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活性染料
新型深海军蓝活性染料

[ ] 袁 华 平. 安 茧 丝 绸 产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研 究 [ .苏 州 : 州 大 6 富 D] 苏
学 , 0 5: 8 4 . 2 0 2 5
E] 宋洪燕, 7 于振 成 , 光 . 施 “ 桑 西 移” 程 促 进 茧 丝 绸 业 可 郭 实 东 工
持 续 发 展[ ] J .中国蚕 业 , 0 7 4 : 7 7 . 2 0 ( )7 —9
1 6
现 代 丝 绸 科 学 与 技 术
2 1 年 第 1期 OO
4 2 提 高茧丝质 量 .
提高 茧 丝质 量 应从 蚕 茧抓 起 , 养蚕 和 流通 环 从 节抓 起 , 可从 以下 方 面做 起 : () 1 实行 以公 司+农 户 为基础 的农工 贸一体 化 。 对茧 丝绸行 业而 言 , 根本 的问 题 就是 稳 定 种桑 养 蚕 的基 础 。实 践证 明 , 以蚕 业 合 作社 为 主 线 的股 份链 联结 的新模 式拉 动 茧丝 绸 高 质量 发 展是 成 功 的 ; 凡 是 贸工农一 体化 改革 搞 得好 , 司 十农 户 做得 扎 实 公 的, 都带 动 了当地 茧丝绸 行业 的健康 发展 , 其优越性
社 , 0 5 2 0 .
虽然我 区在 栽桑养 蚕集 约化方 面较 以前有 了一
定 的进步 , 由于地理 条件 的限制 , 但 户均 栽桑养 蚕规 模小 、 栽桑养 蚕户 分 散 的状 况 一 时难 于 从 根本 上 改
变 , 此 , 技 术 在 栽 桑 养 蚕 上 的推 广 难 度 较 东 部 沿 因 新
明 显 表 现 出来 。 ]
传授 给蚕农 , 断提 高栽桑养 蚕科 技水平 等方式 , 不 建 立适 合我 区 的科 技 兴 蚕 机 制 。同时 , 充 分利 用 现 要 代信 息技术 改造 蚕 丝 传 统产 业 , 速 缫丝 、 织 、 加 丝 绢
EverzolEDDyes新型活性染料

技术交流Everzol ED D yes新型活性染料高永建 赖宝昆 许呈祥 宋德钦台湾永光化学集团明德国际仓储贸易(上海)有限公司(200336)摘 要 面对印染业界之营运困境,台湾永光化学集团特开发了Everzo l ED产品。
经过国内外许多用户实际使用一段时间后,证实其有别于一般市售产品,并确实拥有“染深、经济、环保”等优良的染色质量特性与效益,在市场上获得相当多之正面的回响。
叙 词: 染色 活性染料 增深 经济 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 TS19316321 前言1.1 印染业之经营困境与其突破印染业是一历史悠久之传统产业,在众多业者相继投入生产与竞争白热化的趋势下,致使产业获利能力急速下降,且由于在产品多样化的市场形态和客户的需求需迅速响应的情形下,印染业面临许多品质、成本及交货期问题。
印染业具有多项产业特性,而且这些特性促使印染业的营运更加艰辛。
这些产业特性包括:·耗用大量人力、水、电及热能;·工艺流程耗时,品质控制困难;·染后排放高色度与高盐含量之废水。
但是,人力、水、电及热能成本只升不降,尤其在活性染料染色时,其生产工艺繁复、重现性不佳,而且染后排放高色度废水,更让人误认印染业为高污染产业。
因此在生存压力之考验下,印染业无不使用各种手法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品质与生产效能,并减少污染,以在严苛之市场环境下求生存。
1.2 新型活性染料Everzol E D台湾永光化学集团特别针对上述问题,开发出Everzo l ED系列产品,其拥有多项产品专利,染色特性优于一般市售产品。
Everzo l ED产品特色·经济、效率具有极高的色值与优良的固着;约只需传统染料1 2的用量,即可达到极佳的深色和力度;染料溶解容易、加料省时、染深色时中性盐需求相对较低;染后易水洗、省时、快速。
·环保高固着,废水中染料及中性盐浓度低;染后易水洗,染色效率佳、中温染色,节省水和能源;Everzo l& Everzo l ED兼容性良好;极佳的染色重现性与优良牢度。
活性染料染色方法

活性染料染色方法活性染料根据其活性基因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1. 普通型(或称冷染性)活性染料国产 X 型活性染料属此类。
这类染料的活性基因为含有两个活泼氯原子的三聚氯氰。
它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反应能力较强,但染液的稳定性较差,能在低温(20~30℃)下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而染色,同时也只需在低温和较弱碱剂( pH =10.5 左右)的条件下完成固色。
2. 热固型活性染料国产 K 型活性染料属此类。
它的活性基因也是由三聚氯氰组成,只是活性基团上仅有一个活泼氯原子。
它的化学活性较低,反应能力也差,染液相对稳定。
因此在与纤维进行反应时要求条件较为剧烈,固色温度要达 90℃左右,同时还需较强的碱剂,固色时间也要比 X 型活性染料长。
属于热固型活性染料的种类较多,它们具有不同的活性基因。
由于所含活性基团的反应活性不同,反应条件也各不相同。
比如国产 KN型活性染料,它的活性基团为β-羟基乙烯砜硫酸酯基,故又称乙烯砜型活性染料,它的反应活性介于 X 型与 K 型活性染料之间,固色温度为 60~65℃。
除此之外,还有含双活性基团的 M型活性染料和含其他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
( 一) 活性染料染色性能活性染料染色时,能将染料直接染到布上,同时由于它有较好的扩散能力,容易使染料扩散进入纤维内部,但由于此时尚未与纤维起化学反应,很容易用水把大部分染料洗掉,因此必须用碱剂促使染料与纤维产生化学反应,把染料固着在纤维上。
前者称为染色,后者称为固色。
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的键合反应可用下述通式表示:D-T-X + HO-Cell -→ D- T-0-Cell +X-( 1)D-SO2- CH=CH2+ HO-Cell-→D-SO2-CH2-CH2-O- Cell( 2)(1)式是三聚氯氰型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在碱剂存在下所发生的键合反应。
在碱剂作用下,纤维上羟基离解而使纤维素纤维带负电,成为亲核试剂进攻活性基团中带正电的反应活性中心,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使染料和纤维合为一体。
2024年活性染料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活性染料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活性染料是一种特殊的染料,具有活性基团,能够与纤维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染料牢固地结合在纤维上。
活性染料在纺织、皮革、造纸和印刷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
本报告旨在对活性染料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等方面的内容。
2.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活性染料市场在过去几年内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活性染料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加。
据预测,活性染料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在未来几年内保持在5%左右。
3.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活性染料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 纺织工业的发展:纺织品行业是活性染料的主要应用领域,随着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活性染料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随着消费者对纺织品颜色、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对活性染料的需求也在增加。
- 环保要求的加强:活性染料相比传统染料更为环保,受到环保政策的支持,市场需求也在增加。
4. 市场前景分析活性染料市场前景广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 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活性染料生产技术将不断涌现,为市场带来更丰富的产品。
- 新材料的开发:活性染料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需求量较大,研发更环保、高效的原材料将成为市场竞争的一大亮点。
- 增强产品特色:活性染料市场竞争激烈,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特色和品质将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5. 竞争格局分析目前,活性染料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存在以下竞争格局: - 大型企业垄断:市场上存在一些规模较大的活性染料企业,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实力,占据了市场的一部分份额。
- 中小企业的崛起: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一些创新型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 国际品牌的竞争:国际活性染料品牌在市场中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受到国内企业的挑战。
6. 市场风险分析活性染料市场存在一些风险因素,包括: - 原材料价格波动:活性染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可能对企业的成本造成一定影响。
浅谈新型活性染料的性能和应用

浅谈新型活性染料的性能和应用作者:李华美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19期摘要: 21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追求自然、崇尚自然的心理越发强烈,广大消费者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具有保健、抑菌和环保功能的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纺织企业陆续选择使用新型的活性染料,因为它们的使用可以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控制环境的负荷。
本文将就新型活性染料的性能和应用进行一定的介绍和分析,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型活性染料;色染;环保中图分类号:X788 文献标识码:A据统计,在各种纤维素纤维用染料中,活性染料的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加,其主要原因在于活性染料相对于其他染料而言,具有色光鲜艳,色谱齐全,应用方法简便,价格低廉和湿牢度优异等特点。
1新型活性染料在目前染料市场的投入现状(一)新型活性染料受到了大力开发世界纺织市场的竞争在进入21世纪后变得越来越激烈,目前欧美国家已经开始将纺织工业业务向亚洲转移。
为了加快对纺织品市场竞争的适应,纺织企业必须提高生产效率、提高RFT,并推行新的印染技术,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减轻环境负荷。
在这些要求的综合作用下,新型活性染料得到了大力地开发。
(二)当前市场上的新型活性染料举例目前世界多家染料公司都在满足生态保护的情况下开发出了更有利于市场竞争的新型染料,如Cibacron S和Remazol RR等。
这些新型染料在各种情况下都具有优良的日光牢度,对氯水、汗、日光、湿磨擦和多次反复家庭洗涤的牢度也很好,同时还具有优异的重现性、匀染性和提升性,属于高RFT的染色。
2新型活性染料的主要应用性能情况现在我们对新型活性染料的主要应用性能情况进行分析:(一)新型活性染料的活性参数分析新型染料的设计一律是采用高新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在设定新型染料的结构之前,首先必须对所需染料的染色性能进行详细分析。
在详细分析并设定新型染料的理想结构之后,还必须对其进行反复地修改,从而创造出真正符合要求的染料产品。
新型活性染料染锦纶用匀染剂的研制

21 0 0年 l 月 2
化 纤 与 纺 织 技 术
Che i a i e m c lF b r& Te tl c n o y x ie Te h ol g
v o . 9 No. 13 4 De . 2 O c Ol
文章 编 号 :6 2— 0 X( 0 0 0 0 1 0 17 5 0 2 1 ) 4— 0 4— 5
酸 性 染 料 染 锦 纶 时 会 出 现 以下 问题 :匀 染 性
药 品 : 脂 胺 聚 氧 乙 烯 ( 1 ) ( 业 品 ) 牛 T5 醚 工 ;
差 和湿 牢度欠 佳 … , 活性染料 染锦 纶也存 在 匀 而
磺酸 胺 、 氧化钠 、氯化 苄 ( 为分析 纯 ) 氢 均 。
仪器 : 0 L三 口烧瓶 ;HH 50m S一2 S型 电子
温度 9 0℃ 、时间 3h的 酯化 反 应 条 件 和牛 脂 胺 聚 氧 乙烯 ( 1 ) 的 酯 化 产 物 与 氯 化 苄 反 应 物 摩 尔 比 为 T5 醚 1: , 应 温 度 为 8 1 反 0℃ 、 应 时 间为 5h的季 胺 化 反 应 条 件 下合 成 的匀 染 剂 用 于 锦纶 染 色 中 , 决 了 锦 反 解
原料 : 纶为 塔 士 隆 3 0D( 光 ) 锦 2 消 ,由福 建 三荣 印花 织造有 限公 司提供 。
收 稿 日期 : 0 0— 8— 1 2 1 0 2
作 者 简 介 : 冬 晴 (9 5一 ) 女 ,四川 绵 竹 人 , 读 硕 士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织 品功 能 性 整 理 理 论 与技 术 的研 发 。 俞 18 , 在 研 纺
反 应 机 理 :酯 化 反 应 … 是 将 磺 酸 基 ( 一 s , 引入有机 物分 子 中的反 应 , 化 反应 过 程 O H) 磺
活性染料(1)

引入活性染料是一类很重要的染料,望大家认真听讲一、新课活性染料,又称反应性染料。
为在染色时与纤维起化学反应的一类染料。
这类染料分子中含有能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的基团,染色时染料与纤维反应,二者之间形成共价键,成为整体,使耐洗和耐摩擦牢度提高。
活性染料是一类新型染料。
1956年英国首先生产了 Procion牌号的活性染料。
活性染料分子包括母体染料和活性基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能与纤维反应的基团称为活性基。
活性染料(reaction dye)也叫反应性染料。
分子中含有化学性活泼的基团,能在水溶液中与棉、毛等纤维反应形成共键的染料。
具有较高的耐洗坚牢度编辑本段分类按活性基的不同,活性染料主要可分两类。
公式对称三氮苯型其通式为:式中D为母体染料。
在这类活性染料中,活性基氯原子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染色时,氯原子在碱性介质中被纤维素纤维取代,成为离去基团离去。
染料与纤维素纤维间的反应属于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见取代反应)。
乙烯砜型这类活性染料中所含活性基为乙烯砜基(D-SO2CH=CH2)或β-羟乙砜基的硫酸酯。
染色时,β-羟乙砜基硫酸酯在碱性介质中经消除反应生成乙烯砜基,然后与纤维素纤维化合,经亲核加成反应,形成共价键。
上述两类活性染料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主要活性染料。
为了提高活性染料的固色率,近年来在染料分子中引入两个活性基团,称双活性染料。
活性染料除纤维素纤维用的品种外,还发展了蛋白质纤维(例如丝、毛等纤维)用的品种。
活性染料活性染料的染色方法;活性染料染棉,最常采用的染色方法:浸染法,另外还有轧染料。
浸染法:浸染法又可分一浴一步法,一浴两步法,两浴法三种染色方法。
A:一浴一步法:是在碱性浴中进行染色,即在染色的同时进行固色,这种方法工艺简单,染色时间短,操作方便,但由于吸附和固色同时进行,固色后染料不能再进行扩散,因此匀染和透染性差。
同进在碱性条件下染色,染浴的染料稳定性,水解的比较多。
B:一浴二步法:先在中性浴中染色,当染料上染接近平衡时,在染浴中加入碱剂,调整PH值至固色规定PH值,(一般为11)这时染料与纤维达到共价结合,达到固色目的。
活性染料——精选推荐

活性染料活性染料⼀、引⾔1.1活性染料简介早在⼀个多世纪之前,⼈们就希望制得能够与纤维形成共价键合的染料,从⽽提⾼染⾊织物的耐洗牢度。
直到1954年,⼘内门公司的拉蒂(Rattee)和斯蒂芬(Stephen)在应⽤中发现含⼆氯均三嗪基团的染料在碱性条件下可与纤维素上的伯羟基发⽣共价键合,进⽽坚牢地染着在纤维上,就此出现了⼀类能与纤维通过化学反应⽣成共价键的反应性染料,亦被称为活性染料。
活性染料的出现,为染料的发展史揭开了崭新的⼀页。
活性染料⾃1956年问世以来,其发展⼀直处于领先地位。
⽬前世界上纤维素纤维⽤活性染料的年产量占全部染料年产量的20%以上。
活性染料之所以能迅速发展,是因为具有如下特点:1、染料可与纤维反应以共价键结合,在⼀般条件下这种结合键不会离解,所以活性染料在纤维上⼀经染着,就有很好的染⾊牢度,尤其是湿处理牢度。
此外,染料染着于纤维后,不会像某些还原染料那样发⽣光脆损。
2、具有优良的匀染性能,⽽且⾊泽鲜艳,光亮度好,使⽤⽅便,⾊谱齐全,成本低廉。
3、国内已能⼤量⽣产,能充分满⾜印染⾏业的需要;其使⽤范围⼴,不仅可⽤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还可⽤于蛋⽩质纤维的染⾊以及⼀些混纺织物染⾊。
1.2 活性染料的历史20年代开始,汽巴公司开始了有关三聚氯氰染料的研究,这种染料的性能优于所有直接染料,其中特别是Chloratine Fast Blue 8G引⼊注⽬。
它是将⼀个含有胺基的蓝⾊染料与带有三聚氯氰环的黄⾊染料组成为绿⾊调的内分⼦组合,即该染料具有⼀个未被取代的氯原⼦,在⼀定条件下,能与纤维素反应形成共价结合,可是当时未被认识。
1923年,汽巴公司发现了酸性⼀氯均三嗪染料染于⽺⽑上,能获得⾼的湿牢度,从⽽在1953年发明了Cibalan Brill 型的染料。
同时,在1952年,赫斯特公司亦在研究⼄烯砜基团的基础上,⽣产了⽤于⽺⽑的活性染料,即Remalan。
但是这两类染料,当时并不很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三、具有合适RFT值染色的活性染料
RFT(Right-First-Time):染色一次成功率。
大量的生产实践证明,RFT提高1%,生产总 成本可降低1%,生产每公斤织物的收益可提高约 10%。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Procion H一EXL染料, 经过一系列的改进,在九十年代末70-80%的一次 吸着率,与最终吸着率之差在30%以下,固着率 在80%以上且半染时间为10min。
新型活性染料
目录
1
活性染料概述
2
新型活性染料
2
第一章
活性染料概述
一、活性染料的定义
二、活性染料的应用 三、活性染料的化学结构与分类
四、活性染料的优缺点
3
活性染料的定义
活性染料又称反应性染料。一类能与纤维通过化学 反应生成共价键的水溶性染料。这类染料分子中含有 能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的基团,染色时染料与纤维反 应,二者之间形成共价键,成为整体,使耐洗和耐摩 擦牢度提高。
嘧啶基活性染料
8
四、活性染料的优缺点
优点:
1. 活性染料是取代禁用染料和其它类型纤维素用染料如 硫化染料、冰染染料和还原染料等的最佳选择之一。 2. 活性染料能用经济的染色工艺和简单的染色操作获得 高水平的各项坚牢性能特别是湿牢度。 3. 活性染料的色谱广、色泽鲜艳、性能优异、适用性强, 其色相和性能基本上与市场对纤维和衣料的要求相适 应。 4. 活性染料适用于新型纤维素纤维产品,如 Lyocell 纤 维等印染的需要。
B——连接基
Re——活性基或反应基
定义 应用
结构和分 类
料—纤维键的稳定性。 优缺点
Hale Waihona Puke 72、活性染料的分类
一氯均三嗪型 均三嗪型活性染料 一氟均三嗪型 乙烯砜基活性染料 按活性基团分为
三嗪型和β-乙烯砜硫酸酯
二氯均三嗪型
一氯均
复合活性基活性染料
两个一氯均三嗪型活性基 定义 应用 优缺点 结构和分 类 其它活性基类活性染料
11
优点 1、更好的耐酸性水解率和过氧化物 的洗涤能力 2、高的固着率 3、宽的染色温度范围及好的染色重 现性
12
二、适用于低盐染色的活性染料 用活性染料时耗盐量一般较大,使得染色时有色污 水难处理、成本很高。主要方法是减少母体染料的磺 酸基数目。
13
目前根据这种对染料结构和亲和力之间关系的研究,开 发了不少适用于低盐染色活性染料。 如例如Sumifix HF型染料、Kayacion E一LE conc型染料 ReaNova CA型染料、Cibaeron LS型染料等,他们一般都含有 两个活性基,染色时耗盐量只有含一个活性基染料的二分之 一到三分之一,大大减少了有色含盐废水的污染,并且吸尽 率和固着率依旧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15
四、染色时间短的活性染料
缩短活性染色时间,通常从染色和 洗涤等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例如使用 Procion H一EXL染料以及相应的excel染色 方法且在染色开始就添加盐,可以使染色 快速、简单,要比采用部分盐工艺为基础 的传统染色技术缩短约2小时。 至于缩短染色之后的洗净时间主 要取决于温度、作用于织物上的洗涤水速 度、pH和染料直接性等因素。
定义
应用
结构和分 类
优缺点
10
第二章
新型活性染料
一、适用于低温染色的活性染料 VS/MCT双活性基染料
低温染色的加工成本和染色时间都要比热染工艺
经济,因此近年来用于吸尽染色的活性染料的研究越 来越集中在50-60°C温度范围内进行染色的活性染料 上。 这些低温染料的结构目前最有效的手段是在染 料分子中引入两个异种活性基:一氯均三嗪基和乙烯 砜基
定义
应用
结构和分 类
优缺点
4
二、应用
纤维素纤维 蛋白质纤维 聚酰胺纤维的染色 具有特殊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还能用于涤纶等纤维的
染色。
定义
应用
结构和分 类
优缺点
5
三、活性染料的化学结构与分类
1、活性染料的化学结构通式 2、活性染料的分类
定义
应用
结构和分 类
优缺点
6
1、活性染料的化学结构通式
定义
应用
结构和分 类
优缺点
9
活性染料的优缺点
缺点: 1. 利用率不够高,一般为60%-70%,产生大量有色污水。 2. 为了抑制纤维表面的电荷,活性染料使用时需耗用相当量 的电解质,既增加了劳动强度,又造成废水中的氯离子浓 度高达10多万ppm,大大地增加了治理活性染料染色废水的 难度。 3. 某些深色品种色牢度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4.能取代硫化料和还原染料等的深色品种较少。
其化学结构通式可以表示为 S—D—B—Re S——水溶性基团 D——染料发色体或染料母体
提供水溶性的基团 是染料的发色部分,染料母体对染 决定染料的水溶性 料的亲和力、扩散性、颜色、耐晒 一般为磺酸基(-SO3Na)或硫酸酯基 牢度等有较大的影响。决定了染料 (-OSO3Na) 的色泽、鲜艳度、直接性、扩散性、 绝大部分染料的活性基是通过连接 连接基用来联结母体与活性基团。 日晒牢度等。 基和染料母体相连的。有些染料没 对染料的反应性能和染料—纤维键的 有些染料具有二个发色母体 有连接基,活性基直接连接在染料 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同一母体可与不同活性基团相连接, 母体上。 有些染料没有连接基。 成为不同类型的商品染料。 活性基主要影响染料的反应性及染
16
五、适应更高牢度要求的活性染料 随着纺织面料的发展以及染色用活性染料应用领 域的不断扩大,市场对织物坚牢度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 越高,大致有下列三方面的要求: 1、对活性染料日光褪变色的新要求 2、对活性染料受化学物质影响造成褪色的新要求 3、对活性染料染色物反复洗涤造成褪色的新要求
17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