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文化贸易发展展望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基础及战略构想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基础及战略构想引言黑龙江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的省份,与俄罗斯接壤,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逐渐加强,经济交流与贸易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
本文将重点探讨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基础以及未来的战略构想。
一、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基础1.1 地理接壤优势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东部边境线长达3000多公里,是中国与俄罗斯之间主要的边境省份之一。
这一优势地理位置使得黑龙江省具备与俄罗斯进行经贸合作和交流的便利条件。
1.2 高度互补的经济结构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拥有高度互补的经济结构。
俄罗斯是世界上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黑龙江省则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农产品资源。
俄罗斯需求大量的农产品、食品、能源等资源,而黑龙江省能够提供这些资源。
另外,黑龙江省在农业、轻工业等领域也具备一定的制造业基础,可以满足俄罗斯的一些制造业需求。
1.3 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在经贸合作方面建立了一系列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双方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和框架协议,包括贸易、投资、科技、农业等方面的合作。
同时,双方还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和联合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议,促进经贸合作的交流和沟通。
二、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现状2.1 贸易额稳步增长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额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数据统计,近年来,黑龙江省对俄罗斯的进出口贸易额保持在较高水平。
双方的贸易额主要以农产品、能源产品、机电产品等为主,且逐年增长。
2.2 投资合作逐步深化除了贸易合作外,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在投资合作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投资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双方企业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进行了多个项目的合作。
2.3 人员交流与旅游合作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的人员交流与旅游合作也日益频繁。
双方加强了人员往来的便利化措施,推动了人员交流的增加。
同时,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的旅游合作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游客来到黑龙江省旅游观光,而黑龙江省居民也前往俄罗斯旅游。
加强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思考

由于近年俄罗斯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吸引美、德、日、韩、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纷至沓来,以其资金、技术和商品优势进入俄罗斯市场,使黑龙江省边贸企业遇到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黑龙江省在俄的企业多以中小公司为主,各自为战、分散经营,不能形成整体合力,不能实现
规模经济效益,缺乏主打品牌商品引领。全国各省、区及大城市的客商也在积极开发俄罗斯市场,形成一种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使我省企业面临着国内、国际两方面的竞争压力。
(二)建立和发展对俄出口生产体系
以俄罗斯市场为导向,结合黑龙江省经济的特点,借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之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把外向型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梯次生产体系。加快以轻纺产品为主的对俄出口加工基地建设。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突出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有重点、分步骤建设的原则,根据目前对俄出口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和相对应俄有关州区的具体情况,重点建设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东宁、黑河五个对俄出口加工基地。加快培育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对俄出口加工企业。优先发展俄市场需求较旺的轻纺、机电、食品、建材及装饰材料等产业。可以在口岸等边境地区建果菜生产基地,设立清洗、加工、包装、批发车间。发展已有的木材加工企业,除向原伙伴国出口外,应研究向俄市场返销家具等木材加工产品的可行性。在铁路沿线和公路沿线城镇建加工厂,在大中城市发展对俄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产品加工、轻纺工业等产业,形成口岸地区与内陆市县联手发展对俄出口生产加工业。
(一)优化对俄贸易结构
在中俄经贸合作实现规模增长的同时,要把注意力转移到贸易商品的质量提高和结构调整上来,那些双方具有明显互补性的产业和商品正在给中俄双边经贸合作带来巨大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中俄贸易结构由过去的商品互换调整到贸易互补。继续扩大服装、鞋帽、纺织品、农副产品等优势产品的出口,努力提升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在政策上支持木材、原油、化肥、铁矿砂等资源型商品进口,进一步扩大对俄经济技术合作成果,以合作促贸易,以进口补出口,大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不断提高对俄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加大对地产品出口的扶持力度。通过加强出口基地建设,打造出口品牌,培育具有黑龙江特色产业优势的出口品种,重点抓好大米、果菜、绿色农副产品对俄出口,提高地产品的出口比重。
黑龙江省深化对俄远东经贸合作研究

黑龙江省深化对俄远东经贸合作研究史宁,王怡然,朱丽娜(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摘要]中国与俄罗斯是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它们地理位置相邻,物质与文化相互交融,历来保持着频繁的经贸交易。
俄罗斯与中国具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使两国贸易往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些年来,两国形成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双方经贸取得了稳步健康的发展。
但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对俄罗斯的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给中俄贸易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西方国家的制裁致使俄罗斯与其关系全面恶化,俄罗斯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中国,尤其是黑龙江省。
为了弥补西方造成的损失,俄罗斯重新审视其东部地区的战略地位,并持积极开发态度。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也是另外一种发展机遇。
而黑龙江省作为中俄合作的重要窗口,更要把握住时机,深化对俄远东经贸合作。
[关键词]经贸合作;对外贸易;黑龙江省[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3)06-0009-03Abstract:China and Russia are two superpowers in the world,with adjacent geographical locations,material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and have always maintained frequent economic and trade transactions.Russia and China have strong economic complementarity,giving them unique advantages in trade exchanges.In recent years,the two countries have formed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of cooperation,based on adhering to 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and have achieved steady and healthy economic and trade development.However,since the outbreak of the Russia-Ukraine conflict in 2022,the western countries have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sanctions against Russia,which has caused a huge impact on Russia's financial market and also brought some negative effects on China Russia trade.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Ukrainian crisis,sanctions from Western countries led to a comprehensive deterioration of Russia's relations with them,and Russia began to shift its focus to China,especially Heilongjiang Province.In order to compensate for the losses caused by the West,Russia has reassessed its strategic position in the eastern region and adopted a proactive development attitude.So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this is also another development opportunity.As an important window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Heilongjiang Province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and deepen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with the Russian Far East.Key words: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foreign trade,Heilongjiang Province[作者简介]史宁(1983—),女,满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金融学;朱丽娜(199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中级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数字贸易、数字金融。
黑龙江省对俄农业贸易分析及对策建议

黑龙江省对俄农业贸易分析及对策建议黑龙江省是中国对俄贸易的重要门户和合作基地,农业贸易在中俄双方的经贸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黑龙江省对俄农业贸易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特点1. 丰富的农业资源:黑龙江省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如大豆、玉米、小麦、大米、水稻等。
这为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地理优势: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边境线长达3443公里,是中国最长的陆地边境线。
这种地理优势为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3. 多样化的贸易产品: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产品涵盖了农产品、食品、木材、皮毛等多个领域。
黑龙江省的大豆出口占中国大豆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是黑龙江对俄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对俄农业贸易的问题分析1.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重要问题。
由于俄罗斯对农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黑龙江省的农产品需要符合俄罗斯的标准和规定。
由于生产环境和管理水平的差异,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在质量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2. 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倾向:在对俄贸易中,俄罗斯存在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倾向,通过限制进口、提高关税等方式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
这给黑龙江省的对俄农产品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3. 农产品价格波动: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是农产品贸易面临的常见问题。
由于对俄农产品贸易受到国际市场需求和供应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给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三、对策建议2. 推动贸易便利化:黑龙江省应加强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进程。
加强与俄罗斯的贸易促进机制建设,简化贸易手续,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
黑龙江省应与俄罗斯开展农产品的技术合作和交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贸易利润。
3. 拓展多元化的市场渠道:黑龙江省应拓展农产品的市场渠道,开发新兴市场,减少对俄贸易的依赖程度。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合作,降低单一市场风险,提高市场适应能力。
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SWOT分析及策略

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年度项目课题《黑龙江省主要沿边口岸城市联动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4C037)的阶段型研究成果之一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开展经贸合作既是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又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迫切需要。
而且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地缘优势明显,经过多年的经贸合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成就,但随着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深度不断加强,二者在经贸合作战略层面的问题愈加凸显,为此,本文在分析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经贸合作现状的基础上,对二者经贸合作战略升级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实现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路径。
标签:经贸合作;SWOT分析;俄远东地区一、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经贸合作现状黑龙江省自与俄远东地区开展经贸合作以来,在能源合作、出口衣服、农产品、机电产品等方面取得良好成绩,对外贸易额连续上涨,但随着合作领域扩宽,合作深度不断加强,二者在经贸合作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如下:1.经贸合作规模小,层次不高黑龙江省和俄远东地区自身经济均不发达,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支持自身经济的发展,所以,黑龙江省和俄远东地区相互投资的能力并不强。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帮扶下,东北重工业基地已经开展改制转型,走市场化发展道路,但效果不明显,尚未形成一批创新型、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资源类产品及农产品仍在黑龙江GDP贡献中占主要地位。
而俄远东地区资源丰富,正处于大发展时期,需要在能源、基础设施、原材料加工等方面有较多的外部资金投入,但黑龙江自身经济问题尚未解决,融资渠道有限,二者经贸合作仅仅局限于国家主导项目,无法进一步扩大经贸合作规模。
两地合作贸易仍以边境贸易和小额加工贸易为主。
2.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相对单一黑龙江省对俄远东地区出口的商品以服装、鞋类、纺织品为主,这些产品附加值比较低,而且多数非黑龙江省本地所产,在贸易形式上往往包裹运势和旅游购物为主,虽然出口数量可观,但对于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实质的带动作用。
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贸易发展问题研究

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贸易发展问题研究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部,与俄罗斯接壤,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在中俄贸易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黑龙江省对俄罗斯的贸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一、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贸易发展的现状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贸易额逐年递增,贸易商品种类日益丰富,涵盖了能源、农产品、机械设备、轻工产品等多个领域。
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过去,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主要集中在资源类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上。
如今,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比重逐渐上升,贸易结构朝着多元化和高端化的方向发展。
贸易方式更加多样。
除了传统的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新兴贸易方式蓬勃发展,为双方贸易增添了新的活力。
二、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贸易发展的优势地缘优势明显。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拥有 3000 多公里的边境线,多个边境口岸分布其中,为双方的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资源互补性强。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而黑龙江省在农业、轻工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双方在资源和产业上的互补性为贸易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支持有力。
国家和黑龙江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对俄贸易的政策措施,如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给予税收优惠等,为企业开展对俄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贸易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虽然高附加值产品的贸易比重有所上升,但资源类和初级加工产品仍占据较大份额,贸易结构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贸易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部分边境口岸的通关能力有限,物流运输设施不够完善,影响了贸易的效率和规模。
贸易企业竞争力不足。
黑龙江省的贸易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较弱,缺乏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和产品。
贸易风险不容忽视。
俄罗斯的政策法规变化、汇率波动、市场需求不稳定等因素,给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四、促进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贸易发展的对策加强产业合作,优化贸易结构。
俄罗斯与黑龙江省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力 巨大 , 民文化素质较高 , 居 工农业产量居于世 界前列 , 工农业产值 , 占原苏联生产总值 的 7%。 0 黑龙江省农业 、 轻工业发达 。 向俄罗斯 出口大 可 量的农产 品和轻工产品 。从外贸 出口产品构成 看 , 罗斯呈现 出原材料化和初级产 品化 的趋 俄 势,能源与原材料 占 出口总额的 7 %以上 , 其 5 而 进口商品中食品 、 品原料、 食 轻纺产品 、 日用消费 品则 占其进 口 总额的 5%以上。 0 黑龙江省对俄出 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 俄对黑龙江省出 口以 原材料为主, 机电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各 自与对方 的进出口贸易构成中所 占比重居次要地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初步具备开展跨境贸易 、 投资、 旅游等综合功能。 在中俄双边贸易中 , 黑龙江省 自 俄罗斯的进 口则 以能源和原材料性商品为主 ,主要 品种有飞机、 钢坯 、 肥料、 原木、 冻鱼 、 成品油、 钢材、 船舶、 纸浆、
塑料等 , 其中钢材 、 原油 、 原木和成品油 占了将近 半,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所 占比重不大。 1 . 2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贸易结构 俄罗斯重 工业畸形 发展 。 工业部 门 、 重 军事 工业 、 采掘工业 比重大 , 有向黑龙江省提供机械 设备 、 军事装备、 矿产品和原材料的能力 ; 罗斯 俄 地域辽阔, 自然资源丰富, 工业基础雄厚 , 科技潜
一
5 亿美元 , 月出口值最低 , l 亿美元 , . 9 2 为 - 9 但创 和农业开发优势 , 选择高科技 、 高附加值 、 市场 占 全年最高增幅, 达到 5 . 7 %。 9 有率高的大项 目, 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资源开 机电产 品和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快速增长 , 资 发 。 源性和战略性产品进 口增长显著 , 电产品出 口 机 23黑龙江民贸区向出 口加工区或 自由贸易 . 6 亿美元 , . 8 增长 1 倍 , . 1 在对俄 出 口中的比重由 区方 向发展 去年同期的 8 , 崩 上升到 l% 传统大宗商品出 5 关 贸总协定第 2 条第 3款规定 ,关贸总协 4 口快速增长 , 服装及衣着 附件 、 鞋类 、 菜、 蔬 水果 定的各项规定不得阻止任何成员为便利贸易给 及坚果 、谷物及谷物粉出 口额分别增长 1. 予毗邻 国家某种好处或减让等利益 。此外,9 3 3 %、 2 19 l.%、5 %、5 %、3 1 5 1. 2 . 3 %。原油 、 7 6 肥料 、 原木进 口 年 1 月 5日贸易谈判委员会通过 的部长决议与 2 额分别增长 6 . 2 . 1. 8 %、21 7 %。对俄初级产品 宣言 《 9 %、 6 关少有利于最不发达国家措施的决定》 和 进出口总值 1.亿 美元 , 6 7 增长 1%, 占比重 由 19 4 1 《 5 所 94年 月 5日 马拉喀什宣言》 提出的对发展 去年同期的 2. 下降到 2 %。其中出口 2 亿 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优惠待遇, 5% 5 5 . 3 均适用 于边 美元, 下降 5 %, 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 6 %下 境贸易 。这些规定的主要内容是 : ) . 所 8 A (” 1 本协定的规 降到 5 %; . 进口 1A亿美元 , 1 4 增长 1. 所占比 定不得解释 为阻止任何缔约方 为便 利边境贸易 9 %, 3 重由去年同期的 6 A%, 5 上升到 6 . 6 %。对俄工业 而给予毗连国家的优惠” 2 此类协定的 目的应 9 。( ” ) 制成品进出口总值 5. 0 2亿美元,增长 1.%。 87 所 为 了便利成员领土之间的贸易 , 而非提高其他成 占比 由去年 同期的 7 . 上升到 7 %。其中出 员与此类领土之间的贸易壁垒 ; 重 4 粥6 5 在此类协定形成 口 4.亿美元 , 3 1 增长 2 , 占比重由去年同期 或扩大时 , % 0 所 参加方应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其他成员 的 9 . 上升到 9 . 3% 6 4 %;进 口 7 亿美 元 , 长 的贸易造成的不利影响” 9 . 1 增 。因此 , 边境贸易除了享 l. ,所 占 比重 由去 年 同期 的 3. 1% 7 4 %下 降 到 受人世的基本权 利外 , 6 还享有与毗邻国家通过双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文化贸易发展展望

对{ 》 卜 簪 圣 留
【 龙江商务】
黑 龙 江 省 与俄 罗斯 远 东 地 区 文 化 贸 易发 展 展 望
韩琳琳 张 博 窦 强
( 牡丹江师范学 院 经济 与管理学院 , 黑 龙江 牡丹江 1 5 7 0 1 2 ) [ 摘 要 ] 黑龙 江省与俄 罗斯远 东地 区的贸 易合 作与 交流 日益 频繁 , 文化产 业具有 可持 续 、 附加值 高等
区性 的巡演 、 巡展项 目, 限制 了文 化交 流的发展 。 2 . 交流频率方面
’
育, 如 函授 、 电话 、 网络教 育等模式 ; 第三 , 游学教 育 , 主要 以政 府 、 学 校 和私 人机 构组 织 的教 育展 览 、 境 外教 育 体
验、 境外培训等模式 为主 ; 第四, 国际学校 , 主要有在 目标 国设立分校 或分部 , 与 当地 学校 合作 办学 等模式 ; 第五 ,
流为主 , 而没有很好地借 此机 会把 交流 地域 深入 拓展 到
全俄罗斯和全 中国。例如 中国南方 地区对俄 罗斯的文化
充分体验两 国文化 , 提升受众范 围 , 这也有 利于双方 长期 文化交流 的持续增 长。
跨境讲学 , 主要是 教师 、 企 业培 训 和培训 师跨 境讲 学等 。
目前 , 出 国留学 是 国际 教 育 中最 主要 、 最直 接 的表 现形 式, 而其它 四种形式 的国际教育发展较为 缓慢 , 交流 的情
况较少 。
交流频率不平衡 , 2 0世纪 以前 主要表现 为黑龙 江文
绣、 剪纸工 艺等各种 文化 产 品 ; 其 次是 通过 各种 音乐 节 、 电影周 、 篆刻展 、 油 画展 、 文物展 、 文艺演 出等 。虽 然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文化贸易发展展望
作者:韩琳琳张博窦强
来源:《对外经贸》2017年第06期
[摘要]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贸易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产业具有可持续、附加值高等特点,是决定双方能否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关键因素。
借助地缘优势,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文化贸易已成为黑龙江对俄贸易新的增长点。
通过分析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贸易文化交流现状,探寻双方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深化双方文化贸易交流合作的新思考。
[关键词]文化贸易;黑龙江;俄罗斯远东地区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6-0019-02
近年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文化贸易额显著增长。
随着双方贸易战略伙伴关系越来越密切,文化是近年来贸易合作中不可忽略的因素。
文化产业贸易的传播速度快,附加值高,可以实现双方贸易的快速持续增长。
一、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贸易文化交流现状
(一)合作领域范围较窄
目前开展的合作领域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国际教育
国际教育主要有五种形式,留学教育、跨境远距离教育、游学教育、国际学校、跨境讲学。
第一,留学教育,包括国际生、访问学者、人员互访等;第二,跨境远距离教育,如函授、电话、网络教育等模式;第三,游学教育,主要以政府、学校和私人机构组织的教育展览、境外教育体验、境外培训等模式为主;第四,国际学校,主要有在目标国设立分校或分部,与当地学校合作办学等模式;第五,跨境讲学,主要是教师、企业培训和培训师跨境讲学等。
目前,出国留学是国际教育中最主要、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而其它四种形式的国际教育发展较为缓慢,交流的情况较少。
2.文化产品展览
文化展览主要以文化产品展出为主,例如精雕细琢的红木家具,花色生香的中华花艺文化,巧夺天工的刺绣、剪纸工艺等各种文化产品;其次是通过各种音乐节、电影周、篆刻展、油画展、文物展、文艺演出等。
虽然文化产品展览的种类很多,但仍然只能在一段时间内促进黑龙江与俄远东地区的文化交流,文化产品也仅在博览会期间有较高的销售额,缺乏长期的文化贸易合作与交流。
(二)文化交流不平衡
文化交流方面的不平衡表现在交流主体、频率、地域、内容四个方面。
1.交流主体方面
交流主体主要以官方或者半官方组织的文化交流为主,每年仅有几次,例如中俄博览会、文化大集等;这些文化交流活动每年时间、次数固定,以大型展会形式为主,主要展示了双方的文化及文化产品,意图引导文化贸易的交流。
但这种交流主体主要以参展单位或厂商为主,缺少真正深入人们生活的文化交流。
而民间、商业文化交流很少,缺少深入人民生活的艺术演出、影视交流等,民间文化交流没有达成平台,商业文化交流没能实现地区性的巡演、巡展项目,限制了文化交流的发展。
2.交流频率方面
交流频率不平衡,20世纪以前主要表现为黑龙江文化产品大量涌入俄远东地区,而20世纪后掀起了俄文化热,俄罗斯远东地区文化艺术表演、文化产品等对黑龙江地区的输入远远大于黑龙江对俄远东地区的输出。
这种交流频率的不平衡导致了黑龙江对俄文化输出缓慢,并间接影响了其它文化产品贸易。
3.交流地域方面
交流地域主要以黑龙江与俄远东地区的地域文化交流为主,而没有很好地借此机会把交流地域深入拓展到全俄罗斯和全中国。
例如中国南方地区对俄罗斯的文化基本没有了解,俄罗斯的面包、红肠、糖果、酸奶等,南方就很少有人吃过甚至知道这种食品。
4.交流内容
交流内容主要以传统文化和语言交流为主,例如传统手工、刺绣、书法等。
而现代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流较少。
例如,影视、动漫、游戏、互联网文化等方面交流很少,致使青年一代找不到文化交流的共同兴趣点。
长期缺乏现代文化最新成果的交流,会使文化交流越来越少,内容没有创新,导致交流乏味。
二、推进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文化贸易的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拓展文化贸易合作范围
1.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国际教育
在出国留学教育稳定发展的情况下,首先,积极拓展跨境远程教育,搭建远程教育平台、吸引更多教育投资机构运用远程教育平台,引领人们通过跨境远程教育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效果;其次,鼓励官方和商业机构开展短期游学教育,通过游学教育能够更好的了解对方国家的生活和文化;第三,设立国际学校,更好的培养语言文化等双通的复合型人才。
国际学校可以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大中专教育等几个方面着手,多角度开展国际文化教育;第四,加强跨境讲学合作,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积极联系和发展跨境培训,促进双方知识的传播。
2.通过互联网提高文化产品展览的频次
互联网+时代,文化产品的展览除通过政府举办的大型展览会、文化大集外,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文化产品展览。
两国居民通过互联网上文化产品的介绍、图片、视频了解文化和文化产品,进而促进文化贸易发展。
还可以利用现代VR技术、直播技术进行虚拟现实的文化产品制作体验,来更好地感受了解文化及文化产品。
(二)改善文化交流不平衡的方面
1.丰富文化交流主体
在文化交流主体方面,要更多鼓励民间、商业团体进行文化交流,形成文化交流平台,开展深入人民生活的艺术演出。
要积极推进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各种类型的商业文化演出、展览,争取实现跨境地区性巡演、巡展。
2.提升黑龙江跨境文化交流频率
积极发展黑龙江对俄远东地区跨境文化交流的频率,通过传统和现代文化艺术表演,传统与现代文化产品制作体验等形式加强对俄远东地区的跨境文化交流。
在跨境文化交流的宣传上做更多的努力,提升俄远东地区对黑龙江文化交流和产品的兴趣。
3.拓展交流地域范围
在稳定发展黑龙江与俄远东地区的文化合作基础上,要积极拓展到全俄罗斯和全中国地区。
让两国人民充分体验两国文化,提升受众范围,这也有利于双方长期文化交流的持续增长。
4.丰富交流内容
在保持原有传统文化和语言交流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现代文化交流,拓展青年一代的文化交流共同兴趣点。
例如进行影视、动漫的拍摄合作,组织跨境游戏团队赛事、互联网文化展示、跨境文化展示大赛等来推进现代文化交流。
(三)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将俄罗斯历史文化与黑龙江文化有机结合,打造包括艺术交流、商务展览、民俗展演、特色文化产品、文化创意、文化生活体验等综合文化项目,形成新的综合型文化产业形态。
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文化体育等新兴文化业态,形成文化产业链。
同时,可以借鉴韩国、日本等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拍摄有中国特色的影视作品,发展文化时尚产业等。
(四)加强文化科技交流
推动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等开展教学科研合作,扩大对俄科技交流。
着力推动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703研究所等与圣彼德堡大学、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建立高校教育联盟,培养在语言、文化、科技等方面复合型的专门人才,为双方开展科技、文化合作奠定基础。
(五)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利用中俄两国游客签证的宽松政策,增加文化旅游线路,完善省内红色旅游、农业生态旅游等资源,打造具有中俄文化融合的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增设特色旅游产品互联网销售服务,打破传统旅游的购物环节,减少游客的心理负担,而通过销售形式的转化提高旅游业和旅游产品销量。
游中体验旅游产品,回国后通过互联网进行二次旅游产品的销售。
[参考文献]
[1]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R].2015-04-13.
[2]程亚丽中俄文化贸易持续升温[N]. 国际商报,2014-07-08.
[3] 迟雯萍以中俄文化交流推动俄罗斯入境旅游市场研究[J]. 经济发展研究,2014(01) .
[4]韩冰霜中俄文化交流问题研究初探[J].现代交际,2015(7) .
(责任编辑:顾晓滨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