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
气旋、反气旋

冷气团
暖气团
读我国东北地区某一时刻的天气系统图,判断8~10题。
8.下列气压场中,与右图所示天气系统相应的 是( B )
9.图示天气系统如果发生在4月,则由此形成的气象 灾害可能是 ( B ) ①沙尘暴 ②台风 ③暴雨 ④寒潮 ⑤春旱 A.①③⑤ B.①④ C.②④⑤ D.②③④ 10.最能反映P地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 C ) B
水平气压梯度力
如何在等压线图上 1020 确定近地面风向? 1010
水平气压梯度力
1016 1018
1020
风向
北半球
地转偏向力
北 1018 半 南半球 球
1020
1016
风向
30o—45o
气流 摩擦力 状况
气旋
气压 状况
低压
低
1000 1002.5 1005
气旋 ----逆时针辐合上升(阴雨天气)
2、反气旋(高压)
反气旋
气压状况
高压 旋转辐散 北顺南逆 下沉 晴朗干燥
高
1005 1002.5 1000
水平气流
垂直气流
天气特征
北半球----高压
右手法则判断
高
1005 1002.5 1000
反气旋 ----顺时针辐散下沉(晴朗干燥)
结束
必修Ⅰ 之 《常见的天气系统》
冷锋与天气
过境前 冷锋
过境时
过境后
实例(我国)
必修Ⅰ 之 《常见的天气系统》
冷锋与天气
过境前 冷锋
气压低 气温高、 天气晴朗
过境时
阴天、 大风、 降温、 雨雪
过境后
气压升高, 气温和湿 度骤降, 雨过天晴
实例(我国)
课件3:3.1.2低气压(气旋 )与高气压(反气旋)

(3)简述美国东北部暖锋的形成过程及其影 响下的天气。
解析 (1)飓风其实是热带气旋,是气流强烈上升而成,会产生强风、暴雨和 风暴潮,破坏力强。 (2)暴雪天气形成的条件,一是大气中水汽多,二是气温低,三是气流的强烈 上升运动。图中降雪区有山脉的阻挡,结合材料分析地形对雨雪天气的影响。 (3)暖锋是冷暖气团相遇,暖空气势力强,主动爬升到冷气团的上面。在它的 影响下会形成持续性的降水。
第一节
课时2 低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CONTENT
目录
一、 锋与天气
二、 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低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气压与气旋的区别 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 低气压或气旋,高气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① 低气压与高气压——描述的是气压分布状况 ② 气旋与反气旋——描述的是气流运动状况
冷气团,d在锋前冷气团一侧,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5.受北极冷空气南下与之结合及天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飓风“桑迪”再一次 向人类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肆虐了美国经济最为发达、人口最为稠密的东海 岸,形成了一次影响重大的自然灾害。读“美国东部地区2012年10月29日天 气形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引起飓风“桑迪”破坏力的主要因素。
及其以上
高气压(反气旋)
①概念: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 压的区域,叫做高气压,简称高压。 ②气流状况:高压的气流是由中心向外流出的,在北半球按顺时针 方向旋转流出,在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流出。高压的这种环流 系统与气旋正好相反,所以也叫反气旋。 ③天气:高压中心形成下沉气流。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 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
常见的天气系统-高压与低压(最终)

气旋与天气
观看左面动画,思考回
答下列问题:
1.
气旋系统对应的气压
是什么?
2.
北半球气旋在水平方 向和垂直方向分别是 怎样流动的?
3.气旋形成什么样的天 Nhomakorabea气?1、低气压(气旋)
1. 气旋产生于低压区; 2. 北半球气旋水平方向是沿逆时针方向辐合, 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 3. 因为气旋中心大气辐合上升,水汽冷却易凝 结,所以气旋控制区多阴雨天气。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对比
试判断:
-气旋-
北 半 南 半
A
B
球
球
-反气旋-
C
D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项目 气旋 反气旋
气压分布
水平气 流状况 北半球 南半球
低压
四周向中心
低空逆时针辐合 高空顺时针辐散 低空顺时针辐合 高空逆时针辐散
高压
低空顺时针辐散 高空逆时针辐合 低空逆时针辐散 高空顺时针辐合
中心向四周
垂直气流状况 (中心)
天气状况 举例
上升
多阴雨天气 台风
下沉
天气晴朗
长江流域7、8月伏旱 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锋面气旋(北半球为例)
高
1012 1010
1012
1010
1007
1005 1002
1007
低
槽
1005 1002 1000
低
脊
1012
槽
1007
高
1010
1007
1010
锋面气旋(北半球为例)
2、高气压(反气旋)
北半球为例
高
描述高压区气流运动特点
高压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 作用下,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
高一地理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说课

下沉
天气晴朗
旋
顺时针向 逆时针向
四周辐散 四周辐散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说一说
练一练
板书设计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 什么是低压?什么是高压?
.
2. 什么是低压槽?什么是高压脊?
3. 什么是气旋?什么是反气旋?
.
● ● AH
●●
LB
高压脊是高气压延 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好比地形上的山脊。
LC
等压线闭合的 区域,中心气压
高于四周的
●●
● EL
D
●
●
等低压压线槽闭是合低的气压延 区伸域出,来中的心狭气长区域, 压好低比于地四形周上的的峡谷。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A、知识与技能: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依据1:.学学生生容易理将南解北半大球气气旋与运反气动旋的的水平主气流要旋转形方向式记错─。 ─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
本节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第三节《大气环境》。
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天气图及分析对应的天气情况。 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
气旋3、.学反气会旋知识识迁读移到简生活易中,天指导气学生图会看,会听听天气懂预报天气形势预报。
低压高压与天气系统

活动
A
根据要求绘图
A
B
低
D
1005
1010
高D
B
1015
C
1010
1015pa
C
北半球
1005pa
1、标出两闭合等压线图中心气压的性质;
2、画出两图中A、B、C、D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用虚线箭头);
3、画出两图中A、B、C、D的近地面风向(用实线箭头) 。
(二)、气旋与反气旋
1、气旋(低压)
该系统控制下天气如何?
三、风暴潮
台风可导致沿海潮位 暴涨,形成风暴潮,风 暴潮掀翻船只,造成海 堤溃决,潮水倒灌。
四、台风“三碰头”
当台风登陆或接近 沿海地区时,如果恰逢 天文大潮,狂风、暴雨、大潮同时袭击沿海地区,俗称
台风“三碰头”。
台风的好处:
• 在我国沿海地区,几乎每年夏秋两季都会或多或少地遭受台风的侵袭,因此而遭受的 生命财产损失也不小。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可以说,提起台风,没有人会对它表示 好感。然而,凡事都有两重性,台风是给人类带来了灾害,但假如没有台风,人类将 更加遭殃。科学研究发现,台风对人类起码有如下几大好处:
理想是经, 行动是纬, 行动成就梦想!
• 据统计,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约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 以上,因此如果没有台风这些国家的农业困境不堪想象;此外台风对于调剂地球热量 、维持热平衡更是功不可没,众所周知热带地区由于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多,因此 气候也最为炎热,而寒带地区正好相反。由于台风的活动,热带地区的热量被驱散到 高纬度地区,从而使寒带地区的热量得到补偿,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 越来越炎热,而寒带地区越来越寒冷,自然地球上温带也就不复存在了,众多的植物 和动物也会因难以适应而将出现灭绝,那将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情景。
高低压与天气

三、高压(反气旋)系统(北半球)
由于在反气旋中 心是下沉气流, 不利于云雨的形 成。所以,在反 气旋控制下的天 气一般是晴朗无 云。
高 高
高
思考:高气压系统(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会带来什么天气现 象?
气压状况 气压梯度力
气流状况
中心气流 天气状况
中心高、四周低 从中心垂直指向四周 北半球顺时针方向 南半球逆时针方向 辐散下沉 多晴朗天气
(2).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 ( C) 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南 ⑤西北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解析】 由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可大体判定该系统为西 北太平洋海域的热带气旋,联系教材台风中心移动路径可知C项正确。 (--向西-西北-北-东北)(--影响-西太平洋高压位置和地转偏向力)
6、图中P1、P2、P3表示三条不同数值的等压线,A处的箭头表示风向,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此天气系统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判断依据是________。
示意图
天气现象
长江流域7、8月份的伏旱;冬季爆发的寒潮;我国北方 “秋高气爽”的天气
2、下图为全国高温预报图,读图回答下题。 造成图中甲乙两区域高温天气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甲—暖锋,乙—深居内陆,植被稀疏 B.甲—暖锋,乙—副高控制,沙漠地表 C.甲—反气旋,乙—盆地地形,副高控制 D.甲—反气旋,乙—深居内陆,盆地地形 【解析】 甲为长江中下 游地区,高温天气出现 在夏季(7月),主要 是受副高(反气旋)控制 形成的;乙地为塔里木 盆地,深居内陆而气候 大陆性强,夏季增温快 而出现高温。
锋面气旋的判读方法(以北半球为例) (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 重合。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地方的连线就是槽 线所在的位置(一般有两条),也即锋面所在位置(见图)。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试/题/调/研
1.(2014 四川卷)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
2013 年 12 月 2 日 1 时 30 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D )
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时
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
解析 晴天多,大气透明度好,有利于卫星的发射。根据材料 可知,卫星发射时为冬半年,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冬半年我国大 陆气温相对较低,海洋气温相对较高,因此大陆受高压控制,天气 晴朗,能见度高,适宜卫星发射,故 D 项正确。冷锋过境时、暖锋 过境时、低压控制下多出现阴雨天气,不利于卫星发射,故 A、B、 C 项错误。
能力 锋面气旋图的判读 角度Ⅰ.锋面气旋结构图判断
试/题/调/研 (2016 北京卷)下图表示某日 20 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 16~24 时 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读图,回答第 1 题。
1.该日 20 时( A )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C.低压天气系统中,P 强度最强 D.Q 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解析 由图可知,北京此时位于冷锋之后,受锋面系统影响; 由此时段北京空气质量变化状况可知,该冷锋没有形成降水,故 可能通过大风形成扬沙,加重空气污染。东海海域受高压系统控 制,等压线稀疏,风力小,风浪小。低压天气系统中,Q 地气压 值最小,势力最强。Q 地位于低压中心,暖锋之后,气流上升, 可能出现降水。
(5)鞍:两个低压和两个高压交汇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 比低压中心高。
2.判断风向 首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 北半球画出偏向风。 3.判断南、北半球 (1)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 (2)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 4.判断风力(风速)大小 (1)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2)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常见的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常识:热带气旋强度等级和分类
中心附近 最大风力
名称
6~7级 热带低压
8~9级 热带风暴
10~11级 ≥12级
台风(强 强热带风暴 台风、超
强台风)
不同的国家对热带气旋有不同的称谓。中国 和东亚地区称为台风,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称为飓 风。
等__压__线__密__集__,__水_ 平气压。梯度力大
(3) 当甲气压最强盛时,浙江省吹 西北 风,其灾害性
天气可能有 寒潮
。
(4)此时,郑州与西安相比,气温 高 气压 低 ,其原
因是 受锋前暖气团控制 。
谢谢!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ຫໍສະໝຸດ 北半球低压(气旋)低压
在低空,气流从四面八 方流入气旋的中心,以补充 中心上升的空气,使气旋中 心的空气被迫上升,水汽冷 却易凝结,所以气旋控制区 多阴雨天气。
受热
空间示意图
北半球高压(反气旋)
高压
反气旋的气流向外流出 后,高层的空气就自上而下 补充,形成下沉气流。空气 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 水汽不易凝结,反气旋控制 的天气以晴朗为主。
990 1000 1010
高
1010 1000 9低90
气压单位: (百帕)
【探究一】气旋与反气旋
读教材图2.22“气旋与天气(北半球)”和图2.23“反气旋 与天气(北半球)”,完成下列问题。 (1)两图近地面气压有何差异? (2)观看动画,两图近地面气流运行方向是怎样的? (3)气旋和反气旋中气流在垂直方向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分别形成怎样的天气?为什么?
1.此时我国( D)
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第3课时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授课教师:李发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气流运动特点;
3、掌握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过程与方法】
1、能绘制简易的气旋、反气旋示意图,培养学生绘图的基本技能;
2、能依据示意图,归纳气旋和反气旋运动特征和天气特征,培养识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研究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初步具备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建立地理空间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天气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事物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联系我国的天气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为社会服务。
教学重点
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及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教学方法
动画演示,问题思考,作图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国是世界上台风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有7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最多年份可达12个。
台风深入内陆后引发的暴雨洪水可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日益明显,超强台风发生频繁,先后发生了“卡特里娜”飓风、“莫拉克”超强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十分严重,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那么同学们知道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吗?要了解台风的形成,那我们就需要学习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
【温故知新】在学习新知识前,需要旧知识作为基础,那我们先来复习近地面风的受力情况。
1、地表受热不均,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
这种在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
只要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做水平运动,这就形成了风。
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气压梯度力在水平面上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在近地面就形成了风。
2、风一旦形成就会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地表水平运动着的物体发生偏转的规律是: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转。
3、因为地表是高低起伏的,风在地表运动,就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摩擦力不仅能改变风速,还会改变风向。
在以上3个力的影响下,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若在高空,摩擦力可以忽略,则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如图
【转承】实际上,近地面气压并不像上图一样是水平的,而是弯曲的,甚至是闭合的,形成一个个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
那么什么又是高压、低压?什么又是气旋、反气旋?
首先,我们要弄清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概念,低压和气旋描述的是同一个天气系统,高压和反气旋描述的是同一个天气系统。
其中高压和低压是指气压状况,气旋和反气旋是指气流状况。
【自主学习】为了进一步方便学习本节课的内容,需要补充一个概念:
等压线: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即同一条等压线上各处气压值相等。
中心气压值低于四周为低压区;中心气压值高于四周为高压区;如图
【思考】观看动画思考:气旋是怎么样形成的?对天气有什么影响?
【讨论回答】在地面天气图上,经常存在一些高、低气压中心。
而在低气压区内,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指向低气压中心。
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气旋:是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
气旋就像江河中的旋涡,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旋转运动。
【思考】在北半球,气旋区域内的空气如何运动呢?
【点播指导】(引导学生画图的技巧)
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画出风向(北半球右偏)。
北半球气旋: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思考】在低空,气流从四面八方流入气旋的中心(不断地向气旋中心辐合),中心的空气越聚越多将何去何从?(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设想与推断)
【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画图的技巧)把这组等压线做成立体,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空间感,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心气流的运动状况及对应的天气情况。
中心的空气会被迫抬升,当气流升至高空后,又会向四周流出。
这样,低层大气就会不断地从四周向中心流入,以补充中心上升的空气。
【设问】画出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情况,思考:受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如何呢?
【引导思考】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所以,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因此,在垂直方向上,空气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
【过渡、问题思考】我们了解完了气旋,那什么是反气旋呢?气流是如何运动的呢?
【讨论回答】气旋:是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
【问题思考】在北半球,反气旋水平方向上的空气如何运动呢?
【讨论回答】(引导学生画图的技巧)
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画出风向(北半球右偏)。
北半球反气旋:顺时针方向辐散。
【问题思考】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指向低气压中心。
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在低空,气流从反气旋的中心不断地向四面八方流出(不断地向外辐散),中心的空气将从哪里过来补充?(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设想与推断)
【讨论回答】反气旋的气流向外流出后,高层的空气就自上而下过来补充,形成下沉气流,以补充近地面向西周流出的空气。
(引导学生画图的技巧)
【设问】画出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情况,思考:受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如何呢?
【自主学习】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下沉过程中海拔降低,气温升高,不易成云致雨,往往形成晴朗天气。
【过渡】在学生学习了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征的基础上,自学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特征。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己动手画出南半球的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状况,并给出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到黑板上作图。
【学生作图】略
【点评】南北半球最大的区别在于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技能培养】气旋和反气旋判断:
北半球用右手表示: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四指弯曲方向表示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四指弯曲方向表示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南半球用左手表示: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四指弯曲方向表示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四指弯曲方向表示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技能演练】投影图片,请学生判断,点评
【过渡、问题思考】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可能出现阴雨天气;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则可能出现炎热、晴朗的高温天气。
可见气压的分布导致空气的流动,气流的运动影响天气的形成。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对我国的影响很大,这些天气系统是怎样影响我国的?
【讨论回答】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常见的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台风中心气压极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影响我国的反气旋造成我国夏季炎热干燥,如长江流域的伏旱;伏旱带来的干旱天气,同样能造成农业生产的减产甚至绝收。
台风并不是一无是处,它能带来丰富的降水,缓解长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小结】北半球
【板书设计】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第3课时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一、低压、高压
二、低压(气旋)与天气
三、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四、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判断
达标检测:见课件
课后作业:《导与练》P45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