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八卦及太极图
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四位一体论

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四位一体论苏开华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四个千古之谜。
作为“易学”之源,它们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必然的内在关系,正因为如此,所以自《易传》始,古代“易学”家们早就把它们四者拴在一起了。
可这种必然的内在关系究竟表现在哪里?古往今来,谁也没有说清楚。
笔者经过长期深入的研究,现在,终于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都是我国史前的文化遗产,统属“符号文明”的范畴(因为当时尚未产生文字);从时间上讲,太极图产生最早,由于它有着非同寻常的内涵和价值,先祖们唯恐自己的本意不为后人所理解,于是又用其它符号方式创作了变相的太极图,这便是河图、洛书、八卦的由来;因此,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四者实际上是一回事,是远古先民们分别以图象、数字、卦爻三种方式向后人发出的同一个非凡的信息。
限于篇幅,本文对上述四者的时代属性和固有本质暂不论证,只想专门谈一谈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从文献资料看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的相关性关于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之间的内在关系问题,古代学者们虽未完全搞清楚,但从他们的一些论述来看,不少人似乎早就朦胧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这方面的证据不胜枚举,以下不妨略举数例:第一、《易经・系辞》云:“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这是说河图、洛书是圣人们创作八卦的依据。
第二、《尚书・顾命篇》“孔安国传”曰:“伏牺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之以图八卦,谓之河图。
”这是说远古伏羲氏在参照河图的基础上创作了八卦。
第三、《汉书・五行志》云:“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汉书・律历志》又云:“自伏羲画八卦,由数起,至黄帝、尧、舜而大备。
”这也是说,由奇妙的数字方式排列而成的河图、洛书乃是伏羲氏据以创设八卦的直接源泉。
第四、《易传》有云:“圣人有以见(现)天下之迹,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现)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又说:“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易经太极、阴阳、八卦

易经太极、阴阳、八卦易经太极、阴阳、八卦《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
太极:太极是宇宙的本源,是万物的基因。
它不生不死,无始无终,大到无限,小到无穷,无所不在,无所不有。
《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地的形成原始于太虚、无极、太极三个步骤。
太者,极大无边也,虚者,空虚无物也。
极大极虚、无天无地、黑白不分的太极,是阴阳浑沦未分之元气,是一个无穷大的浑浊之气,具有至尊性。
随着气的流行变动,逐渐分化为清浊二气,轻清之气(为阳)上浮谓之天,重浊之气(为阴)下沉谓之地,是为太极生两仪。
图中用一条阴鱼(黑色)和一条阳鱼(白色)来表示阴阳的变化,阴阳鱼代表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在阴消阳长、阴长阳消的变化中周而复始,这便是事物的普遍规律。
图中两个黑白点的鱼眼代表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太极生阴阳,阴阳构成太极,两者相互包含,互为体用。
太极图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是对天地万物大到宇宙宏观小到基因微观最精辟的概括,它是八卦的主导理论,是易学阐述和表达的对象。
有现代易学家根据太极图原理,提出“宇宙全息统一学说”,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包含着系统,各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宇宙之间,在时空上都存在着泛对称性,在这些泛对称关系中,凡是对应部位,都比非对应部位在物质组成、重演程度、感应程度、对应程度等特性上,更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同时还认为,在潜信息上,子系统包含系统的全部信息,系统包含着宇宙的全部信息。
在显信息上,子系统是系统的缩影,系统是宇宙的缩影。
这个理论是完全符合目前人类所认知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客观存在的。
诚然,人类对太极的认知还没有完结,它还蕴含哪些奥秘,将有待人类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逐步予以解密。
阴阳:阴阳本指日光向背的两种状态,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我国古代人民经过长期对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观察、分析、综合、归纳,认为宇宙万物皆分阴阳,皆由阴阳组成,万物的始生、成长、鼎盛、衰亡皆因阴消阳长,阴长阳消所致。
《易经证释》太极图讲义易经

《易经证释》太极图讲义易经易传曰。
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此言易卦所自始也。
易卦有八。
而本于四象之分。
四象者: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也。
阴阳太少。
虽有四象。
而本于两仪之化。
两仪者阴阳也。
阴阳虽有两仪。
而本于太极之所生。
太极者至极也。
言天地万物莫不有始。
始于太极。
由下而溯其源。
至斯已极。
故曰太极:言无极也。
太极之始。
阴阳未分。
两仪未生。
纯然一气。
精神光明。
为无始之始。
无生之生。
真体圆灵。
气周道凝。
德至玄玄。
神至冥冥。
光合息醇。
悠然至清。
不可物拟。
不可言名。
名之太极。
立生之根。
此太极之象。
为自无之有。
太初之母。
万有之宗。
一气之原也。
故曰太极。
言其至极。
无可上进。
无可分移。
而不得以名称。
以象类者也。
夫天地万物。
同斯气也。
同斯生也。
同斯运行不息也。
同斯有守有立也。
而皆太极始。
以太极能生也。
有始也。
运行不息也。
守中立极不二也。
故为天地万物之母。
气数之祖。
生成变化之大本也。
言其远不可知。
言其可知。
则太极而已。
言其外不可名。
言其可名,亦太极而已。
天地尚自太极生成,况其下者乎。
故欲穷生化之源。
气数之根。
必自太极始。
太极者固万有之宗。
而言易必以太极启其端也。
易之始也。
伏羲之一画。
即太极也。
为体一。
为气纯。
无数之可纪。
无象之可象。
而纪之以一。
象之以一。
言数之始象之初也。
故易之卦象。
即自一始。
盖示太极者也。
太极之为象。
虽仅此一画。
其气虽纯。
而有动静之用。
其精虽凝。
而有生化之功。
其初虽一。
而其既动则有所生。
既生则有所变。
故一之动也而二生。
静也而一复。
一者为阳。
二者为阴。
两仪乃生焉。
两仪者太极之初变也。
太极以气之动静。
精之生化。
动者自生。
静者自化。
生者为阴。
化者为阳。
阴阳既分。
其气斯变。
前之一者变而二矣。
前之太极者变而两仪矣。
故易自太极生两仪。
然两仪虽生自太极。
非如后来之生化有父母也。
乃自至极之元气动荡而生。
因其有动则有静。
动静异也。
异则有别。
而后生化见也。
虽生化而仍由一气之变。
非生自二气也。
虽化而成两仪之名。
易经卦象图解

易图详解(图解)先天八卦图先天八卦讲对峙, 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风雷, 山泽水火八类物象分为四组, 以说明它的阴阳对峙关系.《周易说卦传》中将乾坤两卦对峙, 称为天地定位; 震巽两卦对峙, 称为雷风相薄; 艮兑两卦相对, 称为山泽通气; 坎离两卦相对, 称为水火不相射以表示, 这些不同事物之间的对峙. 按上述峙图式的内容, 先天八卦可分为三个周期:第一周期: 从坤卦左行, 表示冬至一阳初生, 起于北方; 从乾卦右行, 表示夏至一阴初生, 起于南方, 本周期指的先天八卦图的最内圈, 即由卦的初爻组成. 这一寒一暑, 表示太阳在一年的周期运动.第二周期: 由卦之中爻组成, 半圈阳爻表示白昼太阳从东方升起,经南天而到西方; 半圈阴爻表示太阳落山后的黑夜, 这是记太阳运行一日的周期图象.第三周期: 由卦之上爻组成, 半圈阴爻表示月亮运行的上半月, 即朔; 半圈阳爻表示月亮运行的下半月, 是为弦.由此可见,这一图象是统一年月日时周期.中天八卦图中天易的天文依据,乃本地法之晷景而来, 晷景又决定于"昼参日影,夜考极星"之历数. 参阅中天八图,我们可以了解中天八卦与节令宫辰的关系.后天八卦图后天八讲流行, 形容周期循环, 如水流行, 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 五行的母子相生. 后天图是从四时的推移, 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从<<周易.说卦传>>中可以看出, 万物的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 每周天360日有奇, 八卦用事各主45日,其转换点就表现在四正四偶的八节上, 这就构成了按顺时针方向运转的后天八卦图.每卦有三爻, 三而八之, 即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 于此可见这些卦图的实质了.先天八卦图与后天八卦图比较============================================================================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出自《易传·系辞》上传的第十一章,原文为:“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图说太极八卦之二

图说太极八卦之二太极八卦图,又称八卦太极图、阴阳图、太极图、八卦图、双鱼图、太极双鱼图、双鱼太极图、八卦双鱼图、双鱼八卦图、阴阳双鱼图、双鱼阴阳图、太极阴阳图、阴阳太极图、阴阳八卦图、八卦阴阳图等等,这本身就说明了太极八卦的千变万化。
太极图(简单理解就是一个有阴阳双鱼的圆)一定要与八卦(形成一个正八边形)联系起来理解,否则,上下左右、东南西北、顺时针逆时针等等,搞得人迷迷糊糊。
八卦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
古人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乾、坤两卦则在“八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所以“乾(天)上坤(地)下”是一个基数。
不过,难以理解的是,古人是如何通过从太空中看到中国地形地势,最后发明了太极八卦的。
太极八卦图一:青藏高原是阳(长江源头是眼),塔里木盆地是阴(天山是眼);太极八卦图二:中国沿海是阳(洞庭湖是眼),东海渤海是阴(韩国智异山是眼)。
太极,在英文中就是Yin-Yang(也有翻译为Tai-Ji的)。
在太极八卦图中,阳(白色)在上,阴(黑色)在下,呈上下结构(双鱼眼睛上下成线),而不是左右结构(双鱼眼睛左右成线),所谓“天地乾坤”;但另一种理论认为,正是太极八卦的千变万化,导致了双鱼旋转的随机性,以致于上下斜切等均无定数,形成一种动态平衡,现代哲学称之为对立统一。
古人在发明太极八卦时,还是“天圆地方”的年代,所以有“天地乾坤”的说法。
现代人认为地球是圆的,站在地球上任何一点,都是“乾(天)上坤(地)下”,而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就有不同的看法。
(多数情况下:上下结构)(特殊情况下:左右结构)至于顺时针和逆时针,有两种说法:一是中医理论中表示六气(正常之气),故顺时针;表示六经(病理之气),故逆时针(这个与韩国国旗无关)。
二是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先天,指的是自然的本然原则和法则;后天,指的是人类利用本然原则与法则而有所作为的规律。
周易八卦图解

周易八卦图解周易八卦图解【八卦基本概念】八卦亦称“经卦”。
《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一”和“--”符号,每卦由三爻组成;以“一”为阳,以“--”为阴。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具体符号表示见下面的『八卦符号』。
《易经》六十四卦皆由八卦两两相重组成。
八卦起源于原始宗教的占卜。
《易传》作者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每封又象征多种事物,并认为“乾”、“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
【八卦符号解析】八卦符号:乾:乾三连坤:坤六断震:震仰盂艮:艮覆碗▅▅▅▅▅▅▅▅▅▅▅▅▅▅▅▅▅▅▅▅▅▅▅▅▅▅▅▅▅▅▅▅▅▅▅▅▅▅▅▅▅▅▅▅▅▅▅▅▅▅▅▅▅离:离中虚坎:坎中满兑:兑上缺巽:巽下断▅▅▅▅▅▅▅▅▅▅▅▅▅▅▅▅▅▅▅▅▅▅▅▅▅▅▅▅▅▅▅▅▅▅▅▅▅▅▅▅▅▅▅▅▅▅▅▅▅▅▅▅▅▅▅(一)八卦歌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二)八卦代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三)八卦方位乾:西北。
坎:北。
艮:东北。
震:东。
巽:东南。
离:南。
坤:西南。
兑:西。
(四)八卦所属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克(木)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六)八卦旺衰乾、兑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离旺于夏,衰于四季;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个季节的后一个月)(七)八卦所对应的五行:金-乾、兑乾为天,兑为泽木-震、巽震为雷,巽为风土-坤、艮坤为地,艮为山水-坎坎为水火-离离为火五行相生:金水木火土五行相克:金木土水火【太极八卦】1.提起太极八卦图,许多人都感到很神秘,至于其中的奥妙,则很少有人能说出几分道理来。
太极图

太极图太极图、周易、先天八卦图[ft=,+0,][ft=,+0,]太极图[ft=,+0,]黑[ft=,+0,]白二色,[ft=,+0,]代表阴阳两方,天地两部;[ft=,+0,]黑白两方的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
白中黑点表[ft=,+0,]示阳中有阴,[ft=,+0,]黑方白点[ft=,+0,]表示阴中有阳。
太极图是研究周易学原理的一张重要的图象。
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
既包括了至极之理,也包括[ft=,+0,]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心。
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以上是太极二字的含义。
[ft=,+0,]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化合而生万物。
宇宙有无限大,所以称为太极,但是宇宙又是有形的,即有实质的内容。
按易学的观点,有形的东西来自于无形,所以无极而太极。
太极这个实体是健运不息的,即宇宙在运动,动则产生阳气,动到一定程度,变出现相对静止,静则产生阴气,如此一动一静,阴阳之气互为其根,运转于无穷。
[ft=,+0,]自然界也是如此,阴阳寒暑,四时的生长化收藏,即万物的生长规律,无不包含阴阳五行。
就人部阴阳而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阴阳交合,则化生万物,万物按此规律生生不已,故变化无穷。
这些内容提出了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立人之道三纲领,也就是三才之道,所谓"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 八卦产生图解:在宋代陈抟和邵雍画阴阳太极图,把这一思想表达的更为形象。
从太极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任何事物都是由两个相反的对立面组成,二者的相互转化处于一个动态过程中,同时它们又组成了一个统一、平衡的体系。
在黑白阴阳鱼中的白黑点则表示任何事物不是绝对的,只有相对而言。
太极阴阳图直观的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变化最根本的哲理,是适应于自然界万物的普遍法则。
太极图、八卦、《易经》

太极图、八卦、《易经》太极图、八卦、《易经》是三回事,不是一回事。
太极图:原本是先人记录日影长度,总结绘制的图。
是判断季节、指导农时用的。
现流行的太极图,乃是其简化版。
八卦:是我国远古时期的计数方式。
阳爻(红)记为1,阴爻(蓝)记为0,是世界上最早的二进制计数方法。
也是现在计算机的运算基础。
将太极图与八卦符号合二为一,就形成两种常见方式:.《易经》:原本应该是本记录日月运行规律的书,告诉人们在什么节气做什么事。
传说中是伏羲先做的这项工作,固有“一卦开天”之说。
后有周文王被囚羑里时,潜心研究了伏羲八卦,并将其推演为六十四卦。
再经过孔子等的推论和解读。
才形成留传至今的《周易》一书。
故,伏羲、周文王、孔子被称为“易更三圣”。
《易经》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规律,其中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辩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但也不可否认,其也是一本算命先生的宝典。
《易经》中蕴含的方法论,让本人平生获益匪浅,现略谈心得,以资朋友:一、当位律。
在《易经》中的每一爻的阴阳性质必须与所在位置的阴阳属性进行对应。
凡阳爻居阳位,或阴爻居阴位,即为“当位”。
表示此爻所象符合(顺)事物发展规律。
倘若阳爻居阴位,或阴爻居阳位,则为“不当位”,即此爻不符合(逆)事物发展规律。
既济卦全部当位,未济卦全部不当位。
孔子把这一条推演规律扩大到了社会政治领域,提出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
人生启示:该当主角时不要推辞,该当配角时心安理得。
二、六步工作法。
《易经》每个卦都有六个爻,分别谕示了一个完整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初始、变化、发展、进步、成功、未来。
乾卦:积蓄力量;贵人相助;小有成就;事业巅峰;进入平稳期;恐辉煌不久。
坤卦:环境恶劣;努力生存;增强实力;小有成就;终成大咖;争斗中惨胜。
震卦:危机来临;慌乱一片;坚持;优胜劣汰;谨慎从事;聪慧者生存下来。
巽卦:初创干练;部下谦卑;号令严明;小有成就;谨小慎微;前途堪忧。
坎卦:处境凶险;设法脱险;自保以待变;不拘泥于常规;把握时机;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卦图真的是转动的,而且是永恒转动永不停息的,是在宇宙诞生时就已产生的
我发现了八卦图确实原本就在转动的,不是因被我们拔转后才动的。
不管这张后天八卦图如何转动,其中之八卦宫位是永恒不变的,是处于一种恒动中之真静,其所示之大方向也是不变的,她的五行属性也是不变的,她归纳了宇宙间的万物万象。
我们都知道,后天八卦图中显示的是离南坎北震东兑西艮东北坤西南乾西北而巽东南的,这是其基础而且是固定不变的。
八卦图的转动有四种形式,现分述于下:
一.阴阳太极图的转动即是八卦图转动的一种形式。
我们学易之人都不会不熟悉这张阴阳鱼的太极图的,它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那两个黑白鱼眼就是太极图中的一点真阳(白点)和一点真阴(黑点)。
也就是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根,互为依存。
从此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阴阳是此消彼长互相转化的,阳极则转阴,阴极则转阳,如此阴阳不停地旋转互化永无停息。
这张阴阳太极图中的相对于后天八卦图中的坎位的阴阳交界点,即八主图中的十二地支中的子水位就是阴极,为一阳生的转接处,由此而阳气始生阴气渐消,随着顺时针的向右旋转,也即后天八卦图中的地支子水位顺时针的旋转由子到丑,经寅卯辰巳到午离卦位,阳气由子位之一阳始生慢慢地转化成了离卦地支午火位的阳气的极盛时期。
物极则反,此时阳气盛极而一阴暗生,阴阳又开始了阴始渐长而阳始渐消的时候了。
随着阴气渐长而阳气渐消的过程,阴气向右旋转到了坎宫子位阴盛极转衰,而一阳暗生,又形成了阴阳互转,阴阳如此反复变动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就形成了阴阳太极的永恒转动,也就是后天八卦图的内在的真正的一种永恒转动的形式的体现了。
这动转动形式是先天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亘古不变永恒存在的。
二.时间的永恒流动也是八卦图转动的一种真实体现。
时间是流动不息的,从亘古的不知何时开始而永不停息地流动至今,乃至于将来的永无止息,它都将永远流动下去,我们也无法知道它将流转到何时。
时间的流动在这张后天八卦图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1 .首先,它是以六十甲子的六十年不停息地周而复始的方式转动的。
其具体体现在后天八卦图中就是十二地支配以十天干的转动的,而且是顺着后天八卦图的地支顺时针方向周而复始地向右旋转的,这也就形成了后天八卦图的永无停息的十二地支时间顺序的转动不息,一张后天八卦图就这样顺着时间的转动而不停地转动起来了。
2 .四季的更替也是八卦图转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四季循环往复不停,从而形成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不息。
它的转动也是顺时针方向,以立春为交节点的春季位居东方木之五行方位,顺转至立夏进入南方火五行之地,再顺转到立秋就到了五行金所在的西方,而在夏秋之间还有一个长夏的存在即坤宫土五行的宫位之未土位了,此宫位对火金两相战之五行起了缓冲和转化,使它们能够流通相生的作用。
最后顺转至以立冬为交节点的北方水五行所在地,再转下去又到了立春东方木五行所在方位,如此周而复始永无停息,年年如此,乃至千秋万代以后永不停息,故随着四季的更替,这张后天八卦图也就顺时针方向永无止息地旋转起来了。
3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不停更替变换也是八卦图的一种转动方式。
我们都知道,按中国的阴历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随着流年的更替变换它也就跟着顺时针地流动旋转起来。
而且这每一天在八卦图中都有其相对应的地支及天干与其相配而周流不息,从而也把这张后天八卦图以顺时针方向转动起来了。
4 .每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的顺时针转动也是后天八卦图转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在一天中分为十二个时辰二十四小时是每个学易者都熟悉的,十二个时辰就是后天八卦图中的八卦各宫位的十二个地支了,其运行是顺时针方向的从子位之坎宫顺时针流转至丑寅一直到亥时的乾宫位,再重新从子位顺时针方向周而复始流动旋转不停。
它不仅表现出八卦图中十二地支的不停转动周流不息,同时也是八卦图中八个宫位的不停转换形式,故十二个时辰的不停旋转流动就是后天八卦图的一种顺时针不停旋转的表现形式了。
三.八卦中八个宫位各五行属性之间的顺时针相生流转也构成了后天八卦图的转动不息。
八卦图中有八个宫位,它们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乾兑同属金五行,兑居西方乾居西北;坎为水居北方;震巽都为木五行而居东方与东南方;离为火则居南方;余下艮坤五行都属土,其中艮居东北方位坤居西南方位。
这八个宫位之间的关系既有相生又有相克,但它们之间在八卦图中所显示出来的相生关系却充分地体现了八卦图的转动不息的天机,有关这方面的论述,黄老师已为我们作了最详细明显不过的阐述了,在黄老师的论文“八卦图与中国革命历程”一文中有一段极精彩的论述,兹引录如下:“按太极八卦方位。
上海、浙江、嘉兴在我国的华东为东南巽卦位,南昌、井岗山在我国中南为离卦位。
红军长征西进到大西南的贵州遵义为我国的西南坤卦位,然后进入四川北上经过我国西部猎子口兑卦位,最后到达陕北延安我国西北乾卦位。
毛主席党中央由西北延安迁到华北的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为我国北方坎卦位,在此发动三大战役,首先辽沈战
役的胜利解放东北三省,为我国东北艮卦位,继之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得北方坎卦位,同时取得华东淮海战役的胜利,华东在我国东部震卦位。
大军南下解放南京、上海为我国东南巽卦,解放广州为我国南方离卦位,最后解放大西南为我国西南坤卦位,取得全国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
把这个革命历程连贯起来就是后天八卦图的顺时针右旋运行图,起于巽→离→坤→兑→乾→坎→震→巽→离→坤止。
易曰:“数往者顺”就是这个道理。
我在教学时要大家认真看八卦图,要将图看得转动起来,这不是转动起来,而且是在中国大地上转起来了吗?谁转的,毛主席。
在面授时我问大家后天八卦图是一个什么样的运行规律?大家没有弄明白,实际上这是一个五行相生的运行规律,东方震巽木生南方离火,离火生西南坤土,坤土生西方兑乾金,西方金生北方坎水,到东北艮土为止,但艮又为始。
后天八卦图是按五行相生排列的,右旋是顺天而行,多大的一个谜,胜似诸葛亮的八卦阵。
毛主席布的是大八卦阵,取得了革命胜利,诸葛亮布的是小八卦阵而他却“壮志未酬身先死”,悲夫!何叫顺天行事,大家由此会有所理解了吧!”从此段论文中我终于明白了八卦图是转动的而且领悟到了后天八卦图是如何转动不息的,可见多读细读并认真领悟黄老师的论文是何等重要!学易贵在用心去悟,不然就无所谓“心易”之说了,也就无所谓“我心为法”了。
四.五行之间气的流通是八卦图的转动形式。
我们都知道五行为水火木金土。
八卦图中的八宫亦有其五行所属,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不用再提。
五行是宇宙万物的归纳总结与代表,是虚的看不见而却真实客观存在的,它们反映到客观世界中就是我们的眼睛所能看到的万物万象。
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就象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实物间的相生相克,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实质上其实是一种气与气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
此气亦不同于现实中的可见之气。
那么五行之气如何引发八卦图的转动呢?其实,只要明白五行之间的相生之顺序就明白了。
在后天八卦图中水之五行之气对应于坎宫,木之五行之气对应于震巽宫,火之五行之气对应于离宫,金之五行之气对应于乾兑宫,余下坤艮宫就是土之五行所对应的宫位了。
它们之间的东方震巽宫木气生离宫之南方火气再接续生坤宫之土五行之气而连下去又转生了兑宫的金五行之气,乾与兑同属金五行为比合都同受坤宫土五行之气的相生,金再顺时针转生北方坎宫之水五行之气,艮为土五行比较特殊,它居东北方位,是五行气在相生之循环过程中之止住蓄积和复始之处。
如此看来五行之气的顺时针向右旋转就是后天八卦宫位以其所属五行之气的旋转了,后天八卦图也就在五行气的旋转下转动起来了,也是生生不息旋转不停永无止息的。
比如在人体中就有五行之气的顺时针旋转的存在,当气之旋转产生了问题时就会气滞,也就产生了“不通则痛”的病症了,人也因此就产生出种种病来了,这时就要去看病吃药打针等治疗了,其治疗的目的无非是使人体中的五行之气重新得到流通平衡。
在断卦时也是如此,如五行之气不通即产生了卦象中的病了,也就需要进行化解了,而所谓的化解其实也就是根据五行气的流通原则来调理的。
风水中的化灾解难也是依据此理而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