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5《玲玲的画》第一课时(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5《玲玲的画》第一课时(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5《玲玲的画》第一课时(导学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五篇课文《玲玲的画》的第一课时,主要讲述了玲玲在妈妈的启发下,开始学习画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和克服困难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画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理解蕴含在《玲玲的画》中的励志精神2. 能力目标•能够听懂、理解、组织和表达相关的信息•能够通过画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挫折和热爱生活的精神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本中的励志精神•熟悉画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克服画画的困难和障碍•启发学生挖掘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四、教学方法和过程1. 教学方法•讲解法•组织讨论•练习指导•情境体验2.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导师向学生介绍课文《玲玲的画》,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2)上课文,理解文本老师朗读文章,提醒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独特之处,并阐释具体的表现手法。

(3)讨论文本,阐明主题老师出示几个问题,如“玲玲在学画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她是如何克服的?”等等,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

(4)练习画画老师选取一些简单的主题让学生动手画画,指导学生掌握画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5)总结课程内容老师让学生总结课程内容,交流学习收获,以及在画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6)布置课后任务老师布置课后任务,启发学生挖掘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受,结合文本中的内容,写一篇小作文。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法•课堂表现•作业评定2. 评价标准•在学习中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在画画过程中自主探索、不断尝试和改正•课后任务完成情况独具特色,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六、教学资源1. 教学工具•讲义•画板和画笔•评分表格2. 教学媒体•智能白板•多媒体教学软件七、参考书目•《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家长指导书《我会画画》。

新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育部审定新版)

新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育部审定新版)

20xx新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130页) 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的的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此外还适当兼顾时代性。

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

但这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的内容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

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让拼音教学服务于识字教学。

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多选“时文”。

这不能说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

一、关于识字写字: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重视写字姿势的习惯培养。

(重在学会方法和习惯)二年级学生识字、认字量较大,学生每天的书写生字量很大。

此时学生书写的多为合体字,对汉字的间架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是学生形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关键期。

结合课堂内的写字指导渗透一些相关的书法知识,对学生大有好处。

学生如果在写字过程中初步具有了一定的书法意识,自然会有意识的将字写好,也许开始写得慢一些,但到后来习惯、字体已经形成自然就写得又快有好。

减少一个字的书写遍数,给学生以宽松的作业时间,重在写字质量上提出要求。

舍得拿出课时进行书法教学和比赛,必然会促使班级整体书写水平的提高。

教师和学生必然从中获益匪浅。

二、关于阅读积累:二年级的阅读还要继续重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这里的习惯包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自我实现的手段的习惯,这里还包括这阅读目标里所讲的第2、3、10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喜欢图书、爱护图书”这些方面。

目前学生已达到了近千字的识字量,已经掌握了部首、音序两中查字方法,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寒号鸟》导学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寒号鸟》导学案
4、积累近反义词
5、能说带“得”字的短语
内容感知
1、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联系生活实际,初步理解故事的寓意。
资料搜集
搜集寒号鸟和喜鹊的资料
阅读质疑
预习完成后,将你在预习过程中的疑惑整理下来。
《寒号鸟》预习单
课题
《寒号鸟》
时间建议
20分钟




熟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理解造成喜鹊和寒号鸟不同结局的原因。
预习字词
1、多音字:号、当
2、明确“脚、面、阵、朗、枯、却、第、将、难、纷”的读音、笔顺和组词
3、正确朗读以下词语:
山脚 当作 前面 晴朗 枯草 正好 清早 现在
将来 难过 大雪纷飞 枝头

二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坐井观天_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坐井观天_人教版

课题内容坐井观天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策划姜青审核班级姓名学前反馈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新知探究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圈出田字格里的生字,并在课本上注音。

人最重要的是发现自我。

因此,你必须常常孤独沉默地思索。

——南森(弗里德持乔夫·南森是挪威的一位航海家、北极探险家、动物学家和政治家。

)1:这节课我学会了:在方面表现出色,在方面表现不足。

总体评价()课题内容我要的是葫芦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策划姜青审核班级姓名学前反馈学习目标1、会写“言、每...”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新知探究1、熟读课文,将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课文里圈出来并注上拼音。

2、交流识字方法。

棵钢挂综合 提 升3、写出下列汉字的笔画数和笔画。

(3) 共有( )画,第九画是( )。

(4) 共有( )画,第十画是( )。

(5) 共有( )画,第五画是( )。

(6) 共有( )画,第九画是( )。

知识 链接葫芦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心脏形,花白色。

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

嫩时做蔬菜用,长老后硬壳可做器皿。

属葫芦科、葫芦属植物,它是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软毛,夏秋开白色花,雌雄同株,葫芦的藤可达15米长,果子可以从10厘米至一米不等,最重的可达一千克。

当堂1、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

每: 怪:每慢人最重要的是发现自我。

因此,你必须常常孤独沉默地思索。

——南森(弗里德持乔夫·南森是挪威的一位航海家、北极探险家、动物学家和政治家。

)1:这节课我学会了:在方面表现出色,在方面表现不足。

总体评价()课题内容我要的是葫芦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策划姜青审核班级姓名学前反馈学习目标1、认识“葫、芦...”等6个生字。

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大致理解文意。

新知探究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一、教材分析:第五单元围绕“道理”这个主题。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辩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寒号鸟》这是一个童话故事,讲的是勤劳的喜鹊在冬天快来的时候,劝说寒号鸟做窝,但懒惰的寒号鸟不听劝告,最后冻死在寒冷的冬夜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

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

《我要的是葫芦》讲述了一个种葫芦的人种下葫芦不去精心管理,一心只想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葫芦都落了。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注重结果,疏于管理,那将一无所获。

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35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4个字,会写21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

3.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4.结合课后题,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

和别人商量事情,要用商量的语气,并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5.能根据字义猜偏旁,进一步领悟汉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认识9个生字。

6.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能猜测词语意思。

7.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8.了解汉字“左短右长”“右短左长”的阊架结构,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9.背诵积累古诗《江雪》。

10.阅读《刻舟求剑》,和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红色教育目标:教育学生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保持奋斗精神,不断地学习,避免做目光短浅的人。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认真勤快和实事求是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认识“沿、际、信”三个生字。

会写“沿、际、信、抬、蛙、错、答、还”八个字。

3. 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4.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教案第五单元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教案第五单元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
2.在班上交流续编的对话,在老师的指导下说具体,说生动,并读出对话中的语气。
关于续编对话:为了降低难度,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问题,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进行续编。范例: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看到了__________,他__________地说:“__________。”小鸟________地说:“__________。”
3.(1)自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
(2)联系课文内容思考问题,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4.分角色朗读,一人引读,两人对话,一人担任评委。
5.小组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评议后再读,深入体会人物的语气和内心世界。
1.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生动有趣。可让学生用角色体验的方法进入故事,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感悟人物,感悟对话,感受故事中的乐趣。
1.学生从老师的总结中知道要多动脑想方法学习生字。
2.学生完成作业,并请家长对自己的作业做出评价。
教师可以建议家长从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是否能读出不同句子的不同语气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用时:4分钟)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读。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理解“晴朗、劝告、啰唆、冰窖、哀号、得过且过”等词语。(重点)
2.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和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美好生活的道理。(难点)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学生)
3.教师范写生字,重点讲解左右结构的“阵、朗”的书写要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5玲玲的画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5玲玲的画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5玲玲的画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5玲玲的画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玲玲的画》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

本篇课文是以儿童的视角来表现儿童的生活,是一篇读后让人颇受启发的小故事。

通过一幅参加评奖的画:《我家的一角》,主人公玲玲先后经历了“得意-伤心-满意”的心路历程,篇幅虽短,却一波三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玲玲的情绪变化,用上“得意、伤心、满意”三个关键词讲讲这个故事,从而达到“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的单元目标。

课文采用对话的形式推进故事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结合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进而理解关键语句“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二、教学目标1、通过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法,认识“玲、详”等15个生字,正确书写“幅”“脏”。

2、通过自由读,同桌读等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上“得意、伤心、满意”三个关键词讲述故事。

3、逐步养成带问题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能读懂课文内容。

理解“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能用“得意、伤心、满意”三个关键词讲述故事;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课题1、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可爱的小伙伴(出示头像),她的名字叫玲玲,看她笑眯眯的多可爱啊!来,我们一起喊出她的名字吧。

你是怎么记住“玲”这个生字的?(交流“玲”的识字方法)2、玲玲是个聪明的小姑娘,画得一手好画,今天我们就来学《玲玲的画》。

(板书课题)3、“画”:是这节课要求写的生字,在书写的时候请注意:横在上半格,要写短,田字稍小在中间,横在横中线,竖在竖中线,下半部分要写宽,包住田。

(二)通读理课文1.玲玲的画中还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咱们去看看吧。

请打开课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巡视,表扬学生的读书姿势)2.同学们课文读的这么棒,老师就奖励大家欣赏玲玲的画。

二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坐井观天_人教版-word文档资料

二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坐井观天_人教版-word文档资料

3、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人最重要的是发现自我。

因此,你必须常常孤独沉默地思索。

——南森(弗里德持乔夫·南森是挪威的一位航海家、北极探险家、动物学家和政治家。

)1:这节课我学会了:在方面表现出色,在方面表现不足。

总体评价()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器皿。

属葫芦科、葫芦属植物,它是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软毛,夏秋开白色花,雌雄同株,葫芦的藤可达等,最重的可达一千克。

人最重要的是发现自我。

因此,你必须常常孤独沉默地思索。

——南森(弗里德持乔夫·南森是挪威的一位航海家、北极探险家、动物学家和政治家。

)1:这节课我学会了:在方面表现出色,在方面表现不足。

总体评价()3、大致理解文意。

人最重要的是发现自我。

因此,你必须常常孤独沉默地思索。

——南森(弗里德持乔夫·南森是挪威的一位航海家、北极探险家、动物学家和政治家。

)1:这节课我学会了:在方面表现出色,在方面表现不足。

总体评价()3、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人最重要的是发现自我。

因此,你必须常常孤独沉默地思索。

——南森(弗里德持乔夫·南森是挪威的一位航海家、北极探险家、动物学家和政治家。

)1:这节课我学会了:在方面表现出色,在方面表现不足。

总体评价()3、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人最重要的是发现自我。

因此,你必须常常孤独沉默地思索。

——南森(弗里德持乔夫·南森是挪威的一位航海家、北极探险家、动物学家和政治家。

)1:这节课我学会了:在方面表现出色,在方面表现不足。

总体评价()3、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

告:人最重要的是发现自我。

因此,你必须常常孤独沉默地思索。

——南森(弗里德持乔夫·南森是挪威的一位航海家、北极探险家、动物学家和政治家。

)1:这节课我学会了:在方面表现出色,在方面表现不足。

总体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第五单元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

包括“识字5”《称赞》、《蓝色的树叶》、《纸船和风筝》、《从现在开始》和语文园地。

二、学习目标:1.本单元课文要求认识40个生字,语文园地认识12个。

会写4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懂得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

4. 识字、写字抓住重点句品读;懂得人要有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对怎样交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5. 能用问句和述句表达不同的语气,体会问号和句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三、学习提示1.《识字5》由5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

识字写字是重点,但谚语较难理解,可以设计各种活动帮助学生理解。

课后《看看写写》中的看拼音写汉字,是对汉语拼音的巩固,老师有必要再找些课本上没有的谚语,并且是学生会写的生字,然后以拼音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练习。

2.《称赞》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它们故事情节非常生动,语言富有童趣,适合儿童表演。

本课在指导重点句子朗读时,让学生对同学的朗读进行评价,从正面进行引导,称赞好的地方,再指出不足。

让学生反复地朗读后,说说板凳和作椅子哪一个更难?小獾的称赞为什么会消除小刺猬一天的疲劳?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学会欣赏他人。

本课课后没有小伙伴,但是有“--了—”“ 一—比一――” 的句式练习也是重点。

课后生字的重点:“采”字的“爪”字头的书写老师应该做好指导。

“背”是个多音字,一声和四声容易混淆。

“刺”的第三笔注意不要写错。

3.《蓝色的树叶》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心的感受。

课后学习伙伴提示“我想对林园园说……”,对这一扩展性活动,可以结合一些具体实例进行沟通和交流。

课后要落实问句和述句的练习,让学生充分体会不同的语气。

4.《纸船和风筝》本课课后的小伙伴要求:把这个故事讲给妈妈听,也就是说复述故事也是重点。

虽然课后没有要求背诵,但是应该引导孩子会复述故事。

5.《从现在开始》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

2.课后没有小伙伴,但是要学习神气极了、激动地说、立刻欢呼起来等句式。

3.课后生字“轮”的车字旁的笔顺和“车”字的笔顺学生容易混淆,老师应做具体指导。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懂得尊重别人。

6.《语文园地五》“我的发现”是让学生自主发现汉字具有偏旁表义的特点;我的发现中“钢、铜、铁、钉”它们都是金属,所以都是金字旁。

“日积月累”这一部分包含数量词运用、积累词语、读背儿歌等三项容。

“口语交际”是讲合作做成的事,可创设情境来教学。

“展示台”是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谚语等。

《识字五》导学案教材分析:本课容由5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这几条谚语通俗易懂,给人们启示也很深刻。

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培养学生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识记10个生字是本课的重点。

对5条谚语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谁?出示课件,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博士,他还带来了一些礼物,看这是他带来的智慧星,他让我奖给那些肯动脑、会合作、积极参与的同学,你们想不想得到智慧星?要想得到奖品,先过第一关,老师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团结起来__________,一个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

谁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出示课件)蚂蚁搬豆。

师:其实还有很多的谚语也是说明团结合作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识字5》。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诀,那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遇到难读的字多拼几次,边读边思考。

2、配乐读课文。

师:看到你们读的这么有味道,老师也很想读一读。

3、同学互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读法有趣练读。

师:你们喜欢像老师这样读吗?赶紧读给同桌的朋友听吧!4、读全文。

(三)学中发现,积极探究。

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什么?让学生自由议论。

2、组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1)“人心齐,泰山移”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2)“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出示课件: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

再让学生说说这句谚意思。

理解“计谋”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指导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出示画面: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绳”的画面,来理解这句谚语的意思。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出示春天的画面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3、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有趣游戏,巩固字形。

1、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文2、小组学习,让小组与组对口令。

3、背5句谚语。

4、与动物交朋友。

出示课件: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动物,有天上飞的老鹰,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点击他们会出示自己的生字。

师:小博士还带来了一些动物,你们想和动物们交朋友吗?想和动物交朋友有个条件,就要得读有关动物身上的生字,并给生字组个词语,好吗?说明这个朋友跟你已经成为好朋友,谁最有信心。

(五)拓展训练,穿插写字。

1、我会读,读出生字。

2、我会记,记住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了。

(用熟字去换加偏旁识字)3、我会写,指导书写。

(六)实践活动,收集起来的谚语读读。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众人划浆开大船。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18 称赞》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根据画面配音。

2、创设情境,自主感悟,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

3、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学习难点: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设计理念:1、以“称赞”为基点,自主感悟“称赞”的神奇魅力,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

课中学生也在不断地获得“称赞”,体验快乐。

2、朗读感悟,积累语言,在情境中为画面配音,化语言,升华情感。

课前准备:头饰、实物(苹果)、课件。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配乐欣赏“称赞”语。

★你真棒!★你真能干!★你真会观察!★读得流利极了!★你的声音太好听了!★你的字写得非常漂亮!同学们,请大声读读屏幕上的话,你发现了什么?(生:都有叹号;都是夸奖、表扬别人的话)对呀,夸奖、表扬也叫称赞,称赞就像一朵美丽的鲜花,他能带给我们快乐与幸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称赞的故事。

(二)初读识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完成初读要求。

初读要求:1.边读边标出生字,划新词。

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读不熟和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3.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好伙伴”帮忙吧!4.思考:故事中有哪两个小动物?谁称赞谁?大家读得太认真了,谁能勇敢地闯过字词关?字词闯关:刺猬獾板凳粗糙但是傍晚椅子泄气自信瞧留下疲劳称赞消除清水采果子谁能把课文读得正确又流利?试试看!小组展示。

读得真棒,在读的时候,你思考第四个问题了吗?生自由答。

相机板书:刺猬——小獾,他们是相互称赞。

(三)精读感悟1.学习第1——4自然段。

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找出小刺猬称赞小獾的话。

小刺猬是怎样称赞小獾的?出示句子:小刺猬走到小獾身边,拿起板凳仔细地看了看。

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小獾的凳子到底做得怎么样?谁来说一说?用“粗糙”一词说明了。

这么粗糙的板凳谁会喜欢呀,可是小刺猬却称赞了他。

2.指导朗读:多好的小刺猬啊!他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及时地给予称赞。

我们可要读出小刺猬的真诚!齐读。

3.听了称赞,小獾怎么想呢?生:小獾高兴、自信。

(板书:充满信心)你们能不能学一学小刺猬那样,用这样的句子来称赞别人呢?谁来说一说?把你们想说的说给你们的同桌听。

2.学习5——10自然段正因为小刺猬的称赞,小獾高兴极了。

傍晚,小刺猬背着几个红红的大苹果往家里走,有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我们就来看小獾和小刺猬的第二次对话。

有问题要回答:导学设计:①用绿笔划出小刺猬的话,用红笔划出小獾的话,多读两读。

②同桌分别充当小刺猬和小獾,一起分角色读读看。

③合作讨论:小刺猬的称赞给了小獾什么?小獾又是怎样做的?3.小组展示4.老师点拨小獾得到了小刺猬的称赞,有了自信,做好了凳子,还做成了椅子。

那他又会怎样称赞小刺猬?小獾是怎样称赞小刺猬的呢?出示句子: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小獾仅仅是称赞苹果吗?称赞了小刺猬的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小獾不仅通过苹果称赞了小刺猬辛勤的劳动,还有小刺猬及时的称赞自己,让自己有了收获。

5.指导朗读。

多好的小刺猬和小獾啊!谁也来夸一夸他们?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这个发生在大森林中的故事。

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称赞的语气,全班同学一起来读一读。

(四)回味品读小刺猬、小獾是怎样相互称赞的呢?请再认真读一遍课文:1、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课文,找找他们相互称赞的话。

划下来,多读几遍。

2、交流品读:用适当的语气读出他们相互称赞的话,看谁读得好。

出示句子:●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五)课外拓展1.分角色朗读练习:老师根据课文制作了一部动画片,想看吗?不过动画片没有声音,哎,真可惜!你能不能给他配配音?四人小组根据动画配音。

三人配音,一人评价。

2.朗读:“学会赞美别人,人与人之间便会多一份理解,少一点戒备;多一份温暖,少一点冷漠;多一份融洽,少一点隔阂。

”(六)写字指导1.写字指导。

找出你认为最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并在黑板上写。

2.找出你认为最容易写错的字,并说说该注意的地方。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较多。

如:“祝、福”二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3.学生练习写字,同桌评议。

在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字旁边画上一个笑脸娃娃。

《称赞》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必需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自由表达的空间,有展示才能的舞台,有自主发现的过程。

“在读课文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这几句话不但构建了本课教学的整体思路,而且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放开了手脚,大胆去探索,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