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词鉴赏复习题2

合集下载

红楼梦诗词鉴赏

红楼梦诗词鉴赏

红楼梦诗词鉴赏红楼梦诗词鉴赏(1):题《金陵十二钗》一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诗词鉴赏】这首五言绝句,也写在第一回里。

书中说,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青埂峰下经过,把那块顽石上的文字从头至尾抄录回来,以《石头记》的书名在世上流传。

之后曹雪芹在悼红轩里把这部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整理成长篇章回体小说,并把书名改为《金陵十二钗》,并题写了这首诗。

当然这都是作者用的烟云模糊法,其实作者就是曹雪芹。

这首小诗语言虽然通俗浅近,感慨却颇为深远。

《红楼梦》这天已成为饮誉世界的名著了。

但是在二百多年前作者写书的那个时代,小说被看做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无聊的东西,正统的知识分子是不屑为之的。

从封建阶级的正统观念来看,作者写石头“幻形入世”是荒唐的,写大观园内小儿女之间你你我我、思恩怨怨的情爱也是荒唐的,揭露那些诗礼蓉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内部的腐朽堕落,则更是荒唐、无有好处的。

所以作者解嘲似地“承认”是“满纸荒唐言”。

然而作者自己深深懂得他绝不是为了给世人消愁破闷儿来写这部书的,而是把自己一生“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经历,加以艺术的概括和提炼。

塑造了众多类型的人物,来证明他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寄托他难以言喻的感慨,既是赞歌,又是悲歌和挽歌。

和作者关系最密切的“脂砚斋”(名姓已无可考)在书上写下这样批语:“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

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甲戌本第一回)可见作者是以泪和墨写下这部书的。

作者担心他这部呕心沥血之作不被后人理解,预料到有人会嘲笑他愚痴。

果然不出作者所料,二百多年来人们对<红楼梦>及其作者的议论真是五花八门,赞叹其博学多才者有之,欣赏其生花妙笔者有之,艳羡书中描述的歌舞繁华者有之,以宝玉或笺玉自命者有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红楼梦诗词题

红楼梦诗词题

文学典故题(《红楼梦》专题)1、“可叹停机德”其中的典故个历史上哪个人物有关?A、谢道韫B、孟母C、班昭D、乐羊子答案:玉带林中挂2、请根据以下字,识别一句七言诗词答案:千里东风一梦遥3、请根据以下字,识别一句五言诗词答案:离合岂无缘4、请根据以下字,识别一句五言诗词答案:送我上青云5、请根据以下字,识别一句七言诗词答案:彩线难收面上珠6、“香融□□酒,花媚□□人”请在空格内填上字。

答案:金谷、玉堂7、“一片砧敲□□白,半轮鸡唱□□残”请在空格内填上字。

答案:千里、五更8、“粉堕□□州,香残□□楼”请在空格内填上字。

答案:百花、燕子9、“柳丝□□自芳菲,不管□□与李飞”请在空格内填上字。

答案:榆荚、桃飘10、“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人”请在空格内填上字。

答案:葬花11、“□□照壁人初睡,□□敲窗被未温”请在空格内填上字。

答案:青灯、冷雨12、请对出“花谢花飞花满天”的后一句。

答案:红消香断有谁怜13、请对出“皮里春秋空黑黄”的前一句。

答案:眼前道路无经纬14、请对出“片言谁解诉秋心”的前一句。

答案:满纸自怜题素怨15、请对出“得志便猖狂”的前一句。

答案:子系中山狼16、请问:下列哪句诗是王熙凤说的?A、一把辛酸泪B、一夜北风紧C、一轮才捧出D、一载荡悠悠答案:B17、请问:下列哪句诗不是描写黛玉的?A、世外仙姝寂寞林B、玉带林中挂C、一个是阆苑仙葩D、晓来谁染霜林醉答案:D18、“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说的是下面哪个人物?A、贾兰B、贾雨村C、姣杏D、夏金桂答案:C19、“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描写的是什么物事?答案:螃蟹20、“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是哪两个人对诗时说的?答案:林黛玉和史湘云。

红楼梦诗词鉴赏知识点辅导(客观)-推荐下载

红楼梦诗词鉴赏知识点辅导(客观)-推荐下载

《红楼梦诗词鉴赏》复习(针对客观性题)一、涉及多项1.《红楼梦》的异名2.“满纸荒唐言”3.“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说明4.从《好了歌》可以看出什么5. 贾府的四春是6.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中写了谁7.在菊花诗中,指代菊的词有8.《秋窗风雨夕》中与“秋”字有关的词有:9.《怀古绝句》中意涉的古地名有:10.大观园的建筑布局包括:11.大观园中的起居庭院有:12.《五美吟》中写到的历史上五个美女:13.《芙蓉女儿诔》中提到的酒和酒器有:14. 《芙蓉女儿诔》所用典故提到了:15. 《芙蓉女儿诔》中提到的植物名有:16.《芙蓉女儿诔》中提到的鸟名:17.《芙蓉女儿诔》中提到的星名:18.《芙蓉女儿诔》中提到的仙女或女神:19.四时即事诗包括:20.在大观园题咏中,贾宝玉作的诗是:21. 属于《晚韶华》中用语的是:22.《夏夜即事》中嵌入的丫鬟名有:23.“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用的典故有:24.“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是指的:25.古体诗可分为:26.近体诗分为27.词一般按字句多少分为三类:28.元曲包括:29.围绕《红楼梦》衍生出的学科是:30.《红楼梦》又叫:31.《红楼梦》被誉为:32.《红楼梦》提示了哪四大家族的背景情况33.《红楼梦》着重塑造的四大主角是:34.王熙凤的四大特点是:35.《红楼梦》超越前人的地方是36. 担任过江宁织造的曹雪芹祖孙三代四人是:37.从曹雪芹的个人修养看:38.贾政有三子:39.在大观园中展示的人生剧目有:40.由贾府戏子改做丫环后来出家为尼的是:41.贾府的经济来源是:42.通灵宝玉的反面吉谶含:43.曹雪芹设计的贾家的结局是:44.在《菊影》中,下列词语指的是菊影:45.咏菊组诗中下列诗句与陶渊明和他的诗有关:46.《葬花吟》中的下列词句可看出其情调非常忧伤:47.题帕诗中“湘江旧迹”的典故与以下人物有关:48.以下短句出自《警幻仙姑赋》:49.《怀古绝句十首》写到了下列地点:50.《咏红梅花》、《访妙玉乞红梅》中提到的仙境和仙界景物有:红诗复习知识点(客观)二、涉及判断1.词是一种长短句押韵的文体。

《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1-30

《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1-30

重点诗词积累1——30《红楼梦》◎《缘起诗》(第一回)“荒唐言”不限于说小说有石头“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荒唐的缘起,也不仅仅指小说中有“太虚幻境”、“风月宝鉴”之类荒唐的情节。

小说表面上写了许多儿女私情,风月之事,这些都属“假语村言”,也就是所谓“荒唐言”,而作者的真正目的是用来寄寓所要反映的当时的权力竞争。

“一把辛酸泪”,是说其中包含看种种血泪辛酸的现实生活和感受。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这里,作者诉说他难以直言而又深怕不能被理解的衷曲。

◎《好了歌》(第一回)跛道人这两首歌以鲜明对比的手法,概括描写了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古代贵族官家兴衰荣辱的急剧变化和社会政治风云的动荡不定,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在政冶上争权夺位,经济上贪得无厌,思想上虚伪奸诈,生活上腐化荒唐的种种行径以及他们内部错综复杂的问题和尔虞我诈的争夺,充分的说明了他们争权争利,而最后必会没落灭亡,从而暗示了全书主要人物故事的发展线索和主题思想。

◎《西江月‧评贾宝玉二首》 ( 第三回 )这两首词里说贾宝玉是“草莽”、“愚顽”、“偏僻”、“乖张”、“无能”、“不肖”等等,看来似嘲,其实是赞。

因为这些都是借古代君主权臣的眼光来看的。

作者用反面文章把贾宝玉作为一个社会叛逆者的思想、性格,概括地揭示了出来。

◎《赞林黛玉》(第三回)林黛玉多愁善感,常常哭脸;脆弱多病,只好住在潇湘馆吐血、闹肺病。

这既与她身世孤单,精神上受环境的抑压有关,也反映了她贵族小姐本身的脆弱性。

◎《枉凝眉》这首曲子写宝黛爱情的悲剧,是哀悼林黛玉的。

(一个是神仙境界的奇花,一个是纯洁的美玉没有瘢瑕。

若说是没有不平常的因缘,为什么今生偏偏遇见她;若说是有不平常的因缘,为什么爱情最后成了空话?一个白白地长吁短叹,一个白白地费神牵挂。

他对她,如映在水里的月影,她对他,像照在境中的鲜花。

想那眼睛里能有多少泪水,怎么能禁得起从秋流到冬,从春又流到夏!)◎聪明累【解】王熙凤是贾府的实际当家者。

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古代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古代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古代诗歌鉴赏专项练习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咏白海棠蘅芜君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潇湘妃子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1、以上两首《咏白海棠》的作者均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中的人物。

其中蘅芜君是___________(姓名),潇湘妃子是___________(姓名)。

【答案】薛宝钗林黛玉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之理解名著内容的能力。

蘅芜君是《红楼梦》人物薛宝钗在诗社里的别号。

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起诗号,是李纨所起,因其住于蘅芜苑而得;潇湘妃子是《红楼梦》人物林黛玉在诗社里的别号。

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起诗号,是探春为林黛玉所起,因其住潇湘馆,且黛玉爱哭,泪水会变成“斑竹”而得。

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首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表现诗人非常珍惜白海棠,也很珍重自我。

B.第一首颔联,白海棠像洗去胭脂的美女,秋日的台阶映出她美丽的身影,招来洁白的冰雪做她的精魂。

C.第二首首联,既交待海棠花生长的环境,又着重写看花人的风姿,从正面描写了海棠花的冰清玉洁。

D.第二首尾联,笔墨又回到看花人。

倦倚西风、欲诉衷肠的既可是花,也可是人,人与花融为一体。

C.“正面描写了海棠花的冰清玉洁”错误。

“半卷湘帘半掩门”写的是看花人的状态,透过半卷的窗帘和门户看花。

“碾冰为土玉为盆”是写海棠花生长的环境,两句都没有直接写出海棠花的风姿,属于侧面描写。

故选C。

3、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昼掩门”“半掩门”的细节描写,表现两位诗人性格不同,也展现其生活态度的差异。

B.第二首颔联写海棠花色如梨蕊,韵如梅花,动词“偷”“借”新颖别致,颇显诗人慧心。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红楼梦》含答案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红楼梦》含答案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红楼梦》含答案答案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红楼梦》【清】富察明义其四追随小蝶过墙来,忽见丛花无数开。

尽力一头还两把,扇纨遗却在苍苔。

其十八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

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四诗中“尽力一头”指奋力投出扇子,通过动作细节的描写,写出女子在明媚春光中追逐蝴蝶的情态。

B.其十八诗中“伤心”是诗眼,写女子在落花成阵之时,吟一首葬花词伤春,却不知此诗就是自我命运的谶语。

C.其四诗由“忽见”“遗却”等词可见诗意曲折,其十八诗由“安得”可知作者希望女子能起死回生与自己再续姻缘。

D.这两首诗风格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其四重描写,再现诗意场景;其十八重抒情,更多表达对人物命运的感慨。

15.这两首诗涉及《红楼梦》中“宝钗扑蝶”“黛玉葬花”两个经典场景,请结合这两个场景分析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分)【答案】14.C 15.①其四以宝钗追随小蝶,丛花盛开写春光明媚,人物活泼,表达诗人对美好青春活力的赞美。

尾句也暗示宝钗情感成空,寂寞冷落的命运,表达诗人同情之意。

②其十八诗以“伤心”点明题旨,又用反问“安得”,表达诗人对黛玉爱情成空、命运不幸的叹惋与痛惜之意。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C.“可知作者希望女子能起死回生与自己再续姻缘”错误。

由题目可知,女子是《红楼梦》书中人物,不能与作者续姻缘。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一个将笄之年的闺中少女,拿着一把扇子,莲步轻迈,在百花丛中追赶着蝴蝶……活脱一个扑蝶美人立于眼前。

通过宝钗扑蝶,为我们展现了这个品格端方,容貌丰美的贵族小姐天真热情的一面,即她并非一味的罕言寡语,藏愚守拙,而是如黛玉湘云一样,也有少女真实的一面,表达诗人对美好青春活力的赞美。

尾句“扇纨遗却在苍苔”中写“扇纨”遗落在了苍苔上,暗示宝钗情感成空,寂寞冷落的命运,表达诗人同情之意。

《红楼梦》诗词鉴赏练习题含答案

《红楼梦》诗词鉴赏练习题含答案

《红楼梦》诗词鉴赏练习题一、阅读下面王维的诗歌和《红楼梦》(节选),完成第1—3题。

(11分)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①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接舆:春秋时楚国人,一位狂人、隐士;诗中是接舆比裴迪。

《红楼梦》(节选)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

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

”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了出来,递与香菱。

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

”1.对《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2分)A.一二句写景,有视觉形象有听觉形象,动静结合。

B.三四句写人,用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隐者的安闲。

C.末句“五柳”写景,兼用陶渊明“自号”的典故。

D.这首诗炼字炼句,表达含蓄委婉,境界旷远壮阔。

2.你认为“上”和“依依”哪一个更好?写出看法和理由。

(4分)答案示例一:“依依”好。

“依依”与前一句“远人村”呼应,写出了远处的炊烟隐约而轻柔的样子,同时又移情于景,将“我”融于景物之中,传形又传神,表现了田园的宁静安闲,表达了对田园的热爱。

“上”没有“依依”更有情味和“淡”的境界。

答案示例二:“上”字好。

“上”用白描手法,写出炊烟缓慢升腾的样子,极具动态感、画面感(立体感),使人如临其境;虽没有“依依”那样移情于景,但景物中自然融入情感,是一幅无我之境,更显淡泊,更让人回味无穷。

评分说明:从词语意义、情景关系与意境的营造、上下句关系(结构关系)、手法技巧、思想感情的表达等方面分析都可。

如果某二个方面说的充分,即可满分。

3.此处《红楼梦》的节选部分表现了黛玉的某形象特点,此形象特点在《红楼梦》整本书中是前后统一的,请结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任一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内容写出概略即可。

(5分)答案示例一:林黛玉对陶渊明诗歌的喜爱,对田园诗“淡”的欣赏,表现了她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红楼梦诗词赏析

红楼梦诗词赏析

红楼梦诗词赏析
1.《林黛玉进贾府》
金戈铁马步军列,千秋万古一统治;英雄儿女闻报慷,气吞万里如虎威。

长发披肩衣,美人娥眉仪,贾府四里尽麒麟象,金陵十二郡皆异域!
诗中描绘了林黛玉进贾家的场景,金戈铁马代表着将军的威严,千秋万古一统治表明着贾家手握大权,英雄儿女闻报慷则语重心长地宣布着林黛玉的到来,气吞万里如虎威意味着林黛玉将不会被贾家压制,接着描写林黛玉披肩袍服出席宴会,美艳动人,贾府四里全是翡翠麒麟的象征,金陵十二郡也因此美轮美奂,充分体现了贾家的荣华富贵。

2.《宝玉望重阳》
青山独立尽红豔,比翼连枝双双飞。

红霞万丈晴空际,寒云孤月冷落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中比翼双飞,指的是宝玉和贾宝玉爱情的传说,两人比翼连枝,双双飞翔,红霞万丈晴空际,寒云孤月冷落晖,寓意修炼自己,昂首挺胸,不屈服,勇敢抵抗,见事作事,不怕孤独,坚信英雄总有终点;把西湖比作西子,犹如宝玉如西子般地凭着自己的美貌,与贾宝玉望重阳相聚,莫愁前路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诗词鉴赏复习2
《红楼梦诗词鉴赏》复习2
一、释义
6.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7.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8.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9.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10.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11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二、回答
4. “金玉良缘”是什么意思?
5. 史湘云到贾府投奔谁(什么关系)?
6.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中“反认他乡是故乡”是什么意思?
三、分析说明
8.贾探春的呢?
9.谈谈你对《葬花吟》的学习体会。

10.谈谈你对《芙蓉女儿诔》的学习体会。

11.学习《红楼梦诗词鉴赏》的体会(从哪几方面)。

12.你最喜欢哪一首《红楼梦》中的诗词?试述理由。

13.你最不喜欢哪一首《红楼梦》中的诗词?试述理由。

第 1 页共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