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张家界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湖南省张家界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6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2.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底蕴.隋朝时开通的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A.都江堰B.大运河C.赵州桥D.明长城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
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A.王位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4.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下列关于港、澳、台回归祖国的史实排序正确的是()①郑成功收复台湾②澳门回归③香港回归④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5.《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A.甲午战争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6.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7.献身变法,临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湖南维新志士是()A.宋教仁 B.黄兴 C.蔡锷 D.谭嗣同8.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是一篇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下列所述属于红军长征胜利意义的是()A.启迪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9.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标志中国人民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历史事件是()A.卢沟桥事变B.西安事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10.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从而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不久又荣登世界地质公园宝座的我市风景名胜区是()A.武陵源风景区 B.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C.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 D.南岳风景区11.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湖南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 (16)

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为此,日本进行了哪次著名改革?A.大化改新B.彼得一世改革C.1861年改革D.明治维新【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美国入侵日本,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为了变法图强、富国强兵,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倡导向西方学习,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故D符合题意;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中国的隋唐进行的改革,故A不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改革属于俄国的改革,故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2.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下列能反映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是A.北京人狩猎B.山顶洞人捕鱼C.河姆渡人种植水稻D.半坡人制作衣服【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原始农业最早的是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和半坡居民种植粟,所以C符合题意。
ABD三项与原始农业无关。
3.北宋时,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
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政局相对稳定B.自然条件优越C.经济实力较强D.对外交往密切【答案】C【解析】随着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
南宋时期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主要是因为此地经济实力的增强,促使当地文化的兴盛,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明显增多。
C符合题意。
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和自然条件优越是导致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排除A和B。
材料中属于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与对外交往没有关系,排除D。
故选C。
4.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
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
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003550

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历史试卷试卷考试总分:57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21 小题,每题 1 分,共计21分)1. 西汉初年,诸侯“连城数十,地方千里”轻则骄奢淫逸,重则联手对抗中央。
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A.统一铸造货币B.实行推恩之策C.推行儒学教育D.建立刺史制度2. 如图是小林同学复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时制作的历史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处是()A.①B.②C.③D.④3. 郭沫若曾在泉城济南某一纪念祠题写楹联称颂某一词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楹联意在称颂( )A.苏轼B.李清照C.岳飞D.辛弃疾4. 下列图片中,能体现我国古代中医中药文化成就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5.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这三个人的共同目标是()A.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B.推行君主立宪制C.推翻清政府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6. 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中共三大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7.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红军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其主要是指()A.国民党不再“围剿”红军B.中国革命取得了成功C.国民党已无力“围剿”红军D.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8. 如图是一张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西安文化时报》,该报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四一二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9.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的这首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0.下图为中国国家邮政局2001年12月发行的纪念邮票,该邮票的纪念主题应为(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中华民族筑成新的长城》C.《热烈庆祝中国申奥成功》D.《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2周年》11.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 )A.长征号B.东方红号C.神州号111D.嫦娥号12. 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 )A.佛教B.印度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13.某同学对欧洲大学的起源非常感兴趣,他整理了如下资料卡片:校名:巴黎大学建立时间:12世纪中期发展:由原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主要研习神学。
张家界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检测试卷(1)历史

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检测试卷(1)历史一、选择题。
(24分,每题2分)1、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指的是A、巴黎公社革命B、德国十一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法国大革命2、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是指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C、《拿破仑法典》D、《独立宣言》3、对明治维新的内容表达正确的是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创办近代企业,允许土地买卖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④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4、“女王,印度人民感恩戴德,绝不会把你遗忘,你的牺牲将激起争取独立的狂风巨浪。
”诗中歌颂的是A、英国女王——维多利亚B、圣马丁C、玻利瓦尔D、章西女王5、李琳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等文字。
她查找的国际组织应是A、欧盟B、世贸组织C、联合国D、亚太经合组织6、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战后初期,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与该体系形成有关的国际会议包括①巴黎和会②华盛顿会议③雅尔塔会议④慕尼黑会议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7、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结束的标志是A、阿尔及利亚独立B、埃及独立C、纳米比亚独立D、南非独立8、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
德莱赛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生活方式的作品是A、《等待戈多》B、《格尔尼卡》C、《约翰·克里斯朵夫》D、《美国的悲剧》9、“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这是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
历史上,我们祖先最先能够吃到米饭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10、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国的历史人物是A、成吉思汗B、忽必烈C、顺治帝D、渥巴锡11、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
湖南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 (25)

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1.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要是臣下以古论今,只有陷国家于不利,他更主张凡私人教学一律禁止,以杜绝“诽谤”。
皇帝根据李斯建议采取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统一文字C.设立太学D.独尊儒术【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
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
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
A正确;统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B排除;汉武帝是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C排除;为实行思想的大一统,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排除;故选A。
2.2020年,“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等作为个人信息共享和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进人我们的生活,让复工复产更加精准、科学、有序。
这种便捷的跨地区互认方式有赖于A.航天技术的运用B.信息技术的发展C.新材料技术的应用D.生物技术的进步【答案】B【解析】“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等作为个人信息共享和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故B符合题意;“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与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无关,排除ACD。
故选B。
3.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日本海军侦查发现敌人后,仅用三四个小时就完成了整个舰队的集合、出航,这是以往依靠桅杆上悬挂的信号旗传递信息无法实现的。
这--变化主要得益于使用了()A.移动电话B.无线电报C.电子计算机D.互联网【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
1905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05年处于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无线电报,实现了信息远距离传输,B符合题意。
ACD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就,时间与题干不符。
故选:B。
4.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湖南省张家界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张家界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2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每小题的英文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者是A. 黄帝B. 禹C. 忽必烈D. 周武王【答案】B【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A项黄帝是中国远古时期的人物,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B项大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王朝;C项忽必烈是元朝的建立者;D项周武王是西周的建立者。
B项符合题意,故选B项。
2. 稀世珍宝四羊方的发现地是A. 宁乡B. 澧县C. 龙山D. 慈利【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
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
故选A。
3.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A. 中华文明的起源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危机【答案】C4. 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
小勇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他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
最恰当的应是图1张骞通西域图2鉴真东渡图3玄奘西行图4郑和下西洋A. 抵抗侵略B. 祖国统一C. 民族团结D. 中外交往【答案】D【解析】根据图片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图1张骞通西域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图2鉴真东渡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图3玄奘西行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图4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和东非各国人民的友好来往。
所以图片最恰当的主题是中外交往,故选D项。
点睛: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四幅图片反映的内容产生的历史影响,找到四个历史事件的相同之处,逐一排除答案选项即可做出正确的选择。
5. 北宋著名“四大书院”中,位于湖南长沙的是A. 嵩阳书院B. 岳蔍书院C. 石鼓书院D. 白鹿洞书院【答案】B【解析】依据课本所学,A项嵩阳书院位于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B项岳麓书院位于今湖南长沙岳麓山;C项石鼓书院位于湖南衡阳石鼓山;D项白鹿洞书院位于今江西九江庐山。
2016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4)(解析版)

2016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4)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每小题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生活在距今约70至20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应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兵家3.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①和亲结盟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访.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D.①②③④4.有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社会条件.”以下最符合该论断的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闭关锁国政策5.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fèn)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A.实现了革命目标B.改变了社会性质C.推翻了封建制度D.结束了封建帝制6.在全民族抗战中,国民党正面战场由防御到反攻的转折点是()A.长沙会战 B.长衡会战 C.常德会战 D.湘西会战7.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学校举行“光辉的足迹”图片展。
下列四副图片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③D.①②④③8.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A.1949年新中国成立B.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D.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9.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从而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不久又荣登世界地质公园宝座的我市风景名胜区是()A.武陵源风景区 B.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C.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D.南岳风景区10.奥运会的奥运火种来自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指的是()A.古埃及B.古希腊C.古罗马D.古巴比伦11.以下关于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的表述中准确的是()A.殖民压迫和民族独立愿望的增强B.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的结果C.国王同议会矛盾的结果D.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12.“科技改变生活”,下列图片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A.B.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3题9分,第14题8分,第15题8分,第16题11分,共36分)1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中考历史真题汇编:古代亚非文明(含解析)

中考历史真题汇编:古代亚非文明一、单选题1.(浙江省台州市·历年真题)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人类文明。
下列代表古代埃及文明的是()A. 阿拉伯数字B. 汉谟拉比法典C. 掷铁饼者D. 金字塔2.(青海省西宁市·历年真题)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每年定期泛滥,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这条长河哺育了()A. 古埃及文明B. 古巴比伦文明C. 中国文明D. 古印度文明3.(辽宁省阜新市·历年真题)古代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的象征是()A. 金字塔B. 青铜器C. 种姓制度D. 《汉谟拉比法典》4.(湖南省株洲市·历年真题)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代埃及的是()A. 金字塔B. 楔形文字C. 《汉谟拉比法典》D. 司母戊鼎5.(江苏省扬州市·历年真题)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纳美尔将他的统治权延伸覆盖到上下埃及的两方土地之上。
这表明古埃及()A. 初步实现统一B. 遭到外族入侵C. 文明未能延续D. 等级制度森严6.(湖南省张家界市·历年真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忍耐顺从”等词语。
这些词语来源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的()A. 基督教B. 佛教C. 道教D. 伊斯兰教7.(天津市·历年真题)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相比较,相同之处在于()A. 都诞生于1世纪左右B. 创始地点在亚洲C. 宣扬众生平等D. 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8.(贵州省贵阳市·历年真题)古代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明成果。
出现在这里,为人类留下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的文明古国是()A. 古埃及B. 古巴比伦C. 古印度D. 中国9.(山东省济南市·历年真题)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2.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底蕴.隋朝时开通的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A.都江堰B.大运河C.赵州桥D.明长城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
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A.王位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4.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下列关于港、澳、台回归祖国的史实排序正确的是()①郑成功收复台湾②澳门回归③香港回归④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5.《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A.甲午战争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6.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7.献身变法,临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湖南维新志士是()A.宋教仁 B.黄兴 C.蔡锷 D.谭嗣同8.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是一篇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下列所述属于红军长征胜利意义的是()A.启迪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9.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标志中国人民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历史事件是()A.卢沟桥事变B.西安事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10.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从而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不久又荣登世界地质公园宝座的我市风景名胜区是()A.武陵源风景区 B.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C.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 D.南岳风景区11.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根据以下信息判断,它是哪一宗教()①它的创立者是穆罕默德②它的经典是《古兰经》③它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④它是我国今天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共同信仰。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12.QQ与微信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平台主要得益于()A.蒸汽时代的到来 B.电气时代的到来 C.网络技术的发展 D.报刊事业的发展二、非选择题13.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又是最催人奋进的动力。
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想更崇高。
行走在复兴之路上,中国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的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
仔细阅读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古代交往篇】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路线图(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丝绸之路起止点的名称。
A:_________(城市);B:_________(地区或国家).西汉时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材料二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
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馈赠当地的国王或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
不占别国一寸土地,为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近代探索篇】材料三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
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3)材料三中的“自救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重要历史事件?材料四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马列主义,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4)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成功地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结果如何?【现代复兴篇】材料五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5)材料五中所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是指哪次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上做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6)历史感悟: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为了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你认为中国应该怎样做?14.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什么?(2)法制建设在欧美资本主义确立和发展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列举近代英、法、美三国重要法律文献各一部。
(3)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基本上形成了以什么法律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而使我国逐步迈上了什么道路?(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看法。
15.成为世界性大国的道路布满艰辛。
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读了15世纪以来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
请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
材料三 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这一年,距离这个新国家的诞生仅仅118年,距离这片新大陆被发现也才400年。
400年来,它从欧洲汲取营养,发展自己;118年来,它创造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对英国崛起最具影响的两件大事。
(2)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属于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重大意义?(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促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可以从这些大国崛起中获得什么重要启示?16.近年来,亚太地区在整个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也吸引美国的战略重心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亚太地区的大国关系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稳定、发展,也影响着世界的和平、安全和发展。
仔细阅读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阅读下列四幅图片:(1)图1会议针对中国问题签署了哪一文件?图2事件的爆发在二战进程中有何重要影响?这两幅图片所示时事件有何内在联系?(2)图3“乔冠华开怀大笑”反映的是什么重要历史事件?图4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 2015年11月18日至19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
本次APEC会议主题为“打造包容性经济,建设更美好世界”,具体议题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增长等。
与会各国领导人一致表示要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和共同繁荣作出努力。
(3)上述材料反映的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是什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为实现“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在该地区影响力最大的中、美两国应该怎样做?请你各提一条建议。
2016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01.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考点】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了禹建立夏朝.【解答】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禹建立夏朝.2.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底蕴.隋朝时开通的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A.都江堰B.大运河C.赵州桥D.明长城【考点】隋朝大运河.【分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识记.【解答】依据题干“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隋朝运河的知识.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
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A.王位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行省制度的相关知识.【解答】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了有效实行控制地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4.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下列关于港、澳、台回归祖国的史实排序正确的是()①郑成功收复台湾②澳门回归③香港回归④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考点】郑成功收复台湾;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祖国统一大业.【分析】本题考查了港、澳、台回归祖国时间.【解答】①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在1662年;②澳门回归是在1999年;③香港回归是在1997年;④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是在1945年.故选B.【点评】解答排序题需要准确识记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5.《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