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孝悌篇
一、孝悌篇

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b^),名商。 易:交换,改变,也有轻视、简慢的意思。 致:奉献。
大意
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服侍君 上能奉献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说没有学习过, 我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评析
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一章的进 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以及他的学 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 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 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 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
大意 鲁定公问:“君主使用臣下,臣子事奉君主,各自应该怎样做呢?” 孔子说:“君主使用臣下应该以礼相待,臣子事奉君主应该以忠心相待。”
评析
从本章的语言环境来看,孔子还是侧重于对君的要求,强调君应依礼待臣。 但是,这个思想后来被统治者故意曲解为:即使君主无礼,臣下也应尽忠,以至 于发展到不问是非的愚忠。
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
子游:孔子的学生,姓言名偃(y2n),字子游,吴人,比孔子小45岁。
大意
子游问孔子怎样做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总说能养活爹 娘就行了。至于狗马都还能得到人的饲养呢。如果对父母不是诚心诚意 敬重、孝顺的话,那和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评析
本篇还是谈论孝的问题。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 不同的解释。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 的饲养。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因为此说比较妥贴。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因为他们高寿而高兴, 另一方面又因为他们年纪大了而为之担忧。”
评析
春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臣弑君、子弑父的 犯上作乱之事时有发生。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制度, 孔子就特别强调“孝”,所以这一章还是谈“孝”。 要求子女从内心深处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绝对服从 父母,但这是要给予批评的。
中华孝道朗诵词全篇

中华孝道朗诵词全篇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强调孝道的重要性,将之视为家庭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孝顺父母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践行的行为准则。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华孝道的内涵和意义,并进一步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弘扬这一伟大精神。
孝道,最初源于《论语》中的“孝”一词。
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是一种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人品质的重要体现。
孝道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关心和照顾,以及对家族和社会责任的承担。
在古代中国,孝道被视为兴家立业、社会地位的基础。
古人有云:“一日为父,终身为父”,这句话表达了孝道的内在意义。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孝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
如今,很多人在追求个人事业和幸福的同时,忽略了对父母的关心和孝顺。
年轻人的独立意识和个人主义思想,导致了对孝道的淡漠和忽视。
这种现象在城市中尤为明显,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对家庭和父母的关注度逐渐减弱。
这不仅对个人家庭造成了伤害,也对社会稳定和和谐构成了威胁。
然而,我们不能对此事视若无睹。
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传统美德。
我们应该意识到,尊敬和孝顺父母不仅仅是道义上的责任,更是我们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动力。
父母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太多,为我们无私奉献了太多。
回报他们,使他们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践行中华孝道。
首先,我们要加强对父母的关心和照顾。
无论是经济上的支持还是情感上的关怀,我们都应该尽力而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陪伴。
其次,我们要尊重父母的意愿和决策,不违背他们的意愿,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
再次,我们要将父母的教诲和价值观传承给下一代,让孝道精神代代相传。
最后,我们要积极参与社区和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孝道。
中华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践行的行为准则。
《国学经典校本教材之孝悌篇》优秀教案

国学经典校本教材之孝悌篇孝悌篇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
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劝孝歌》国学经典校本教材之孝悌友爱篇《孝经》二章《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
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
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
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
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
全书共分18章。
这里节选两章,以资诵读。
选文导读孝为人伦之基,作为一个伦理概念,孝来自于自然关系的自然感情,并在其基础上产生的伦理和文化规范。
但作为社会自然人在血缘关系上的“亲亲之爱”所体现的能力和行为本身并不构成真正的孝。
使孝真正有别于天然亲情的是“爱亲敬长”的感情。
这种爱敬已经大大超越了“父母给了我生命”等仅仅出于自然的血缘关系,而上升为以爱敬为标志和本质的伦理要求,让人在其中学习普遍意义上的如何做真正爱敬他人的人。
广要道章第十二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教民礼顺,莫善于悌[1]。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者,敬而已矣。
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
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注解:[1]悌tì:敬爱兄长参考译文孔子说∶“教育人民互相亲近友爱,没有比倡导孝道更好的了。
教育人民礼貌和顺,没有比服从自己兄长更好的了。
转移风气、改变旧的习惯制度,没有比用音乐教化更好的了。
更使君主安心,人民驯服,没有比用礼教办事更好的了。
所谓的礼,也就是敬爱而已。
所以尊敬他人的父亲,其儿子就会喜悦;尊敬他人的兄长,其弟弟就愉快;尊敬他人的君主,其臣下就高兴。
敬爱一个人,却能使千万人高兴愉快。
所尊敬的对象虽然只是少数,为之喜悦的人却有千千万万,这就是礼敬作为要道的意义之所在啊。
”广至德章第十三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1]者也。
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一年级朝读经典背诵

一年级目录上卷 (1)第一单元孝悌先 (1)01孝悌为先 (1)02尊父母 (2)03敬兄长 (2)第二单元尊礼仪 (3)04重礼仪 (3)05居处礼 (3)06读书礼 (4)第三单元惜光阴 (4)07长歌行 (4)08杂诗十二首(节选) (4)09劝学 (5)下卷 (5)第一单元过能改 (5)01知过即改 (5)02择善而从 (5)03与元九书 (6)第二单元勤且俭 (6)04一生之计在于勤 (7)05少时须勤 (7)06物来不易 (7)07幼女词 (8)08牧童 (8)09稚子弄冰 (8)上卷dì第yī一dān 单yuán 元xiào 孝tì悌xiān先xiào 孝jìnɡ敬fù父mǔ母,yǒu 友ài 爱xiōnɡ兄dì弟,shì是zuò做rén 人de 的jī基běn 本pǐn 品dé德。
zūn 尊lǎo 老ài 爱yòu 幼shì是zhōnɡ中huá华mín 民zú族de 的chuán 传tǒnɡ统měi 美dé德。
wǒ我mén 们yào 要zuò做hǎo 好hái 孩zǐ子,zūn 尊jìnɡ敬zhǎnɡ长bèi 辈,ɡuān 关ài 爱tā他rén 人,yǒu 友shàn 善dài 待rén人。
01xiào 孝tì悌wéi 为xiān先《sān 三zì字jīng 经》xiānɡ香jiǔ九línɡ龄,nénɡ能wēn 温xí席。
xiào 孝yú于qīn 亲,suǒ所dānɡ当zhí执。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增广贤文》(一则)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尚美
《声律启蒙》四则: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
博采
中华古诗词选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滁州西涧》《春江花月夜》(节选)《春思》《题临安邸》《清明》《墨梅》《出塞》《山居夏日》《山园小梅》《望洞庭》《望岳》
高段
高段
明礼
《三字经》(两则)ﻫ《礼记》(大同篇)
励志
《陋室铭》《爱莲说》《曹操-短歌行》《少年中国说》
勤学
《荀子-劝学》《论语几则》《韩愈-师说》
尚美
《王勃-滕王阁序》《范仲淹-岳阳楼记》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洛神赋》
博采
《诗经-蒹葭》《乐府诗集-敕勒歌》《蜀相》《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忆秦娥》《更漏子》《鹊踏枝》《虞美人》《浪淘沙》《清平乐》《渔家傲》《一丛花令》《隆中对》《兰亭集序》《勾践灭吴》《报任安书》(节选)《苏武传》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博采
中华古诗词选读ﻫ《江上渔者》ﻫ《绝句》(生当作人杰)ﻫ《将进酒》(前四句)
《忆江南》ﻫ《独坐敬亭山》
《望庐山瀑《弟子规》(四则)泛爱众而亲人ﻫ《论语》(六则)
励志
《增广贤文》(三则)
勤学
《增广贤文》(两则)ﻫ《三字经》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低段
明礼
《弟子规》总 叙
孝悌篇(入则孝,出则悌) ﻫ谨信篇(次谨信)朝起早,夜眠迟。
《三字经》礼仪篇(为人子……夫妇顺)
《增广贤文》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勤学
《三字经》学习篇(人之初……不知义)
修身
《德道经》德 篇(第一章)
国学讲堂 之 孝悌文化

国学 课堂
化
“孝”我们想到的是:
孝敬父母 百善孝为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不人羔慈
如不羊乌
草孝犹尚
与其跪反 木亲足哺 。 ,。,
《
王 中 书
劝 孝 歌
》
目
. .
肆
叁
贰
壹
么我
现
传
孝
录
们
代
统
悌
应
孝
孝
的
该
之
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内
做
典
化
涵
些
范
著
什
作
第 壹 章
孝悌的内涵
孝
形: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 意:“善事父母者,谓之孝”
悌
形:从心,弟声。敬爱兄长。 意:“善事兄长者,谓之悌”
“孝悌”指的是孝敬父母、尊重 长辈、友爱兄弟及关爱幼者的伦 理行为,体现出感恩、回报和礼 敬。此为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之基础。
儒家思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第 贰 章
传统孝文化著作
《孝经》 《二十四孝》
“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二十四孝》
亲尝汤药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四 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 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 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 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第 叁 章
现代孝之典范
“现代孝女”陈凤英:大孝无言 大爱无声
从被亲生父母遗弃,到被好心人兰姨夫 妇收养,从一个弃女,到一个养女,陈凤英 的人生既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而后,她在 养父母的养育和教育下逐渐长大成人,当养 父病故、养母瘫痪,懂事的陈凤英用一双稚 嫩的小肩膀扛起了这个贫困之家的责任,以 大孝大爱为瘫痪的养母撑起了一片天。这个 来自广东台山市深井镇的“现代孝女“陈凤 英,她的孝爱故事感动了南粤大地,也让更 多的人心灵受到了一次孝爱的震撼和洗礼。
二集(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

二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德育课本》二集第一册孝篇一、【皇英妇道】皇英二嫔。
舅姑顽嚚。
恪尽妇道。
佐夫事亲。
唐尧二女。
长娥皇。
次女英。
尧因四岳荐虞舜。
乃妻以二女。
以观其内。
舜父顽、母嚚、弟象傲。
二女事舜于畎亩之中。
恪尽妇道。
瞽瞍与象谋杀舜。
使涂廪浚井。
舜以告二女。
二女虽知之。
必曰往。
及舜代尧居帝位。
娥皇为元妃。
女英为次妃。
事瞽瞍犹假设初焉。
以帝女之尊。
下嫁农民。
其舅姑又为顽嚚。
且日欲杀其夫者。
乃明知欲杀其夫。
而仍劝夫往。
奉命惟谨。
传称其谦谦恭俭。
思尽妇道。
以帝女而兼为帝妃。
事瞽瞍犹假设初焉。
于戏、有虞二妃。
万世之师矣。
二、【缇萦上书】淳于少女。
名曰缇萦。
上书赎父。
悲泣陈情。
汉淳于缇萦。
齐人。
太仓令意之少女也。
意有五女、无子。
会坐法当刑。
诏逮系长安。
临行。
骂诸女曰:“生女不生男。
缓急非有益。
〞缇萦闻而悲泣。
随父至长安。
上书、愿入身为官婢。
以赎父罪。
俾得自新。
文帝悯其孝。
诏除肉刑。
意遂获免。
秦定叟谓:人家父母。
生女不喜。
只为缓急非有益五字。
但生男未必有益。
顾用情何如耳。
假设缇萦者。
虽谓之有子可也。
能存缇萦之心。
那么为缇萦不难。
即不为缇萦。
亦相去不远矣。
三、【曹娥投江】孝女曹娥。
投江觅父。
地以人扬。
流芳千古。
汉曹旴女娥。
上虞人。
旴为巫。
能弦歌。
汉安二年。
端阳日。
迎潮神于舜江。
逆涛而上。
为水所没。
不得其尸。
娥年十四。
沿江号哭。
昼夜不绝声。
旬有七日。
乃投衣祝水。
视衣所沉处而自投焉。
经五日、抱父尸出浮水面。
官令葬之。
立碑为识。
后世因名为曹娥江。
曹娥以十四龄之弱女子。
沿江哭父。
十有七日不绝声。
投江五日。
竟能负尸以出。
不亦奇乎。
吕坤谓其至诚所感。
江神效灵。
千古谈及。
尚使人挥泪。
江名曹娥。
万古流芳矣。
四、【赵娥复仇】赵娥隐刃。
欲报父仇。
历十余载。
夙志方酬。
汉赵君安女娥。
酒泉人。
父为同县李寿所杀。
娥兄弟三人。
皆欲报仇。
不幸俱死。
寿窃喜。
臵酒自贺。
娥闻而感愤。
隐刃以候之。
历十余年。
遇于都亭。
刺杀之。
诣县自首。
县长尹嘉义之。
各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内容(2015版本)

6.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三字经》)
三
热爱
祖国
1.天地泰宁,君之德也。君德昭明,则阴阳风雨以和,人赖之而生也。是故只承君之法度,行孝悌于其家,服勤稼(jià) 穑(sè),以供王职,此兆人之忠也。(《忠经·兆人》)
3、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
五
壮丽的祖国河山
1、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史记》
2、秩秩(zhì)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
3、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论语》
3.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声律启蒙)
二
学校
生活
1.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周易·乾卦》)
2.庄敬日强,安肆(sì)日偷。(《礼记·表记》)
3.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学记》
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2. tiān dì xuán huáng yǔ zhòu hóng huāng
天 地 玄 黄, 宇 宙 洪 荒。
rì yuè yíng zè chén xiù liè zhāng 。
日 月 盈 昃 , 辰 宿 列 张 。
hán lái shǔ wǎng qiū shōu dōng cáng
寒 来 暑 往, 秋 收 冬 藏。
为 学 者 ,必 有 初。 小 学 终 , 至 四 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悌篇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
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
孝道贯穿百代,上下五千年。
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
为了维护、形成这个孝道传统,在周朝,每年举行一次大规模的“乡饮酒礼”活动,旨在敬老尊贤。
礼法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有食肉的资格,享受敬神一样的礼遇。
春秋战国时,70以上的老人免一子赋役;80岁以上的老人免两子赋役;90岁以上老人,全家免赋役。
在中国民俗中,还有隆重的老年仪式礼。
在民间60岁的老人可以接受儿孙的祝寿;在宫廷中,则有皇帝亲自主持尊老的礼仪。
东汉时期,皇帝带头倡导养老敬老之礼。
清朝年间还举行过大型的尊老敬老活动——千寿宴。
康熙六十一年(1722)正月初二,在乾清宫宴请65岁以上的老人,共有1020人。
筵席上,老人和康熙平起平坐,皇子皇孙侍立一旁,给老人倒酒。
康熙还即兴赋诗,名曰《千叟宴诗》。
为保障崇孝风尚固化,历代皇帝采取褒奖孝行、劝民孝行的各种举措。
汉文帝时,诏令天下郡守,推举孝廉之士,授以官爵;隋唐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中,均专门设立孝廉科名。
在整个封建时代,《孝经》是国家规定的教材,开科取士的考评依据。
小孩子从入学起便从童蒙教材《三字经》、《弟子规》中诵读“首孝悌,次见闻”。
此外,严惩不孝。
隋唐后的刑律皆将不孝列入等同谋反不予宽赦的“十大恶”之中。
杀父母者历代皆凌迟处死。
明律中,凡不顺从父母致使父母生气的事皆视为忤逆,可告于官,要打板子直至判刑。
民间流传的“打爹骂娘,天打雷劈”,表明不孝者皆为世人所不齿,天地所不容。
“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又是和谐文化,中国特色文化。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校本读本11弟子规(节选)chū zé tì出则悌xiōng dào yǒu dì dào gōng xiōng dì mùxiào zài zhōng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cái wù qīng yuàn hé shēng yán yǔ rěn fèn zì mǐn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解释】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
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言语为福祸之门。
孔门四科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可见言语之重要。
)huò yǐn shíhuò zuò zǒu zhǎng zhě xiān yòu zhě hòu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zhǎng hū rén jí dài jiào rén bù zài jǐ jí dào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解释】良好的生活教育,要从小培养;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
(孙中山先生说:“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不以夺取为目的。
”青少年守则明言:助人为快乐之本。
)chēng zūn zhǎng wù hū míng duì zūn zhǎng wù xiàn néng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lù yù zhǎng jí qū yīzhǎng wú yán tuì gōng lì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校本读本2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qí xià mǎchéng xià jūguò yóu dài bǎi bù yú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解释】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古礼: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稍远,约百步之后,才可以离开。
现解:不论骑车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若方便停车,应下车问候,并询问是否需要搭便车。
若长辈要离去,则目视长辈离去约百步之遥,才可以离开。
这是敬老尊贤的表现。
zhǎng zhě lìyòu wù zuòzhǎng zhě zuòmìng nǎi zuò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zūn zhǎng qián shēng yào dīdī bù wén què fēi yí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jìn bì qūtuì bì chíwèn qǐ duìshì wù yí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解释】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应该陪着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
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
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shì zhū fùrú shì fùshì zhū xiōng rú shì xiōng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解释】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如堂兄姐、表兄姐,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校本读本33论语(节选)1.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译文】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顺。
孔子就告诉他说:“对待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
有了事情替父母去做了,有了佳肴让父母兄长先吃,难道这就算是孝顺了吗?”2.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论语•为政》)【译文】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道:“《尚书》上说:‘孝呀,只有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并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去。
’这也就是从事政治呀,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从事政治呢?”3.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②,劳而不怨。
”【注释】①几:轻微,婉转。
②又敬不违:仍然恭敬不触犯他们。
【译文】孔子说:“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婉言劝告。
话说清楚了,却没有被接纳,仍然尊敬他们,不要违逆对抗,继续操劳而不怨恨。
”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①。
”【注释】①方:一定的地方。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
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校本读本4“201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朱晓晖朱晓晖从小热爱文学,16岁开始发表诗歌,师范毕业之后回到绥芬河成了一名报社特约通讯员,谁能想到看似平静的人生却被一场突入其来的疾病彻底改变。
2003年的春天,对于别人来说没有什么特别,而对于朱晓晖和他的父亲则经历着人生最严峻的考验。
朱晓晖的父亲朱天然突然出现了眼球突出、嘴角歪斜、大小便失禁、言语不清的症状,医生确诊为弥漫性脑梗。
弥漫性脑梗是脑梗中最重的病情,医院也回天无术,劝她回家为父亲准备后事。
离开医院从牡丹江回绥芬河的路,让朱晓晖觉得是那么的遥远,车行的速度是那么的慢……父亲是最疼爱自己的,她无法想象失去父亲的痛苦,不能放弃治疗,不管怎样要让父亲活着,成为女儿最大的心愿。
为了能让父亲活着,朱晓晖卖掉了房子蜗居在朋友的车库中,13年父女相守跨越了病痛、跨越了贫困、跨越了生死。
下雪了朱晓晖默默祈祷着66岁的父亲平安度过这个难熬的冬天。
严格的说这不能算是个家,只是一间车库改装出来的家,这个十八平方米的屋子是卧室、是厨房、也是卫生间,没有电视、没有洗衣机、一日三餐洗洗涮涮,给父亲擦洗端屎端尿,在朱晓晖的精心护理下父亲卧床13年没有长上褥疮,但是42岁的朱晓晖头发已白了一半。
一切为了父亲,朱晓晖放下自己的所有一切甘愿承受清贫,甚至放下面子,为了省钱她傍晚去菜市场捡菜以维持生活。
开始她也觉得委屈感,但是看着爸爸依赖的目光她便觉得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太阳在每天升起、落下,晓晖也把父亲当成了自己的太阳在守护着。
日子在一天天的过去,朱晓晖坚持着,父亲也坚强的挺过了一关又一关,在这种苦难的磨砺中,使原只会写写诗歌的朱晓晖学会了一切担当。
父亲从60岁开始每月有1000多元的养老金,这些钱她全花在父亲身上,朱晓晖的衣服鞋子都是邻居同学们送的。
父亲生病的十三年里,她还是会经常去书店看书,往往读完一本需要去很多次。
家里的二层小阁楼是她另一片精神世界,只是如今的诗句再不是曾经浪漫情怀。
半年前朱晓晖得知绥芬河市华夏孔子学堂开展公益活动,便抽出时间主动去做义工。
在大家眼里朱老师是温和快乐的,很长时间学校都不知道她家里的境遇。
后来通过媒体了解到晓晖的不容易,学校决定聘用她为专职教师,为了照顾她只规定了每天一小时的教课时间。
现在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每周都会来看望朱晓晖和她的父亲,带来他们的问候,对孩子们来说,这里是一间最好的课堂。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校本读本55下列问题中对照自己平时和父母相处的情况,看看自己做到了几条?还有哪些方面是有所欠缺的?怎样改正自己的行为更好地做到仁孝行于家?1、早上起床能向父母长辈问候。
2、平时与父母长辈说话态度和气。
3、每次和父母闹别扭能主动打破僵局。
4、体谅父母辛苦,能够从语言上关心父母。
5、知道父母爱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