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蜜蜂》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蜜蜂》名师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蜜蜂》名师教案

《蜜蜂》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闷、几、尽”。

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3、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课前准备:1、生字卡。

2、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兴趣导入:(出示蜜蜂图片)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群小客人(板书课文题目:蜜蜂),你对蜜蜂了解多少?说一说。

2、资料介绍:法国有个昆虫学家叫法布尔,他对蜜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认识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

(课件出示法布尔的资料)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1)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遇到生字新词圈起来,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教师相机强调重点生字的读音。

“测”和“阻”是平舌音;“试”“超”“证”是翘舌音;“证”是后鼻音。

(2)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

3、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卡片“论、试、验、袋、证、概、减、阻”等字,组词朗读。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和写字的经验,教师相机强调重点生字的字形。

(教师重点强调“试”右边没有撇;“概”左边是“木”,做偏旁时捺变成点,中间不要写成“艮”;“论”的右边不要写成“仓”;“减”的左边不要写成三点水。

)(3)教师板书示范“试”“概”“论”的书写,学生练习。

4、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三、自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2、围绕试验,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用小标题概括。

(教师相机板书:想做试验试验过程得出结论)3、师生共同梳理结构。

三年级蜜蜂课文原文

三年级蜜蜂课文原文

三年级蜜蜂课文原文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我想做个试验。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

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蜜蜂》资料袋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蜜蜂》资料袋

资料袋:蜜蜂是怎样辨别方向的。

蜜蜂是靠太阳来辨别方向的。

在一天中,蜜蜂舞蹈的方向是随着时间不同而变化的。

蜜蜂是依靠蜂房、采蜜地点和太阳三个点来定位的。

蜂房是三角形的顶点,而顶点角的大小是由两条线来决定的:一条是从蜂房到太阳,另一条是从蜂房到采蜜地点的直线,这两条线所夹的角叫“太阳角”,是蜜蜂的“方向盘”。

蜜蜂向左先飞半个小圈,又倒转过来向右再飞半个小圈,飞行路线就像个“8”字。

可是,蜜蜂有时从上往下飞,有时从下朝上飞,而飞行直线同地面垂直线的夹角,相等于太阳角。

蜜蜂正是从这种角度的大小来确定采蜜地点和方向的。

如果蜜蜂跳“8”字舞时,头朝上直飞,太阳角是零度,意思是说:“朝太阳方向飞去,就是采蜜的方向。

” 如果蜜蜂跳“8”字舞时,头朝地直飞,太阳角是180°,意思是说:“背太阳方向飞去,就是采蜜的地方。

” 如果蜜蜂跳“8”字舞时,飞行直线同地面垂直线的左面夹角是15°角,意思是说:“向左太阳角60°方向飞去,就是采蜜的地方。

” 有趣的是,不同地方的蜜蜂,“舞蹈语言”也不同。

奥地利的蜜蜂跳“8”字舞,而意大利的蜜蜂还会跳圆形舞和一种弯弯的“镰刀形舞”。

如果碰上坏天气,阴云密布,没有太阳,也看不见空中的极化光,蜜蜂就失去了辨别方向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学设计及反思

14蜜蜂教学目标:1.认识“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探究蜜蜂辨别方向的试验过程。

3.学习用关联词说句子,知道用词准确有利于表达。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认真。

教学难点: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蜜蜂的喜爱。

2.明白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么得出的。

教学准备:1.生字词卡片。

2.查找蜜蜂的有关资料和相关的故事。

3.制作有关蜜蜂的图片、课件。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

1.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

2.因为有一年四季,有鸟语花香,有千姿百态的生物,这个世界才如此的奇妙与美丽。

你们喜欢昆虫吗?你们了解昆虫的哪些知识?(请学生交流。

)3.播放有关昆虫的图片,请同学们感受昆虫世界的神奇。

(蝴蝶、蜜蜂、蜘蛛、蚂蚁、苍蝇……)4.大家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群了不起的小客人——(幻灯片出示蜜蜂的图片)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

(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已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可能会情不自禁地喊出课题)5.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6.通过课前的搜集,你们知道了哪些关于蜜蜂的知识?交流一下。

【见资料袋】7.简介作者。

法布尔(1823-1915)法国着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以研究昆虫解剖学及行为而着名。

自幼喜欢动物和植物,尤其是昆虫。

他穷尽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10册之巨的《昆虫记》。

二、初读感知。

1.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

但是还不知道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呢?想要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

同学们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自己的“拦路虎”圈出来。

然后查字典或与同桌合作解决生字词。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学设计及反思

14蜜蜂教学目标:1.认识“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探究蜜蜂辨别方向的试验过程。

3.学习用关联词说句子,知道用词准确有利于表达。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认真。

教学难点: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蜜蜂的喜爱。

2.明白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么得出的。

教学准备:1.生字词卡片。

2.查找蜜蜂的有关资料和相关的故事。

3.制作有关蜜蜂的图片、课件。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

1.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

2.因为有一年四季,有鸟语花香,有千姿百态的生物,这个世界才如此的奇妙与美丽。

你们喜欢昆虫吗?你们了解昆虫的哪些知识?(请学生交流。

)3.播放有关昆虫的图片,请同学们感受昆虫世界的神奇。

(蝴蝶、蜜蜂、蜘蛛、蚂蚁、苍蝇……)4.大家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群了不起的小客人——(幻灯片出示蜜蜂的图片)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

(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已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可能会情不自禁地喊出课题)5.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6.通过课前的搜集,你们知道了哪些关于蜜蜂的知识?交流一下。

【见资料袋】7.简介作者。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以研究昆虫解剖学及行为而著名。

自幼喜欢动物和植物,尤其是昆虫。

他穷尽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10册之巨的《昆虫记》。

二、初读感知。

1.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

但是还不知道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呢?想要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

同学们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自己的“拦路虎”圈出来。

然后查字典或与同桌合作解决生字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组 14《蜜蜂》学法指导 新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组 14《蜜蜂》学法指导 新人教版

《蜜蜂》学法指导
【默读】
中年级要初步学会默读。

学生先要明确默读要求,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然后可采用分层次默读的方法进行训练;初次默读,整体感知全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次默读,深入到词句或带着问题思考。

如,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弄清楚作者试验的过程,然后画出文中自己感受比较多和比较深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细致深入地加以体会。

蜜蜂三年级课文原文

蜜蜂三年级课文原文

蜜蜂三年级课文原文蜜蜂三年级课文原文《蜜蜂》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蜜蜂三年级课文原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蜜蜂》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我想做个试验。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两点整,也就是说,在四十分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两里多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天都快黑了,我们还没见到其他蜜蜂飞回来。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了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蜜蜂》说课稿一、说教材《蜜蜂》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第二篇精读课文,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

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

然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

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这篇课文语言严谨,层次清楚且逻辑性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4课《蜜蜂》同步练习小学语文-有答案-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4课《蜜蜂》同步练习小学语文-有答案-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4课《蜜蜂》同步练习填空题)1. 看拼音写汉字2. 我是拼音小能手3.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①天气真________________啊!一定是快要下雨了。

②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几天我的心里很烦________________。

③燕子低飞,________________乎要触到地面了。

④________________只灰雀在枝头上欢蹦乱跳的歌唱。

⑤________________管风很大,我还是骑车到了学校。

⑥小路的________________头是一片火红的枫林。

4. 多音字组词背:bèi________、bēi________号:hào________、háo________几:jī________、jǐ________闷:mēn________、mèn________5. 比一比,组词语论________ 辨________ 准________ 组________轮________ 辩________ 推________ 阻________6. 加偏旁,在组词。

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写出近义词辨认—________ 试验—________ 证实—________ 准确—________8. 写出反义词减少—________ 陌生—________ 逆风—________ 遥远—________9. 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________蜜蜂一________本能一________时间一________纸袋一________植物一________花粉10. 读课文《蜜蜂》填一填采________ 减少________________的记忆力做________发现________________的景物捉________ 迷失________________的本能11. 数字成语大联欢________话不说________心________意________面________方________湖________海________亲不认________上________下________牛________毛________全________美12.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尽管……但…… 不是……而是…… 无论……都……①蜜蜂________飞到哪里,________可以回到原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蜜蜂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的试验过程。

4、朗读课文,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或读出自己的感受。

5、学习法布尔认真观察和探索的精神
6、学习用关联词说句子。

知道用词准确有利于表达。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的试验过程。

2、学习用关联词说句子。

知道用词准确有利于表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首先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幻灯片出示几幅昆虫的图片)
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群了不起的小客人。

(幻灯片出示蜜蜂的图片)
(预计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可能会情不自禁地喊出课题。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读文
1、通过课前的搜集,你知道了哪些关于蜜蜂的知识?交流一下。

2、初读,处理生字: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

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要想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自己的“拦路虎”圈出来。

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字。

同位帮忙消灭“拦路虎”。

3、检查生字:
试验证实阻力几乎(jī)几个(jǐ)
推测沿途超常尽管(jǐn)尽力(jìn)
陌生准确无误闷热(mēn)纳闷(mèn)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老师用“准确无误”来形容读得正确的孩子,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语。

4、检查句子,
先出示三个带有多音字的句子,还需要看看书的同学,马上在课文中找出句子练一练吧,一会儿请自信的孩子来试着读一读。

(给孩子当堂学习的时间)“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三、生生互动,解疑促读
1、句子读得真不错,连着几个有难度的多音字也读得准确无误。

不知道课文读得是不是也很好啊。

接读课文,不读的孩子,仔细听,想一想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个什么试验。

指名说(做试验;测试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适当引导说完整。

2、那么你有没有兴趣和作者一起去做这个实验呢?画出能表示作者实验做法的词语和句子,(第二~五自然段)自己读一读,请学生说,其他人可以补充。

老师相机板书。

3、“几乎要触到地面”转换角色,你看到这种情景你会怎样想?
4、到底能不能回到家呢?回来了几只?用了多长时间。

⑴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兴奋)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句子。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他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他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
⑵看到经历过那么多困难之后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
“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5、学到这儿,大家一定很佩服小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它们怎么会有这种能力的?我们看看本文作者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是怎么说的。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你们同意他的这个结论吗?你怎么认为的。

四、书写指导
归类识字
1、左右结构的字中,有“论、试、证、误”四个字都是言字旁,一起出示,引导学生观察规律,形声字,左形右声,左窄右宽。

2、“途、超”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捺划的指导。

3、“袋”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的右下角没有小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