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及例句
初中标点符号用法

初中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标点符号的重要时期,以下是一些基本且重要的标点符号在初中语文中的用法详细分析:1.顿号(、)o顿号用于列举同类事物或者并列词语之间,例如:“我的书包里装着笔、橡皮、尺子。
”o注意不要在并列词语已经用了“和”、“或”、“及”等连词时再使用顿号。
2.逗号(,)o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果需要强调停顿,可使用逗号。
o并列的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如果没有“啊”、“呀”、“啦”等语气词,通常也用逗号连接。
o复句中,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如果不存在明显的因果、转折等关系,仅作一般停顿,通常用逗号分隔。
o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前,以及插入语前后都需要使用逗号。
3.分号(;)o分号用来连接两个并列的独立分句,这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但比逗号分隔的更为独立,比如:“他工作勤奋,每天早出晚归;她热爱生活,经常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o分号也可以用来替换冒号,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列举项已包含逗号的情况下,为了层次分明,可以采用分号来分隔。
4.句号(。
)o句号用于陈述句的结尾,表示一个完整的思想或动作表述结束。
o在一些简短的祈使句后面也使用句号。
5.问号(?)o问号用于疑问句的结尾,表示询问或疑问的语气。
6.感叹号(!)o感叹号用于感叹句或强烈感情的表达,以及命令、呼告句的结尾。
7.引号(“ ” 或‘ ’)o引号用于直接引用他人的话、特定称谓、特殊含义的词语、诗词歌赋的引用等。
8.括号(())o括号用于注释、补充说明正文的内容,括号内的文字不直接影响句子的语法结构。
9.省略号(…)o表示省略未尽的内容、话语中断或列举的省略。
10.破折号(—)o破折号常用来引出解释说明的部分,或者表示话题的转换、声音的延长等。
初中语文符号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符号归纳总结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也在我们的日常写作中应用广泛。
了解和正确运用这些符号对于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和写作能力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中常见的符号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符号。
一、标点符号1. 逗号(,):逗号通常用于连接并列的词、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
它有助于节奏的转折和分散注意力,使句子更加通顺。
例如:我昨天去了公园,看到了许多美丽的花朵。
2. 句号(。
):句号用于句子的结束,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例如:我喜欢读书。
3. 问号(?):问号用于疑问句的结尾,表示提问的语气。
例如:你有没有完成作业?4. 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或者表示惊讶、激动等情绪。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啊!5. 冒号(:):冒号常用于引出例证、解释说明、总结、分析等。
例如:她有一个愿望:成为一名科学家。
二、引号引号主要有单引号(‘’)和双引号(“”)两种。
它们用于标示直接引用的内容,也可以用于表达含糊、讽刺或引用他人的话语。
例如:他说:“我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比赛。
”三、括号括号主要有小括号(())、中括号([])和大括号({})三种。
括号的使用主要用于插入附加说明、注解、解释、补充等内容。
例如:小明(男)是今年的班长。
四、破折号破折号(——)主要用于表示一个较长的停顿,在句子中常用于插入一些附加说明或者起补充的作用。
例如:明天天气预报是晴天——我们可以出去郊游了。
五、省略号省略号(…)用于在句子中表示省略的内容,可以增加句子的表达力和悬念感。
例如:我等了好久,他还是没来……六、斜线斜线(/)主要用于表示或,可以用于替代逗号或者分号,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例如:他每天早上/晚上都会去跑步。
七、波浪线波浪线(~)常用于表示近似数值、约数、估计、转接词等。
例如:大约有五十人左右参加了这次活动~他们都玩得很开心。
八、下划线下划线(_)常用于表示强调、加重语气或者标示空格。
初中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初中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1. 嘿,同学们,你们知道感叹号吗?就像我遇到特别惊讶的事情会喊“哇塞!”这就是感叹号的魅力呀!比如“你真厉害!”它能把那种强烈的情感表达出来哦,可别小看它!
2. 来,大家想想引号,就好像给话语安了一个特别的小房子。
像“小明说:‘我马上就来。
’”引号让我们清楚地知道是谁说的话呀,有意思吧!
3. 逗号呢,就像是个小停顿,让句子喘口气。
“今天天气很好,我们一起出去玩吧。
”要是没有逗号,读起来得多累呀,对吧?
4. 句号就像是一个终点线呀。
比如“我写完作业了。
”到这里就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结束啦,是不是很容易理解呢?
5. 还有破折号哦,它就像一个神秘的小路引。
“我最喜欢的颜色——蓝色。
”它能引出一些补充说明的内容呢,很神奇吧!
6. 省略号呀,就像是留了个悬念。
“他说了很多很多……”让人忍不住去想象后面还有什么呢,是不是很吊人胃口呀?
7. 最后说一下顿号,它就像把一些东西并列放一起。
“我喜欢吃苹果、香蕉、橘子。
”让我们清楚地知道是这些东西在一起呢。
总之,这些标点符号都超重要的,大家可一定要用对呀!观点结论:初中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真的很关键呀,能让我们的表达更准确、更有魅力呢!。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使用技巧总结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使用技巧总结01顿号1. 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如: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句中“三、四里”表示的是大概距离,并非确切数字,应删去顿号。
)小姑娘看上去十二、三岁。
(“十二、三岁”表示的是大概年龄,并非准确的岁数,应该删去顿号。
)当表示的数字是以下两种情况时,应该用顿号。
一是序数,如:“今天参加活动的是八、九年级的学生。
”(“八、九年级”表示年级序号,要用顿号隔开。
)二是涉及两个对象,如:“离家乡远了久了,人往往愁肠百结。
比如唐代诗人刘皂《旅次朔方》诗里一、二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
”其中的“一、二句”指的是诗中的前两句,即第一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和第二句“归心日夜忆咸阳”,所以“一、二”之间要用顿号隔开。
(当然,如果不是相邻的两个数,一般是要用顿号隔开的。
)2. 并列词语间无停顿或停顿很小,且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再加顿号。
例如:要切实做好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工作。
(句中“中、小学生”之间不需要停顿,应删去顿号。
)3. 两层以上并列词语之间大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
例如:为促进跨省城市间合作,山东济南、青岛、江苏南京、苏州、安徽合肥、芜湖等城市都派代表出席了这次协作洽谈会。
(句中各城市之间虽然都是并列关系,但存在着并列分层,“青岛”“苏州”之后的顿号应改成逗号,以标明层级。
)4.引号、书名号连用时不使用顿号。
例如:(1)“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分别比喻什么?(2)《阁夜》、《旅夜书怀》、《客至》、《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律诗的代表作品。
(顿号应全部去掉)5. 在并列的几个谓语之间不能用顿号,要用逗号。
例如: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所引燃的旺盛的战斗能量,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仍然是爱。
(句中“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三项虽然是表并列关系的短语,但它们不是在一个句子内部,因为这三个并列的短语都是充当谓语的,构成三个分句,并列的分句之间是不能用顿号的,应改为逗号。
标点符号的用法初中语文

标点符号的用法初中语文一、句号“。
”句号用来表示句子的结束,在陈述句、祈使句以及反问句的末尾使用,例如:-陈述句:小明去了公园。
-祈使句:赶快回家吧!-反问句:你开心吗?二、问号“?”问号用来表示疑问句的结束,在一般疑问句以及特殊疑问句的末尾使用,例如:-一般疑问句:你喜欢吃苹果吗?-特殊疑问句:你住在哪里?三、感叹号“!”感叹号用来表示强烈的感情或者领悟,在感叹句的末尾使用,例如:-感叹句:多么美丽的花啊!四、逗号“,”逗号用来分隔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在词与词之间,短语与短语之间,以及句子之间使用,例如:-词与词之间:小红,小明和小刚是好朋友。
-短语与短语之间:他早上吃完早饭,就去学校了。
-句子之间:小明喜欢打篮球,小红则喜欢踢足球。
五、分号“;”分号用来分隔有一定关系的句子,在同类型的句子之间使用,例如:-小明喜欢唱歌;小红喜欢跳舞。
六、冒号“:”冒号用来引出例证、解释或者引言,在这些情况下使用,例如:-例证: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努力学习。
-解释:我的梦想很简单:快乐幸福。
-引言:他说:“我爱你。
”七、引号“‘’”、““”引号用来引述他人的话,表示直接引用,在引用的部分使用,例如:-他说:“我爱你。
”八、括号“()”括号用来注释或者插入补充说明,在注释或插入补充说明的部分使用,例如:-小明(我朋友)是个好学生。
九、省略号“......”省略号用来表示意思未完整表达或者句子未完整,常用于转折或者悬念等情况下,例如:-他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我...我不知道。
”。
中考语文专题六 标点符号的使用

(7)三个以上词语并列,最后两个词语之间用“和”“与”“及”等连词,连 词前不再用顿号。如果出现“以及”,“以及”前可用逗号。如:“春雨惊春 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六个节气。 3. 逗号与句号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不用句号。如:卢沟桥亦作芦沟 桥,在北京市丰台区,跨永定河上(旧时称卢沟河,亦作芦沟河),始建于金大 定二十九年(1189年)。
五、冒号和破折号的用法辨析 1. 冒号是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提示,若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 应用冒号。若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或补充说明,则应用破折号。如:这 次职工代表大会有三项议程:审议奖惩条例,通过三年规划,选举职工代表大会 理事。(分项叙述) 如:我国古代秀才四艺——琴、棋、书、画对文化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注释 说明) 2. 凡是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 的;而用冒号的则不行。如上面的第二个例子可以说成:我国古代秀才四艺对文 化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而第一个列子中的冒号则不能删去,否则意思就不明确 了。
二、引号与书名号的用法辨析 1. 引号与书名号的使用 (1)组织机构、奖品奖状、主题比赛等不能滥用书名号,一般用引号。如:中 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2)表示电视节目、书名、篇名、卷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用书名号, 但若电视节目与第几届或年度连用则用引号。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201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3)书名号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如:《读〈石钟山 记〉有感》 《〈中国工人〉发刊词》。
Hale Waihona Puke (4)“××说”后面的标点的变化 ①“××说”位于引文之前时,其后要用冒号。如:老师再三给我们说: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②“××说”位于引文中时,用逗号。如:“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 三给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③“××说”位于引文之后时,用句号。 如:“在考场上千万别慌,做题 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老师再三给我们说。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知识点总结一、句号(。
)句号是表示句子结束的标点符号,用于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束时的末尾。
句号的使用方法如下:1. 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和反问句的结尾,表示句子的结束。
2. 句号后一般有一个空格,然后开始下一句。
例:今天天气很好。
二、问号(?)问号用于疑问句的结尾,表示句子的结束并表示疑问。
使用方法如下:1. 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和反问句的结尾,表示疑问。
2. 问号后一般有一个空格,然后开始下一句。
例:你去哪里了?三、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或情绪,表示句子的结束并表示感叹。
使用方法如下:1. 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和反问句的结尾,表示感叹。
2. 感叹号后一般有一个空格,然后开始下一句。
例:多么美丽的风景啊!四、逗号(,)逗号是语言表达中常用的标点符号,用于句子内部或句子之间的分隔。
使用方法如下:1. 在列举时,用逗号隔开各项。
2. 在句子内部,用逗号分隔主句和从句、分隔主语和宾语等。
3. 逗号后一般有一个空格,然后开始下一句。
例:我喜欢吃苹果,橙子,香蕉。
五、引号(‘’、“”)引号用于引述别人的话或表示某种语气,使用方法如下:1. 在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时,用双引号。
2. 在间接引用别人的话或表示某种语气时,用单引号。
3. 引号前后一般没有空格。
例:“你好,”他说。
六、冒号(:)冒号用于引出下面的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使用方法如下:1. 在句子内部引出列举、说明、解释等内容。
2. 冒号后一般有一个空格。
例:请看下面这个例子:小明是一个好学生。
七、分号(;)分号用于分隔分句、分隔长句或表示顺接关系。
使用方法如下:1. 用于分隔两个或多个同时存在的句子。
2. 分号后一般有一个空格,然后开始下一句。
例:她喜欢唱歌;我喜欢跳舞。
八、小括号(())小括号用于注释、解释或补充说明。
使用方法如下:1. 用于对某些内容进行注释或解释。
2. 小括号内的内容可有可无。
3. 小括号后一般没有空格。
例:中国的首都是北京(Beijing)。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解析大全

标点符号的用法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两大类。
点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分号、逗号和顿号。
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和着重号等。
一、七种点号1、句号注意:问句作宾语,句末用句号,不用问号。
例:①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②他始终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一生都不愿提起自己的故乡。
③人们关心的是像这样见义勇为而受伤的人由谁来管,怎么管。
2、问号注意。
有些句子虽然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等,但全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却不是疑问句,而是陈述句,则句末不能用问号,而要用句号。
⑴问句作主语,句末用逗号,不用问号。
例:①他家住哪里,我不知道。
②哪里是稻田,哪里是菜园,哪里是池塘,哪里是草地,我完全分辨不出来了。
③用铝合金,还是用钛合金,领导还没定下来。
④什么时候动身,从哪儿上车,我都打听好了。
⑵问句作宾语,句末用句号,不用问号。
①到现在仍不清楚SARS(“非典”)为什么会在2003年突袭人类。
②我想知道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③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明白从事故中汲取什么样的教训,怎样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
⑶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对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⑷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
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3、感叹号注意。
⑴倒装式的感叹句,感叹号放在句末。
①冲啊,同志们!②太精彩了,这场比赛!⑵句子前有叹词,后面是个感叹句,只在末尾用叹号。
如:啊,这赠品是多么丰饶啊!⑶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或反问句末尾用感叹号。
①你给我出去!②我哪里比得上他呀!4、顿号注意:表示句中并列的词语或短语间较小的停顿,停顿比逗号小。
①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②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③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了。
⑴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①他三十六七岁②距这里二三里③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④这次比赛7、8班进入了决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及例句.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标点符号)[知识能力要求]熟悉标点符号的功能,能正确书写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
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
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一、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1、句号(。
略)2、问号(?)(注意事项):A、除一般的疑问句用问号表示疑问语气外,反问句和设问句句末也用问号。
例: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例: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B、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要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例: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不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C、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例:请你们说话小声一点好不好?D、有的句子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了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谁都不知道他是谁。
3、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A、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例: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B、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用叹号。
例:小王,快来!快来!例:怎么会讲得这么糟呢!C、兼有两种语气的,例如兼有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的句子,通常应该根据句子的基本句式属于哪一种,根据这个句子用在哪个特定的地方所着重表示的语气,选用一个合适的点号。
例:这件事太难了,我该怎么办呢?例:快去吧,这又有什么可犹豫的!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1、逗号逗号是句中点号的重点。
在单句中,逗号主要用于以下七种情况。
(一)、表示句子里边的一般停顿。
例: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二)单句的一般成分之间——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补语之间,定语、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一般不用点号。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这些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甲、主语、谓语的情况特殊第一、主语(复杂的短语作主语)和谓语比较长,主语和谓语中间通常要用逗号。
例: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
第二、主语虽然短,但需要强调,主语后面要用逗号。
例:她,就是这次比赛中唯一的女冠军。
第三、主语后面带有语气助词,语气助词后面要用逗号。
例:你啊,还是这个老脾气。
第四、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后有时要停顿,要用逗号。
例:你的申请,厂长已经同意了。
乙、变式句中间要用逗号。
第一、谓语前置的句子。
例:出来吧,你们!第二、定语后置的句子。
例: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第四、状语提到主语前头的句子。
例:眨眼间,岗尖岗尖的四大堆柴禾已经准备好了。
例:忽然,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了十分急促的铃声。
丙、宾语较长,特别是当主谓短语或者动宾短语作宾语时,前边往往要用逗号。
例:我知道,你是为中国战士的鲜血而痛惜……例:司机答应,把这批大学生尽快送到火车站。
例:他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打半个小时简化太极拳。
(三)、某些复指短语后头或组成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例:张敏,我们的班长,昨天突然病了。
例:这位是总务主任,我们的管家人。
(四)句子中除了一般成分外,还有独立成分。
这些独立成分和一般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例:我们,包括领导同志,明天都要去植树。
(五)较长的并列的词语之间,一般要用逗号。
例:政治的黑暗,阶级的矛盾,人民的疾苦,在他的作品里都充分反映出来。
(六)、反复的词语之间要用逗号。
例:水,水,我要喝水。
(七)、转折连词后可用逗号,以突出转折的意思。
例:我的身体不太好,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好多了。
在复句中,逗号主要用于下边两种情况。
(一)分句和分句之间除了有时用分号外,都用逗号。
例: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闰土了。
(二)少数关联词语后面必要可用。
例:祖冲之虽然驳斥了戴法兴的谬论,但是,他所编制的《大明历》还是被搁置了。
使用逗号需要注意的是:(一)逗号虽然用处广泛,但也要注意用得恰当。
除了上述几种情况外,不要碰到句内停顿就加上逗号。
用不用逗号既要看是否需要停顿,更要看结构上能否断开。
有的长句子读起来中间需要停顿,但结构上不能断开,也就不能加逗号。
下面这句话就是这样:例: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二)由“把”“被”字组成的介宾短语和中心语,兼语和前面的动词联系都很紧密,因此,介宾短语后面,兼语前后都不能用逗号。
例:我们一定要把党风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例:主犯已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八年。
例:我们必须帮助青年人努力提高自已的文化素养。
2、顿号顿号也用于并列词语之间,不过这种词语比用逗号隔开的并列词语更简短。
它表示最小的停顿。
例:他引用了传说、民谣、古诗。
使用顿号应注意下列八点。
(一)、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不必要再用顿号。
“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例:我国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者停顿很小,又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用顿号。
例:这在母亲的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啊!其它如“工农业”“中外记者”“甲乙丙丁“等都是这样。
(三)、不是并列词语之间不应用顿号。
例:我家住北京朝阳区、和平里。
(此句顿号前后是领属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没有停顿,不应该用顿号。
(四)、只有两项并列词语的,一般不用顿号,而用“和”“及”等连词。
例:老刘病了。
昨天小张给他送去点心和水果。
(五)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一群年轻人在唱歌,跳舞。
例: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感人。
(六)如果要把简短的并列词语加以强调,这些并列词语之间就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这次采访,你必须带三样世西:钢笔,录音机,照相机。
(七)邻近的两个数字(一、二、三……九)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
如果是数字省略语,就要用顿号。
例:三、四米十之七、八例: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二、三部分是主体部分。
(八)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略)3:分号分号和逗号都可以用于复句内部的分句之间,不同之处在于分号常常用在并列分句之间。
它表示的停顿大于逗号。
例: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分号只用在复句中,不用在单句中。
复句中除了并列分句以外的其他分句,如果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分句之间通常就得用分号。
分号的作用主要是使各分句间的结构层次清楚。
例: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例: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注意:1、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般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2、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冒号冒号的基本用处是提示下文和总括上文。
它表示较大的停顿。
提示下文:(一)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下边,有引起收信人、听众注意的意思。
(二)有在“某某说”后面,表示后面是引用的话。
(三)用在提示性的话的末尾,表示后边有话要说。
例: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
例: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四)用在总提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
或者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例:我们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
(五)表示后面是补充说明或解释性的话。
例:只是我总以为没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
(六)用在强调动词后面的宾语,提起读者注意。
冒号前的动词常用的有:“想”“说”“问”“是”“记住”“认为”“证明”“宣布”“指出”等,宾语往往较长或复杂。
例: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例:事实证明:你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
总括上文:在分项或从几个方面说了以后,用冒号表示后面还有一句总括的话。
例: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需要注意的是:(一)冒号是句内点号。
没有提示的意思,没有较大的停顿(即使出现了上述“想”“说”等动词),就不要用冒号。
例:华老师批评他:不尊守课堂纪律。
(冒号没有提示作用,因此应删掉冒号。
)例:我认为这首诗很好。
(没有冒号,使用正确)(二)冒号一般管到句末,如果需要延长,要管几句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
例:本词典主要作了如下修订:一、增加了一千多个新词;二修改了释义下确切之处。
例:姐姐来信说:“最近上海天气很热。
妈妈已迁入新居。
”(三)“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的话前头,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中间或者后边,不用冒号。
例:李老师说:“我走了还有王老师,王老师会照顾她的。
”例:“谢谢你,”李老师说,“车快来了吧?”例:“李老师,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范福喜问。
(四)带有强烈感情和表示大声呼叫的称呼语后边不用冒号,用叹号;属于相互交谈的称呼语后边一般也不用冒号,用逗号。
例:同志们!你们辛苦了!例:小高,这是你的票。
(五)不要在一个句子里套用两个冒号。
例:小刘来信说:近来农村中出现了三多现象:小企业多了,使用家用电器的多了,骑摩托车的多了。
这句话改为:小刘来信说近来农村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归纳为三多:小企业多了,使用家用电器的多了,骑摩托车的多了。
3、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引号引号用途主要有下边两种:(一)表示话在引号里的话是实际那样说的(或者想说的),或者是引用来的。
例:船工从酣睡中醒来:“敲门干什么?”(二)表示放在引号里的话是有特殊意味的,如意义突出的,不照字面理解而别有含义的,作者不同意或者怀疑这种说法的,以及讽刺、反语等。
例:母亲是个“平凡”的人。
(表示突出、强调)例:白日的亮光把犯罪者的“成绩”完全暴露出来了。
(反语)此外需要指出的词语以及专名、术语、成语之类有时候也用引号。
例:这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由来。
例:好就好在它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在于一个“充”字。
使用引号,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一)用引号的话里还有需要引用的话,外边一层用双引号,里边一层用单引号。
(二)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里边;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点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