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科四手操作[完整版本]
![口腔科四手操作[完整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5d18ec0b2b160b4e767fcf8b.png)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传递基本原则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方法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交换方法——修复体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交换方法——管状材料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交换方法 —粘接剂棒 小器械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有枢纽的器械传递时直接把柄部放在牙医的手掌中或套在手指上
一步一步做好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科 刘桂芳
诊疗设备
口腔四手操作车:第一层
操作车第二层
操作车第三层:
操作车第四层:
操作车第五层
物品处理区
医生的姿势: 坐姿:双脚踏 地,大腿与地 面平行,双肩 下垂,双臂及 双手轻松的置 于身体两侧, 前臂与地面平
行。
口腔科护士的姿势
坐姿: 座位比医生高10-15cm,有利于助手传送治疗工具。
4.治疗操作
医护治疗操作:四手操作的核心部分 护士准确的应对配合动作+对医生个性化习惯的了解
感谢各位的聆听。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接诊患者流程中的医护配合
2.接诊患者
1.迎接患者,确认信息 2.引导患者坐入牙椅, 3.医生询问患者病情(患者座位) 4.根据医患对话对下一步做出判断,举例:高血压、 冷热痛、牙龈肿胀、咬合痛、牙齿劈裂、充填体脱 落、戴牙后不适。
3.患者检查
1常备器械:口镜,镊子,探针,牙周探针 2患者体位:尽可能平躺,帮助患者调整头托及靠背 3.医生体位:马鞍位,腰骶保持直立 4.护士体位:比医生高10-15cm 5.牙医灯光:完全覆盖检查视野,灯源直射目标
四手牙科操作方法

四手牙科操作方法
四手牙科操作是指在对口腔进行治疗过程中,牙医和助手共同配合,分别使用两只手同时进行操作的技术。
四手牙科操作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率,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并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风险。
下面是四手牙科操作方法的步骤:
1. 主治医生用主手持牙科器械,如高速手术钻、牙镜或牙科镊子,进行操作。
主医生通常在患者前方操作。
2. 助手用辅助手持吸引器,帮助主医生清理口腔内的唾液、血液和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并保持口腔干燥。
3. 助手还可以使用注射器给患者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并在需要时诱导患者漱口或吸食唾液。
4. 助手还负责将所需的器械递给主医生,确保主医生能够方便地获取,并在操作完成后将其放回到托盘或器械盒中。
5. 助手通过配合主医生的手势和口头指示,及时调整器械角度和位置,以便主医生顺利进行治疗。
通过四手牙科操作方法,主医生和助手之间的配合可以提高诊疗效率、减少治疗时间,并保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以下是一个大致的文章框架,具体内容需要补充)口腔四手操作技术引言:口腔治疗是一项需要高度灵巧和精确操作技术的工作。
而口腔四手操作技术则是一种高效的工作方式,通过合理的分工和协作,有效提高口腔治疗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口腔四手操作技术的定义、优势以及操作技巧,以便提供给口腔工作人员一个更加有效和精确的治疗模式。
一、口腔四手操作技术的定义口腔四手操作技术指的是在口腔治疗过程中,通过专业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配合,其中两位助手配合医生同时进行操作,以提高治疗效率和提供更好的患者体验。
二、口腔四手操作技术的优势1. 提高治疗效率:采用四手操作技术,医生可以专注于手术操作,而助手则负责口腔护理、材料递送、病历记录等工作,从而减少了操作时间和过程中的工作转移。
2. 提高诊断准确性:通过助手的配合,医生可以更好地观察和掌握口腔病变情况,辅助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3. 减少患者不适:四手操作技术可以减少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感,因为患者不需要经历漫长的操作过程,同时医生也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治疗力度。
4. 提高工作安全性:助手的协助可以减少工作中的意外伤害,如误刺伤等,并确保工作过程中的卫生防护。
三、口腔四手操作技术的操作技巧1. 分工明确:团队成员需要根据各自的能力和职责,明确分工。
医生主要负责手术操作,一位助手负责口腔护理和辅助操作,另一位助手负责材料递送和病历记录等。
2. 熟练配合:团队成员之间需要密切配合,配合默契程度的提高可以通过日常的训练和协作来达到。
3. 高效沟通:一致的工作语言、默契的手势配合和清晰的口头交流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4. 灵活应变: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和不同治疗项目的需要,团队成员需要具备灵活变通的能力。
结论:口腔四手操作技术是一种提高口腔治疗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协作和配合,医生和助手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提供更好的口腔治疗体验。
最新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主要内容
四手操作的概念、由来 四手操作的优缺点 四手操作的基本操作技术(体位技术、器 械传递技术、吸唾技术)
四手操作对护士素质的要求
四手操作的由来
1844年,M.L.Rein建议雇 用牙科护士协助牙科医生 工作。 1945年 美国Kil Pathoric 提出所谓的“四手操作”
20世纪50年代,牙 科综合治疗椅、高
与体位下进行精细操作,既保护了医生免
受不良姿势造成的损害,又保证了护士的
工作效率,使治疗达到最大的功效。
四手操作
在口腔诊疗过程中,医护 都采取舒适的坐位操作,
患者采取放松的仰卧位,
医护双手同时在口腔治疗
中完成各种操作,平稳、
迅速地传递所用器械及材
料,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
医疗质量。
牙科传统操作
医生独自埋头苦干,事必
理想的牙科助理体位
4、坐椅扶手放在肋下区以作为 身体倾斜位工作时的支撑, 肘尽量靠近身体。 5、双脚放在脚托上。 6、护士的左髋部与患者肩部平
齐,大腿与地面平行;大腿
的长轴与患者左耳和左肩连 线平行;与患者身体的长轴 成45 °,坐椅尽量接近治疗 椅。
身体动作分级表
第一级 - 只涉及手指的动作; 第二级 - 涉及手指及手腕的动作; 第三级 - 涉及手指、手腕及手肘的动作; 第四级 - 涉及手指、手腕、手肘及手臂的动作; 第五级 - 涉及上身 的转动动作。
躬亲
护士来回穿梭忙碌,被动
执行医嘱
病人反复起身不停变换体
位
高效
迅速
准确
四手 操作 的优 点
轻松 舒适
效益
效率
四手操作技术的原则
坐式操作 组成医疗团队 合理编排治疗计划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口腔四手操作技术(一).口腔四手操作技术是在口腔治疗的全过程中,医生、护士采取舒适的座位,患者采取放松的仰卧位,医护双手同时在口腔治疗中完成各种操作,平稳而迅速地传递所用器械及材料,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二).其核心观点是“以人为中心,以零(凡是自然的健康的状态都看作是零)为概念,以感觉为基础”。
(三).基本原则:1).医生必须坐着操作2).患者取平卧位3).护士与医生密切地配合,必须以轻松自然,不扭曲的体位进行操作4).护士应在尽可能靠近患者口腔的范围内传递所有的器械和材料(四).基本要求:医生和护士有各自互不干扰的工作区域,保证通畅的工作线路和密切的配合。
(五).四手操作医护患的位置:医生护士在治疗过程中自始至终采用坐式操作,以平衡的姿势坐下,保持良好的体位,即能持续工作又不损伤健康。
医生和护士有他们各自的,互不干扰的工作区域,以保证通畅的工作路线和密切的互相配合。
1).医生的正确体位:医生工作中应有平衡舒适的体位,双足平放地面,大腿应几乎与地面平行,两肩连线也应平行于地面,不能让单侧向前或向后探出。
双手保持在心脏水平,前臂在工作时应能与地面平行。
头部微向前倾,眼睛向下看着工作区,背部挺直且靠住椅背。
2).护士的正确体位:为了更好地看到整个口腔,护士的位置要求应比医生高出一头(10cm)。
护士椅应该接近患者椅位,椅面向着患者并与患者的口腔在同一水平面上,胯部与患者肩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护士应坐在椅位上背部挺直,脚放在脚踏上,大腿与地面平行,扶手放在肋下区以便作为身体在倾斜体位时的支撑。
3).患者的正确体位:病人采取仰卧位,综合治疗椅的靠背呈水平位或抬高7度到12度,脊柱完全放松,头部位置舒适。
当医生的头部和眼睛向前倾斜时,病人的口腔应在医生眼睛的正下方,病人的上颌牙合平面平行于医生的身体,下颌牙合平面与医生的面部相对,头部与心脏平位,下肢完全放松,头部必须靠于头托端部。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一).口腔四手操作技术是在口腔治疗的全过程中,医生、护士采取舒适的座位,患者采取放松的仰卧位,医护双手同时在口腔治疗中完成各种操作,平稳而迅速地传递所用器械及材料,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二).其核心观点是“以人为中心,以零(凡是自然的健康的状态都看作是零)为概念,以感觉为基础”。
(三).基本原则:1).医生必须坐着操作2).患者取平卧位3).护士与医生密切地配合,必须以轻松自然,不扭曲的体位进行操作4).护士应在尽可能靠近患者口腔的范围内传递所有的器械和材料(四).基本要求:医生和护士有各自互不干扰的工作区域,保证通畅的工作线路和密切的配合。
(五). 四手操作医护患的位置:医生护士在治疗过程中自始至终采用坐式操作,以平衡的姿势坐下,保持良好的体位,即能持续工作又不损伤健康。
医生和护士有他们各自的,互不干扰的工作区域,以保证通畅的工作路线和密切的互相配合。
1).医生的正确体位:医生工作中应有平衡舒适的体位,双足平放地面,大腿应几乎与地面平行,两肩连线也应平行于地面,不能让单侧向前或向后探出。
双手保持在心脏水平,前臂在工作时应能与地面平行。
头部微向前倾,眼睛向下看着工作区,背部挺直且靠住椅背。
2).护士的正确体位:为了更好地看到整个口腔,护士的位置要求应比医生高出一头(10cm)。
护士椅应该接近患者椅位,椅面向着患者并与患者的口腔在同一水平面上,胯部与患者肩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护士应坐在椅位上背部挺直,脚放在脚踏上,大腿与地面平行,扶手放在肋下区以便作为身体在倾斜体位时的支撑。
3).患者的正确体位:病人采取仰卧位,综合治疗椅的靠背呈水平位或抬高7度到12度,脊柱完全放松,头部位置舒适。
当医生的头部和眼睛向前倾斜时,病人的口腔应在医生眼睛的正下方,病人的上颌牙合平面平行于医生的身体,下颌牙合平面与医生的面部相对,头部与心脏平位,下肢完全放松,头部必须靠于头托端部。
(六).四手操作器械传递的位置:为了更好地说明医生,护士及设备与病人之间的位置关系,我们将医生护士病人的位置关系假想成一个钟面,以病人的脸为中心,分成四个时钟区。
口腔科诊所护士四手操作配合

口腔诊所护士四手操作配合一.洁治术的护理配合1.术前准备1)常规用物:检查盘三用枪手套口罩围兜2)洁治用物:洁治手机洁治头慢速弯手机龈上下洁治器大小吸唾器抛光杯必要时备喷砂枪、喷砂粉3)其它用物:碘棉球或1‰洗必泰漱口液3%H2O2冲洗液一次性注射器毛巾牙线2.护理配合1)引导病人坐上椅位,必要时询问病史。
打开检查盘,装上三用枪。
2)把无菌手套和口罩递给医生,帮病人系好围兜,同时装好吸唾管,放好口杯。
3)打开内窥镜,供医生检查及留病史记录用。
4)洁治前根据医生需要准备碘棉球,供术前消毒口腔或嘱病人用1‰洗必泰含漱液含漱1min.5)装好洁治装置(注意检查好各装置的完好,如洁治头是否拧紧,各手机与牙椅连接是否到位)6)告知注意事项:同牙体预备注意事项7)洁治过程中注意吸唾,保持术野清晰。
小吸唾可挂在病人左边口角,护士左手持大吸唾协助医生牵拉口角并吸去多余的唾液及冷却液,防止外溅。
(注意掌握大小吸唾的使用方法)2)术中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如病人有不适,则停止操作让病人稍作休息,必要时作相应的处理。
如病人需要漱口,则把牙椅调整到漱口位,协助病人起身漱口,完毕后及时递上纸巾,并及时处理病人用后的纸巾。
3)气动声波完成后,遵医嘱递送手工洁治器、牙线(清洁牙间隙)、抛光膏,注意协助清洁洁治器及病人口角周围,并保持术野清晰。
4)根据病人的炎症情况,遵医嘱准备3%双氧水冲洗液,在给病人冲洗时,注意吸去冲洗液,尽量避免病人不适。
5)如需要喷砂,则装好喷砂装置,给病人戴好防护镜,过程中注意吸唾。
(大小吸唾的使用)6)结束操作,递上内窥镜,供医生使用,作洗牙前后对比。
7)若炎症严重者,嘱病人几天内注意避免进食过刺激的食物,必要时遵医嘱服抗生素。
8)引导病人交费。
3.注意事项:1)术中切忌用力过大或用力不当。
先用手腕的力来轻轻地接触牙石的表面,然后利用超声波的振动力把牙石震下,而不是用手的力量把牙石刮下来。
2)在术中应注意小吸唾的使用方法,即能帮助医生过多地暴露手术区域,又能尽快地吸取患者口水。
口腔护理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护理四手操作技术口腔护理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四手操作技术是口腔医生和助手之间协作配合的关键。
四手操作技术指的是一种同时由医生和助手双手协同配合进行的口腔治疗操作技术,旨在提高治疗效率、减轻医生负担、提高患者舒适度、保障治疗质量。
四手操作技术主要包括左手盘手、右手握手、左手传手和右手作手四个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种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左手盘手:左手是助手的主要作用手,用于固定患者的头部和牙床,同时协助医生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
1.固定患者头部:助手用左手掌心轻轻固定患者的头部,保持患者头部的稳定不动,以便医生进行牙齿检查和治疗。
2.夹持器械:左手还可以用来夹持一些辅助器械,如吸引器、镜片等,在医生进行治疗的同时,帮助清除口腔中的唾液和血液。
3.协助操作:在医生完成治疗的过程中,左手还可以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一些协助性操作,如翻动牙齿、压实充填材料等。
右手握手:右手是医生的主要作用手,用于操作口腔器械和进行治疗操作。
1.握持器械:右手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口腔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如牙椅、牙探、牙钳、充填器械等,在治疗过程中灵活运用这些器械。
2.操作技巧:右手要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和治疗需要,灵活操作,比如在拔牙时要注意避免伤及周围组织,在充填牙齿时要确保充填材料牢固。
3.注意卫生:在使用器械前后,医生需要及时进行器械的消毒和清洗,保持口腔治疗环境的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左手传手:左手传手是指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和助手之间需要互相传递器械和材料,以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1.协同配合:左手传手需要医生和助手之间密切协作,根据操作需要,保持节奏一致,互相配合,避免操作的中断和延误。
2.灵活传递:在传递器械和材料时,左手需要熟练掌握各种传递技巧,如手递手、戴手套递等,确保器械传递的快速和准确。
3.注意安全:在传递器械和材料时,左手要确保传递的过程中不会误伤患者或自己,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右手作手:右手作手是指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灵活运用右手完成各种特定的操作,如填充牙齿、拔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唾的目的
4、吸唾使患者长时间保持仰卧位,缩短整 体治疗时间,提高牙医的工作效率。 5、维持诊室空气清洁,预防医护患潜在感 染。
吸 唾 器 的 种 类
强吸、弱吸
强吸的优缺点对比
弱吸的优缺点
吸唾器的握持方法
掌指式:用于上 下后牙
执笔式:用于上 下前牙
放置吸唾器的基本原则
1.和右手医生一起工作,助手用右手握吸唾器。和
能接近并平行于工作 牙的颊侧或舌侧
• 咽喉区:吸唾头放置
在翼下颌舌骨嵴的舌 侧约3mm处
四手操作技术——器械传递 与交换
器械的识别与用途:
1.口腔三宝:口镜(由镜头和柄组成,用于反射被检查的部位和反映不能直视的 部位.)镊子(用于夹棉球和敷料) 探针(有尖头和钝头两种,用于探测牙面点隙 ,沟 裂和龋洞)
13.超声波洁牙机:用于洁牙; 14.洁牙尖 15.钥匙:用于扭紧或卸洁牙尖的; 16.抛光杯 17.抛光刷 18.抛光膏 19.喷砂机座 20.喷砂头
21.碧蓝注射器:用于打麻药用的,装麻药时记 得将麻药接触针头那端用碘伏消毒;
22.去冠器:用于拆除金属冠或者烤瓷 冠用;
23.排龈器:备牙时用于压排龈线的; 24.强吸头:用于吸掉患者的唾液; 25.开口器:用橡皮障时用或者正畸时方
便粘接时用; 26.玻璃板:调材料用; 27.金属调拌刀:与玻璃板配用来调材料; 28.比色板:用于选择烤瓷冠的颜色;
29.托盘:由柄和体组成,按品牌分为国产的和进口的 两种;按形状分全口托盘和半边托盘;一副托盘又分 为上颌和下颌;
30.印模调拌机:用于调拌藻酸盐放在托盘上在口中取 模型;
31.持针器 32.牙钳:由喙,关节和柄组成;分上下颌,上颌牙钳 2个弯接近120度,下颌一个弯接近90度;上下颌的牙 要根据拔除的牙来选择牙钳的类型;
33.牙挺:用来挺松需要拔除的牙齿,有直,弯,粗,细的牙挺之分; (三角挺:用于拔除后牙的根分叉)
34.刀柄(与刀片配用); 35.牙龈分离器:用于拔牙时分离牙龈;
36.骨膜分离器; 37骨凿;
器械传递中的注意事项
1、禁止在病人头面部传 递器械,以确保病人安 全。
2、传递器械要准确无误, 防止器械污染。
3、器械传递尽可能靠近 病人口腔。
器械交换中的注意事项
1、护士应了解病情和治疗程序。 2、握持器械的部位及方法应该正确。 3、锐利器械要防止损伤病人面部。
树脂充填
器械盒、高低速手机、车针、 树脂水门汀充填器、小毛刷、粘结剂、咬 合纸、树脂抛光套装 树脂、氢氧化钙、光固化型玻璃离子
根管治疗
1.开放引流:器械盒、高低速手机、车针针、麻药、CP 2.失活:器械盒、高低速手机、车针、麻药、失活剂、氧化 锌、暂封膏、水门汀充填器 3.根管预备:手机高低速、车针、拔髓针、根管治疗盒、一 次性注射器、根管测量仪、水门汀充填器、氯亚明、CP、吸 潮纸尖 4.根管充填:螺旋充填器、根充剂、牙胶尖、酒精灯、打火 机、侧压器、吸潮纸尖、氧化锌、挖匙
牙周
1.洁治:器械盒、洁治器手柄及头、弯机 头、抛光杯、抛光膏、双氧水、喷砂机、 喷砂粉、碘甘油 2.刮治:器械盒、麻药、刮治器、一次性 注射器、双氧水
拔牙术
器械盒、敷料、麻药、碘酒、牙龈分离器、 牙挺、拔牙钳、双头锐匙、棉卷、止血海 绵、牙骨锤
四手操作中牙科助手基本素质
熟悉本专业知识。 熟悉现代牙科医疗设备、器械的性能、操 作步骤、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知识。 认真学习四手操作知识。 熟练掌握口腔诊疗感染控制技术。
*K锉(正方形,螺纹状)用于疏通根管后的根备; *H锉(圆形,逗号形状)用于提拉,拉直根管; *侧压针(三角形,螺纹稀疏)用于根充时侧压牙胶尖; *C+锉(先锋锉)用于钙化根管,因为尖端韧性强不易断; *镍钛锉(PROTAPER)分橙色,紫色,白色,黄色,红色,蓝色;常用的有 21毫米跟25毫米长的,一般用20次,每次用完要登记;
2.三用气枪头:头由两个小洞组成,分别用于喷水、气.
3.高速手机(快机):用于磨除多余的牙体补牙或者备牙. 低速手机(慢机):用于修复科打纤维桩,铸造桩和超声 波洁牙时抛光用的. 慢直:用于离体烤瓷牙和制作临时冠的,不能直接在口 腔中使用.
手机所配用的高,低速车针根据其工
作端沙粒粗细,由细到粗分为黄,红, 蓝,绿.
9.光固化灯:用于光照树脂及粘接剂,光照时间根据需要时间 来调,一般为20S或者30S.(切记灯头不能碰硬物或者摔在地上; 用的时候一般不用眼睛直视光固化灯可戴上护目镜保护眼睛)
9.根管测量仪:用于测量根管长度;
10.根管测量尺(尺子):用于根管治疗测量K.H锉的长度;
11.唇钩;
12.根管锉:颜色分为紫色,白色,黄色,红色,蓝色,绿色,黑色; 常用的是21毫米长的和25毫米长的,另外还有的是28毫米,35毫米; 分为
快机 慢弯 慢直
4.树脂雕刻刀(柳叶刀):只用于树脂充填时用.
5.充填器:用于充填各种材料跟窝洞.
6.挖匙:分大,中,小三种类型;大挖匙一般用于口外拔牙时 用.中,小挖匙用于挖龋坏牙齿的软龋.
7.烧匙:根据窝洞的大小来准备,根充时用来烧断牙胶尖用.
8.成型夹跟成型片:分4个孔和6个孔的:4个孔的用来补前磨牙, 6个孔的用来补大牙的:前牙一般都是用透明的薄塑料来间开牙间 隙.
左手医生一起工作,助手用左手握吸唾器。
2.吸唾器应先于口镜、手机就位。 3.不接触软腭,不超过前腭弓以免引起咽反射 。 4.吸唾器头尽量接近被治疗的牙齿,在进行牙体预
备时稍离开一点。
5.吸唾器头的斜面应与牙齿的颊面或舌面平行。 6.不影响医生视线和口腔内器械操作。
吸唾器头放置的基本位置
• 操作区:吸唾头尽可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主要内容
四手操作基本操作技术 体位技术 (医护患) 器械传递技术 吸唾技术
四手操作基本技术
器
体
吸
械
位 技
唾 技
传 递与
术
术
交
换
四手操作技术——体位技术
器械传递
传递椭圆
医生右手 工作圈
助手左手 工作圈
握持 传递 交换
四手操作技术——吸唾技术
吸唾的目的
1、保持工作区无水、无唾、无碎屑,为牙 医提供清晰干燥的操作区域。 2、用来牵拉、推开口内软组织,避免高速 手机及锐器的损伤,确保口腔内的操作空 间,为牙医提供最佳的操作视野。 3、排除水雾、粉尘等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保证患者的安全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