场的需求来展开和策划的。
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营销方式与策略,从而使我国冻鱼产品营销的视野越来越窄。
价格受产量和出口量的变化波动十分明显。
市场模式单一,使得我国出口水产品行业竞争力和生存能力都受到限制,一旦某一国的市场形势和政策发生改变,对我国水产品出口企业将带来非常大的挑战。
我国水产品贸易出口市场的较为集中,单一。
对特定市场依赖较大,进出口贸易风险大。
表3:主要出口市场数量:万吨金额:亿美元日本美国欧盟韩国年份出口量出口额出口量出口额出口量出口额出口量出口额2009 56.4 26.7 49.9 20.3 49.1 17.5 42 10.1 2010 62.76 32.32 56.04 26.02 55.07 20.86 44.91 13.34 201171.1140.7254.5729.1457.4624.4850.1715.92 201267.9342.1653.8429.4751.5222.1044.3914.83 201363.7139.0957.0423.8255.9422.7941.6014.08数据来源:农业信息网/各期数据整理1.4 出口贸易方式一般贸易是我国水产品贸易中是最有优势的,来料进料加工贸易也占有很大比例,补偿贸易、边境贸易、易货贸易等形成了我国水产品贸易的主要贸易格局。
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大国我国主要出口自己生产的水产品,因此一般贸易出口占主要地位,由于我国劳动力相对较为廉价,而且我国水产品加工主要以粗加工为主,所以来进料加工贸易份额也是有一定地位的,并且会长期保持。
由表2可看出,我国水产品一般贸易出口额稳定增加,增长速度迅速,从表中看来在2011年水产品出口量有大幅增长,2011年过后出口量又趋于稳定,主要是2011日本地震影响,日本自身供应紧张,增加了对我国水产品进口。
总体来看,国外市场需求量是非常旺盛的,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量还会继续增加。
来料加工贸易除去2011年突增,总的看来也是稳定增加的。
我国水产品出口量一般贸易和来料加工贸易之和在90%左右,其中,一般贸易占50%左右。
表2:贸易方式数量:万吨金额:亿美元2009 2010 2011 2012 2013贸易方式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一般贸易195.5 69.2 224.3 94.21 270.4 124.6 251.54 134.17 263.78 146.74 来料加工98.3 37.8 109.57 44.07 120.8 53.3 113.29 53.37 117.1 53.6 贸易数据来源:农业信息网2 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2.1 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我国渔业经过几代人多年的已经实现了从捕鱼为主的模式向以养殖为主的模式的转变。
我国水产品出口主要是以我国水产养殖名优品种为主。
水产品质量问题也就可以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找寻:一是水产品养殖过程中水体质量受到污染,特别是工业废水污染尤为严重,近年来,蓝藻、赤潮也频繁发生,水产品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受到影响,质量下降。
二是一些生产养殖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过分提高水产养殖密度,养殖产品生长影响,不能达到国际标准,有的甚至在养殖过程中添加激素和滥用药物,使得有害物质检测超标严重。
药物残留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需要长期警惕的问题。
三是我国水产品大大小小的加工企业参差不齐,但一流的大规模的企业不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严重,个体私营户占了绝大多数,加工水平和国际水平有一定距离。
四是我国没有形成规范的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相关部门对水产品质量把控不够严格。
2.2 出口市场、出口种类单一日本、美国、韩国和欧盟是我国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其中出口向日本的出口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