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计算公式
现场起重工作常用计算

现场起重工作常用计算1.起重物的重量计算:起重物的重量是起重工作中最基本的计算。
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尺寸和密度,或者参考起重物的规格书来获取。
一般使用公式:重量 = 长度(m)× 宽度(m)× 高度(m)× 密度(kg/m³)2.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计算:额定起重量是指起重机在设计时规定的最大起重能力。
一般根据起重机的结构和工况来确定。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额定起重量=起升机构的额定起升力×钢丝绳的限制载荷3.起重机的起升高度计算:起重机的起升高度是指起重物从地面或者其他低处抬升到指定高度的距离。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起重机的技术参数来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起升高度 = 起升机构的起升速度(m/min)× 抬升时间(min)4.起重机的工作半径计算:起重机的工作半径是指起重物离起重机转动中心的距离。
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来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工作半径=起重物的水平距离+起重物的垂直距离5.起重机的稳定性计算:起重机在作业过程中要保持稳定,以确保不会发生倾覆事故。
通常需要计算起重机的重心位置和支撑面积。
常用的计算方法如下:重心位置=起重机、支腿和起重物各自重心位置加权平均支撑面积=起重机支腿的螺旋连接半径×角度6.钢丝绳的张力计算:钢丝绳是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计算钢丝绳的张力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钢丝绳的张力:张力=重量×重力加速度/钢丝绳的数目7.起升速度和下降速度计算:起重机的起升速度和下降速度对于操作性能和工作效率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起重机的设计参数进行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起升速度=起升机构的额定起升速度+载荷重量×起升机构的额定起升速度/起升机构的额定起重量以上是现场起重工作常用的计算方法,这些计算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掌握起重过程中各项参数并保证作业的安全和高效。
同时,还需要注意实际情况和实际操作要求的特殊性,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起重机数据及公式

起重机数据及公式引言概述:起重机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设备,在各种工程项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起重机的数据及相关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操作人员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起重机,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一、起重机的基本数据1.1 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指起重机在设计时所规定的最大起重量,通常以吨为单位表示。
1.2 起重机的最大起升高度:指起重机能够达到的最大起升高度,通常以米为单位表示。
1.3 起重机的最大起升速度:指起重机在起升过程中的最大速度,通常以米/秒为单位表示。
二、起重机的相关公式2.1 起重机的额定载荷计算公式:额定载荷 = 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
2.2 起重机的起升高度计算公式:实际起升高度 = 起升高度 + 起升高度的超量。
2.3 起重机的起升时间计算公式:起升时间 = 起升高度 / 起升速度。
三、起重机的安全性数据3.1 起重机的安全载荷:指起重机在实际使用中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通常小于额定起重量。
3.2 起重机的安全起升高度:指起重机在实际使用中所能达到的最大起升高度,通常小于最大起升高度。
3.3 起重机的安全起升速度:指起重机在实际使用中所能达到的最大起升速度,通常小于最大起升速度。
四、起重机的维护数据4.1 起重机的定期检查:包括检查起重机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运转,是否有磨损或松动等问题。
4.2 起重机的润滑保养:定期给起重机的各个部件进行润滑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4.3 起重机的故障处理:及时处理起重机出现的故障,避免对工程项目造成影响。
五、起重机的操作数据5.1 起重机的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确保起重机的安全运行。
5.2 起重机的操作技巧: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操作技巧,能够熟练地操作起重机。
5.3 起重机的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在操作起重机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结语:通过了解起重机的数据及相关公式,可以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起重机,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起重机数据及公式

起重机数据及公式引言概述:起重机是一种用于搬运和举升重物的重要工业设备。
在起重机的设计和操作中,准确的数据和公式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起重机的数据和公式,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起重机的原理和运行。
一、起重机的基本数据1.1 起重机的额定载荷:起重机的额定载荷是指起重机设计时所能承载的最大分量。
这个数据是根据起重机的结构和材料强度等因素计算得出的。
额定载荷是起重机设计和使用的重要依据,决定了起重机的使用范围和安全性能。
1.2 起重机的工作半径:工作半径是指起重机从起重点到起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
工作半径的大小决定了起重机的搬运范围和作业空间。
在起重机的设计和操作中,需要根据工作半径来选择合适的起重机型号和配置。
1.3 起重机的提升速度:提升速度是指起重机在举升重物时的速度。
提升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起重机的工作效率和作业时间。
在起重机的设计和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提升速度,以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起重机的动力计算公式2.1 起重机的起升力计算:起重机的起升力是指起重机在举升重物时所需施加的力量。
起升力的计算需要考虑起重物的分量、工作半径、提升速度等因素。
常用的起升力计算公式为:起升力 = 起重物的分量 / 提升速度。
2.2 起重机的回转力计算:起重机的回转力是指起重机在旋转时所需施加的力量。
回转力的计算需要考虑起重机的结构和工作半径等因素。
常用的回转力计算公式为:回转力 = 起重物的分量 ×工作半径。
2.3 起重机的行走力计算:起重机的行走力是指起重机在挪移时所需施加的力量。
行走力的计算需要考虑起重机的结构和行走速度等因素。
常用的行走力计算公式为:行走力 = 起重物的分量 ×行走速度。
三、起重机的稳定性计算3.1 起重机的倾覆力矩计算:起重机的倾覆力矩是指起重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使其倾覆的力矩。
倾覆力矩的计算需要考虑起重机的结构、工作半径和工作状态等因素。
常用的倾覆力矩计算公式为:倾覆力矩 = 起重物的分量 ×工作半径。
起重机数据及公式

起重机数据及公式起重机是一种用于吊装和搬运重物的机械设备。
它由吊臂、起重机构、行走机构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起重机的性能和运行参数通常通过一些数据和公式来描述和计算。
下面将详细介绍起重机的数据及公式。
1. 起重机的基本参数:- 额定起重量:起重机能够安全吊装的最大重量。
- 最大起升高度:起重机能够达到的最大起升高度。
- 起升速度:起重机起升负载的速度。
- 行走速度:起重机在地面上行驶的速度。
- 旋转速度:起重机旋转的速度。
2. 起重机的公式:- 起重机的额定载荷计算公式:额定载荷 = 起重机自重 + 起重机结构部件重量 + 起重机额定起重量。
- 起重机的起升速度计算公式:起升速度 = (额定起重量 / 起重机额定起升量) ×额定起升速度。
- 起重机的行走速度计算公式:行走速度 = (额定起重量 / 起重机额定载荷) ×额定行走速度。
- 起重机的旋转速度计算公式:旋转速度 = (额定起重量 / 起重机额定载荷) ×额定旋转速度。
3. 起重机的数据采集与监测:- 起重机的载荷传感器:用于测量起重机吊钩上的载荷重量。
- 起重机的倾斜传感器:用于监测起重机是否倾斜。
- 起重机的高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起重机的高度。
- 起重机的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起重机的速度。
4. 起重机的安全控制:- 起重机的重量限制器:用于监测起重机的载荷,当超过额定载荷时发出警报或停止操作。
- 起重机的高度限制器:用于监测起重机的高度,当超过最大起升高度时发出警报或停止操作。
- 起重机的速度限制器:用于监测起重机的速度,当超过额定速度时发出警报或停止操作。
5. 起重机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起重机的结构和关键部件是否有损坏或磨损。
- 检查起重机的润滑系统,确保润滑油的充足和正常工作。
- 清洁起重机的外表和内部,防止灰尘和杂物对起重机的影响。
以上是关于起重机数据及公式的详细介绍。
起重机的数据和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操作人员计算起重机的性能和运行参数,从而确保起重机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起重机数据及公式

起重机数据及公式起重机是一种用于吊装和搬运重物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物流等领域。
起重机的设计和操作需要依据一定的数据和公式进行计算和规划,以确保工作的安全和高效。
本文将介绍起重机数据及公式的相关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起重机。
一、起重机基本数据1.1 起重机额定起重量:指起重机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确定的最大起重量,也是起重机的最大工作负荷。
1.2 起重机工作半径:指起重机吊臂中心轴线到吊钩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也是起重机工作范围的一个重要参数。
1.3 起重机起升高度:指起重机能够垂直起升的最大高度,通常由起重机的主起升机构决定。
二、起重机稳定性计算2.1 起重机重心计算:起重机的重心位置对于保证其稳定性至关重要,需要考虑各部件的重量和位置,并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调整。
2.2 起重机支撑面积计算:起重机的支撑面积也是保证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需要根据起重机的结构和工作条件进行计算和评估。
2.3 起重机倾覆力矩计算:起重机在工作中可能受到倾覆力矩的作用,需要通过计算和分析,确定起重机的抗倾覆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三、起重机起重力矩计算3.1 起重机起重力矩定义:起重力矩是指起重机在吊装过程中产生的力矩,需要考虑起重物体的重量、距离和角度等因素。
3.2 起重机起重力矩计算公式:根据起重机的结构和工作条件,可以通过一定的公式计算起重力矩,进而确定起重机的吊装能力。
3.3 起重机起重力矩计算实例:通过实际案例,展示起重机起重力矩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四、起重机工作循环计算4.1 起重机工作循环定义:起重机的工作循环是指起重机在一定时间内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时间比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评估。
4.2 起重机工作循环分类:起重机的工作循环可以根据工作时间和载荷大小等因素进行分类,不同的工作循环对起重机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4.3 起重机工作循环计算方法:通过对起重机的使用情况和工作时间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计算起重机的工作循环,为起重机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起重机起升机构计算

起重机起升机构计算起重机是一种用来吊装重物的设备,它通常由起升机构、行走机构、旋转机构和钳具等组成。
起升机构是起重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负责实现物体的升降运动。
在起重机起升机构的设计中,有一些关键的计算参数需要考虑,如起升机构的排量计算、升高速度计算、起升驱动力计算等等。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起升机构的排量,即起升绳索或链条的长度。
排量的计算涉及到起升高度和钢丝绳或链条的直径。
一般来说,排量计算公式如下:排量=起升高度+(绳索或链条的总长度-2*起升高度)*π*弯曲半径/弯曲半径在计算排量时,需要注意绳索或链条的种类和直径对排量的影响。
一般来说,绳索的排量比较小,适用于起升高度较小的场合,而链条的排量较大,适用于起升高度较大的场合。
除了排量,起升机构的升高速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计算参数。
升高速度的计算涉及到起升重量、起升功率和工作效率等因素。
一般来说,升高速度计算公式如下:升高速度=起升功率/(起升重量*工作效率*9.8)升高速度的计算需要考虑到起升重量的大小和起升功率的供给能力。
起升重量越大,升高速度越慢;起升功率越大,升高速度越快;工作效率越高,升高速度越快。
另外,起升机构的起升驱动力也是一个重要的计算参数。
起升驱动力的计算涉及到绳索或链条的带载能力、滑轮的摩擦力等因素。
一般来说,起升驱动力计算公式如下:起升驱动力=(起升重量+滑轮摩擦力)/带载绳索或链条数起升驱动力的计算需要考虑到起升重量的大小和滑轮摩擦力的大小。
起升重量越大,起升驱动力越大;滑轮摩擦力越大,起升驱动力越大;带载绳索或链条数越多,起升驱动力越小。
除了以上参数的计算,还有一些其他的计算问题需要考虑,如起升机构的安全系数计算、滑轮的直径和宽度计算等等。
在起升机构的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起升机构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总之,起重机起升机构计算是起重机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一系列的参数计算,如排量计算、升高速度计算、起升驱动力计算等等。
起重机数据及公式

起重机数据及公式起重机是一种用于吊装和搬运重物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建造、港口等领域。
了解起重机的数据和相关公式对于正确使用和安全操作起重机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起重机的基本数据和常用公式。
1. 起重机的基本数据:- 起分量(Rated Load):起重机能够安全举起的最大分量。
通常以吨(t)为单位表示。
- 工作半径(Working Radius):起重机臂的水平距离,从旋转中心到起重物体的中心。
通常以米(m)为单位表示。
- 起重高度(Lifting Height):起重机能够抬升货物的最大高度。
通常以米(m)为单位表示。
- 起重机的自重(Dead Weight):起重机本身的分量,包括主臂、配重、起重机构等。
通常以吨(t)为单位表示。
2. 起重机的公式:- 起重力(Lifting Force):起重机能够施加的力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起重力 = 起分量 × 9.8(重力加速度)- 起重力矩(Lifting Moment):起重机施加在起重物体上的力矩,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起重力矩 = 起重力 ×工作半径- 起重速度(Lifting Speed):起重机抬升货物的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起重速度 = 起重高度 / 抬升时间- 功率(Power):起重机所需的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功率 = 起重力 ×抬升速度 / 1000- 起重机的稳定性计算: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稳定性:起重力矩≤ 倾覆力矩3. 示例数据和公式应用:假设一台起重机的起分量为50吨,工作半径为30米,起重高度为50米,自重为10吨。
- 计算起重力:起重力 = 50吨 × 9.8 = 490吨- 计算起重力矩:起重力矩 = 490吨 × 30米 = 14,700吨·米- 计算起重速度:假设抬升时间为10秒起重速度 = 50米 / 10秒 = 5米/秒- 计算功率:功率 = 490吨 × 5米/秒 / 1000 = 2.45千瓦- 计算稳定性:假设倾覆力矩为15,000吨·米若起重力矩≤ 倾覆力矩,则起重机保持稳定通过以上示例数据和公式的应用,我们可以计算起重机的起重力、起重力矩、起重速度、功率以及稳定性。
双梁桥式起重机简单快速计算

双梁桥式起重机简单快速计算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双梁桥式起重机的额定起重能力。
额定起重能力是指起重机可以安全承载的最大货物重量。
这个数值通常由制造商提供,但我们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额定起重能力=(塔机自重+最大起吊负荷)/力臂其中,塔机自重是指起重机自身的重量,最大起吊负荷是指起重机可以安全起吊的最大重量,力臂是指起重机吊钩距离大臂轴心的垂直距离。
其次,我们需要计算双梁桥式起重机的工作范围。
工作范围是指起重机可以覆盖的水平和垂直距离。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最大水平跨度=桥架长度-最大起吊负荷荷载的中心距离-构架宽度最大垂直工作距离=桥架高度-构架高度其中,桥架长度是指横跨两个支撑点的起重机长度,构架宽度是指起重机大臂的宽度,桥架高度是指起重机大臂的高度,构架高度是指起重机构架的高度。
除了上述计算外,对于双梁桥式起重机,还需要进行以下计算:1.钢丝绳的选择和计算:钢丝绳是连接吊钩和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根据起重机的额定起重能力和工作范围来选择合适的钢丝绳,并根据其承载能力和长度来计算其安全系数。
2.标定起重机的稳定性:为了确保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需要进行标定。
通过实际测试来计算起重机在最大起重负荷下的稳定性,以确定其是否满足安全要求。
3.起重机的动力计算:起重机在起吊、移动和放下物品时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需要计算起重机的额定功率、起重机动力系统的传动效率以及起重过程中的总功率消耗。
总之,双梁桥式起重机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计算,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工作。
上述提到的几个计算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作为参考。
具体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可能因起重机的型号和制造商而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重机计算公式
绞车选型方法
1):拉力计算
本公司各型绞车技术参数中给出的是卷筒第一层钢丝绳的额定拉力.用户往往需要最外层拉力,此时可以按以下方法来换算
a).设定:卷筒的底径D 0(mm)为已知.,
钢丝绳直径d( mm)O 为已知..
绕绳层数X (1.2.3.4….)为已知,
钢丝绳第一层拉力F 1(KN)为已知.
b).求X 层拉力
F X =d
X D d D )12(00-++·F 1 (KN) 2) 容绳量L 理论计算.d 为推荐.
1: L=3.14B(d D 0+X)·X (m)2:L= 1000
n •π(D+nd)·d L 1 式中,B 卷筒两档板之间的容绳宽度(m).
D 0(D )—卷筒底径(mm).
D---钢丝绳直径(mm)
X (n )---绕绳层数
实际可用的容绳量L 1应该考虑到防止绳头脱出,要将理论容
绳量L 减去3卷的长度,即
L 1=3.14B(d
D 0+X) ·X-0.0094(D 0+d) (m) 布带卷筒形计算公式
带总长计算:L=π(D+B)×n +
2)1(B n n •⨯-π mm D=卷筒底径mm
B=带厚mm
N=层数
π·B 积分差
3) 供油泵理论流量的计算
当用户需要绞车X 层的绳速为Vx 已知时,供给该绞车泵的理论流量Q 为
Q= d X D q X 3210··
·])12([·ηηηπ-+∑∨(L/min) 式中,Vx--第X 层的绳速(m/min)
D0—卷筒底径(mm)
X-----层数
d------钢丝绳直径(mm)
∑q---绞车总排量(ml/rev)
η1----泵的容积效率, η1=0.88~0.97(视泵不同品种)
η2----系统中阀件容积效率, η2=0.985~0.995
η3---液压马达容积效率, η3=0.97~0.98(INM 和HGM 系列马达)
液压传动装置选型
本产品实际尺寸相同的同一种液压马达有多种排量,尺寸相同的行星减速器也有几种传动比,它们之间适当组合,就可得到很多种总排量,(即液压马达排量乘以传动比)因此为了满足机器工况(牵引力及行走速成度),在液压系统流量Q,链轮分度圆直径D. 行走速度V.已经给定的条件下总排量的计算公式为.
∑q=0.1882·Q ·D ·η1·η2·η3/V (ml/rev )®
式中:Q=泵的理论流量 (L/min )
D=车轮或链轮分度圆直径 (mm )
V=车轮或履带行走速度 (km/h )
η1----泵的容积效率, 对柱赛泵 η1=0.96~0.97,对齿轮泵η1=0.88~0.90, η2----系统中阀件容积效率, η2=0.985~0.995
η3---液压马达容积效率, η3=0.97~0.98(INM 系列马达)
η3=0.98~0.98(IGM 系列马达)
根据®式中计算所得的总排量,可以适当选择液压马达和行星减速器的规格,它们可以有多种组合,为了选取择出最合适的组合,此时考虑:
首先液压马达的速度不能超出液压马达允许的最高转速,传动装置的转速 n=5300V/D (r/min )2
式中,V---行走速度(km/h )
D---车轮或链轮分度圆直径(mm )
液压马达的转速
n 1=n ·i (r/min )3
式中: i —行星减速机传动比
由式3可见,为了使n 1小于液压 马达所允许的最高转速,i 值取小值较好,
但另一方面液压马达的排量.
Q 1=∑q/i(ml/rev) 4
由式4可见.i 值取小值时,在∑q 不变情况下,马达的排量q 1值就增大,对同一种尺寸的液压马达,q 1值是有限制的,不能任意增大,而且当q 1值选大值时,在相同工作压力和工作转速条件下,随着q 1值增大,液压马达的工作寿命与q 1值成3.3次方比例减小,为此在满足液压马达最高转速的条件下,i 值应该尽量选取大值,以使q 1值变小,这样有利于提主高液压马达的寿命。
由计算所得到的∑q 值应该按液压
马达的排量进行圆整,使之尽可能与计算值相接近。
传动装置工作压力的计算
传动装置的额定扭矩应考虑机器的重量,爬坡坡度要求,轮子或履带的接地比压和地面和工作条件等因素,这可参考车辆和挖掘机有关设计资料蔌相似的现有产品来确定。
当传动装置的额定扭M 值确定后,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
P=6.55·M,/ ∑q ·η4·η5-△P (Mpa)—5
式中, △P---液压系统中阀件及管路的压力损失,(MPa),一般△P ≌1MPa,M —额定扭矩(N ·m), ∑q---总排量(ml/rev), η4---液压 马达机械效率: η4=0.9~0.92(马达规格大取最大值), η5—行星减速器的传动效率:
对1级行星减速箱η5=0.98, 对2级行星减速箱η5=0.96,
本系列产品的额定压力建议不大于25MPa,如果计算结果大于25MPa,则应该增大∑q,重新选定型号规格。
轴向柱赛泵(马达)参数
a):泵的实际使用功率N=PQ/60η (P***泵的实际使用压力(Mpa):
Q***泵的实际使用流量(l/min): η****泵的总效率,可近似地取0.85~~0.9) b):油泵计算参数
流量: Q=1000··v
g n V η (L/min)
驱动扭矩: M=mh g P
V η·10··59.1∆ (Nm)
驱动功率: P=9549· n M =t
P Q η·60·∆ (KW) 转速: n=
g
V n Q ··1000 (r/min) Vg=排量(ml/r )△P=压差(Mpa ) n=转速(r/min )
ηv=容积效率;ηmh=机械效率;ηt=总效率
ηt=ηv ·η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