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形象意境类解题指导

合集下载

古诗歌鉴赏之诗歌的形象和意境类题型及例解

古诗歌鉴赏之诗歌的形象和意境类题型及例解

古诗歌鉴赏之诗歌的形象和意境类题型及例解分析诗歌的形象和意境诗歌形象:也就是诗歌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融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等诸要素。

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形象(意象)有机融合就形成了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境。

对意境的分析则包括对诗歌形象、内容、情感的全部把握和鉴赏。

鉴赏作品中的形象,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领会浸润于形象之中的诗歌内容,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情感。

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人物形象:主要指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景物形象:指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所形成的一种形象,它是诗人感情的载体,往往浸染了作者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因素。

事物形象:指诗中所刻画的某一物件(如:松、竹、梅等)所赋予读者的印象,这种印象往往灌注着作者的情感、人格、评价倾向,读者从中得到某中生活启示或人生感悟。

[分析古代诗歌形象意境常见的提问模式]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或:分析这首诗的意境)②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景象)?有什么寓意?③诗中塑造了什么形象(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④诗中所写形象(意象)对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形象(即意象)与诗人的情感综合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分析古代诗歌形象意境通用的答题思路]①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

②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④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是什么和为什么两部分。

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答题模板及答题步骤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答题模板及答题步骤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答题模板及答题步骤鉴赏题答题模版形象意境类题型主要考查三个方面: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对诗歌意境的体味。

【设问方式】形象画面: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物有什么特点?意象意境: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直接点明某意象,要求简要赏析。

【背景知识】1.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既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抒情主体形象),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意象是寓“意”之“象”,是诗歌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包括景和物。

2.意境——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常见意境特点术语:繁华热闹、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等。

【答题模式】形象画面分析:特征+形象画面定位意象意境解说:意境描摹+特点概括(或效果简析)。

即先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境描摹出来,再概括情境特点(如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恬静优美、萧瑟凄凉、生机勃勃、孤寂冷清等),或者对意境的作用效果加以简单解说。

【真题印证】例1(2009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①书扇韵姜夔[宋]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问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案:诗歌描绘了一幅清幽恬静的江南水乡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解析:这道题属形象画面分析类题型。

第一问,形象画面定位为“江南水乡画面”,特征是“清幽恬静”,简单整合即可得到答案。

第二问根据题干要求作答即可。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答题模板1.命题方式:“……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感情”、“……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点”等。

意境类古诗试题解答技巧及练习答案

意境类古诗试题解答技巧及练习答案

意境类古诗试题解答技巧及练习答案意境类(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二)分析思路鉴赏古诗的意境,要注意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常用术语】雄浑壮丽雄奇险峻辽阔苍茫清幽明净闲适恬淡恬静优美萧瑟凄凉孤寂冷清肃杀荒寒雄浑开阔?ば燮婀謇霆せ趾敫咴丢ず棋?辽阔?げ┐笮缕妾ど铄淦驷泉る?胧渺远?た樟楦咴丢た彰擅悦*ば榛闷?渺?げ粤贡?壮?τ琶烂匀霜で逍旅骼霆で寰挥脑丢つ?静恬淡?ぐ糙酌篮锚で寰挥葡歇?冷森幽僻?て嗲謇渎? 萧疏凄寂淡雅闲适和谐静谧开阔苍凉深远绵邈高远辽阔沉郁孤愁等(三)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或指出描写的具体景象、意象)。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要注意两点:一要忠实于原诗,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意境)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常见失误】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

(四)答题示例【例题1】(2012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语文诗歌鉴赏全方位解题思路及技巧

语文诗歌鉴赏全方位解题思路及技巧

语文诗歌鉴赏全方位解题思路及技巧诗歌鉴赏题主要包括分析意象类、分析意境类、分析主旨型、表达技巧类、语言炼字类、分析诗眼类等六种题型,诗歌鉴赏答题时要分三步走,一是读懂诗歌,二是审读问题,三是科学答题。

1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步骤1、读懂诗歌(1)用关注“标题、意象、注释、情思语、即时诗人”的办法读诗歌,并快速判明诗歌类别一一写景或者写物或者写人,根据相应类别诗歌的特点进行解读。

(2)关注诗歌的艺术手法(内容上的描写手法、主题上的抒情手法、语言上的修辞手法和结构上的结构手法)2、审读问题(1)勾画题干(问题要求的——概括、分析、简析、赏析,问题范围——全诗、第几联、上片等等,问题对象一一情感、意境、形象、艺术手法等等),明确问题要求。

(2)根据问题要求和对象,弄清楚题型,按照题型的基本模式与步骤组织答3、科学答题(1)按照题型与相应步骤答题。

(2)—般,题目问什么先答什么,先问什么先答什么。

(3)注意使用术语,每一点均先观点后阐释。

(4)分点作答,分条陈述。

合并相同点。

(5)语言简洁明了,不写可有可无的字词句。

特别提醒:答题中请随时保持对诗歌类别意识的重视与运用,随时关注诗歌中的即时诗人。

2语文诗歌鉴赏类别A、借景抒情类景即画面是主要内容,由一组意象构成画面。

抓画面的命名与特点,注重景的描写(描写的角度、顺序、描写手法[直接与间接]、修辞手法),景表现出的情感。

B、托物言志类物,一个或者诗歌中的主要的核心的意象,以象征手法来借物表达人的志趣精神等。

抓物的特点(外在与内在——内在由外在特点、环境特点共同作用产生),注重物的描写(描写的角度、描写手法一一直接与间接尤其是间接、修辞手法),物象征的人的志趣精神与品质C、写人抒情类人,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

抓人的即时处境、即时身份地位(如主人还是客人、送别者还是离别者)和人物关系,注重对人的描写(描写的手法一一直接如动作、心理、细节等等,间接如衬托等),人物的追求与情思即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古诗鉴赏意象意境答题指导

古诗鉴赏意象意境答题指导

(一)意境分析题1.设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或某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4)某几句诗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2.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点出描写手法。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第三步: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3.方法总结意境分析三注意:一注意:描绘图景将诗句与想象结合。

描绘诗中图景,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二注意:概括意境特点应多角度。

概括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这两个词最好能从不同的角度概括,角度有色彩、动静、视野、荣衰、明暗、气势等。

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淡静美、清丽隽永、感伤哀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绪基调。

三注意:分析情感要具体。

诗歌情感分析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二)意象特征分析型1.设问方式(1)分析某意象的特征。

(2)概括某意象的形象特征。

2.答题步骤第一步:概括意象特征。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意象特征。

(概括题此步骤省略。

)3.方法总结意象特征分析三关注:一关注:诗人用来修饰描述意象的词语。

二关注:意象本身的自然属性。

三关注:诗人描写意象的修辞及衬托作用的句子。

四关注:意象在诗中常见的表意作用。

(三)意象作用型1.设问方式(1)某意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某意象在诗中的有什么内涵?(3)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4)结合诗句鉴赏诗中的某意象。

2.答题步骤第一步:判断意象类别,概括意象特征。

(结合诗句判断是画面意象、传统意象、比喻意象还是象征意象;有什么特征。

)第二步:点出形象的意义。

(意象传达的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第三步:点出给读者的感受。

(画面意象有画面感、传统意象引人联想、比喻意象生动形象、象征意象含蓄凝练。

诗歌鉴赏形象类答题技巧突破

诗歌鉴赏形象类答题技巧突破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 4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长亭——陆上的送别之所
南浦——水边送别之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第一步:懂古诗 第二步:抓关键 第三步:析意义 第四步:表达
意象“园花”; “乔木”“明月” 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 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 园花——红,乔木——峥嵘,高耸峭拔 丽。“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 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 耸峭拔,意境清幽。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水——常以水喻愁,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
愁。
猿猴——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
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乡愁乡思 鹧鸪鸟——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劝人不要远
行,思念之情。
沙鸥——飘零,伤感
乌鸦——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蟋蟀——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
1 (2014年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高考例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第一步:懂古诗
山水田园诗,前三联写景,后一联抒情。 意象:霉苔、白云、静诸、春草、雨、山、溪水等 答案:(1)幽静。沿途是莓苔,远 描绘出幽静的氛围。
关山——关塞山河,边塞大地 斜阳(夕阳、落日)——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指导-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指导-形象

示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1年重庆卷)
渡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问题: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解析】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 的意象。诗人张弼渡江之时,想到自己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 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 落),故而“吟对沙鸥一怆神”。一“怆”字写出了张弼无限的 客愁。 参考答案:张弼用沙鸥的到处飞翔来衬托自己的孤单漂泊。
示例2: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11年四川卷)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问题: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解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南渡之后,国破家亡,诗人陈与义过 着颠沛流离的客居生活。这年二月,冰雪初融,溪水新绿,诗 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在平淡闲适的生活中想起 了窘困多病的友人而轻舟访友。诗歌通过纶巾鹤氅的外貌、睡、 忆、寻的动作和早春景物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位情趣高雅, 珍视友情,风流飘逸的诗人形象。
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情感指向
1.杨柳:“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2.落叶:失意、悲叹。 3.梅花:傲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不愿同 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4.莲:与“恋”谐音双关,爱恋思念高洁之士。 5.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6.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7.菊: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 8.竹:生命力,节操,贞节,气节,谦虚,虚怀若谷, 清高。 9.梅子:常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高考诗歌鉴赏意境题解题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意境题解题技巧
样 的氛 围? ( 2 0 1 2山东卷 ) 吴松 道中二首 ( 其二 ) 晓路雨潇潇 ,江 乡叶正飘 。天寒雁 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 月系枫桥 。
注 : 吴松 : 即 吴淞 , 江名 。
1 . 这首诗 营造 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 . 这首诗描绘 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 ?表达 了诗人 怎样的思 想感情? ( 2 )答题步骤 答题时 ,景 、境 、情三方面缺一不可 。

①描 绘诗 中展 现的画面 。抓住诗 中的主要景物 ,用 自己 的语 言再现 画面。描述时一要 忠实于原 诗 ,二要用 自己 的联 想加 以再创造 ,语言力求优美 。 ( 景) ② 概括景物所 营造 的氛 围特点 。一 般用一 、两个 双音节 词即可 。例如孤寂冷清 、雄 浑壮阔 、恬静优美 、萧瑟凄凉等 ,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 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隋。 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 表达了 作者感伤的 ” 是不行的, 应答出 为什么 而‘ ” 。( 情) 例6 :下面这首诗描绘了怎样 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 感情 ?请 简要分析 。 绝旬二首 ( 其一 )
解析: ( 1 )诗歌开头两句写 了诗人秋 日 早上乘 舟在雨 中 赶路 的情形 。天刚破晓 ,船又启航 ,头天傍晚下 了一场大雨 , 这 一天清晨依 旧是秋雨 霏霏 ,兼 以风声萧萧 ,江南水 乡便 满 天飘舞树 叶。 ( 2 )开头两句 营造 了一种冷清 、萧条的氛围。 2 . 画中品诗。 般而言 ,作 品所描绘 的外在形 象画面 ,具 有鲜 活、 明 丽和 昂扬 向上 色调 的,其 内在形象情 感则是 高昂乐观 的 ;反
绝 句
杜 甫
写了征人慷慨 悲壮 的情怀 。 四 、 解读 意境 的作 用 例 说 整体把握 诗的意境 特点 ,能够 准确 、有效地 分析 出诗 中 传达的思想感情 。 例4 :下面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 的感情 ? “ 红叶黄花秋 意 晚”一句对表 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 2 0 1 2 新课标卷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之形象意境类解题指导
名词解释:
形象――形象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

诗歌中的形象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题目类型:
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

2.“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意思”,“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点”等。

3、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题格式:1、人物形象:身份+性格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体会意境:客观形象图景+主观感受+交融成什么意境。

答题要领:可分为三个部分:
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概括形象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然后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
练习一:西楼[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练习二: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问:词中写芳草有什么寓意?练习三: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问:全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练习四: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问: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练习五:临江仙[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被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

雨余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问:1、比较词中“雨余时侯夕阳红”与《三国演义》主题曲“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中“夕阳红”的不同含义。

2、本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形象?
附:常见意象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2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3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

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4以蝉喻品行高洁。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

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6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7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8松——坚贞高洁
9莲——表达爱情
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11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12鹧鸪鸟——离愁别绪
1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