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耕机结构解析图文
农业机械的结构及原理.pptx

是调节机组的工作幅宽,而是为防止漏耕和重耕进行的悬挂犁挂接调节。 二、悬挂参数的正确选择纵垂面内悬挂参数的确定:纵垂面内悬挂参数的合理
选择是决定铧式犁能否正常入土和耕深稳定的关键。纵垂面内的悬挂参数主要是 指上悬挂点与 2 个下悬挂点连线的垂直距离的大小。只有机构瞬心源自机构前方时 才能保证机组正常入土工作。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1
WORD 完美格式
第二节 犁体曲面的工作原理 一、犁体曲面的类型 犁铧与犁壁共同组成了犁体曲面,由于曲面的参数不同、性能不同,犁体曲面 可分为:翻土型、碎土型和通用型(又称:螺旋型、熟地型、半螺旋型)。 二、犁体曲面的的工作原理 从两面楔到三面楔的工作过程,理想土垡的翻转过程,理想土垡的宽深比的确 定。 第三节 犁体曲面的形成原理及设计方法 一、犁体曲面的形成原理 犁体曲面的形状对加工土壤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所应用的犁体曲 面的形状是经过长时间积累、不断修改、不断完善而形成的,是一个空间任意曲 面,不可能用数学的方法来真实的描述,只能是用近似的方法,用做图原理来形 成犁体曲面。犁体曲面的形成原理是由动线在空间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而成。 二、犁体曲面的设计要点 设计犁体曲面时所用的方法有三种:水平直元线法、倾斜直元线法、翻土曲线 法。其中,水平直元线法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广。水平直元线、导曲线、元线 角的变化规律是水平直元线形成犁体曲面的三大要素。犁体曲面的设计要点:1. 首先了解当地农业生产中耕地作业的基本要求;2.根据农业要求确定可能出现的 最大耕深;3.根据土壤性状及土垡稳定铺放原则确定宽深比K;4.根据作业要求 确定犁体曲面的工作性能;5.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制设计工作图。 第四节 犁体外载及犁耕牵引阻力 一、犁体外载特性 由于犁体曲面是一个既不规则又不对称的空间任意曲面,犁耕过程中,土壤对 曲面的作用力成为一空间任意力系,在一般情况下,他们不可能简化成为一个合 力。 二、犁耕牵引阻力及高略契金有理公式 犁耕牵引阻力:耕作时,作用在犁上的总阻力的纵向水平分力。该力与拖拉机 前进方向相反,可由拖拉机的牵引力来平衡。高略契金有理公式的正确表达及主 要含义。该公式的最大贡献是考虑了速度对犁耕牵引阻力的影响,但公式经常用
1wg-6微耕机的构造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
一
、
概 பைடு நூலகம்
随 着 农 业 机 械 现代 化 的 发 展 . 微 耕机在我 国山地 、 丘 陵地 区 需求量较大 . 成 为我 国 山地 及 丘 陵 地 区 不 可 缺 少 的农 艺 手 段 对
检 查 燃 油 系 统 是 否 吸 人 气 体 .如 果 吸 入 气 体 检 查 油 管 接 头 是 否松 动 检 查 燃 油 滤 清 器 和 空 气 滤 清器 是 否 堵 塞 若 以上各项均无问题 . 应对 气缸进行压缩压力测试 . 判 断 是 否因气缸 、 活塞 、 活 塞 环 等 磨 损 漏 气 或 气 门 密 封 不 良而 造 成 的压
摘要: 本文 介 绍 了 1 w g - - 6 微 型耕 作 机 的整 体 布局 、 常见 故 障的诊 断 与 排 除 、 维护 与保 养 等 内容 。 1 、 ) l 字一 6微型 耕 作机 是 在 R D8 1 型耕 整 机 的基 础 上 , 进行 改进 设 计 的 新产 品. , 该 产品 结 构合 理 , 性能优越, 轻便 灵 活 , 可 靠性 好 , 使 用 寿命 长 等优 点 。耕耘 机 灭 茬整 地 机 械 在 我 国 山地 、 丘 陵地 区需 求量 大 , 成为 我 国山地 及丘 陵 地 区不 可缺 少的 农 艺手 段 , 是 农 民增 收 , 解放劳动力, 调 整 农 村产 业 结构 ,
促 进 经 济 效 益 和 社 会 效 益 的增 长 二、 1 wg 一 6微 型 耕 作 机 的 整体 构 造 1 w g 一 6微 耕 机 利 用 5 . 6 k w手 扶 拖 拉 机 动 力 .通 过 新 增 加 的 变 速箱 . 使 其 壳 体 与手 扶 拖 拉 机 行 走 变 速 箱 刚 性 连 接 , 刀 辊 安 装
微耕机的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微耕机的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张柯柯,卢剑锋,张富贵(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贵阳550003)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微耕机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加。
为此,在收集整理不同土质情况下微耕机的工作数据基础上,通过理论探讨,分析了微耕机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的选择;系统地阐述了微耕机的整机设计方法和过程;最后,采用有限元以及图表分析方法对工作部件进行受力分析与校核。
关键词:微耕机;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中图分类号:s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88X(2012)04-0058—04O引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微耕机以其体积小、质量轻、灵活性强和能适应多种作业环境等特点,需求量在不断地提升。
目前,国内对微耕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整体性能、制造工艺和适合当地特色的配套机具研发上。
例如,山西省研制出的l G D一40型直流电动多功能微耕机,可实现一机多用;张晓东等研发了一种适合棚室作业特点的微耕机具,可以解决由于棚室空间狭小普通微耕机操作不便和棚室边缘耕作死角问题;云南大学对微耕机刀辊半径设计、旋耕刀具设计和微耕机速比系数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等¨。
J。
目前,就中国的农机市场来说,微耕机的机型并未形成完整成熟的体系,技术相对落后,同时没有详细的关于微耕机的设计资料。
为此,本文详细综述了微耕机在整体框架设计中所涉及到的技术支持以及参考结论,并对微耕机关键工作部件的参数设计予以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对于微耕机结构的设计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微耕机的总体设计1.1整机的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微耕机主要由工作部件、机架、传动系统和动力等部分组成,如图l所示。
目前,国内销售的微耕机收稿日期:20l l一07一12基金项目:贵州大学自然科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09—036)作者简介:张柯柯(1986一),女,浙江台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E—m a i l)zl【ka nn@126.c∞。
第四节旋耕机的构造与原理-PPT课件

第四节 旋耕机的构造
机架 传动系统 旋转刀轴 刀片 耕深调节装置 罩壳 等组成
第四节 旋耕机的 构造
传动系统 旋转刀轴 刀片
旋耕机的类型
1、按旋耕刀轴的位置:分为横 轴式(卧式)、立轴式(立式)、斜 轴式。 2、按与拖拉机连接型式可分为 牵引式、悬挂式。 悬挂式:又分:三点悬挂、直接连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耕机的传动
旋耕机刀排列
使旋耕机在工作中不漏耕与堵塞,并使刀轴受力均匀满足下列要求: 1)刀轴上的刀片应按一定顺序入土,使阻扭炬较为均匀 2)采用非对称刀片时,左、右弯刀片应尽量交错入土以减少刀滚上的 轴向力。 3)在同一小区内工作的两把刀片切土量应相等以保证工作质量。 4)相邻刀片的角度差应尽量大些,以防夹土和堵塞(一股应在60°以 上)。 5)刀片排列应尽量规则便于制造和使用,一般多采用螺旋线排列。 图为一种侧边传动刀片的排列及入土顺序展开图,根据展开固可以看出 刀片的排列是否合理,并可用它来作为重新排列的依据。
旋耕机刀排列
刀片运动轨迹分析
x R cos ωt v t m
yR sin ωt
旋耕机----刀端点轨迹
旋耕机刀轴及刀轴
• 刀轴 • 刀:a 弯刀;b 凿型;c 直刀
旋耕机刀
分组立式耕耙犁
耙地
园盘耙
缺口耙
第四节 旋耕机的 构造与原理
一种由动力驱动工作部件 以切碎土壤的耕作机械。兼有 耕翻和碎土功能,一次作业即 能达到土碎地平的效果,而犁 耕很难一次造成土壤松碎、地 表平整而满足播种或插秧的要 求,必须再经过整地才能进行 种植作业。因此,用旋耕机耕 地可大大缩短耕整地的时间, 有利于抢农时和提高功效。
旋耕机的类型
1、按旋耕刀轴的位置:分为横轴式(卧式)、立轴式(立式)、斜轴式。
旋耕机的构造及原理课件

定期对齿轮箱和轴承进行润滑保养,保证 其正常运转。
清理保养
安全操作
经常清理旋耕机上的泥土和杂草,保持机 器清洁卫生。
操作旋耕机时要注意安全规范,避免超载 和违规操作。
05
旋耕机发展趋势及前 景展望
旋耕机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
01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旋耕机的智能化程度将越
来越高,能够实现自动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的作业。
旋耕机的构造及原理课件
目录
• 旋耕机概述 • 旋耕机构造 • 旋耕机种类及特点 • 旋耕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 旋耕机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01
旋耕机概述
旋耕机的定义
01
旋耕机是一种由拖拉机动力输出 轴驱动的农田耕作机械。
02
它通过旋转刀片将土壤切碎并混 合肥料,达到耕整地、碎土、混 肥的目的。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旋耕机能够实现土壤的深耕细作,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THANK YOU
旋耕机的特点
旋耕机具有碎土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与传统犁耕作业相比,旋耕机能够更 快地完成耕作,并减少土壤板结和水 分蒸发。
旋耕机的应用范围
旋耕机广泛应用于水稻田、蔬菜地、果园、旱地等各类农田 。
它适用于不同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 土壤环境。
02
旋耕机构造
旋耕机的主要部件
多样化
02
旋耕机的种类和功能将越来越丰富,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作
物的种植需求。
环保化
03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的共识,旋耕机的环保性能将越来
越受到重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旋耕机市场发展前景
新型农民培训——拖拉机构造与使用 图文

通过改变不同的齿轮(或齿套)啮合,改变传动比,使拖 拉机改变行驶速度和扭矩。
基本组成
箱体 动力输入轴 动力输出轴 中间传动轴 固定齿轮
滑移齿轮 接合套 变速杆 拨叉 拨叉轴20 Nhomakorabea 变速箱
21
变速箱
变速器操纵机构 机械式变速器的操纵机构通常由换挡机构和锁止机
构两大部分组成。 换挡机构
该机构的功用是拨 动滑移齿轮(或接合套) ,使其与相应的齿轮( 或接合套)啮合或分离, 实现挂挡或换挡。
54
磨合
1、发动机先由低速、中速、高速,即由小油门、中油门、大油门的顺
序,依次运行各5分钟。
2、动力输出轴空载磨合低速、高速各运转5分钟。
3、液压系统磨合在中油门位置升降悬挂机构数次,在悬挂面构挂上质
量约500-800KG重物在大油门下运转,全行程上升与下降不少于20次。
在拖拉机静止情况下,发动机以低、中、高速运转,平稳地向左及向右操
液压系统
43
悬挂系统
44
悬挂系统
45
阻力调节
油缸中有压力,农具靠油压维持在某一工作状态。 当牵引阻力变化时,通过力传感机构迅速反应到液压系统,使农具升、 降,牵引阻力基本保持一定。 当地面起伏不平时,耕深比较均匀,发动机负荷波动比较小。 当土壤比阻一致时,耕深均匀。当土质不均匀时,耕深不均匀。发动机 负荷波动不大。
纵方向盘各10次,观察拖拉机前办左右转向的随动情况,声音是否正常,
操纵方向盘是否轻便、平稳。
4、拖拉机空驶及负荷磨合60个小时。空驶磨合时在低速下进行转弯
操作和适当地使用单边制动器,并在高速下试验紧急制动。空驶磨合后,
当拖拉机技术状态完全正常时方可进行负荷磨合,负荷磨合时负荷由小到
第3章 犁体曲面

2、使用时,指导调整耕深。
17
§3-2犁体曲面的形成原理
点的运动→线;线的运动→面;面的运动→体 直线的运动→直纹面;曲线的运动→非直纹面 铧部:输送作用 胸部:碎土作用 翼部:翻土作用(β↑)
18
一、水平直元线形成的犁体曲 面——直纹面:
1、曲面的构成线——水平直线(元线、母线) 2、导线(曲导线):元线上某一定点沿此线运动(空间曲线)
形状:包络抛物线+一段直线 位置:翻土或碎土为主 3、运动规律:推土角θ=f[z] 取曲线的不同部分,效果亦不一样,在胸部时,也在翼部,既影 响碎土性能,亦影响翼部翻土性能。
11
一、铧式犁体工作原理
1、二面楔子工作原理 由两个面,一个刃口组成。 •楔刃垂直于前进方向: 裂纹随角度的增大而增加,使土壤松碎、断裂(碎土角α)
•楔刃垂直于地面: 将土壤推向一边(推土角θ)
•楔刃与前进方向一致: 翻土作用(翻土角β)
12
一、铧式犁体工作原理
2、三面楔子工作原理 三个面(1个工作面、2个支承面) 两个刃(铧刃、胫刃) 三个角(α、β、θ)
华南农业大学 工程学院 杨丹彤
37
第四章 耕整机械
2019/11/26
华南农业大学 工程学院 杨丹彤
38
第四章 耕整机械
2019/11/26
华南农业大学 工程学院 杨丹彤
39
2、胫刃线BC
南方系列犁:C靠右边,因为土壤有 自然休止角;
北方系列犁:C靠左边,因为Fra bibliotek前犁 刀。H=b±2cm 粘土砂土+
微耕机结构解析图文

微耕机结构解析图文
微耕机安装上不同的配件可以开沟、起垄、培土、打药、播种、旋耕、松土、中耕、深耕、除草、施肥、喷药杀虫、喷淋、收割、铺地膜、抽水浇地、开荒、发电、喷淋、碎草、根茎收获、复土、开深沟、施底肥、偏培土、埋葡萄藤、扶垄、田间运输等,微耕机更是在国内销售到各个地区受到了广大农户的一致好评。
微耕机的主机由发动机、变速器和减速齿轮、驱动轮几部分组成.发动机的动力经变速箱、驱动轮传动机构传递到驱动轮上,可使微耕机在地面上行走。
如果将驱动轮卸下来换上旋耕刀就可以进行旋耕作业.
如果更换上其他部件,还可进行开沟起垄、锄草等作业项目。
另外使用一些培土和喷药等配套机械时,将发动机动力通过动力输出机构和这些机械连接即可进行作业。
致农微耕机:
微耕机的主机结构根据发动机动力传递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胶带张紧离合式传动机构的微耕机,即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三角带传递到变速器上.这种传动机构结构简单,因此微耕机的制造成本低,主机价格一般在3000~4000元,目前国内大部分厂家生产的微耕机都是这种形式。
这种机型的缺点是工作负荷大或张紧轮因调整不当而张紧力不够时,会因三角带打滑而造成动力损失。
三角带张紧力过大时,在主、被动轴上会产生较大的径向力而又增加转动阻力,也会造成动力损失。
另一种是摩擦片式离合器传动机构的微耕机,即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由摩擦片式离合器传递动力,和前一种结构的微耕机相比,动力损失小,但制造成本高,因此主机价格也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耕机结构解析图文
微耕机安装上不同的配件可以开沟、起垄、培土、打药、播种、旋耕、松土、中耕、深耕、除草、施肥、喷药杀虫、喷淋、收割、铺地膜、抽水浇地、开荒、发电、喷淋、碎草、根茎收获、复土、开深沟、施底肥、偏培土、埋葡萄藤、扶垄、田间运输等,微耕机更是在国内销售到各个地区受到了广大农户的一致好评。
微耕机的主机由发动机、变速器和减速齿轮、驱动轮几部分组成。
发动机的动力经变速箱、驱动轮传动机构传递到驱动轮上,可使微耕机在地面上行走。
如果将驱动轮卸下来换上旋耕刀就可以进行旋耕作业。
如果更换上其他部件,还可进行开沟起垄、锄草等作业项目。
另外使用一些培土和喷药等配套机械时,将发动机动力通过动力输出机构和这些机械连接即可进行作业。
致农微耕机:
微耕机的主机结构根据发动机动力传递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胶带张紧离合式传动机构的微耕机,即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三角带传递到变速器上。
这种传动机构结构简单,因此微耕机的制造成本低,主机价格一般在3000~4000元,目前国内大部分厂家生产的微耕机都是这种形式。
这种机型的缺点是工作负荷大或张紧轮因调整不当而张紧力不够时,会因三角带打滑而造成动力损失。
三角带张紧力过大时,在主、被动轴上会产生较大的径向力而又增加转动阻力,也会造成动力损失。
另一种是摩擦片式离合器传动机构的微耕机,即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由摩擦片式离合器传递动力,和前一种结构的微耕机相比,动力损失小,但制造成本高,因此主机价格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