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一章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高中生物 第1章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时作业1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目标导航】 1.结合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简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2.结合教材图解,概述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相关假说。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阅读P9-10)1.实验过程P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F2?2.实验分析(1)F1的性状为显性:①粒色中的显性性状:黄色。
②粒形中的显性性状:圆粒。
(2)写出F2的四种性状表现及比例(填于括号中)。
性状表现及比例:黄色圆粒(9)∶黄色皱粒(3)∶绿色圆粒(3)∶绿色皱粒(1)。
(3)结合F2的四种性状表现及比例,分析每一对相对性状的比例。
①粒形:圆粒∶皱粒=3∶1。
②粒色:黄色∶绿色=3∶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阅读P10)假设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
阅读教材试填写下面的图解:判断正误:(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中出现的重组性状指的是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
( )(2)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中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
( )(3)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形成的雌配子或雄配子都是四种,且两种配子的数量一样多。
( )(4)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从而形成新的重组性状。
( )答案(1)√(2)√(3)×(4)√一、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F1的性状表现分析(1)就粒色而言:F1全是黄色⇒黄色对绿色是显性。
(2)就粒形而言:F1全是圆粒⇒圆粒对皱粒是显性。
2.F2的性状表现分析(1)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是各自独立的,均遵循分离定律①黄色∶绿色=3∶1。
②圆粒∶皱粒=3∶1。
(2)两对性状的组合是随机的(3)F2的性状分离比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3.亲本中只有黄圆和绿皱两种性状组合,F 2中不但有黄圆和绿皱(叫做亲本组合,共占1016),还出现了亲本没有的黄皱和绿圆(即重组类型,共占616),四种比例为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2024高中生物课时达标训练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上海高考)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能自由组合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与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2.下表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的基因型,其中部分基因型未列出,仅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1、2、3、4的表现型都一样B.在此表格中,RRYY只出现一次C.在此表格中,RrYy共出现四次D.基因型出现概率的大小依次为4>3>2>13.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如图所示。
依据以下试验结果,叙述错误的是(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4.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一室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育种者用纯合的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重组表现型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的( )A.7/8或5/8 B.9/16或5/16C.3/8或5/8 D.3/85.番茄的红果(A)对黄果(a)为显性,圆果(B)对长果(b)是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用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基因型不行能出现的比例是( )A.1∶0 B.1∶2∶1C.1∶1 D.1∶1∶1∶16.(海南高考)基因型为AaBbDdEeGgHhKk的个体自交,假定这7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下列有关其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A.1对等位基因杂合、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5/64B.3对等位基因杂合、4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35/128C.5对等位基因杂合、2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67/256D.7对等位基因纯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与7对等位基因杂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不同7.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2021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1章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含解析

5.(2020·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期末)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红色
品种杂交,F1 为蓝色,F1 自交,F2 为 9 蓝 6 紫 1 红。若将 F2 中的紫色植株用红色植株授粉,
则后代表型及其比例是( B )
A.2 红 1 蓝
B.2 紫 1 红
C.2 红 1 紫
D.3 紫 1 蓝
[解析] 设用 A、a 和 B、b 这两对基因表示,根据 F2 为蓝 紫 红=9 6 1 的比例可
-1-
甜玉米与红色非甜玉米杂交得到 F1,F1 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错误的是( B ) 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为 9 1 B.自交结果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占子代的比例为 5/8 C.自交结果中黄色和红色的比例为 3 1,非甜与甜的比例为 3 1 D.测交结果中红色非甜占子代的比例为 1/4 [解析] 假设控制玉米籽粒颜色的相关遗传因子为 A 和 a,非甜和甜的遗传因子为 B 和 b,
到 F2,F2 籽粒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色非甜 紫色甜 白色非甜 白色甜=27 9 21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紫色与白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性状的表型不可能是紫色甜和白色非甜 C.F1 的花粉离体培养后经秋水仙素处理,可获得紫色甜粒纯合个体 D.F2 中的白色籽粒发育成植株后随机受粉,得到的籽粒中紫色籽粒占 4/49 [解析] F2 中籽粒紫色 白色=9 7,非甜 甜=3 1,这说明紫色与白色性状至少是由
为非等位基因,A 错误;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型不同,但是表型可能相同,如 DD 与 Dd 基因 型不同,但是都表现为显性,B 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 错误;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产 生的 F2 的表型及比例是由 F1 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决定的,所以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能 用于检测 F1 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D 正确。
课时训练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时训练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1.基因型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性状分离比为9∶3∶3∶1。
下面关于Y和y、R 和r遗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Y和y遵循分离定律进行遗传B.Y、y和R、r两对等位基因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C.9∶3∶3∶1产生的前提是每对基因的性状分离比为3∶1D.后代性状分离比由9∶3∶3∶1变为9∶7时,说明Y、y和R、r两对等位基因间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解析:9∶3∶3∶1来自3∶1与3∶1的乘积,说明每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后代性状分离比由9∶3∶3∶1变为9∶7时,两对基因间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只是所研究性状由两对基因共同决定。
答案:D2.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答案:D3.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2∶1B.9∶3∶3∶1C.4∶2∶2∶1D.1∶1∶1∶1解析:Yy自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Yy和yy,而Tt自交的后代只有1种表现型T_(TT和Tt都为显性),所以理论上应是Yy和yy的比例,为2∶1。
答案:A4.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
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
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的圆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1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材习题及答案课件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目录 • 问题探讨(P9) • 旁栏思考(P10-12) • 思考与讨论(P12) • 练习与应用(P14)
【问题探讨】(P9) 观察花园里的豌豆植株,孟德尔发现就子叶颜色和种子形状来看,包 括两种类型:一种是黄色圆粒的,一种是绿色皱粒的。 讨论 1.决定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对决定种子形状的遗传因子会不会有影响 呢? 不影响。 【提示】决定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和决定种子形状的遗传因子具有一定的 独立性,二者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因此它们之间不会相互影响。
2.要得到遗传因子组成为 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亲代除黄色圆粒和绿 色皱粒外,还可以有哪些类型?
黄色皱粒(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和绿色圆粒(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 ) 杂交,可获得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
【旁栏思考】(10) 3.如果不用字母,而是用中文或英文的词或句子来代表遗传因子,左 图该怎样呈现?用字母作为符号,在孟德尔的推理过程中起到了什么 作用?
用中文或英文的词或句子来代表遗传因子,表述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 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会非常烦琐,而用字母作为符号分析遗 传图解就简便多了,用字母作为符号呈现思维过程、也利于不同语言、 不同地区的人交流。
4.孟德尔在总结遗传规律时,是否用到了归纳法?
归纳法是从一类事物的一个个具体事实中总结出这类事物共性的逻辑 思维方法。孟德尔 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研究了7对相对性状个自 的遗传结果,发现了 F2中显性性状个体与隐性 性状个体的数量比约 为3:1,由此总结出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这个过程中就运用了归纳法。
高中生物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

代黄色和红色比例为 3∶ 1, 非甜和甜的比例为 3∶ 1。如果 F1 测交 , 则后代表现型为黄色非
甜、黄色甜、红色非甜、红色甜 , 比例各为 1/4 。
答案: B
能力提升
11. 人类多指 (T) 对正常指 (t) 为显性 , 正常 (A) 对白化 (a) 为显性 , 都在常染色体上 , 而且都是
类型 , 比例为
)
A.1/10
B.1/8
C.1/4
D.1/2
解析: 一株红花 (C_R_) 香豌豆与一株遗传因子组成为 ccRr 的植株杂交 , 子代有 3/8 开红花
(C_R_), 则这株红花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CcRr。 CcRr 自交 , 后代中红花 (C_R_) 占 9/16, 其中纯
合的红花植株占 1/16, 则杂合的红花植株占 8/16, 即 1/2 。
, 结果
却一无所获 , 这说明正确选择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答案: C
7.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
是(
)
,F 1 黄色圆粒豌豆 (YyRr) 自交产生 F2, 下列表达正确的
A.F 1 产生 4 个配子 , 比例为 1∶ 1∶1∶ 1
B.F 1 产生基因型 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 YR的精子数量比例为 1∶ 1
解析: 由题干可知白色为显性 , 球状为隐性 ;WwDd×wwdd 的后代出现白色球状 (W_dd)果实的
比例是 1/2 ×1/2=1/4;WWDd×WWdd 的后代出现白色球状果实的比例是
1×1/2=1/2;WwDd×wwDD 的后代不会出现白色球状果实 ;WwDd×WWDd 的后代出现白色球状果
( 假设实验条件满足实验要求 )
(1) 选取
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作业1: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Ⅰ)

第4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Ⅰ)基础过关知识点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孟德尔用纯种黄圆豌豆与纯种绿皱豌豆做杂交实验,下列哪项能体现不同性状的自由组合()A.F2中有黄圆、黄皱、绿圆、绿皱4种性状表现B.F1全部是黄色圆粒C.F2中出现了黄皱和绿圆2种类型D.F2中黄圆和绿皱各占总数的3/16[答案] A[解析]亲本性状为黄圆与绿皱,A中既出现了亲本性状组合,又出现了新的性状组合黄皱、绿圆,体现了不同性状的自由组合。
2.用纯种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种子杂交得F1,将F1自交得F2的种子3200粒。
这些种子中应该有绿色皱粒()A.1600粒B.400粒C.200粒D.1200粒[答案] C[解析]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F1只出现显性性状——黄色圆粒,F2中出现四种类型,其中绿色皱粒占的比例为1/16,所以F2中绿色皱粒种子数量是:3 200×1/16=200(粒)。
3.孟德尔用豌豆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不必考虑的是()A.亲本的双方都必须是纯合子B.两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性关系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D.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答案] D[解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正反交的结果是一样的。
4.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再进行自交,则F2中性状表现与F1中性状表现相同的个体占总数的()A.116B.316C.616D.916[答案] D[解析]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性状表现为黄色圆粒,F1再进行自交,F2中有四种性状表现,即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因此,F2中性状表现与F1中性状表现相同的个体占总数的916。
知识点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5.玉米的性状中,黄对白、非甜对甜为显性,两种性状独立遗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

rr
r2/16Yyrr
Yy
yr Rr
yy Rr
Yy yy 3绿圆 1/16yyRR
rr
rr
2/16yyRr
性状表现:9:3:3:1 1绿皱 1/16yyr
4种纯合子各1/16;1种双杂合子4/16 r
4种单杂合子各2/16 .
练一练:
? 写出AaBb产生的配子; AaBbCC的配 子;AaBbCc 的配子呢?
表现型: 黄色圆粒:9/16 绿色圆粒:3/16 黄色皱粒:3/16
绿色皱粒:1/16
双显性类型
单显性类型 (新性状类型) 双隐性类型
遗传因子组成方式9种: 纯合子:4/16 (能够稳定遗传)
双杂合子:4/16 单杂合子:8/16
.
二、提出假说解释实验现象 F1
Yy 粒色 Yy Rr 粒形 Rr
.
三、演绎推理——测交
1、理论推测:
YyRr ×
杂种子一代
yyrr 隐性纯合子
配子: Y Yr y
yr
yr
R
R
测交后代:
遗传因子 组成: YyRr Yyrr yyRr
性状表现: 黄y色yr圆r 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1 :1 : 1 : 1
2、实验结果: (见下表) .
四、实验验证——测交
分离定律的内容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_成__对__存__在___,不相_融__合____;在形成配子时,成 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__离_____,分_离_____后的遗传因 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随子_____遗传给后代
F1 配子
YR yR Yr
yr 遗传因子组成 ___9_种 性状表现 __4__ 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叶绿体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得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条件之一C.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四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解读: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核基因的遗传;在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且机会均等;孟德尔研究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时用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孟德尔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出了杂交或自交后代出现一定的分离比,这是对多数个体及后代统计的结果,而一个个体自交具有偶然性,很多情况下不表现相应的表现型、基因型及一定的比例,故D项错误。
答案:D2.四籽野豌豆的染色体数目为2n=12,现有—个基因型为Mm的野豌豆植株,所结豆荚中有三个饱满豆粒和一个“空瘪粒”。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豆荚果皮的基因型是Mm的概率为1/2B.该豆荚中所结三粒种子种皮中的细胞含有18条染色体C.所结三粒种子的基因型都是Mm的概率为1/8D.每个花粉中含有2个精子,因此该豆荚至少需要2粒花粉才能得到4粒种子解读:豆荚的果皮和种皮与母本植株的基因型、染色体数目相同;被子植物进行双受精,因此该豆荚至少需要4粒花粉才能得到4粒种子;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所结种子的基因型为Mm 的概率为1/2,三粒种子的基因型都是Mm的概率为1/8。
答案:C3.某育种专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自花授粉后获得160粒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中有30株大穗抗病和若干株小穗抗病,其余的都不抗病。
若将这30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为亲本自交,在其F中选择大穗抗病的再进行自交,理论上F中能稳定遗21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中所有大穗抗病小麦的()2A.2/10 B.7/10C.2/9 D.7/9解读: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首先由题意确定大穗不抗病是显性性状。
所以作1211为亲本的大穗抗病小麦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自交后代F中大穗抗病的为AAbb和13323- 1 - / 8327AabB。
在大穗抗病中,AAbb和Aabb分别占、。
再进行自交,F中大穗抗病的为AAbb 255101771和Aabb,理论上F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中所有大穗抗病小麦的÷(+)=225101057。
9答案:D4.已知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着鸡羽毛色素的产生和沉积。
在一个位点上,显性基因可产生色素,隐性基因则不产生色素;在另一位点上,显性基因阻止色素的沉积,隐性基因则可使色素沉积。
小鸡羽毛的着色,必须能产生并沉积色素,否则为白色毛。
如果表现型为白色的鸡(两位点均为隐性纯合子)和另一种表现型为白色的鸡(两位点均为显性纯合子)进行杂交,F中羽毛着色的概率为()2A.1/16 B.3/16C.4/16 D.7/16解读:设产生色素基因为A,不产生色素基因为a,阻止色素沉积基因为B,使色素沉积的基因为b。
由题干信息“小鸡羽毛着色必须能产生并沉积色素”可知:羽毛着色鸡的基因型为A_bb,表现型为白色(两位点均为隐性纯合子)的鸡的基因型aabb与表现型为白色(两位点均为显性纯合子)的鸡的基因型AABB杂交,aabb×AABB→F:AaBb(白色)相互交配→1F:9A_B_(白)∶3A_bb(着色)∶3aaB_(白色)∶aabb(白色),所以F中羽毛着色的概率为3/16,B22项正确。
答案:B5.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AABBEE 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关系如下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基因的肤色一样。
若双方均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子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多少种()A.27,7 B.16,9C.27,9 D.16,7解读:AaBbEe×AaBbEe杂交,基因型有3×3×3=27种,各基因型中显性基因个数有0~6个,共7种。
答案:A6.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的性状分离比为9∶7,那么F与隐性个体测12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是…- 2 - / 8()A.1∶3B.1∶1C.1∶2∶1D.9∶3∶3∶1解读:两对相对性状基因自由组合,F性状分离比为9∶7,说明F配子的组合方式仍然12是16种,即F产生4种配子,所以F基因型为AaBb。
这样F自交产生F的表现型应为21119A_B_∶3A_bb∶3aaB_∶1aabb,出现9∶7的表现型比例,说明基因间发生了相互作用。
可推出如下信息: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一种性状,否则表现另一种性状。
由此可知:FAaBb测1交,即AaBb ×aabb→A_B_、A_bb、aaB_、aabb,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3,答案为A项。
答案:A7.萝卜(2n=18)的根形是由两对等位基因(D、d和R、r)决定的。
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相同B.控制萝卜根形的两对等位基因不可能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萝卜的一个染色体组含9条染色体D.F圆形块根萝卜的基因型有4种,其中杂合子占2/32解读:A项错误,由题干可知萝卜的根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再根据杂交实验结果F2中扁∶圆∶长=9∶6∶1可知,F产生的配子组合方式为16种,即F产生4种配子。
所以F的基111因型为DdRr,并可得到如下信息:D和R同时存在表现为扁形,只有一个D或R表现为圆形,ddrr 表现为长形。
所以纯合亲本的基因型为DDrr,ddRR。
B项正确,由上面分析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所以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C项正确,由萝卜2n=18,可知萝卜有2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含9条染色体。
D项正确,F圆形块根萝卜的2基因型为:DDrr,Ddrr,ddRR,ddRr 4种,其中杂合子占2/3。
答案:A8.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 3 - / 8 遇碘液变棕色。
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和③杂交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①和②、①和④杂交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观1察,将会看到四种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9∶3∶3∶1解读: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和④杂交;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②和④杂交,依据花粉的形状和花粉的糯性与非糯性两对相对性状可以验证;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较为合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AattDd),产生的花粉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将会看到四种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11∶1∶1∶1。
答案:C9.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E/e与F/f所控制,只有当E、F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花,否则开白花。
下列选项中都符合条件的亲本组合是()P:紫花×白色F:3/8紫花5/8白花1A.EeFf×EeffEEFf×eeffB.EeFf×eeFfEeFF×EeffC.EeFf×eeffEeFF×EeffD.EeFf×EeffEeFf×eeFf解读:根据题中“只有当E、F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花,否则开白花”这一条件,可知紫花对应的基因型为E_F_,白花对应的基因型为E_ff、eeF_和eeff。
本题可以采用“假设法”分析,假设选项基因型成立则应该出现紫花∶白花=3∶5。
EeFf×Eeff→紫花∶白花=3∶5,EEFf×eeff→紫花∶白花=1∶1;EeFf×eeFf→紫花∶白花=3∶5,EeFF×Eeff→紫花∶白花=3∶1;EeFf×eeff→紫花∶白花=1∶3,EeFF×Eeff→紫花∶白花=3∶1;EeFf×Eeff→紫花∶白花=3∶5。
答案:D10.(密码改编)人体手指交叠时,右拇指叠上为显性(R),左拇指叠上为隐性(r)。
短食指SLSL在女性在男性为显性,,长食指基因为T。
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T基因为T SL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若一对夫妇均为右拇指叠上、短食TR/r为显性。
与/T指,生有左拇指叠上、长食指的女儿和右拇指叠上、短食指的儿子。
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 4 - / 8是右拇指叠上、长食指女儿的概率为()A.1/16 B.3/16C.3/8 D.9/16解读:夫妇均为右拇指叠上,孩子中有左拇指叠上,说明该夫妇均为这Rr,生出右拇指LSS。
在男性T。
在女性中TT为显性基因,可确定该短食指的妻子基因型为叠上的概率为3/4SSSSL,再根据他们所生的孩子中有TT中T或为显性基因,可推知短食指的丈夫基因型为TT11SLSSSLSSSLSL TTT 长指的,可确定该短食指的丈夫基因型为TTTT,T∶T×TTT,其中只有→22111的女孩表现为长食指,概率为×=。
所以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右拇指叠上、长食指女224313儿的概率为×=。
4416答案:B11.已知玉M的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下表为玉M6个纯系的表现型、相应的基因型(字母表示)及所在的染色体。
品系②~⑥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的,其他性状均为显性。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②果③节④胚乳⑤高⑥胚乳品系①皮长味道度颜色显性纯白色短节矮茎性状甜ss 白色ggpp bb dd 合子所在染ⅠⅣⅥⅠⅠⅣⅥⅥ色体A.若通过观察和记录后代中节的长短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选作亲本的组合可以是①和②B.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品系①和④作亲本进行杂交C.选择品系③和⑤作亲本杂交得F,F自交得F,则F表现为长节高茎的植株中,纯2112合子的概率为1/9D.玉M的高度与胚乳颜色这两种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解读:A项应选作亲本的组合可以是①和③;B项可选择品系②和④、⑤和②、③和⑤等作亲本进行杂交;C项中③和⑤作亲本杂交得F(BbDd),F自交得F,F表现为长节高茎2112的植株9份中,纯合子1份,概率为1/9;D项玉M的高度与胚乳颜色这两种性状的基因都在Ⅵ号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