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使用指引

合集下载

医院常用消毒剂使用操作规程

医院常用消毒剂使用操作规程

医院常用消毒剂使用操作规程医院常用消毒剂使用操作规程目的:安全、正确使用和配置消毒药液一、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剂(优氯净)属高效消毒剂1、作用:主要用于环境、物体表面和诊疗用品的消毒,杀菌谱广,对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细菌芽孢有较强杀灭效果。

2、配置、使用:⑴配置时按药品名称、剂量、有效期进行核对。

⑵现用现配,每天测试有效浓度并记录。

⑶做好自身防护(手套、口罩、护目镜),不可直接接触皮肤、黏膜。

⑷容器专用、加盖,有清晰刻度线。

⑸必须待制剂完全溶解,搅拌均匀方可使用。

⑹根据消毒对象可配置不同浓度以及不同的使用方法(浸泡、擦拭、喷洒、加入)⑺作用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常用有效浓度为0.05%。

⑻对某些金属物品有腐蚀性,使用消毒剂前必须先清洁去污,以确保消毒效果。

二、乙醇消毒剂(酒精)属中效消毒剂。

1、作用:用于手和皮肤消毒,也用于器械。

一般诊疗用品的擦拭消毒,属中效消毒剂。

2、使用:⑴用于消毒的浓度为70~80%。

⑵易挥发,不稳定,用后立即盖严,需密闭保存,如反复使用须避免污染。

⑶对黏膜有刺激性,一般不用于黏膜消毒。

⑷橡胶制品长期接触乙醇会老化变硬,对纤维内窥镜用乙醇消毒可使其胶合处变软。

⑸消毒浓度的乙醇消毒剂外用对人体无害。

三、碘伏消毒剂,属中效消毒剂。

1、作用:用于皮肤黏膜消毒、伤口创面清洗消毒、外科手消毒。

2、使用:⑴使用碘伏消毒剂必须先清洁,以确保消毒效果。

⑵碘伏应置于清洁、阴凉、避光、防潮、密闭保存,如反复使用须避免污染。

⑶对银、钢、铝和碳钢等二价金属制品有腐蚀性,消毒时间不宜过久,应及时用水冲净。

⑷若存在有机物,应提高药物浓度或延长消毒时间。

四、过氧化氢消毒剂(双氧水)属高效消毒剂1、作用:主要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皮肤黏膜消毒防腐,诊疗器材消毒等,其3%以下浓度用于消毒,6%以上浓度用于灭菌。

2、使用:⑴本品为无色无味透明液体,容器需标识清楚,如反复使用须避免污染。

⑵消毒效果受浓度、温度、作用时间影响较大。

常用消毒剂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3篇)

常用消毒剂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卫生和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消毒作为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消毒工作。

一、常用消毒剂1. 酒精2. 消毒液3. 漂白粉4. 高锰酸钾5. 过氧乙酸6. 碘伏二、消毒方法1. 酒精消毒(1)使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2)将酒精均匀喷洒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确保覆盖全面。

(3)消毒后,待酒精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2. 消毒液消毒(1)根据消毒液说明书,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待消毒液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3. 漂白粉消毒(1)将漂白粉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4. 高锰酸钾消毒(1)将高锰酸钾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 过氧乙酸消毒(1)将过氧乙酸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6. 碘伏消毒(1)使用75%的碘伏进行消毒。

(2)将碘伏均匀涂抹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待碘伏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三、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消毒剂说明书配制消毒液,确保消毒效果。

2. 消毒剂应储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3. 消毒剂使用后,应立即关闭盖子,防止挥发。

4. 消毒剂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使用时需注意防护。

5. 消毒剂不宜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6. 消毒剂使用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残留。

7. 孕妇、婴幼儿及过敏体质者慎用消毒剂。

消毒剂使用指南

消毒剂使用指南

消毒剂使用指南消毒剂使用指南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消毒剂的详细使用指南,以确保消毒剂的正确使用和最大效果。

本指南适用于各种消毒剂的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液体消毒剂、喷雾消毒剂和消毒湿巾等。

二、消毒剂的选择2.1 消毒剂种类在选择消毒剂之前,需要了解不同种类的消毒剂和它们的特点。

一般常见的消毒剂种类包括酒精类、氯类、过氧化氢类等。

根据具体的消毒对象和使用场景,选择适合的消毒剂。

2.2 消毒剂的有效成分消毒剂的有效成分是起到杀灭细菌和的关键。

根据不同的细菌和种类,选择含有相应有效成分的消毒剂。

2.3 储存条件消毒剂在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存放在干燥、避光、通风的地方;- 避免与其他化学物品混合存放,以防发生意外反应;- 保持包装完好,避免受潮或外力破损。

三、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3.1 准备工作在使用消毒剂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和防护眼镜等;- 准备好所需的消毒工具,如喷雾器、抹布等;- 将消毒剂适量倒入消毒工具的容器中,避免使用过量。

3.2 清洁表面在使用消毒剂之前,需要先清洁表面,将明显的污垢和杂物去除干净。

这样可以提高消毒剂的效果。

3.3 充分接触在使用消毒剂时,需要保证消毒剂能够充分接触到被消毒物体的每一个部分。

可以使用喷雾器均匀喷洒,或使用消毒布进行擦拭。

3.4 驻留时间不同的消毒剂具有不同的驻留时间要求。

在使用消毒剂时,需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驻留时间要求进行操作。

驻留时间过短可能导致消毒效果不佳,而驻留时间过长则可能对被消毒物体造成损害。

四、安全注意事项4.1 避免直接接触使用消毒剂时,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以免引起不适和损伤。

4.2 通风环境在使用消毒剂时,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吸入过多的有害气味。

4.3 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消毒剂属于化学制品,需要储存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以防止误食或意外伤害。

附件:消毒剂的安全数据表法律名词及注释:- 消毒剂:指用于杀灭或抑制寄生虫、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的化学物质或物理手段。

常见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见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见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参考文档:常见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⒈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常见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详细指导。

消毒剂是用于杀灭病原体和细菌的化学物质,是保持环境卫生和健康的重要工具。

然而,不正确的使用可能会导致健康风险和环境问题。

因此,了解正确使用消毒剂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⒉常见消毒剂分类⑴酒精消毒剂●乙醇和异丙醇是常见酒精消毒剂。

它们能有效杀灭细菌和。

●使用方法:取适量酒精消毒剂倒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上,轻轻擦拭需要消毒的区域。

●注意事项:酒精易燃,使用时需远离明火并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⑵氯类消毒剂●次氯酸钠和漂白水是常见的氯类消毒剂。

它们能有效杀灭细菌、和真菌。

●使用方法:按照正确的稀释比例将氯类消毒剂与水混合,将混合液倒入喷雾器或浸泡需要消毒的物品。

●注意事项:使用氯类消毒剂时需佩戴手套和口罩,并避免与皮肤接触,避免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

⑶过氧化氢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是一种强力的消毒剂,能有效杀灭各类细菌和。

●使用方法:将过氧化氢消毒剂直接喷洒在需要消毒的表面上,保持表面湿润一段时间后擦拭。

●注意事项:过量使用过氧化氢会对皮肤和呼吸系统造成刺激,使用时需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

⒊消毒剂使用的注意事项⑴遵循正确的稀释比例使用消毒剂时,需按照说明书上的稀释比例来混合。

过高或过低的稀释比例都可能导致消毒效果不理想或产生不良反应。

⑵防护措施在使用消毒剂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以免对皮肤、呼吸系统和眼睛造成伤害。

⑶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不同消毒剂之间以及消毒剂与其他化学物质之间的混合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因此,应避免将消毒剂与其他物质混合使用。

⑷储存注意事项消毒剂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并远离明火和儿童。

必要时,应将消毒剂储存在特定的密闭容器中。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消毒剂:指用于杀灭病原体和细菌的化学物质。

⒉乙醇:又称酒精,是一种无色液体,可作为消毒剂和溶剂使用。

消毒剂使用指南

消毒剂使用指南

在常规刷手基础上,用无菌纱布 蘸取使用浓度碘伏均匀擦拭从手 指尖擦至前臂部位和上臂下1/3部 位皮肤;或直接用无菌刷蘸取使 用浓度碘伏从手指尖刷手至前臂 和上臂下1/3 部位皮肤,然后擦 干。使用有效碘2g/L~10g/L,作 用含时有间效3碘mi2n5~0m5gm/iLn~。500mg/L的碘 伏稀释液直接对消毒部位冲洗或 擦拭。
黏膜冲洗消毒 物体表面消毒
酚类消毒剂 依据产品说明书。
适用于物体表面和织物等消毒。
物体表面和织物 等消毒
季铵盐类消毒剂 依据产品说明书。
适用于环境与物体表面(包括纤 维与织物)的消毒。适用于卫生
物体表面消毒
手消毒,与醇复配的消毒剂可用
于外科手消毒。
卫生手消毒
消毒剂使用指南
使用方法 均匀喷雾手部或涂擦揉搓手部1~ 2遍,作用1min。 擦拭2遍,作用3min。 涂擦皮肤表面2遍,作用3min。 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min。 使用浓度500mg/L。 物体表面使用浓度1000mg/L,有 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 10000mg/L。
耐腐蚀医疗器械的高水平消毒, 6%过氧化氢浸泡作用120min,或 0.5%过氧乙酸冲洗作用10min,消 毒结束后应使用无菌水冲洗去除 残留消毒剂。 用无菌棉拭或无菌纱布蘸取本 品,在消毒部位皮肤进行擦拭2遍 以上,再用棉拭或无菌纱布蘸取 75%医用乙醇擦拭脱碘。使用有效 碘18mg/L~22mg/L,作用时间1~ 3min。
无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 1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 用浓度2000mg/L。 清洁时使用浓度1000mg/L,污染 时使用浓度2000mg/L。
指南
注意事项
1.如单一使用乙醇进行手消毒,建议消毒后使用护手霜;2.外用消毒液,不得口服,置于儿童 不易触及处;3.易燃,远离火源;4.对酒精过敏者慎用;5.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密 封保存;6.不宜用于脂溶性物体表面的消毒,不可用于空气消毒。

了解医用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了解医用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医用消毒剂是用于杀灭或抑制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以下是医用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1. 选择适当的消毒剂:根据不同场景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医用消毒剂。

常见的医用消毒剂包括酒精、氯己定、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

2. 阅读说明书:在使用任何消毒剂之前,仔细阅读并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准备工作:清洁表面或物品上的可见污垢和杂质,确保消毒剂能够充分接触到要消毒的区域。

4. 正确稀释:如果需要将消毒剂稀释,请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正确稀释。

注意稀释比例和步骤。

5. 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在使用某些消毒剂时,如浓度较高的次氯酸钠溶液,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和口罩。

6. 喷洒或擦拭:根据需要,将消毒剂喷洒或擦拭在要消毒的表面或物品上。

确保覆盖整个区域,并充分湿润。

7. 掌握接触时间:根据消毒剂的类型和要求,掌握正确的接触时间。

有些消毒剂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最大杀菌效果。

8. 安全处理废弃物:正确处理使用过的消毒剂和废弃物,遵循当地相关规定和指导。

请注意,不同的医用消毒剂具有不同的杀菌谱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和使用医用消毒剂时,请参考相关专业指南和卫生部门的建议,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以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各种消毒剂使用操作规程

各种消毒剂使用操作规程

各种消毒剂使用操作规程
《各种消毒剂使用操作规程》
1. 选择适合的消毒剂
首先要根据需要消毒的物品或场所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常见的消毒剂包括酒精、双氧水、次氯酸钠溶液等,每种消毒剂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用法。

2. 按说明书比例稀释
无论是稀释剂,还是使用原装消毒液,都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稀释或使用。

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会影响消毒效果,甚至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3. 注意安全
在使用消毒剂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避免接触皮肤、眼睛或呼吸道。

在操作过程中,要戴上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确保自己的安全。

4. 用途不同,方法不同
根据不同的用途,消毒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对于物品表面的消毒,可以直接使用消毒剂擦拭;对于食品或餐具的消毒,需要用水冲洗干净后再使用消毒剂;对于空气的消毒,可以使用喷雾器或消毒机进行喷洒。

5. 合理使用
在使用消毒剂时,要遵循“越多越好”的原则。

适量的消毒剂可以发挥最大的杀菌作用,过多的消毒剂不仅无法提高杀菌效果,
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6. 存放方式
消毒剂在存放时要注意密封,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合,同时要放置在儿童和宠物无法触及的地方,以免意外伤害。

总之,消毒剂的使用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遵循正确的方法和步骤,才能有效地杀灭病菌,保障人们的健康安全。

消毒剂使用指南

消毒剂使用指南

消毒剂使用指南消毒剂使用指南1.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消毒剂的使用指南,包括消毒剂的种类、安全使用方法以及常见问题的解答。

消毒剂是一种用于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等领域。

2.消毒剂的种类2.1 表面消毒剂- 酒精消毒剂:含有酒精成分,适用于常见的细菌、和真菌。

- 氯化物消毒剂:含有氯化物成分,适用于灭活细菌、和孢子。

- 过氧化氢消毒剂:含有过氧化氢成分,对多种微生物有杀灭作用。

2.2 手部消毒剂- 酒精手消毒剂:含有酒精成分,具有杀灭手上的细菌和的功效。

- 洗手液:含有清洁剂成分,通过深层清洁的方式去除手部污垢,但对细菌的杀灭有限。

3.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3.1 表面消毒剂使用方法- 使用前要先摇匀消毒剂,并按照产品说明稀释(如需要)。

- 将适量的消毒剂倒在干净的布上,擦拭待消毒的表面,确保覆盖整个区域。

- 按照建议的接触时间让消毒剂起效。

- 使用清水擦拭干净,如果是食品接触表面,还需用清水冲洗。

3.2 手部消毒剂使用方法- 取适量消毒剂倒在手心,双手搓揉,确保覆盖双手各个部位。

- 按照建议的搓洗时间(通常为15-30秒),彻底揉搓双手。

4.常见问题解答4.1 消毒剂使用间隔时间是多久?根据不同消毒剂的说明,使用间隔时间会有所不同。

一般建议在每次使用之间保持10-15分钟的间隔,以确保消毒剂完全发挥作用。

4.2 如何选择适合的消毒剂?选择适合的消毒剂时要考虑需要消毒的表面或对象,以及被消毒的微生物类型。

不同的消毒剂对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杀灭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附件:1.消毒剂常见品牌列表及对应的具体使用说明。

法律名词及注释:1.消毒剂:指用于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2.细菌:指一类微生物,通常单细胞结构,具有独立的代谢能力。

3.:指一类简单的微生物,通常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必须寄生于宿主细胞内才能复制。

4.真菌:指一类寄生或生长在有机物上的微生物,通常多为多细胞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剂使用指引前序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基因特征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

目前尚无新型冠状病毒抗力的直接资料,基于以往对冠状病毒的了解,所有经典消毒方法应都能杀灭冠状病毒。

2003年SARS疫情暴发时,世界卫生组织在相关指引中仅提到紫外线对冠状病毒杀灭效果差;针对本次新型冠状病毒,仅提出氯己定对其无效。

消毒剂是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

按有效成分可分为醇类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胍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按用途可分为物体表面消毒剂、医疗器械消毒剂、空气消毒剂、手消毒剂、皮肤消毒剂、黏膜消毒剂、疫源地消毒剂等;按杀灭微生物能力可分为高水平消毒剂、中水平消毒剂和低水平消毒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应合理使用消毒剂,遵循“五加强七不宜”,真正做到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流行。

“五加强”:隔离病区、病人住所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医院、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增加消毒频次;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加强清洁消毒;垃圾、粪便和污水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做好个人手卫生。

“七不宜”:不宜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不宜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不宜直接使用消毒剂(粉)对人员进行消毒;不宜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粉)进行消毒;不得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空间)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不宜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不宜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大于1000mg/L)做预防性消毒。

前序 (1)目录...............................................................................................2-3 1 醇类消毒剂.. (4)1.1 有效成分 (4)1.2 应用范围 (4)1.3 使用方法 (4)1.4 注意事项 (4)2 含氯消毒剂 (5)2.1 有效成分 (5)2.2 应用范围 (5)2.3 使用方法 (5)2.4 注意事项 (5)3 二氧化氯消毒剂 (6)3.1 有效成分 (6)3.2 应用范围 (6)3.3 使用方法 (6)3.4 注意事项 (6)4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7)4.1 有效成分 (7)4.2 应用范围 (7)4.3 使用方法 (7)4.4 注意事项……………………………………………………………………………..7-85 含碘消毒剂 (9)5.1 有效成分 (9)5.2 应用范围 (9)5.3 使用方法 (9)5.4 注意事项 (9)6 含溴消毒剂 (10)6.1 有效成分 (10)6.2 应用范围 (10)6.3 使用方法 (10)6.4 注意事项 (10)7 酚类消毒剂 (11)7.1 有效成分 (11)7.2 应用范围 (11)7.3 使用方法 (11)7.4 注意事项 (11)8 季铵盐类消毒剂 (12)8.1 有效成分 (12)8.2 应用范围 (12)8.3 使用方法 (12)8.4 注意事项 (12)1 醇类消毒剂1.1 有效成分乙醇含量为70%~80%(v/v),含醇手消毒剂>60%(v/v),复配产品可依据产品说明书。

1.2 应用范围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也可用于较小物体表面的消毒。

1.3 使用方法卫生手消毒:均匀喷雾手部或涂擦揉搓手部1~2遍,作用1min。

外科手消毒:擦拭2遍,作用3min。

皮肤消毒:涂擦皮肤表面2遍,作用3min。

较小物体表面消毒: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min。

1.4 注意事项如单一使用乙醇进行手消毒,建议消毒后使用护手霜。

外用消毒液,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易燃,远离火源。

对酒精过敏者慎用。

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密封保存。

不宜用于脂溶性物体表面的消毒,不可用于空气消毒。

2 含氯消毒剂2.1 有效成分以有效氯计,含量以mg/L或%表示,漂白粉≥20%,二氯异氰尿酸钠≥55%,84消毒液依据产品说明书,常见为2%~5%。

2.2 应用范围适用于物体表面、织物等污染物品以及水、果蔬和食饮具等的消毒。

次氯酸消毒剂除上述用途外,还可用于室内空气、二次供水设备设施表面、手、皮肤和黏膜的消毒。

2.3 使用方法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500mg/L;疫源地消毒时,物体表面使用浓度1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10000mg/L;室内空气和水等其他消毒时,依据产品说明书。

2.4 注意事项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配制和分装高浓度消毒液时,应戴口罩和手套;使用时应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

如不慎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就医。

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

金属和有色织物慎用。

强氧化剂,不得与易燃物接触,应远离火源。

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不得与还原物质共储共运。

包装应标示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

依照具体产品说明书注明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有效期和安全性检测结果使用。

3 二氧化氯消毒剂3.1 有效成分活化后二氧化氯含量≥2000mg/L,无需活化产品依据产品说明书。

3.2 应用范围适用于水(饮用水、医院污水)、物体表面、食饮具、食品加工工具和设备、瓜果蔬菜、医疗器械(含内镜)和空气的消毒处理。

3.3 使用方法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50mg/L~100mg/L,作用10min~15min;生活饮用水消毒时,使用浓度1mg/L~2mg/L,作用15min~30min;医院污水消毒时,使用浓度20mg/L~40mg/L,作用30min~60min;室内空气消毒时,依据产品说明书。

3.4 注意事项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不宜与其他消毒剂、碱或有机物混用。

本品有漂白作用;对金属有腐蚀性。

使用时应戴手套,避免高浓度消毒剂接触皮肤和吸入呼吸道,如不慎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就医。

4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4.1 有效成分过氧化氢消毒剂:过氧化氢(以H2O2计)质量分数3%~6%。

过氧乙酸消毒剂:过氧乙酸(以C2H4O3计)质量分数15%~21%。

4.2 应用范围适用于物体表面、室内空气消毒、皮肤伤口消毒、耐腐蚀医疗器械的消毒。

4.3 使用方法物体表面:0.1%~0.2%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喷洒或浸泡消毒作用时间3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室内空气消毒:0.2%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用气溶胶喷雾方法,用量按10mL/m3~20mL/m3(1g/m3)计算,消毒作用60min后通风换气;也可使用15%过氧乙酸加热熏蒸,用量按7mL/m3计算,熏蒸作用1~2h后通风换气。

皮肤伤口消毒:3%过氧化氢消毒液,直接冲洗皮肤表面,作用3~5min。

医疗器械消毒:耐腐蚀医疗器械的高水平消毒,6%过氧化氢浸泡作用120min,或0.5%过氧乙酸冲洗作用10min,消毒结束后应使用无菌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4.4 注意事项液体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有腐蚀性,对眼睛、黏膜和皮肤有刺激性,有灼伤危险,若不慎接触,应用大量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在实施消毒作业时,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具。

如出现容器破裂或渗漏现象,应用大量水冲洗,或用沙子、惰性吸收剂吸收残液,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易燃易爆,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与还原剂接触,遇金属粉末有燃烧爆炸危险。

5 含碘消毒剂5.1 有效成分碘酊:有效碘18g/L~22g/L,乙醇40%~50%。

碘伏:有效碘2g/L~10g/L。

5.2 应用范围碘酊:适用于手术部位、注射和穿刺部位皮肤及新生儿脐带部位皮肤消毒,不适用于黏膜和敏感部位皮肤消毒。

碘伏:适用于外科手及前臂消毒,黏膜冲洗消毒等。

5.3 使用方法碘酊:用无菌棉拭或无菌纱布蘸取本品,在消毒部位皮肤进行擦拭2遍以上,再用棉拭或无菌纱布蘸取75%医用乙醇擦拭脱碘。

使用有效碘18mg/L~22mg/L,作用时间1~3min。

碘伏:外科术前手及前臂消毒:在常规刷手基础上,用无菌纱布蘸取使用浓度碘伏均匀擦拭从手指尖擦至前臂部位和上臂下1/3部位皮肤;或直接用无菌刷蘸取使用浓度碘伏从手指尖刷手至前臂和上臂下1/3 部位皮肤,然后擦干。

使用有效碘2g/L~10g/L,作用时间3min~5min。

黏膜冲洗消毒:含有效碘250mg/L~500mg/L的碘伏稀释液直接对消毒部位冲洗或擦拭。

5.4 注意事项外用消毒液,禁止口服。

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对碘过敏者慎用。

密封、避光,置于阴凉通风处保存。

6 含溴消毒剂6.1 有效成分溴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质量分数92%~95%,有效卤素(以Cl计)质量分数54%~56%。

1,3-二溴-5,5-二甲基乙内酰脲,质量分数96%~99%,有效溴(以Br计)质量分数107%~111%。

6.2 应用范围适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

6.3 使用方法物体表面消毒常用浸泡、擦拭或喷洒等方法。

溴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总有效卤素200mg/L~400mg/L,作用15min~20min;1,3-二溴-5,5-二甲基乙内酰脲有效溴400mg/L~500mg/L,作用10min~20min。

6.4 注意事项含溴消毒剂为外用品,不得口服。

本品属强氧化剂,与易燃物接触可引发无明火自燃,应远离易燃物及火源。

禁止与还原物共贮共运,以防爆炸。

未加入防腐蚀剂的产品对金属有腐蚀性。

对有色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

本品有刺激性气味,对眼睛、黏膜、皮肤有灼伤危险,严禁与人体接触。

如不慎接触,则应及时用大量水冲洗,严重时送医院治疗。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橡胶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

7 酚类消毒剂7.1 有效成分依据产品说明书。

7.2 应用范围适用于物体表面和织物等消毒。

7.3 使用方法物体表面和织物用有效成分1000mg/L~2000mg/L擦拭消毒15min~30min。

7.4 注意事项苯酚、甲酚对人体有毒性,在对环境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处理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如有高浓度溶液接触到皮肤,可用乙醇擦去或大量清水冲洗。

消毒结束后,应对所处理的物体表面、织物等对象用清水进行擦拭或洗涤,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不能用于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不能用于医疗器械的高中水平消毒,苯酚、甲酚为主要杀菌成分的消毒剂不适用于皮肤、黏膜消毒。

8 季铵盐类消毒剂8.1 有效成分依据产品说明书。

8.2 应用范围适用于环境与物体表面(包括纤维与织物)的消毒。

适用于卫生手消毒,与醇复配的消毒剂可用于外科手消毒。

8.3 使用方法物体表面消毒:无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1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2000mg/L。

卫生手消毒:清洁时使用浓度1000mg/L,污染时使用浓度2000mg/L。

8.4 注意事项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