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自动化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空气质量监测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空气质量监测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空气质量监测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和工业发展的不断推进,空气质量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空气质量问题,设计和实现一个空气质量监测分析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空气质量监测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论述。

二、系统架构硬件部分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网络通信模块和终端设备等。

软件部分包括: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数据展示模块和管理控制模块等。

三、传感器的选择和布局为了准确地监测空气质量,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合理布局。

常用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

传感器的布局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高污染源下风向、主要通风口等适当位置。

四、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采集器负责控制传感器的工作和采集传感器的数据。

数据采集器通过网络通信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后台服务器。

传输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或无线,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选择网络传输的方式。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服务器接收到传感器的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清洗,去除不可靠的数据。

数据分析模块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报告和图表。

六、数据展示与用户交互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访问服务器,查看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数据展示模块将数据以图表等形式呈现给用户。

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终端设备与系统进行交互,查询历史数据、设置预警阈值等。

七、管理控制管理控制模块负责对整个系统的管理和控制。

管理员可以通过管理控制模块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和维护。

管理员还可以设置系统的参数和功能,如报警阈值、数据存储周期等。

八、系统优化和改进为了不断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功能,可以进行系统的优化和改进。

系统优化可以通过改进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等。

系统改进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和需求,增加新的功能和模块。

九、总结通过设计与实现一个空气质量监测分析系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解决空气质量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优化系统设计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优化系统设计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优化系统设计导语:随着现代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室内空气质量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呼吸健康,所以设计一套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优化系统变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优化系统的设计原则、关键技术和实施方案,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种系统。

一、设计原则1. 致力于保护和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优化系统的首要目标是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

通过监测关键指标,如PM2.5、甲醛等有害物质,系统能够实时检测室内空气的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污染源。

2. 可靠的监测与优化手段: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优化系统应具备可靠的监测手段,如传感器、检测仪器等,能够准确、可靠地监测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同时,系统应该提供针对不同污染源的优化方案,如通风换气、空气净化器等,以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3. 兼容性与易扩展性: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优化系统应具备兼容性和易扩展性,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室内环境。

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不同的房屋结构、使用功能和人员密度,以满足不同环境下的需求。

二、关键技术1. 气体传感技术:气体传感器是实现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的核心技术。

常见的气体传感器包括甲醛、二氧化碳、PM2.5等多种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通过感知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将数据实时传输给系统,以便分析和优化。

2. 实时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优化系统需要对大量的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技术包括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系统可以准确判断空气质量情况,并及时采取优化措施。

3. 智能控制技术: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优化系统需要具备智能化的控制技术,以实现自动化的监测和优化。

智能控制技术可以通过与传感器、净化设备等的联动,实现根据实时数据自动调节通风、空气净化等设备,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三、实施方案1. 硬件设备的选择: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气体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智慧城市空气环境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城市空气环境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城市空气环境监测系统设计方案智慧城市空气环境监测系统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空气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居民的健康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有效的空气环境监测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二、系统目标本系统的目标是实时、准确地监测城市的空气质量,并能够及时警示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善空气质量并提供居民参考和决策依据。

三、系统架构本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分为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数据处理与分析单元、前端展示与交互单元五个模块。

1. 传感器:将传感器部署在不同区域的地面和建筑物上,实时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指标,如PM2.5、PM10、CO、SO2等。

2. 数据采集单元: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数据传输单元。

3. 数据传输单元:负责接收数据采集单元发送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与分析单元。

可以使用云平台或者宽带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单元:负责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将数据进行计算、统计和预测,并生成相关报表和图表。

5. 前端展示与交互单元:将处理和分析后的数据以图表、地图等形式呈现给用户,同时支持用户进行交互操作,如查询历史数据、设置报警阈值等。

四、系统特点1. 实时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指标,保障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分布式架构:传感器分布在不同区域,能够全方位监测城市的空气质量,保证监测的全面性和广泛性。

3. 多维数据分析:系统不仅可以进行实时的数据展示,还可以将数据进行多维度的分析,比如空气质量的趋势分析、季节变化分析等。

4. 预警功能:系统可以根据监测数据,设置预警阈值,一旦超过预警阈值就会触发警报,同时可以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居民,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五、系统应用1. 城市管理:通过监测系统,城市管理部门可以实时了解城市空气质量,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

2. 居民参与:通过前端展示和交互功能,居民可以随时查询城市的空气质量,了解空气污染程度,做好自身防护措施。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技术方案目录一.前言二.系统概述三.系统组成四.空气质量监测仪性能特点五.仪器工作原理六.监测参数及性能指标七.采样系统八.多点校准设备(高精度配气仪)九.零气发生器十.气象系统十一.中心站软件系统介绍十二.项目详细的自动监测系统框图、安装方案十三.常见故障维修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技术文件一.前言环境保护监测先行,自动化、信息化是做好环境监测的前提和保障。

在地方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各地区不断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气、噪声等环境污染事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阻碍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随着国家制定的各种环境保护政策及法规的颁布实施,各级地方政府在对辖区内的环境治理日益重视的同时,加大了对环境监测的投资力度,各地区陆续规划安装了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地面站,实施城市空气质量预报。

THY-AQM60系列城市级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完全可以实现区域环境保护监测部门对环境监测的实际需要,满足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的要求。

二、系统概述THY-AQM60系列城市级大气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在城市均布点设置子站(子站数量根据当地情况而定),安装在线式环境监测设备。

监测数据实时传送到当地环保监控中心;中心可通过系统实时监测终端监测辖区内分布的各点在线监测设备的实时动态数据,并及时记录;建立监测系统数据库,根据历史记录数据和分析结果预测、预报辖区环境污染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有效控制辖区内环境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系统将在环保局监控中心安装一个视频显示屏及建立一个显示控制系统,该系统可满足环保局政务公示及辖区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实时发布的需要。

THY-AQM60系列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是以自动监测仪器为核心的自动“测-控”系统。

系列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是基于干法仪器的生产技术,利用定电位电解传感器原理,结合国际上成熟的电子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研制、开发出来的最新科技产品。

该系统符合国家对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国产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理想的性能价格比,可替代同类进口产品,是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理想仪系列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由一个中心站和若干个子站构成(子站数量根据当地情况而定),安装在线式环境监测设备。

空气质量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空气质量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空气质量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空气质量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活需求,更是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设计和实现一个可靠的空气质量监测预警系统至关重要。

一、系统设计1. 硬件设备选择为了保证空气质量监测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

主要的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和网络通信设备。

传感器用于收集所需的空气质量数据,如PM2.5、PM10、CO2、SO2等指标。

数据采集设备用于获取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网络通信设备用于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到监测预警中心。

2. 数据采集与处理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采集过程应具备高时效性。

数据采集设备需要实时接收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和质量控制。

可以使用滤波、去噪和数据校正等方法来满足数据质量要求。

对于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时,可以利用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建模。

通过建立合适的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未来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并进行预警。

3. 预警模型构建预警模型是空气质量监测预警系统的核心部分。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和分析,构建预警模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并提前发出预警信号。

预警模型的构建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和人工智能算法等。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预测目标,可以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建模和优化。

二、系统实现1. 系统架构设计空气质量监测预警系统的实现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实时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可以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

分布式系统架构可以将系统功能模块分割成多个子系统,并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作。

每个子系统可以独立地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预警,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2. 数据存储与管理为了实现对大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关系型数据库和NoSQL数据库。

空气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空气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空气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环境质量问题,其中空气质量便是其中最为关注的问题。

而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关注程度的提高,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也逐渐被广泛使用。

空气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主要是指通过监测仪器和通信技术将监测数据传输到中央数据库,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环境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为环境管理、空气质量监测提供科学依据,为决策提供参考。

一、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结构空气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主要由大气污染监测设备、传输设备、分析处理设备和显示设备四部分组成,分别完成空气质量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和展示工作。

其中,大气污染监测设备包括空气质量监测站、流动监测车等,具有实时监测功能;传输设备主要采用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分析处理设备则是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分析与模型运算等;显示设备则通过平台展示数据,实现信息公开,提供及时的反馈。

二、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1. 系统具有稳定、高效、准确等特点。

系统的稳定性能是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基础,高效性强调使用人员的操作效率,准确性保障数据的真实性。

2.设计灵活结构,保证系统可扩展性。

在设计系统时,应以实现空气质量监测为核心,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例如,在使用新技术和设备的情况下,可快速升级总体结构以适应相关需求。

3.充分重视系统的安全性能。

空气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涉及到环境保护事业,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考虑安全问题,并采取安全保证措施。

三、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实现1. 系统采用先进技术模块化设计,包括实时大气污染监测、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等模块,并提供安全保障。

2. 采用类MySQL数据库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存储、更新和访问,并通过设计灵活的数据报表满足不同需求。

3. 采用WebGIS技术和参数化地图阵列,将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以图形化、可视化的形式展示,支持多地图引擎、多网站分布式系统架构。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已经初步建成,并具备了一定的监测能力。

本文将从系统需求分析、软硬件设计、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方面详细介绍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需求分析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空气质量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展示。

在实现这些功能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实时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

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以及对环境的侵害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问题。

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可以列出以下系统需求:1、数据采集:系统需要采集各地的空气质量数据,并将其按照一定的格式和协议上传到服务器。

2、传输安全:系统需要采用安全可靠的通信方式来确保数据的传输不被窃取或篡改,同时需要采用加密方式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3、数据处理:系统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有用的信息和指标,并根据这些信息生成相应的报表和图表。

4、监控控制:系统需要具备远程监控和控制的功能,合理调度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的风险。

5、集成部署:系统需要考虑到其与其他系统的互通和集成,以实现全面运行和利用的目的。

二、软硬件设计在确定了系统需求后,我们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软硬件设计。

系统的主要硬件包括:传感器、监测设备、通信设备,而软件包括:数据采集软件、数据处理软件、展示软件等。

1、硬件设计传感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它能够实时采集气体、PM2.5等有害物质的浓度指标,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监测设备。

为了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我们需要选择能够快速响应、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传感器,以便实时获取有用的数据。

监测设备需要负责接收和处理传感器上传的数据,并将其发送到数据中心。

为了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我们需要采用可靠性好的通讯协议和通信设备,比如LoRa、LTE等技术。

2、软件设计数据采集软件需要负责实时采集和传输数据,同时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教案1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教案1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1.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1.1概述1.1.1建立系统的必要性和目的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生活、工业和交通排放废气量的增加,使环境空气质量不断下降,如果这些问题不引起重视,就有可能导致环境质量的进一步下降,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国环境保护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为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从强化城市环境管理,科学制定环保法规和城市规划,提高政府对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以及加强公众监督,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推动环保科研教育的发展等方面考虑,需要环保监测部门提供大量准确可靠和连续及时的环境监测依据。

但是,我国还有许多城市在环境空气质量必测项目的监测上,还在采用人工采样、送样、实验室分析的监测方法,不仅费工、费时,而且样品捕获率低、分析时间长、数据上报慢和信息量少,其监测结果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城市环境空气污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现状和规律,对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扩散趋势及影响不能做出连续的判断,从而影响了城市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

特别是随着各种环境污染源的不断增加和污染事故的不断发生,有些城市环境空气污染在某些方面恶化趋势已初露端倪。

采用人工采样、送样到实验室分析的监测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城市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需要,而且逐渐成为有些城市提高环境管理效率和监测技术水平的瓶颈。

因此为改善以上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在全国主要城市建立或完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简称系统),建立系统应达到以下目的。

①判断环境空气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及时掌握当前环境空气污染现状和变化规律及趋势,判断环境空气污染造成的影响范围,为政府主管部门控制和治理环境空气污染决策和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提供依据。

②根据每日各时段的长期连续监测结果,捕捉本地区环境空气污染出现最严重的区域及时段,捕捉到危害及影响严重污染源的排放规律,为防止区域环境空气污染加剧,保证环保法规的执行,起到监督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数泰科技有限公司 Datataker China Limited
传感器和分析仪应用情况表
空气质量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施方案
气象要素监测 设备
名称 风速风向传感器 温湿度传感器 气压传感器
型号 05103 41382 61202
在线粒径分析仪
BAM-1020
SO2 分析仪
M100E
NO-NO2-NOX 分析仪
空气质量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施方案
1.概述
近几年,各地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目前空气监测技术水平相对 滞后,为了满足“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要求,决定在城区范围内建立一套高水平的空气
质量自动监测系统。XX 市的城区范围是指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等区域,按国家环保局《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 术方法》、《XX 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实施 细则(调整方案)》等有关规定,设监测点位,进行同时监测,监测项目为温湿度、风速风 向、SO2 、NO2、O3 和 PM10 等多项规定指标。
2.2.3 监测中心配置 ………………………………………………………………..21 3.DTs-FSPS 空气质量监测中心站数据存储与处理软件 ……………………………21 3.1 软件简介 …………………………………………………………………………….21 3.2 软件主要功能 ……………………………………………………………………….22 3.3 软件界面与操作 …………………………………………………………………….22 4.系统性能分析 ………………………………………………………………………..22
2.1 依据标准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
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5)PM10 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T 93-2003 2003-07-01 实施);
空气质量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施方案
6)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HJ/T 193-2005 2006-01-01 实施);
7)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国家环保总局公告 2007 年 第 4 号;
8)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 55-2000 2001-03-01 实施);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 65 号海淀新技术大厦 1635 室 Tel:010-8288 6646/47 Fax:010-8288 6649
邮编:10数泰科技有限公司 Datataker China Limited
61202 气压传感器
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600-110hPa 精度:±0.3hPa (20℃时) 操作温度:-50--60℃ 信号输出:0-5V 电压;4-20mA 电流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 65 号海淀新技术大厦 1635 室 Tel:010-8288 6646/47 Fax:010-8288 6649
空气质量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施方案
转角:来自塑料电压计的直流脉冲——电阻 10KΩ,线性 0.25% 0-5.00V 直流电满负荷 模拟 05103L 4-20mA 输出 模拟 05103V 0-5V 直流电压输出 使用寿命:5 千万次旋转 电源:电位计激发,最大工作电压 15V 直流;8-30V 直流电压(最大 40mA) 运行温度:-50℃-50℃ 尺寸
空气质量自动化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北京数泰科技有限公司 涂祁伟撰稿
北京数泰科技有限公司 Datataker China Limited
空气质量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施方案
目录 1.概述…………………………………………………………………………………..3 1.1 依据……………………………………………………………………… ………….3 1.2 目的…………………………………………………………………………………. 3 2.系统的总体设计……………………………………………………………………. 3 2.1 依据标准……………………………………………………………………………. 3 2.2 系统的组成…………………………………………………………………………. 4
我公司提供的空气质量自动化无线监测系统是澳大利亚 DataTaker 公司数据采集传输 设备和美国 RM.Young 的气象传感器以及美国 API、美国 Metone 的气体分析仪。澳大利亚 DataTaker 公司智能可编程数据采集仪具有智能化、可编程、尺寸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在恶劣环境下稳定性好、精度高、抗噪音、并能有效解决接地回路问题。该系统还可实现远 程自动化监测,通讯方式灵活多样,与其配套的监测软件更具有强大的功能。配合 RM.Young 高品质、高精度的风速风向、温湿度、气压等传感器,其具有体积小,免维护,2 年寿命, 高准确度,长期稳定性众多的特点,以及美国 Metone BAM102 型β射线粉尘监测仪,准确可 靠, 可用于 TSP,PM-10 和 PM-2.5 很宽量程的在线环境空气监测,完全能满足长期环境空气 监测的需要。
9)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 HJ/T 14-1996 1996-10-01 实施);
10)环境 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 法( GB/T 15435-1995 1995-08-01 实施);
11)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15262-94
1995-06-01 实施)
2.2 系统的组成
监测系统主要由传感器、远程监测单元 RTU、数据存储与处理软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在空气环境监测现场安装温湿度、风速风向、气压等传感器,SO2、NO2、O3 气体分析 仪和 PM10 粉尘分析仪,用以测量区域空气环境质量参数。传感器和分析仪将多路测试信号 按序输入到远程监测单元,经避雷处理后输入到单元内数据采集器,采集器将采集的数据经 过无线数据传输终端通过 TCP/IP 网络传入到数据存储与处理系统,数据存储与处理系统将 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显示、计算、绘图及存储等处理。 从技术上可行性和经济上合理性考虑,设计一套如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化监测系统。 下图为系统结构拓扑图:
2.2.1 传感器和分析仪
传感器和分析仪应用型号与数量情况见下表,具体技术参数见 2.3.1.1~2.3.1.2 节所述。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 65 号海淀新技术大厦 1635 室 Tel:010-8288 6646/47 Fax:010-8288 6649
邮编:100080
4
Web: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 65 号海淀新技术大厦 1635 室 Tel:010-8288 6646/47 Fax:010-8288 6649
邮编:100080
6
Web:
北京数泰科技有限公司 Datataker China Limited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 65 号海淀新技术大厦 1635 室 Tel:010-8288 6646/47 Fax:010-8288 6649
邮编:100080
3
Web:
北京数泰科技有限公司 Datataker China Limited
2.2.1 传感器和分析仪............................................................................................. 4 2.2.1.1 气象要素监测设备…………………………………………………… 6 2.2.1.2 在线粒径分析仪………………………………………………………8 2.2.1.3 SO2 分析仪 …………………………………………………………8 2.2.1.4 NO-NO2-NOX 分析仪………………………………………………. 9 2.2.1.5 臭氧分析仪 …………………………………………………………...11 2.2.1.6 气体污染物监测设备校准系统……………………………………… 12
1.1 依据
根据现场监测要求内容,利用传感技术等技术方法,开展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动态监测。
1.2 目的
为了确定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利用传感技术对区域环境气象参数(温湿度、风速风向、 气压)、空气质量参数(SO2、NO2、O3、PM10 等参数)实时监测,进行区域“空气质量 日报、预报”。
2.系统的总体设计
Metone API API API API
API
国内
2.2.1.1 气象要素监测设备
05103 风度风向传感器 技术参数 量程:
风速:0-100m/s(224mph) 风向:360° 机械转动 355° 电子转动 5° 精度 风速:±0.3m/s(0.6mph)或者读数值的 1% 风向:±3° 螺旋桨:1.0m/s(2.2mph) 1.1m/s(2.4mph) 叶轮:1.1m/s(2.4mph) 动力特征: 叶轮恒定距离 2.7m(8.9ft) 风向标延迟距离 1.3m(4.3ft) 阻尼比率:0.3 阻尼自然波长:7.4m(24.3ft) 无阻尼自然波长:7.2m(23.6ft) 信号输出 风速:交流电磁感应,每转 3 次脉冲,每分钟 1800 转(90hz)=8.8m/s(19.7mph)
M200E
O3 分析仪
M400E
气体污染物监测 设备校准系统
稀释校准仪
M700
零气发生器
M701
标准气体及减压阀 GAS(8L)
数量 1支 1支 1支 1台 1台 1台 1台 1台
1台 1套
产地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合资
厂家 RM.Young RM.Young RM.You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