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2012汉语言文字学-现代汉语真题回忆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历年专业课考研试题汇总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历年专业课考研试题汇总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历年专业课考研试题汇总目录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历年专业课考研试题汇总 (2)1、2013年考研试题汇总 (2)①2013年北师大汉语文化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真题回忆 (2)②2013年北师大汉语国际教育真题回忆版 (3)③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汉硕考研真题(回忆版) (5)2、2012年考研试题汇总 (7)①北京师范大学2012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真题回忆版 (7)②2012年北师大汉语文化学院语用题回忆 (8)③北师大2012年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课真题回忆 (10)④北师大汉语文化学院2012年对外汉语语言学相关题(回忆版)(11)⑤北师大汉语文化学院2012年对外汉语古汉、中国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12)⑥北师2012对外汉语考研732专业基础回忆版 (13)3、2011年考研试题汇总 (15)①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354汉语基础综合考试试卷(回忆版) .. 15②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试卷(回忆版) .. 16③2011年北师大汉院中文信息处理专业课真题回忆版 (17)④2011年北师大对外汉语真题(回忆版) (18)⑤2011 北师对外汉语考研真题(732专业基础)(分值分布、95%原题回忆) (19)4、2010年考研试题汇总 (21)①北师大2010年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真题最全回忆版 (21)②2010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对外汉语教学考研真题 (22)5、2009年以前考研试题汇总 (26)①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考研真题汇总 (26)②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考研试题 (26)③北师大汉语言文字学2003年—2004年真题 (28)④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对外汉语考研试题_专业综合_古代汉语(28)⑤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对外汉语(回忆版) (28)⑥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综合考研试题 (29)⑦2005年北师大对外汉语试题 (31)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历年专业课考研试题汇总1、2013年考研试题汇总①2013年北师大汉语文化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真题回忆2013年汉语文化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真题回忆下午刚考完,回来对了政治和英语答案,都没有预期的理想,特别是英语的第四篇阅读和新题型,失落啊,难受啊。
2012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现汉语言学真题回忆

一。
1、湖南话属于s什么方言,台湾话说什么方言2、阳平的调值3.c的发音部位4.ge中韵母的语音描写5.两个去声相拼,第一个发-——调值6.安静的一根针掉地上都听的见中补语是什么补语二、1.Lishi shi yi mian jingzi1)分析这句话中有什么音变现象2)从中可以看出汉语拼音拼写的那些规则3)这句话中有几个不同的辅音因素,几个不同的元音因素2.j q x能和哪些韵母相拼,不能和哪些相拼3.分析音节yue三、层次分析法有歧义的分别划分小李的朋友买一本华北和华南的部分地区四说明词性1[u] 国有企业2我去过上海,发现他很会过日子。
3关于的五说明句式1 我们班里来了两个英国学生。
2 这些菜是我们自己在院子里种的。
3你的电脑被姐姐拿走了。
六、划分成分12老师让我们每天读三遍课文。
七改病句说原因1我想拍照这座大楼。
2中国南方吃大米,北方吃面粉。
3把这件事别放在心上。
45 昨天晚上我断断续续去厕所。
八复句层次划分2个,太长不记得了a九给了一段话,用修辞学的知识分析应该有十道题。
语言学1、以一种语言为例,分析其内部曲折表示那种语法范畴2、content重音在前是满足的意思,重音在后是内容的意思。
请分析这种语言现象。
3、还有bpd于gkt之间对应的差异是什么,普通话里还有其他例子吗?谈一下普通话声母音系的特点4、近年来出现了话吧,裸捐等词汇,再举例子并且分析现象。
5、给出一段话“文字留于异时,传于异地。
是意之迹也。
”分析文字与语言的关系,说一下从古代文字起源到现代文字发展都经历了哪些阶段。
6、以你熟悉的语言为例,说明什么是基础词汇,分析特征是什么7、分析词和词组成短语的结构类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补充。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视频讲解]古汉部分(50分)一、举例说明如何辨别通假字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6分)答:(1)通假字是文字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因声音相同或相近而被借用的情况,人们把借来记录同音词的字称为“通假字”。
(2)通假字的辨别要首先以声音为线索,如“畔”和“叛”,在上古时期“畔”是并母元部,“叛”同样是并母元部,两者双声叠韵通假。
(3)其次还要寻找文献证据,如“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归”本义是女子出嫁,无法解释通,则根据句意,大致推断出与“归”音近的表示赠送食物的“馈”音近,且意义也能讲通,初步判定二者为通假关系,然后再查找例证,发现“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归”同样是“馈”的借字,因此可以认为“归”是“馈”的借字。
(4)在辨识通假字时需要注意,通假字间的音同音近是指古音,在判定假借时不可用今音来判断。
同时还应当配合充分的文献证据,不可只依靠音同音近就直接判定通假。
二、将下列小篆字形转为楷书,如果是形声字,分析其义符表意作用;如果是会意字,分析它们是如何会意的(12分)。
答:陟,会意字。
从阜从步,左边的“阜”代表山坡,右边的“步”代表脚,意为从地处向高处走。
赖,形声字,从贝,剌声。
意为盈利、得利。
修,形声字,从彡,攸声。
意为修饰,装饰。
旅,会意字,从方从从,会多人站在旗下之意。
古代军队500士兵为一旅。
寒,会意字,从宀从人从艸从仌,表示人在屋内用草垫覆盖在身子下以抵御寒冷。
徒,形声字,从辵,土声。
表示步行的意思。
三、指出下面一段话中的特殊表达方式,并说明它的基本特征。
答:(1)本题中的表达方式为互文。
互文也称“互问见义”,指的是相对的两句话或并列的两个词组相应位置上的两个词参互言之、文意相备的情况。
(2)互文的两句话或两个词组意义互相补充,互相发明,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描绘了月光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沙洲、明月照耀秦朝关隘的景色。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937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考研真题(回忆版,部分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937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考研真题(回忆版,部分详解)古汉部分1.写出以下加点字的含义(10分)一鼓作气铤而走险尸位素餐不刊之论自贻伊戚2.根据以下材料比较“之言”和“言”的区别(同10年原题)3.给出材料《说难》中“郑武公欲伐胡”一段,回答(1)抄写并加标点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
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
”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
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
郑人袭胡,取之。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故绕朝之言当矣,其为圣人于晋,而为戮于秦也,此不可不察。
(2)指出这一段中的复音词(3)翻译全文(4)这一段的主旨或观点并分析论据现汉部分4.从汉字规范化的角度分析汉字规范中出现的问题。
(15分)答:(1)汉字规范中出现的问题使用汉字的规范化包括书写字形,不写错字、别字,不写被废止的繁体字、异体字,不写不合规范的简化字,不写旧字形等,也包括正确地读字音,不错读乱读字音。
换一个角度说,汉字规范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包括:①写错字、别字;②写不合规范的字;③误读字音。
(2)常见的误读①对多音多义字的非常用音不能读正确;②任意读半边字或者根据熟悉的字的半边来类推字音;③声调误读;④异读词未遵照审订后的读音念。
5.有人将“子”、“者”都看做词缀,两者是否相同?(15分)答:(1)“子”和“者”不一样。
(2)判断依据“子”在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或植物的果实、种子,或动物的卵。
词缀“子”由实词“子”虚化而来,它是名词的标志,其他一般动词或形容词加上它们便转为名词。
“子”作词缀如“桌子、椅子、杯子”等。
“者”也是构成名词的词缀,如“作者、读者、唯物主义者”。
2012年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2年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真题及
答案解析
育明教育汇编
汉语基础
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共80分)
填空题(每小题1分,题,共30分)
1.作为民族共同语言的基础方言叫做。
答案:基础方言
五四运动以后,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
答案:白话文运动
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以作为语法规范。
答案:典范的白话文著作
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在方言区内还可以分出若干方言片,称为。
答案:次方言
5.通话距离最大的方言是粤方言和。
答案:闽湘方言
汉语在词汇方面广泛运用法构造新词。
答案:词根复合
汉语,以次序和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答案:虚词
历史上,受汉语影响深远的有日语,朝鲜语等。
答案:越南语
在汉语中,语音四要素当中的音高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起重要作用。
发音时口腔畅通,声音在口腔共鸣,这样的音叫元音。
语音系统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叫音位。
2012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艺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艺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诗病2.《韵光》3.戏仿4.《驳圣伯夫》5.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过失说6.但丁的《论俗语》7.叶芝的“面具”理论8.文化霸权二、简答题1.简论《四类英才》中的诗人观。
2.简述哈姆莱特延宕其复仇行为的原因。
3.布瓦洛《诗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4.简析元好问的“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
5.阿莱霍·卡彭铁尔提出的“神奇的现实”。
三、论述题1.简论中印古典诗学中的韵味论之异同。
2.怎样理解阿多诺的名言“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以及“介入文学”与结构主义的论争?3.莱辛的《汉堡剧评》对古典主义的反叛意义。
4.综合世界文学范围内三四部作品,阐述“不可靠叙述”在小说中的作用。
2012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艺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诗病答:诗病是指诗歌声律上的毛病。
近体诗的格律规则,初始于南齐永明年间的“声律说”,由于提倡音调和谐,逐渐形成了“永明体”。
随着“四声八病”和“永明声律论”的传播,人们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弊端,将其整理修改,出现了更为简便的“粘对律”,并由此演化出“平仄律”。
经过长期的探索,格律规则定型于晚唐的宋之问、沈全期,他们不仅提倡诗歌应讲究声律和对偶,而且提出平仄相粘的规律,最终形成了七言律诗的格律规则。
唐宋以来,诗人一直在探索格律,完善规则,尤其是明清时期,使格律规则理论化系统化了。
违背格律规则就是诗病。
如三仄尾、三平尾、孤平、合掌、失粘和失对等。
2.《韵光》答:《韵光》是印度古代文学理论著作,作者是阿难陀伐弹那。
全书分四章,书中有诗体歌诀和散文体的说明。
《韵光》提出诗的主体是“韵”的理论,认为词的“暗示义”或“领会义”是“韵”的依据;“韵”是诗的灵魂,词和义不过是诗的“形体”。
这在印度古代文论发展中是一重大突破。
3.戏仿答:戏仿,又称谐仿,是指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对其他作品进行借用,以达到调侃、嘲讽、游戏甚至致敬的目的。
2012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21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21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1.举例说明语句重音对语义的影响。
答:(1)语句中念得比较重,听起来特别清晰的音叫做重音,或者叫做语句重音。
为了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或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而重读的,叫逻辑重音。
逻辑重音是对语义产生影响显著的因素。
(2)句子的某些需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要重读。
哪些词语需要突出或强调,则要依据作品或说话人的要求和情感的发展来确定。
下面同一句话由于重音的位置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意思来:①我.知道你会唱歌。
(别人不知道你会唱歌。
)你会唱歌。
(你不要瞒着我了。
)②我知道..③我知道你.会唱歌。
(别人会不会唱我不知道。
)④我知道你会.唱歌。
(你怎么说不会呢?)。
(会不会唱戏我不知道。
)⑤我知道你会唱歌..2.说明《方案》o和u在不同的韵母中发音不同。
答:(1)o在不同的韵母中的发音/o/有两个音位变体,即[o]、[ɔ]。
[o]单韵母中伯[po]、末[mo][ɔ]作复韵母韵腹作[tsuɔ]、够[kɔu](2)u在不同的韵母中的发音/u/有四个音位变体,即[u]、[w]、[ʋ]、[ɷ]。
[u],作韵腹及非零声母韵头,例如:呼[xu]、滚[kun]。
[w],作零声母音节韵头,例如:王[wɑŋ]、文[wən]。
[ʋ],在[f]声母后腹,例如:[fʋ]、富[fʋ]。
[ɷ],作韵尾高,例如:[kɑɷ]、叫[tɕiɑɷ]。
3.汉语韵母可以按哪几种方式进行分类。
答:(1)按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分类可分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①开口呼。
韵母不是i、u、ü和不以i、u、ü起头的韵母属于开口呼。
②齐齿呼。
i或以i起头的韵母属于齐齿呼。
③合口呼。
u或以u起头的韵母属于合口呼。
④撮口呼。
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属于撮口呼。
(2)按韵尾的情况进行分类①没有韵尾的称为无韵尾韵母,例如a、er、i、io、uo、ua、ie等l5个;②有元音i、u作韵尾的称为元音韵尾韵母,例如ai、iao、ou、iou等8个;③有鼻音n、ng作韵尾的称为鼻音韵尾韵母,例如an、ong等16个。
北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真题2012

2012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真题语言学概论一、名词解释,并举例说明(30分,每题5分)1、历史比较法2、言语行为3、表音文字4、音色5、语言接触6、合成词二、单项选择(10分,每题1分)1、英语的文字是…,日语是汉字+假名,它们都属于A表音文字 B 表意文字C音节文字D音素文字2、汉语的音调、语调是语言中的什么起作用A音色 B音长C音强D音高3、新语法学派的特点是A语音演变没有例外 B语音演变有例外 C D4、辅助性交际工具有A 文字B 文字、手势语、身势语C 手势语、身势语 D语言、手势语、身势语5、被当做母语使用的是A世界语 B皮钦语 C 洋泾浜语 D克里奥尔语三、判断,并说明理由(26分,每题2分)1、《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作者是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
2、语音对应规律也叫维也纳定律,是由语言学家葆朴提出的。
3、英语中的skite kate(大概这两个词)中k的发音不同,一个不送气一个送气,归为2个音位。
4、“棉袍…….”属于语流音变中的自由音变。
5、文字起源于记事性图画。
6、合作性原则包括赞誉准则、质准则、方式准则、关联准则。
7、现代英语中有些词不能反映语音情况,说明文字的发展快于语言。
8、语言的地域性差异反映了语言发展的不同时间(大概是这个,不确定….)9、语言融合的过程经历“双语、竞争、排挤、替代”的过程。
10、“他吃完了饭---饭让他吃完了”(例子差不多)的变化手段是替换。
四、简答题(24分,每题6分)1、说明语言符号系统的层级性。
2、说明国语和民族共同语的异同。
3、举例说明多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并指出引申的途径。
4、语言为什么要进行规范化。
五、分析题(36分,每题6分)1、给出汉语、英语、日语、德语的“一、二、三、四、五、十”几个词的语音,分析一下它们之间是否具有亲属关系?依据是什么?2、画元音舌位图,并标出给出的几个音位。
3、给出非洲一个地方的洋泾浜英语和英语的语音对比,让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并说明洋泾浜语的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汉语言文字学-现代汉语真题回忆
回忆人:岩匀、Jessie、小蝎子、筱竹、蓝水寒、进度不明、挖呀挖(如有疏忽,抱歉抱歉)
一、列表分析以下几个字的音节结构并回答问题(10’)
想、公、兄、对、文
问题1、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是由什么决定的?
问题2、普通话的单元音中哪些只能做韵腹?
二、找出下面句子中发生音变的词语标注严式国际音标(10’)
1、马老师平时喜欢写点儿小说和散文。
2、我闻到一股蛋黄儿的香味儿。
三、什么是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包括哪些?结合实例分析元音音位/u/和辅音音位/k/的音位
变体。
(15’)
四、“伟、红布、握手、天、人心齐泰山移、龙马精神、蓝的、牛奶……”(15’)
问题1、指出以上哪些是词,哪些是语素,哪些是短语,哪些是熟语。
问题2、什么是词?词与语素、短语、熟语有什么区别?
五、辨析下列词语并回答问题(15’)
1、了解、理解
2、嫌、讨厌
3、感受、感到
问题1、同义词应如何界定?
问题2、针对心理类动词的辨析重点有哪些?
六、归并“说”的义项并回答问题(15’)
1、妈妈想给我说个婆家。
2、老师说了他几句,他就不高兴了。
3、你一说我就懂了。
4、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5、你们刚才在说谁?
6、很多人都热衷于著书立说。
7、学说
8、他今天挨说了。
9、说故事……给我说说。
问题1、以上义项中哪些是语素义,哪些是基本义?
问题2、举例说明引申义和比喻义的区别。
七、(10’)
1“爸爸、妈妈——年年、人人”
2“长长短短、大大小小——高高兴兴、干干净净”
这两组词有什么不同?判定依据是什么?
八、(10’)“看了一眼,看了一本,总共是三趟”中的“一眼、一本、三趟”分别作什么句法成分?说出判断依据。
九、有人说语法功能是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
什么是语法功能?语法功能包括哪些方面?(10’)
十、有人提出“短语的基本结构类型和句子是一致的”,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举例说明短语的基本结构类型。
(10’)
十一、说明以下三个被字句与一般的被字句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10’)
1、操场的另一端被工人们堆满了砖块。
2、小偷终于在火车站的入口处被抓。
3、他被落下的石头砸伤了腿。
十二、(10’)
因为离得远,所以看不清楚。
——离得远看不清楚。
如果离得远,就看不清楚。
——离得远看不清楚。
只要离得远,就看不清楚。
——离得远看不清楚。
紧缩句在形式上和语义上有什么特点?以上例句说明复句中的关系词语有什么功能?
十三、(10’)
问题1、A组词:看、写、说具有[+持续]的语义特征,而B组词:死、伤、断不具有这种语义特征,可以记为[-持续]。
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以上两组词语义特征的客观性?
问题2、孩子吃着呢。
我看着呢。
我修理着车子呢。
例句中的“看、吃、修理”有[+自主]的语义特征,这一语义特征是用什么方法归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