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天气日历记录表格

合集下载

《温度与气温》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温度与气温》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 能反映当地气温。
• 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 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 凌晨气温最低。
作业
• 。1、气温是指 ______地方的温度,_____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 地的气温。气温对天气的影响 。

中午
下午
傍晚
23℃
32℃ 28 ℃
2011年9月15日
33 ℃
28 ℃
日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
你 有能 价从 值图 的中 信发 息现 ?什

气温数据柱形统计图
清晨 上午 中午 下午 傍晚
什么时间气温最高?什么时间气温最低? 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练习
• 1、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 降后,才能读数。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
.
.

• 。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在天气
日历中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 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观察天气在每 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 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温度计的使用 玻璃管 刻度 液面
液泡
注意:
温度计的使用
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 2、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在测量环境内2-3 分钟。 3、温度计的液柱稳定时再读数。 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测量点 气温℃
探究
室内外温度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
时间:
年月日
教室里 走廊上 阳光下 大树旁
1、测量室内温度。让学பைடு நூலகம்把温度计放在桌面(或手持于身前)两分钟,读出 温度计上的温度,并记录

《3.7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3.7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帮助学生回顾天气日历的制作过程,巩固相关知识;2. 引导学生整理和归纳已收集的天气数据,形成完整的天气日历;3.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整理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二、作业内容1. 制作天气日历表格:学生需根据课程中所学的天气日历表格,将收集到的天气数据填写完整;2. 整理天气数据:学生需将收集到的天气数据按照日期进行排序,以便后续分析;3. 添加天气图标:根据课程中所学的天气图标,学生需在整理好的天气数据旁,根据实际情况添加相应的天气图标;4. 撰写天气日历标题:学生需根据实际情况,撰写天气日历的标题,如“XX年XX月天气日历”;5. 装订成册:将制作好的天气日历装订成册,以便长期保存和查阅。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在完成制作和整理作业时,要认真填写天气数据、整理日期、添加天气图标,确保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 作业完成后,学生需将制作好的天气日历上交,以便教师进行作业评价;3. 鼓励学生在制作和整理天气日历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上交的作业,对其制作和整理的天气日历进行评价,主要关注准确性、完整性、美观性等方面;2. 评价结果将以分数形式呈现,优秀者将获得奖励;3. 对于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将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根据教师的评价结果,对作业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科学素养;2. 学生也可以针对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向教师提出反馈,以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总的来说,《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制作和整理天气日历,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天气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整理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通过上交作业和评价反馈,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如何制定天气日历表模板

如何制定天气日历表模板

如何制定天气日历表模板
制定天气日历表模板涉及到对一年天气情况的整体分析和总结,以下是一份可以参考的模板:
1月
日期天气情况温度风力风向
1 多云 5-10℃ 2级南风
2 晴 8-12℃ 3级西北风
3 小雨 3-7℃ 1级东风
2月
日期天气情况温度风力风向
1 阴 4-9℃ 2级东南风
2 小雨 5-10℃ 3级东风
3 雨夹雪 0-4℃ 1级西北风
3月
日期天气情况温度风力风向
1 阴 5-11℃ 2级南风
2 晴 10-16℃ 3级西北风
3 多云 8-13℃ 1级东风
4月
日期天气情况温度风力风向
1 小雨 9-14℃ 2级东南风
2 晴 12-18℃ 3级东风
3 阴 10-15℃ 1级西北风
5月
日期天气情况温度风力风向
1 多云 15-21℃ 2级南风
2 晴 18-25℃ 3级西北风
3 小雨 13-19℃ 1级东风
......
通过这份模板,可以清晰地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温度和风力风向,有助于了解整个一年的气候情况,让人们更好地做好天气变化的应对和准备。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时《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时《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我讲授了《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一课,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他们学 会了管理自己,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们发言很积极, 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 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 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不足之处: 1.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 2.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 1.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 2.教师应让学生多 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二、说学情
通过前面六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天气信息包括测量气温、 降水量、云和风等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天气观察和记录,学生已经在 天气日历中记录了很多天气信息。但是,学生所记录的信息数量较多且 零散,缺少整理和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天气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2. 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 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3. 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科学探究】: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 行解释。 【科学态度】: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并意识到天气的变化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休戚相关。
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预设:有的同学记录信息有缺少,其他同学补 充。有的同学还关注到空气质量等其他因素,可以作为补充。)
2. 出示气象学家的天气日历,小组对比学习,讨论。 3. 提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整理和总结天气日历呢?(预设:云量 、风力、风向、降水量、气温等)
4. 揭示课题: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板书) (6)、打孔,比谁先流完 。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两套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两套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天气
第七课《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说课稿
一、说教材 经过《天气》这个单元前六课的学习,主要是观察、记录
自学习本单元以来将近三周的当地天气,本课则是帮助学生对记 录的天气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恰当的 解释。这种解释实际上是对这一段时间里当地天气情况的概括。 统计分析部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总结出这一 段时间里的天气情况。包括云量、风的统计,将统计的数据汇总 到云的情况统计表和风的统计表中,最后再对这段时间里云和风 的情况进行概括描述。关于气温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对比各 小组的气温柱状图,找出这一段时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看 看气温柱状图中这段时间温度变化的总趋势是怎样的,将这段时 间气温的变化作总体描述。关于降水量变化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可以根据降水量变化柱状图上记录的数据,对这段时间的降水量 做如下统计:降雨的天数、不降雨的天数、最大降雨量是多少, 在此基础上分析这段时间的降水量情况。概括描述部分,经过统 计和分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性的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并 区别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在有了前期观测和记录的基础上,可以进行 相关的数据整理、分析。在教师指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 统计图表陈述数据和结果。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进行相互交流。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 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 变化的一些规律。 2、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 均状况。 【 科学探究】:能够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 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科学态度】: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 义。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并意识到天气的变化与人 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四、教学重难点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日历》天气PPT优秀课件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日历》天气PPT优秀课件
分析气象信息;
2、总结以往的气象规律;
3、预测今后的天气变化……
2020/11/27
11
小小气象员
范例:天气日历
2020/11/27
一 天 的 天 气 并 不 仅 仅 只 有 一 种
12
挑战活动一:
周气象员
2020/11/27
13
挑战活动一:
月气象员
2020/11/27
14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谢谢大家!本文档为精心编制而成,您可以在下载后自由修改和打印,希望下载对您有帮助!
2020/11/27
15
2、天气日历
2020/11/27
1
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晴 2020/11/27
多云
雨2
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雪 2020/11/27

沙尘暴 3
冰雹
台风
龙卷风
2020/11/27
4
PPT模板:
PPT素材:
PPT背景:
PPT图表:
PPT下载:
PPT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2020/11/27
5
2020/11/27
6
2020/11/27
7
画一画以下的天气符号: 晴、多云、阴、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2020/11/27

科学报告(天气)小学

科学报告(天气)小学

科学报告(天气)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天气与气温。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二:小学科学一周的天气.一周的天气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一周天气情况有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学会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善于与人合作的积极情感,知道搞科学必须尊重事实。

3、体会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情况是非常艰苦的,但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二、活动准备:学生:观察天气情况的记录表。

教师:各种统计表格的投影片或课件,天气预报的录像。

三、教学过程:(一)检查导入:谈话:关于天气情况大家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记录了。

你们记录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你们是怎样记录的?学生汇报,并展示记录表.给予学生充足的汇报时间。

讲述:象我们这样的记录,如果拿给别人看,别人会有什么感觉?学生:可能很麻烦.谈话:怎样让别人一看就明白呢?学生:把我们的记录整理整理,画成表格或其他形式,将这个月的情况记录整理在一张纸上,别人看起来就方便多了.谈话:这个主意不错.你们认为该怎样整理呢?【针对学生的记录,让学生自己发现记录表的杂乱,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主动提出整理资料的问题,便于学生在下面的活动中主动探索,有目的的进行活动。

】(二)探究活动:活动一:讨论整理方案。

1、讨论整理资料的方法。

提出问题:该如何整理我们的记录呢?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整理的方法,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对资料整理方法进行提示、指导,如可以将气温、风力、风向、降水、云量等进行分类,利用表格、曲线图等方法进行整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会创新性地解决处理问题。

】谈话:同学们来交流一下,你们制定了什么样的方案?如何利用你们的方案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学生交流。

尽量让学生将他们所讨论的方案都讲出来,要引导学生重点讲清楚本组方案的使用方法及优点.便于学生比较、选择和使用。

小结:同学们的整理方案很丰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小组之间可以互相借鉴。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知识要点整理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知识要点整理

四年级科学(上)第一单元《天气》知识要点班级姓名1. 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 (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3.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等。

b5E2RGbCAP4. 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从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plEanqFDPw6.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是(风吹来的方向)。

7. 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c8. 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天气日历中,0代表(无风),1代表(微风),2代表(大风)。

DXDiTa9E3d9.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降水量等级),降水量有(6个等级)。

RTCrpUDGiT女口: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4.9毫米是(中雨),25〜49.9毫米是(大雨),50 〜99.9毫米是(暴雨),100〜249.9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5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 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但有时会加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一般和晴好天气有关,有时会发展为雷阵雨天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