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第5次作业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作业5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作业5参考答案
(1)剪切角 是 剪切面 与 切削速度 之间的夹角。 (2)在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大主偏角将使背向力 减小 ,进给力 增大 。 (3)切削用量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 背吃刀量 ,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切削速度 。 (4)切削用量中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的是 切削速度 ,影响最小的是 被吃刀量 。 (5)选择切削用量,应首先确定 被吃刀量 ,其次确定 进给量 。
2.多项选择
(1)金属切削过程的第二变形区是产生( )的主要原因。 。 ① 前刀面磨损 ② 后刀面磨损 ③ 加工硬化 ④ 积屑瘤 (2)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有( )等。 ③ 位错磨损 ④ 扩散磨损 ① 磨粒磨损 ② 粘结(冷焊)磨损 (3)刀具磨损过程可分为( )等阶段。 ① 初期磨损 ② 缓慢磨损 ③ 正常磨损 ④ 急剧磨损 (4)切削用量优化的目标可以是( ) 。 ④ 最长刀具寿命 ① 最短工序时间 ② 最小工序成本 ③ 最大工序利润 (5)磨削过程中,砂轮上的不同磨粒可能经过( ) 。 ②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 2 个阶段 ① 弹性变形阶段 ④ 切削 1 个阶段 ③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切削 3 个阶段
d (Cop ) dT m k m-1 k T M ( m 1)(tct M C t ) T m-2 0 C0 C0
上式两边除以 k T m-2 M ,得到: mT (m 1)(tct C t ) 0 M C0
C 最终得到: T 1 m t ct t M m
最优点 f 3 =0.28
k m ,将其代入计算式中, 0 ,将其代入上式,有: 又由泰勒公式: vc T m C0 → vc Cm tm T T C0
得到: Cop k T m M tot M (t ct M C t ) k T m-1 C0 C0 上式两边对 T 取导,并令其为 0,则有:

机械制造基础第五章习题答案知识分享

机械制造基础第五章习题答案知识分享

思考题与习题1.何谓铸造?铸造生产的特点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试用框图表示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

答:把熔化的金属液浇注到具有和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待其凝固、冷却后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称为铸造。

优点:1) 能制造各种尺寸和形状复杂的铸件,特别是内腔复杂的铸件。

如各种箱体、床身、机架等零件的毛坯。

铸件的轮廓尺寸可小至几毫米,大至几十米;质量从几克至数百吨。

可以说,铸造不受零件大小、形状和结构复杂程度的限制。

2) 常用的金属材料均可用铸造方法制成铸件,有些材料(如铸铁、青铜)只能用铸造方法来制造零件。

3) 铸造所用的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并可回收利用,铸造生产工艺设备费用小,因此铸件生产成本低。

4) 铸件与零件的形状、尺寸很接近,因而铸件的加工余量小,可以节约金属材料,减少切削加工费用。

5) 铸造既可用于单件生产,也可用于批量生产,适应性广。

但是,铸造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工序较多,常因铸型材料、模具、铸造合金、合金的熔炼与浇注等工艺过程难以综合控制,而出现缩孔、缩松、砂眼、冷隔、裂纹等铸造缺陷,因此铸件质量不够稳定,废品率较高;铸件内部组织粗大、不均匀,使其力学性能不及同类材料的锻件高,因此铸件多用于受力不大的零件。

此外,目前铸造生产还存在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等问题。

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2.比较下列名词:(1)模样与铸型;(2)铸件与零件;(3)浇注位置与浇道位置;(4)分型面与分模面。

答:(1)模样是用来形成铸型型腔的工艺装备,按组合形式,可分为整体模和分开模。

铸型包括将熔化的金属倒入铸模,铸模的型腔提供了最终有用的形状,之后仅需根据具体应用进行加工和焊接。

(2)把熔化的金属液浇注到具有和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待其凝固、冷却后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称为铸造。

所得到的金属零件或零件毛坯,称为铸件。

铸件通常作为毛坯,经过机械加工制成零件。

但是,随着铸造生产过程不断地完善以及新工艺、新技术不断被采用,铸件的精度及表面质量得到提高,使少余量和无余量铸造新工艺得到迅速发展,精密铸件可直接作为零件。

机械制造基础作业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作业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作业及答案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一、问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影响切削变形的因素有哪些,分别是怎样影响切削变形的?答:影响切屑变形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工件材料、刀具前角、切削速度、切削厚度。

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越大,切屑变形越小,刀具的前角越大,切削刃就越锋利,对切削层金属的挤压也就越小,剪切角就越大,所以,切屑变形也就越小。

切削速度主要是通过积屑瘤和切削温度使剪切角变化而影响切屑变形的,随着切削厚度的增加,使切屑的平均变形减小。

2·简述定位基准中的精基准和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1)基准重合原则应尽量选择加工表面的工序基准作为定位基准,称为基准重合原则。

采用基准重合原则,可以直接保证加工精度,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

(2)基准统一原则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应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尽可能多地加工出零件上的加工表面。

这一原则称为基准统一原则。

(3)自为基准原则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这一原则称为自为基准原则。

(4)互为基准原则对于零件上两个有位置精度要求的表面,可以彼此互为定位基准,反复进行加工。

粗基准的选取择原则。

(1)有些零件上的个别表面不需要进行机械加工,为了保证加工表面和非加工表面的位置关系,应该选择非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2)当零件上具有较多需要加工的表面时,粗基准的选择,应有利于合理地分配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

(3)应尽量选择没有飞边、浇口、冒口或其他缺陷的平整表面作为粗基准,使工件定位可靠。

(4)粗基准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一般只能使用一次,由于粗基准的误差很大,重复使用必然产生很大的加工误差。

3·简述提高主轴回转精度应该采取的措施。

答:①提高主轴部件的制造精度首先应提高轴承的回转精度,如选用高精度的滚动轴承或采用高精度的多油楔动压轴承和静压轴承。

其次是提高与轴承相配合零件(箱体支承孔、主轴轴颈)的加工精度。

机械制造基础作业5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作业5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作业5参考答案1.单项选择(1)误差敏感方向是( )。

① 主运动方向 ② 进给运动方向 ③ 过刀尖的加工表面法向 ④ 过刀尖的加工表面切向(2)数控铣削属于( )加工。

① 试切法 ② 调整法 ③ 定尺寸刀具法 ④ 自动控制法(3)镗孔时,若镗刀回转轴向与工件进给方向不同轴,将造成被加工孔( )。

① 孔径变大 ② 圆度误差 ③ 锥度误差 ④ 与定位面的平行度误差(4)工艺系统刚度等于各组成部分刚度( )。

① 之和 ② 倒数之和 ③ 之和的倒数 ④ 倒数之和的倒数(5)误差复映系数与工艺系统刚度成( )。

① 正比 ② 反比 ③ 指数函数关系 ④ 对数函数关系2.多项选择(1)为便于研究,可将主轴回转误差分解为( )等几种基本型式。

① 径向跳动 ② 轴向串动 ③ 倾角摆动 ④ 周期波动(2)提高传动精度的有效措施包括( )等。

① 缩短传动链 ② 提高首端传动件精度 ③ 提高末端传动件精度 ④ 进行误差补偿(3)以两顶尖定位纵车光轴,加工后出现中间大、两端小的误差,其可能原因是( )。

① 工件刚度不足 ② 刀具刚度不足 ③ 导轨直线度误差 ④ 导轨与前后顶尖连线不平行(4)如图a 所示,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车孔(内孔车刀安装在刀架上)。

加工后发现被加工孔出现外大里小的锥度误差。

产生该误差的可能原因有( )。

① 主轴倾角摆动② 刀具热变形③ 三爪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 ④ 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 3.判断(1)车削加工的误差敏感方向固定不变。

( ∨ )(2)精加工中不允许存在加工原理误差。

( × )(3)主轴径向跳动影响被加工面的圆度误差。

( ∨ )(4)机械加工中,可通过多次走刀,消除误差复映的影响。

( ∨ )(5)采用预加载荷的方法可以减小接触变形。

( ∨ )4.填空(1)机械加工质量通常包括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 表面粗糙度 和机械加工 表面变质层 3项内容。

机械制造基础第五章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第五章答案

第5章练习题答案1. 单项选择1-1答案:②锻件1-2答案:①铸件1-3答案:①设计1-4答案:②一面两孔1-5 答案:④正常加工1-6 答案:③粗车-半精车-精车1-7 答案:④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1-8 答案:①粗镗—半精镗—精镗1-9 答案:1-10 答案:①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1-11 答案:③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1-12 答案:④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1-13 答案:④1.2~1.41-14 答案:①成组技术1-15 答案:①寻找最短路径2. 多项选择2-1答案:①保证相互位置关系原则②保证加工余量均匀分配原则2-2答案:②有利于保证被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③可以简化夹具设计与制造2-3答案:①车削②铣削③磨削④拉削2-4答案:①提高加工表面尺寸精度②提高加工表面形状精度③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2-5 答案:①先基准后其他②先主后次③先面后孔2-6 答案:①易于保证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②便于管理④可以减小工件装夹时间2-7 答案:③上一工序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厚度④上一工序留下的形位误差2-8 答案:③派生式④创成式2-9 答案:①成组编码法②形面描述法④从CAD系统直接获取零件信息2-10 答案:①易于理解②易于编程2-11 答案:①基本时间②辅助时间④工作地服务时间2-12 答案:①装卸工件时间②开停机床时间③测量工件时间2-13 答案:①缩短基本时间②缩短辅助时间④缩短工作地服务时间2-14 答案:①设计变量②目标函数③约束条件2-15 答案:①切削速度②进给量2-16 答案:①最短工序时间②最小工序成本③最大工序利润3. 判断题)3-1 答案:∨3-2 答案:×3-3 答案:∨3-4 答案:∨3-5 答案:×3-6 答案:∨3-7 答案:×3-8 答案:∨3-9 答案:∨提示:综合考虑包容尺寸和被包容尺寸两种情况。

机械制造基础第五章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第五章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1.何谓铸造铸造生产的特点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试用框图表示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

答:把熔化的金属液浇注到具有和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待其凝固、冷却后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称为铸造。

优点:1) 能制造各种尺寸和形状复杂的铸件,特别是内腔复杂的铸件。

如各种箱体、床身、机架等零件的毛坯。

铸件的轮廓尺寸可小至几毫米,大至几十米;质量从几克至数百吨。

可以说,铸造不受零件大小、形状和结构复杂程度的限制。

2) 常用的金属材料均可用铸造方法制成铸件,有些材料(如铸铁、青铜)只能用铸造方法来制造零件。

3) 铸造所用的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并可回收利用,铸造生产工艺设备费用小,因此铸件生产成本低。

4) 铸件与零件的形状、尺寸很接近,因而铸件的加工余量小,可以节约金属材料,减少切削加工费用。

5) 铸造既可用于单件生产,也可用于批量生产,适应性广。

但是,铸造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工序较多,常因铸型材料、模具、铸造合金、合金的熔炼与浇注等工艺过程难以综合控制,而出现缩孔、缩松、砂眼、冷隔、裂纹等铸造缺陷,因此铸件质量不够稳定,废品率较高;铸件内部组织粗大、不均匀,使其力学性能不及同类材料的锻件高,因此铸件多用于受力不大的零件。

此外,目前铸造生产还存在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等问题。

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2.比较下列名词:(1)模样与铸型;(2)铸件与零件;(3)浇注位置与浇道位置;(4)分型面与分模面。

答:(1)模样是用来形成铸型型腔的工艺装备,按组合形式,可分为整体模和分开模。

铸型包括将熔化的金属倒入铸模,铸模的型腔提供了最终有用的形状,之后仅需根据具体应用进行加工和焊接。

(2)把熔化的金属液浇注到具有和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待其凝固、冷却后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称为铸造。

所得到的金属零件或零件毛坯,称为铸件。

铸件通常作为毛坯,经过机械加工制成零件。

但是,随着铸造生产过程不断地完善以及新工艺、新技术不断被采用,铸件的精度及表面质量得到提高,使少余量和无余量铸造新工艺得到迅速发展,精密铸件可直接作为零件。

机械制造基础第五章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第五章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1.何谓铸造?铸造生产的特点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什么?试用框图表示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

答:把熔化的金属液浇注到具有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待其凝固、冷却后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称为铸造。

优点:1) 能制造各种尺寸与形状复杂的铸件,特别就是内腔复杂的铸件。

如各种箱体、床身、机架等零件的毛坯。

铸件的轮廓尺寸可小至几毫米,大至几十米;质量从几克至数百吨。

可以说,铸造不受零件大小、形状与结构复杂程度的限制。

2) 常用的金属材料均可用铸造方法制成铸件,有些材料(如铸铁、青铜)只能用铸造方法来制造零件。

3) 铸造所用的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并可回收利用,铸造生产工艺设备费用小,因此铸件生产成本低。

4) 铸件与零件的形状、尺寸很接近,因而铸件的加工余量小,可以节约金属材料,减少切削加工费用。

5) 铸造既可用于单件生产,也可用于批量生产,适应性广。

但就是,铸造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工序较多,常因铸型材料、模具、铸造合金、合金的熔炼与浇注等工艺过程难以综合控制,而出现缩孔、缩松、砂眼、冷隔、裂纹等铸造缺陷,因此铸件质量不够稳定,废品率较高;铸件内部组织粗大、不均匀,使其力学性能不及同类材料的锻件高,因此铸件多用于受力不大的零件。

此外,目前铸造生产还存在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等问题。

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2.比较下列名词:(1)模样与铸型;(2)铸件与零件;(3)浇注位置与浇道位置;(4)分型面与分模面。

答:(1)模样就是用来形成铸型型腔的工艺装备,按组合形式,可分为整体模与分开模。

铸型包括将熔化的金属倒入铸模,铸模的型腔提供了最终有用的形状,之后仅需根据具体应用进行加工与焊接。

(2)把熔化的金属液浇注到具有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待其凝固、冷却后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称为铸造。

所得到的金属零件或零件毛坯,称为铸件。

铸件通常作为毛坯,经过机械加工制成零件。

但就是,随着铸造生产过程不断地完善以及新工艺、新技术不断被采用,铸件的精度及表面质量得到提高,使少余量与无余量铸造新工艺得到迅速发展,精密铸件可直接作为零件。

机械制造基础第五、七章作业(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第五、七章作业(答案)

颈部柄部螺旋角B-BA ・A5-1试分析比较钻头、扩孔钻和较刀的结构特点。

答:标准麻花钻山四部分组成:柄部、颈部、导向部分、切削部分;副后® (棱边)扩孔钻:与麻花钻相比,扩孔钻的齿数较多(一般3〜4齿),切削刃未从外 圆延至中心;主石而主切削刃P切削部分Lb ) fl 林麻花钻主盾面主切削刃I 巴刃士十*•4H 作部分2。

横刃副切削刃a 切削刃ms'主伪趣工作部分切削部分主偏角心/主切削刃主后面前面副后面 螺旋角0 狡刀:山柄部、颈部和工作部分组成,狡刀有6-12刀齿。

5-4镇床上镇孔和车床上镇孔有何不同,分别用于什么场合? 答:在镇床上锤孔时,通常铠刀随镣刀杆一起被镇床主轴驱动作旋转主运动,工 作台带动工件作纵向进给运动,此外,工作台还有横向进给运动,主轴箱还有垂 向运动,可用此调整工件孔系各个孔的位置。

镣床主要用于加工工件上已经有了铸造的孔或加工过的孔(或孔系),常用 于加工尺寸较大及精度较高的场合,特别适宜于加工分布在不同表面上、孔距尺 寸精度和位置精度要求十分严格的孔系,镇床主要适用于批量较小的加工。

在车床上锂孔,夹紧在车床卡盘上的丄件被主轴带动进行主运动旋转,僮刀 杆随车床床鞍一起沿纵向作进给运动,通过对刀架横向位置的调整来设定背吃刀 量。

车床锂孔是一种用刀具将内孔或者内部轮廓尺寸扩大的工序。

铠孔加工一般 都是半精加工或者精加工,一般使用单刃的切削镇刀。

5-7拉削速度并不高,但拉削却是一种高生产率的加工方法,原因何在?拉孔为 什么无需精确的预加工?拉削能否保持孔与外圆的同轴度要求? 答:在拉削长度内,拉刀的同时工作齿数多,并且一把(或一组)拉刀可连续完 成粗切、半精切、精切及挤圧修光和校准加工,故生产率极高。

拉刀的齿升量被设计成从大到小的阶梯式递减方式,即对应于粗加工,齿升 量较大,而对应于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齿升量较小,工件加工表面的形状和尺寸 是山拉刀最后儿颗校准刀齿来保证,所以,无需精确的预加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 110036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评阅教师
第 5 次任务
共 5 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大作业
课程大作业是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一次综合训练。

图示摇杆零件,零件材料为HT200,毛坯为铸件,生产批量:5000件。

分析确定零件的定位粗基准和精基准;
确定主要加工面及设计基准
φ40两端面;10±0.1台阶面;φ20H7及φ12H7孔;M8螺纹孔;设计基准为φ40下端面及φ20H7孔轴线及中心平面。

倒角属于次要表面。

确定各主要加工面的加工方法
φ40两端面、10±0.1台阶面需精铣;φ20H7需钻扩铰;φ12H7孔需钻铰;M8螺纹孔需钻孔攻丝;倒角需锪孔。

加工顺序安排的原则(工序基准的选择)
先基准后其它;先平后孔;先主后次;先粗后精。

同时要考虑基准选择的依据。

1、加工φ40下端面;定位基准为台阶面的上面(粗基准,保证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则)。

保证尺寸15+7,Ra 3.2(粗铣——半精铣——精铣)
2、加工φ40上端面;定位基准为下端面(精基准,基准重合原则)。

保证40尺寸,Ra 3.2(粗铣—半精铣—精铣)
3、加工φ20H7孔;基准为φ40下端面及外圆(下端面为精基准,保证孔与端面的垂直要求,外圆为粗基准,保证壁厚均匀)。

保证H7及Ra 1.6
(钻—扩—铰,应确定刀具尺寸)
4、加工10±0.1台阶面;定位基准是什么?
定位基准为φ40下端面、φ20H7孔、 R12外圆(两个精基准,基准重合。

保证尺寸9.5及45(组合加工:粗铣——半精铣——精铣), 10±0.1及Ra3.2
5、加工φ12H7孔;基准是什么?
基准为台阶面下端面、φ20H7孔及R12圆(下端面为精基准,保证孔与端面的垂直要求,孔为精基准属于基准重合,外圆为粗基准,保证孔的相互位置要求)。

保证尺寸60±0.05(钻—铰)
6、加工M8螺纹孔;基准是什么?
基准为φ40下端面、φ20H7及φ12H7孔(全部为精基准,基准重合原则)。

保证尺寸18(钻——攻丝)。

7、锪倒角;去毛刺;检验入库。

全部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工序尺寸就是设计尺寸,可根据加工方法直接确定尺寸余量。

可确定铣削余量2.5mm;台阶面与15厚度一致即可;φ40下端面距15尺寸下面9.5,轴向尺寸45。

1.填写零件的加工工艺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