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中考总复习教案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比较,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通过比较,归纳实验室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型:新授课(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课)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我们前面探究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今天我们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请同学们把昨天发的探究方案拿出来。
同学交流“探究方案”上的参考信息。
1.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探究方案”中各组实验操作时具体的装置:(可用自荐仪器,也可选用桌上给定的某些仪器。
注:学生事先不知道桌上给定有哪些具体仪器。
)每组桌上均有的仪器: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每组桌上提供的不同仪器分别为:第一组:烧杯、过滤漏斗第二组:烧杯、破试管、铜丝、单孔橡皮塞第三组:U型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橡皮塞第四组:平底烧瓶、单孔橡皮塞第五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第六组:试管,单口橡皮赛、铁架台(带铁夹)第七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第八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注射器第九组:带支管的烧瓶、橡皮塞第十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践操作──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4.验证气体是二氧化碳。
同学交流展示本组实验装置,讨论实验成败原因,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同学与小组评价自己所设计和开展实验的情况,与同学合作进一步完善所设计的试验。
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和实践”报告宜昌市九中班组组长组内成员探究时间一、探究时参考信息1.碳酸钠(Na2CO3)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等碳酸盐均能与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等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5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1教材分析本章是正式系统学习化学的第一章,带领学生进入化学课堂、走进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
教材介绍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化学物品、精彩而神秘的化学变化,让学生了解化学课的学习内容、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基本哲学观点,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
通过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重要性,认识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习惯和能力。
学情分析本章是化学启蒙教育的第一章,带领学生走进化学课堂,通过对一门新功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材介绍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化学物品,让学生认识化学课学习的内容,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基本的哲学观点,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课学习的内容,玻璃仪器的洗涤,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2、了解药品的取用方法和加热操作,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一些生活简单变化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2、通过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安全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3、通过对铜加热变黑实验的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一门新功课的学习憧憬和疑问,激发学生对化学课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科学。
教学措施通过实验及科学探究激发学生对化学课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现代会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科学。
【篇二】材及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中有空气的一些常识,通知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进一步的观察中,体会化学实验在学习中的作用。
人教版中考化学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学教案

人教版中考化学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学教案引言本教学教案旨在为九年级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和全面的化学总复教学计划。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巩固和复九年级化学的全部内容,为中考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全面巩固和复九年级化学的全部知识点和概念- 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 概念回顾:物质的分类和性质2. 组分分析实验的方法和步骤3.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2. 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征3. 能量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转化第三单元:原子与分子1. 原子的基本概念和结构2. 元素和化合物的命名与化学式3.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第四单元:化学平衡与电化学1.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态和平衡条件2. 平衡反应的方向和影响因素3.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特征和区别第五单元:酸碱与盐1. 酸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酸碱中和反应和指示剂3. 盐的基本概念和命名规则第六单元:空气与氧气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 氧气的制备和性质3. 氧气在燃烧和呼吸中的作用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系统的讲解,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概念。
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和实践能力。
3. 练和解题:设计各种类型的题,让学生通过练提升解题能力和分析能力。
4. 讨论和交流:组织小组讨论和学生交流,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
5. 创新实践:鼓励学生进行小型化学实践项目,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学评价1. 日常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了解他们的研究情况。
2. 练作业:每周布置适量的练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他们的实验操作和实践能力。
4. 考试评估:定期组织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化学知识和能力。
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教案5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教案1《金属材料》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价格、资源、回收等;(3)认识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
教学工具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铁片、酒精灯、绿豆粒大小的焊锡、锡、铅、火柴等教学过程学习情景展示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飞机、坦克、轮船等)。
介绍:以上这些实物或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设问:看到这些实物或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感想]如:1.想到金属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2.感到金属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
3.想要知道它们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
4.想知道制造不同的东西根据什么选用金属。
[新课引入]通过大家刚才的发言,可以看出大家对金属材料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也对它们很感兴趣,当然也有很多疑问。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5篇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5篇以“化学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化学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1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2)粗略了解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3)认识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5)懂得过滤,蒸发的目的,学习过滤和蒸发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水的组成和结构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水是宝贵资源的观念,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水的组成,(2)各种水资源的区别2.教学难点:过滤操作的基本要点实验探究:1.水的组成研究2.纯净水与矿泉水的区分教学内容:一.自然界的水[来源:Z#__#]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1)地球表面的分布:在地球表面,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的3/4;(2)其他分布:地层下有地下水,大气里有大约0.03%的水蒸气,动植物体内有大量的水注意:地球表面虽然有很丰富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不到总水量的1%。
因此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工业上需要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作为原料(2)农业上需要水:农作物需要水灌溉(3)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4)交通运输上:内河及其海洋航运3.水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水(water)——生命之源(1)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唾液、胃液、血液、组织液等。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教学目标:1.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2. 学会使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2.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如反应物、物、反应条件等。
2. 通过例题讲解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3.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组成。
2. 学会对物质进行分类。
3. 能够运用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物质的组成概念。
2. 物质的分类方法。
3.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讲解物质的组成概念,如元素、化合物等。
2. 介绍物质的分类方法,如纯净物、混合物等。
3.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溶液的概念与计算教学目标:1. 理解溶液的概念。
2. 学会溶液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溶液的知识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1. 溶液的概念。
2. 溶液的计算方法。
3. 溶液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讲解溶液的概念,如溶质、溶剂等。
2. 通过例题讲解溶液的计算方法。
3.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气体的性质与计算教学目标:1. 掌握气体的基本性质。
2. 学会气体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气体的知识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1. 气体的基本性质,如无色、无味、可燃等。
2. 气体的计算方法,如体积、压力、温度等。
3. 气体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讲解气体的基本性质。
2. 通过例题讲解气体的计算方法。
3.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 学会正确使用化学实验仪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教案合集(全册)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目录专题复习1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2)专题复习2 物质的变化和四类基本反应教学设计 (5)专题复习3 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教学设计 (7)专题复习4 化学用语教学设计 (13)专题复习5 气体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 (19)专题复习 6 物质的鉴别和检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24)专题复习7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 (27)专题复习8 碳及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31)专题复习9 水的组成净化及保护教学设计 (34)专题复习10 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38)专题复习11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43)专题复习12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教学设计 (47)专题复习13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55)专题复习14 溶解度含义及曲线教学设计 (57)专题复习15 推断题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60)专题复习16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之氢氧化钠的变质教学设计 (64)专题复习17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设计 (66)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总复习《专题复习1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物质的分类”是初中化学的精髓内容,是学习一些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它贯穿初中化学的始终,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
所以,它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历年中考的热点。
由于它涉及20多个基本概念,而且知识点分散,相关的题型多变,所以它又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结合所带班级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本节课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明确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无机物、有机物等概念之间的并列及从属关系,能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简单分类,知道分类标准不同,物质的类别也不同。
(2)过程与方法:学会构建一些概念图,进一步提高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知识应用能力和应试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教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目标:一、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二、药品的取用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
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三、物质的加热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
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
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四、药品和仪器的处理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
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目标: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1.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
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
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
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1.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中考总复习教案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教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部分必考知识点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有什么区别(3)变化与性质有什么区别二、探究空气中CO2含量及与CO2相关的问题:(1)怎样检验CO2(2) 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CO2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三、药品的取用:(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液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四、物质的加热:(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五、药品和仪器的处理:(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第二部分中考链接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A.冰雪融化B. 榨取果汁C. 瓷碗破碎D. 木柴燃烧2.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无色无味 B.铝呈银白色 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第三部分课堂练习中考备战策略第四部分作业布置中考备战策略教学反思: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部分必考知识点一、空气的组成: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硫磺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1)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2)空气污染指数和绿色化学的相关问题。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五、探究C、S、Fe的燃烧有关问题(1)在空气和纯氧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3)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集气瓶底为什么要放一些细沙或水如未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原因有哪些分别应如何改进(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氧气的什么化学性质(5)C、S、P、Al、Fe、Mg、H2、CO、CH4、C2H5OH分别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六、催化剂: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证明MnO2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七、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应原理分别是什么反应条件是什么(2)用KMnO4制取氧气的装置需要哪些仪器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3)用KMnO4制取氧气时,绵花的作用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结束时,如何操作为什么这样(4)基本操作步骤是什么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什么叫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各举几个例。
九、氧化反应氧化物什么叫氧化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反应和氧化物。
第二部分中考链接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B)A. 铁丝B. 红磷C. 木炭D. 硫磺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3.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
第三部分课堂练习中考备战策略第四部分作业布置中考备战策略教学反思: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一部分必考知识点一、水的组成:(1)发生的现象是什么(2)可得出什么结论(3)化学方程式二、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什么区别?各举几个例子,并写出化学式。
三、认识物质的微粒性: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四、探究分子的性质:分子的特征有哪些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的五、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六、水的净化:(1)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是什么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是什么怎样检验硬水和软水(2)自来水净化的一般过程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何种操作(3)明矾和活性炭的净水的原理分别是什么(4)吸附过程和消毒过程各是什么变化(5)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过滤的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的含义是什么过滤不成功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生活中可用什么代替漏斗七、水污染与节约用水: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应如何防治认识节约标志,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节约用水的做法第二部分中考链接1.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节约水、爱护水资源。
(1)水是由 H、O(或氢、氧) 两种元素组成。
(2)日常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2.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C)A.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B. 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 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因此不显电性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 B.苏打水C.白醋D.蒸馏水第三部分课堂练习中考备战策略第四部分作业布置中考备战策略教学反思: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部分必考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构成(2)原子是由哪几种粒子构成的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的空间分布和质量分布分别有什么特点二、记住一些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四、核外电子: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为什么说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五、原子与离子: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如:Na与Na+、S与S2-如何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质子数、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变化情况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Na Cl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六、说出几种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七、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1)根据俗名写化学式;(2)根据用途写化学式;(3)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八、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元素间的质量比;(3)计算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4)能根据物质的质量计算元素的质量或元素的质量计算物质的质量。
九、能懂商品标签上的物质成分及含量(1)要注意标示的是物质的质量还是元素的质量,如:加钙盐CaCO 3-Ca ,加碘盐KIO 3-I ;(2)要注意标示的单位质量与所给的质量或体积单位是否一致。
(3)判断广告其真实性:若标示的含量大于理论含量,则是虚假广告。
第二部分 中考链接1.写出下列化学符号(1)两个氢分子2H 2 ;四个氢氧根离子4OH —。
(2)+6价硫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SO 3。
2.右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B .在化合物中铝通常显+3价C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 .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3.绿色化学试剂碳酸二甲酯是良好的溶剂和燃油添加剂,其化学式为C 3H 6O 3。
请计算:(1)碳酸二甲酯中碳、氧、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6﹕l ﹕8(1分)。
(2)碳酸二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3)16克碳酸二甲醇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克。
第三部分 课堂练习中考备战策略第四部分作业布置中考备战策略教学反思: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一部分必考知识点一、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常见反应中的质量关系(1)铁钉生锈后质量为什么增加(2)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什么减少二、用微观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1)知道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微观原因是什么(2)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能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
(3)会推断未知物质的化学式(注意有无系数)三、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实验。
四、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1)查化学式 --- 根据化合价;(2)查配平 --- 数原子数,尤其氧原子;(3)查条件和箭头 ---- 根据所学知识或题目所给信息。
五、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必须要查;(2)比例式必须要列;(3)设答必须要完整;(4)单位,x---不带单位,数字---必须带。
(5)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是纯量。
第二部分中考链接1.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
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CH2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 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2.氢化锂(LiH)为玻璃状无色透明固体,军事上用作氢气发生来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H + H2O=LiOH + H2↑。
计算80 g氢化锂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3.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
现有废硫酸49 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第三部分课堂练习中考备战策略第四部分作业布置中考备战策略教学反思: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一部分必考知识点一、认识物质的多样性(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认识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单质;(2)木炭、活性炭的特性和用途;(3)金刚石和石墨性质有什么显着的特点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别有什么用途(4) 碳单质的有那些化学性质二、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CO2(1)用什么药品?固体能否选用CaCO3或Na2CO3粉末液体能否选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原理是什么用什么装置(2)依据什么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常见的发生装置有哪些常见的收集装置有哪些(3)如何进行气体的检验和验满、验纯(可燃性气体)三、知道自然界的氧和碳循环,如何实现四、温室效应知道温室效应的成因和防治;注意与空气污染、酸雨污染的防治区别。
五、探究CO2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1)CO2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如何通过实验来说明由此性质决定它有什么用途(2)探究CO2与水、澄清水灰水反应,学会设计实验说明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性质决定它有什么用途六、知道CO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物理性质有哪些化学性质有哪三个如何检验CO七、本单元的化学方程式之间联系要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