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化学小实验与创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中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 D中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的原因是 A中的氢氧化钠 _
溶液与B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使B中的气压减小, _
D中部分溶液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压入试管B中

(2)步骤2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是 试管B中CO2 _ 与NaOH反应,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 _ 压,空气进入C中 ,B中溶液有气体产生的反应化学 方程式为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 (3)实验进行前加入C、D中的两种溶液溶质质量分 数大小关系为:a% > (填“>”“<”或“=”) b%。
(2)用80 ℃的热水同时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W形 管时,发现 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由此说明物质 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除了该条件,可燃物燃烧 还需要的条件是 空气(或氧气) 。 (3)该实验需要进行尾气处理的原因是 防止白磷燃_ 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泄漏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处理 方法是 在导管末端套上一个气球(或将导管末端通 _
2020



2
0
2
0




凡 的 自

己 不




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中考题型分项练
特色题型集中练 教材小实验与创新
1. 图T6-1是实验小组同学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部分 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往烧杯中加入适量水,一 段时间后,观察到白磷燃烧 B. 生石灰溶解放出热量,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C. 实验中涉及的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D. 白磷燃烧的现象是冒出大量白烟,放热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 + O2 ═点═燃 SO2 , 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
(2)B中为什么滴加酚酞作指示剂而不滴加紫色石蕊
作指示剂? 酚酞的变色比较明显,容易观察反应 _
是否完全 ,当溶液为无色时,溶液中的阳离子最多

2
种,是 H+、Na+ (填离子符号)。
(3)某同学进行C图实验,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
2. 如图T6-2所示,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 实验时,将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的止水夹打开,移 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实验过程中不移开玻璃片, 实验现象更明显 B. 实验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 灭,低的蜡烛后熄灭 C. 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推断出CO2的化学性质 D. 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 点
入水中)。
9. 某兴趣小组利用图T6-9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1: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 溶液挤入试管B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发现D中的部 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 液也显红色;
步骤2:打开止水夹K2,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 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
名称)里加热,实验过程中应该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原因是
防止局部受热不均,引起液滴飞溅 ;
当观察到 有较多固体析出 时,停止加热。
(3)图丙所示实验若向试管中加入的固体是NaOH,
可观察到U形管内左侧液面 低于 (填“低于” 或“高于”)右侧液面,加入固体 CaO (填化学 式)也能产生同样现象。
5. 请根据图T6-5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铜生锈需要氧气 。
(4)图(4)所示装置为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的 对比实验。同学们做了试管A、B的对比实验,发现试 管A中固体几乎不溶,试管B中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 为棕褐色,该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溶剂的种类 ;同学们又补充了试管C所示实验,试管 C和试管 A (填“A”或“B”)进行对比,可以探究 得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另一因素是 溶质的种类 。
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
塑料瓶变瘪 ,
故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有同
学认为该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原因是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与水反应 ;若在本实验的基 础上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上述实验中的氢氧化钠溶 液换成 等体积的水 ,实验步骤完全相同,对比两 个实验的现象,进而得出同一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 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2NaOH ═ Na2CO3 + H2O 。
(2)B图装置借助U形玻璃管探究微粒的性质。打
开玻璃旋塞,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湿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从左往右先后变蓝,该实验说明分子
在不停地运动
,湿棉花的作用是
吸收氨气,防止氨气进入空气,污染环境

(3)C图装置借助U形玻璃管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潮湿的钢丝棉有明显锈迹, 干燥的钢丝棉没有锈迹,说明铁发生锈蚀需要的条 件是 水 ;实验结束后,有同学发现浸没在凉开 水中的钢丝棉也有少量锈迹,说明 水中溶有氧气 , 请利用原有装置提出具体改进方案
6. 根据图T6-6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装置在空气在点燃氢气。实验的现
象是 产生淡蓝色火焰,干冷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 ,
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
验纯 。
(2)图(2)所示装置是探究哪种粒子使硫酸铜溶液
显色。硫酸铜溶液为

色,实验中可选择
稀硫酸(或硫酸钠或氯化铜,合理即可) (填溶质 名称)溶液作为对比试剂。
4. 请根据图T6-4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实验点燃红磷前弹簧夹处于 关闭 (填 “打开”或“关闭”)状态,实验结束后可得出空气 中氧气含量的结论是 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_
分之一 ;该实验能否用铁丝代替红磷? 否 (填 “能”或“否”),原因是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
(2)图乙所示实验食盐水放在 蒸发皿 (填仪器
在盛有凉开水的U形玻璃管两端液面上滴加植物油 。
8. 图T6-8为某实验小组设计的制取氧气和探究物质 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
(1)将注射器中的溶液缓缓推入W形管,发生的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 MnO2 2H2O + O2↑ ,反应过 程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不变 (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使用注射器的优点是 能控制反应速率 。
(3)图(3)所示装置是探究铜生锈条件的部分实验。 已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实验所用铜片形状、大小相同。将铜片装入①和②两 支试管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 ① (填“①” 或“②”,下同)中铜片保持光亮,试管 ② 中铜片 出现绿色锈渍。对比两支试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3. 请根据如图T6-3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为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实验中观察烧杯 B (填“A”或“B”)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
色,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分子总是不停地运动 。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乙图为过滤的实验。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漏斗下端关口紧靠烧杯内壁的原因是 防止滤液飞溅 ;若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 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合理即可)(写出一点即可)。 (3)丙图中的实验是探究H2O2溶液浓度 对实验速率 的影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 MnO2 2H2O + O2↑ , 该实验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
7. U形玻璃管是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在实验中有广泛 的用途。(如图T6-7所示)
(1)A图装置借助U形玻璃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 数。该实验能得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 的实验现象是 U形玻璃管左侧液面上升至刻度4处 ,对 比课本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该 装置的优点是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更准确(合理即可_ ) (写出一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