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植物图片
生物初中太空育种教案

生物初中太空育种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太空中的生物育种的意义和方法。
2. 掌握太空中生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内容:1. 太空中的生物育种意义和应用。
2. 太空中的生物育种方法和技术。
3. 实验:太空中的植物种子育种实验。
教学准备:1. 海报或图片展示太空植物种子育种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2. 实验材料:植物种子、培养皿、培养基、太空模拟设备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太空中的生物育种的意义和目的,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1. 介绍太空中的生物育种的方法和技术。
2. 解释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对生物育种的影响。
3. 探讨太空中生物育种的应用价值。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将植物种子分别放入不同的培养皿中,并加入适量的培养基。
2. 将其中一组培养皿置于太空模拟设备中,模拟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
3. 观察并记录每组植物种子的生长情况。
四、讨论(10分钟)1.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太空中的生物育种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探讨太空中生物育种的潜在应用领域。
五、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太空中生物育种的意义和未来发展。
作业:1. 思考:你认为太空中的生物育种有哪些潜在应用价值?2. 实施:在家进行简单的植物育种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扩展:1. 邀请专业人士分享太空中的生物育种项目。
2. 参观科研机构或实验室,了解太空植物育种的实际操作过程。
评价: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能够理解太空中的生物育种的意义和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太空种植课枣小程纲要

《太空种植活动》课程纲要科目名称: 校本课程《太空种植活动》开发教师:黄飞课程类型:校本课程课时:18课时日期:2014年2月适应年级:3-5年级一、需求分析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一直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也热衷于实践研究,喜欢从事种植、饲养等实践活动。
但是,当前城区儿童很少有实践探究的机会,对种植活动缺少体验从而影响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发展。
今年,我校作为济宁市青少年科技活动基地,非常荣幸地到了全国科协组织的“圆梦天宫”系列活动,太空种子种植体验活动。
通过对太空番茄、太空甜椒的栽培研究,增强操作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对参与者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能力和思想的教育培养,增强同学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能全面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并对构建终身学习的人生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一、课程目标(一)学生与教材分析:1、学生:三年级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处于萌发奇思妙想的阶段,有丰富的好奇心,对所接触的一切事物感兴趣,乐于探究。
同时,他们的注意不稳定、不持久,难于长时间地注意同一件事物,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
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都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
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注意的范围较小,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经验少。
(二)教学目标分析: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计划中的一部分,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
《太空种植活动》的总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完成育苗、移栽、浇水施肥、吊蔓、果实采收等工作,了解种植太空种子生长优势,掌握与太空种子相关的科普知识,明白发展太空种子栽培的科学意义。
同时,通过种植活动,扩大和巩固课堂知识,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对园艺的兴趣,同时也本着让绿色着装校园,让校园回归自然,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理念,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做完人”。
冀人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

1.1《种豆得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设计了“观察豌豆的相似与差异”的活动,目的是通过观察、阅读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豌豆及其他植物亲代与后代的相似与差异。
应用与拓展“比较太空椒和普通青椒的相似与差异”,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等活动,认识太空椒与普通青椒有许多不同之处,说明科技进步可以影响植物的遗传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植物亲代与后代存在相似与差异现象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尊重他人、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
本课重点是认识豌豆亲代与后代的和似与差异。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能说出豌口或其他植物亲代和后代之间的相似与差异。
科学思维:1.能根据植物亲代与后代的联系性,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2.能设计观察植物亲代与后代相似与差异的活动计划。
3.能按照活动计划进行观察和记录。
4.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活动结论。
5.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探究实践:1.能对探究豌豆亲代与后代的相似与差异产生兴趣。
2.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吸取大家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态度责任:能说出科学技术使植物后代发生突变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师准备】豌豆植株、豆荚、种子或豌豆亲代与后代的图片、记录表、课件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豌豆亲代与后代的资料、放大镜、尺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2.提问:豌互在生长过程中与原来的植株相比,高矮、花色、果实、种子等会发生变化吗?(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探究腕豆亲代与后代的相似与差异。
(1)掌握方法。
①出示观察方法:A.从植株的高矮、花的颜色和位置、豆荚的形状等方面观察图片中豌豆后代的特点;B.观察豌豆亲代高矮、花的颜色和位置、豆荚的形状等方面的特点;C.观察时可以借助放大镜、尺子等工具,并及时记录②出示注意事项: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可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注意不要损伤豌豆植株。
太空中的植物教案

太空里的植物一、激情导入:1、师问:同学们,今天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呀他天天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他是谁?生答:大树、花2、师:这些花、大树,我们统称为植物。
我们的植物朋友能使我们的空气变的更新鲜,而且还美化了环境,所以我们平时要爱护植物。
对不对?生:对~3、师:老师来介绍我喜欢的植物,吃虫草。
那谁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搜集的喜欢的植物朋友呀?生1:我的植物朋友是蒲公英,他长的特别的可爱,像毛茸茸的球····生2:这是我的植物朋友,他是芭蕉,他的叶子特别的大,像蒲扇一样····生3:我的植物朋友是大树,他长的特别的茂盛,我们可以在大树底下乘凉、玩耍····生4:我的植物朋友是铃兰,像铃铛,我很喜欢····4、师:大家介绍的真棒,那你们知不知道你们的好朋友是如何长成的呀?我们一起来做一棵植物,好不好?生:好5、(播放音乐)师:大家都站起来,跟着老师一起做。
我们现在是一粒小小的种子,然后慢慢的发芽,慢慢的长大,长成了不同的植物,真棒,现在告诉老师你长成了什么了?生1:我长成了高高的大树生2:我长成了鲜艳的花朵6、师:刚才大家说到的都是身边的植物,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大家有可能会搬到太空里去生活,太空和地球一样吗?太空里的植物会是什么样的?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新课,出示课题《太空里的植物》。
二、讲授新课:1、师:首先,老师要带大家去太空里旅游一圈,大家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播放视频2、师:好了,我们的太空之旅结束了,大家都看到了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是什么?生:······3、师:大家观察的都很用心,太空里的植物是不是特别的奇妙呀?那如果你是太空里的一粒小种子,你会长成什么样?有什么本事?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生:······3、师:大家的想法真的很有趣,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他小朋友的想法呢?生:想4、师:好,大家打开课本11课看一下,你们就能看见更多更奇怪的植物,大家看一看,告诉老师你看到的小朋友画的植物都怎样变了?生1:我看了会说话的植物2:我看了会变颜色的植物3:我看到了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大树三、教师示范。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1课 太空里的植物》 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1课太空里的植物》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幅关于太空里的植物的画作。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和形状,来表达他们对太空植物的想象。
通过这节课,学生将能够理解和欣赏自然界的美丽,并将这种美丽融入到他们的艺术作品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和形状。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 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的美丽,并将这种美丽融入到他们的艺术作品中。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太空植物。
2. 如何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颜色和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1. 画纸2. 铅笔3. 水彩颜料4. 画笔5. 橡皮擦6. 图片素材(太空植物)教学过程1. 引入:向学生展示一些太空植物的图片,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们想象中的太空植物是什么样子的?”2. 讲解: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颜色和形状,并示范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创作太空植物。
3. 练习:让学生根据讲解的内容,自己动手尝试创作太空植物。
4. 讲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评,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绘画技巧。
板书设计1. 太空里的植物2. 子绘画技巧、想象力、创造力3. 内容: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颜色和形状,并示范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创作太空植物。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创作一幅关于太空里的植物的画作。
2. 要求学生在画作中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和形状。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太空植物。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太空里的植物,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颜色和形状,并示范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创作太空植物。
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这些技巧,并创作出独特的太空植物。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科学教学PPT课件(5篇)

第6小组
zhěnɡ
nà
lù
整理归纳小组记录
1.山川
2.海洋
3.汽车
4.鱼
5.大树
6.小鸟
7.高山 8.女孩 9.花朵
10.猫和狗
11.飞机 12.雪山 13.船
14.苹果树15.瀑布16.广州塔 17.向日葵 18.小朋友
19.骆驼 20.老人
21.小溪
zhěnɡ
nà
lù
整理归纳小组记录
特别提示:可以画在地球上见到的,也可以 画站在地球上往外看时看见的。
思考
1.我们的地球家园中有 什么? 2.缺少其中一样可以吗? 说说理由。
小结
我们的地球家园中 各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 系的,人类离不开地球 提供的各种资源。
拓展
到田野、绿地、树林或山坡上,看看我们还能在地 球家园中找到什么,将你的发现填在表格中。
1. 画一画
学生活动手册P1
补充完善:学生活动手册p1
2. 再发现 站在地球家园往外看,我们能发现什么?
白云
整理:我们的地球家园中都有什么? 缺少其中一样可以吗?说明理由。
在田野、绿地、树林或山坡上,看看我们还 能在家园里找到什么。
二年级—教科版2018版—科学—第一单元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地球
身边的物体有:
如何记录身边的事物
huì
小组汇报
第3小组
huì
小组汇报
第9小组
更远的地方
shì pín
你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
sōu suǒ
地球大搜索
要求:请把更远的事物画到小卡片上(四张), 贴在记录单中,并把你所画事物的名称填到表格中。
地球
[2.0微能力获奖优秀作品]:小学一年级美术下(第11课 太空里的植物)教学设计
![[2.0微能力获奖优秀作品]:小学一年级美术下(第11课 太空里的植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85215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c.png)
[2.0微能力获奖优秀作品]:小学一年级美术下(第11课太空里的植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的第11课,课题为《太空里的植物》。
教材内容以富有想象力的太空植物为主题,引导学生探索太空植物的形态、色彩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太空植物的图片,以及绘画太空植物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对太空充满了向往和好奇心。
他们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颜色等,但对于太空植物的认知和绘画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太空植物的特点,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绘画太空植物的基本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太空植物的形态、色彩和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基本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太空植物作品。
3.培养学生热爱太空,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太空植物的特点和形态。
2.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基本绘画技巧,表现太空植物的形态和色彩。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太空植物的图片,分析太空植物的形态、色彩和特点。
2.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基本绘画技巧,创作出太空植物作品。
3.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分享绘画心得和创作灵感。
六. 教学准备1.太空植物的图片素材。
2.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3.投影仪或电子白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一些太空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空植物的形态、色彩和特点。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太空植物的概念和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太空植物绘画作品,让学生分析这些作品中的线条、形状、颜色等基本绘画技巧,并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表现太空植物。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尝试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基本绘画技巧,现场绘制太空植物。
太空漫游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太空漫游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第一章:认识太空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太空的基本概念,如地球、太阳、星星等。
2. 培养幼儿对太空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太空的基本概念,如地球、太阳、星星等。
2.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太空的美丽和神秘。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幼儿介绍太空的基本概念,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
2. 展示太空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和欣赏。
3. 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太空的感受和想法。
第二章:太空探索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历程。
2. 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历程,如卫星、飞船、宇航员等。
2. 通过故事、图片等资料,让幼儿了解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幼儿介绍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历程,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
2. 展示卫星、飞船、宇航员等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欣赏。
3. 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太空探索的想法和梦想。
第三章:太空交通工具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太空交通工具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太空交通工具的基本知识,如飞船、太空站等。
2. 通过图片、故事等资料,让幼儿了解太空交通工具的构造和功能。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幼儿介绍太空交通工具的基本知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
2. 展示飞船、太空站等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欣赏。
3. 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太空交通工具的想象和创造。
第四章:太空生活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和工作。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和工作,如饮食、睡眠、锻炼等。
2. 通过故事、图片等资料,让幼儿了解宇航员在太空的特殊生活方式。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幼儿介绍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和工作,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
2. 展示宇航员在太空的饮食、睡眠、锻炼等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欣赏。
第五章:太空故事分享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太空故事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