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课件PPT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课件PPTPPT、优质教学课件

徐霞客的一生,是( ( )的一生,是( ( )的一生。
)的一生,是 )的一生,是
2.课外阅读有关徐霞客的故事和书籍,用一百 字的篇幅简单介绍徐霞客。
(2)他们不知这些危险,只知道什么呢? 蝉只知——高居,悲鸣、饮露, 螳螂只知——委身曲附欲取蝉,
黄雀只知——延颈,欲啄螳螂, 5.致命错误啊!快劝劝他们吧
排练一下,呆会儿表演表演吧。 分小组排练。师巡视,关注各组参与情况,并重点了解其中有创 意的一组的表演。 9.指名一至二组上台表演,师可客串猎人。有时又可跳出来,提 醒大家注意观察细节。
在细节处教师可相机提醒关注,并引导用语言表达。 如:在小熊装死时,问:“他装得像吗?”并追问“哪里像”。 在营救行动的关键之处教师可提示:嘘!成败在此一举啦!注意!

生自由说,在劝说中自我感悟道理。 6.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或经历过同样的事?说出来,让我们 也引以为戒。
联系实际说。 7.齐读阅读提示,警醒自己。 四、拓展。 1.寥寥 58 个字,却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悬念重重,波澜起伏的故 事,让我们有这么多感悟,作者真了不起!这个故事是谁带给我
230
们的 呢?
(这样的定调会使学生的表演故事性更强。)
5.别光顾着发愣啊!快想想办法呀!看谁的办法最好,大胆想象
233
吧!
6.分小组讨论。
7.简略交流汇报。 师可通过点评引导学生注意创新情节尽量符合小动物本身的特 点 ;引导学生创新情节力争有波澜。
如:你的办法利用了小兔的长处,真妙! 你的故事峰回路转,真让人着迷。 同时师略作追问,使学生思维更深入,方案更具体。 8.那你们就
他写的游记,既是地理学上珍贵的文献,又是 笔法精湛的游记文学。

学习目标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PPT精品课件:阅读大地的徐霞客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PPT精品课件:阅读大地的徐霞客PPT、优质教学课件

结论:能量既不会 式
,也不会
,它只会从一种形
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 个物体而能的总量
,这就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也 称

小组讨论: 1电风扇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与电动机获得的机械能相等吗?如 不相等, 是否意味着能量不守恒? 2我国有句谚语“要使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比喻现实 生活中不 可能的事,请大家分析此比喻是否有科学道理?
A、淀粉
B、蛋白质
C、水
D 、 醋 酸 2.曾作为
冰箱制冷剂,但因破坏臭氧层而被禁用的是 ( ) A、甲醇
B、
甲醛
C、氟里昂 D、乙醇
3、在西部大工业开发中,投资兴建的“西气东输”工程,将西部蕴藏 的丰 富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地区,这里所指的“西气”的主要成 分 是 ( )
A、CO
B、H2
C、CH4
象也不会自发地发生,即手和竹竿可可能自发地降低温度, 而使人的位置升高,竟着一过程也不违反能量转化和守恒定 律。 【学生举例】 自然界中有大量的现象表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 你能举出哪些例子? 【板书】 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有一定的方向性。 【课时小结】 1、本节课的收获? 2、你还想知道:

式 甲





丁 烷 乙 烯

五、活动三:探究丁烷的元素组成
1、点燃打火机,观察并记录丁烷的火焰颜色
_。
2、在丁烷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有
出现。此现象说明丁烷燃烧的产物中有 物质。
3、将烧杯取下,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烧杯内壁后重新将烧杯罩在火焰 上,
观察到的现象是 _ , 此 现 象 表 明 丁 烷 燃 烧 的 另 一 产 物 是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课件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课件
閱讀大地的徐霞客
徐霞客,名宏祖,字振之,號霞客。他是我國明代偉大的地理學家 和旅行家。
徐霞客於明朝萬歷十四年(公元1586年)出生在今天江蘇省江 陰縣一個封建地主家庭裡。他一生淡泊功名,不入仕途,而遊山成 癖,“半若痴頑半若顛,攪擾天地年復年”。他從二十二歲起,直 到五十六歲逝世時為止,三十四年的時間,在一不受當時政府的委 派,二沒有國家的任何資助的情況下,隻身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足 跡遍及江蘇、安徽、浙江、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福建、 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十六個省。他的旅 行日志經過後人整理成書,留給我們一部洋洋四十餘萬言的巨著 《徐霞客遊記》。霞客可稱得上是一位奇人。他的奇處在於他在地 理科學上的傑出成就和貢獻,《徐霞客遊記》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徐霞客的科學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面的。他在山脈、水道、地質、地 貌等方面的調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 他對石灰岩地貌的考察和研究。他是世界上對石灰岩地貌進行大規 模的考察,並作了詳細記錄和深入研究的第一人,西方學者做他這 樣同類性質的工作比他要晚一、二個世紀。而且,在當時地理學的 各
又有一次,他在湖南茶陵,聽說當地有個麻葉洞,洞裡 有神龍或者精怪,不是有法術的人,都不敢進洞。徐霞客不 信神怪,他出了高價雇個當地人當向導,進洞考察。徐霞客 在旅途中,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把當天見到的聽到的都詳細 記錄,即使在荒山野林裡露宿的日子,也總是在篝火旁,伏 在包袱上堅持寫日記。公元1641年徐霞客去世後,留下 了大量日記,這實際上是他的地理考察記錄。經過他的實地 考察,糾正了過去地理書上記載的錯誤,發現了過去沒人記 載過的地理現象。
徐霞客在他二十二歲那年,開始離家外出遊歷。他先後 遊歷了太湖、洞庭山、天台山、雁盪山、泰山、武夷山和北 方的五台山、恆山等名山。每次遊歷回家,他跟親友談起各 地的奇風異俗和遊歷中的驚險情景,別人都嚇得說不出話來, 他母親卻聽得津津有味。

五年级下语文课件-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语文课件-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北师大版

徐霞客故居
2009年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副市长 成岳冲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交提案,建议将 徐霞客出游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
qiè
抢劫

行囊
锲而不舍
荒野露宿
朗读课文,在课文中有一段话概括了徐霞 客的一生,找到这段话,读一读。 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 ,写成了 《徐霞客游记》这本千古奇书。
•人奇在何处?
•书奇在何处? •奇人怎样写出了奇书?
放声朗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徐霞 客与其他读书人有什么不同? 徐霞客却卓尔不群,醉心于古今史 籍及地志、山海图经的收集和研读。 卓尔不群——指才能超出寻常,与众不 同。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徐霞客简介
徐霞客,名弘祖, 字振之,号霞客,江苏 江阴人。明朝地理学家、 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 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 《徐霞客游记》,是描 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 巨篇,在国内外具有深 远的影响。
zhuó
máo dùn

卓 尔不群
jié
矛盾
náng
栖息
奇 书
昆明徐霞客纪念馆
徐霞客在云南的留迹之处,现在大多成了 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也成了徐霞客的纪念地。
2007年11月27日,江阴市委、市政府和中国徐 霞客研究会联合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纪念 徐霞客诞辰420周年大会。
2008年11月徐霞客的故乡,江阴市徐霞 客中学举行了建校60周年校庆。
对比我们的生活,你想说点心,有毅力。
总结全文,回归课题 课题中的“阅读”是什么意思? 考察,走遍,游历,研究,横 跨,实际勘探等 。
评价徐霞客
在课文中找出四字成语或词语填在 括号里。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PPT精品课件:阅读大地的徐霞客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PPT精品课件:阅读大地的徐霞客PPT、优质教学课件
情感。
4. 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九、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十、布置作业,拓展学习
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2. 了解古诗的特点。 3. 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 人的
4.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要求:从活动建
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 诗海拾贝”,“ 与诗同行”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 活动。) 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 搜集诗歌 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 自己喜欢的 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笔记 本)(4)举行诗 歌朗诵会。(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 识竞赛、合编小诗集 等活动。 6. 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 整) 7. 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 人记录讨论 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 、科学以及 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三、课外阅读,搜集、查找、整理资 料
第六组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汪翠玲整理打印) 一、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1.引语: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我国正是一个 诗歌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_阅读大地的徐霞客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_阅读大地的徐霞客PPT、优质教学课件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徐霞客简介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 霞客,江苏江阴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 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 记》,是描绘华厦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在国内
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徐霞客的石像
《徐霞客游记》简介
《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为主的 中国地理名著。明末徐弘祖经30 多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 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 《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 《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 《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 作,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 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 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 卓有成就。
回顾课文,自然衔接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所写的回忆文章《少年闰土》,课 文通 过哪几件事揭示了闰土的形象? 2、在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也发生过令人难忘的事,请用一句话 来概括 。 出示选题,选择习作 课件出示: 习作一:《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使闰土的形象 跃然 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要把事情的经 过写 具体,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学生举例,教师评析、小结。 2、根据本课内容,介绍鲁迅的《自嘲》和散文诗集《野草》。 初读诗 歌,整体感知诗歌的基本内容
3、听录音带,或者教师范读全诗。 学生自读诗歌。把握主要内容,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分清诗歌 的结构 层次。(诗的第一节写了两种“生”和“死”,是全诗的总纲; 第二、 三、四节写了两种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 第五、 六、七节分别与上面三节对应,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结局)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同学们兴致勃勃 地欣 赏、评价着,突然,我的好朋友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我 忍不 住和他吵了起来,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 把夺 过他的小木船…… 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又会怎样?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PPT精品课件:阅读大地的徐霞客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PPT精品课件:阅读大地的徐霞客PPT、优质教学课件

D.蓑.衣(suō) 应和.(hè) 自诩.(xǔ) 2、选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蓦.地 (mò)
莫名其妙 、卑躬曲膝
) A、长年累月 随声附和 栩栩如生
一筹莫展 B、雷励风行
鬼鬼祟祟
侧隐之心 肆无忌惮
如法炮制 C、 刚愎自用
浮想联篇 D 惹事生非
混然一体
素味平生 A. 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 3.下面句子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显得老.气.横.秋.。
⑴小麦覆陇.黄
⑵妇姑荷.箪 食
⑶右手秉.遗穗
⑷左臂悬敝. 筐
⑸吏禄三百石.
⑹岁晏.有余 粮
3.翻译下列诗句。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4.分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不需翻 译) 答:
_ _
5. 诗人描绘了哪两幅画面?借此揭示了什么? 答:
_ _ 6. 本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答:
奇 书
昆明徐霞客纪念馆
徐霞客在云南的留迹之处,现在大多成了著名 的旅游目的地,也成了徐霞客的纪念地。
昆明徐霞客雕像
徐霞客画像
徐霞客自书诗作
2007年11月27日,江阴市委、市政府和中国徐霞客研究会联合在北京全国 政协礼堂隆重举行纪念徐霞客诞辰420周年大会。
2008年11月徐霞客的故乡,江阴市徐霞 客中学举行了建校60周年校庆。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卓 尔 不 群
此后三十多年,他
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 行程九万里,历尽千辛万 苦,获得大量第一手考察 资料。徐霞客日间攀险峰, 涉危涧,晚上就是再疲劳, 也一定录下当日见闻。即 使荒野露宿,栖身洞穴, 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 记”。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精品课件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精品课件

课堂演练
一、选字组词。


朽 巧
(巧)妙 永垂不(朽)
书(桌) (卓)越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课文为我们介绍了明末奇人徐霞客。 (√ )
2.徐霞客的代表性著作是《徐霞客游记》。 (√ )
3.说徐霞客是“奇人”这个“奇”的意思是奇怪。
(× )
字词听写
第二课时
徐霞客被称之为“奇人”,这位
“奇人”为什么要阅读大地呢?他是怎 样阅读大地呢?让我们围绕“奇”字进
运用具体的事例 说明徐霞客长途 考察的艰辛,表 现了徐霞客不畏 艰险的执着精神
徐霞客具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
“锲而不舍”是说雕刻一件东西, 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 毅力。这里指徐霞客在科学研究上非 常有毅力。
有一次,他到广西融县的真仙岩山洞,
列举不惧蟒蛇进 里去考察。又有一次,他到湖南茶陵的 真仙岩山东和勇 麻叶洞,听说洞里有一条会吃人的神龙, 会“神龙”孤身 没有人愿意当向导,他竟然一个人拿着 探麻叶洞具体事 火把进去。当他安全出来的时候,村人 例,突出他不畏 艰险、锲而不舍 都惊讶得不得了,因为连当地都还没有 的精神。
勘探队踏遍了祖国的山山 水水。
劳顿:劳累。
文献:有历史 价值或参考价 值的图书资料。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文中哪个句子是对徐霞客
的评价?
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
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内容
是什么?
第一部分( 1 ):写徐霞客是一位奇人,写了一本奇书。 第二部分( 2、3):写徐霞客卓尔不群,立志考察祖国山 川地貌,并且三十多年历尽艰辛,获 得了第一手考察资料。 第三部分( 4-6 ): 写徐霞客在考察的旅途中表现出来的 锲而不舍的精神。 第四部分( 7 ): 对徐霞客的一生及其作品进行高度评 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对同伴难耐旅途劳顿,不辞而别的 情景,徐霞客是不是也放弃了呢?他又是 怎么做的?
他没有放弃,还是坚持目标,继续他 的研究工作,最后找到了答案,推翻历史 上的错误,证明长江的源流不是岷江而是 金沙江。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对徐霞客评价的 语句。
徐霞客终其一生游历探险,阅读 大地,描述自然,是我国旅游写作的 先驱,也是求真求实、开创田野考察 的科学家。
学习目标
1. 同学们要了解徐霞客这位奇人“奇” 在哪 里,知道他为旅行考察事业做出的巨大贡 献。 2.锻炼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 解课文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快速默读的能
释疑点拨、精读感悟
1.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话是围绕哪句 话来讲的? 2.读课文2—6自然段徐霞客是一位奇人,他 “奇”在哪里? 3.读最后一段,《徐霞客游记》这部书奇在哪 里?
获得的成果
徐霞客通过亲身的考察,论证了金沙江 是长江的正源,辨明了左江、右江、大盈 江、澜沧江等许多水道的源流,也是世界 上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系统考察的地理 学家。 他写的游记,既是地理学上珍贵的文献, 又是笔法精湛的游记文学。
游历生活
从22岁起,徐霞客开始了游 历考察生涯。三十多年间,他先 后四次进行了长距离的跋涉,足 迹遍及全国。游历过程中,曾三 次遭遇强盗,四次绝粮。更为可 贵的是,徐霞客在野外考察生活 中,每天不管多么劳累,都要把 当天的经历和观察记录下来。
2、课后向家人复述这个故事。
3、课外搜集有关徐霞客的资料。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为什么 说是“阅读大地”呢,简单地谈谈 你的看法。
本来是阅读书籍的,而徐霞客将大 地当成书一样阅读,所以说是“阅读 大地的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这本书“奇”在哪里? 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他的考察记录,经过现代地理学家的实际 勘探,证明他的观察和描述非常准确,是一份 很有价值的科学文献。他的游记详实生动,写 山写水,都能融入深刻的感情,是我国山水文 学的不朽杰作。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 客,江苏江阴人。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 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 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 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厦风景资源 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 有深远的影响。近年,视徐霞客为游圣,步徐霞客足 迹,游览祖国大好时代的艰困情形是怎样的呢? 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飞机, 他所去的许多地方连道路都没有,加上 明朝末年治安不好,盗匪横行,长途旅 行是非常艰苦又非常危险的事。
面对当时的情形,徐霞客又是 怎么做的呢? 徐霞客具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 神。他遇到高山一定要登上峰顶,遇见 山洞一定要进去探个究竟。
课文学到这儿,你想对徐霞 客说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 篇课文。
布置作业、延伸拓展
1.在课文中找出四字成语或词语填在括号里。 徐霞客的一生,是( )的一生,是( )的一生。 )的一生,是 )的一生,是
( (
2.课外阅读有关徐霞客的故事和书籍,用一百 字的篇幅简单介绍徐霞客。
1、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
《徐霞客游记》简介
《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为 主的中国地理名著。明末徐 弘祖经30多年旅行,写有天 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 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 记》、《江右游日记》、 《楚游日记》、《粤西游日 记》、《黔游日记》、《滇 游日记》等著作,遗有60余 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 整理成《徐霞客游记》。对 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 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 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