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索寓言故事精选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20个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篇1寒鸦与鸽子寒鸦看见一群不愁吃喝的鸽子舒适地住在鸽舍里,便将自己的羽毛全都涂成白色,跑到鸽舍里,与他们一起过活。
寒鸦一直不敢出声,鸽子便以为他也是只鸽子,允许他在―起生活,可是,有一次,他不留心,发出了一声叫声,鸽子们立刻辨认出了他的本来面目,将他啄赶出来。
寒鸦在鸽子那里再也吃不到食了,只好又回到他的同类那里。
然而他的毛色与以前不同了,寒鸦们不认识他,不让他与他们一起生活。
这样,这只寒鸦因想贪得两份,最后却一份都没得到。
这故事是说,人们应该满足于自己所有的东西,贪得无厌,最后会一无所获。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篇2有一匹骏马在草原上野惯了,脾气很不好。
脾气不好没有关系,改过来就行了,但本性不好的话,那就没法说。
骏马的本性不好不坏,这也很好,这样便于被牧马人驯服。
后来,它成了一匹好马。
这样的骏马理所当然地在军队服役,又毫无争议地由军中的勇士骑乘。
勇士跃马扬刀,立下赫赫战功。
每次打了胜仗回来,勇士都用脸颊贴着马头,双手亲昵地抱着马脖子,深情地说“伙计,多亏了你,我才有今天,我们永远是朋友!”有一次对敌作战,勇士孤身一人杀入重围,不幸身负重伤,在马背上昏了过去。
骏马一声长鸣将敌军的战马吓得连连后退,骏马乘敌人惊慌之际突出重围,敌军在身后紧迫不舍。
骏马奔到断崖边,见崖下是一条湍急的大河翻着波浪,滚滚东去。
骏马毫不犹豫地飞身跳下。
勇士落入水中,骏马用嘴咬住勇士的衣服,游向对岸。
敌军催马赶到崖边,眼睁睁看着骏马将主人救走,没人敢跳下去追赶。
骏马将主人带到对岸,放在草地上。
过了许久,勇士苏醒过来,现骏马低头在他的脸上嗅着,他摸摸自己水淋淋的衣服,又瞄了一眼依然奔腾不息的急流,激动得抱着马头放声大哭,说“我的朋友,是你救了我的命,我们一定生生死死在一起!”可惜,后来发生的事情使勇士彻底丧失兑现承诺的能力。
战争结束了,勇士当了农夫,骏马留在了军营。
从此,骏马不再驰骋疆场,失去了再展雄风的机会。
一年一年过去了,骏马变成老马,被军营卖给磨房,每天在磨房拉磨。
伊索寓言故事优秀12篇

伊索寓言故事优秀12篇伊索寓言故事篇一狮子睡着,有只老鼠跳到他身上。
狮子猛然站起来,把他抓住,准备吃掉。
老鼠请求饶命,并说如果保住性命,必将报恩,狮子轻蔑地笑笑,便把他放走。
不久,狮子真的`被老鼠救性命。
原来狮子被一个猎人抓获,并用绳索把他捆在一棵树上。
老鼠听到他的哀嚎,走过去咬断绳索,放走狮子,并说:“你当时嘲笑我,不相信能得到我的报答,现在可清楚,老鼠也能报恩。
” 这故事说明,时运交替变更,强者也会有需要弱者的时候。
伊索寓言故事大全篇二两只狗在路上捡到一大块肉,争得不可开交,差点就要打起来。
一只狐狸看见了那块鲜肉,就开始转动脑筋,想把肉弄到手。
“你们不要为了一块肉而伤了和气嘛!”狐狸和善地劝解说,“要不我帮你们分肉吧,保证你们两个人得到的肉大小相同。
”狐狸说。
两只狗觉得狐狸的话很有道理,也很公平,于是就答应了。
一次分出来的肉大小不一,狐狸连忙说:“对不起,年纪大了,手容易抖,这样吧……”说着它就在那大块上咬下一大块。
一只狗,说:“不行,这块又比那块小了!”狐狸看了看说:“这好办!”然后又在多的那块上啃下一大块。
狐狸就这样在两只狗的,下,左咬一块右咬一块,等它吃饱了肚皮,抹抹嘴巴,把剩下的两块肉递给两只狗。
它说:“现在是一样大了,你们应该满意了,举手之劳,你们就不用多谢了,再见!”那两块肉的确大小相等,但是只有拇指般大小了。
读后感今天我读了《狐狸分肉》这个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两只熊抢一块肉,刚好被一只狐狸看见了,狐狸眼珠一转,想出了一个坏主意,对熊说:“我来帮你们分肉。
“于是狐狸就把他们的肉拿过来,这块肉咬一下,那块肉也咬一下,一直咬到两块肉一样小,停下来说:”好了,肉分好了,一样大了,下次如果还要分肉,再来找我。
”两只熊在地上“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我想,这两只熊真笨,脑子都不动一下,我们小朋友一定不要向友念学习,要多多动脑子,这样才不会上坏人的当。
伊索寓言故事篇三一匹马在路上炫耀他的精美的马饰,忽然遇到了一头满驮着货物的驴子。
中国古代寓言与伊索寓言故事(精选15篇)

中国古代寓言与伊索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寓言与伊索寓言故事(精选15篇)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古代寓言与伊索寓言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国古代寓言与伊索寓言故事篇1古时候,人们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
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有一天,齐国都城里来了一个人,他牵着一头牛从皇宫大殿前走过。
这时,恰值齐宣王在大殿门口看见了,命人叫住那牵牛的人,便问道:“你打算把这头牛牵到那里去呢?”那人回答说:“我要牵去宰了用来祭钟。
”齐宣王听了后,看了看那头牛,然后说:“这头牛本来没有罪过呀,却要白白地去死,看着它那吓得颤颤抖抖、哆哆嗦嗦的样子,我真不忍心看了。
把它放了吧!”那个牵牛的人说:“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请您把祭钟这一仪式也废除了吧?”“这怎么可以废除呢?”齐宣王严肃起来,接着说:“这样子吧,就用一只羊代替这头牛吧!”中国古代寓言与伊索寓言故事篇2齐景公让弓匠为他做一张弓,弓匠做了三年才完成。
齐景公拉弓射箭,连一层牛皮的箭靶也穿不透。
齐景公大怒,要处死那个弓匠。
弓匠的妻子前来求见齐景公,说:“我是蔡国人,嫁给这个弓匠为妻。
这张弓,是我丈夫用泰山之南坚韧的柘木、燕国的牛角、楚国的麋鹿的筋、黄河里的鱼胶制作而成的。
这四样东西,都是天下最精良的做弓材料,做成的弓射箭不应该只穿透仅有一层牛皮的箭靶。
并且我曾听说,奚仲发明的车子不能独自行走,莫邪剑尽管非常锋利,也不能独自斩断东西,必须有人正确使用才行。
射箭的方法,应左手稳稳地像靠着石头;右手好像拉着树枝,手掌好似握着鸡蛋,四根手指像折断的木棍;右手发箭,左手根本不受影响,这才是射箭的正确方法啊。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范文五篇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范文五篇【篇1】伊索寓言经典故事磬鸣有因在洛阳的一座寺院里, 有一只磬〔qing〕时时会稀里糊涂地发出响声, 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 又没有人去敲击它, 它总是这么自己响起来。
僧房里的僧人对这只会自鸣的磬非常恐惊, 总以为是鬼怪在作祟, 时间长了以后, 这位僧人因惊慌而吓出了病。
寺院里上下都有些惶恐担心, 他们请来很多术士、法师, 让他们施展出各自的高招, 也没有一个人能制止这只磬的自动发声。
这件事搞得僧人坐卧不宁, 惶惶不行终日。
僧人有个好挚友, 名叫曹绍夔〔kui〕, 他听说僧人病了, 便前往寺院探望。
这一天, 曹绍夔来到洛阳的这座寺院, 见到自己的挚友面目憔悴, 眼神惶惑, 很是怜悯, 便询问病情病因。
僧人把磬自鸣的状况和自己的疑心都告知了曹绍夔。
正说话间, 寺院里敲起了斋钟。
突然, 那磬又自己响起来了。
僧人一听到磬又响起来, 自然是吓得脸色惨白, 跳起来一把抓住挚友的衣袖, 哆嗦着说:“你听……你听……”曹绍夔已根本明白了磬鸣的缘由。
他见挚友吓成那个样子, 不觉笑了。
他对僧人说:“这样吧, 我能替你解除磬自鸣的侵扰, 你明天摆好丰富的酒宴等着我!”僧人迫不及待地央求道:“为什么要等到明天呢?今日不行吗?”曹绍夔神奇地笑了笑说:“我必需回去拿一样东西来才能解决问题。
”僧人以为挚友跟自己闹着玩, 不大坚信他说的话, 但是, 还是抱着一线盼望, 为曹绍夔打算了一桌丰富的宴席, 其次天, 曹绍夔果真来了, 僧人非常开心, 款待曹绍夔吃过饭, 便一同来到那只会自鸣的磬跟前。
只见曹绍夔不慌不忙从衣兜里掏出一把锉刀来, 在磬上连锉了几下, 就告辞走了。
说来也怪, 打这以后, 这只磬真的再也不自鸣了。
僧人不解其中奥妙, 便特地找到曹绍夔, 问是什么缘由。
曹绍夔笑笑, 说明说:“你僧房里那只磬和你们寺院里那口钟有一样的频率, 那边敲钟, 钟一响就引起磬的共鸣, 于是磬也就发出声响, 哪来什么鬼怪作祟!我只不过将磬锉几下, 破坏了它原有的频率罢了。
伊索寓言故事(通用40篇)

伊索寓言故事(通用40篇)伊索寓言故事篇1最初鹞子能发出一种动听的尖叫声。
当他听见马嘶叫后,觉得非常好听,十分喜欢,便不断使劲地去学马那样的嘶叫声。
最终不但一点没有学会,而且连自己原来的叫声也不会了。
故事是这样的,那些有野心的人,总是想要一些超出自己天性的东西,到最后得不偿失,甚至失去了原本拥有的东西。
伊索寓言故事篇2战争期间,一个士兵用大麦精心地喂养他的马。
然而战争一结束,那马便被拉去服苦役,搬运沉重的货物。
后来战火重燃,军号吹响了,主人备好马鞍,全副武装骑着马去迎敌。
这时,马却毫无力气,不断摔倒,他对他主人说:“你还是赶快再去找一匹战马吧。
因为你已把我变成一头驴子,又怎么还能把我当战马骑呢?”这是说,和平、舒适的日子里不能忘记了灾难。
伊索寓言故事篇3有一天,狂风刮断了大树。
大树看见弱小的芦苇没受一点损伤,便问芦苇,为什么我这么粗壮都被风刮断了,而纤细、软弱的你什么事也没有呢?芦苇回答说:“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软弱无力,便低下头给风让路,避免了狂风的冲击;你们却仗着自己的粗壮有力,拼命抵抗,结果被狂风刮断了。
”故事是,遇到风险的时候,让步可能比硬着头皮走更安全。
伊索寓言故事篇4蔷薇和鸡冠花生长在一起。
有一天,鸡冠花对蔷薇说:“你是世上最美丽的花朵,神和人们都十分喜爱你,我真羡慕你有漂亮的颜色和芬芳的香味。
”蔷薇回答说:“鸡冠花啊,我仅昙花一现,即使人们不去摘,也会凋零,你却是永久开着花,青春常在。
”这是说,事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不必羡慕别人有你所没有的东西,你也有别人所没有的东西。
伊索寓言故事篇5蝉在大树顶上鸣唱。
狐狸想要吃掉他,便想出了一个诡计。
他站在树下,一会儿赞美蝉的歌声悦耳动听,一会儿羡慕地看着蝉,认真欣赏他的歌声,并劝蝉下来,说他想要看一看是什么样的动物才能发出这么悦耳的声音。
蝉识破了他的诡计,便摘了一片树叶抛下去。
狐狸以为是蝉,猛扑过去,抓住它。
蝉说道:“喂,坏家伙,你若以为我会飞下来,那就大错特错。
经典伊索寓言小故事精选五篇

经典伊索寓言小故事精选五篇寓言故事有的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有的对某种社会现象加以批评,有的对某一阶层或某一类人物有所讽刺,或提供某种生活的教训,或进行某种劝诫。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经典寓言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经典寓言故事1一次,吴国的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
曹操非常高兴。
大象到达许昌的那天,曹操带着百官和他的小儿子曹冲一起去看大象。
曹操的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
大象又高又大。
它的腿和大厅里的柱子一样粗。
当人们离它更近的时候,就够不到它的肚子了。
曹操对大家说:“这头大象真大,可它有多重?”你们谁能叫它?好!你管这么大的家伙叫什么?大臣们都在谈论这件事。
一个说:“只做一个大秤来称它。
”另一个说,“这个规模有多大?”此外,大象还活着,不能叫它!我认为这是杀死它,把它切成块并称重的唯一方法。
他刚说完话,所有的人就都笑了。
有人说:“你不能这么做。
不幸的是,为了称重,你把大象活活打死了。
”部长们已经尝试了很多方法,但没有一个会奏效。
真的很尴尬。
这时,一个小孩从人群中走出来,对曹操说:“爸爸,我有办法叫一头大象。
”曹操一看,原来是他最宠爱的儿子曹冲,笑着说:“你小的时候会干什么?”我们来谈谈。
看看是否有意义。
曹崇志在曹操耳边低语。
曹操一听到喊声,就命令左邻右舍马上准备。
于是对众大臣说、你们去罢。
让我们去河边,像它一样!”大臣们跟着曹操来到河边。
河里有一条大船。
曹冲叫人把大象带到船上。
当船体稳定时,在船舷上刻上一条平坦的道路。
大象被带到岸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装到船上,船身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
当船体下沉到与水面相同的高度时,曹冲要求人们停止装石头。
大臣们睁开眼睛,起初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看见了,就情不自禁地说:“好办法!”好方法!”现在大家都知道,如果你把船上所有的石头都称一称,加起来有多重。
曹操自然更高兴了。
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得意洋洋地看着大臣们,仿佛在心里说:“你们不如我最小的儿子聪明!”经典寓言故事2有个人被监禁在一座高塔之上,她的妻子开始思索营救他的计划。
伊索寓言故事(精选15篇)

伊索寓言故事(精选15篇)伊索寓言故事(精选15篇)伊索寓言故事1有头野猪在路旁的`树干上磨他的牙齿。
狐狸问他,这里没有猎人,一时也没危险来临,为什么要磨牙齿。
他说道:“我这样做是有道理的,一旦危险降临,就没磨牙的工夫了,那时我就可以使用磨好的利牙呀。
”这故事是说,人们应当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伊索寓言故事2这则寓言故事说的是那些随便许诺却并不打算实干的人。
有一次,黄蜂与鹧鸪因口渴难忍,飞到农夫那里求水喝,他们许诺将报答农夫,鹧鸪许诺在葡萄园松土,以便结出累累硕果;黄蜂许诺守护葡萄园,用毒刺驱逐偷吃的'人。
农夫说道:“我有两头牛,他们从不许诺什么,但什么活都干,因此,我把你们要的水给他们喝,那不更好吗!”伊索寓言故事3狼路过一处田地,看到地里有许多大麦。
虽然黄澄澄的招人喜爱,但狼不吃大麦,只好走开了。
刚走不远,就遇见一匹马,他把马领到田里,告诉马这些大麦他自己舍不得吃,特意给马留着,因为喜欢听马吃草时牙齿发出的美妙声音。
马回答说:“喂,朋友,你若能以大麦为食料,你就未必喜欢听我吃草的声音,而不顾你的肚子了。
”狼指责狐狸偷了他的东西,狐狸却根本不承认。
猿猴被请来裁决他们的`纠纷。
当他们两方各自陈述后,猿猴裁决道:“狼,我认为你不会失去你所要的东西;狐狸,我相信你即使偷过东西,也会死不承认。
”猿猴的裁决真是巧妙,聪明人说话总是这样,兼顾到两种情况,两种可能,不会顾此失彼。
伊索寓言故事4在阿基普很小的时候,他的祖母就告诉他有一些鸟类很神奇,她举了喜鹊和乌鸦的例子。
她说喜鹊是报喜不报忧。
而乌鸦却是报忧不报喜。
幼年时,阿基普对奶奶的话深信不疑,只不过没有验证过。
因为他很少留心这件事,更没有出过门,渐渐地将奶奶的话给忘却了。
阿基普长大成人之后,娶妻生子,要出门去做生意。
第一次出远门,祖母的说法突然从他潜意识中跳了出来。
虽然他还是不太相信鸟类有这样的能力,但又认为祖母的话不会说错,决定验证一下。
他刚出门,一只乌鸦从他头上掠过,飞上树枝。
伊索寓言故事(精选32篇)

伊索寓言故事伊索寓言故事(精选32篇)《伊索寓言故事》这本书蕴藏着很多大道理,使我受益匪浅。
里面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故事,分别有哲学、励志、感恩……故事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教会了我做人处事的方法。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伊索寓言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伊索寓言故事篇1我读了《伊索寓言》中的《乌鸦的故事》印象很深,故事是这样的:上帝要挑选最美丽的鸟为禽类之王。
于是,乌鸦把孔雀的毛披在身上,到了上帝那儿应选,结果真的被选中了。
其他鸟大怒,把它插在身上的羽毛都扯了下来,显出了乌鸦的本相,可乌鸦提议大家都把自己天生的羽毛拔下来,光着身子,看看相互间有什么区别。
乌鸦确实是因为自己的长相难看而拔去自己身上的羽毛的,而它重新披上的羽毛,不是偷的,不是抢的,而是从孔雀身上脱下的羽毛中细心挑选之后又一根根小心翼翼的粘在身上的,这是乌鸦在意识到自己的先天不足,这很合乎情理。
因为,它的行为没有伤害到其他任何鸟类,它只不过是用了一种方式使自己变得美丽动人罢了,然而,这种做法却引起了其他鸟的嫉妒,它们用粗鲁,无礼的方式伤害了乌鸦,扯去它的羽毛,让它光着身子,可是,自己何尝又不是一样呢?现实生活不也是这样吗?大家都各有长处,也都存在短处。
有些人,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长处,善于面对自己的短处。
他们善于发现自身的缺点并改正它们,让自己做得更好一些。
可是,另外一些人,自己不思进取也就罢了,还眼红别人的进步,嫉妒别人的"美丽"。
他们总会给那些有进取心的人制造一些负面影响,用以满足自己那一点点可怜的"自豪感",这是什么?这是一种畸形心理,是人们心中的毒瘤,就像有些鸟儿因为妒忌去伤害乌鸦一样,他们也在用一种残酷的方式去伤害别人,在背后议论别人,中伤他人是极不和算的事。
乌鸦的故事让我明白:妒忌是埋在每个人心中的一颗种子,如果让它疯长,将会糜烂我们的心田。
所以,不要毒剂别人,多看看别人长处,彼此触动,才会有助于我们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伊索寓言故事精选
狮子把羊叫来,问他能不能闻到自己嘴里发出的臭味。
羊说:“能闻到。
”狮子咬掉
了这个傻瓜蛋的头。
接着,他又把狼召来,用同样的问题问狼。
狼说:“闻不到。
”狮子
把这个阿谀奉承的家伙咬得鲜血淋漓。
最后,狐狸被召来了,狮子也用同样的问题问他,
狐狸看看周围的情形,说:“大王,我患了感冒,闻不到什么味。
”
这故事是说,模棱两可,暧昧含糊可以让人抓不着把柄。
驴子在牧场上吃草,看见一只狼向他跑来,便装出瘸腿的样子。
狼走过来,问他脚怎
么啦。
他说越过篱笆时,踩着了刺,扎伤了脚,请狼先把刺拔掉,然后再吃他,免得扎伤
喉咙。
狼信以为真,便抬起驴的腿来,全神贯注地认真检查驴的蹄子。
这时,驴子用脚对
准狼的嘴使劲一蹬,踹掉了狼的牙齿。
狼十分痛苦地说:“我真活该!父亲教我做屠户,
我干嘛要去做医生呢?”
这是说,那些不安分守己的人往往会遭到不幸。
一个狡猾的人与另一个人打赌,约定要向他证明德尔斐的神示是假的。
到了约定日期,他手里拿了一只小麻雀,并将它藏在外衣里。
他走到庙里,站在神前面,问神他手中拿着
的东西是活的还是死。
他想,若神说是死的,他便把活麻雀拿出来;若神说是活的,他就
捏死麻雀,再拿出来。
神识破了他卑鄙的诡计,说道:“小伙子,收起你那一套吧!你手
里的东西,是死是活,还不在乎你!”
这故事说明,神不能亵渎。
有一天,家驴背负着沉重的货物,显得格外劳累。
野驴看见了,便责备他心甘情愿受
欺压,说:“你看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还可以到山上去吃草,非常幸福。
而
你却过着痛苦而毫无自由的生活,不但十分劳累,还经常遭受主人的欺压和皮鞭抽打。
”
这时,狮子来了,他看到家驴和驴夫在一起,便向那孤单的野驴猛扑过去,抓住他吃了。
这故事说明,自由固然可贵,但有时也造成生命、生活的毫无保障。
一条毒蛇趁人不备爬进农夫家,咬死了农夫的儿子。
农夫非常悲痛,抓起一把斧头,
气冲冲地跑到蛇洞外站着,只要蛇一出洞就砍死他。
不久,蛇刚从洞里出来,农夫立即一
斧头砍去,可惜没砍到蛇,却把洞旁的一块石头劈成了两半。
农夫担忧后患,便恳求蛇与
他和解。
蛇说:“我一见那劈开的石头,就不可能对你产生好感;同样,你一见到儿子的
坟墓也不会原谅我。
”
这故事说明,深仇大恨难以和解。
一匹马在路上炫耀他的精美的马饰,忽然遇到了一头满驮着货物的驴子。
驴子因货物
太重,只能慢慢地让开路。
马傲慢地说:“我恨不得要用脚踢你。
”驴子丝毫不予计较,
只是默默地祈求神保佑。
不久,那匹马患了气喘病,被主人送回农庄来。
驴子看见拖着粪车的马,便讥笑他说:“骄横的东西,你那华丽的马饰现在到哪里去了?你怎么变成这样一副倒霉相?”
这故事是说人们不能因一时荣华富贵而不可一世。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