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起源说

合集下载

从我国的教育起源说起

从我国的教育起源说起

从我国的教育起源说起从所及的资料看,关于教育的起源有三种不同的论述,即⽣物起源论、⼼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在我国关于这⽅⾯的论述还有考古说和古籍说。

我国考古说认为,中华⽂明源远流长,教育发展的起点,可追溯⾄远古的原始社会,随着早期⼈类的产⽣,教育活动就在中华⼤地上萌芽了。

古籍说是说在古籍中有许多关于原始时期教育的记载,《韩⾮⼦·五蠹》有“上古之世,……有圣⼈作,钻燧取⽕,以化腥臊,⽽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燧⼈⽒”的记载。

《⼫⼦》载有“燧⼈上观⾠星,下察五⽊。

燧⼈之世,天下多⽔,故教民以渔。

”和“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

”《⽩虎通》载有“古之⼈民皆⾷禽兽⾁。

⾄于神农,⼈民众多,禽兽不⾜,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耜,教民农耕。

”《易经·系辞下》载有“包牺⽒没,神农⽒作。

斲⽊为耜,揉⽊为⽾,⽾耨之利,以教天下。

”《孟⼦·滕⽂公上》也载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五⾕熟⽽民⼈育。

”但是这些论述和记载有⼀个共同的特点,说的是⼀种与⼈类共始终的并与⽣产劳动相结合的活动,不是指是统治者所倡导的和所要发展的并有专门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

教育作为统治者所倡导和所要发展的⼀种社会活动起源于何时?在过去论述中(包括所及的教育学)只说了什么时候有学校存在,⾄于教育产⽣的时代背景、教育内容等都没有涉及。

关于这⽅⾯的问题,愚见以为《庄⼦》⼀书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庄⼦说:“逮德下衰,及燧⼈、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不⼀。

德⼜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不顺。

德⼜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

”(《庄⼦·缮性》)这⾥得先说说的“治化”的含义,所谓“治”远远没有我们今天所说的“治理国家”的含义那样⼴泛,“治”是指规范⼈的⾏为,“化”是指“教化”,“治化”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育”。

这样理解有何依据?庄⼦说:“及⾄圣⼈,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跂仁义以慰天下之⼼。

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属于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知识点,考察重点为代表人物和理论名称以及理论观点的匹配,其中考试频率较高的三个理论分别是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这部分考情主要是考察客观题,尤其是单选题,在这里考生需要掌握以下考点:(一)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观点1.代表人物:朱熹、所有宗教2.观点: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体现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3.评价: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非科学的。

例:问人从哪里来,他们认为是女娲造人的。

(二)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1.代表人物:沛西•能、利托尔诺2.观点: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生存本能。

利托尔诺:动物尤其是略为高等的动物,完全同人一样。

生来就有一种由遗传而得到的潜在的教育。

沛西·能: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相应的种族生活的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3.评价:它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仅从外在行为的角度而没有内在目的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从而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4.地位: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标志着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口诀:“本能生利息”,本能—生存本能,生—生物起源说,利—利托尔诺,息—沛西•能)例:生物起源说强调一是动物,二是本能,故违背了教育的三个特点即有目的、培养人、社会活动。

(三)心理学起源说1.代表人物:孟禄2.观点: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心理起源说批判了“教育生物起源论”不区分人类教育与动物本能的庸俗教育观点,认为教育只存在于人类社会,而动物界不存在人类的教育。

3.评价:从表面上看,这种观点不同于生物起源说,其实离生物起源说不远。

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模仿”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即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

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起源

一、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主张生物起源的代表人物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勒图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等。

法国社会学家勒图尔诺(Charls Letourneau,1831一1902)在其所著《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

他说:“动物尤其是略为高等的动物,完全同人一样,生来就有一种由遗传而得到的潜在的教育。

”他根据对各种动物生活的观察,认为在动世界里存在着如母隼教幼隼,母鸭带雏鸭,燕雀、欧棕鸟等各种禽类的示范与学习,兽类中的母熊教幼熊、雌象教幼象以及老兔教小兔等。

他甚至说:“在脊椎动物中,人们已经可以确认存在着有意识的教育”,如小鸡、狗、猴等。

勒图尔诺由这些观察坚定地得出结论;“从观察得到的,互相有联系的许多事实已无可争辩地向我证实:兽类教育和人类教育在根本上有同样的基础,由人强加的人为的教育,可以动摇甚至改变动物的,被称为本能的倾向,并反复教它们具有一些新的倾向,为取得这一结果,通常只要让年幼动物反复地练习并恰当地利用奖励也就够了。

由此不难看出,人类教育的进行与动物的教育差别不大,在低等人种中进行的教育,与许多动物对其孩子进行的教育甚至相差无几。

”勒图尔诺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把动物界生存竞争和天性本能看成是教育的基础。

按照他的看法,动物是基于生存与繁衍的天性本能而产生了把“经验、”“技巧”传给小动物的行为的,这种行为便是教育的最初形式与发端.英国教育家沛西.能(Sir Thomas Perey Nunn,1870-1944)1923年在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的主席演说词《人民的教育》中指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我之所以把教育称之为生物学的过程,意思就是说,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主要观点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其目的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利托尔诺,英国的沛西、能;主要观点是,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尤其是高等动物,生来就具备一种由遗传而得的潜在的教育能力,从而使后代能持续地维持下去。

评价为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为美国的孟禄,主要观点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而此种无意识的模仿不是习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评价为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劳动起源说:主要观点为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评价为提供了理解教育起源和教育性质的一把“金钥匙”。

2、雅典和斯巴达教育对比(1)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不同:以农业国、实行奴隶主阶级专制政治的斯巴达,采取严格的集权领导,把儿童视为国有;政府官员及社会成年人对青少年履行监管的义务,青少年必须服从;教育开支由国家负担,青少年免费接受教育。

而商业发达,实行奴隶主阶级民主政治的雅典,对教育则采取放任政策,把教育子女视为家庭的职责,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并交纳学费,都是家长应尽的职责。

(2)培养目标不同:斯巴达统治者对内施行暴政;对外则实行防御、侵略政策,以训练勇敢善战的士兵为重任,女子也不例外。

雅典为使奴隶主子弟有条件参加政治和经济活动——机身政界和经营贸易,则竭力培养其成为身强力壮、品德优良、多才善变而且有文化修养的和谐发展的人、即公民。

(3)教育机构不同:斯巴达为锻炼战士,由国家为7——18岁的男子设立兵营式的教练所,为18岁以上的男子设立青年“士官团”,借军事编制,行尚武教育。

雅典则由私人设置多种类型的学校,如体操学校、音乐学校、文法学校、修辞学校,以及哲学家的学园等。

(4)教育内容不同:斯巴达的教练所和士官团以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为主。

雅典则在体育习武之外,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修辞学校和哲学家的学园则提倡水平较高的理论科目的讲授和争辩。

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起源关于教育的起源学术界有种种说法,迄今为止,《教育大辞典》中收集的教育起源主要有四种:一种是以利托尔诺和沛西能为代表的生物起源论。

二是以美国教育史专家孟禄为代表德尔心里起源论。

三是以苏联教育史专家麦丁斯基和巴拉诺夫为代表的劳动起源说。

四是以我国学者杨贤江和钱亦石等人为代表的需要起源说。

利托尔诺在《各种人种教育演化》一书中提出,教育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早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着。

他认为动物生存斗争的本能是教育的基础。

它们为了自己的种类的生存,把自然赋予它们的固有本能作为“知识”、“技能”传给幼小的动物。

教育生物起源论的错误在于:没有从根本上区别人类社会和生物界是属于两个本质上不同的世界。

没有意识到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生物界是不可能产生和存在的。

孟禄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批判了利托尔诺的生物起源论。

他把教育看作是儿童模仿的本能,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教育过程的实质。

因此,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本能模仿。

显然,这种教育心理起源论,否认了人类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对不同社会全体成员,特别是对儿童传授与学习知识经验、经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体力以及培养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因此,孟禄的教育心理起源论是不正确的。

苏联的教育家在批判和否定了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劳动起源论。

其主要观点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延续发展,就必须从事劳动生产去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并且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把知识、技能和经验传给下一代,这便是教育的产生。

我们现在认为,从恩格斯提出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理论来看,教育劳动起源论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

但是从某些层面来说,它还存在一些缺失,人类创造的语言是先于教育产生的,它是教育产生的一个前提条件,没有语言是不能进行教育活动的。

劳动起源论未能正确揭示语言先于教育的存在,而强调二者是同时产生的,这是不符合事实的,是一个明显的缺失。

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学者从人活动的内在动机出发,认为教育起源于社会文化传递、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个体的社会化需要。

教育的起源代表人物及评价

教育的起源代表人物及评价

教育的起源在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当中属于重要的考点内容,主要是以单选题为主的形式进行考查,常见的考查的方式也主要是学说、观点、人物的对应为主。

(一)生物起源说
1.观点: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生存本能。

2.代表人物:沛西·能、利托尔诺
3.评价: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标志着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但是生物起源说只是从外在行为的角度而没有内在的目的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因此,生物起源说不科学的地方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而是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了。

(二)心理起源说
1.观点: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2.代表人物:孟禄
3.评价:心理起源说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虽然从表面上看不同于生物起源说,但其实离生物起源说不远。

如果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模仿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不是文化和社会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也就是说是本能的,而这种本能是人类的本能,不是动物的本能,因此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三)劳动起源说
1.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2.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
3.评价:劳动起源说是第一个提出的正确的教育起源说,该学说是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

苏联的教育学家以及我国的教育学家大都认可这一观点。

前苏联教育家巴拉诺夫在其著作《教育学》中说到:为了使年轻一代在同大自然的可怕威力斗争中不致牺牲,为了使人不变为野兽,便产生了进行教育的必要性。

国内关于教育起源的各类观点

国内关于教育起源的各类观点

课堂讨论及课堂作业:作业要求:可自由组合相互讨论(约5~10分钟),思考讨论后作适当书面记录,理清个人思路,课堂上口头陈述。

以下是国内关于教育起源说的十种代表性观点。

(1)请选择其中你所认可的起源说,并作适当解释。

(2)如不同意其中任何一种,请给出另外的起源说并解释之。

(3)你亦可经过自己的审慎思考,批判各种起源说中的任何一种甚或几种(批判乃理性之批判而非任意妄为不负责任的胡乱批判)。

1、前身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古猿的教育(孔智华、陈晓菲)。

2、需要说:(1)生产劳动需要说,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的需要(沙毓英,董畹倩);(2)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说,认为教育起源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毛礼锐等);(3)社会生活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说,认为教育起源于社会生活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厉以贤、胡德海、孙培青等)。

3、人生发展说:教育起源于以劳动为核心的人生发展(程大虎)。

4、社会化影响说:教育起源于产生了语言后人类对年幼一代所施加的社会化影响(马兆掌)。

5、超生物经验的传递和交流说:教育起源于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超生物经验的传递和交流(桑新民)。

6、交往起源说:教育的形态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叶澜)。

7、文化起源活动说:文化活动产生教育(毕诚)。

8、知识传递起源说:(1)知识传授是教育的最初形态(郑金洲);(2)知识授受起源说,认为知识授受是教育的最初形态(沈剑平)。

9、前提-条件说:类人猿传递经验的活动是教育起源的“前提”,生活需要、语言等是条件(田玉敏)。

10、军事训练说:教育起源于军事训练(罗世烈)。

资料来源:瞿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138-139.。

教育的起源学说

教育的起源学说

教育的起源学说
教育的起源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问题,许多学者和哲学家都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观点。

以下是几种著名的教育起源学说:
1. 生物起源学说:这个学说认为教育的起源是基于生物学的进化过程,人类天生具有学习和教育的本能,这种本能是为了适应环境和生存而发展出来的。

2. 文化起源学说:这个学说认为教育的起源是基于文化的发展和演化,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为了传承和维护文化而产生的。

3. 劳动起源学说:这个学说认为教育的起源是基于劳动的需要,人类在劳动中需要学习各种技能和知识,教育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力而产生的。

4. 社会起源学说:这个学说认为教育的起源是基于社会的需要,教育是为了培养人们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而产生的。

5. 心理起源学说:这个学说认为教育的起源是基于人类心理的发展和需要,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类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实现个人潜能而产生的。

以上这些学说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和理论,但它们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争议。

因此,教育的起源仍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话起源说
是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有这种观点,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也有人持有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它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受到当时人类社会起源问题上认识水平的局限。

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能。

主要观点是: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

生物起源学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其他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相似性,比起神话起源说来,是一个大的进步,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其根本错误在于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其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质的差别。

3、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为美国教育史家孟禄。

主要观点是,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这种观点不同于生物起源说,但是仔细考虑,却也离生物起源学说不远。

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的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也就是说,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

只不过,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

以上三种教育起源学说大致反映了人们认识教育起源的历史过程:从神话起源到生物起源到心理起源,具有一定历史的进步性。

但这三种学说没有能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没有揭示出教育起源的内在动力和社会原因。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前苏联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以及我国的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大都认可这一观点。

“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第一,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第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第五,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