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全解1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全解[1]PPT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全解[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fee6bebe23482fb5da4c0f.png)
2021精选ppt
4
一 感受自然
二 祖国在我心中
三 心灵之歌
2021精选ppt
5
四 珍爱我们的家园
五 初识鲁迅
六 轻叩诗歌的大 门
七 人与动物
2021精选ppt
6
八 艺术的魅力 选读课文
2021精选ppt
7
每组教材的结构
口
词语回
导语
课 文 精读 语 略读 盘
交 际
顾 拓
点
展
习
资料袋 阅读链接 作
•“我”的不同表 爱的事情;
现
•环境,人物动作、
•“老人”的言行 语言、心理活动
3.《别饿坏了那 匹马》:同一句
话反复出现;拟 题的角度
4.《用心灵去倾 听》:也有可借
2021精选ppt
•体会课文环境描 写和心理描写的 好处 •可以结合自己的 习作来谈
12
第四组:珍爱我们的家园
导语 课文·习题 口语交际·习作 交流平台
•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 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 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2021精选ppt
20
本册教材出现的文体
叙事类居多 ,有部分写景类课文,其 它的:
• 小说:《穷人》《少年闰土》《最后 一头战象》等
• 科学小品:《只有一个地球》 • 现代诗:《中华少年》《有的人》等 • 文言文:《伯牙绝弦》
2•021对精选p具pt 体句子的理解可46
立足课文,把握特性之四:
传统课文,新的视点
2021精选ppt
47
一封来信引起的思考
您好!
我是……的老师……有这样一个问题:
17课《少年闰土》课后练习2,“和同 学交流:课文记叙了‘我’和闰土的哪几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全解PPT

本册教材出现的文体
叙事类居多 ,有部分写景类课文,其它的 :
小说:《穷人》《少年闰土》《最后一 头战象》等
科学小品:《只有一个地球》 现代诗:《中华少年》《有的人》等 文言文:《伯牙绝弦》
小说
典型环境中的 典型人物
穷苦——勤劳 穷苦——善良 穷苦——富有
环境描写,人物语 言、心理活动描写
小说
节选的作品:不能 割断联系,也不能 等同视之。
•
小说
缩写后的 动物小说
科学小品文
只有一个地球
•用词的准确
• 说明方法
• 现代诗
诗歌朗诵技 巧
• 文言文
五下:《杨氏之子》 六下:《学弈》《两小儿辩日》
的思考
环境遭到破坏的实
结合单元学习谈
例
习作:
体会
《这片土地是神 圣》:怎样热爱我 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青山不老》:保
写建议书
根据漫画写感受、 编故事
护环境的努力
第五组高等:数学初(下识)主鲁讲杨迅益民
导语 课文·习题 口语交际·习作 交流平台
体会含 义深刻的 句子
继续学 习描写人 物的基本 方法
《少年闰土》:少 口语交际:留在心里
•四 珍爱我们的家园 •五 初识鲁迅
•六 轻叩诗歌的大门 •七 人与动物
•八 艺术的魅力 •选读课文
•每组教材的结构
•口 •词 语 •回
•导语
•精读
•课 文
•语
•略读 •盘
交 际
•顾 •拓
•资料袋
•点
•展
•习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全解

一年级5以内分与合数学题
一、知识点讲解。
1. 分与合的概念。
在数学中,分与合是数的组成的基本概念。
对于5以内的数,分就是把一个数分成几个部分,合就是把几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数。
例如,3可以分成1和2,1和2又可以合成3。
2. 意义。
理解数的分与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的概念,为后续的加减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题目类型及解析。
1. 填空类型。
例:2和()可以合成3。
解析:因为3可以分成2和1,所以这里应该填1。
例:4可以分成()和2。
解析:根据4的分与合,4可以分成2和2,所以这里填2。
2. 画图类型(适合一年级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例:画一画,3的分与合。
解析:可以画3个圆圈,然后用不同的方式分开来表示3的分法。
比如分成1个和2个,就把3个圆圈中的1个圈起来,剩下2个;3的合就是把分开的1个圆圈和2个圆圈再合到一起表示3。
3. 连线类型。
例:左边是数的分法,右边是合成后的数,进行连线。
1和3 4。
2和2 4。
1和2 3。
解析:先看左边的分法,1 + 3 = 4,2+2 = 4,1+2 = 3,然后将分法与对应的合成后的数连线。
三、练习题。
1. 1和()可以合成5。
2. 3可以分成()和1。
3. 画一画4的分与合(至少两种分法)。
4. 连线题。
1和1 2。
2和1 3。
0和3 3。
小学教材全解—六年级语文上(8篇)

小学教材全解—六年级语文上(8篇)一、教材分析1.内容和安排本教材从专题组织单元综合整理教材内容,共分八个专题;五彩缤纷的秋天;学校生活热爱祖国;如何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心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
每组课文包括入门、识字、4-5篇课文和“中国园林”。
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
2.教材的特点(1)围绕题目整合教材内容,每组教材以“介绍”的形式指出题目,围绕本组题目安排识字班、课文、“中华园”口语交流、展台等内容。
⑵扫盲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扫盲班的内容围绕这个群体的话题展开,形式多样。
有一些描写美丽秋景、反映学校生活、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文字,有一些表达爱国主义的三字经,有一些讲思维方法、给人启迪的成语,有一些提倡团结合作的对联,有一些教学生做人的对联,有一些反映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击节歌。
⑶文本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当代性强,贴近儿童生活。
与同一套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相比,该教材对文本进行了较大的更新,更新率达到50%。
正文有各种体裁。
童话、寓言、诗歌、散文、故事、科普文章、日记等。
什么都有,可读性和趣味性都很强。
⑷课后练习注重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注重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⑸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亲和力。
写作的角度从为教师教学服务转向为学生学习服务。
教材的呈现有利于学生发现和探索。
“中华园”有“橱窗”栏目,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和才华的机会。
[6]教材内容开放灵活。
这本教材规定有450个识字者,但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读字,鼓励有余力的学生多读字,超过规定的识字量。
在识字方面,每节课要求认的字都体现了基本要求,有余力的同学更能认。
我有一个小朋友,她个子很高,瓜子脸上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眼睛下面有一个高高的鼻子,鼻子下面有一张大嘴。
如果你从这个嘴里跳出来,你有时会生气,会啜泣;有时候会让人笑啊笑。
六年级小学语文教材全解

六年级小学语文教材全解篇一:小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语文课文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1、《山中访友》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zh?)子花的气息。
早晨,好清爽~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
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1流淌。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gǔ)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xiù)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
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
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雨停了。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讲解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讲解人教版1. 课文主旨。
- 这篇课文记叙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2. 段落分析。
- 第1自然段:写作者初见草原的总体感觉。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通过描写草原的天空和空气,展现出草原的开阔和清新,为下文描写草原景色和人物活动做铺垫。
- 第2自然段: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写出了草原的辽阔和碧绿。
接着描写了小丘的线条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草原景色比作中国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草原景色的美丽、自然。
- 第3 - 5自然段:写了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远客以及主客联欢的情景。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一描写写出了蒙古族同胞迎接客人的速度之快和热情。
在联欢会上,主客们一起唱歌、跳舞、骑马、摔跤等,体现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3. 写作特点。
- 语言优美生动。
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描写手法,如景物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草原的美;同时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富有感染力。
例如“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把河比作“明如玻璃的带子”,既写出了河的清澈,又写出了河的形状。
1. 课文主旨。
- 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通过描写丁香花的形状、颜色、气味以及丁香花生长的环境等,感悟到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但是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哲理。
2. 段落分析。
- 第1 - 3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丁香花的生长环境、形状、颜色、气味等。
“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
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一课讲解

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一课讲解《语文》六年级上册是人教版九年制教材,共有六个单元,分别是《联络》、《丰收的季节》、《山水情》、《故乡的歌》、《教育之光》和《环保之美》。
全书分为语文实践、实践提升、知识点、文学鉴赏、作文指导等板块,满足了全面发展学生的需要。
第一课朗读课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阅读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技能。
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获取知识,还可以增进我们的修养。
通过朗读课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第一课词语学习在第一课中,我们通过词语学习能够学到一些新的词语,比如“的申请”、“此外”、“另外”、“情况”等等。
通过词语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量,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第一课课文讲解第一课的课文是《西米情》。
这篇课文是一篇优秀的散文,通过描写西米姆这个美丽的地方,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在课文中,不仅有丰富的描写词语,还有精彩的修辞手法。
通过课文讲解,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内在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一课作文指导在第一课中,作文指导是关于《描写大自然的美丽》。
通过作文指导,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来描写自己眼中大自然的美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一课写作训练在写作训练中,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比如,练习描写大自然的美丽,练习写作申请信等等。
通过写作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这就是《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课的教学内容。
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到很多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希望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努力,不断进步,取得更好的成绩。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课后参考答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参考答案(人教课标版)1 山中访友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惊雷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是因为作者十分热爱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更能体现出作者与这些自然界朋友的深厚情感。
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向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gǔ)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我想我也曾有过类似的体验!只是随着时间的匆匆流逝一切都已经泛黄!3、草虫的村落想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有哪些。
看到了一只游侠、花色斑斓的小圆虫、蜥蜴、甲虫音乐家。
印象最深的是甲虫音乐家,这种美妙的声音,唯有甲虫才能演奏出来的,所以使我印象最深。
体会:草虫的村落很热闹、很奇特,作者把它描绘成和我们人类居住的村子一样。
体会作者对草虫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喜爱:村落,原本是人聚居的地方,而课文中,作者赋予草虫人的生活形态。
草虫的村落,其实就是草虫居住的洞穴,但在作者的眼里,它和我们生活的环境一样。
那里有街道,有小巷,还有形形色色的人们,它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还有着高雅的艺术追求,它们不但会享受生活,还会创造生活。
小练笔:前些日子,我在电视上看见一个蚂蚁的片段,使我感触很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生》: 侄女眼 象 里的鲁迅;课后 3、?后来相处中发生的 4题照应单元重点 事,以及你对他印
物的基本
象的变化
方法
《一面》《有的
人》
习作:
1.用一两件事介绍 小伙伴,要写出其 特点
交流平台
1. 谈鲁迅 2. 含义深刻的句 子 ?交流对课文中含 义深刻的句子的 理解 ?讨论理解方法
第七组:人与动物
小说
典型环境中的 典型人物
穷苦 —— 勤劳 穷苦 —— 善良 穷苦 —— 富有
环境描写,人物 语言、心理活动 描写
小说
节选的作品:不能 割断联系,也不能 等同视之。
小说
缩写后的 动物小 说
文
只有一个地
球
用词的准确
说明方法
现代诗
诗歌朗诵技 巧
文言 文
五下:《杨氏之子》 六下:《学弈》《两小儿
与善意的谎言
2. 《唯一的听众》
?“我”的心理变 化
?“我”的不同表 现
?“老人”的言行
习作: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 爱的事情;
?环境,人物动作、 语言、心理活动
3. 《别饿坏了那
匹马》: 同一句 话反复出现;拟 题的角度
4. 《用心灵去倾
交流平台
?体会课文环境描 写和心理描写的 好处 ?可以结合自己的 习作来谈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上册
? 教 材 介绍
一、立足专题,把握共性 二、立足课文,把握特性 三、立足全书,把握延续性
一、立足专题,把握共 性
立足专题,把握共性
? 感受自然 ? 祖国在我心中 ? 心灵之歌 ? 珍爱我们的家园 ? 初识鲁迅 ? 轻叩诗歌的大门 ? 人与动物 ? 艺术的魅力
一 感受自然 二 祖国在我心中 三 心灵之歌
其它项目统计表:
二、立足课文,把握特 性
立足课文,把握特性之一:
关注文体特征
各种文体的阅读——课标 相关要求
?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 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面、人物、细节,说 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 等感受。
?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 的基本说明方法。
交流平台
? 梳理本组几篇 课文的表达特色 ?与以前学过的写 景课文比较 ?交流课外阅读中 类似的文章 ?如果有机会,也 融入大自然,亲 身体会
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
导语 课文·习题 口语交
际·习作
交流平台
关键词句 《詹天佑》: 中 在表情达 心句
意方面的
作用
《怀念母亲》:
研究摘抄一些重
点词句
习作:围绕 主题写读后 感或演讲稿
导语 课文·习题 口语交际·习
作
?继续练 《老人与海鸥》 口语交际:
习用较快 《最后一头战 1.讲动物故事,讲
的速度阅 象》 :在写真实、出动物的情感
读课文
写具体方面均有 可借鉴之处
2.劝阻
《跑进家来的松
?体会作 鼠》: 读来令人 者怎样把 轻松、愉悦
习作:根据图片报 道写故事
人与动物、《金色的脚印》: 动物与动 文章较长,内容
口语交际:
? 交流感人故事
?综合性学习中 的体会
组织“祖国
《彩色的翅膀》 在我心中” 《中华少年》 的学习汇报
会
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不单指表达情感方 面,还包括表达方式。
?
第三组:心灵之歌
导语
?环境描 写
?心理活 动描写
课文·习题 口语交际·习
作
1. 《穷人》: 课 口语交际: 讲诚信
后 2题, P43
第四组:珍爱我们的家园
导语
?联系实 际,深入 思考
课文·习题
《只有一个地 球》: 呼唤保护 家园 《大瀑布的葬 礼》: 环境遭到 破坏的实例 《这片土地是神 圣》: 怎样热爱 我们赖以生存的 土地
《青山不老》: 保护环境的努力
口语交际·习 交流平台
作
口语交际:珍惜资 ? 读课文时,联
源—— 继续联系实际,系生活实际作进
四 珍爱我们的家园
五 初识鲁迅
六 轻叩诗歌的大 门
七 人与动物
八 艺术的魅力 选读课文
每组教材的结构
口
词语回
导语
精读
课文
语
略读 盘
交 际
顾 拓
点
展
习
资料袋 阅读链接 作
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
展示台 课外书屋 成语故事 趣味语文
每导
语
个
专 精读课文﹙思考与练习﹚
题 都 略读课文﹙连接语﹚
自 成 口语交际· 习作
方法
《月光曲》: 相
遇也是因艺术
口语交际:身边 的艺术
习作: 1.学习某种艺术
过程中发生的故 《蒙娜丽莎之约》 事和感受
《 我的舞台》
2.喜欢的艺术品
或一次艺术欣赏
活动
?注意运用课文 表达感受的方法
交流平台
1. 联想和想象 ?谈谈课文联想和 想象的运用 ?可以结合习作谈 2. 课外学习语文 的做法和经验
?想象合理,内容具 体,感情真实
物之间的 易理解
?也可写口语交际课
感情写真
上交流的内容
实、实具
体的
交流平台
? 梳理本组几篇 课文的在内容和 表达上的特色 ?与以前学过的写 动物的课文比较
第八组:艺术的魅力
导语 课文·习题 口语交际·习
作
展开联想 《伯牙绝弦》:和想象ຫໍສະໝຸດ 流传久远的动人行表达的 故事
系 统
回顾· 拓展
第一组:感受自然
导语 课文·习题 口语交际·习
作
?体会独 《山中访友》: 关键词:想象、感
特的感受 主观映象
受
《草虫的村落》: ?想象自己是大自然
?展开联
变换角度观照对 象
想和想象
中的一员 ?听音响讲故事 ?暑期生活
《山雨》: 客观
描摹,想象丰富
《索溪峪的 “野”》: 较为 熟悉的表达方式
强化环保意识
一步的思考
习作:
?结合单元学习谈 体会
?写建议书
?根据漫画写感受、 编故事
第五组:初识鲁迅
导语 课文·习题 口语交际·习
作
?体会含 《少年闰土》: 口语交际:留在心
义深刻的 少年人物;课后 3、里的印象
句子
4题照应单元重点 ?第一次相见时的情
《我的伯父鲁迅 景和他留给你的印
?继续学 习描写人
辩日》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 学
? 感受文言文 ? 读正确,读流利,
读中正确表达语句 的意思 ? 熟读至成诵
立足课文,把握特性之二:
特色表达与语言规律
? 把客观描述变成直
接抒情 ?心情和感受贯串始 终 ?主观映象
体悟作者心境 联系已有经验 把握写作思路
主观映象:《山中访友》《草 虫的村落》
?不是风景名胜,趣在 独特感受和体验
?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 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 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本册教材出现的文体
叙事类居多 ,有部分写景类课文,其 它的:
? 小说:《穷人》《少年闰土》《最后 一头战象》等
? 科学小品:《只有一个地球》 ? 现代诗:《中华少年》《有的人》等 ? 文言文:《伯牙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