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附加+答案)分析

合集下载

江苏省苏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内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内含答案)

信步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北边那曾经的万里疆场,事业未成却只能频频看剑。

古往今来,滚滚长江天堑把神州南北分开。

夜深人静,倚楼倾听,传来的不知谁在弹弄新作的乐曲和西州的更鼓之声。

【创作背景】岳珂在《桯史》中提到他在镇江时曾为辛弃疾座上客,并说:“稼轩有词名,每宴必命侍姬歌其所作……既而又作一《永遇乐》,序北府事。

”作者亦有《祝英台近》两首记镇江事,其一是“登多景楼”,写登楼北望的感慨:“断肠烟树扬州,兴亡休论。

”另一即该词。

【鉴赏】(之一)词题为北固亭。

北固亭在镇江城北的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滨水,形势险要。

晋蔡谟起楼其上,以贮军实,谢安复葺之,即所谓北固楼,亦曰北固亭,历代诗人多喜登临吟咏,可见其为名胜之地。

“澹烟横,层雾敛”,开头写淡淡轻烟横在天空,层层重雾已经收去。

联系下文“月下”句看,开头勾画的是江山月景图。

可见诗人是月夜登北固亭的。

“胜概分雄占”,是说当前胜景曾是英雄豪杰分占之地。

刘裕曾在此起兵北伐,孙权曾在此建都定国。

“月下鸣榔,风急怒涛颭。

”在月光下,在万籁俱寂中,作者只不时地听到从江上传来的风涛声和打鱼人的“鸣榔”声,急风吹得怒涛汹涌。

这两句是对江上实景的描绘。

面对眼前的景色,作者无限感慨地叹道:“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

”这里由上面的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及主观。

这两句是说山河清奇,使人举目生愁而不愿凭水观赏。

这里一则是由于金兵压境,时局动荡不安,因而举目生愁;再则还因为“正霜鬓,秋风尘染。

”作者头发斑白了,秋天的风尘正在加速自己的衰老,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年华易逝、功业未成的悲愤之情,用语显得苍凉而沉痛。

词的上片描写了登北固亭所见到的秋天江上夜景,抒发了年华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

换头处以“漫登临”一句承上启下。

作者在秋天一个月夜,信步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久久流连忘返。

紧接着作者作了回答:“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

”即登楼北望中原,都是作战的沙场,自己想要为国建功,所以频频地看着所带的宝剑。

2016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6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扬善必须抑恶,扶正自应祛邪,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不应让横行一方为非作歹的黑恶势力逍遥法外,不应为毒害健康暴利的无良企业庇护,不应对权钱勾结贪婪攫取的现象,不应让侵夺他人利益的缺德行为无所制约。

A.固然谋取麻木不仁肆意B.当然谋取置之度外恣意C.固然牟取置之度外恣意D.当然牟取麻木不仁肆意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改善城市形象、丰富城市生活,由道路建设公司转型而来的市政公司经过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B.互联网部分新词,格调不高、品味低下,却被一些媒体广泛使用,对此,教育部、国家语委连续第十次向社会发布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对网络语言做出一定的规范C.近年来,因为“扶老人”引发风波的新闻不时见诸于报端,引发不少社会讨论.据《人民日报》的统计,截至今年10月的149起相关案件,80%的案件真相最终被查明D.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3.下面是张之洞所撰的苏轼故居对联,上下联各缺两句,选出最适合填入的一项是()五年间谪官栖迟,①②;三苏中天才独绝,③④。

甲。

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乙。

若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丙。

还是公游戏文章丁。

那得此清幽山水。

A.①甲②丁③乙④丙B.①乙②丁③甲④丙C.①丙②甲③丁④乙D.①丁②甲③丙④乙4.下列关于书信用语、格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家兄”等,而家慈”“A.写信回家,起首称呼自己的家人,应加“家”字,如“家严”“写信给他人,起首称呼往往加“令”字,如“令尊”“令堂”等B.老师对学生有所教导,在书信中往往用“商量”“讨论”等以表谦逊;但学生仍当恪守分际,用“请教”“请益”等保持敬意C.中文书信的格式是这样的:称呼,顶格写;问好,紧跟在称呼后面写;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可单独成行;“敬礼”紧跟在“此致”后面同行书写D.书信作为一种应用文体,信封书写应该考虑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把信函上的称谓用到信封上面,让收信人确认自己是不是收信对象5.下列古代名句中所蕴含的理趣与语段内容最相符的一项是()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

苏州语文期末试卷(含附加和答案)概览复习过程

苏州语文期末试卷(含附加和答案)概览复习过程

苏州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语文2016. 1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近日外媒撰文称,诺基亚的衰落▲ 了芬兰的创业公司,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 ,现在看反而是拯救了芬兰。

大量被裁员工极大地刺激了创业市场,他们广泛分布在游戏、洁净科技、生物、健康与教育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移动游戏▲ ,成为芬兰的新名片。

A.激活噩梦别开生面B.激励噩耗别开生面C.激励噩梦别具一格D.激活噩耗别具一格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如今,手机在中小学校园大有泛滥之势,怎样有效地劝阻孩子不玩手机,而是集中精力投入学习,这让很多家长感到困惑。

B.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对人体可接受的辐射剂量限值有明确规定,对于普通公众,要求一年内不超过5毫西弗左右。

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D.本届世俱杯上,恒大欲与巴萨过招的愿望终于实现。

赛前的新闻发布会,吸引了包括西班牙、巴西等国在内的几十家报社的记者。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我的记忆中,以前这里的民宅大都是吊脚楼,▲ ,▲ 。

▲ ,▲ 。

▲ ,▲ 。

可以推想,中国古代以木柴为烧砖的主要燃料,青砖便成了秦代的颜色,汉代的颜色,唐宋的颜色,明清的颜色。

①有节地、省工、避潮等诸多好处②墙体多是石块或青砖组成③永远保留青烟的颜色④十分清润和幽凉⑤依山势半坐半悬⑥青砖是在柴窑里用烟“呛”出来的A.⑤①②④⑥③B.②⑤①⑥③④C.⑤④①②⑥③D.①⑤②⑥③④5.下列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积累增加,一气呵成。

2016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大市最新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6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大市最新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各句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战士们毫不畏惧,怀着▲的决心,英勇地冲向敌人。

②她的目光从我身旁扫过,一直移到窗子,▲着窗外,好像在想着什么。

③在这次游泳比赛中,不少少年选手▲,获得了好成绩。

A.破釜沉舟窥视脱颖而出 B.孤注一掷凝视崭露头角C.破釜沉舟凝视崭露头角 D.孤注一掷窥视脱颖而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中,“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含褒义。

“孤注一掷”意思是把所有的钱一次押上去,决一输赢。

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

含贬义。

“窥视”即窥探。

窥,暗中察看。

“凝视”指聚精会神地看。

“崭露头角”指刚刚显露优异的才能。

“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各句中修辞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B.秋雨跳着欢快的舞蹈,一下就是几天,什么活也干不了,真是闷死人了。

C.我和村里的伙伴们跳入清澈的水中,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一片喧闹声,水流像父亲有力的大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荡在摇篮中。

D.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中,A项比喻不当。

“脉搏”可以跳动但不能流动,“小河”可以流动但不能跳动,两者没有相似点,构不成比喻。

B项拟人不当,与人物的心情不协调。

C项比喻不合语境,应改为“水流像母亲柔和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来自中俄两军以及我国地方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共百余人,紧紧围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战场”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推出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B.目前,多家保险公司已经接到天津爆炸事件中车辆进口商报案,并组织专业人员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前往现场评估损失、统计排查。

苏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附加+答案)

苏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附加+答案)

宁人度与公子讼,力不胜,则浩然(不可阻遏、无所留恋貌。) 有远行。而同人之知宁人者,携尊榼(kē,古代盛酒的器具)送之。 酒半,归子作而言曰:‚宁人之出也,其将为伍员之奔吴乎?范 雎之入秦乎?吾辈所以望宁人者不在此。
• 伍员奔吴:伍员,即春秋末期吴国的大夫、军事家伍子胥,楚国人。伍子 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忌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 平王杀害,伍子胥逃到吴国欲向楚国复仇。经公子光阻扰,说服吴王出兵 攻楚不果后,引荐专诸于公子光,图谋政变之后借公子光之力复仇。) • 范雎入秦:范雎战国时期魏国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本是魏国中 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 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提出了远交近攻的 策略,后拜为秦国宰相,因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 掌权后先 羞辱魏使须贾,之后又迫使魏齐自尽。长平之战中以反间计使赵国启用无 实战能力的赵括代廉颇为将,使得白起大破赵军。
• D • A“深坑”和“夷为平地”自相矛盾,不合逻辑。B“互 联网部分新词”语序不当;C“诸”为“之于”之意, 成分赘余。
3.下面是张之洞所撰的苏轼故居对联,上下联各缺两句,选出最 适合填入的一项是(3分) 五年间谪官栖迟,① ② ; 三苏中天才独绝,③ ④ 。 甲.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 乙.若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 丙.还是公游戏文章 丁.那得此清幽山水 A. ①甲②丁③乙④丙 B. ①乙②丁③甲④丙 C. ①丙②甲③丁④乙 D. ①丁②甲③丙④乙
公子者,素倚其父与伯父之势,凌夺里中,其产逼邻宁人, 见顾氏势衰,本畜意吞之。而宁人自母亡后,绝迹居山中不出, 同人不平,代为之请,公子意弗善也。适宁人之仆陆恩得罪于 主,公子钩致之,令诬宁人不轨,将兴大狱,以除顾氏。事泄, 宁人率亲友掩其仆,执而棰之死。其同谋者惧,告公子。公子 挺身出,与宁人讼,执宁人囚诸奴家,胁令自裁。

水袖的阅读答案

水袖的阅读答案

水袖的阅读答案【篇一:【语文】江苏省苏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class=txt>语文试题语文i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80年代,我和周先生是。

当时,我们在同一所学校教书,我们的教学主张常常,但这不影响我们做朋友。

他热爱学生,有些学生出言不逊,他也不以为忤,依然耐心教导,我相信他的那种精神是会后世的。

a.紧邻截然相反留传 b.芳邻截然相反流传c.紧邻南辕北辙流传 d.芳邻南辕北辙留传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的困境,浙江省着力开展“医学人才下沉”工程,提升了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率。

b.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将形成深度融合、互利合作的新局面。

c.语文教材的低幼化,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心智的发育与成熟,面对这一严峻的现象,人们怎么会无动于衷而不引起深思呢?d.屠呦呦获得诺奖,使一向被质疑的中医终于吐气扬眉,也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医药这个宝库,更被业界认为是中医发扬光大的最好时机。

3.下列诗句与“落木云连秋水渡”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青山聊因美酒横 b.晚花幽艳敌春阳c.乱山烟入夕阳桥 d.闲花落地听无声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小船靠近马萨弗埃拉岛。

关于这个岛,我手头只有一张信纸大小的地图,很快我就发现,,。

,,,。

①缓坡的地方其实是陡坡②我误读了海岛的地形③山顶处云腾雾绕④十几个捕龙虾人所住的棚屋⑤峡谷的两边是绿色的山肩⑥挤在一个巨大峡谷的底部a.①⑤④⑥③②c.②④⑥①⑤③ b.②①④⑥⑤③ d.①②⑤④⑥③5.下列对漫画《跳绳》寓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长处或许正是短处。

b.要正确认识自己,根据自身条件发展自己。

2016届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初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2016届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初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试卷第1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2016届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初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21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知道自己死后魏延必反,因此秘授赵云锦囊妙计,假意对魏延忠心,待魏延真反、大喊三声“谁敢杀我”之时,断其首级,以保蜀国稳定。

B .《边城》中女主人公翠翠的爱情还没有完全展开就仓促结束,随着大佬殒命、二佬出走和爷爷离世,翠翠朦胧的幸福梦被迅速击碎。

C .《子夜》中杜竹斋在公债生意做到关键处时,投靠赵伯韬,这最后的一击使吴荪甫悲剧命运达到高潮,绝望的他曾举起手枪想自杀,但最终决定与妻子到庐山度假。

D .《欧也妮·葛朗台》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欧也妮生日的场景,通过公证人克罗旭一家和银行家格拉桑一家的精彩表演,揭露了金钱社会的罪恶,暗示了欧也妮的悲剧命运。

E .哈姆莱特在复仇过程中,优柔寡断,在叔父为自己的罪行祈祷之时,他已经明确地知道叔父就是谋害父王的真凶,但因为害怕伤害母亲而错过了最佳的复仇机会。

2、下列对偶句中,不含对比的一项是(3分)A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B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试卷第2页,共10页C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D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B .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江苏省苏州市2016届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苏州市2016届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80年代,我和周先生是。

当时,我们在同一所学校教书,我们的教学主张常常,但这不影响我们做朋友。

他热爱学生,有些学生出言不逊,他也不以为忤,依然耐心教导,我相信他的那种精神是会后世的。

A.紧邻截然相反留传B.芳邻截然相反流传C.紧邻南辕北辙流传D.芳邻南辕北辙留传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的困境,浙江省着力开展“医学人才下沉”工程,提升了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率B.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将形成深度融合、互利合作的新局面C.语文教材的低幼化,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心智的发育与成熟,面对这一严峻的现象,人们怎么会无动于衷而不引起深思呢?D.屠呦呦获得诺奖,使一向被质疑的中医终于吐气扬眉,也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医药这个宝库,更被业界认为是中医发扬光大的最好时机3.下列诗句与“落木云连秋水渡”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青山聊因美酒横 B.晚花幽艳敌春阳C.乱山烟入夕阳桥 D.闲花落地听无声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小船靠近马萨弗埃拉岛。

关于这个岛,我手头只有一张信纸大小的地图,很快我就发现,,。

,,,。

①缓坡的地方其实是陡坡②我误读了海岛的地形③山顶处云腾雾绕④十几个捕龙虾人所住的棚屋⑤峡谷的两边是绿色的山肩⑥挤在一个巨大峡谷的底部。

A.①⑤④⑥③②B.②①④⑥⑤③C.②④⑥①⑤③D.①②⑤④⑥③5.下列对漫画《跳绳》寓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长处或许正是短处B.要正确认识自己,根据自身条件发展自己C.学会扬长避短,才能减少失败的可能性D.找到合适的竞争对手,才能砥砺自己成长二、文言文阅读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韩)滉,字太冲,性强直,明吏事,莅南曹五年,薄最详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2016届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卷2016.1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80年代,我和周先生是▲。

当时,我们在同一所学校教书,我们的教学主张常常▲ ,但这不影响我们做朋友。

他热爱学生,有些学生出言不逊,他也不以为忤,依然耐心教导,我相信他的那种精神是会▲ 后世的。

A.紧邻截然相反留传B.芳邻截然相反流传C.紧邻南辕北辙流传D.芳邻南辕北辙留传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的困境,浙江省着力开展“医学人才下沉”工程,提升了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率。

B.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将形成深度融合、互利合作的新局面。

C.语文教材的低幼化,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心智的发育与成熟,面对这一严峻的现象,人们怎么会无动于衷而不引起深思呢?D.屠呦呦获得诺奖,使一向被质疑的中医终于吐气扬眉,也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医药这个宝库,更被业界认为是中医发扬光大的最好时机。

3.下列诗句与“落木云连秋水渡”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青山聊因美酒横B.晚花幽艳敌春阳C.乱山烟入夕阳桥D.闲花落地听无声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小船靠近马萨弗埃拉岛。

关于这个岛,我手头只有一张信纸大小的地图,很快我就发现,▲ ,▲ 。

▲ ,▲ ,▲ ,▲ 。

①缓坡的地方其实是陡坡②我误读了海岛的地形③山顶处云腾雾绕④十几个捕龙虾人所住的棚屋⑤峡谷的两边是绿色的山肩⑥挤在一个巨大峡谷的底部A.①⑤④⑥③②B.②①④⑥⑤③C.②④⑥①⑤③D.①②⑤④⑥③5.下列对漫画《跳绳》寓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长处或许正是短处。

B.要正确认识自己,根据自身条件发展自己。

C.学会扬长避短,才能减少失败的可能性。

D.找到合适的竞争对手,才能砥砺自己成长。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韩)滉,字太冲,性强直,明吏事,莅南曹五年,薄最详致。

再迁给事中,知兵部选。

时盗杀富平令韦当,贼隶北军,鱼朝恩私其凶,奏原.死,滉执处,卒伏辜。

自至德军兴,所在赋税无艺.,帑司给输亁隐。

滉检制吏下及四方输将,犯者痛拫以法。

会岁数稔,兵革少息,故储积谷帛稍丰实。

然覆治案牍,深文钩剥,人亦咨怨。

大历十二年秋,大雨害稼什八,京兆尹黎干言状,滉恐有所蠲贷,固表不实。

代宗命御史行视,实损田三万余顷。

始,渭南令刘藻附滉,言部田无害,御史赵计按验如藻言,帝又遣御史朱敖覆实,害田三千顷。

帝怒曰:“县令,所以养民,而田损不问,岂恤隐意邪?”贬南浦员外尉,计亦斥为丰州司户员外参军。

方是时,潦败河中盐池,滉奏池产瑞盐。

帝疑,遣谏议大夫蒋镇廉.状。

时里胥有罪,辄杀无贷,人怪之。

滉曰:“袁晁本一鞭背吏,禽贼有负,聚其类以反,此辈皆乡县豪黠,不如杀之,用.年少者,惜身保家不为恶。

”又以贼非牛酒不啸结,乃禁屠牛,以绝其谋。

婺州属县有犯令者,诛及邻伍,坐死数十百人。

又遣官分察境内,罪涉疑似必诛,一判辄数十人,下皆愁怖。

滉虽宰相子,衣裘茵衽,十年一易。

居处陋薄,取庇风雨。

门当列戟,以父时第门不忍坏,乃不请。

堂先无挟庑,弟洄稍增补之,滉见即彻去,曰:“先君容焉,吾等奉之,常恐失坠。

若摧圮,缮之则已,安敢改作以伤俭德?”居重位,清洁疾恶,不为家人资产。

自始仕至将相,乘五马,无不终枥下。

(选自《新唐书》,有删节)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奏原.死原:宽容B.所在赋税无艺.艺:限度C.遣谏议大夫蒋镇廉.状廉:访查D.用.年少者用:因为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盗贼杀害了富平令韦当,鱼朝恩为杀人者求情,但是韩滉坚持论处,盗贼最终伏罪,说明韩滉耿直的一面。

B.黎干向上报告水灾后农田受损情况,韩滉担心自己因失责被贬而坚持说表奏不实,可见他并不关心百姓的生活。

C.韩滉执法有时过于严苛,境内只要有疑似犯罪的必定诛杀,一判往往有数十人被杀,因此他部下都心怀忧愁恐惧。

D.韩滉生性节俭,衣裘被褥,十年一换。

所住居室正堂原先没有廊宇,弟弟韩洄略加增补,韩滉一见立即拆去。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县令,所以养民,而田损不问,岂恤隐意邪?(2)又以贼非牛酒不啸结,乃禁屠牛,以绝其谋。

9.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代宗皇帝....的形象特点。

(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游边尚颜边阴四顾浓,饥马嗅枯丛。

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

偷营天正黑,战地雪多红。

昨夜东归梦,桃花暖色中。

(1)简述“饥马嗅枯丛”这一细节的丰富内涵。

(3分)(2)诗歌反映了战士怎样的艰苦生活?请简要概括。

(4分)(3)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尾联。

(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2)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骚》)(3)▲,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4)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5)▲,望美人兮天一方。

(苏轼《赤壁赋》)(6)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8)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老兵客栈谢友鄞①这儿最早是古驿站,叫水会营子,旅蒙商设置仓库,囤居货物,行商坐贾云集。

一家家火红的幌子下,站着伙计,肩搭毛巾,吆喝:“屋里请,又有包子又有饼,没有麻花现给你拧!”②论建制,水会营子是个镇,建筑极像一座小城。

水会营子属于辽宁,再向北,就进入内蒙古了。

世俗人心,有一种临界的感觉。

从民国至今,水会营子两度划归内蒙古,一度划归辽西省,如今纳入辽宁省版图。

水会营子人家,都有两三个户口簿,旧的没交上去,新的又发下来。

有的老人说他是内蒙古人,新娶进家门的儿媳妇纠正道:“爹,这是辽宁省。

”公爹用拐杖敲击地面,吹胡子瞪眼睛叫喊:“我活糊涂了吗!这里是水会营子!”③没错,这里是水会营子,消防团大本营。

清朝时,营子内有深井三十眼,井旁设瞭望楼,一旦发现火警,白天举旗,夜晚挑灯,指引火灾方向,官兵们驱动水车紧急扑救。

瞭望楼上,永远站着三名士兵,背靠背,呈三角形,监视火情。

曾有一场雷火,借助狂烈的北风,扑向瞭望楼。

没有一名士兵退缩,火龙过去后,三副焦黑的骨架,仍然站立在瞭望楼上。

④民国后,兵营消,水会归商会管理。

消防灭火,变成民间自救互助性质。

商会添置了机械水车,喷水卷筒。

所有商铺都配备水桶,大小一样,用红漆写上“防火”和自家商号名。

在救火现场,由商会统一发放号坎,防备盗贼混入,趁火打劫。

穿坎肩的伙计,将自家水牌交给水会老兵,听从指挥,奋力救火。

事后按水牌清查,救火不力者罚款;遇火不救者,封店半年,勒令店主给被烧死者披麻戴孝。

渐渐地,水会营子成了省界两边都倚重的消防重镇。

⑤老兵从十四岁起就吃军饷,给数不清的势力当过差,如今九十岁了,眼睛灰白,满脸褶子巴巴,像蜈蚣。

陪伴老兵的,只剩下一匹退役军马。

营盘内水井遍布,清晨多雾,朦朦胧胧,老兵听见铃铛叮咚叮咚响,老军马不用人赶,去奶站给他取奶回来了。

老兵喜欢羊奶的膻香。

喝完羊奶后,老兵拎着马灯,在客栈内巡行,土墙,空马厩,土坯客房,搭配在一起,像遗址标本。

听见客人来了,老兵吸吸鼻子,说:“我嗅到生人味了。

”⑥老兵老了。

现在老兵最看重的,就是存放在客栈内的消防水桶,任何人不准乱动,任何人不准乱用。

投宿的客人,越来越杂,什么鸟都有,大夏天的夜晚,溜出来,用消防水桶冲澡。

老兵眼睛快瞎了,耳朵却好使,听见泼啦啦水声,幽灵一样钻出来。

老兵狂怒:“来人哪!掌灯!”立刻响起纷乱的脚步声,客房伙计,食堂厨工们跑出来。

一个小工举起马灯。

陌生客人急忙穿上裤衩,叫喊:“别照我!”⑦老兵厉声道:“畜生!你用消防桶洗屁股!”⑧客人一副赖子样,说:“俩破桶,白给我都不要。

用完这水,给你送回去。

”⑨客人哪里晓得,民国年间,有人盗窃消防桶,被商会保安队逮住,将贼手贼脚捆住,用杠子一穿,鸣锣吹号,像抬着野猪游街。

有的贼,气性大,到了不服软,按破坏救灾论处,被活活吊死。

⑩“把他抓起来!”老兵怒吼。

⑪客房伙计和厨工们逼近客人。

⑫“我是旅蒙商。

”客人叫嚷,不知道自己惹下了大祸。

⑬老兵下令:“鸣锣,游街。

”⑭众人一拥而上,将客人的头按下,双手别在身后,推着他,向营子里走去。

老兵取出铜锣,“咣咣咣”敲,吆喝:“破坏消防犯噢——”⑮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边地消防重镇的铜锣声,照样一丝不苟地敲响,庄严地回荡在水会营子上空。

12.文章③④两段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13.老兵的职业精神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

(6分)14.文中写客房伙计和厨工“一拥而上”抓住客人游街有什么用意?(4分)15.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意蕴。

(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演戏要带“三分生”刘连群在学生觉得荀慧生的戏总有生疏之处,“没准谱儿”而难学时,荀慧生指出:“这个熟字,摆在哪儿都好,惟独摆在演戏上,要不得。

”他说:“熟是应当熟的,但是熟了也容易出许许多多的毛病。

”以演《武家坡》的王宝钏这样的熟戏为例,如果坐下化妆就“没精打彩”,上台只是按熟的路数按部就班地唱,戏唱下来了,但“跟没唱一样”。

“怎么说呢?自打你存了那个‘又是王宝钏’的念头开始,这出戏已经注定了就是那么回事。

”稀松平常,疲疲沓沓,这就属于“熟能生流,也能生油”。

“熟”还会使演员凭借嗓子好,武功、水袖功好,脱离剧情和人物,不管是否合适,可着劲儿地唱,拼着力气地耍,“好”是要下来了,却只能落个卖弄。

针对这样的现象,荀慧提出:生!不是全生,也不是半生,而是三分生!所谓“三分生”,其实是在“熟”的前提下的“生”,演熟知熟会的戏要带有一定的陌生感。

“哪儿生呢?要看到你和角色就存在着个‘生’字,你是你,角色是角色,相差得很远,这就是生。

”演员和角色天然存在着距离,不可能完全合二为一。

因此演戏是这一个体逐步走近、深入另一个体的过程,熟只是渐近的一个阶段。

仍以王宝钏“打比”:她是谁呢?相府千金;干嘛又挖野菜?跟她爹较劲儿呢……这点儿事谁都知道,用得着老去琢磨吗?用得着。

荀慧生说:“只要你每次都对角色有陌生的感觉,你就会发现原来还有许多细小的地方没注意,这些新发现就会引着你往角色深里头去,哪怕是戏演完了,它还会扯着你:某处某处还有点儿事儿没琢磨到家呢,下次再唱时,得把它弄明白了。

于是乎无尽无休,越研究越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