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表勾稽关系

合集下载

四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四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1、先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这个关系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部分和利润表之间,因为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数,利润表是期间数,口径不同,所以勾稽关系也主要在所有者权益部分,毕竟利润表赚得的就是所有者的收益。

当然事事无绝对,不能说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期末减期初一定等于当期净利润,因为可能还有分红这个减项,所以要看勾稽关系,最关键的还是所有者权变动表,这个表是时点数结合期间发生额,最清楚,但因为与经营关系不密切,编的人不多,看得人更少;2、还有就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这三个表的核心在现金流量表,可以说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是资产表和利润表,一般来说,不看具体账,光靠前两个表,也可以把现金流量表的主要数字编出来,业务复杂的误差率要高一点,业务简单的,误差率就小,叔做过几家中型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只看两张表,编的数字一分不差。

不过以上误差率指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这个数字是现金流量表的核心,只要这个数字不出大差错,现金流量表就不能说编的不对。

说起勾稽关系,我想先提出另外一个词——“复式记账”,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正因为有这个恒等式,所以一项资产的增加意味着一项负债的增加或者另一项资产的减少,一项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一项资产的增加或者一项负债的减少,一项成本的增加意味着一项资产的减少或者一项负债的增加,数字就是这样从一端到另一端、从一张表到另一张表流转。

这是了解什么是勾稽关系的一个起点。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本就是一体的,虽然你看到的资产负债表都是时点数-—年初数、期末数,而利润表是本期发生数,但是当你在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期末数中间加上本期增减数之后,你就发现可以把利润表整个装到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项下.利润表最终的结果“净利润”就是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减中的一个因子。

资产负债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利润表上的收入不一定代表资产负债表上收到了货币资金(也就意味着不代表现金流量表上有现金流入),也可能是赊销带来的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的增加,支出亦然。

财务报表勾稽关系公式

财务报表勾稽关系公式

财务报表勾稽关系公式财务报表勾稽关系公式简介财务报表勾稽关系公式是用来核对企业财务报表中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财务报表勾稽关系公式及其解释说明。

1. 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公式是表明企业的资产来源,总资产等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和。

负债是企业对外借款或欠款的义务,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净资产。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核对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计算是否正确。

例如,某公司负债为100万,所有者权益为200万,则根据这个公式计算,总资产应为100万+200万=300万。

2. 总收入=销售收入+其他收入这个公式是表明企业的总收入来源,总收入等于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的和。

销售收入是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其他收入包括租金收入、投资收益等。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核对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的计算是否正确。

例如,某公司销售收入为200万,其他收入为50万,则根据这个公式计算,总收入应为200万+50万=250万。

3. 净利润=总收入-总成本这个公式是表明企业的净利润的计算方法,净利润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成本。

总成本包括销售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核对企业的净利润的计算是否正确。

例如,某公司总收入为300万,总成本为200万,则根据这个公式计算,净利润应为300万-200万=100万。

4. 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这个公式是表明企业的现金流量净额的计算方法,现金流量净额等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和。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记录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记录企业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记录企业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核对企业的现金流量净额的计算是否正确。

例如,某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100万,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为-50万,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为-20万,则根据这个公式计算,现金流量净额应为100万+(-50万)+(-20万)=30万。

三大财务报表间的勾稽关系-财务报表勾稽

三大财务报表间的勾稽关系-财务报表勾稽

三大财务报表间的勾稽关系-财务报表勾稽三大财务报表间的勾稽关系财务报表勾稽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三大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如同三面镜子,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而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勾稽关系,就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相互关联、相互印证。

理解这些勾稽关系,对于准确解读企业财务信息、做出合理的决策至关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而利润表则展示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

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与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存在着直接的联系。

在会计核算中,企业每期实现的净利润会结转到“未分配利润”中。

也就是说,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净利润本期分配的利润。

例如,某企业期初未分配利润为 10 万元,本期实现净利润 5 万元,同时分配利润 2 万元,那么期末未分配利润就应该是13 万元(10 + 5 2)。

资产负债表中的“盈余公积”也与利润表有关。

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盈余公积,这会导致盈余公积的增加。

所以,通过观察这两个项目的变动,可以验证利润表中净利润的准确性。

再来看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而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则是企业在特定日期所拥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余额。

期末货币资金余额=期初货币资金余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这里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就是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之和。

如果两者不相等,就可能存在会计差错或财务造假的嫌疑。

比如,企业在某一期间内通过经营活动收到现金 10 万元,投资活动支出现金 3 万元,筹资活动收到现金 2 万元,期初货币资金余额为 5 万元,那么期末货币资金余额应该是 14 万元(5 + 10 3 + 2)。

此外,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存货等项目的变动,也会在现金流量表中有所体现。

财务报表的12种勾稽关系

财务报表的12种勾稽关系

模糊的勾稽关系
• 这里提到的“模糊”意指数据间不能形成精确的 等式关系,但是却能够大致相等或形成比例关系。 这类勾稽关系容易体现公司真实的经营情况,可 以成为识别财务造假的利器。
模糊的勾稽关系
• 4.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 • • 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的比值即应收账款周转率, 正常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会保持相应稳定,如 果应收账款增幅比例大于营业收入增幅比例,应 关注应收账款造假,此外也可能是行业发展呈颓 势,下游企业经营状况不良,造成大量的应收。
模糊的勾稽关系
• 9.货币资金、短期借款、资产与营业收入 • • 如果货币资金过高,且与资产变动不成比例,或 者与营业收入变动不成比例,或者是货币资金与 短期借款同时位于高值,有可能是货币状况异常, 比如银行账户被查封、存单被质押或被关联方占 用。
模糊的勾稽关系
• 10.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与营业成本 • • 企业的营业成本主要就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的支 出加上部分折旧与摊销。排除应付账款变化的影 响,如果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幅远 高于营业成本,那么就应当关注这部分现金的去 向和用途,可能存在虚构营业收入的情况,也可 能存在将该部分现金用于其他用途的情况。
模糊的勾稽关系
• 7.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与税费 • • 由于税法规定和会计准则的计量方式有很多不同之处, 也因为税收筹划的存在,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与税费 之间很难形成精确的比例关系。但是,上述不同之处 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与税费大 体上应当是一种比例关系。如果营业收入、营业利润 的增幅远高于税费(特别是增值税与所得税),也可 能意味着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存在水分,还可能存在 偷税漏税等刑事风险。
模糊的勾稽关系
• 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 • • 如前所述,两者间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可以达成精 确的等式关系。抛开精确的等式关系不谈,如果 净利润增幅远高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应关注与1中相同的情况,也就是说,企业没有业利润、营业成本与销售费用 • • 正常情况下,三者应为近似比例变动关系,如果 营业利润增幅远高于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营业 利润造假的可能性就比较高,例如可能通过关联 方支付费用的方式降低支出,也可能是虚构了营 业收入。

财务报表中必须掌握的五大勾稽关系

财务报表中必须掌握的五大勾稽关系

财务报表中必须掌握的五大勾稽关系财务报表啊,就像是一个神秘的魔法世界,里面藏着企业经营的各种秘密。

而那五大勾稽关系呢,就如同魔法世界里的五把神秘钥匙,掌握了它们,你就像拥有了魔法棒一样厉害。

先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吧。

这就好比是一对夫妻,资产负债表是稳重的丈夫,利润表是活泼的妻子。

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啊,最后是要跑到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那里去的。

净利润就像一个小调皮,在利润表这个游乐场玩够了,就得乖乖回到资产负债表这个家里,增加家庭的财富储备,要是这个小调皮迷路了,那可就乱套了,就像孩子找不到回家的路,家里人肯定急得团团转。

再看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像个大仓库,里面各种资产存货琳琅满目。

现金流量表呢,就像是仓库的运货记录员。

你想啊,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就像货物的进进出出。

如果现金流量表这个记录员不靠谱,那资产负债表这个大仓库里的现金数量就会变得像雾里看花,模模糊糊,让人捉摸不透。

还有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联系。

这两者像是两条时而交汇时而分开的小溪流。

利润表上的利润,有时候就像泡沫,看着挺大,但不一定都能变成实实在在的现金。

而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那可是实打实的水啊。

有时候利润表上有很多利润,就像泡沫堆成了小山,可现金流量表的现金却少得可怜,就像干涸的小水沟,这可就有点尴尬啦,就像一个人对外宣称自己很富有,实际上口袋空空。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也很有趣。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就像是资产负债表的小跟班,专门记录所有者权益的那些事儿。

它就像一个细心的小秘书,把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每一点变化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要是没有这个小秘书,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变化就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让人摸不着头脑。

最后,资产负债表内部的勾稽关系就像是一个精密的齿轮组。

各个项目之间相互咬合,动一个就会影响其他的。

比如说负债增加了,资产可能也会跟着变,这就像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倒了,其他的也跟着倒。

财务报表勾稽关系总结

财务报表勾稽关系总结

财务报表勾稽关系总结财务报表勾稽是财务会计核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通过对各个财务报表之间的数据进行比对和核对,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财务报表勾稽包括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关联,以及各个报表之间的内在关系。

本文将对财务报表勾稽关系进行总结和解析,深入探讨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关联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状况,而利润表则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业绩和盈利情况。

两者之间的关联是通过利润表上的净利润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来实现的。

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和负债部分会受到利润表的影响。

例如,利润表上的净利润会影响到资产负债表上的股东权益部分。

当企业盈利时,净利润会增加股东权益,从而提升资产负债表的总资产数。

另外,利润表上的净利润还会影响到资产负债表上的应交税费和应付利息等负债项。

由此可见,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关联是非常紧密的。

二、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关联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状况,而现金流量表则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两者之间的关联是通过现金流量表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来实现的。

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会影响到资产负债表的现金和负债部分。

例如,现金流量表上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会对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项产生影响。

当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值时,现金流入会增加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项,从而提升资产负债表的现金数。

同样,现金流量表上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也会分别影响资产负债表上的投资和负债项。

三、财务报表勾稽的重要性财务报表勾稽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财务报表勾稽能够帮助企业准确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为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勾稽各个财务报表之间的数据,企业可以发现是否存在数据异常、误报或漏报等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其次,财务报表勾稽有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通过对各个报表的比对和核对,可以确保财务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减少错误和失误的发生。

财务分析报告勾稽关系(3篇)

财务分析报告勾稽关系(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分析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手段。

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勾稽关系分析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围绕财务报表中的勾稽关系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财务报表中各项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财务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二、财务报表勾稽关系概述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这三张报表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具体表现为:1.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而利润表则反映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两者之间的勾稽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数据,分别对应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留存收益”项目的增加额。

(2)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数据,对应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存货”、“预收账款”等资产项目的变动。

2. 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勾稽关系利润表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而现金流量表则反映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两者之间的勾稽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对应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利润表中的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数据,对应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 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而现金流量表则反映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两者之间的勾稽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对应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2)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存货”、“预付账款”等资产项目,对应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三、财务报表勾稽关系分析实例以下以某企业2019年度财务报表为例,对财务报表勾稽关系进行分析。

财务报表的12种勾稽关系

财务报表的12种勾稽关系

财务报表的12种勾稽关系财务报表是公司向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财务信息的重要工具。

它们展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财务报表的编制涉及到多个关键要素和步骤,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各个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勾稽关系是指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各个报表之间的数字应该是相互匹配和平衡的,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财务报表的12种勾稽关系。

1.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的关系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公司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权益的状况,而利润表则显示了在一段时间内公司的收入、费用和利润。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利润表的净利润等于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即利润表的净利润加上期初所有者权益等于期末所有者权益。

2. 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资产负债表显示了公司在特定日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而现金流量表记录了一段时间内公司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资产负债表期末现金余额等于现金流量表中净现金增加额加上期初现金余额。

3. 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利润表展示了公司在一段时间内的收入、费用和利润,而现金流量表显示了同一时间段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利润表的净利润等于现金流量表的净现金增加额。

4. 应收账款与利润表之间的关系应收账款是指公司向客户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后应收到的款项。

应收账款与利润表之间的关系是:利润表中的销售额等于期初应收账款加上期间销售收入,减去期末应收账款。

5. 应收账款与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应收账款与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是:现金流量表中的净现金流入额等于期初应收账款加上销售收入,减去期末应收账款。

6. 应付账款与利润表之间的关系应付账款是指公司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后应付的款项。

应付账款与利润表之间的关系是:利润表中的成本费用等于期初应付账款加上期间采购成本,减去期末应付账款。

7. 应付账款与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应付账款与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是:现金流量表中的净现金流出额等于期初应付账款加上采购成本,减去期末应付账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

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分别与其附表、附注、补充资料等相互勾稽等。

在会计报表基本勾稽关系中,前三项勾稽关系,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平衡关系,一般没有问题。

但是从调查程序上还是应予以必要的关注。

二、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勾稽关系。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合理性。

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复核、匡算利润表中“管理费用—折旧费”的合理性。

结合生产设备的增减情况和开工率、能耗消耗,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是否存在产能和能源消耗支撑。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恰当。

注意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累计数”栏的数额应等于“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年数”栏的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初数。

三、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期末与期初差额,与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勾稽关系是否合理。

一般企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所包括的内容大多与“货币资金”口径一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1+17%)+预收账款增加额-应收账款增加额-应收票据增加额;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存货增加额)×(1+17%)+预付账款增加额-应付账款增加额-应付票据增加额。

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合理性。

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复核、匡算利润表中“管理费用—折旧费”的合理性。

结合生产设备的增减情况和开工率、能耗消耗,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是否存在产能和能源消耗支撑。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恰当。

注意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累计数”栏的数额应等于“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年数”栏的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初数。

三、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期末与期初差额,与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勾稽关系是否合理。

一般企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所包括的内容大多与“货币资金”口径一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1+17%)+预收账款增加额-应收账款增加额-应收票据增加额;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存货增加额)×(1+17%)+预付账款增加额-应付账款增加额-应付票据增加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