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伏羲文化论文
天水伏羲文化在旅游文创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天水伏羲文化在旅游文创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天水伏羲文化在旅游文创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引言:伏羲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文明起源的重要符号之一。
天水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文化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伏羲文化更是独具特色。
本文旨在研究天水伏羲文化在旅游文创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充分发挥伏羲文化的价值,提高旅游体验和文化传承。
第一章:天水伏羲文化的概述1.1 伏羲文化的起源和意义伏羲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被誉为“中华文明的起源”。
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和精神支撑,包括伏羲氏创字“八卦”和“太极图”等。
伏羲文化具有独特的哲学思想、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 天水伏羲文化的特点天水作为西北地区的文化重镇,伏羲文化的影响力在这里尤为突出。
天水的伏羲文化遗迹丰富多样,包括伏羲文化公园、伏羲山和伏羲庙等。
伏羲山是天水伏羲文化的象征,是人们朝拜祭祀伏羲神像和观赏伏羲文化遗址的重要场所。
第二章:天水伏羲文化在旅游文创设计中的应用2.1 旅游景点建设和修缮在旅游景区建设中,我们可以将伏羲文化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打造与伏羲文化相契合的景点。
同时,对伏羲山等重要遗址进行修缮和保护,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2.2 多媒体展示和互动体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伏羲文化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呈现给游客,包括声、光、电等各种元素,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此外,也可以设置互动体验区,让游客通过参与进来,更好地了解伏羲文化。
2.3 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利用伏羲文化的元素,设计制作旅游文创产品,如文化衍生品、纪念品和手工艺品等。
这些产品不仅可以作为游客的纪念品,同时也是对伏羲文化的传承和宣传。
2.4 活动策划与展览在旅游旺季或相关节庆活动中,可以组织一系列与伏羲文化相关的活动,如伏羲文化展览、庙会和演出等。
这些活动可以加强游客对伏羲文化的了解,同时也丰富了旅游体验。
天水伏羲庙作文

天水伏羲庙作文
天水是华夏始祖伏羲的诞生地,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县城”。
位于市中心的伏羲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进入伏羲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雄伟、气势恢宏的
山门,门楣上悬挂着“伏羲圣庙”四个大字。
山门外是一片宽阔
的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伏羲神像,神像高达13米,头
戴凤冠、身穿龙袍、手持蛇杖,神态庄严肃穆。
伏羲庙里最有名的要数伏羲大殿了。
殿内有三根巨大的龙柱
支撑着殿内的屋顶,屋顶上铺着金丝楠木为材料制成的精美图案,中间是龙凤图案,两侧则是八卦图。
大殿中央供奉着伏羲大帝。
伏羲大帝身穿龙袍,头戴凤冠,手持蛇杖。
他坐在宝座上,慈祥
地望着台下所有的人们。
殿中供奉着伏羲大帝及三皇(伏羲、女娲、神农)神像。
伏羲殿两边是东西配殿和耳房,殿内供奉着历代祖先的神位。
东西配殿各有五间,耳房各有三间,共有八间房屋。
—— 1 —1 —。
天水伏羲庙作文

天水伏羲庙介绍天水伏羲庙是位于中国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的一座古建筑,是中国传统祭祀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
它建于明太祖朱棣时期,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伏羲庙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伏羲而建造的,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这座庙宇宏伟壮观,吸引了许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
建筑特色天水伏羲庙是一座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它采用了典型的黄土和木材结构。
庙宇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
庙宇的主体建筑有三进,分别为门楼、正殿和后殿。
庙宇的外观以黄色为主,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庙宇内部的布局合理,色彩丰富,彰显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历史意义天水伏羲庙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伏羲是中国传说中的始祖,他传授了人类农业、文字和卜筮的知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伏羲庙的建造旨在纪念伏羲,传承他的智慧和精神。
庙宇内部还设有丰富的文化展览和教育活动,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古代文化。
参观体验天水伏羲庙作为一个历史遗迹,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可以欣赏到庙宇的壮丽建筑和精美细节,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庙宇内部设有讲解员,可以向游客介绍庙宇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庙宇还有丰富的文化展览和表演活动,如传统舞蹈和音乐演出,让游客更好地体验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保护与传承天水伏羲庙作为一座古建筑,需要得到妥善保护和传承。
首先,加强对庙宇的保护,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其建筑结构和文化价值不受到破坏。
同时,加强对庙宇的管理,落实相关法规和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此外,还应加强对庙宇的宣传和推广,促进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并加强对相关知识的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结论天水伏羲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
我们应该加强对庙宇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写天水伏羲庙的作文

写天水伏羲庙的作文篇一《走进天水伏羲庙》天水伏羲庙,那可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
我第一次去伏羲庙的时候,是个大晴天,阳光晒得人暖洋洋的。
刚到伏羲庙门口,就看到那古朴的建筑风格,大门看起来特别有历史感。
门口有几个小摊贩在卖一些和伏羲文化有关的小玩意儿,像画着八卦图的手帕啦,还有那些刻着古老图腾的小木雕。
我好奇地凑过去看,那小木雕上的纹路刻得还挺精致,拿起来感觉沉甸甸的,有点像把伏羲文化实实在在地握在了手里。
我就想买一个做纪念,和摊主砍了半天价,摊主是个很爽快的大叔,最后还送了我一个刻着伏羲像的小挂件呢。
走进庙里,里面特别安静。
满园的松柏长得郁郁葱葱的,我就感觉像走进了一个绿色的小世界。
那松柏又高又大,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
沿着青石路走,能感觉到脚底下的石头有些年头了,坑坑洼洼的但却很有韵味。
来到伏羲殿前,那殿宇特别宏伟,殿里供奉着伏羲像。
我仔细看那伏羲像,感觉很庄严神秘。
旁边的讲解员在给一群游客讲伏羲创八卦的故事,我也凑上去听。
那讲解员讲得眉飞色舞的,说伏羲当时怎么观察天地万物发现了八卦的秘密。
我就在想,伏羲可真是个天才啊,要是我在那个时候,估计就只知道追着野兔满山跑了。
在庙里逛着逛着,我看到了好多古老的石碑,上面刻着字。
有些字还能认出来,有些就像看天书一样。
不过我知道这些石碑肯定都记录着很重要的东西,就像一本本古老的大书静静地站在这儿谈着历史。
我在伏羲庙这一番游览,就像是进行了一场穿越时光的旅行,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的岁月。
这一趟走下来,我对伏羲文化也有了更多一点的了解,真是不枉此行啊。
篇二《伏羲庙的独特印象》到天水,必须去伏羲庙玩玩儿。
这伏羲庙啊,从外面看就透着一股子神秘劲儿。
我那天到那的时候,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眼睛都不够使了。
一进去,那长长的甬道两边都是古建筑。
我脑袋里就冒出个奇怪的想法,这些房子要是会说话,肯定能讲出一箩筐的故事来。
我就这么一边走一边瞎琢磨。
走着走着就看到一片红红的墙,墙上的颜色红得特别正,就像那种刚熟透了的大苹果的颜色。
我心中的伏羲与天水文化

我心中的伏羲与天水文化伏羲,中华民族的远古先祖和文化始祖,他开创了文字、八卦和农耕等,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个天水人,我深深被伏羲和天水地域的文化所感染,我由衷地热爱家乡,热爱天水,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天水,位于中国西北的甘肃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在这片土地上,有许许多多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伏羲文化。
伏羲文化是天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自然哲学、医学、农业和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的智慧,深深烙印在天水人民的心中。
伏羲文化以天人合一、尊崇自然为核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这种理念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重拾与自然的联系,呵护生态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我们的学校里,积极开展以伏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更加了解和体验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举办了伏羲文化展览、传统技艺体验等活动,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古人智慧的博大精深。
通过学习伏羲文化,我明白了伏羲所倡导的“天人合一”是指人类应依法参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要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学会珍惜资源,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用行动保护我们的家园。
同时,伏羲文化也教给了我们勤劳和创造的精神。
天水人民勤劳朴实,追求创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许多杰出的成就。
这种精神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得以体现,我们要勤奋学习,不断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为一名天水人,我深深热爱家乡。
在这片土地上,有壮丽的玉门关、神秘的麦积山石窟、独特的秦腔等等,每一处都让我为之自豪。
天水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和自然风光的地方,这里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值得我们去守护和传承。
伏羲文化精神是天水人民的宝贵财富,是我们作为中小学生应当传承和弘扬的重要精神。
我们要珍惜这一宝贵遗产,深入挖掘天水地域文化,通过学习伏羲文化,牢记我们的根和血脉,坚定我们对家乡、对天水、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介绍天水伏羲庙这一建筑的作文

介绍天水伏羲庙这一建筑的作文《走进天水伏羲庙》一天水这地儿,有个特别的去处,那就是伏羲庙。
伏羲庙就像个古老的故事宝藏盒,藏在天水的城市里头。
我第一次去伏羲庙,是跟着几个朋友瞎逛的时候发现的。
那时候,我们正沿着街道走,看着两边的房子和店铺。
突然,一个看起来古色古香的大门出现在眼前。
抬头一望,“伏羲庙”三个大字就映入眼帘。
门口的台阶有点年头了,踩上去感觉都能听到岁月的回响。
这台阶不太平整,坑坑洼洼的,我差点一个踉跄。
朋友在旁边笑我,说我像个刚学走路的小娃娃。
进了大门,就像掉进了历史的长河。
满眼都是古建筑的样子,房梁、廊柱,看得我眼花缭乱。
二伏羲庙这建筑啊,真是处处都透着老讲究。
那些柱子啊,粗得一个人都抱不过来。
柱子上还有各种各样的雕刻,什么龙啊、云啊。
我凑近了仔细瞧,发现那些雕刻的线条特别细腻。
就拿龙的爪子来说吧,每一根爪子的形状都清晰可见,爪尖就像是能抓住什么东西似的。
再看那屋顶的瓦片,一块压着一块,整整齐齐的。
可是有些瓦片上已经有了青苔,那青苔一小片一小片的,绿绿的,像给瓦片盖了小被子。
我们在庙里走着,正巧碰到一个老伯伯在给一群小孩子讲伏羲的故事。
老伯伯讲得特别投入,手在空中不停地比划着。
我也凑过去听,老伯伯说伏羲啊,那可是人类的老祖宗,教会了人们好多本领。
他一边说一边指着庙里头那些和伏羲有关的东西讲。
比如说那个八卦图吧,老伯伯说伏羲就是根据天地间的变化创造出了八卦,这个八卦图里啊有大智慧呢。
我看着那八卦图,只觉得眼花缭乱,但是越看越觉得神秘。
三这么在伏羲庙逛了一圈下来,感觉就像经历了一次奇妙的穿越。
从现代的街道一下子就钻进了古老的传说和建筑当中。
就要离开的时候,我又回头望了望那伏羲庙的大门,心中竟然有点儿不舍得。
这庙啊,就像是一个岁月的守护者,静静地站在那里,见证着天水的变化,也保存着人类老祖宗伏羲的印记。
我觉得天水伏羲庙不仅仅是一个建筑,它更像是联系现代人和古代先人的一条神奇纽带。
下一次再到天水,我肯定还要来这儿,再好好瞧瞧这个充满故事的独特建筑。
写天水伏羲庙的作文

写天水伏羲庙的作文
我是天水人,但我对伏羲的了解却是少之又少。
有一次,我们全家一起去天水旅游,爸爸说:“我们去伏羲庙参观吧!”我高兴地说:“好啊!”
在进入天水伏羲庙前,我看到了一座雄伟的牌坊,上面写着“天水伏羲庙”五个大字。
进入大门,我们先看到了一尊伏羲的雕像,他左手拿着龙简,右手扶着蛇杖,看起来和蔼可亲。
他的头上戴着金冠,身穿金龙袍,脚穿玉带,显得十分威风。
再往里走是伏羲殿。
在伏羲殿前的广场上有许多古老的乐器和雕塑,我和爸爸妈妈迫不及待地坐到了一个长凳上。
开始演奏了:“叮铃铃”……美妙动听的音乐在空中回荡着。
接着我们来到了伏羲的塑像前。
我仔细端详着这位伟大的先祖。
他长着人的面孔,蛇的身子,脸上还戴着一副眼镜。
看起来是一个有学问、有知识、有道德的人。
参观完伏羲殿后我们又来到了伏羲庙前面的广场。
广场上有许多古老的乐器和雕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铜牛”和“铜鹤”。
—— 1 —1 —。
甘肃天水伏羲文化

甘肃天水伏羲文化甘肃天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伏羲一画开天,肇启文明,开创了中华文明之先河。
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源文化和共同文化信仰,具有其精神实质的龙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精神纽带。
伏羲文化起源于甘肃天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
伏羲氏族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不断积累和发展中,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化体系。
追寻我们民族的根,有几个伟大的名字是无法回避的,他们就是“三皇”—伏羲、神农、黄帝。
伏羲位居“三皇”之首,中华文明史上一些重大的发明创造如画八卦、结网罟、兴嫁娶、创乐器等都附着在伏羲身上,因此伏羲也就成了文化的化身,古往今来被尊称为“人文始祖”,民间称“人宗爷”或“人祖爷”。
尽管伏羲的形象或事迹被传说和神话缠绕,尽管学术界对伏羲是人、是神以及功业等众说纷纭。
但有一点是有共识的,那就是伏羲的身上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基因,具有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
伏羲氏族时期,大体经历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到晚前期。
这一时期的社会关系*质是由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并延伸了很长的一段时期。
其社会生产是在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首领统帅下的氏族成员集体劳动生产形式。
伏羲氏族之所以形成了自己的氏族文化,创造了许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其文化的核心是学习、创新、创造。
物质文明成就结网罟,兴渔猎。
豢育牺牲,发展牧业。
作历度,兴农业。
钻木取火,养蚕化布,建造屋庐,进化生活。
精神文明成就创立龙文化,奠创中华传统文化之根。
创立八卦学说,肇启华夏文明之源。
制瑟作乐,开*美术艺术之先河。
造书契,开*文字之先河。
始制嫁娶,促进了人类自身进化的进程。
如果说历史的前进与发展的动力是人类文化,那么,人类文明则是文化的精典。
从民族文化的形成上来说,传说伏羲始画八卦,开启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源。
从民族血缘的凝聚上说,伏羲时代是一个部族融合的时期,史载伏羲“正姓氏,制嫁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摘要:上古传说中的三皇之首伏羲氏,是否真正作为一个伟大的个人而存在于历史,已有不少考证,尚需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但是,他所代表的是整个中华文明,这是无庸置疑的。
无论是古代的传说还是当今的考古成果都是可以证明,这个中华文明的开山之祖,是和天水地区紧紧连在一起的。
今天,将伏羲文化的精粹挖掘出来,并加以广大,也正是在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天水地区的重要任务。
同时,伏羲文化也是天水的一种极有价值的资源,以适当的途径大力推广伏羲文化,尤其是作为旅游业的一个中心,将会对天水地区的经济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伏羲文化、传统文化、天水地区、旅游业、经济发展一、伏羲文化与天水地区的内在联系今天的学术界,已经很清醒地意识到,历史和传说往往是掺杂在一起的,被认为是“历史”的记载,不可避免的有一些不真的东西在里面;而很多传说中却包含着一些史实。
正因如此,我国古代一些传说中的人物,至今仍收到历史学界的关注。
一个世纪以来,从皇帝到大禹,文学家们根据这些传说中的上古人物发掘出很多历史真相,揭示了人类史前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样,伏羲文化带给我们的,也不应当仅仅是欣赏一个美好传说的闲适心情,而是一种对华夏古文明的探索和再思考的渴求。
对于我们生长期间的这一伟大文明,我们寻根溯源,其尽头大约也就是到三皇之首的伏羲了。
而华夏文明的这个始祖,与天水有着解不开的情结。
按晋代皇甫谧所言,伏羲生于成纪,后人提及伏羲的出生地,都沿袭此说,如唐代司马正贞、宋代郑樵等。
如以汉代所设成纪县而言,其主要部分正是在今天的天水地区,后世的成纪县,更是完全在今天水境内。
正如江泽民总书记1992年的题词所言,天水是“伏羲故里”。
传说并不是不足信的,与今天的考古成果相比较,伏羲传说中的很多密码就可以被解译了。
近几十年发现的天水地区的大量古遗址,充分说明了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尤其是1978年开始发掘的大地湾遗址,其中一期文化距今约7800年,早于中原仰韶文化的代表半坡文化千年左右。
在遗址中发现了距今七、八千年的深穴窝棚式建筑和五千余年前的原始宫殿,10余种刻画符号、碳化的黍和油菜籽等。
如果将伏羲传说与大地湾遗址相对应,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遗址存在的年限和其中的发现物,可用以证明传说中的很多细节。
大地湾遗址一期约在7800年前,属于早期仰韶文文明。
早那个时代,火早已发明,这是燧人氏的功绩;在更早的时候,人们已在地上开始穴居生活。
但是,由穴居至半穴居,意味着人们开始用自己的手和脑改善居住条件,是文明的一大发现,这一时期,后人归功于有巢氏。
大地湾遗址一期所发现的深穴窝棚式建筑,正是人们已经开始半穴居的实例。
而在先人的传说中,伏羲正是在燧人氏与有巢氏之后。
但是为何是伏羲,而不是燧人氏与有巢氏被后人尊为三皇之首,即上古的第一个帝王?据《魏书·李光传》所载:“伏羲创制,帝王相承,以至于今。
”就是说,因为伏羲不但发展了生产,而且首创了一套制度,使得华夏文明开始出现前国家时代的政治组织,这种政治组织可能就是早期的部落。
从今天天水地区遗址分布的规律来看,基本上可以确定,大地湾是整个遗址群的中心,居住于此的村民们不断地向四周扩散,到达今天的天水西山坪、杨集寨、师赵村等地。
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大地湾一直是这个部落的中心,以至于大约五千年前,在这里出现了原始的宫殿,在部落扩张的过程中,父系社会代替了母系社会,开始出现以男性为中心的婚姻制度;原始农业得以发展,人工栽培黍和油菜获得成功;并开始出现原始文字。
按宋代史学家郑樵所言:“人生之始也,与禽兽无异,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知有爱而不知有礼。
卧则呿呿,起则盱盱;饥则求食,饱则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革。
伏羲德和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中则观万物之宜,始作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始画八卦,挂有两爻,重而为六十四,名曰《连山》,象法乾坤,以正君臣、父子、夫妻之义;始作罔罟,以佃以渔,以赡民用;制嫁娶,以俪皮为礼。
”虽然后世史学家加于伏羲身上的成就明显经过夸张,但还是可以看出这些成就的原形,以及当时社会的变化,在今天的大地湾遗址中大多还是可以找到的。
因为野生植物的栽培成功,和各项发明的产生,导致“以佃以渔,以赡民用”的生产方式;因为原始文字的逐渐产生和应用,使“结绳之政”退出历史,通过婚姻制度和部落中的原始政治制度,使原来母系社会下“君臣、父子、夫妻之义”的更文明的社会。
正是这些成就,使得伏羲“为百王先”。
当然,和所有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一样,伏羲明显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时代各种进步人物的综合体,。
上述各种成就,是不可能在同一时代完成的,即便是其中的任何一项,都要经过长期的探索。
伏羲是大地湾遗址所代表的文明中各个时代部落领袖的代表,同是也是宗教首领的代表,正因如此,他才会“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中则观万物之宜”,画八卦以“象法乾坤”,创制历法,并且以龙(蛇)身出现于古代的雕塑、画像之上,以代表他的部落的图腾。
大地湾遗址在距今约4800年前出现断层,可以这样解释:由于战争或灾荒等原因,文明中心进行整体的迁徙,或许于后世周族的迁徙原因和路线相近,也可以从商代频频迁都的现象得到启发。
郑樵在《通志》中是这样描述的:“伏羲,生于成纪,作都于陈。
”整体的迁徙,很可能是这一文明在大地湾突然断层的原因,也是这个文明向西周扩展的起因。
西安半坡、庙底沟等遗址与大地湾遗址的相似性,不正可以证明大地湾的文明沿着渭河谷地向外迁徙的过程吗?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迁徙方向而已。
考古成果有力地证明了伏羲传说的合理性,及伏羲与天水地区的深刻渊源;更进一步地证明了这一传说的产生,是因为天水地区是伏羲所代表的文明的中心地区,就是说,先有天水这个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然后才有伏羲传说。
由于大地湾遗址的时代之早和规模之大,其文明程度之高,都是国内所罕见的,可以说,天水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二、以伏羲文化为突破口开发旅游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今天的天水地区,正面临着一个经济转型时期。
上世纪60年代我国进行大规模三线建设,大量工厂迁入内地之后,天水成为西部新兴的工业城市,机械、纺织、军事等工业在这里安家落户,使它在甘肃的重要性仅次于兰州,是甘肃的第二大城市和我国东部地区进入甘肃的门户。
但是,在经济转型期,当国有企业的局限性开始显露之后,整个“三线”——主要是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都受到冲击,天水自然也不能例外,原来的经济优势难以得到进一步发挥。
而天水市区以外的各县,虽然乡镇企业曾经兴盛一时,但是小、活、灵的优势已转为劣势,需要较长时期的调整。
对于整个天水地区,寻求新的支柱产业以发挥原有资源基础的优势,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
目前,人们关注的新兴产业,是那种投入少、产出多、污染低、社会效益高的产业。
其中首选当然是技术含量高的高科技产业,但是这种产业需要高度信息化,需要广阔市场,还需要大量的特定人才。
目前天水要达到这种要求还有很大的难度。
其次就是旅游业,目前,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而且对于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更易于操作。
当然旅游业也有它的特殊要求,即当地必须有适宜于欣赏或休闲的自然景观,或有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而天水正在这方面可说是独占鳌头,其中历史文化景观尤为丰富。
在这种情况在下,为了迅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旅游业当然成为必要。
然而,在发展旅游业时,开发这些文化遗产需要理清轻重、主次和先后关系,因为这牵连到有限的资金和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
纵观全国各地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市场的独占性,即旅游资源的高度垄断,对客源的数量和地域范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凡是知名度最高,对于全国、甚至海外的人们都有很强吸引力的景点,都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类型,或者在全国同类型景点中最为典型或完善。
在天水地区,景点为数众多,但是说到市场的独占性,可能只有与伏羲文化相关的景点才能做到,毕竟,伏羲的出生地目前是没有争议的,中华文明的根也就是在天水。
今天天水地区要加大旅游业开发的力度,就不得不以伏羲文化为突破口。
那么,天水要打出“伏羲文化”的旗帜,是否有可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品牌效应,从而带动一方经济飞跃?很明显,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从天水地区现有的情况来看,与“伏羲文化”这个概念相关的俄旅游资源,有深刻的基础,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是显性文化。
主要是指与伏羲文化相关的众多古迹、遗址等文化载体。
天水在历史上个文化发达的地区,保存至今的古迹很多,其中较为著名的与伏羲有关的就是伏羲庙与八卦台,另外,大地湾、西山坪、杨集寨、师赵村、烟铺村等遗址,与伏羲文化是紧紧在一起的。
这些都是天水地区特有的旅游资源。
其二是隐形文化。
主要是指源远流长、脍炙人口的伏羲传说,以及当地的民俗风情等。
伏羲传说出现于我国古代的史籍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他不但流传与我国各地,而且随着华迁居海外,以远播异域。
传说告诉我们,是伏羲创造了人类,因此,凡是在华夏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人们,毫无例外的是伏羲的子孙。
黑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它的根还是在中原大地,在伏羲的出生地天水。
这对天水地区的旅游开发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此外,当地保留的有关风俗,如对蛇的崇敬,崇拜伏羲的民间活动和民间艺术等等,都是特殊的、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上述的文化特征,都是天水地区即宝贵的财富。
再加上天水地区的甘肃东部,与陕西、四川、宁夏距离都很近,最近几年竣工的几条高速公路,使其交通更为便利,作为甘肃门户的作用更为凸现。
这些有利条件,都为伏羲文化在天水地区得到充分发挥,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可能性。
三、基本原则与开发思路现代的旅游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智力投资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把握好大的方向,并注意因时因地制定适宜的方面策略。
另一方面,在拥有独占性旅游资源的同时,天水地区也难免会有一些对发展旅游业不太有利的因素。
如何改造不利因素使其不致于阻碍旅游业整体发展?如何是有利因素得到更好的发挥?我们借鉴国内外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地的独特资源,形成了几条全局性、原则性的想法和一些有创新性的策略。
以整体和长远的目光来看,天水地区以伏羲文化为突破口发展旅游业,应当注意的原则:1、结合中央的战略决策,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
“西部开发”的决策,不仅意味着国家政策将逐渐向西部倾斜,将加大在西部投资的力度;而且还会吸引东部地区以及国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并使更多的人将眼光投向西部,渴望接近和了解这个区域。
这一决策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对于天水地区的旅游业来说,开发初期所需的大量资金、技术都有获得解决的途径,并且有广大的潜在市场可以开发。
当务之急,是趁西部开发尚处在初期,以强大的宣传攻势,让东部以及更广大地区的人们了解天水,了解天水的文化景观以及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特殊地位,使东部的商人正确估量天水的投资价值,使普通人怀着寻根的热望踏上这块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