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风冷热泵机组与模块热泵机组的对比

合集下载

风冷模块热泵、水冷螺杆、水源热泵、地源热泵中央空调方案对比

风冷模块热泵、水冷螺杆、水源热泵、地源热泵中央空调方案对比

风冷模块热泵、水冷螺杆、水源热泵、地源热泵中央空调方案对比风冷模块热泵、水冷螺杆、水源热泵、地源热泵中央空调方案对比2014年8月一、项目概述本工程建筑总面积约10000m2,建筑功能为公共建筑。

二、设计条件:1.依据规范和图纸《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室外气象参数:天津市位置:北纬39°08′东径116°28′,海拔3.3米。

夏季大气压力:1004.8hpa冬季大气压力:1026.6hpa夏季室外通风计算干球温度:29℃夏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3.4℃夏季室外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6.9℃冬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11℃冬季室外采暖计算干球温度:-9℃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8M/S夏季室外平均风速:1.9M/S3.室内设计参数:三、负荷分析天津属于冬冷夏热地区,夏季需要设置冷源,满足空调房间的需要;冬季建筑需要提供热源供热,要设置合理的空调方案,首先需要对天津的气候条件进行了解,夏季最高温度在35℃以下,冬季最低温度在-12℃以上,根据实际的气象条件,选择合理、高效的空调冷、热源方案。

四、冷热负荷估算值五、空调主机方案比较以下分别从主机特点、初投资、运行费用、系统维护等方面对多种可选方案进行比较,以期选择最佳方案,确定性价比最高的系统形式。

目前市场上比较成熟的冷热源系统解决方案无外乎以下几种:1.冷源:A.水冷制冷机组(螺杆机组);B.风冷冷水机组(风冷模块);C.水源制冷系统;D.地源制冷系统;2.热源:A.市政热网;B.自建锅炉房;C.风冷热水机组(风冷模块);D.水源热泵系统;E.地源热泵系统;以上诸多系统,在投资、运行费用以及系统维护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为了能满足冬夏两季的应用,我们把以上各种方式组合成五种合理方案:◆方案一:风冷冷热水热泵机组中央空调系统方案;◆方案二:水冷机组+集中市政热网方案;◆方案三:水冷机组+自建燃气锅炉房方案;◆方案四: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方案;◆方案五: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方案;下面对这五种方案分别进行详细分析,比较其各方面的优缺点:* 比较原则:初投资均为各系统标准报价;电费统一为1元/度;气费统一为3.25元/Nm3;运行时间一致。

中央空调模块式风冷热泵机组、变频多联机组行、螺杆式水冷机组、水源热泵机对比分析

中央空调模块式风冷热泵机组、变频多联机组行、螺杆式水冷机组、水源热泵机对比分析

中央空调系统综合对比分析一、运行费用分析(一)参与比较的方案为模块式风冷热泵机组、变频多联机组行、螺杆式水冷机组、水源热泵机等空调系统。

(二)设备运行费用计算基本参数冷负荷:1157KW,热负荷:1250KW。

夏季运行天数:100天;冬季运行天数:120天;每天运行时间:8小时;综合功率因数0.6;电价:1.0元/度。

(三)、对比机型1、模块式风冷热泵机组运行费用分析主机18台,每台22 KW,主机总功率为396KW/378 KW,水泵总功率为120KW。

夏季电费:1.0元/度×100天×8小时×(22 KW×18台+120 KW)×0.6(使用系数)=247680(元)冬季电费:1.0元/年×120天×8小时×22 KW×18台+120 KW)×0.6(使用系数)=286848(元)全年合计:534528(元)/年考虑到本工地的实际情况,在冬季运行时,我方建议加装板式换热器,虽然会增加一定得费用(约5万元左右),但是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管网的热量,使运行费用大幅降至26万左右/年。

2、变频多联机组运行费用分析主机总功率为396KW/378 KW。

夏季电费:1.0元/年×100天×8小时×335 KW×0.6(使用系数)=160800(元)冬季电费:1.0元/年×120天×8小时×360 KW×0.6(使用系数)=207360(元)全年合计:368160(元)/年3、螺杆式水冷机组运行费用分析主机两台,主机总功率为455KW /440KW ,水泵总功率为120KW ,冷却塔功率为7.5KW。

夏季电费:1.0元/度×100天×8小时×(455 KW +120 KW +7.5 KW)×0.6(使用系数)=280800(元)考虑到本工地的实际情况,在冬季运行时,我方建议加装板式换热器,虽然会增加一定得费用(约5万元左右),但是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管网的热量,使运行费用大幅降至30万左右/年。

风冷模块、地源热泵、普通空调及集中供热初投资及运营费用对比

风冷模块、地源热泵、普通空调及集中供热初投资及运营费用对比

13万㎡三种方案对比明细表地源热泵中央空调风冷模块中央空调普通空调(壁挂机、柜机)及暖气特点对比1、外观:整幢楼由一台主机带动多台室内机,不影响外墙美观,室内机采用风机盘管,形式多样,配合装修,简单、大方。

2、性能:大大改善空气品质;可通过风管,向其它房间送风;空气分布合理,温度均匀,波动小,舒适。

3、维修:主机只有一台,便于维修保养。

1、外观:室外机较多会占用楼顶面积等,不影响外墙美观,室内机采用风机盘管,形式多样,配合装修,简单、大方。

2、性能:大大改善空气品质;可通过风管,向其它房间送风;空气分布合理,温度均匀,波动小,舒适。

1、外观:室外机影响房屋外观,且支撑铁架易生锈污染外墙,室内采用壁挂机,无法配合室内装修灵活布置。

2、性能:不能或不便引入新风,安装既占间,也不经济,空气分布不合理,温差大,波动大。

3、维修:室外机数量多,且安装在外墙,维修不方便。

使用寿命20—25年10-15年8—10年暖气开口费无无30元×119066m2=357.2万元暖气安装费无无暖气片:45元×119066m2=476.26万元暖气外管网:100万元(暂估)占用房间面积地下室150㎡楼顶需2900㎡的主机摆放面积5m2×670户=3350m2暖气及空调全部设备及安装费2216.41万元1816.4万元空调:1.5万元×670户=1005万元暖气:357.2+476.26+100=933.46万元合计:1938.46万元运行费用按年计算全年78.6万元149.53万元6KW/户×670户=4020KW夏季:4020KW×0.7×60天×12小时/天×0.65元/度=131.7万元冬季取暖费:119066m2×18元/m2=214.3万元全年运行费用为131.7+214.3=345万元15年运行费用78.6万元×15年=1179万元149.53万元×15年=2242.95万元345万元×15年=5175万元15年总支出2216.41+1179=3395.41万元1816.4+1495.3=4059.35万元1938.46+3450=7113.46对比系数 1.00 1.20 2.10。

多联机与模块方案对比

多联机与模块方案对比

方案对比海尔风冷模块式冷水机组多联机系统此类系统由室外主机和室内末端装置组成,通过室外主机提供空调冷/热水,由水管系统输送到室内末端装置,水与空气在室内末端处进行热交换来消除房间冷/热负荷。

是一种集中产生冷/热量,但分散处理各房间负荷的空调系统型式。

制冷剂系统以制冷剂为输送介质,采用变制冷剂流量技术,室外主机由室外侧换热器、压缩机和其他制冷附件组成,室内机由直接蒸发式换热器和风机组成。

一台室外机通过管路能够向若干个室内机输送制冷剂液体。

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量和进入室内各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可以适时地满足室内冷、热负荷要求。

总初投资: ~RMB200-250/m2;考虑到1 同时使用系数2 所有空调区域的即时负荷最大值小于各区域负荷最大值的和所以室外机冷量一般可小于室内机总冷量,节省初投资总初投资: ~RMB250-300/m2;一般选择室外机与室内机总冷量匹配(室外机本身可在一定的冷量范围内运行)室外机完成制冷循环的所有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室内机只是简单的热交换作用,两者互相独立,互不影响;室外机与室内机共同组成制冷系统,一台室内机发生故障时,会使整个系统平衡失调,对其它室内机工作产生影响;可单独对室内机或室外机进行改造;室内外机的改造需同时进行;室内机由于是简单的末端装置,所以任何厂家的末端都可以与室外机相配;只能使用与室外机同一厂家的室内机,选择余地小;任何形式的末端都可以与室外机相配。

各厂家均推出多种不同形式的室内机与室外机相配。

水系统管路不受长度和高度的限制;冷媒配管系统的长度、高度差均受一定的限制,但多数厂家通过流量分配技术可使总长在100m以内,高度差在30m以内,基本上可满足家用及商用需要。

多台机组并联时,水系统可以共用;两个不同冷媒系统不能共用;在北方地区可以与城市供热管网共用一套室内末端装置,在冬季提供暖气服务。

不能与城市供热管网共用室内末端装置。

制冷剂密封在室外机内,室内介质是水;水是环保的介质,对环境没有影响,不存在安全隐患;室内管路中的介质是制冷剂;制冷剂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同时会破坏大气层;包括室内外机、水系统、电气安装等部分;包括室内外机、制冷剂配管、电气安装等部分;制冷剂配管是室外主机的一个部件,随室外机一起安装完成;制冷剂配管安装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对制冷效果有决定性影响的工作;水管使用镀锌管,PPR管或铜管,通过螺纹连接,类似家用自来水管,安装方法简单;制冷剂配管需采用较昂贵的铜管,通过较复杂的焊接工艺连接;需要对水系统一些特有组件的安装知识有所了解;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使用各厂家独有的配件;电气部分:室内外机为独立系统,可以不连线,也可选择室内外联控系统进行连接;室内外机是一个整体,之间连线复杂,且有很多限制,否则会引起传输故障;低压水系统,管路压力不超过5公斤,不易泄漏,一般不需维修系统管路。

空气源热泵系统与中央空调及风冷模块的差别精选文档

空气源热泵系统与中央空调及风冷模块的差别精选文档

空气源热泵系统与中央空调及风冷模块的差别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空气源热泵系统与中央空调及风冷模块的差别当今主流中央空调,分为氟机系统与水机系统,其基本原理、构造、工艺标准,均形成于20世纪末。

20世纪中央空调与KOCHEM为代表的低温空气源热泵系统,有着天壤之别。

更高的冷暖兼顾表现,更高的配置带来更强大的低温环境适应性,注定了空气源热泵冷暖系统,是传统中央空调的全面升级版,注定成为“20世纪中央空调”的终结者。

技术标准不同中央空调、风冷模块起源于制冷需求,起初多为单冷机组,后续开始兼顾制热。

但主要设计方向为制热,在低温环境下制热表现差。

其冬季制热多依赖电加热,本身出水温度大多不超过45℃。

而空气源热泵源于制热,后期兼顾制冷。

对建筑而已,制冷是小难度,低温环境下制热是大难度。

通俗来看,风冷模块制热检测标准为7℃工况,设计工作范围在0℃以上。

而KOCHEM空气源热泵低温热泵工况检测标准为-7℃直至-12℃,设计工作范围在0℃以下。

两者技术优势不言而喻。

更严苛的环境适应性,要求更好的配置由于KOCHEM空气源热泵机组,要求冷热兼顾。

设计标准远高于常规中央空调、风冷模块。

在主机配置标准上,也就迥异于后者。

例如,中央空调多使用空调单冷趋向压缩机,而空气源热泵必须配置更高标准的热泵专用压缩机;空气源热泵蒸发器翅片间距,大于中央空调翅片间距15%以上,散冷、散热效果更佳;空气源热泵配置除了中央空调必配四大件(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蒸发器),还会增加中间经济器或闪蒸器,低温型号还加配使用喷气增焓压缩机。

科希曼电器有限公司,立足于先进空气源热泵技术,以新能源利用方式,为全球家庭与商业空间提供空气能冷暖一体化及中央热水解决方案。

广受行业赞誉的超低温技术,率先实现北中国区-25℃超低温实地正常运行,为解决北中国居民冬季清洁采暖、缓解大气污染及雾霾提供了极佳的解决方案。

模块化水冷、风冷冷水机组、VRV、螺杆机组、热泵机组、直燃溴化锂机组等中央空调比较比较

模块化水冷、风冷冷水机组、VRV、螺杆机组、热泵机组、直燃溴化锂机组等中央空调比较比较
電力驅動的製冷機的製冷係數COP比吸收式製冷機的熱力係數高,前者為後者的二倍以上。
制冷量调节方便
模块化风冷热泵
風冷熱泵機組的單台容量較小,宜應用於中小型工程
风冷系统因室外是风冷却,机组不能做到很大
稳定可靠、健康环保
并联技术、高效节能
人性化界面、智能化控制
强力除湿,
智能除霜。
结构简单
宁静、低噪
外观轻巧、全优设计
房间温度控制更精确、更舒适
模块化水冷螺杆式冷(热)水机
吸收式冷水機
組有合適熱源特別是有餘熱或廢熱等場所或電力缺乏的場所
机房面积最大
噪声大、振动大。半封闭压缩机或进口压缩机,噪声、振动可减小,但价格却高得多
制冷量调节方便,但耗电量减少不大
锅炉+风冷热泵螺杆式冷(热)水机
風冷熱泵機組的單台容量較小,宜應用於中小型工程
冬季供热受室外气温影响较大,除霜,既耗能,又影响供热
多台压缩机组合。运行可靠,安装、操作简便便
无需冷却水系统,可放置在屋顶或室外地坪上,减少机房面积
噪声振动较小
制冷量调节方便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無振動、無磨損,運轉可靠
转动部件少,故障率低,运行可靠
价格便宜,体积小
耗电量很少
寿命比螺杆式机组短。冷却水耗量比螺杆式机组大。
以LiBr水溶液为工质,对大气环境污染较少
噪声小,振动小。中小型机房可单台使用
空调
方案
适用性
可行性
可靠性
安全性
投资
能耗
运行费用
操作管理的方便性
环境影响
舒适性
美观性
调节性
锅炉+模块化水冷螺杆式冷(热)水机
适用于需要较大冷量的场合

模块机与家用机的比较

模块机与家用机的比较
两种空调形式的优缺点比较
空调形式
比较项目
风冷模块式冷热水空调机组
家用空调机组
投资
主机设备投资稍高,整个空调系统较家用空调系统高10~20%
系统比较简单,整个空调系统投资较低
运行费用
机组能效比高,节能显著。
能效比较低,运行费用比模块机组高20%以上。
装机功率
一般
装机功率较大
寿命
机组使用寿命长,大约为15~20年
新风
引入新风、排风方便,轻易的做到保证空调区空气的品质,购物环境好
引入新风不方便,不易的做到保证空调区空气的品质,环境差
室内装潢档次


Hale Waihona Puke 室外美观主机放置楼顶,不占用有效空间,建筑美观、安全
外机挂墙,建筑不美观、存在安全隐患
管路
水管路可以任意长,只需调整水泵扬程即可
氟管长度受限,太长能力损耗大,满足不了使用要求
备用能力


施工安装
简便
简便
维修费用


专人管理


机组使用寿命大约为10年
系统控制
微电脑模糊控制,末端风机三档调速。机组自动卸载。
单台现场控制,风机三档调速,机组不能调节输出负荷
室内管道介质
水,压力低
氟,压力高
介质泄漏
不易,不污染室内空气
易,污染室内空气
主机变负荷控制
易,节能
难,不节能
室内温度波动
温度波动小,人体舒适性较好
温度波动大,人体舒适性稍差,易患空调病

空气源热泵与模块机对比

空气源热泵与模块机对比

空气源热泵与模块机做中央空调、热水机的对比一.节能(1)热水如果酒店一天需用40吨水,空气源热泵与65模块机费用对比:制40吨热水所需热量为:Q=CM△T=1Kcal/kg.℃*40T*1000Kg/T*(55-15)℃=1600000Kcal 1600000Kcal÷860 Kcal/(KW·h)=1860.5(KW·h)空气源RSJ-380/S-820-C费用:1860.5(KW·h)÷38.5KW×9.1KW=440(KW.h)65模块机费用:1860.5(KW·h)÷69KW×18.8KW=507(KW.h)空气源RSJ-380/S-820-C比65模块机每天可以节约费用507(KW.h)-440(KW.h)=67(KW.h)虽然65模块机夏季可以得到热水,但春秋冬三季,比空气源费电,二者一年的热水费用总体相差无几。

(2)中央空调我们现在中央空调配置是6台RSJ-1800/MS-820-B,制热量是152KW×6=912KW;制冷量是142KW×6=852KW如果同样配置用130模块机制热需要:912KW÷138KW=6.6台;制冷需要852KW÷130KW=6.6台就是说配置相同的情况下,RSJ-1800/MS-820-B节约了一台主机,每年都可以节约一台130模块机的运行费用.二.寿命空气源热泵设计一年四季可以用,而模块设计是一年使用两季,冬夏二季。

从热水方面来说,模块机由一年用两季改成一年用四季,寿命会降低;中央空调方面,空气源热泵由一年365天使用改为一年使用两季,使用年数会增加,比模块机要长。

三.效果梧桐树酒店按四星标准打造,热水、空调都要让顾客感到舒适,力求达到顾客满意。

两者相比让顾客感受也有不同。

一是热水方面,当酒店接待大规模会议时,会出现集中用热水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式风冷热泵机组与模块热泵机组的对比
模块机组曾经在中国流行很广,厂商也很多,主要有麦克威尔、清华同方、盾安、捷丰、天加、吉荣、雅境、格力等,以及其它国内的二三流厂商。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国内二三线中央空调品牌、没有单机冷量介于30-100RT范围内的主力风冷热泵、以价格为生命线,占据着热泵的大片江山。

但如今,这种机组江河日下,市场欢迎程度和份额都在急剧下降。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a)机组冷量偏小。

由于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大项目不再接受小模块机组。

机组太多,占地面积偏大。

b)模块机组的性能已经完全不占优势。

特别在现在螺杆,涡漩压缩机的广泛运
用。

模块机组难以与之匹敌。

c)多机并联势必引发故障频频。

客户的口味已经从多机并联转向单台机组。

另外,我们从技术层面来分析模块机组的弊端:
寻根溯源,模块机实际上是有中国特色的商用空调产品,在欧美等地几乎没有这一形式的空调出现在市场上,例如,Trane、Carrier、York、Daikin等全球一线品牌都不生产此类空调。

我们分析其主要原由可能是:我国的一些空调厂商成立时间较短、研发人员对大型系统的设计经验不足、测试手段和装备不足以开发大型的空调系统,同时,大型空调系统的开发成本和风险也远远大于小型(20冷吨以下)的商用空调机组。

所以,很多国内的空调厂商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将20RT左右的单机并联入一个大系统的概念,这一做法不需要大量的人财物投入,技术风险亦较小。

但是,作为空调业界领导者和空调技术行业标准的发源地,Trane公司不介入此领域而开发制造成本更高的单机系统,其中的原因与模块机固有的缺陷有关。

a)噪声
目前市场上的模块机一般为20-24HP/模块,采用一到两台涡旋或活塞式压缩机,最多10个模块组成一台大机组。

在厂商提供的样本上我们可以找到其噪声指标。

但是,这一数据是单模块的数据,根据常识,若多台机组在一起运转时,噪声值会叠加而上升。

目前没有厂家能够提供多台模块(2至10台)一同运转时具体数据。

模块机厂商用单模块的噪声与其它厂商的大容量单台机组比较,显然有误导用户之嫌。

b)散热
同样地,模块机样本上标注的制冷、制热量是单模块的测试数据,此时,模块的前后左右均可进风。

当多台模块并联时,各模块的冷凝进风面显然大大缩小(如下图)。

由上图可以发现,模块机并联时,其原先单模块的主要进风面(左右侧)已经失去了作用。

我们知道,空调机组制冷和制热量的获得与冷凝器的换热效果有直接的联系,而冷凝换热与冷凝器的大小、型式,以及冷凝风量相关。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当多模块并联时,每个模块的进风面缩小导致每个模块的冷凝风量大大减小,影响每个模块发挥其额定的制冷或制热量。

而模块机厂商在其样本上标注的冷量是以单模块测试数据为基准的,其销售人员向客户介绍时会以这一基数作简单的叠加作为多模块机的数据。

显然,模块机并联时会性能有衰减、叠加数量越多其衰减约严重,其样本上并未显示这一需要关注的问题。

c)冬季化霜
冬季化霜问题的解决是考验所有风冷热泵机组的最严峻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到空调机组的正常制热效果。

而模块机的设计特点决定了它很难有效解决冬季化霜问题。

以下是相关的分析。

每个模块的冷媒系统都是独立的,其化霜的控制也是独立的。

假定其中的3号模块到了化霜的设定条件,开始化霜。

3号模块的动作为:压缩机和风扇停止、换向阀动作、
压缩机启动;当化霜结束时,压缩机关闭、换向阀恢复、压缩机和风扇重新启动。

其中风扇在化霜工况时需要关闭,以保证V字盘管内的冷媒压力不致过低、化霜更加彻底。

但是,由于此时2号和4号模块仍在进行正常的制热运转,3号机组的V字换热器有反向的气流通过(见上图所示),不能起到停止风扇的效果,所以,3号模块要彻底化霜很可能-必须延长化霜时间、减小化霜间隔。

同样地,其它机组也有类似的问题。

当冬季环境湿度较大、温度又较低时,这样的多模块机组就会发生多个模块频繁化霜、化霜不力等问题,甚至影响整个机组的正常制热。

d)流量分配
一般模块机组并联成为一台大机组时,会共用一台大水泵。

而每个模块的接驳接口大小均相同。

当并联的模块较多时,进入每个模块的水流量会因管路阻力的不同而有差异。

解决多机组并联时压差不同的方法是采用同程水管路设计,但显然每台模块机中没有位置来安装同程管路。

这样,获得较少流量的模块就不能提供足量的冷热量,严重的会频繁保护停机。

这一问题也会影响整个机组的运转和能力输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