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三单元 第5课 机械摆钟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5 机械摆钟|教科版 (4)

机械摆钟教科版五下第三单元第五课一.教材分析:教科书内容共两页,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摆钟摆钟为什么会比其他的计时工具都精确呢?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具有吸引力的问题。
带着这样的疑惑去观察摆钟的构造,教科书就是这样开始这节课的教学的。
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教科书提出“用秒表测一测,摆钟中的摆每分钟摆动几次?”对摆进行测量以后,有可能全班会得出一致的结论,也有可能结论不一致。
这时插图中的一个男孩提出:再测一次,这是教科书所期望的。
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思考重复测量的重要意义。
经过重复测量,学生会发现各种摆钟的摆每分钟都是摆动60次。
无论摆幅大(不能大于90度)一些还是摆幅小一些,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总是相等的,这就是摆的等时性。
第二部分:观察我们的摆是不是所有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一样呢?学生的探究欲望开始被激发。
教科书指导学生利用一条细绳和一个小重物,制作一个简单的摆。
接下来,学生要用测量钟摆的方法,连续测量自己制作的摆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
多次测量后,学生们会发现两个现象:同一个摆,在每个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不同的摆在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可能并不相同。
这就向学生们提出了问题。
摆的幅度越来越小了,但是摆动次数还是一样,这是为什么呢?教科书插图中一个小组的学生在对话,一位学生提出要再测量一次,这是再一次提醒学生就这个现象进行重复实验。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过程与方法1.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
2.动手制作一个单摆。
3.观察和测量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重复实验的意义。
2.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难点:1.相同时间间隔内摆摆动次数实验方法的正确理解和操作。
2.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5 机械摆钟|教科版 (2001)

《机械摆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知道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即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二、过程与方法: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动手制作一个单摆;观察和测量在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重复实验的意义;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实验探究单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铁架台一台、绑着细绳的漂亮圆球、钢球摆、秒表、配套课件学生材料准备:每小组一台铁架台、钢球摆、秒表、实验记录单课前:巩固时间和计时工具的相关知识,安装准备好铁架台【教学过程】一、激趣设疑,导入揭题“哎呀,老师今天紧张得居然忘带手表了,谁能告诉我现在的时间呢?”戴了手表的同学回答说:“9点55。
”“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知道时间?”学生回答:“钟、表、电脑等等。
”那么,老师发现大家列举的这一些计时工具都是近现代发明的,都需要用到电源,可是在电发明以前呢?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从互联网搜索的日晷、水钟、蜡烛钟、沙漏等图片,虽然计时方法很多,但这些计时方式存在的问题也较多。
人们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这个就是机械摆钟。
(揭题板书:摆钟)二、历史再现,初识摆钟师;“1583年的欧洲被教会统治着,那时年少的伽利略在意大利的比萨城里学医,每逢周末,教堂里都跪满了虔诚的教徒。
那一天跟平常一样,教堂的钟声响起来了,神像之下大家都在认真地祈祷,突然一阵风吹了进来,伽利略听到头顶发出了声音,是什么东西在响呢?他实在是太好奇了,不顾低头祈祷的规定,抬头一看,原来是屋顶的吊灯在摆动。
伽利略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似乎他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秘密。
大家想不想知道他发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模拟试试看吧!”模拟重现当时的场景,用细线绑住一个漂亮的圆球模拟吊灯,固定在铁架台上,接下来怎么模拟风呢?生:“吹一下!”师:“老师用力吹,还是吹不起来怎么办?”生:“用手它他一下!”师:“嗯,这样能够让吊灯晃动起来,但是推力的大小和方向很难控制,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圆球轻轻拿起来,在这个高度自然放下,那么圆球就会运动起来,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5 机械摆钟 教科版

《机械摆钟》教学设计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
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2、过程与方法:(1)重复观察和测量摆每分钟的摆动次数。
(2)动手制作一个单摆。
(3)观察和测量在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3、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重复实验的意义。
(2)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动手制作一个摆,并观察和测量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三、教学难点:测量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四、教学准备:、铁架台(每小组一个)、细绳、钩码、记录单、秒表(每小组一个)。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课题1、同学们,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对人类的计时工具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你们都知道哪些计时工具呢?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并研究机械摆钟。
(板书课题)。
(二)观察摆钟1、出示摆钟,认识摆钟2、同学们,你们知道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3、摆的周期:摆从一端摆过去,再摆回来算一次。
4、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一分钟实验结果。
5、通过几个小组的汇报,我们知道了摆每分钟摆动次数是不相同。
(三)研究影响摆的快慢因素1、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制作一个摆,教师演示制作的方法及介绍摆的各部分名称。
2、学生猜测影响摆的快慢因素⑴、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有关我们先来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有关。
同学们来猜猜,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在这组对比实验中,哪些条件需要改变?哪些条件不需要改变?我们应该怎样改变摆锤的轻重?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
⑵. 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
同样我们还通过实验验证了摆的快慢和摆幅也无关。
排除了这两个因素,我们再来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
同学们先来讨论,在这组对比实验中,哪些条件需要改变?哪些条件不需要改变?你想怎样改变这一条件?小结:通过分析这些实验数据,我们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 那什么样的摆摆动慢?什么样的摆摆动快?你怎么知道的?(摆绳长的摆,摆动慢.摆绳短的摆,摆动快.)(三)了解摆的发展史在1656年,荷兰天文学家、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根据伽利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的原理发明了机械摆钟,摆钟的问世大大地提高了人类计时工具的精确度。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5机械摆钟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5机械摆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么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过程与方法: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理解重复进行实验的价值;感受探究计时工具的快乐。
【教学重点】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教学难点】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教学准备】摆钟一个或摆钟的录象、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镙帽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前几节课学习的几种古老的计时方法,如:太阳钟、水钟等。
同时指出还有很多类似的计时方法,如:一柱香、一个沙漏等等。
2、师:虽然计时方法很多,但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揭题:机械摆钟。
(板书课题)二、观察钟摆:1、师出示摆钟,设疑:摆钟计时为什么可以这么精确呢?2、观察讨论:摆钟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3、测量:用秒表测一测: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几次?4、集体测量一次后反馈,问: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吗?5、讨论:课本中的记录表为什么要让我们测三次或更多次呢?三、观察我们的钟摆:1、师:我也做了一个单摆(出示单摆),它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2、学生猜测后,师带领学生集体测量三次。
3、设疑:是不是所有的单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是一样的呢?4、老师给你提供铁架台、棉线、镙帽,你能做一个摆吗?5、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单摆,并开始测量固定时间内,单摆摆动的次数。
(课本记录表上的时间间隔可以让各小组决定,只要相同间隔就可以了)6、反馈交流结果。
7、讨论:你有什么发现?8、结合学生发现的(相同间隔时间段里,单摆摆动的次数是固定的),指出:单摆的这个特性就是等时性。
利用这个特性,人类发明了摆钟,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5 机械摆钟|教科版 (9)

学生实验,测量一分钟内摆的摆动次数。
实验完毕,汇报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分钟内摆动次数不变。
三、观察我们的摆
阅读小资料:伽利略与摆的故事
师:你从这段资料里读到了什么?
通过实验来验证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是否不变。
师:你认为在这个实验中需要用到哪些东西?
生:摆,秒表。
教学难点
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摆钟一个或摆钟的录象、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镙帽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动图:荡秋千。师:秋千是如何运动的?
生:来回摆动。
师:生活中还有类似秋千这种来回摆动的现象。
生:摆钟,海盗船
师: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下面都有个重物,都有个支架来回摆动......
看表中的实验数据,发现,不同小组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不同,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可能摆幅不同,可能摆锤重量不同,可能摆绳长度不同
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了
四、小结
回顾课堂内容
后记:
二、观察钟摆
师:我们可以把他们的结构简化为简单示意图。出示摆的简单示意图。
试着让摆动一动。教师演示
师:想一想怎样才算摆动一次?
生:来回摆动算一次。
师:摆动过程中你认为有什么应该注意的呢?
生:角度不能太大。要轻放,不能大力去推。摆动过程中要是碰倒重物需要重新做。
PPT上列举出注意事项
师:在摆动过程中,你观察到摆的什么是变化的?什么是不变的?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汇报。
分别在0~10秒,10~20秒,20~30秒,30~40秒的时间段内测出摆的摆动次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5《机械摆钟》 教科版

5.机械摆钟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翁钊晔【教材简析】本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的第五课时。
前四节课探究的是太阳钟、水钟等一些简易的计时工具,本课则是精确计量时间工具的第一课。
本课设计主要有两个活动:活动一是观察摆钟观察摆钟的构造,思考摆钟为什么会比其他的计时工具更精确,这与摆钟里的钟摆有着密切的联系。
然后通过测量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发现它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初步感知摆的等时性。
活动二是制作一个单摆,并测量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学生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在制作完成后,开始观察和记录单摆每10秒钟摆动次数,连续测多次。
最后会发现同一个摆虽然在摆动过程中摆幅变小,摆速变慢,但摆动次数是一样的,这便是单摆的等时性;在研讨中,通过对比各组间的数据,会发现不同小组的摆摆动次数是不一样的,是什么引起的?这为下节课《摆的研究》提出了研究的问题。
【学情分析】摆钟为什么会比其他计时工具精确呢?这个问题对学生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带着这个疑问去观察摆钟的构造,去研究摆,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欲。
这节课中孩子们将面临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准确测量单摆摆动的次数;第二:如何有效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发现更多问题;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测量摆钟1分钟摆动的次数不难,但要准确地测量自制单摆在连续摆动时,相同时间间隔内的摆动次数,有不小的难度。
所以在第一个时间段计时结束后与第二个时间段计时开始前需要设置一个缓冲的时间,为第二次小组成员更好地配合、精确测量作准备。
此外,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但仍然有局限性,对实验数据整体的横向、纵向比较有所缺乏,所以要想孩子们在研究单摆等时性时有更多的发现、更多问题的提出,研讨时需要我们引导孩子进行组内、组间数据的比较。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2.知道人们根据单摆的等时性原理制成了摆钟。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机械摆钟》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5课《机械摆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2.人们根据单摆的等时性原理制成了摆钟。
过程与方法:1.能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摆动的次数。
2.动手制作一个单摆,能较准确地测量出连续时间间隔内摆摆动的次数。
3.能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体会重复实验在科学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2.在测量单摆摆动次数过程中,培养严谨地观察与测量的科学态度。
3.通过制作、观测单摆,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
4.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体会科技发展对社会生活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动手制作一个摆,并观测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难点:连续测量摆摆动的次数、理解摆的等时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机械摆钟一个小组材料:每组铁架台一个、棉线一根、螺母一个、秒表一个、记录单。
【教学过程】课前:观看视频——伽利略发现单摆的故事。
(设计意图:伽利略从等灯的摆动中发现了单摆,并用这个现象制作出了简易的摆钟。
从这个故事中,学生可以生体会到科学源自生活,通过锲而不舍的探索,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为后面探究摆钟的等时性和自制单摆做好了铺垫。
)一、图片引入师出示图片:日晷、水钟、一炷香、沙漏。
虽然像日晷、水钟、一炷香、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
师出示摆钟的图片: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师生共同交流摆钟的表面结构:钟面摆钟摆绳钟摆摆锤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机械摆钟》。
板书课题:机械摆钟。
二、探索摆钟的等时性师出示摆钟,提出问题:摆钟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生(预测):摆钟的钟摆在摆动,带动钟面的时针、分针的转动,这样可以知道几点了。
师PPT出示计时器:我们就用这台摆钟、计时器一起了探索摆钟的钟摆每分钟摆动了几次?钟摆每分钟摆动次数的记录测量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摆动次数钟摆怎样算摆动一次?(预设比如:即摆从左边最高点再次回到左边最高点是钟摆摆动一次。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5 机械摆钟|教科版 (12)

《机械摆钟》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二)过程与方法1.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
2.动手制作一个单摆。
3.观察和测量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重复实验的意义。
2.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能根据自己制作的摆,观察和测量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三、教学难点能根据自己制作的摆,设计研究方案,观察和测量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四、教学准备1.课件:实验表格、计时器、实验注意事项等。
2.实验器材:每个小组单摆实验盒一个,包括摆锤、摆绳和支架。
3.实验纪录表一张。
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教师:前几课我们学习了古人计时的方式,包括用太阳来计时的日晷,用水流来计时的水钟等等,但是它们都有缺陷和不准确性,人们一直在寻找更为精确的计时方法。
这是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出现了。
提问:这里有一个关于伽利略的视频,一起来观看一下,他在视频中发现了什么?【视频的故事情节:那是在400多年前,年轻的伽利略在教堂做礼拜,忽然一陈风吹来,悬在天花板上的挂灯轻轻的摆动了起来,这本是人们常见的现象,而伽利略却细心的观察起来,多么均匀啊!后来伽利略找来了绳子和重物,模仿“吊灯”做起了实验,终于发现了摆的秘密。
】2、学生:观看视频,并且说说了解到什么信息。
(二)观察老师的摆1、出示相关器材。
说明用摆锤代表灯,摆绳代表吊着灯的绳索,把它吊到支架上,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摆。
师:下面所以要认真看老师的操作过程,听老师的讲解。
我们把表示灯的摆锤(板书)吊上去,这跟线叫摆绳(板书)。
(1)为了实验效果明显,摆的角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别超过90度)不然会碰到支架。
(2)如果摆捶碰到了铁架台或其它东西后,实验要重新做。
(3)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摆锤,摆线自然拉直,听到口令后轻轻放开,不能推一把。
(4)怎样摆动算一次?(在摆钟上演示明确如何是摆动一次)带领学生一起数摆动一次,两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情景导入 1.1 1.情景导入
日晷、水钟以及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
1.2 1.情景导入
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
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2.探索新知 1.3 2.探索新知
摆钟是由上面的钟面和下面来回摆动的钟摆两部分构成。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视频。
钟摆的摆动有什么规律吗?摆钟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它为什么比其他的计时工具要精确呢?
1.4
2.探索新知
我们也来做一个简单的摆。
拿一条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挂上一个小重物(螺母),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摆(如图1所示)。
下面的螺母叫摆锤,细绳叫摆绳(如图2所示)。
图1 图2 1.5 2.探索新知
摆在摆动时,怎样才叫摆动一次呢?
观察这个摆动示意图:
摆锤从A点摆到C点,再从C点摆回A点,就叫摆动一次。
也就是,摆锤摆出去,再摆回来,就是摆动一次。
1.6
2.探索新知
摆在摆动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的摆自由摆动,用秒表计时,数一数摆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测量三次,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1.7
2.探索新知
让我们通过观看以下视频观察摆在摆动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1.8
2.探索新知
让我们看看实验的观察记录表。
你有什么发现呢?
1.9
2.探索新知
我们发现:同一个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也就是,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等的,这就是摆的等时性。
1.10
2.探索新知
摆钟正是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工作的,所以它比其他的计时工具要精确。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视频。
3.回顾小结 1.11 3.回顾小结
同一个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这就是摆的等时性。
摆钟利用了摆的等时性原理准确地测量时间。
4.拓展应用 1.12 4.拓展应用
可是,为什么钟摆每30秒摆动30次,而我们制作的摆30秒却摆动34次呢?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摆动的快慢不一样呢?你能想办法做一个30秒也摆动30次的摆吗?
1.13 4.拓展应用
我们制作的摆30秒摆动34次,导致它们摆动的快慢不一样的因素是摆长的长度。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摆绳的长度来制作一个30秒也摆动30次的摆。
2.学生自学
1.跟我学
2.1 让我们通过视频,探究一下机械摆钟吧!
tc01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2.知道摆钟的工作原理及摆钟能精确计时的原因。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摆,并能正确操作让摆自由的摆动。
2.能正确测量摆在一分钟内摆动的次数,并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科学态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重复进行实验的价值;感受探究计时工具的快乐。
2.学生练习 2.2 1.摆钟是怎样来计时的?
2.摆在摆动时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