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影子定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影子定位

摘要

太阳影子定位技术就是通过分析物体的太阳影子长度变化,来确定物体所在的时间和地理位置。本文通过分析有关太阳影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几何关系和MATLAB编程等方法,对所给问题分别给出了数学模型及处理方案。

针对问题一,确立影长变化模型。首先以经度、纬度、日期、时间、杆长为参数分析影长的变化规律,通过中间变量太阳高度角、赤纬角、时角确立影长变化模型。其次利用影长变化模型,运用MATLAB进行编程,求解出天安门在9:00-15:00影长变化曲线类似一条凹抛物线,其中最短影长出现时刻为多少分,影长为多少m。

一、问题重述

1.1问题背景

如何确定视频的拍摄地点和拍摄日期是视频数据分析的重要方面,太阳影子定位技术就是通过分析视频中物体的太阳影子变化,确定视频拍摄的地点和日期的一种方法。

1.2问题提出

问题一:建立影子长度变化与各个参数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应用所建模型画出2015年10月22日北京时间9:00-15:00之间天安门广场(北纬39度54分26秒,东经116度23分29秒)3米高的直杆的太阳影子长度的变化曲线。

问题二:根据某固定直杆在水平地面上的太阳影子顶点坐标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确定直杆所处的地点,据此确定所给影子顶点坐标数据的若干个可能的地点。

问题三:在前一问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影子顶点坐标与日期的变化关系,建立模型并确定所给影子顶点坐标数据的若干个可能的地点与日期。

二、问题分析

这属于竿影日照数学问题,把竿顶影子端点坐标移动轨迹,

2.1问题一的分析

针对问题一首先为了建立影子长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应先确定影响影子长度变化的因素,拟选取直杆所在经度、纬度、日期、时刻及杆长为参数建立数学模型。由于题设中未直接给出关于影长与五个参数的数据,所以拟通过中间量描述影长与上述五个参数之间的关系。查阅相关资料得到可以太阳高度角、太阳赤纬角、太阳时角及太阳方位角四个中间参量作为转换分析中间变量,再根据四个中间变量得到影长与 5 个参数的函数关系式,即影长长度变化的数学模型。最后将天安门广场的 5 个参数带入影长变化模型,可得到杆影的变化曲线,分析影子长度关于各个参数的变化规律。

2.2问题二的分析

针对问题二以直杆的太阳影子顶点为坐标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应用于附件

1 的影子顶点坐标数据求解直杆位置。可视为已知影长坐标、日期和时刻,求影长所在的地点的问题。首先应根据影长坐标计算实际太阳影长,本文拟将附件 1

中的影长、时刻及日期代入问题一中的影长变化函数中,可得到含有 21 个方程的方程组。其次,该问题是一个非线性规划求解最小值问题,根据最小二乘法的思路,本文可建立影长差值平方和最小为单目标的最优化模型对附件1进行求解,其中约束条件可考虑经纬度的范围。最后通过穷举搜索,得到直杆所在的地点。

2.3问题三的分析

三、模型假设

1.本模型对应于以24h为周期的时间标尺;

2.假设地球为一个球体;

3.假设太阳运行的方位角严格保持正向增加或负向减小的变化趋势,且连续变化,不存在跳跃;

4.忽略海拔、天气、大气折射等因素对测量和计算造成的影响;

5.假设阳光照射到地球上时为平行光;

6.假设同一天之内不考虑直射点的纬度变化。

四、名词定义与符号说明

4.1名词定义

1.太阳高度角:是指某地太阳光线与通过该地和地心相连的地表切线的夹角;2.太阳方位角:是指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经线的夹角;

3.赤纬角:是指地球赤道平面与太阳和地球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

4.太阳时角:日面中心的时角,即从观测点天球子午圈沿天赤道量至太阳所在时圈的角距离。

4.2符号说明

符号解释单位

h太阳高度角度

δ赤纬角度

ω太阳时角度

A

太阳方位角 度 T 真太阳时

小时 t 平太阳时

小时 ϕ 纬度

度 γ 经度

度 z 杆长

米 l 影长

米 L ∆

理论影长与实际影长差值 米

五、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1问题一的求解

5.1.1模型准备

太阳高度角h :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sin sin sin cos cos cos h ϕδϕδω=+ (1-1)

太阳赤纬角δ:地球赤道平面与太阳和地球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

2(284)23.45sin 365

n πδ+=(n 为日期序号)(1-2) 太阳时角ω:从观测点天球子午圈沿天赤道量至太阳所在时圈的角距离。

15(12)T ω=⨯- (1-3)

其中 T:真太阳时,太阳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即当地时间。

t :平太阳时,平时参考的国家地区报时时间,如北京时间。

真太阳时是以当地太阳位于正南向的瞬时为正午。由于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随时间在变化,以及地球赤道与其绕太阳运行的轨道的处平面的不一致,因而真太阳时与钟表指示的时间(平太阳时)之间总会有所差异,它们的差值即为时差。最大时差可达16min 。一年中只有4次时差为零。计算太阳位置时应采用真太阳时。

太阳方位角: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经线的夹角,以目标物正北方向为0.

cos sin cos A h

δω=

(1-4) 5.1.2模型建立 依据题意,在竿长已知的情况下,若已知太阳高度角,根据三角关系即可得到影子长度。

根据竿影日照原理,可以得到竿长、影长以及太阳高度角的关系式

tan z h l

= (1-5) 由式1-1可知,要求太阳高度角,首先需求得太阳赤纬角δ和太阳时角ω,因此,通过联立公式1-1、1-2与1-3,可得太阳高度角的方程:

arcsin(sin sin cos cos cos )h ϕδϕδω=+ (1-6)

进而可求得tan ℎ的值,根据式1-5可得影长:

tan z l h =

根据以上条件,可得数学模型为:

{

15(12)T ω=⨯-2(284)23.45sin 365n πδ+=arcsin(sin sin cos cos cos )h ϕδϕδω=+tan z

l h

=

5.1.3模型检验与求解

5.2问题二的求解

问题二可视为已知影长坐标、日期和时刻,求影长所在的地点的问题。为了计算太阳影长,可先假设所在地的经纬度坐标,并连同附件1中的日期和时刻代入问题一中的影长变化函数,得到理论影长i l ;其次,建立非线性优化模型对附件1进行求解,其中约束条件可考虑经纬度的范围;最后通过穷举搜索,得到直杆所在的地点。

5.2.1确立目标函数

应用最小二乘原理,目标函数应保证各组理论影长与实际影长之差的平方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