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统计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第⼀章绪论⼀、单项选择题1、在整个统计⼯作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统计学B、统计数据搜集C、统计分析D、统计数据的整理2、统计学的核⼼内容是()A、统计数据的搜集B、统计数据的整理C、统计数据的发布D、统计数据的分析3、某班三名学⽣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8分、84分和95分,这三个数字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4、某管理局有20个下属企业,若要调查这20个企业全部职⼯的⼯资收⼊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20个企业B、20个企业的每个职⼯C、20个企业的全部职⼯D、20个企业每个职⼯的⼯资5、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是()A、描述统计B、理论统计C、应⽤统计D、推断统计6、()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
A、理论统计B、描述统计C、推断统计D、应⽤统计⼆、多项选择题A、主要特征是研究数据B、研究具体的实际现象的数量规律C、研究⽅法为演绎与归纳相结合D、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E、研究有具体实物或计量单位的数据2、数学()A、为统计理论和统计⽅法的发展提供数学基础B、研究具体的数量规律C、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D、研究⽅法为纯粹的演绎E、研究没有量纲或单位的抽象的数三、填空题1、_________和_________是统计⽅法的两个组成部分。
2、统计过程的起点是_________,终点是探索出客观现象内在的______________。
3、统计数据的分析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
四、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为什么统计⽅法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规律性?(要求举三个例⼦且不与教科书上的例⼦雷同)第⼆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单项选择题1、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基期下降3%,实际⽐基期下降了3.5%,则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数为()A、116.7%B、100.5%C、85.7%D、99.5%2、计算结构相对数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求得的⽐重之和()A、⼩于100%B、⼤于100%C、等于100 %:D、⼩于或⼤于100%3、将全班学⽣划分为“男⽣”和“⼥⽣”,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尺度B、定距尺度C、定类尺度D、定序尺度4、将全班学⽣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为()B、定距尺度C、定序尺度D、定⽐尺度5、昆明市的温度为260C与景洪市的温度310C相差50C,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距尺度B、定类尺度C、定⽐尺度D、定序尺度6、张三的⽉收⼊为1500元,李四的⽉收⼊为3000元,可以得出李四的⽉收⼊是张三的两倍,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序尺度B、定⽐尺度C、定距尺度D、定类尺度7、⼀次性调查是指()A、只作过⼀次的调查B、调查⼀次,以后不再调查C、间隔⼀定时间进⾏⼀次调查D、只隔⼀年就进⾏⼀次的调查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A、⽆区别B、是毫⽆关系的两个概念C、不可能是⼀致的D、有时⼀致,有时不⼀致9、下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年龄B、⼯⼈性别C、⼯⼈体重D、⼯⼈⼯资10、商业企业的职⼯⼈数、商品销售额是()A、连续变量B、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D、离散变量11、对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作⼈员进⾏普查,调查对象是()A、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B、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全体⼯作⼈员C、昆明市的⼀个百货商店D、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每⼀位⼯作⼈员12、在全国⼈⼝普查中,调查单位是()A、全国⼈⼝B、每⼀个⼈C、每个⼈的性别D、每个⼈的年龄13、对某城市⼯业企业的设备进⾏普查,填报单位为()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业企业D、全部⼯业企业1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个⼤储蓄所进⾏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般情况,则这种调查⽅式是()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15、⼈⼝普查规定统⼀的标准时间是为了()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登记的⽅便16、()是对事物最基本的测度。
(完整版)统计学练习题和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填空题1.1.1 统计工作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认识活动。
1.1.2 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各种统计数据、图表和文字资料都是统计资料。
1.1.3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1.1.4 统计数据按其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1.1.5 分类数据是指只能归入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1.1.6 分类数据是按品质属性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反映各个类型的数量结果。
1.1.7 顺序数据是指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1.1.8 数值型数据是指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也就是直接反映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
1.1.9 统计数据按其收集方法不同,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1.1.10 观测数据是指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1.1.11 实验数据是指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1.1.12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不同分为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混合数据。
1.1.13 截面数据是指对不同单位在同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1.1.14 时间序列数据是指对同一个单位的一个或多个变量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
1.1.15 混合数据是指在数据集中含有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成分的数据。
1.1.17 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1.18 从统计方法研究和统计方法的应用角度来看,统计学可以分为理论统计学、应用统计学。
1.1.19 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称为统计总体。
1.1.27 变量按其数值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1.1.28 根据总体中包含的单位数是否有限,总体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1.1.29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现象的数量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2.1 人们对客观事物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认识活动是指(A )A.统计工作B.统计学C.统计资料1.2.2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A )A.方法论科学B.实质性科学C.实证科学1.2.3 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的依据是(C )A.价值单位B.计量单位C.计量尺度1.2.7 变量可以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其依据是(A )A.数值形式B.计量单位C.计量尺度1.2.9 如果要研究某市30万在校高等学校大学生的月消费支出情况,总体单位是(B )A.30万个大学生B.每一位在校大学生C.每一所大学1.2.11 如果要研究某市2万户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总体是(B )A.每一户贫困家庭B.2万户贫困家庭C.所有贫困人口1.2.12 如果对连续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那么研究对象是(A )A.无限总体B.有限总体C.抽样总体1.2.14 当研究对象为某班50名学生时,张三同学的年龄20岁是一个(B )A.变量B.变量值C.统计指标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4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二个是正确的,请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字母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3.1 当人们谈及什么是统计时,通常可以理解为(ACD )A.统计工作B.统计整理C.统计资料D.统计学1.3.2 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统计资料包括(ABD )A.统计数据B.统计图标C.统计软件D.统计年鉴1.3.3 以下关于统计学的描述,正确的有(ACD )A.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B.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实质性科学C.统计学的研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D.统计学提供了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一套方法1.3.4 统计数据按其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ABC )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数值型数据D.截面数据1.3.5 统计数据按其收集方法不同,可以分为(AB )A.观测数据B.实验数据C.时序数据D.混合数据1.3.6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不同分为(ABD )A.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观测数据D.混合数据1.3.8 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AD )A.描述统计学B.理论统计学C.应用统计学D.推断统计学1.3.9 作为一个统计总体,必须具有以下特征(ABD )A.同质性B.变异性C.统一性D.大量性四、判断改错题1.4.1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包括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各种统计数据、图表和文字资料。
统计试题及答案

统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总体中各个个体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这种总体是()。
A. 有限总体B. 无限总体C. 异质总体D. 同质总体答案:D2. 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为50的样本均值是32,样本标准差为10,那么样本均值分布的近似分布的均值和标准误差分别是()。
A. 32,10/√50B. 32,10/√5C. 32,20/√50D. 32,20/√5答案:A3. 某工厂生产的零件直径服从正态分布N(20, 4),从中随机抽取一件产品,其直径大于22mm的概率为()。
A. 0.5B. 0.6C. 0.3D. 0.158答案:D4. 下列哪个统计量是衡量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
A. 方差B. 标准差C. 均值D. 相关系数答案:C5. 一位研究者想要检验两个样本是否有显著差异,他应该使用以下哪种假设检验?()。
A. 相关性检验B. 回归分析C. t检验D. 方差分析答案:C二、填空题1. 在统计学中,用来表示数据分散程度的一个指标是________。
答案:方差2. 如果一个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μ和σ的正态分布,记作X~N(μ, σ^2),那么X的数学期望E(X)等于________。
答案:μ3. 在抽样调查中,为了估计总体均值,研究者通常会计算样本的________。
答案:样本均值4. 为了检验两个相关样本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使用________检验。
答案:配对样本t检验5. 在回归分析中,用来衡量自变量对因变量变化的解释程度的统计量是________。
答案:决定系数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随机变量及其类型。
答案:随机变量是将随机试验的结果映射为实数的函数。
根据其取值是否是离散的,随机变量可以分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取值是可数的,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取值是不可数的,可以在一个区间内取任意值。
2. 描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及其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是概率论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描述了在一定条件下,大量独立随机变量之和的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无论原始随机变量的分布如何。
统计学测试题(附答案)

统计学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在双侧检验中,原假设与备择假设应选为()。
A、H0:M ≠M0,H1:M = M0B、H0:M= M0 ,H1:M<M0C、H0:M= M0 ,H1:M ≠M0D、H0:M = M0 ,H1:M ≥M0正确答案:C2、由变量y倚变量x回归和由变量x倚变量y回归所得到的回归方程是不同的,这表现在()。
A、一个是直线方程,另一个是曲线方程B、与方程对应的两条直线只有一条经过点C、方程中参数不同,意义也不同D、参数估计的方法不同正确答案:C3、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A、调查的组织形式B、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C、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D、调查资料的来源正确答案:C4、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A、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D、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正确答案:C5、统计整理是()。
A、统计调查的前提,统计分析的继续B、统计研究的最终阶段C、统计分析的前提,统计调查的继续D、统计研究的初始阶段正确答案:C6、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指()。
A、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B、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数值C、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或数值D、如性别正确答案:C7、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可以使()。
A、推算的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B、推算的各期增长量等于实际的逐期增长量C、推算的各期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实际的各期定基发展速度D、推算的期末水平等于实际期末水平正确答案:D8、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 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正确答案:C9、某质量管理部门对某企业准备出厂的180件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有170件为合格品,为证明该企业的全部产品的合格率是否达到95%,应采用哪一种假设检验()。
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变量的集中趋势的度量?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变异数答案:C2. 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总体参数是固定的,样本统计量是变化的B. 总体参数是变化的,样本统计量是固定的C. 总体参数是估计的,样本统计量是已知的D. 总体参数是已知的,样本统计量是估计的答案:A3. 以下哪个分布是对称分布?A. 正态分布B. 泊松分布C. 二项分布D. 几何分布答案:A4. 抽样误差是指:A. 抽样过程中产生的误差B. 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C. 抽样方法不当产生的误差D. 数据录入错误答案:A5. 以下哪个是统计推断的步骤?A. 收集数据B. 建立假设C. 进行实验D. 编写报告答案:B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到 1B. 0 到 1C. -∞ 到∞D. 1 到∞答案:A7.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变量离散程度的度量?A. 方差B. 标准差C. 均值D. 极差答案:C8.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变量B. 常数C. 函数D. 定理答案:A9. 以下哪个是描述变量分布形态的度量?A. 偏度B. 方差C. 均值D. 标准差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 所有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指出,大量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之和,在样本量足够大时,其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不论原始总体分布如何。
这一定理在实际应用中意义重大,因为它允许我们使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来估计和推断总体参数,即使我们不知道总体的具体分布。
2. 什么是置信区间?请解释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答案:置信区间是指在一定置信水平下,总体参数可能落在的区间范围。
在统计推断中,置信区间允许我们估计总体参数的可能值,同时给出一个可信度的度量。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是描述性统计的基本概念?A. 总体B. 样本C. 均值D. 标准差2.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多少?A. 0, 1B. 1, 0C. 1, 1D. 0, 03.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度量中心?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4.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到∞C. 0到1D. 1到∞5. 以下哪个是统计推断的基本概念?A. 总体参数B. 样本统计量C. 置信区间D. 假设检验6. 抽样分布指的是什么?A. 总体数据的分布B. 样本数据的分布C. 样本统计量的分布D. 总体参数的分布7.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的方法?A. 点估计B. 区间估计C. 假设检验D. 以上都是8.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常用的非参数检验?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回归分析9.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概念?A. 季节性B. 趋势C. 随机波动D. 以上都是10. 以下哪个是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A. 主成分分析B. 聚类分析C. 因子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1. C2. A3. D4. A5. D6. C7. D8. C9. D 10.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统计学中的总体和样本的区别和联系。
2. 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说明其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3. 描述什么是假设检验,并简述其基本步骤。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给定一组数据:2, 3, 4, 5, 6, 7, 8, 9, 10。
计算这组数据的均值、中位数、众数和标准差。
2. 假设某工厂生产的灯泡平均寿命为1000小时,标准差为100小时。
如果随机抽取了96个灯泡样本,样本平均寿命为1020小时。
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否可以认为这批灯泡的平均寿命与总体平均寿命有显著差异?四、论述题(共30分)1. 论述统计学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统计学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其参考答案统计学习题参考答案(因为时间匆忙错误难免,敬请谅解。
感谢朱卫忠、李欣荣、朱志红、过晓强等同学的辛勤付出)名词解释1【频率与概率】:在重复多次后,出现“正面”(或“反面”)这个结果的比例称之为频率。
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
设在相同条件下,独立地重复n次实验,随机事件A出现f 次,则称f/n为随机事件A出现的频率。
当n逐渐增大时,频率f/n始终在一个常数左右作微小摆动,则称该常数为随机事件A的概率,可记为P(A),简记P。
P42【正态曲线】:是一条中央高,两侧逐渐下降、低平,两端无限延伸,与横轴相靠而不相交,左右完全对称的钟形曲线,称为正态曲线。
P20-百度3【相关系数】:又称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以符号r表示样本相关系数,符号表示其总体相关系数。
它用来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变量间相关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
P1564【变异系数】:记为CV,多用于观察指标单位不同时,如身高与体重的变异程度的比较;或均数相差较大时,如儿童身高与成人身高变异程度的比较。
实质上是一个相对变异指标,无单位。
P20 5【假设检验中的P值】:从假设检验的整个逻辑推理过程可看出,P的含义是指从H0规定的总体中随机抽样,抽得等于及大于或(和)等于及小于现有样本获得的检验统计量(如t、u等)值得概率。
P36 6【抽样误差】:由个体变异产生、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
P277【可信区间】:可信区间的确切含义为从固定样本含量的已知总体中进行重复随机抽样试验,根据每个样本可算得一个可信区间,则平均有1-α的可信区间包含了总体参数,而不是总体参数落在该范围的可能性为1-α。
P338【决定系数】:定义为回归平方和与总平方和之比。
P1589【检验效能】:1-β称为检验效能,过去称为把握度。
其意义为当两总体确有差异,按规定检验水准α所能发现该差异的能力。
P43 10【参考值范围】参考值范围也称为正常值范围,是指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值范围。
统计科试题及答案

统计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答案:C2. 统计学中,用于衡量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是:A. 均值B. 方差C. 众数D. 标准差答案:B3. 以下哪项不属于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方法?A. 点估计B. 区间估计C. 假设检验D. 回归分析答案:D4. 在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是:A. 偏度B. 峰度C. 均值D. 方差答案:A5. 以下哪项是统计学中用于检验两个独立样本均值差异显著性的检验方法?A. 卡方检验B. t检验C. F检验D. 相关性检验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统计学中,一组数据的_________是指数据的中心位置。
答案:均值2. 当数据分布呈现正偏态时,其均值_________中位数。
答案:大于3. 在统计学中,_________是指数据的波动大小。
答案:方差4. 统计学中,用于检验两个相关样本均值差异显著性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
答案:配对t检验5. 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峰态的统计量是_________。
答案:峰度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统计学中数据收集的方法有哪些?答案:统计学中数据收集的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抽样调查法等。
2. 描述统计学中的回归分析及其应用。
答案:回归分析是一种统计学方法,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它可以帮助预测一个变量的值基于其他变量的值。
3. 解释统计学中假设检验的步骤。
答案:假设检验的步骤包括: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选择适当的检验统计量,确定显著性水平,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做出决策。
4. 列举统计学中常用的图形表示方法。
答案:常用的图形表示方法包括条形图、直方图、散点图、箱线图、折线图等。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给定一组数据:10, 12, 14, 16, 18, 20,计算其平均数和标准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统计学习题参考答案(因为时间匆忙错误难免,敬请谅解。
感谢朱卫忠、李欣荣、朱
志红、过晓强等同学的辛勤付出)
名词解释
1【频率与概率】:在重复多次后,出现“正面”(或“反面”)这个结果的比例称之为频率。
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
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
设在相同条件下,独立地重复n次实验,
随机事件A出现f次,则称f/n为随机事件A出现的频率。
当n
逐渐增大时,频率f/n始终在一个常数左右作微小摆动,则称该
常数为随机事件A的概率,可记为P(A),简记P。
P4 2【正
态曲线】:是一条中央高,两侧逐渐下降、低平,两端无限延
伸,与横轴相靠而不相交,左右完全对称的钟形曲线,称为正态
曲线。
P20-百度 3【相关系数】:又称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
以符号r表示样本相关系数,符号表示其总体相关系数。
它用来
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变量间相关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
P156 4【变异系数】:记为CV,多用于观察指标单位不同时,如身高与体重的变异程度的比较;或均数相差较大时,如儿童身高与
成人身高变异程度的比较。
实质上是一个相对变异指标,无单
位。
P20
5【假设检验中的P值】:从假设检验的整个逻辑推理过程可
看出,P的含义是指从H0规定的总体中随机抽样,抽得等于及大
于或(和)等于及小于现有样本获得的检验统计量(如t、u等)
值得概率。
P36
6【抽样误差】:由个体变异产生、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
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
P27
7【可信区间】:可信区间的确切含义为从固定样本含量的已
知总体中进行重复随机抽样试验,根据每个样本可算得一个可信
区间,则平均有1-α的可信区间包含了总体参数,而不是总体参
数落在该范围的可能性为1-α。
P33
8【决定系数】:定义为回归平方和与总平方和之比。
P158
9【检验效能】:1-β称为检验效能,过去称为把握度。
其意
义为当两总体确有差异,按规定检验水准α所能发现该差异的能
力。
P43
10【参考值范围】参考值范围也称为正常值范围,是指绝大
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值范围。
这里的“绝大多数”可以是
90%、95%、99%等,最常用的是95%。
所谓“正常人”不是指
健康人,而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同质
人群。
P23-百度
选择题(红色答案为标准答案)
1. 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D A.SS
组内 r0.05(n-2)时,可认为两变量X与Y间: D
A.有一定关系
B.有正相关关系
C.一定有直线关系
D.有直线关
24. Y=14+4X是1-~7岁儿童以年龄(岁)估计体重(市斤)的回
归方程,若体重换成公斤,则此方程:
C A.截距改变 B.回归系数改变
C.两者都改变
D.两者都不改变
25.四格表的自由度为:
B A.不一定等于1
B.一定等于1
C.样本含量减1
D.等于行数×列数
26.同一双变量资料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有:
B A. r>0, b0, b>0 C. r0
D .r=b
27. 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 A
A.为了表示实际水平
B.为了便于比较
C.为了表示绝对水平
D.为了说明数据大小
28.已知总体均数和标准差,要推断某一样本含量为100,样本
代表的总体是否与已知总体相同,该用什么方法?
B A .t检验 B. u检验
C.X2检验
D. t,u检验均可
29.经临床观察8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病变结果是:肺部无病
变25例(31.25%)肺结核23例(28.75%),肺气肿20例(25%),哮喘6
例(7.5%),肺炎4例(5%),肺癌2例(2.5%),对此资料,可用( )来表达:
C A.直方图 B.直条图 C.构成图 D.线图
30.欲比较甲,乙两矿工人矽肺患病的严重程度,但甲,乙两矿工人的工龄分布不同,此时适当的比较方法是:
D A. 分工龄进行比较
B.用两个率比较的X2检验
C.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
D.对工龄进行标化后再比较
简答题:
1. 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有哪些?其适用范围有何异同?P14-16
答:常用的有算数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
算数均数,可用于反映一组对称分布的变量值在数量上的平均水平。
几何均数,可用于反映一组经对数转换后呈对称分布的变量值在数量上的平均水平,在医学上常适用于免疫学的指标。
中位数,适用于各种分布类型的资料,尤其是偏态分布资料和一端或两端无确切数值的资料。
百分位数,重要用途是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
2标准化的意义是什么?P81
答:采用某影响因素的统一标准构成以消除构成不同对合计率的影响,使通过标准化后的标准化合计率具有可比性。
3常用相对数的指标有哪些?它们的意义和计算上有何不同?P77-79
答: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构成比、率、相对比等。
一、构成比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通常以100为例基数,故又称为百分比(pr\\ercentage)。
其公式如下:公式(见书本)
该式可用符号表达如下:二、率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与可能发生这种现象的总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种现象发生的频率,故又称为频率指标,以100,1000,10000或100000为比例基数(K)均可,原则上以结果至少保留一位整数为宜,三、相对比表示有关事物指标之对比,常以百分数和倍数表示,
4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有何联系?
答:
正态分布:估计连续型随机变量正态分布资料的频数分布
二项分布:在每次试验中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而且是互相对立的;每次实验是独立的,与其它各次试验结果无关
Poisson分布:是一种单参数的离散型分布,表示单位时间或空间内某时间平均发生的次数
当n较大或π不接近0或1时,二项分布可看成近似正态分布
Poisson可看做是二项分布的一种极限情况,即π很小而n趋于无穷大时,二项分布近似于Poisson分布,而当μ>=20时, Poisson分布可作为正态分布来处理。
5方差分析要具备哪些条件P56
答: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其应用条件为:A 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均来自正态分布总体;B 相互比较的各样本的总体方差相等,即具有方差齐性。
6多重比较主要的方法和使用特点
答:
一:LSD-t检验:适用于一对或几对在专业上有特殊意义的样本均数间的比较。
二:Dunt-t检验:适用于g-1实验组与一个对照组均数差别的多重比较;三:SNK-q检验:亦称q检验,适用于多个样本均数两两之间的全面比较。
7析因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有何异同点
答:析因设计是一种多因素的交叉分组设计。
它不仅可检验每个因素各水平间的差异,而且可检验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随机区组设计则单因素多因素均可。
析因设计各处理组间在均衡性方面的要求与随机设计一致,各处理组样本含量应尽可同;析因设计对各因素不同水平的全部组合试验,故具有全面性和均衡性. 随机区组设计只有一个处理因素,无交叉效应可言;析因设计属
于多因素设计,既可分析因素的主效应,也可以分析因素之间的交互效应。
8实验设计主要有哪些类型P562
答:1平行组设计;2交叉设计;3析因设计。
9相关与回归的联系与区别?
答:联系表现为: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由相关分析法测定的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对是否有必要进行回归分析以及进行回归分析意义的大小起着决定的作用,相关程度大,进行回归分析的意义也大,相关程度小,进行回归分析的意义就小,甚至没有必要进行回归分析。
同时,相关系数还是检验回归系数的标准,回归分析的结果也可以推算相关系数。
因此,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是相互补充密切联系的,相关分析需要回归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关系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则应建立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
区别主要表现在:
1、相关关系是用来度量变量与变量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的一种方法,在本质上只是对客观存在的关系的测度。
回归分析是根据所拟合的回归方程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一般关系值的方法,可由已给定的自变量数值来推算因变量的数值,它具有推理的性质。
2、在研究相关关系时,不需要确定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但回归分析的首要问题就是确定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3、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研究,只能计算一个相关系数;而回归分析时回归系数可能有两个,也就是两现象互为因果关系时,可以确定两个独立回归方程,从而就有两不同的回归系数。
10某资料的x与y的相关系数r=0.8,可否认为X与Y有较密切的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