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全册精品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的第四章《我们的家园》,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美丽的祖国”,第二节“我们的家乡”,以及第三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基本地理知识,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品德。
3. 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以及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图、PPT、视频资料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祖国风光和家乡美景的图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学习第一节“美丽的祖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地理知识。
a. 教师讲解: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形地貌等。
b. 学生互动: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并介绍家乡的特点。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保护家乡的环境和资源。
4. 例题讲解:讲解第二节“我们的家乡”,以家乡的实际情况为例,引导学生学习环保知识和节约意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环保问题和解决方法。
6. 知识拓展:学习第三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环保方面取得的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们的家园2. 板书内容:a. 美丽的祖国: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形地貌等。
b. 我们的家乡:环保知识、节约意识、家乡美景等。
c.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保成果、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画一幅画,展示祖国的美丽风光。
b. 结合家乡实际情况,写一篇关于环保的作文。
2. 答案:a. 画作的评分标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色彩鲜明、画面整洁。
五下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一、第一单元:我们爱我们的祖国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国家观念,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2. 教学内容:祖国的疆域、地形、气候等特点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节日等国旗、国歌、国徽的含义和由来3. 教学活动:观看祖国风光视频,感受祖国的美丽讲解国旗、国歌、国徽的含义和由来举办爱国主义知识竞赛二、第二单元:我们的价值观1. 教学目标: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诚信、友善、勤奋、节俭等优良品质的培养不良现象的识别和抵制方法3. 教学活动: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组织诚信、友善、勤奋、节俭等方面的故事分享开展不良现象识别和抵制实践活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与家人沟通、相处,培养家庭责任感。
2. 教学内容:家庭的关系、结构、功能等与家人沟通、相处的技巧家庭责任感的培养3. 教学活动:观看家庭关系视频,了解家庭的重要性举办家庭成员角色扮演活动,学会与家人沟通、相处制定家庭责任感培养计划,进行实践操作四、第四单元:我们的学校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增强集体荣誉感,学会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2. 教学内容:学校的环境、设施、组织等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学校规章制度的遵守3. 教学活动:参观学校各个部门,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讲解集体荣誉感的意义,举办集体荣誉感主题活动学习学校规章制度,进行遵守规章制度的实践活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生活,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处,培养关爱社区、服务社区的意识。
2. 教学内容:社区的环境、设施、组织等与他人合作、共处的技巧关爱社区、服务社区的实践行动3. 教学活动:参观社区各个场所,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举办与他人合作、共处的实践活动制定关爱社区、服务社区的行动计划,进行实践操作六、第六单元:我们的自然环境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全册教案通用

教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全册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1. 第1章: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第1节:可爱的祖国第2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2. 第2章: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第1节:劳动最光荣第2节:节约光荣,浪费可耻3. 第3章: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第1节:社会秩序我遵守第2节:和谐相处,共建美好家园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树立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3. 使学生认识到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学会维护社会和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重点:热爱祖国、尊重劳动者、遵守公共秩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课堂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祖国的大好河山、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以及社会秩序井然的场景,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结合实践情景,让学生深入了解祖国、劳动者和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设计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置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巩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列出教学内容,包括章节和详细内容。
2. 板书右侧:展示教学目标、难点与重点。
3. 板书中央: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教学过程,突出重点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你心中的祖国。
(2)举例说明你如何尊重劳动者。
(3)谈谈你对公共秩序的认识。
2. 答案:(1)示例:我心中的祖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美丽河山的国家,我为能生活在这样的国家而自豪。
(2)示例:我尊重劳动者,体现在不浪费粮食,珍惜劳动成果;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
(3)示例:我认为公共秩序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我们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如不乱扔垃圾、不插队等。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设计

《生命多么可贵》两课时
《成长日记ABC》两课时
《健康生活每一天》三课时
第一课生命多么可贵
第一课时感激生命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感受父母的伟大与平凡,感受父母与我们的关爱,愿意与他们真情沟通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时刻都处在社会的关爱中。
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光盘搜集的关于父母与儿女的资料
一、自由组合
规则:每组五人,每组必须有男女同学个不少于二人。每创一关淘汰一组
二、闯关游戏
1、合作关
规则:每组前放一个大肚小口的玻璃瓶,瓶中放与小组同学同等数目的带线塑料球,比一比,哪组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全部取完,配合最好的组可过关。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创造关
规则:每组用相同的材料:废报纸、可乐瓶、纤维绳、鞋盒等设计、制作手工,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好。
5、向学生介绍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危害性。如:吸烟对人的呼吸系统有害,会引起人咳嗽,呼吸道感染等症,长时间抽烟还有可能会引起癌变。喝酒对人的肝脾等消化系统有害,会引起肝脾肿大,各种消化道炎症,经常喝酒者还会引发其它疾病,及有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
6、生讲解小孩多吃西餐容易患哮喘。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如果多次西餐,改变了孩子的生活方式,多吃西餐对呼吸系统不好,容易引起哮喘。
第二课成长日记ABC
第一课时悄悄长大
活动目标:回顾成长过程,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遇到问题和困惑能用正确的方法解决。
活动准备:让学生准备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最近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成长日记——变化篇
1、让学生拿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最近的照片比一比,让学生说自己都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照片并说有什么变化。
科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

科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第一单元爱美丽的生命话题1。
第1课生命的价值教学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小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的。
2.学会从不同角度了解动物和植物,知道它们有感情,能够交流。
3、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重点:学习从不同角度理解动物和植物,知道它们有感情,能够交流。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课前准备:小动物、小奖品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昨天,老师见到了你们班的孩子们,得知你们班是一个温暖的家。
我们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幸福的家。
大自然也是一个大家庭。
这个大家庭有哪些成员?你想看他们吗?跟我来!(课件展示)动物和植物的图片。
当你认识他时大声说出来。
(2)体验动植物和人类一样有生命。
1、看了这个美丽的大自然,你会说些什么呢?(生交流)它们是多么可爱,在大自然中生长,充满活力,使我们的大自然更加美丽!你看,小蝴蝶在给我们做鬼脸?让我们向他问好!(学生向蝴蝶花打招呼)看。
看起来很好。
再看看我们的孩子。
他们多好啊!2、植物在生长,动物在生长,小朋友也在生长。
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想知道吗?走,跟我再去看看吧!(展示课件:小草生长、花儿开放、小鸡、青蛙成长画面。
师相机解说:如,小蝌蚪长成青蛙了,我们祝贺他。
3.问:草会生长,树会生长,还有什么会生长?鸡妈妈会生孩子,马妈妈会生孩子,还有什么会生孩子?(学生交流)4、对,(课件展示):植物会生长,动物会生长,我们都会生长。
凡是会生长的都有生命!)板书:生命5.许多生命使我们的自然更加美丽,地球更加美丽。
看,我从男孩眨着的大眼睛里看到了生命的活力。
他太可爱了;今天,我在一间教室门口看到了一棵梧桐树萌芽中的大树的生命。
你看到了什么动物和植物?(学生们交流他们在生活中的实践和经验。
)(3)课堂总结课题:1、生命多么可贵会议2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动物和植物与人是一样的。
教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全册教案通用

教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全册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环境》:了解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2. 《规则与秩序》:认识社会规则,培养良好秩序观念。
3. 《我爱我的家乡》:了解家乡文化,培养乡土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2. 使学生认识社会规则,自觉遵守规则,维护良好秩序。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了解家乡文化,传承家乡优秀传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环保意识的培养、规则意识的树立、家乡文化的传承。
2.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认识、社会规则的遵守、家乡优秀传统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调查问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社会规则和家乡文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我们的环境:介绍环境问题的现状,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提高环保意识。
(2)规则与秩序:讲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的好处。
(3)我爱我的家乡:介绍家乡的文化、历史、名人等,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遵守规则的场景。
(3)开展“我眼中的家乡”主题活动,让学生分享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4. 例题讲解:(1)针对环境问题,讲解如何进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2)针对社会规则,讲解过马路、排队等场景下的规则遵守。
(3)针对家乡文化,讲解家乡的特色文化、历史名人等。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设计环保标语,提高环保意识。
(2)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规则,并说明遵守规则的好处。
(3)让学生绘制家乡地图,标注家乡的特色文化、名胜古迹等。
六、板书设计1. 我们的 environment(环境)2. 规则与秩序 rules and order(规则与秩序)3. 我爱我的家乡 my hometown(我的家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材内容进行设计。
具体涉及章节如下:1. 第1课:《我们的地球》详细内容: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球上的国家和地区、地理区域划分。
2. 第2课:《祖国在我心中》详细内容: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民族、行政区划等知识。
3. 第3课:《人与自然》详细内容: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4. 第4课:《我们的家乡》详细内容: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经济发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祖国、人与自然、家乡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地球与地理知识、环保意识、家乡文化的传承。
2. 教学重点: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民族、行政区划等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地图、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调查问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播放地球短片,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地球、祖国、人与自然、家乡等知识。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7. 课后实践: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地球: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球上的国家和地区、地理区域划分。
2. 祖国: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民族、行政区划等知识。
3. 人与自然: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4. 家乡: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经济发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我国五个地理区域,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2)简述我国的历史、文化、民族、行政区划等知识。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2. 祖国在我心中3. 爱我家乡,爱我国土4. 我们都是一家人5. 交往与沟通6. 合理利用时间7. 学会尊重与包容8.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了解祖国、家乡以及家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乡土情怀和亲情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尊重他人、合理利用时间等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生活充满阳光,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b. 学生分享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2. 新课内容:a. 讲解教材相关章节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家乡、家庭的重要性。
b.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交往与沟通,尊重与包容他人。
c. 通过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合理利用时间的意识。
4. 课后实践:布置相关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2. 板书内容:a. 祖国、家乡、家庭的重要性b. 交往与沟通技巧c. 合理利用时间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b. 制定一份下周的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
2. 答案:a.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描述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特色等。
b.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开展“我爱我的家乡”主题活动,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
b.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开展亲子活动,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c. 开展“时间管理”主题讲座,帮助学生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际应用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重点关注教材章节内容的选择和讲解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爱美丽的生命》本单元的总目标:1、通过追踪生命的诞生和成长的过程,感受父母、亲人、学校、社会对我们的爱与关怀,唤醒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2、学会通过生活细节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可贵,从而树立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3、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沉迷电视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了解毒品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
4、懂得健康的重要意义,初步培养积极锻炼身体、均衡饮食等良好习惯。
本单元所体现的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1、认识到天生我才必有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耐挫能力,勇敢的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2、学生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遇到问题和困惑能用正确的方法取决解决。
本单元各课内在联系:本单元包含“生命多么可贵”“成长日记ABC”“健康生活每一天”三个活动主题。
首先,“生命多么可贵”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生命中的“爱”——家人的爱、社会的爱。
通过感受人世间的爱,认识人类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从而体会生命的可贵,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等;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耐挫能力、对未来人生的美好信念。
“成长日记ABC”这个活动主题是在前一个活动主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用正确的心态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问题,学会沟通,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尊重和悦纳他人,学会男女同学友好相处等。
“健备注康生活每一天”,通过一系列探讨、体验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对身体的侵害,感受体育锻炼,良好生活习惯等对健康体魄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对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负责任。
所以,这三个活动主题是互为关联,层层递进的。
本单元的课时安排:《生命多么可贵》两课时《成长日记ABC》两课时《健康生活每一天》三课时第一课生命多么可贵第一课时感激生命活动目标: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感受父母的伟大与平凡,感受父母与我们的关爱,愿意与他们真情沟通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时刻都处在社会的关爱中。
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光盘搜集的关于父母与儿女的资料2、学生准备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自己印象最深的感动故事活动过程:一、温暖的故事1、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教学光盘温暖的故事。
2、让学生《看小时候的我》。
让学生从中知道父母养育自己是多么的不易。
3、让学生光看多媒体教学光盘《孩子在我心中的位置》。
4、通过以上三个故事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及时地对学生加以引导,我们应感谢生命,感谢赋予生命的父母。
5、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并说最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6、每组推选一名同学将自己最受感动的故事。
7、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积极地加以引导。
二、社会大家庭1、让学生看课本第二页画面。
2、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积极地加以引导。
3、让学生说自己生活中感受到的、看到的或听到的社会大家庭温暖的故事。
4、教师举例说明。
5、学生谈感受,教师积极加以引导。
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时刻都受到社会的关注,我们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
三、生命多么美好1、让学生说自己感受到的生活有多美好。
教师积极加以引导。
2、让学生观看多媒体教学光盘《生活在阳光下》。
3、让学生观看多媒体教学光盘《美丽的生命》。
4、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积极加以引导。
生活多么的美好,我们应该热爱生活,珍爱自己的生命。
活动板书:教后札记: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感受父母的伟大与平凡,感受父母与我们的关爱,愿意与他们真情沟通。
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时刻都处在社会的关爱中。
第二课时珍爱自己活动目标:1、教育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珍爱生命。
无论遇到什么挫折与困难,都不能放弃,都不能失去信心。
2、在每个人独特、神奇、美丽的生命之旅中,时时刻刻在接受来自各方的关爱。
本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体会周围人的爱心,懂得如何感激在生命过程中支持和帮助过自己的人,从而明白自己生命的重要意义,珍惜眼前这美好、温馨、幸福的生活。
活动准备:学生收集有关热爱生命,奋发向上的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一、召开总结交流会1、同学们,今天老师向你们展示一个关于黑人乔丹的故事。
(让学生看多媒体光盘中关于黑人乔丹的故事。
)2、同学们,你们看完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引导学生理解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
让学生明白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要相信自己。
)3、同学们刚才说得很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珍爱生命”这个主题。
珍惜自己,因为这世上只有一个自己;珍惜自己,因为每个人都应当从小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因为“天生我才必有用”!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珍惜,又会去怜惜谁?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看重、不肯定自己的存在,又怎么要求别人来肯定我们呢?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伟人的必要气质,是他自以为必须伟大起来。
”可见,在别人肯定你之前,你先要肯定自己。
4、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学生各抒己见,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从旁点评。
(1)、让学生说自己收集的资料,其他学生可以做点评,教师对学生做的点评及时地加以补充。
(2)、教师可以向学生讲几个故事。
如张海迪的故事,张海迪五岁的时候患脊椎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
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没有沮丧和沉沦,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他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课程。
每次她总是用灿烂的微笑激励着我们。
安徒生的故事,有一篇广为流传的童话叫《丑小鸭》。
这部童话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有人说,在这篇童话里可以找到安徒生的影子,安徒生自己就像是变成天鹅的一只“丑小鸭”。
安徒生12岁时,当兵的父亲不幸在战争中生病死亡,家境更贫困了。
母亲不得已而改嫁,继父不喜欢安徒生。
安徒生长的不漂亮,穿得又破烂,常受到富人家孩子的殴打、羞辱。
母亲为他的前途考虑,千方百计让他读了几年书,希望他长大当个裁缝。
但是,安徒生在首都看到了繁华,也看到了比家乡更多的穷人。
他想学舞蹈,被拒绝了;相当话剧演员,剧团经理说他“太瘦”,形象不好。
为了生计,他去做木匠学徒,又因体力太弱被解雇了。
后来他幸而被一位音乐家收留,学唱歌,但因为天冷没衣服穿,冻哑了嗓子,只好又离去。
可是,安徒生并不灰心,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尝试写剧本、写诗、,也写散文,终于被名家赏识,作品得以发表。
经过十几年的奋斗,这位贫苦人家出身的孩子走进了文学殿堂。
从安徒生的身上,我们该吸取什么呢?(3)在老师讲完故事后,让学生说自己的感想,教师要及时加以补充。
二、填写希望号列车1、让学生看课本第七页内容,并让学生说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自己做过并感到自豪的事;自己曾为他人带来的快乐;遇到挫折时,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想。
2、让学生填写课本第七页内容。
三、活动延伸在填写完希望号列车后,让学生继续搜集相关资料,阅读相关书籍,并可撰写读后感、体验日记,进一步加强理解。
活动板书:教后札记:教育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珍爱生命。
无论遇到什么挫折与困难,都不能放弃,都不能失去信心。
在每个人独特、神奇、美丽的生命之旅中,时时刻刻在接受来自各方的关爱。
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体会周围人的爱心,懂得如何感激在生命过程中支持和帮助过自己的人,从而明白自己生命的重要意义,珍惜眼前这美好、温馨、幸福的生活。
第二课成长日记ABC第一课时悄悄长大活动目标:回顾成长过程,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遇到问题和困惑能用正确的方法解决。
活动准备:让学生准备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最近的照片活动过程:一、成长日记——变化篇1、让学生拿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最近的照片比一比,让学生说自己都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照片并说有什么变化。
3、学生的照片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让其他学生说有什么变化。
4、让学生把自己的成长变化纪录到课本。
二、成长日记——快乐篇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自己成长过程中快乐的事情。
2、每个组选出自己组内有代表性的故事,让同学来讲。
3、让学生看多媒体光盘中《我的成长日记》。
4、与学生共同讨论光盘中的内容。
三、成长报1、以小组为单位办报,让学生搜集小时候的照片,并配上每个同学的成长日记。
2、学生在办成长报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可以把自己小时候的趣事化成漫画,可以写上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话,可以取名为“童言无忌”。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览。
四、我的烦恼1、让学生说自己的烦恼,自己的烦心事。
2、全班同学针对有的同学说的烦心事进行讨论。
3、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及时加以引导。
4、让学生看多媒体光盘,看里面的小朋友有什么烦恼,让学生说针对小朋友的烦恼,你有什么解决办法。
教师及时加以引导。
5、有些同学可能不好意思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出自己的烦恼。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中比较普遍的问题作一下讲解,如可以想学生说一下有的同学变声的问题,告诉他们这是正常现象,不要不好意思,也不要因此而烦恼,应该正视这个问题,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阶段,是一个人正在不断长大的标志。
6、教师播放多媒体《小小少年》,让学生听歌曲。
7、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小小少年》。
活动板书:第二课时男孩女孩活动目标: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男孩女孩从中互相了解、增进友谊。
活动过程:老师向同学们说明,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有五关,分别为“合作关”、“创造关”、“友谊关”、“智慧关”、“演讲关”,只有完成游戏才能自动升级,可是游戏必须有男、女同学共同完成的分数才行,哪组闯关最多就获胜。
一、自由组合规则:每组五人,每组必须有男女同学个不少于二人。
每创一关淘汰一组二、闯关游戏1、合作关规则:每组前放一个大肚小口的玻璃瓶,瓶中放与小组同学同等数目的带线塑料球,比一比,哪组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全部取完,配合最好的组可过关。
2、创造关规则:每组用相同的材料:废报纸、可乐瓶、纤维绳、鞋盒等设计、制作手工,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好。
3、友谊关规则:快速设计一个小剧本,表现男、女同学可以在生活上、学习上如何取长补短、相互合作的主题,然后表演出来。
巧妙设计、表演真实者获胜。
4、指挥关规则:知识抢答,没回答一个问题得一分。
题目老师可自行设计。
5、演讲关:规则: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演讲,男生演讲题目可选“假如我是女生”或“做女孩的十大优势”,女生演讲题目可选“假如我是男生”或“做男孩的十大优势”。
掌声热烈者获胜。
三、评选“有情天使”1、谈闯关时的合作体会。
评选最佳组合奖。
2、评选出平时在班级生活中乐于助人、团结同学的“友情天使”。
活动板书:教后札记:让学生回顾成长过程,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遇到问题和困惑能用正确的方法解决。
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男孩女孩从中互相了解、增进友谊。
第三课健康生活每一天第一课时“1”和“0”的启示活动目标:1、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沉迷电视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