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案例》单元测试题2

合集下载

统计学与SPSS应用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统计学与SPSS应用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第一章测试1.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本科生平均每月的生活费支出,为此,他调查了200名学生,发现他们每月平均生活费支出是500元。

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总体是()。

A:所调查的200名学生B:该大学所有的在校本科生C:该校所有大学生的总生活费支出D:该大学的所有学生答案:B2.在下列叙述中,采用推断统计方法的是()。

A:从一个果园中采摘36个橘子,利用这36个橘子的平均重量估计果园中橘子的平均重量B:反映大学生统计学成绩的条形图C:一个城市在1月份的平均汽油价格D:用饼图描述某企业职工的学历构成答案:A3.SPSS的窗口包括()。

A:脚本窗口B:结果窗口C:数据窗口D:语法窗口答案:ABCD4.数据分析的流程包括()。

A:获取数据B:数据分析C:得出结论D:建立数据文件答案:ABCD5.在定义变量中,定义连续型变量常用的测量尺度是()。

A:有序B:连续C:标度D:名义答案:C6.在SPSS软件中,构建多选题的方法有()。

A:多重响应法B:多重二分法C:多重分类法D:多重集合法答案:BC7.在数据编辑窗口,包括哪两个视图()。

A:数据变量B:个案变量C:数据个案D:字符数据答案:A第二章测试1.在合并文件的操作中,横向合并是从外部数据文件增加()到当前数据文件。

A:数据B:文件C:个案D:变量答案:D2.在合并文件的操作中,纵向合并是从外部数据文件增加()到当前数据文件。

A:个案B:数据C:变量D:文件答案:A3.在横向合并数据文件时,两个数据文件都必须事先按关键变量值()。

A:升序排序B:不排序C:降序排序D:可升可降答案:A4.具有“将连续变量进行分组”功能的是()。

A:计算变量B:可视分组C:个案排序D:重新编码答案:ABD5.变量级别的数据管理需要菜单中哪个菜单项加以实现()。

A:“分析”菜单项B:“数据”菜单项C:“文件”菜单项D:“转换”菜单项答案:D第三章测试1.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称为()。

数学一轮复习参考选修1-2答案

数学一轮复习参考选修1-2答案

选修1-2参考答案 第1章 统计案例 §1.1独立性检验经典例题:根据题意,列出列联表如下:提出统计假设,0H :在恶劣气候飞行中男人与女人一样容易晕机则2289(2426318) 3.68955343257χ⨯-⨯==⨯⨯⨯2 2.706χ>,故我们有90%的把握认为在这次航程中男人比女人更容易晕机.当堂练习:1.C;2.A;3.A;4.B;5.A;6.B;7. 7.86;服用此药的效果与患者的性别有关. ;8. ③;9. ③; 10.在酗酒的人中患病的概率为30200=15% 在不酗酒的人中患病的概率为20300=6.7% 因此,酗酒与否,其患肝病的可能性有较大差异,故患肝病与酗酒有关. 患肝病与酗酒有关。

11.提出统计假设,0H :患慢性病与服用新药无关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可以求得: 22300(408716013) 2.2553247200100χ⨯-⨯=≈⨯⨯⨯当统计假设0H 成立时,2 2.706χ≥的概率约为10%,而这里2 2.25 2.706χ=<∴我们不能否定0H ,即根据目前的调查数据,不能作出患慢性病是否与服用新药有关的结论. 12..(1)2×2的列联表如右: (2) 提出统计假设,0H : 假设人的饮食习惯与年龄无关,22124(43332721) 6.20170546460χ⨯-⨯=≈⨯⨯⨯当统计假设0H 成立时,2 5.024χ≥的概率约为2.5%,即有97.5%的把握认为“人的饮食习惯与年龄有关”.§1.2回归分析经典例题:(1)271,72.3,5146.7,5052x y xy x ====,x sy s0.7803x y xy x y r s s -==≈. 由小概率0.05及28n -=查得0.050.632r =∵ 0.05r r >, ∴ y 与x 具有相关关系.(2) 2225146.77172.3ˆ 1.218505271()xy xy bx x --⨯==≈--,ˆ72.3 1.2187114.178a =-⨯≈-∴ 回归直线方程为:ˆ 1.21814.178yx =-,当78x =时, 1.2187814.17881y =⨯-≈. 即计高一体重为78kg 的学生在高二时的体重约为81kg.当堂练习:1.D;2.B;3.C;4.A;5.C;6.A;7. 0;8. ③;9. ④⑤; 10.15.11. (1)6.2人;(2)11人,30人. 12.(1)散点图如下图(2)1(45424648423558403950)44.5010x =+++++++++=1(6.53 6.309.527.50 6.99 5.909.49 6.20 6.557.72)7.24310y =+++++++++= 1013283.9i i i x y ==∑,102120183i i x ==∑(3)由散点图知:能用线性回归方程来刻画x 与y 之间的关系,设回归直线为ˆy ˆˆbx a =+21044.507.2433283.9ˆ0.161044.5020183b ⨯⨯-=≈⨯- ˆa =ˆ7.2430.1644.500.12-=-⨯≈ ∴ 线性回归方程为:ˆ0.160.12yx =+§1.3统计案例单元测试1.B;2.A;3.D;4.A;5.C;6.C;7.B;8.C;9. 64%;10.女教授人数,男教授人数,女副教授人数,男副教授人数; 11. 5%; 12. 一个地区受过9年或更少教育的百分比每增加1%,收入低于官方规定的贫困线的人数占本州人数的百分比将增加0.8%左右, 大于0;13. 解:(1)2×2的列联表计算2124(43332721) 6.20170546460k ⨯⨯-⨯=≈⨯⨯⨯ 因为 5.024k ≥,所以有理由认为假设“休闲方式与性别无关”是不合理的,即有97.5%的把握认为“休闲方式与性别有关”14 解:首先设变量1ux=,题目所给的数据变成如下表所示的数据经计算得,从而认为与y 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由公式得ˆˆ 1.125,8.973ab == 所以ˆ 1.1258.973yx =+ 最后回代1u x =,可得8.973ˆ 1.125y x=+第2章 推理与证明经典例题: [解] 1131312233+⨯+⨯=- 1232323233+⨯+⨯=- 1333334233+⨯+⨯=- ┅┅133)1(233+⨯+⨯=-+n n n n将以上各式分别相加得:n n n n ++++⨯+++++⨯=-+)321(3)321(31)1(222233所以: ]2131)1[(3132132222n n n n n +---+=++++)12)(1(61++=n n n当堂练习:1.B;2.C;3.C;4.D;5.B;6.B;7. A;8.D;9.D; 10.C; 11.A; 12.B;13.2222BCD ABC ACD ADB S S S S ∆∆∆∆=++; 14.2(1)(2)......(32)(21)n n n n n ++++++-=-; 15. f(2.5)>f(1)>f(3.5); 16. 5;12(n+1)(n-2); 17.证明:假设2、3、5为同一等差数列的三项,则存在整数m,n 满足3=2+md ① 5=2+nd ②①⨯n-②⨯m 得:3n-5m=2(n-m)两边平方得: 3n 2+5m 2-215mn=2(n-m)2左边为无理数,右边为有理数,且有理数≠无理数 所以,假设不正确。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六章统计单元素养测评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六章统计单元素养测评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

第六章 单元素养测评限时120分钟 分值150分 战报得分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假设要考察某公司生产的500克袋装牛奶的质量是否达标,现从800袋中抽取60袋进行检验,利用随机数表抽样时,先将800袋牛奶按000,001,…,799进行编号,如果从随机数表第8行第7列开始向右读,请你写出抽取检测的第5袋牛奶的编号是( ) (下面摘取了随机数表第7行至第9行)84 42 17 53 31 57 24 55 06 88 77 04 74 47 67 21 76 33 50 25 83 92 12 06 76 63 01 63 78 59 16 95 56 67 19 98 10 50 71 75 12 86 73 58 07 44 39 52 38 79 33 21 12 34 29 78 64 56 07 82 52 42 07 44 38 15 51 00 13 42 99 66 02 79 54 A .199 B .175 C .507 D .128【解析】选B.找到第8行第7列的数开始向右读,符合条件的是785,667,199,507,175. 2.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某校学生中抽取容量为60的样本,其中高二年级抽取15人,高三年级抽取25人,已知该校高一年级共有800人,则该校学生总人数是( ) A .4 800 B .2 400 C .1 600 D .3 200【解析】选B.由题意可得高一年级抽取的人数为60-15-25=20人,知该校高一年级共有800人,故抽样的比例为20800=140.设该校学生总人数是x 人,则有60x =140,求得x =2 400人.3.下列对一组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数据极差越小,样本数据分布越集中、稳定 B .数据平均数越小,样本数据分布越集中、稳定 C .数据标准差越小,样本数据分布越集中、稳定 D .数据方差越小,样本数据分布越集中、稳定【解析】选B.极差反映了最大值与最小值差的情况,极差越小,数据越集中.方差、标准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标准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方差较小的数据波动较小,稳定程度高.平均数越小,说明数据整体上偏小,不能反映数据稳定与否. 4.一组数据28,27,26,24,23,22的中位数为( ) A .26 B .25 C .24 D .26和24【解析】选B.数据28,27,26,24,23,22的中位数为26+242=25.5.某厂10名工人在一小时内生产零件的个数分别是15,17,14,10,15,17,17,16,14,12,设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为a ,中位数为b ,众数为c ,则有( ) A .a >b >c B .b >c >a C .c >a >b D .c >b >a【解析】选D.把数据由小到大排列可得:10,12,14,14,15,15,16,17,17,17,故a =14.7,b =15,c =17,所以c >b >a .6.某市2020年12个月的PM2.5平均浓度指数如图所示.由图判断,四个季度中PM2.5平均浓度指数的方差最小的是( )A .第一季度B .第二季度C .第三季度D .第四季度【解析】选B.根据题意,根据图中数据知,第一季度的数据是72.35,43.96,93.33; 第二季度的数据是66.5,55.25,58.67; 第三季度的数据是59.16,38.67,51.6;第四季度的数据是82.09,104.6,168.05;观察得出第二季度的数据波动性最小,所以第二季度的PM2.5平均浓度指数的方差最小.7.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6,方差是6,若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30,得到一组新数据,所得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A.56,6 B.30,6 C.56,10 D.30,10【解析】选A.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6,方差是6,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30,得到一组新数据,由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得:所得新数据的平均数为26+30=56,方差不变,仍为6.8.甲、乙、丙三位同学在一项集训中的40次测试分数都在[50,100]内,将他们的测试分数分别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记甲、乙、丙的分数标准差分别为s1,s2,s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A.s1>s2>s3B.s1>s3>s2C.s3>s1>s2D.s3>s2>s1【解析】选B.根据三个频率分布直方图知,第一组数据的两端数字较多,绝大部分数字都处在两端,数据偏离平均数远,最分散,其方差最大;第二组数据绝大部分数字都在平均数左右,数据最集中,其方差最小;第三组数据是单峰的每一个小长方形的差别比较小,数字分布均匀,数据不如第一组偏离平均数大,方差比第一组数据的方差小,比第二组数据的方差大;综上可知s1>s3>s2.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9.如图是甲、乙两个工厂的轮胎宽度的雷达图.根据如图中的信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厂轮胎宽度的平均数大于乙厂轮胎宽度的平均数B.甲厂轮胎宽度的众数大于乙厂轮胎宽度的众数C.甲厂轮胎宽度的中位数与乙厂轮胎宽度的中位数相同D.甲厂轮胎宽度的极差小于乙厂轮胎宽度的极差【解析】选ACD.由题意得甲厂轮胎宽度的平均数是195,众数是194,中位数是194.5,极差为3,乙厂轮胎宽度的平均数是194,众数是195,中位数是194.5,极差为5,故A,C,D正确,B错误.10.在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有专业机构认为该事件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感染的标志为“连续10天,每天新增疑似病例不超过7人”.过去10日,甲、乙、丙、丁四地新增疑似病例数据信息如下,一定符合该标志的是()甲地:中位数为2,极差为5;乙地:总体平均数为2,众数为2;丙地:总体平均数为1,总体方差大于0;丁地:总体平均数为2,总体方差为3.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解析】选AD.该事件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感染的标志为“连续10天,每天新增疑似病例不超过7人”.在A 中,甲地:中位数为2,极差为5,每天新增疑似病例没有超过7人的可能,故甲地符合标准,即A 成立;在B 中,乙地:总体平均数为2,众数为2,每天新增疑似病例有超过7人的可能,故乙地不符合标准,即B 不成立;在C 中,丙地:总体平均数为1,总体方差大于0,每天新增疑似病例有超过7人的可能,故丙地不符合标准,即C 不成立;在D 中,丁地:总体平均数为2,总体方差为3.根据方差公式,如果存在大于7的数存在,那么方差不会为3,故丁地符合标准,即D 成立.11.某学校高一年级在校人数为600人,其中男生320人,女生280人,为了解学生身高发展情况,按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0名男生身高为一个样本,其样本平均数为170.2 cm ,方差为2.1;抽取50名女生身高为一个样本,其样本平均数为162.0 cm ,方差为3.则( ) A .该校高一学生的平均身高约为166.4 cm B .该校高一学生的平均身高约为168.2 cm【解析】x ,50名女生的平均身高为y ,全校高一年级男生人数为M ,女生人数为N .由题意可知,x =170.2,y M =320,N =280,所以样本平均数w =M M +N x +N M +N y =320320+280×170.2+280320+280×162.0≈166.4(cm),样本方差s 2=320320+280×[]2.1+()170.2-166.42+280320+280×[]3+()162.0-166.42≈19.3,故该校高一学生的平均身高约为166.4 cm ,方差约为19.3.12.某学校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知识比赛,满分100分,统计20名学生的得分情况如图所示,若该20名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为a ,平均数为b ,众数为c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92 B.b=92C.c=90 D.b+c<2a【解析】选ACD.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20名学生中,得分为88分的学生有:0.2×20=4人,得分为90分的学生有:0.25×20=5人,得分为92分的学生有:0.15×20=3人,得分为94分的学生有:0.2×20=4人,得分为96分的学生有:0.1×20=2人,得分为98分的学生有:0.05×20=1人,得分为100分的学生有:0.05×20=1人,所以中位数a=92分,故A正确;平均数b=120(88×4+90×5+92×3+94×4+96×2+98×1+100×1)=92.2,故B错误;众数c=90,故C正确;b+c=92.2+90=182.2,2a=2×92=184,所以b+c<2a.故D正确.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某校从高一新生中随机抽取了一个容量为20的身高样本,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如下(单位:cm):152,155,158,164,164,165,165,165,166,167,168,168,169,170,170,170,171,x,174,175.若样本数据的第90百分位数是173,则x的值为______.【解析】百分位数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可以了解的某一个样本在整个样本集合中所处的位置,本题第90百分位数是173,即比173小的数据占90%.答案:17214.从参加疫情防控知识竞赛的学生中抽出60名学生,将其成绩(均为整数)整理后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这60名学生中成绩在区间[79.5,89.5)的人数为________.【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0.005+0.01+0.015×2+a +0.03)×10=1,解得a =0.025. 所以这60名学生中成绩在区间[79.5,89.5)的人数为0.025×10×60=15人. 答案:1515.对某电子元件进行寿命追踪调查,情况如下:寿命(h) 100~200 200~300 300~400 个数 20 30 80 寿命(h) 400~500 500~600 个数4030【解析】根据题意得150×20+250×30+350×80+450×40+550×3020+30+80+40+30=365.答案:36516.数据x 1,x 2,…,x 8的均值为52,方差为2,现增加一个数据x 9后方差不变,则x 9的可能取值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18[⎝⎛⎭⎫x 1-522+…+⎝⎛⎭⎫x 8-522]=2,故⎝⎛⎭⎫x 1-522+…+⎝⎛⎭⎫x 8-522=16, 所以x 21 +x 22 +…+x 28 -5(x 1+x 2+…+x 8)+34=0.所以x 21 +x 22 +…+x 28 =5×52×8-34=66,增加一个x 9后,该组的平均数为8×52+x 99=20+x 99.所以⎝ ⎛⎭⎪⎫x 1-20+x 992+⎝ ⎛⎭⎪⎫x 2-20+x 992+…+⎝ ⎛⎭⎪⎫x 9-20+x 99=9×2=18,即x 21 +x 22 +…+x 28-40+2x 99(x 1+x 2+…+x 8)+ 8⎝ ⎛⎭⎪⎫20+x 992+⎝ ⎛⎭⎪⎫8x 9-2092=18, 所以66-40+2x 99×8×52+8⎝ ⎛⎭⎪⎫20+x 992+⎝ ⎛⎭⎪⎫8x 9-2092-18=0, 整理得⎝⎛⎭⎫66-18-8009+3 20081+40081+ ⎝⎛⎭⎫-40x 99+320x 99-320x 99+⎝⎛⎭⎫8x 29 81+64x 29 81=0,即329-409x 9+89x 29 =0, 所以x 29 -5x 9+4=0, 解得x 9=1或x 9=4. 答案:1或4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有以下三个案例:案例一:从同一批次同类型号的10袋牛奶中抽取3袋检测其三聚氰胺含量;案例二:某公司有员工8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60人,具有中级职称的320人,具有初级职称的200人,其余人员120人.从中抽取容量为40的样本,了解该公司职工收入情况; 案例三:从某校1 000名高一学生中抽取10人参加一项主题为“学雷锋,树新风”的志愿者活动.(1)你认为这些案例应采用怎样的抽样方式较为合适? (2)在你使用的分层抽样案例中写出抽样过程?【解析】(1)案例一数量少,用简单随机抽样,案例二员工收入差距明显,用分层抽样,案例三数量多,用系统抽样.(2)分层抽样的抽样过程如下:①分层,将总体分为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及其余人员四层;②确定抽样比例k =40800=120;③按上述比例确定各层样本数分别为8人、16人、10人、6人;④按简单随机抽样方式在各层确定相应的样本;⑤汇总构成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 18.(12分)某公益组织在某社区调查年龄在[20,50]内的居民熬夜时间,得到如下表格:其中有三项数据由于污损用a ,b ,c 代替,试求该社区所调查居民的平均熬夜时长. 【解析】由题表可知该社区在[20,50]内的居民人数为3.6÷30%=12(百人),则年龄在[30,40)的居民所占比例为6÷12=50%,年龄在[40,50]的居民人数所占比例为1-30%-50%=20%,故该社区所调查居民的平均熬夜时长为x =4×30%+2×50%+1×20%=1.2+1+0.2=2.4(h). 19.(12分)在射击比赛中,甲、乙两名运动员分在同一小组,统计出他们命中的环数如表:【解析】为了分析的方便,先计算两人的统计指标如表所示.(1)平均环数和方差相结合,平均环数高者胜.若平均环数相等,则再看方差,方差小者胜,则甲胜.(2)平均环数与中位数相结合,平均环数高者胜,若平均环数相等,则再看中位数,中位数大者胜,则乙胜.(3)平均环数与命中10环次数相结合,平均环数高者胜.若平均环数相等,则再看命中10环次数,命中10环次数多者胜,则乙胜.20.(12分)某工厂对一批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如图是根据抽样检测后的产品净重(单位:克)数据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产品净重的X 围是[96,106],样本数据分组为[96,98),[98,100),[100,102),[102,104),[104,106],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100克的个数是36. (1)求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2克的产品的个数; (2)求样本的众数和中位数; (3)求样本的平均数.【解析】(1)由题意可知:样本中净重小于100克的产品的频率=(0.05+0.1)×2=0.3, 所以样本容量=360.3=120所以样本中净重在[98,102)的产品个数=(0.1+0.15)×2×120=60.(2)由题图知,最高小矩形的中点横坐标是101,故众数是101,又最左边的两个小矩形的面积和是0.3,最右边的两个小矩形的面积和是0.4,第3个小矩形应取面积15100×43=0.2,故中位数100+43=3043.21.(12分)某工厂甲、乙两个车间包装同一种产品,在自动包装传送带上每隔一小时抽一包产品,称其质量(单位:克)是否合格,分别记录抽查数据,获得质量数据如下. 甲:107,111,111,113,114,122; 乙:108,109,110,112,115,124. (1)写出甲的众数和乙的中位数;(2)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甲、乙两个车间产品质量的均值与方差,并说明哪个车间的产品的质量相对稳定.【解析】(1)甲的众数是111,乙的中位数是111.(2)设甲、乙两个车间产品质量的均值分别为x甲、x 乙,方差分别为s 2甲 、s 2乙 ,则x 甲=122+114+113+111+111+1076=113, x 乙=124+110+112+115+108+1096=113. s 2甲 =16[(122-113)2+(114-113)2+(113-113)2+(111-113)2+(111-113)2+(107-113)2]=21,s 2乙 =16[(124-113)2+(110-113)2+(112-113)2+(115-113)2+(108-113)2+(109-113)2]≈29.33,由于s 2甲 <s 2乙 ,所以甲车间的产品的质量相对稳定.22.(12分)为满足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所需,某快递公司以优厚的条件招聘派送员,现给出了两种日薪薪酬方案,甲方案:底薪100元,每派送一单奖励1元;乙方案:底薪150元,每日前55单没有奖励,超过55单的部分每单奖励10元.(1)请分别求出这两种薪酬方案中日薪y (单位:元)与送货单数n 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该公司所有派送员10天的派送记录,发现派送员的日平均派送单数与天数满足以下表格:①根据以上数据,设每名派送员的日薪为X (单位:元),试分别求出这10天中甲、乙两种方案的日薪X 的平均数及方差;②结合①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学的思想,若你去应聘派送员,选择哪种薪酬方案比较合适,并说明你的理由.(参考数据:172=289,372=1 369)【解析】(1)甲方案,y =100+n ;乙方案,y =⎩⎪⎨⎪⎧150,n ≤55,10n -400,n >55.(2)①甲方案中,根据已知表格可计算出日平均派送单数为2×50+3×54+2×56+2×58+6010=55,方差为0.2×(50-55)2+0.3×(54-55)2+0.2×(56-55)2+0.2×(58-55)2+0.1×(60-55)2=9.8, 所以,由(1)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知,甲方案的日薪X 的平均数为155,方差为9.8.乙方案中,日薪X 的平均数为[5×150+160×2+180×2+200]×0.1=163,日薪方差为0.5×(150-163)2+0.2×(160-163)2+0.2×(180-163)2+0.1×(200-163)2=281.②若去应聘派送员,我会选择乙方案,从平均数的角度来看,乙方案的平均薪酬更高,同时更有激励作用.。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全册同步练习及单元检测含答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全册同步练习及单元检测含答案

⼈教A版⾼中数学选修2-3全册同步练习及单元检测含答案⼈教版⾼中数学选修2~3 全册章节同步检测试题⽬录第1章《计数原理》同步练习 1.1测试1第1章《计数原理》同步练习 1.1测试2第1章《计数原理》同步练习 1.1测试3第1章《计数原理》同步练习 1.2排列与组合第1章《计数原理》同步练习 1.3⼆项式定理第1章《计数原理》测试(1)第1章《计数原理》测试(2)第2章同步练习 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第2章同步练习 2.2⼆项分布及其应⽤第2章测试(1)第2章测试(2)第2章测试(3)第3章练习 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第3章练习 3.2独⽴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第3章《统计案例》测试(1)第3章《统计案例》测试(2)第3章《统计案例》测试(3)1.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测试题⼀、选择题1.⼀件⼯作可以⽤2种⽅法完成,有3⼈会⽤第1种⽅法完成,另外5⼈会⽤第2种⽅法完成,从中选出1⼈来完成这件⼯作,不同选法的种数是()A.8 B.15C.16 D.30答案:A2.从甲地去⼄地有3班⽕车,从⼄地去丙地有2班轮船,则从甲地去丙地可选择的旅⾏⽅式有()A.5种B.6种C.7种D.8种答案:B3.如图所⽰为⼀电路图,从A 到B 共有()条不同的线路可通电()A.1 B.2 C.3 D.4答案:D4.由数字0,1,2,3,4可组成⽆重复数字的两位数的个数是()A.25 B.20 C.16 D.12答案:C5.李芳有4件不同颜⾊的衬⾐,3件不同花样的裙⼦,另有两套不同样式的连⾐裙.“五⼀”节需选择⼀套服装参加歌舞演出,则李芳有()种不同的选择⽅式()A.24 B.14 C.10 D.9答案:B 6.设A ,B 是两个⾮空集合,定义{}()A B a b a A b B *=∈∈,,|,若{}{}0121234P Q ==,,,,,,,则P *Q 中元素的个数是()A.4 B.7 C.12 D.16答案:C⼆、填空题7.商店⾥有15种上⾐,18种裤⼦,某⼈要买⼀件上⾐或⼀条裤⼦,共有种不同的选法;要买上⾐,裤⼦各⼀件,共有种不同的选法.答案:33,2708.⼗字路⼝来往的车辆,如果不允许回头,共有种⾏车路线.答案:129.已知{}{}0341278a b ∈∈,,,,,,,则⽅程22()()25x a y b -+-=表⽰不同的圆的个数是.答案:1210.多项式123124534()()()()a a a b b a a b b ++++++··展开后共有项.答案:1011.如图,从A →C ,有种不同⾛法.答案:612.将三封信投⼊4个邮箱,不同的投法有种.答案:34三、解答题 13.⼀个⼝袋内装有5个⼩球,另⼀个⼝袋内装有4个⼩球,所有这些⼩球的颜⾊互不相同.(1)从两个⼝袋内任取⼀个⼩球,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2)从两个⼝袋内各取⼀个⼩球,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解:(1)549N =+=种;(2)5420N =?=种.14.某校学⽣会由⾼⼀年级5⼈,⾼⼆年级6⼈,⾼三年级4⼈组成.(1)选其中1⼈为学⽣会主席,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2)若每年级选1⼈为校学⽣会常委,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3)若要选出不同年级的两⼈参加市⾥组织的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解:(1)56415N =++=种;(2)564120N =??=种;(3)56644574N =?+?+?=种15.已知集合{}321012()M P a b =---,,,,,,,是平⾯上的点,a b M ∈,.(1)()P a b ,可表⽰平⾯上多少个不同的点?(2)()P a b ,可表⽰多少个坐标轴上的点?解:(1)完成这件事分为两个步骤:a 的取法有6种,b 的取法也有6种,∴P 点个数为N =6×6=36(个);(2)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为三类:①x 轴上(不含原点)有5个点;②y 轴上(不含原点)有5个点;③既在x 轴,⼜在y 轴上的点,即原点也适合,∴共有N =5+5+1=11(个).1.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测试题⼀、选择题 1.从集合{ 0,1,2,3,4,5,6}中任取两个互不相等的数a ,b 组成复数a bi +,其中虚数有() A .30个 B .42个 C .36个 D .35个答案:C2.把10个苹果分成三堆,要求每堆⾄少1个,⾄多5个,则不同的分法共有() A .4种 B .5种 C .6种 D .7种答案:A3.如图,⽤4种不同的颜⾊涂⼊图中的矩形A ,B ,C ,D 中,要求相邻的矩形涂⾊不同,则不同的涂法有() A .72种 B .48种 C .24种 D .12种答案:A4.教学⼤楼共有五层,每层均有两个楼梯,由⼀层到五层的⾛法有() A .10种 B .52种C.25种D.42种答案:D5.已知集合{}{}023A B x x ab a b A ===∈,,,,,|,则B 的⼦集的个数是()A.4 B.8 C.16 D.15答案:C6.三边长均为正整数,且最⼤边长为11的三⾓形的个数为()A.25 B.26 C.36 D.37答案:C⼆、填空题7.平⾯内有7个点,其中有5个点在⼀条直线上,此外⽆三点共线,经过这7个点可连成不同直线的条数是.答案:128.圆周上有2n 个等分点(1n >),以其中三个点为顶点的直⾓三⾓形的个数为.答案:2(1)n n -9.电⼦计算机的输⼊纸带每排有8个穿孔位置,每个穿孔位置可穿孔或不穿孔,则每排可产⽣种不同的信息.答案:25610.椭圆221x y m n+=的焦点在y 轴上,且{}{}123451234567m n ∈∈,,,,,,,,,,,,则这样的椭圆的个数为.答案:20 11.已知集合{}123A ,,ü,且A 中⾄少有⼀个奇数,则满⾜条件的集合A 分别是.答案:{}{}{}{}{}13122313,,,,,,,12.整数630的正约数(包括1和630)共有个.答案:24三、解答题 13.⽤0,1,2,3,4,5六个数字组成⽆重复数字的四位数,⽐3410⼤的四位数有多少个?解:本题可以从⾼位到低位进⾏分类.(1)千位数字⽐3⼤.(2)千位数字为3:①百位数字⽐4⼤;②百位数字为4: 1°⼗位数字⽐1⼤;2°⼗位数字为1→个位数字⽐0⼤.所以⽐3410⼤的四位数共有2×5×4×3+4×3+2×3+2=140(个).14.有红、黄、蓝三种颜⾊旗⼦各(3)n n >⾯,任取其中三⾯,升上旗杆组成纵列信号,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信号?若所升旗⼦中不允许有三⾯相同颜⾊的旗⼦,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信号?若所升旗⼦颜⾊各不相同,有多少种不同的信号?解: 1N =3×3×3=27种; 227324N =-=种; 33216N =??= 种.15.某出版社的7名⼯⼈中,有3⼈只会排版,2⼈只会印刷,还有2⼈既会排版⼜会印刷,现从7⼈中安排2⼈排版,2⼈印刷,有⼏种不同的安排⽅法.解:⾸先分类的标准要正确,可以选择“只会排版”、“只会印刷”、“既会排版⼜会印刷”中的⼀个作为分类的标准.下⾯选择“既会排版⼜会印刷”作为分类的标准,按照被选出的⼈数,可将问题分为三类:第⼀类:2⼈全不被选出,即从只会排版的3⼈中选2⼈,有3种选法;只会印刷的2⼈全被选出,有1种选法,由分步计数原理知共有3×1=3种选法.第⼆类:2⼈中被选出⼀⼈,有2种选法.若此⼈去排版,则再从会排版的3⼈中选1⼈,有3种选法,只会印刷的2⼈全被选出,有1种选法,由分步计数原理知共有2×3×1=6种选法;若此⼈去印刷,则再从会印刷的2⼈中选1⼈,有2种选法,从会排版的3⼈中选2⼈,有3种选法,由分步计数原理知共有2×3×2=12种选法;再由分类计数原理知共有6+12=18种选法.第三类:2⼈全被选出,同理共有16种选法.所以共有3+18+16=37种选法.1. 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综合卷⼀.选择题:1.⼀个三层书架,分别放置语⽂书12本,数学书14本,英语书11本,从中取出⼀本,则不同的取法共有()(A ) 37种(B ) 1848种(C ) 3种(D ) 6种2.⼀个三层书架,分别放置语⽂书12本,数学书14本,英语书11本,从中取出语⽂、数学、英语各⼀本,则不同的取法共有()(A ) 37种(B ) 1848种(C ) 3种(D ) 6种3.某商业⼤厦有东南西3个⼤门,楼内东西两侧各有2个楼梯,从楼外到⼆楼的不同⾛法种数是()(A ) 5 (B )7 (C )10 (D )124.⽤1、2、3、4四个数字可以排成不含重复数字的四位数有()(A )265个(B )232个(C )128个(D )24个5.⽤1、2、3、4四个数字可排成必须含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有()(A )265个(B )232个(C )128个(D )24个6.3科⽼师都布置了作业,在同⼀时刻4名学⽣都做作业的可能情况有()(A )43种(B )34种(C )4×3×2种(D ) 1×2×3种7.把4张同样的参观券分给5个代表,每⼈最多分⼀张,参观券全部分完,则不同的分法共有()(A )120种(B )1024种(C )625种(D )5种8.已知集合M={l ,-2,3},N={-4,5,6,7},从两个集合中各取⼀个元素作为点的坐标,则这样的坐标在直⾓坐标系中可表⽰第⼀、⼆象限内不同的点的个数是()(A )18 (B )17 (C )16 (D )109.三边长均为整数,且最⼤边为11的三⾓形的个数为()(A )25 (B )36 (C )26 (D )3710.如图,某城市中,M 、N 两地有整齐的道路⽹,若规定只能向东或向北两个⽅向沿途中路线前进,则从M 到N 不同的⾛法共有()(A )25 (B )15 (C)13 (D )10 ⼆.填空题:11.某书店有不同年级的语⽂、数学、英语练习册各10本,买其中⼀种有种⽅法;买其中两种有种⽅法.12.⼤⼩不等的两个正⽅形玩具,分别在各⾯上标有数字1,2,3,4,5,6,则向上的⾯标着的两个数字之积不少于20的情形有种.13.从1,2,3,4,7,9中任取不相同的两个数,分别作为对数的底数和真数,可得到个不同的对数值.14.在连结正⼋边形的三个顶点组成的三⾓形中,与正⼋边形有公共边的有个.15.某班宣传⼩组要出⼀期向英雄学习的专刊,现有红、黄、⽩、绿、蓝五种颜⾊的粉笔供选⽤,要求在⿊板中A 、B 、C 、D 每⼀部分只写⼀种颜⾊,如图所⽰,相邻两块颜⾊不同,则不同颜⾊的书写⽅法共有种.三.解答题:16.现由某校⾼⼀年级四个班学⽣34⼈,其中⼀、⼆、三、四班分别为7⼈、8⼈、9⼈、10⼈,他们⾃愿组成数学课外⼩组.(1)选其中⼀⼈为负责⼈,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2)每班选⼀名组长,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3)推选⼆⼈做中⼼发⾔,这⼆⼈需来⾃不同的班级,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17.4名同学分别报名参加⾜球队,蓝球队、乒乓球队,每⼈限报其中⼀个运动队,不同的报名⽅法有⼏种?[探究与提⾼]1.甲、⼄两个正整数的最⼤公约数为60,求甲、⼄两数的公约数共有多个?2.从{-3,-2,-1,0,l,2,3}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作为抛物线⽅程y=ax2+bx+c(a≠0)的系数,如果抛物线过原点,且顶点在第⼀象限,这样的抛物线共有多少条?3.电视台在“欢乐今宵”节⽬中拿出两个信箱,其中存放着先后两次竞猜中成绩优秀的群众来信,甲信箱中有30封,⼄信箱中有20封.现由主持⼈抽奖确定幸运观众,若先确定⼀名幸运之星,再从两信箱中各确定⼀名幸运伙伴,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综合卷1.A 2.B 3.D 4.D 5.B 6.B 7.D 8.B 9.B 10.B11.30;300 12.513.17 14.40 15.1801. 2排列与组合1、排列综合卷1.90×9l ×92×……×100=()(A )10100A (B )11100A (C )12100A (D )11101A 2.下列各式中与排列数mn A 相等的是()(A )!(1)!-+n n m (B )n(n -1)(n -2)……(n -m) (C )11m n nA n m --+ (D )111m n n A A --3.若 n ∈N 且 n<20,则(27-n )(28-n)……(34-n)等于()(A )827n A - (B )2734nn A -- (C )734n A - (D )834n A -4.若S=123100123100A A A A ++++,则S 的个位数字是()(A )0 (B )3 (C )5 (D )85.⽤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偶数共有()(A )24个(B )30个(C )40个(D )60个6.从0,l ,3,5,7,9中任取两个数做除法,可得到不同的商共有()(A )20个(B )19个(C )25个(D )30个7.甲、⼄、丙、丁四种不同的种⼦,在三块不同⼟地上试种,其中种⼦甲必须试种,那么不同的试种⽅法共有()(A )12种(B )18种(C )24种(D )96种8.某天上午要排语⽂、数学、体育、计算机四节课,其中体育不排在第⼀节,那么这天上午课程表的不同排法共有()(A )6种(B )9种(C )18种(D )24种9.有四位司机、四个售票员组成四个⼩组,每组有⼀位司机和⼀位售票员,则不同的分组⽅案共有()(A )88A 种(B )48A 种(C )44A ·44A 种(D )44A 种10.有4位学⽣和3位⽼师站在⼀排拍照,任何两位⽼师不站在⼀起的不同排法共有()(A )(4!)2种(B )4!·3!种(C )34A ·4!种(D )3 5A ·4!种11.把5件不同的商品在货架上排成⼀排,其中a ,b 两种必须排在⼀起,⽽c ,d 两种不能排在⼀起,则不同排法共有()(A )12种(B )20种(C )24种(D )48种⼆.填空题::12.6个⼈站⼀排,甲不在排头,共有种不同排法.13.6个⼈站⼀排,甲不在排头,⼄不在排尾,共有种不同排法.14.五男⼆⼥排成⼀排,若男⽣甲必须排在排头或排尾,⼆⼥必须排在⼀起,不同的排法共有种.15.将红、黄、蓝、⽩、⿊5种颜⾊的⼩球,分别放⼊红、黄、蓝、⽩、⿊5种颜⾊的⼝袋中,但红⼝袋不能装⼊红球,则有种不同的放法.16.(1)有5本不同的书,从中选3本送给3名同学,每⼈各⼀本,共有种不同的送法;(2)有5种不同的书,要买3本送给3名同学,每⼈各⼀本,共有种不同的送法.三、解答题:17.⼀场晚会有5个唱歌节⽬和3个舞蹈节⽬,要求排出⼀个节⽬单(1)前4个节⽬中要有舞蹈,有多少种排法?(2)3个舞蹈节⽬要排在⼀起,有多少种排法?(3)3个舞蹈节⽬彼此要隔开,有多少种排法?18.三个⼥⽣和五个男⽣排成⼀排.(1)如果⼥⽣必须全排在⼀起,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2)如果⼥⽣必须全分开,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3)如果两端都不能排⼥⽣,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4)如果两端不能都排⼥⽣,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5)如果三个⼥⽣站在前排,五个男⽣站在后排,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综合卷1.B 2.D 3.D 4.C 5.A 6.B 7.B 8.C 9.D 10.D 11.C12.600 13.504 14.480 15.9616.(1) 60;(2) 12517.(1) 37440;(2) 4320;(3) 1440018.(1) 4320;(2) 14400;(3) 14400;(4) 36000;(5) 7202、组合综合卷⼀、选择题:1.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A )!!()!mn n C m n m =- (B )11mm n n m C C n m++=- (C )1111m m n n m C C n +++=+ (D )11m m n n C C ++= 2.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A )m n m n n C C -= (B )11m m mm m m C C C -++=(C )123455555552C C C C C ++++= (D )11 111m m m m n n n n C C C C --+--=++3.⽅程2551616x x x C C --=的解共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若372345n n n C A ---=,则n 的值是()(A )11 (B )12 (C )13 (D )145.已知7781n n n C C C +-=,那么n 的值是()(A )12 (B )13 (C )14 (D )15 6.从5名男⽣中挑选3⼈,4名⼥⽣中挑选2⼈,组成⼀个⼩组,不同的挑选⽅法共有()(A )3254C C 种(B ) 3254C C 55A 种(C ) 3254A A 种(D ) 3254A A 55A 种7.从4个男⽣,3个⼥⽣中挑选4⼈参加智⼒竞赛,要求⾄少有⼀个⼥⽣参加的选法共有()(A )12种(B )34种(C )35种(D )340种8.平⾯上有7个点,除某三点在⼀直线上外,再⽆其它三点共线,若过其中两点作⼀直线,则可作成不同的直线()(A )18条(B )19条(C )20条(D )21条9.在9件产品中,有⼀级品4件,⼆级品3件,三级品2件,现抽取4个检查,⾄少有两件⼀级品的抽法共有()(A )60种(B )81种(C )100种(D )126种10.某电⼦元件电路有⼀个由三节电阻串联组成的回路,共有6个焊点,若其中某⼀焊点脱落,电路就不通.现今回路不通,焊点脱落情况的可能有()(A )5种(B )6种(C )63种(D )64种⼆.填空题:11.若11m m n n C xC --=,则x= .12.三名教师教六个班的课,每⼈教两个班,分配⽅案共有种。

高中数学 第三章 统计案例 3.1 独立性检验 假设检验(h

高中数学 第三章 统计案例 3.1 独立性检验 假设检验(h

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ing)方法演变:t检验、z检验、F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 ANOVA)➢概述假设检验是分析数据的一种方法。

回答此类问题:“随机发生的事件的概率是多少?”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我们从数据中发现的结果是真的吗?”当问题是有关大的总体而只能得到总体的一个样本时用假设检验。

这种方法被用来回答在质量改进中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如“我们在过程中所做的改变对产出创造了有意义的差别吗?”或”顾客对场地A的满意度是不是比其他场地高?”最常用的检验是:z检验、t检验、F检验、卡方(χ2)检验和方差分析。

这些检验和其他的检验都是基于均值、方差、比例及其他统计量所形成的具有常见模式的频率分布。

最有名的分布就是正态分布,它是:检验的基础。

t检验、F检验和卡方(χ2)检验是基于t分布、F分布和卡方分布。

➢适用场合·想知道一组或更多组数据的平均值、比例、方差或其他特征时;·当结论是基于更大总体中所取得的样本时。

例如:·想确定一个过程的均值或方差有否改变;·想确定很多数据集的均值或方差是否不同:·想确定两组不同的数据集的比例是否不同;·想确定真正的比例、均值或方差是否和一个定值相等(或大于或小于)。

➢实施步骤假设检验的步骤由三部分组成:理解要解决的问题并安排检验(以下步骤1~3);数字计算通常由计算机完成(步骤4和步骤5);应用数值结果到实际问题中(步骤6)。

虽然计算机能处理数字,但理解假没检验隐含的观念对第1部分和第3部分至关重要。

如果第一次接触假设检验,那么从看“注意事项”中的术语和定义开始。

这些定义解释了假设检验的慨念,然后再回来看这个步骤。

本书不可能详细地涉及假设检验。

这个步骤是个综述和快速参考。

要得到更多的信息,查阅统计学参考书或请教统计学家。

1确定要从数据中获得的结论。

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

用哪种检验取决于检验的目的和数据的种类。

统计第二章练习

统计第二章练习

第二章统计调查一、填空题1、统计调查是指搜集的工作过程。

2、为确保调查工作质量,要求调查资料要做到、、、。

3、统计调查有多种方式方法。

按照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可分为调查和调查;按照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调查和调查;按照组织方式,可分为调查和调查。

4、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这是调查,而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都属于调查。

5、调查间隔时间称为经常性调查,否则为调查。

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是有区别的,前者是的承担者,后者是的单位。

7、某地区进行工业企业设备状况调查,调查对象是,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是。

8、统计调查方案中确定的调查时间包括三方面含义,即、和。

9、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的时间又叫作。

10、统计报表按照调查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和。

11、按照填报单位不同,统计报表分为和。

由基层企事业单位填报,则由主管部门汇总填报。

12、普查是、、调查。

13、按照普查资料汇总特点的不同,普查可分为______和_____。

14、重点调查只就进行调查,它只能用于。

15、重点调查是一种______,它所选择的重点单位的_____ _在总体全部单位的_____ _中占有绝大比重。

16、抽样调查是按照抽选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其目的是。

17、抽样调查的特点可以概括为___ ___、和____ __。

18、典型调查的首要问题是。

19、统计部门建立的大中型企业卡片制度要求各大中型企业每年上报一次,以了解整个经济状况,这体现了与的结合。

二、判断题1、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各个方面都进行调查。

()2、全面调查只适用于有限总体。

()3、如果调查间隔时间相等,这种调查就是经常性调查。

()4、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经常性调查方式。

()5、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时是一致的。

()6、调查时间就是开始调查工作的时间。

()7、全国统一的统计报表制度是我国统计调查的主要方式。

()8、普查可以得到全面、详细的资料,但花费较大。

概率与统计 第三讲 统计与统计案例——2023届高考理科数学大单元二轮复习练重点【新课标全国卷】

概率与统计  第三讲 统计与统计案例——2023届高考理科数学大单元二轮复习练重点【新课标全国卷】

专题八 概率与统计 第三讲 统计与统计案例——2023届高考理科数学大单元二轮复习练重点【新课标全国卷】1.在某次赛车中,50名参赛选手的成绩(单位:min )全部介于13到18之间(包括13和18).现将比赛成绩分为五组:第一组[13,14),第二组[14,15),…,第五组[17,18],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若成绩在[13,15)内的选手可获奖,则这50名选手中获奖的人数为( )A.11B.15C.35D.392.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测试,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数据的分组依次为[)20,40,[)40,60,[)60,80,[]80,100.若低于60分的人数是15人,则参加英语测试的学生人数是( )A.45B.50C.55D.60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有5.4亿,如图为某县农村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图,为了解该县从业人员在从事农业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以推进县乡村振兴工作,某调查机构计划从某县的所有从业人员中随机抽取20人展开某项调研,则所抽取的20人中恰有2人的年龄在20岁以下的概率约为( ) (170.90.167≈,180.90.15≈,190.90.135≈,200.90.122≈)A.0.25B.0.29C.0.32D.0.354.某校高一年级在某次数学测验中成绩不低于80分的所有考生的成绩统计表如下:A.在[90,100]内B.在(100,110]内C.在(110,120]内D.在(120,130]内5.若某同学连续3次考试的名次(3次考试均没有出现并列名次的情况)不低于第3名,则称该同学为班级的尖子生.根据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过去连续3次考试名次的数据,推断一定是尖子生的是( )A.甲同学:平均数为2,众数为1B.乙同学:平均数为2,方差小于1C.丙同学:中位数为2,众数为2D.丁同学:众数为2,方差大于16.2021年某省高考体育百米测试中,成绩全部介于12秒与18秒之间,抽取其中100个样本,将测试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六组:第一组[12,13),第二组[13,14),…,第六组[17,18],得到如下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该100考生的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保留一位小数)分别是( )A.15.2 15.3B.15.1 15.4C.15.1 15.3D.15.2 15.37.设样本数据1x ,2x ,…,10x 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1和4,若i i y x a =+(a 为非零常数,1,2,,10i =),则1y ,2y ,…,10y 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 A.1a +,4B.1a +,4a +C.1,4D.1,4a +8.已知变量x ,y 之间的一组数据如下表:若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0.7y x a =+,则a =( ) A.0.1B.0.2C.0.35D.0.459.某车间为了规定工时定额,需要确定加工零件所花费的时间,为此进行了5次试验.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由最小二乘法求得经验回归直线方程0.6754.9y x =+,表中有一个数据模糊不清,请你推断出该数据的值为( )C.68 10.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为了解某城市居民对冰雪运动的关注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市100人进行调查统计,得到如下22⨯列联表.参考公式:()()()()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附表:A.该市女性居民中大约有5%的人关注冰雪运动B.该市男性届民中大约有95%的人关注冰雪运动C.有95%的把握认为该市居民是否关注冰雪运动与性别有关D.有99%的把握认为该市居民是否关注冰雪运动与性别有关11.一个项目由15个专家评委投票表决,剔除一个最高分96,一个最低分58后所得到的平均分为92,方差为16,那么原始得分的方差为_______.12.经市场调查,某款热销品的销售量y(万件)与广告费用x(万元)之间满足回归直线方程 3.5=+.若样本点中心为(45,35),则当销售量为52.5万件时,可估计投入y bx的广告费用为_________________万元.13.某学校为了制订治理学校门口上学、放学期间家长接送孩子乱停车现象的措施,对全校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从中随机抽取的50份调查问卷,得到了如下的列联表:14.某行业主管部门为了解本行业中小企业的生产情况,随机调查了100个企业,得到这些企业第一季度相对于前一年第一季度产值增长率y的频数分布表.例;(2)求这类企业产值增长率的平均数与标准差的估计值(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精确到0.01)8.602.15.某学生兴趣小组随机调查了某市100天中每天的空气质量等级和当天到某公园锻炼的人次,整理数据得到下表(单位:天):1(优) (2)求一天中到该公园锻炼的平均人次的估计值(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3)若某天的空气质量等级为1或2,则称这天“空气质量好”;若某天的空气质量等级为3或4,则称这天“空气质量不好”.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一天中到该公园锻炼的人次与该市当天的空气质量有关.附:2()()()()K a b c d a c b d =++++,)2kk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得,成绩在[13,15)内的频率为10.080.320.380.22---=.又本次赛车中,共50名参赛选手,所以这50名选手中获奖的人数为500.2211⨯=.故选A. 2.答案:B解析: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点可知,低于60分的频率是(0.0050.01)200.3+⨯=,则所求学生人数是15500.3=. 3.答案:B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20岁以下的农村从业人员的概率为0.1,所以从所有从业人员中抽取20人,其中恰有2人的年龄在20岁以下的概率为221820C (0.1)(0.9)0.2850.29≈≈,故选B. 4.答案:B解析:由表可知,及格的考生共有401512105284+++++=人,在[90,100]内有40人,在(100,110]内有15人,故及格的所有考生成绩的中位数在(100,110]内.5.答案:B解析:甲同学:若平均数为2,众数为1,则有一次名次应为4,故排除A ;乙同学:平均数为2,设乙同学3次考试的名次分别为1x ,2x ,3x ,则方差()()()2222123122213s x x x ⎡⎤=-+-+-<⎣⎦,则()()()2221232223x x x -+-+-<,所以1x ,2x ,3x 均不大于3,符合题意;丙同学:中位数为2,众数为2,有可能是2,2,4,不符合题意;丁同学:众数为2,方差大于1,有可能是2,2,6,不符合题意.故选B. 6.答案:C解析:100名考生成绩的平均数12.50.1013.50.1514.50.15x =⨯+⨯+⨯+15.50.3016.50.2517.50.0515.1⨯+⨯+⨯=.因为前三组频率直方图面积和为0.100.150.150.4++=,前四组频率直方图面积和为0.100.150.150.300.7+++=,所以中位数位于第四组内,设中位数为a ,则(15)0.300.1a -⨯=,解得15.3a ≈,故选C.7.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i i y x a =+,即()1210110110y x x x a x a a =⨯++++=+=+,方差{}222212101()()()10x a x a x s a x a x a x a ⎡⎤⎡⎤⎡⎤=⨯+-+++-++++-+⎣⎦⎣⎦⎣⎦()()()22212101410x x x x x x ⎡⎤=⨯-+-++-=⎢⎥⎣⎦. 故选A. 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线性回归方程截距的求解.因为11(3456) 4.5,(2.534 4.5) 3.544x y =+++==+++=,所以0.7 3.50.7 4.50.35a y x =-=-⨯=,故选C. 9.答案:C解析:设表中模糊看不清的数据为m .由表中数据得30x =, 3075m y +=,将30730,5m x y +==代入经验回归方程0.6754.9y x =+,得68m =.故选C. 10.答案:C解析:由22⨯列联表中的数据可得()22352515251004.167 3.84160405050K ⨯-⨯⨯=≈>⨯⨯⨯,因此,有95%的把握认为该市居民是否关注冰雪运动与性别有关.故选:C.11.答案:88解析:根据题意,设剔除最高分、最低分之后的13个数据为1a ,2a ,3a ,…,13a ,由这13个数据的平均分为92,方差为16, 知()1231319213a a a a ++++=,()()()222121319292921613a a a ⎡⎤-+-++-=⎣⎦, 解得123131196a a a a ++++=,2221213110240a a a +++=,对于原始得分96,58,1a ,2a ,3a ,…,13a , 其平均数()12313196589015a a a a a =++++++=,其方差为()(()22222212131(9690)(5890)9090)908815s a a a ⎤⎡=-+-+-+-++-=⎣⎦. 12.答案:70解析:本题考查线性回归方程.依题意,将(45,35)代入回归直线方程 3.5y bx =+(提示:回归直线必过样本点中心),得3545 3.5b =⨯+,解得0.7b =,所以回归直线方程为0.7 3.5y x =+.令0.7 3.552.5y x =+=,得70x =. 13.答案:99.5%解析:因为2250(2015510)8.33325253020χ⨯⨯-⨯=≈⨯⨯⨯,又()27.8790.0050.5%P χ==≥,所以我们有99.5%的把握认为“是否同意限定区域停车与家长的性别有关”.14.答案:(1)产值增长率不低于40%的企业比例为21%,产值负增长的企业比例为20%(2)平均数与标准差的估计值分别为30%,17%解析:(1)根据产值增长率频数分布表得,所调查的100个企业中产值增长率不低于40%的企业频率为1470.21100+=.产值负增长的企业频率为20.02100=. 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得这类企业中产值增长率不低于40%的企业比例为21%,产值负增长的企业比例为20%. (2)1(0.1020.10240.30530.50140.707)0.30100y =⨯-⨯+⨯+⨯+⨯+⨯=, ()52222111(0.40)2(0.20)100100i i i s n y y=⎡=-=⨯-⨯+-⨯⎣∑222240530.20140.4070.0296⎤+⨯+⨯+⨯=⎦,0.020.17s .所以,这类企业产值增长率的平均数与标准差的估计值分别为30%,17%.15.答案:(1)由所给数据,该市一天的空气质量等级为1,2,3,4的概率的估计值如下表:1(100203003550045)350100⨯+⨯+⨯=. (3)根据所给数据,可得22⨯列联表:根据列联表得25.82055457030K =≈⨯⨯⨯. 由于5.820 3.841>,故有95%的把握认为一天中到该公园锻炼的人次与该市当天的空气质量有关.。

人教B版高中数学目录(必修+选修)

人教B版高中数学目录(必修+选修)

人教B版高中数学目录(必修+选修)高中数学(B版)必修一第一章集合1.1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1.1集合的概念1.1.2集合的表示方法1.2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1.2.1集合之间的关系1.2.2集合的运算整合提升第二章函数2.1 函数2.1.1函数2.1.2函数的表示方法2.1.3函数的单调性2.1.4函数的奇偶性2.2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2.2.1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2.2.2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2.2.3待定系数法2.3函数的应用(I)2.4函数与方程2.4.1函数的零点2.4.2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一种计算方法——二分法整合提升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I)3.1指数与指数函数3.1.1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3.1.2指数函数3.2对数与对数函数3.2.1对数及其运算3.2.2对数函数-3.2.3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3.3幂函数3.4函数的应用(Ⅱ)整合提升高中数学(B版)必修二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1.1空间几何体1.1.1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1.1.2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1.1.3圆柱、圆锥、圆台和球1.1.4投影与直观图1.1.5三视图1.1.6棱柱、棱锥、棱台和球的表面积1.1.7柱、锥、台和球的体积1.2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2.1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1.2.2空间中的平行关系(第1课时)空间中的平行关系(第2课时)1.2.3空间中的垂直关系(第1课时)空间中的垂直关系(第2课时)综合测试阶段性综合评估检测(一)第2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2直线的方程2.2.1直线方程的概念与直线的斜率2.2.2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2.2.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2.4点到直线的距离2.3 圆的方程2.3.1圆的标准方程2.3.2圆的一般方程2.3.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3.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4空间直角坐标系综合测试高中数学(B版)必修三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1.1 算法的概念1.1.2 程序框图1.1.3 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和框图表示1.2 基本算法语句1.2.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1.2.2 条件语句1.2.3 循环语句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单元回眸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2.1.1 简单随机抽样2.1.2 系统抽样显示全部信息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1.1 算法的概念1.1.2 程序框图1.1.3 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和框图表示1.2 基本算法语句1.2.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1.2.2 条件语句1.2.3 循环语句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单元回眸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2.1.1 简单随机抽样2.1.2 系统抽样2.1.3 分层抽样2.1.4 数据的收集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2.2.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2.3 变量的相关性2.3.1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3.2 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单元回眸第三章概率3.1 事件与概率3.1.1 随机现象3.1.2 事件与基本事件空间3.1.3 频率与概率3.1.4 概率的加法公式3.2 古典概型3.2.1 古典概型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3.1 几何概型3.3.2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4 概率的应用单元回眸高中数学(B版)必修四第一章基本初等函数(2)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1.1.1 角的概念的推广1.1.2 弧度制和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2.1 三角函数的定义1.2.2 单位圆与三角函数线1.2.3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2.4 诱导公式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3.1 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3.2 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3.3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单元回眸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向量的线性运算2.1.1 向量的概念2.1.2 向量的加法2.1.3 向量的减法2.1.4数乘向量2.1.5 向量共线的条件与轴上向量坐标运算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2.2.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2.2.2 向量的正交分解与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2.2.3 用平面向量坐标表示向量共线条件2.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3.1 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与定义2.3.2 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2.3.3 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与度量公式2.4 向量的应用2.4.1 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2.4.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单元回眸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和角公式3.1.1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3.1.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3.1.3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3.2.1 倍角公式3.2.2 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单元回眸高中数学(B版)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1.1 正弦定理1.1.2 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复习与小结第一章综合测试第二章数列2.1 数列2.1.1 数列2.1.2 数列的递推公式(选学)2.2 等差数列2.2.1 等差数列2.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3 等比数列2.3.1 等比数列2.3.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复习与小结第二章综合测试第三章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1.1 不等关系3.1.2 不等式的性质3.2 均值不等式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3.5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5.1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5.2 简单的线性规划复习与小结第三章综合测试高中数学(B版)选修1-1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与量词1.2 基本逻辑联结词1.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1.3.1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1.3.2命题的四种形式第1章综合测试题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曲线与方程2.1.1 曲线与方程的概念2.1.2 由曲线求它的方程、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性2.2 椭圆2.2.1椭圆的标准方程2.2.2椭圆的几何性质2.3 双曲线2.3.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3.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2.4 抛物线2.4.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4.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2.5直线与圆锥曲线第2章综合测试题阶段性综合评估检测(一)第3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1.1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3.1.2 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3.1.3两个向量的数量积3.1.4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3.2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3.2.1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向量方程3.2.2平面的法向量与平面的向量表示3.2.3直线与平面的夹角3.2.4二面角及其度量3.2.5距离高中数学(B版)选修1-2目录:第一章统计案例1.1独立性检验1.2回归分析单元回眸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单元回眸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2复数的运算单元回眸第四章框图4.1流程图4.2结构图单元回眸高中数学(人教B)选修2-1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与量词1.2 基本逻辑联结词1.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1.3.1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1.3.2命题的四种形式第1章综合测试题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曲线与方程2.1.1 曲线与方程的概念2.1.2 由曲线求它的方程、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性2.2 椭圆2.2.1椭圆的标准方程2.2.2椭圆的几何性质2.3 双曲线2.3.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3.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2.4 抛物线2.4.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4.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2.5直线与圆锥曲线第2章综合测试题阶段性综合评估检测(一)第3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1.1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3.1.2 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3.1.3两个向量的数量积3.1.4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3.2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3.2.1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向量方程3.2.2平面的法向量与平面的向量表示3.2.3直线与平面的夹角3.2.4二面角及其度量3.2.5距离第3章综合测试题阶段性综合评估检测(二)高中数学人教B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 导数1.1.1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1.1.2 瞬时速度与导数1.1.3 导数的几何意义1.2 导数的运算1.2.1 常数函数与幂函数的导数1.2.2 导数公式表及数学软件的应用1.2.3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1.3 导数的应用1.3.1 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1.3.2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1.3.3 导数的实际应用1.4 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1.4.1 曲边梯形面积与定积分1.4.2 微积分基本定理本章整合提升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1.1 合情推理2.1.2 演绎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2.1 综合法与分析法2.2.2 反证法2.3 数学归纳法本章整合提升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3.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3.1.1 实数系3.1.2 复数的概念3.1.3 复数的几何意义3.2 复数的运算3.2.1 复数的加法与减法3.2.2 复数的乘法3.2.3 复数的除法本章整合提升高中数学人教B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基本计数原理1.2排列与组合1.2.1排列1.2.2组合1.3二项式定理1.3.1二项式定理1.3.2杨辉三角单元回眸第二章概率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1.1离散型随机变量2.1.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2.1.3超几何分布2.2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2.2.1条件概率2.2.2事件的独立性2.2.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2.3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2.3.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2.3.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2.4正态分布单元回眸第三章统计案例3.1独立性检验3.2回归分析单元回眸高中数学(B版)选修4-1第一章相似三角形定理与圆幂定理1.1相似三角形1.1.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1.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1.3平行截割定理1.1.4锐角三角函数与射影定理1.2圆周角与弦切角1.2.1圆的切线1.2.2圆周角定理1.2.3弦切角定理1.3圆幂定理与圆内接四边形1.3.1圆幂定理1.3.2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欧几里得附录不可公度线段的发现与逼近法第二章圆柱、圆锥与圆锥曲线2.1平行投影与圆柱面的平面截线2.1.1平行投影的性质2.1.2圆柱面的平面截线2.2用内切球探索圆锥曲线的性质2.2.1球的切线与切平面2.2.2圆柱面的内切球与圆柱面的平面截线2.2.3圆锥面及其内切球2.2.4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吉米拉•丹迪林附录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后记高中数学(B版)选修4-4第一章坐标系1.1直角坐标系,平面上的伸缩变换1.2极坐标系本章小结第二章参数方程2.1曲线的参数方程2.2直线和圆的参数方程2.3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2.4一些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本章小结附录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后记高中数学(B版)选修4-5第一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1.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2基本不等式1.3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4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1.5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本章小结第二章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及其应用2.1柯西不等式2.2排序不等式2.3平均值不等式(选学)2.4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优化的数学模型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著名数学家柯西第三章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不等式3.1数学归纳法原理3.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简史附录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案例》单元测试题2
一、选择题
1、考察棉花种子经过处理跟生病之间的关系得到如下表数据:
根据以上数据,则( )
A.种子经过处理跟是否生病有关
B. 种子经过处理跟是否生病无关
C.种子是否经过处理决定是否生病
D. 以上都是错误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回归方程适用于一切样本和总体。

②回归方程一般都有时间性。

③样本取值的范围会影响回归方程的适用范围。

④回归方程得到的预报值是预报变量的精确值。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性关系; ②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 ③回归分析是对具有函数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
④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设有一个回归方程为y=2-2.5x,则变量x 增加一个单位时( )
A.y 平均增加2.5个单位
B.y 平均增加2个单位
C.y 平均减少2.5个单位
D.y 平均减少2个单位
5、已知回归直线的斜率的估计值是1.23,样本点的中心为(4,5),则回归直线的方程是( )
A.y ∧=1.23x +4
B. y ∧
=1.23x+5 C. y ∧
=1.23x+0.08 D. y ∧
=0.08x+1.23
6、已知x 与y 之间的一组数据:
则y 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bx+a 必过( ) A.(2,2)点 B.(1.5,0)点 C.(1,2)点 D.(1.5,4)点
7、在三维柱形图中,主对角线上两个柱形高度的乘积与副对角线上的两个柱形的高度的乘积相差越大两
个变量有关系的可能性就( ) A. 越大 B.越小 C.无法判断 D. 以上都不对
8、身高与体重有关系可以用( )分析来分析
A.殘差
B.回归
C.二维条形图
D.独立检验
9、炼钢时钢水的含碳量与冶炼时间有( )
A.确定性关系
B.相关关系
C.函数关系
D.无任何关系
10、为研究变量x 和y 的线性相关性,甲、乙二人分别作了研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得到回归直线方程1
l 和2l ,两人计算知x 相同,y 也相同,下列正确的是( )
A. 1l 与2l 重合
B. 1l 与2l 一定平行
C. 1l 与2l 相交于点),(y x
D. 无法判断1l 和2l 是否相交
11、变量x 与y 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当x 取值16,14,12,8时,通过观测得到y 的值分别为11,9,8,5,
若在实际问题中,y 的预报最大取值是10,则x 的最大取值不能超过( ) A.16 B.17 C.15 D.12
12、设两个变量x 和y 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它们的相关系数是r ,y 关于x 的回归直线的斜率是b ,
纵截距是a ,那么必有( ) A. b 与r 的符号相同 B. a 与r 的符号相同 C. b 与r 的相反 D. a 与r 的符号相反
二、填空题 13、有下列关系:(1)人的年龄与他(她)拥有的财富之间的关系;(2)曲线上的点与该点的坐标之间的
关系;(3)苹果的产量与气候之间的关系;(4)森林中的同一种树木,其断面直径与高度之间的关系;(5)学生与他(她)的学号之间的关系,其中有相关关系的是
14、归直线方程为y=0.5x-0.81,则x=25时,y 的估计值为
15、在两个变量的回归分析中,作散点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许多因素都会影响贫穷,教育也许是其中之一,在研究这两个因素的关系时收集了美国50个州的成年人受过9年或更少教育的百分比(x )和收入低于官方规定的贫困线的人数占本州人数的百分比(y )的数
据,建立的回归直线方程如下ˆ0.8 4.6y
x =+,斜率的估计等于0.8

明 ,成年人受过9年或更少教育的百分比(x )和收入低于官方的贫困线的人数占本州人数的百分比(y )之间的相关系数
(填充“大于0”或“小于0”)
三、解答题
(1) 用天数作解释变量,繁殖个数作预报变量,作出这些数据的散点图 (2) 描述解释变量与预报变量之间的关系
(3) 计算残差、相关指数R 2
.
18、在回归分析中,通过模型由解释变量计算预报变量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9、若)101(,153
1
≤≤=+=i iy y i x i i ,
求.,y x
20、某企业为考察生产同一种产品的甲、乙两条生产线的产品合格率,同时各抽取100件产品,检验后
得到如下联表:
请问甲、乙两线生产的产品合格率在多大程度上有关系?
以下是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C
5、C
6、D
7、A
8、B
9、B
10、C
11、C
12、A
二、填空题 13、(1)(3)(4)
14、11.69
15、(1)判断两变量是否线性相关
(2)判断两变量更近似于什么函数关系
16、 一个地区受过9年或更少教育的百分比每增加1%,收入低于官方规定的贫困线的人数占本州人数
的百分比将增加0.8%左右 大于0
三、解答题 17、(1)略
(2)由散点图看出样本点分布在一条指数函数y=2C x
1e
C 的周围,于是令Z=lny,则
由计数器算得ˆZ=0.69X
1.112+ 则有0.69x 1.112
ˆy =e +
n
2
i i=1
ˆe
∑=n
2
i i i=1
ˆ(y y )-∑=3.1643 n
2
i i i=1
ˆ(y y )-∑=n
22i i=1
y ny -∑=25553.3 R 2=1-3.1643
25553.3
=0.9999
即解释变量天数对预报变量繁殖细菌得个数解释了99.99%.
18、答:应注意:(1)回归模型只适用于所研究的总体。

(2)回归方程具有时效性。

(3)样本的取值范围影
响回归方程的适用范围。

(4)预报值是预报变量可能取值的平均值。

19、解析:
20、甲乙生产的产品合格率有关的可能是50%
83
.16)153
1
(101101≈+=∑=i x i ∑=≈+=1012
3
.97)153
1(101i i i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