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

合集下载

中国民族十大金曲

中国民族十大金曲

1、【赛马】(二胡独奏《赛马》由黄怀海于1959年根据蒙古族民歌《红旗歌》创作的二胡曲,表现背景是内蒙古人民在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上的赛马比赛。

此曲将一首仅有四句十六小节的民歌,升华为一首风靡全国,响彻海内外的传世之作,反映了作者创作才华和娴熟演奏技巧。

2、【金蛇狂舞】(民乐合奏)此曲由聂耳于1934年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易名为家喻户晓的《金蛇狂舞》。

并曾作为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背景音乐3、【欢乐的泼水节】(民乐合奏)《欢乐的泼水节》是由周成龙、张祖豫共同创作的葫芦丝经典曲目。

描绘了云南傣族、阿昌族、德昂族、布朗族、佤族等少数民族欢度传统节日的热闹场景。

听此曲,不由忆起敬爱的周总理当年参加泼水节与民同乐的情景。

4、【彩云追月】(民乐合奏)《彩云追月》由任光创作于1935年。

1960年,彭修文根据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的乐队编制重新配器,并被评为中国十大民乐名曲。

乐曲形象描绘了浩瀚夜空迷人景色。

但尚无经典的也无国家队的民乐合奏MV,遗憾!不过搜集到李云迪和朗朗同奏彩云追月,看一看PK结果谁更牛!。

5、【牧民新歌】(笛子独奏)《牧民新歌》由著名笛子演奏家简广易先生于1966年根据内蒙古伊克昭盟民歌音调创作。

作品以浓郁清新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亲切感人的旋律、活泼跳动的节奏展现出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和牧场上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MM唐俊乔知名度不高,但其台风抖擞,演技一流,“吹技”绝佳,将中国笛技表现得淋漓尽致,故特作重点推荐。

6、【翠湖春晓】(民乐合奏)《翠湖春晓》是聂耳以家乡昆明郊外的翠湖风景为背景,根据云南昆明洞经音乐改编而成的民族管弦乐曲。

聂耳名曲佳作超过此曲的很多,翠湖春晓能入选中国民族十大金曲实属不易。

网上搜不到精品MV也在所难免7、【彝族舞曲】(琵琶独奏)彝族舞曲由王惠然于1965年以彝家山寨迷人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为背景,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和《烟盒舞》创作的琵琵独奏曲。

中国民族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填空:1中国传统音乐按使用的人群分为哪四大类: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2民间的音乐具有的特征:创作过程的集体性、传播方式的口头性、音乐曲调的变异性3山歌的节奏比较自由,多属非均分律动,旋律常有比较多的跳进。

山歌的演唱形式多独唱,也有对唱,常在歌前加歌头或吆喝性的喊句4花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部分地区的地域性山歌的统称,分两个流派:河州型花儿和洮岷型花儿5民间音乐曲调的变异性:1地域性变异2内容性变异3审美性变异4即兴性变异6木卡姆有哪三个部分组成:琼乃额曼达斯坦麦西来甫7大本曲《大哭板》:白族的曲艺音乐,素有“三腔、九板、十八调”之说。

8秦腔:约形成于明代,是梆子腔系戏曲的鼻祖9川江号子包括:上水号子和下水号子10维吾尔族包含三部分:民间音乐木卡姆宗教音乐判断:1民间歌舞音乐有富有地方性,演员乐器不离手,唱腔旋律……(错说唱音乐)2热瓦甫是俄罗斯族民间音乐的弹拨乐器(错维吾尔族)3花灯是一种……的藏族民间艺术形式(错汉族)4黄扬扁担诞生于云南昆明(错重庆秀山)5西安鼓乐是一种以丝竹乐为主的传统乐种(错打击乐和吹奏乐混合演奏)名词解释:1民族音乐的广义:指的是各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

中国民族音乐,就是既包含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等传统音乐,也包括近现代由中国作曲家创作的接受欧洲音乐影响的歌曲。

器乐曲、交响曲、大合唱、清唱剧、新歌剧等各式各样的音乐作品。

2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作出来的、最能直接反应现实、被人民群众所普遍掌握、广泛流传的一种短小的歌唱艺术。

3窝热热:舞姿剽悍遒劲,粗犷骁勇,歌声热情奔放,明朗豪爽。

属男女二声部合唱。

男声部由sol、#mi、do三个音组成呼唤式的旋律,女声部由la、xi、sol三个音组成装饰性的衬腔穿插于男声间隙之中,造成一种热烈粗犷的情绪,轻盈悠扬、爽朗而又健美的声音,似群群羔羊的鸣叫,表现了纳西族先民无拘无束的原始游牧狩猎生活。

中国最好听的十首民歌

中国最好听的十首民歌

中国最好听的十首民歌中国民歌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它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动人的旋律吸引着广大听众。

下面是中国最好听的十首民歌。

1.《茉莉花》《茉莉花》是中国最著名的民歌之一,它描绘了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

这首歌的旋律优美动人,歌词简单易懂,深受人们喜爱。

2.《小白杨》《小白杨》是一首流传广泛的民歌,歌词描绘了白杨树的坚韧和顽强。

这首歌的旋律激昂,歌词富有感染力,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豪情和追求。

3.《刘三姐》《刘三姐》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首著名民歌,歌词描绘了刘三姐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意志。

这首歌的旋律独特,歌词动人,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家乡和亲情的思念。

4.《敖包相会》《敖包相会》是中国蒙古族的代表性民歌,歌词描绘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这首歌的旋律悠扬动听,歌词真实感人,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热爱。

5.《牧民之歌》《牧民之歌》是中国内蒙古地区的一首著名民歌,歌词描绘了牧民们的生活和情感。

这首歌的旋律激昂壮美,歌词朴实感人,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自由和大草原的向往。

6.《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首民歌,歌词描绘了山丹丹花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

这首歌的旋律欢快动听,歌词简单朴实,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7.《送别》《送别》是中国古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后来被谱成民歌。

歌词描绘了离别的悲伤和思念之情。

这首歌的旋律悲壮凄美,歌词深情动人,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离别的感伤和思念。

8.《长城谣》《长城谣》是中国最著名的民歌之一,歌词描绘了中国长城的壮丽和辉煌。

这首歌的旋律庄重雄壮,歌词富有诗意,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历史和民族自豪感的表达。

9.《大海啊,故乡》《大海啊,故乡》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首民歌,歌词描绘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和回忆。

这首歌的旋律悠扬动人,歌词真挚感人,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

10.《阳光总在风雨后》《阳光总在风雨后》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民歌之一,歌词描绘了人们对希望和美好未来的追求。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PPT(精)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PPT(精)
3、音乐材料的重复性。 4、领、和结合的演唱方式 a交替呼应式 b重迭式 c 综合式 5、曲式结构的简朴性。 三)、作品介绍 《川江船夫号子》 《澧水船工号子》
二、山 歌
一) 概述: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劳动中表达内心情感的民歌。曲调爽 朗质朴,节奏自由舒展,演唱形式以独唱或对唱为主。山歌通常是对唱 歌曲,如《小河趟水》、《敖包相会》等。 二)艺术特征 1、坦率、直露的表现方法和自由、奔放的音乐性格。 2、节奏、节拍的自由性。 3、即兴性强,随时随感而发。 4、曲式结构最多、最常见的是二句体和四句体乐段。
戏曲音乐





二)、板式的演化(分类) 1、慢板:或称“慢三眼”,4/4节拍。 2、原板:2/4,俗称“一板一眼”是唱腔的基本板式。 3、二六:有2/4的“缓二六”与1/4“有板无眼”的“紧二六”。 4、流水:1/4,速度较(原板)快。 5、快板:比“流水”的速度更快。 6、散板:即散伴散唱,或称“无板无眼”。 7、摇板:即紧伴宽唱,也是“无板无眼”,它的唱与伴在音乐时值上 构成一种特殊的关系。 8、“导板”和“回龙”:不能作为独立的板式。 三)、板式的转接:1、渐转 , 2、突转。
说唱音乐
四、伴奏 一)、“过板音乐” 1、前奏;2、引子;3、过门 二)、唱腔伴奏 1、随腔伴奏;2、对比和变化的伴奏;3、接 尾伴奏 五、艺术特征总结

曲种简介
一、鼓词类 二、弹词类 三、牌子曲类 四、琴书类 五 、渔鼓道情类

第四篇戏曲音乐

山歌
三) 类别 1、一般山歌:“信天游”;“山曲” ;“走西口”; “花 儿” ⑴ 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流行于陕西北半部及宁夏、 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 ⑵ 山曲:山曲主要流行在山西西北部和陕西北部。山曲又被 当地人叫做“酸曲儿”,意思是它主要唱爱情内容 。 ⑶花儿,又叫做“少年”,多表达爱情,是起源于甘肃、青 海、宁夏、新疆一带的少数民族情歌, 2、放牧山歌 3、田秧山歌

中国民族音乐完整版

中国民族音乐完整版

中国民族音乐完整版中国民族音乐完整版一、概述1.1 中国民族音乐的定义1.2 中国民族音乐的种类及特点1.3 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二、主要民族音乐类型2.1 汉族音乐①汉族传统宫廷音乐②汉族民间音乐及曲艺③汉族古典音乐④汉族流行音乐2.2 藏族音乐①藏族传统民间音乐②藏族宗教音乐③藏族现代音乐①蒙古族传统民间音乐②蒙古族传统宗教音乐③蒙古族现代音乐2.4 壮族音乐①壮族传统民间音乐②壮族传统宗教音乐③壮族现代音乐2.5 苗族音乐①苗族传统民间音乐②苗族传统宗教音乐③苗族现代音乐2.6 其他民族音乐类型①哈尼族音乐②维吾尔族音乐③彝族音乐④赫哲族音乐三、民族音乐乐器3.1 中国传统乐器介绍①弦乐器②簧乐器③膜鸣乐器④打击乐器⑤管乐器⑥弹拨乐器3.1.7 风笛类乐器3.1.8 其他乐器3.2 民族乐器演奏技巧①弦乐器演奏技巧②簧乐器演奏技巧③膜鸣乐器演奏技巧④打击乐器演奏技巧⑤管乐器演奏技巧⑥弹拨乐器演奏技巧3.2.7 风笛类乐器演奏技巧3.2.8 其他乐器演奏技巧四、中国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4.1 国家对民族音乐的保护政策4.2 民族音乐院校及专业4.3 民族音乐节及赛事4.4 民族音乐团体与演出附件:附件一:中国民族音乐流派图谱附件二:中国民族音乐乐器示意图附件三:中国民族音乐节目推荐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著作权,包括音乐作品的创作权和表演权。

2.文化遗产保护法:保护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文化、民族特色等价值的文化遗产的法律。

3.民族文化传承法:保护与传承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

以上文档范本具体解答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核心内容,包括概述、主要音乐类型、民族乐器和保护与传承等方面的详细内容。

同时,文档结尾附带了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等信息,以增加文档的完整性和实用性。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件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件

一、抽查上节作业:
1、记准每个小调的代表歌曲(采用选择和连 线形式)
2.抽唱上节留的7首小调歌曲。
二、新课:小调的具体分类之<二>
1、歌舞小调:
55
2、表现人民翻身解放和赞美新生活的小调: 《月儿五更》、《沂蒙山小调》、《杨柳青》
3、儿童歌曲形式的小调: 《精调》、《一只小鸟仔》、《小白菜》
4.听、唱几首代表性的小调歌曲: 《沂蒙山小调》、《拥军秧歌》、 《月儿五更》、《采茶舞曲》、 《猜调》
第十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 民歌(一)
.;
61
[教学内容]蒙古族长调与短调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其历史,掌握二者的音乐特点 和题材
[教学重点难点]音乐风格的把握
[课前准备]《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大学生民 间音乐教材》、《中国民族器乐曲集》,电脑、 投影仪、U盘一个、VCD.CD碟片若干张,TAPE 62 若干盘,光碟播放机、TAPE播放机各一部。
33
三、听、唱记几首重要歌曲: (作 业)
①《放马山歌》 ②《牧歌》 ③《槐花几时开》 ④《小河淌水》 ⑤《弥渡山歌》
34
第七节 ——《山 歌》(四)
.;
35
[教学重点]记、唱熟山歌两种类型山歌及 代表性的歌曲:“田秧歌”,“一般山歌”。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 [教学目的] (同上) [教具]CD.TAPE盒带、CD机、录放机。
36
[教学过程] 一、抽查作业。 1、“慢赶牛”、“弥渡山歌”和“晨歌”各自的表 现特点。 2.抽唱①—⑤首留唱歌曲。 二、新课。 1、一般山歌: ①《太阳出来喜洋洋》 ②《马桑树儿搭灯台》 ③《康定情歌》
37
2、田秧歌: ①流传地点。 ②音乐特色。 ③代表歌曲。 《拔根芦柴花》、《一根丝线牵过河》、 《小小水车四顶头》、《一下田来把口开》

中国民间音乐

中国民间音乐

中国民间音乐一、内蒙古蒙古族歌曲:1、《银杯》(祝酒歌)属于习俗歌短调短调: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地区。

2、《牧歌》(长调)无伴奏合唱长调: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独唱(德德玛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创作歌曲单二部曲式结构4、《天边》独唱创作歌曲蒙古族器乐曲:《万马奔腾》马头琴领奏、齐奏是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

二、新疆歌曲:1、《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民歌齐唱王洛宾搜集整理2、《我的金色阿勒泰》哈萨克族民歌冬不拉弹唱3、《赛乃姆》是木卡姆“琼拉克曼”部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木卡姆: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一种传统大曲,它的结构形式由:琼拉克曼(即大曲);达斯坦(即叙事歌曲)及麦西热普(即歌舞组曲)。

4、《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塔塔尔族民歌5、《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柯尔克孜族民歌库木孜弹唱器乐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曲作者:陈钢两个部分内容:“纵情高歌”及“热烈起舞”三、西藏歌曲:1、《献上最洁白的哈达》藏族民歌(弦子)弦子:流行于康、藏地区的藏族歌舞音乐,由于歌舞时在队前多由男子用牛角胡和二胡领舞伴奏,故称弦子。

弦子以结构简练、曲调优美、极富歌唱性、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

2、《天路》独唱创作歌曲屈塬词印青曲一首极富藏族风格的抒情歌曲。

如曲中的一字多音、波音、前倚音等装饰音的使用,充满了藏族民歌的高原韵味。

表达了藏族儿女对青藏铁路通车的喜悦心情,更表达了藏族人民对祖国大家庭的赞美。

3、《阿玛勒火》藏族民歌(囊玛)囊玛:流行于拉萨和日喀则等城市,是一种由上层社会走向民间的古典歌舞艺术形式。

集歌、舞、乐为一体,其音乐由中速的引子、慢速的歌曲、快板的舞曲组成。

歌曲部分的音乐优美典雅,演唱时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

中国民族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

历史悠久。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

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

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民族乐器类别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

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

又如民族乐器,早在两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种乐器了。

现在经常使用的乐器已达两百多种。

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这些乐器既能独奏,又能组合成各种形式和乐队进行重奏和合奏,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各种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

不同乐器的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

各种乐器的独奏乐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各种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

不同乐器的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

各种乐器的独奏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器乐演奏方式和曲目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各种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

不同乐器的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

各种乐器的独奏乐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琴曲《广陵散》、《梅花三弄》;琵琶曲《十面埋伏》、《夕阳箫鼓》;筝曲《渔舟唱晚》、《寒鸦戏水》;唢呐曲《百鸟朝凤》、《小开门》;笛曲《五梆子》、《鹧鸪飞》;二胡曲《二泉映月》,等等,都是优秀的独奏曲目。

纯粹用锣鼓等打击乐器合奏的清锣鼓乐,音色丰富,节奏性强,擅长表现热烈红火、活泼轻巧等生活情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远古与夏商时期的音乐一.名词解释1.《云门》:又称云门大卷,六代之舞之一,相传是黄帝时代的赞颂图腾的乐舞,周时为祭天神时行祭天礼的一部分。

2.《大武》:周初为庆祝武王伐纣而作的大型乐舞,有歌有舞征伐气氛浓厚,六代之舞之一。

3.六代之舞:雅乐的最高典范,用在祭司天地,日月,山川以及祖先等场合,受贵族重视。

《云门大卷》《大武》《大咸》《大韶》《大夏》《大濩》4.瞽gǔ宗:商代人进行祭司和音乐教育的机构:瞽朦,进行演唱、演奏和音乐教育的盲乐师。

二.简答题1.远古至夏商时期的乐器有哪些类型?a.吹奏乐器:骨笛,陶埙,缶,埙,言,b.打击乐器:陶钟,土鼓,石磬,铜鼓,2.远古夏商奴隶主对音乐的享受表现在哪些方面?a.远古时期音乐的作用主要在于助兴娱乐,抒发感情鼓舞人们对劳动的热情和斗争精神。

b.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音乐文化的提高,奴隶主把音乐作为娱神和娱己的手段,于是出现了为他们服务的乐舞奴隶和各种歌舞。

c.从一些文献看,奴隶主对月物的使用达到穷奢极欲的程度,“昔者桀之时,女乐三万人,晨噪于端门,乐闻于三衢”d.奴隶主的奢侈使音乐迅速走向了专业化的道路,出现了专职乐师与乐舞奴隶,乐器的数量和质量,乐舞的演奏技艺和规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第二章西周时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一.名词解释1.礼乐制度:礼,以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互为表里的礼制;乐,与礼相配合的音乐歌舞和乐队配置。

周时为统治者区分等级、调和矛盾、加强思想统治的重要手段。

2.俗乐:又称新乐,是我国古代对民间音乐的一种称呼,与雅乐相对而言。

3.成均:周代大学之一,用来进行周代的礼乐教育。

4.《诗经》:我国现存最早一步诗歌总集,按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5.《高山流水》:伯牙所作,现存琴谱见《神奇秘谱》。

伯牙,战国时著名古琴演奏家。

6.师旷:春秋时晋国主乐太师,擅长演奏古琴,有很强的审音调律能力,音乐素养极高,对南北方音乐有深刻研究,认为乐的作用不在于娱乐,而在于传播德政教化群众。

还是一位受人尊敬颇负盛名的贤臣,清醒的政治头脑关心人民疾苦。

7.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

二.简答题1.十二律如何产生?其律名是什么?又称十二律吕,或六吕六律。

(08名。

律吕)三分损益法求得。

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应钟,应钟生蕤宾,蕤宾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夹钟,夹钟生无射,无射生仲吕2.简述儒家墨家道家的音乐观a.儒:把音乐作为修身治国之道,并积极展开音乐教育。

b.墨道:从劳动人民利益出发反对统治者音乐享乐,反对音乐否定音乐,墨甚至提出非乐主张。

第三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一.名词解释1.鼓吹乐:是以打击乐器鼓和吹奏乐器合奏的音乐,有时也有歌唱,原是西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汉初传入中原与汉族音乐结合。

2.相和歌(09.名):始于汉初,是我国北方流行的一种民间音乐,最初有清唱和加帮腔,后来逐渐采用管弦乐器伴奏。

在发展过程中与舞蹈结合,成为一种大型的歌舞曲,称“相和大曲”。

3.百戏:是多重民间艺术在宫廷中的总称,如杂技、角抵、幻术、武术、歌舞、杂戏等,汉时得到广泛流传。

魏晋之后百戏名称逐渐被散乐取代。

4.丝绸之路:汉武帝时由张骞开辟的中国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之路。

从音乐文化交流来说,丝绸之路把西域的乐器乐舞乐人等源源不断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的音乐文化。

5.《幽兰》:古琴曲有唐代人手抄现存日本,南朝所传《碣石调·幽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乐谱乐曲。

此曲表现了内心的悲怨、感伤和压抑的情绪,音调源于汉代民歌《陇西行》,十三个徵位的泛音几乎全用到了,说明当时古琴家们对纯律音响不但有了明确的认识,而且已经广泛应用于音乐实践。

6.《酒狂》(2011.名):相传为阮籍所作,内容是对当权者的不满,此曲旋律精炼,结构严谨,跳荡的节奏和先抑后扬的音调形象的刻画了一个醉意朦胧步履艰难的神态。

7.《胡笳十八拍》:相传为汉末蔡琰所作,描写她本人的不幸遭遇和思想别子的心情,此曲凄楚哀怨,十分感人。

8.《广陵散》(2010.名):又名《广陵止息》,相传流行于东汉末年,描写的是聂政为父报仇刺死韩王的故事,今所见曲谱来自《神奇秘谱》。

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

“怨恨凄感,即如幽冥鬼神之声,邕邕容容,言语清泠。

及其怫郁慨慷,又隐隐轰轰,风雨亭亭,纷披灿烂,戈矛纵横”《琴书·止息序》9.蔡氏五弄(2010.名):琴曲《游春》《绿水》《幽居》《坐愁》《秋思》被人称为“蔡氏五弄”,东汉著名琴家音乐理论家蔡邕yǒng 所作,这些作品结构短小风格恬静,甚受人们欢迎。

10.嵇jī康: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琴家、音乐评论家,人称“嵇中散”他有很好的音乐修养,精琴艺通音律善作曲,所弹《广陵散》(2010.名)声调绝伦,他所创古琴曲《嵇氏四弄》《风入松歌》流传至今,他在评论音乐的《琴赋》中对琴材、琴制、审美、演奏法和表现作用做了生动描述,而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有关音乐美学的问题。

~~~~~~~~~~~~11.清商乐:又称清商或商乐、商歌,是一种娱乐性的民间音乐,先秦已有,在汉代广泛流行,清商乐音乐现已失传。

是汉族传统音乐。

二.简答题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乐器乐人音乐有哪些?1.乐器:五弦琵琶、曲项琵琶、筚篥bìlì、羯鼓2.乐人:曹妙达、白智通、安未弱、苏袛婆3.音乐:鲜卑乐、龟兹乐、疏勒乐、西凉乐、高昌乐、康国乐、悦般乐、安国乐、高丽乐、天竺乐。

三.论述试论乐府及其历史意义(2010.论述)1.乐府,秦朝管理音乐的官署,汉承秦制,汉初仍设有乐府机构。

2.为了完善制度巩固中央集权,开展礼乐教化,改组扩充乐府编制,使乐府称为采集和表演民间音乐的专门机构,当时乐府规模大分工细,有上千人之多。

3.乐府采集民间音乐的范围很广,北起匈奴南到长江以南西起西域东到海滨,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后,得到了贵族阶级的赏识和利用,并有力的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

4.乐府采集和改编的各地民间音乐,主要用于统治者的郊祭、朝会、宴飨xiǎng5.西汉末年,国力衰退经济衰败,哀帝时为了减轻负担,节制贵族纵情声色、荒淫奢侈的生活,乐府被撤销。

6.乐府这种大规模有领导的采集工作,是各地区间的民族音乐得到了广泛的集中和交流,对继承和发展民间音乐的优良传统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章隋唐与五代时期的音乐一.名词解释1.《阳关三叠》: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歌,抒发对远去征戎生活朋友的惜别之情.此曲在唐代流传,具有副歌的性质。

叠唱即重复唱的意思。

2.大曲:唐代新创作的一种大型歌舞曲,叫做大曲或法曲。

以传统音乐为主体,融合各少数民族和外国音乐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民族风格的大型歌舞音乐。

大曲以新出现的乐器为主风格粗犷;法曲以汉族传统音乐为主,风格较清雅。

3.七部乐:隋初燕乐以清商乐、国伎、龟兹伎、安国伎、高丽伎、天竺伎、文康伎为主,名为“七部乐”。

4.十部乐:唐初,清商乐、国伎、龟兹伎、安国伎、高丽伎、天竺伎、西凉伎、高昌乐、新创作燕乐,为十部乐。

5.坐部伎:堂上表演的,属小型歌舞。

坐部六曲《燕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月》《龙池乐》《小破阵乐》。

6.立部伎:堂下表演的,属大型乐舞。

《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7.《霓裳羽衣曲》:唐代大曲中的法曲,分为散序(散板由乐器独奏或轮奏,不舞不歌)、中序(慢板,抒情,有歌有舞)、曲破(以舞为主)三个部分是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产物。

8.《天平琵琶谱》:又称《番假崇》由何昌林翻译的一首唐时传入日本的四弦琵琶曲。

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一首琵琶曲,内容与佛教故事有关。

9.《敦煌古乐谱》(07.名):是唐代大曲的一套琵琶旋律谱,原件现藏巴黎,。

10.董庭兰:甘肃陇西人,唐著名琴师,以善为沈家声、祝家声而誉满琴界,技艺高超,为人善良友好,诗人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正是他11.减字谱:古琴减字谱,由若干汉字所组成的符号来记谱,对保存发展古琴音乐起了巨大作用,清明以来大批琴谱都由减字谱记载。

~~~~~~~~~~~~12.曲子:隋唐以来盛传的一种民间音乐,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节奏曲调新鲜活泼,反应的生活面广,除单独清唱还可用于歌舞、说唱。

进入城市后,诗人们把曲子作为文学新兴题材改写新词;乐工们积极演唱创作。

13.诗歌:兴于周,是上层社会里雅俗共赏脍炙人口的一种音乐体裁。

唐代诗歌丰富发展水平高但流传甚少,演唱诗歌可以用和声或叠唱的方法。

14.燕乐:燕乐即“宴乐”周代宴飨宾客时所用音乐,隋唐时,燕乐是一种泛称,指统治者应用于娱乐性场合的各种音乐,以传统音乐为主吸收了少数民族音乐而创作的一种新的大型歌舞音乐。

二.简答1.唐代的音乐机构有哪些?其职能是什么?(09.简)(08.简唐代燕乐繁盛原因)a.大乐署,鼓吹署,教坊,梨园。

其中梨园水平最高,教坊其次。

b.大乐署:管雅乐与燕乐,并负责考选乐师和训练音声人;鼓吹署:专管仪仗队中的鼓吹月;教坊,歌舞为主;梨园(07.名)担任唐玄宗新作的试奏,演奏新创作歌舞大曲与各种民间音乐,下属梨园的还有儿童组成的法部。

c.乐工有很高的音乐造诣,对隋唐燕乐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他们生活命运悲惨,社会地位十分卑贱。

2.举例说明唐代中日文化音乐交流表现在哪些方面a.隋唐时期,互相派遣使者,日本留学者回国还带走了许多乐器与乐谱,中国演奏家曾多次去日方演奏唐乐,对日本音乐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b.日本奈良正仓院等处现存的许多乐器如五弦琵琶,笙,竽,筝,竖箜篌等,都是我国唐代的遗物。

c.日本学者十分重视我国唐代的音乐,他们对传去的乐器乐谱乐书精心保存长期致力研究,使我国音乐在国外得到广泛传播。

d.现存许多唐代乐谱乐书原件都藏在日本如《秦王破阵乐》等第五章宋金与元时期的音乐一.名词解释1.瓦肆: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交易场所瓦肆是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2.勾栏(2010.名):在瓦肆中,由民间艺人进行文艺表演的地方,演出具有商业化的性质。

3.社会:艺人演出组织称“社会”4.书会:编写剧本和话本的组织。

5.《白石道人歌曲》:姜夔kuí的作曲集,他的歌曲词曲结合贴切旋律委婉流畅,吟唱与感慨结合抒情气息极为浓厚,反映了他的爱国思想和对侵略战争的厌恶之情,风格清新感情真挚耐人寻味。

是研究宋代音乐极为可靠的乐谱资料,。

姜夔,南宋词人,音乐家。

6.《潇湘水云》:郭沔miǎn所作,左右技法的配合造成了令人神往的烟波浩然的景象。

郭沔,南宋古琴家,浙派创始人,热爱祖国但怀才不遇,苦闷的他作品多是寓情于景善于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民间音乐的因素应用于创作之中,他的作品既有古风又有新意,博得了众多琴家的喜爱。

7.《海青拏na天鹅》:著名琵琶曲,是一首反应元代蒙古人民狩猎生活的作品,他描写了海青捉天鹅时的情景,形象鲜明风格独特,受到群众喜爱,后改编的管乐合奏在全国流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