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消毒剂使用指南

合集下载

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84消毒液、75%酒精、过氧乙酸消毒液安全使用指南一、84消毒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挥发性,使用时带好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

物体表面、食品包装用具及衣物消毒,按消毒剂与水1:100(1瓶盖约为10毫升的消毒剂配比1000毫升的水)的比例稀释,配好的消毒液要当天配置当天使用。

1、清洗一般物体表面、清扫地面、扶手时,消毒时间约为20分钟,且擦拭、喷洒、拖洗消毒后要用清水擦拭2遍,以防残留物对人体造成伤害。

使用后,还要注意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尽快散尽残留的刺激性气味。

2、使用不当的危害:若在使用84消毒液后,未进行二次清洗和通风,可能会出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若出现此症状,应马上开窗通风、保持呼吸通畅。

二、75%酒精易燃、易挥发、遇明火会引起爆炸燃烧,应存放于阴暗处,避免阳光照射,防止倾倒破损,不要放在电源插座附近及墙边桌角等处。

1、使用前要清理周边易燃可燃物,勿在空气中直接喷洒使用。

使用时每次取用后必须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严禁敞开放置。

特殊提示:酒精与84消毒液不可混储,必须分开储存、保管。

也不可混合使用,混合使用会产生氯气,氯气为剧毒气体,吸入量过大会导致心脏骤停,切勿一起使用。

三、过氧乙酸消毒液1、对地面、墙壁、门窗消毒将浓度为0.2%~0.5%的过氧乙酸溶液装入喷雾器中喷雾消毒。

泥土墙吸液量为50毫升/平方米~300毫升/平方米,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毫升/平方米。

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

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毫升/平方米~300毫升/平方米,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

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然后通风。

2、对房屋空间消毒-+A组67升的过氧乙酸溶液(1克/立方米),放入瓷或玻璃器皿(可以用于加热的)中,用酒精炉或燃气炉加热蒸发,熏蒸120分钟,即可通风。

或用浓度为2%的过氧乙酸溶液(8毫升/立方米)喷雾消毒,保持时间应当为30分钟~60分钟,然后通风。

消毒剂使用指南

消毒剂使用指南

消毒剂使用指南消毒剂使用指南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消毒剂的详细使用指南,以确保消毒剂的正确使用和最大效果。

本指南适用于各种消毒剂的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液体消毒剂、喷雾消毒剂和消毒湿巾等。

二、消毒剂的选择2.1 消毒剂种类在选择消毒剂之前,需要了解不同种类的消毒剂和它们的特点。

一般常见的消毒剂种类包括酒精类、氯类、过氧化氢类等。

根据具体的消毒对象和使用场景,选择适合的消毒剂。

2.2 消毒剂的有效成分消毒剂的有效成分是起到杀灭细菌和的关键。

根据不同的细菌和种类,选择含有相应有效成分的消毒剂。

2.3 储存条件消毒剂在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存放在干燥、避光、通风的地方;- 避免与其他化学物品混合存放,以防发生意外反应;- 保持包装完好,避免受潮或外力破损。

三、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3.1 准备工作在使用消毒剂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和防护眼镜等;- 准备好所需的消毒工具,如喷雾器、抹布等;- 将消毒剂适量倒入消毒工具的容器中,避免使用过量。

3.2 清洁表面在使用消毒剂之前,需要先清洁表面,将明显的污垢和杂物去除干净。

这样可以提高消毒剂的效果。

3.3 充分接触在使用消毒剂时,需要保证消毒剂能够充分接触到被消毒物体的每一个部分。

可以使用喷雾器均匀喷洒,或使用消毒布进行擦拭。

3.4 驻留时间不同的消毒剂具有不同的驻留时间要求。

在使用消毒剂时,需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驻留时间要求进行操作。

驻留时间过短可能导致消毒效果不佳,而驻留时间过长则可能对被消毒物体造成损害。

四、安全注意事项4.1 避免直接接触使用消毒剂时,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以免引起不适和损伤。

4.2 通风环境在使用消毒剂时,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吸入过多的有害气味。

4.3 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消毒剂属于化学制品,需要储存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以防止误食或意外伤害。

附件:消毒剂的安全数据表法律名词及注释:- 消毒剂:指用于杀灭或抑制寄生虫、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的化学物质或物理手段。

消毒剂分类使用指南

消毒剂分类使用指南

消毒剂分类使用指南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

一、按杀灭微生物能力分类(一)高效消毒剂高效消毒剂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致病性芽孢菌)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

常见高效消毒剂有如下几种。

1、灭菌剂戊二醛:广谱、高效,有气味,低毒,对金属腐蚀小。

过氧乙酸: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或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

2、高效消毒剂过氧化氢:广谱、高效、速效、无毒,对金属或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纯品稳定性好,稀释液不稳定。

二氧化氯:广谱、高效、速效,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受有机物影响大,活化液和稀释液不稳定。

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剂:广谱、高效、速效、长效、无毒、无味、无刺激,可杀灭各种细菌及病毒,能去除有害气体,释放负离子,稳定性好。

二溴海因:化学名为二溴二甲基乙内酰脲,是一种释放有效溴的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和病毒,高效、广谱。

(二)中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指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常见中效消毒剂有如下几种。

碘类消毒剂:中效、速效、低毒,对皮肤无刺激,对二价金属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稳定性好。

复合碘、乙醇:中效、速效、无毒,对皮肤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易挥发、不稳定。

(三)低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指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常见低效消毒剂有如下几种。

胍类消毒剂:对皮肤黏膜无刺激,对金属织物无腐蚀,受有机物影响轻微,稳定性好,包括醋酸氯己定、葡萄糖酸氯己定和聚六亚甲基胍等。

季胺盐消毒剂:包括单链季盐消毒剂和双长链季胺盐消毒剂,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毒性小,稳定性好,如百毒杀、新洁尔灭等。

二、按照用途分类按用途可分为物体表面消毒剂、医疗器械消毒剂、空气消毒剂、手消毒剂、皮肤消毒剂、黏膜消毒剂、疫源地消毒剂等。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多应用)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多应用)

消毒剂是用于杀灭或去除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家庭卫生等领域。

正确的使用消毒剂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以供参考。

一、酒精酒精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消毒剂,主要成分是乙醇。

使用方法如下:1.准备浓度为70%-75%的酒精溶液。

2.将酒精涂抹于需要消毒的物品表面,如方式、电脑键盘、门把手等。

3.保持酒精在物品表面作用1-2分钟。

4.使用完毕后,将酒精放置于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注意事项:1.酒精易燃,远离火源。

2.避免酒精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3.酒精不宜用于空气消毒和皮肤消毒。

二、次氯酸钠(漂白水)次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使用方法如下:1.配制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次氯酸钠溶液。

例如,将1勺(约10克)漂白粉加入2升水中,搅拌均匀。

2.将次氯酸钠溶液涂抹于需要消毒的物品表面,如地面、墙面、家具等。

3.保持次氯酸钠溶液在物品表面作用10-30分钟。

4.使用完毕后,将次氯酸钠溶液放置于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注意事项:1.次氯酸钠具有腐蚀性,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2.次氯酸钠不宜与酸性物质混合使用。

3.次氯酸钠不宜用于金属制品和有色织物消毒。

三、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消毒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使用方法如下:1.准备浓度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2.将过氧化氢涂抹于需要消毒的物品表面,如空气清新剂、冰箱、空调等。

3.保持过氧化氢在物品表面作用5-10分钟。

4.使用完毕后,将过氧化氢放置于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注意事项:1.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2.过氧化氢不宜与还原性物质混合使用。

3.过氧化氢不宜用于金属制品和有色织物消毒。

四、紫外线消毒灯紫外线消毒灯是一种利用紫外线杀菌的消毒设备。

使用方法如下:1.将紫外线消毒灯放置于需要消毒的房间内。

消毒剂使用指南

消毒剂使用指南

在常规刷手基础上,用无菌纱布 蘸取使用浓度碘伏均匀擦拭从手 指尖擦至前臂部位和上臂下1/3部 位皮肤;或直接用无菌刷蘸取使 用浓度碘伏从手指尖刷手至前臂 和上臂下1/3 部位皮肤,然后擦 干。使用有效碘2g/L~10g/L,作 用含时有间效3碘mi2n5~0m5gm/iLn~。500mg/L的碘 伏稀释液直接对消毒部位冲洗或 擦拭。
黏膜冲洗消毒 物体表面消毒
酚类消毒剂 依据产品说明书。
适用于物体表面和织物等消毒。
物体表面和织物 等消毒
季铵盐类消毒剂 依据产品说明书。
适用于环境与物体表面(包括纤 维与织物)的消毒。适用于卫生
物体表面消毒
手消毒,与醇复配的消毒剂可用
于外科手消毒。
卫生手消毒
消毒剂使用指南
使用方法 均匀喷雾手部或涂擦揉搓手部1~ 2遍,作用1min。 擦拭2遍,作用3min。 涂擦皮肤表面2遍,作用3min。 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min。 使用浓度500mg/L。 物体表面使用浓度1000mg/L,有 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 10000mg/L。
耐腐蚀医疗器械的高水平消毒, 6%过氧化氢浸泡作用120min,或 0.5%过氧乙酸冲洗作用10min,消 毒结束后应使用无菌水冲洗去除 残留消毒剂。 用无菌棉拭或无菌纱布蘸取本 品,在消毒部位皮肤进行擦拭2遍 以上,再用棉拭或无菌纱布蘸取 75%医用乙醇擦拭脱碘。使用有效 碘18mg/L~22mg/L,作用时间1~ 3min。
无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 1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 用浓度2000mg/L。 清洁时使用浓度1000mg/L,污染 时使用浓度2000mg/L。
指南
注意事项
1.如单一使用乙醇进行手消毒,建议消毒后使用护手霜;2.外用消毒液,不得口服,置于儿童 不易触及处;3.易燃,远离火源;4.对酒精过敏者慎用;5.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密 封保存;6.不宜用于脂溶性物体表面的消毒,不可用于空气消毒。

消毒剂使用指南

消毒剂使用指南

消毒剂使用指南消毒剂使用指南1.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消毒剂的使用指南,包括消毒剂的种类、安全使用方法以及常见问题的解答。

消毒剂是一种用于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等领域。

2.消毒剂的种类2.1 表面消毒剂- 酒精消毒剂:含有酒精成分,适用于常见的细菌、和真菌。

- 氯化物消毒剂:含有氯化物成分,适用于灭活细菌、和孢子。

- 过氧化氢消毒剂:含有过氧化氢成分,对多种微生物有杀灭作用。

2.2 手部消毒剂- 酒精手消毒剂:含有酒精成分,具有杀灭手上的细菌和的功效。

- 洗手液:含有清洁剂成分,通过深层清洁的方式去除手部污垢,但对细菌的杀灭有限。

3.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3.1 表面消毒剂使用方法- 使用前要先摇匀消毒剂,并按照产品说明稀释(如需要)。

- 将适量的消毒剂倒在干净的布上,擦拭待消毒的表面,确保覆盖整个区域。

- 按照建议的接触时间让消毒剂起效。

- 使用清水擦拭干净,如果是食品接触表面,还需用清水冲洗。

3.2 手部消毒剂使用方法- 取适量消毒剂倒在手心,双手搓揉,确保覆盖双手各个部位。

- 按照建议的搓洗时间(通常为15-30秒),彻底揉搓双手。

4.常见问题解答4.1 消毒剂使用间隔时间是多久?根据不同消毒剂的说明,使用间隔时间会有所不同。

一般建议在每次使用之间保持10-15分钟的间隔,以确保消毒剂完全发挥作用。

4.2 如何选择适合的消毒剂?选择适合的消毒剂时要考虑需要消毒的表面或对象,以及被消毒的微生物类型。

不同的消毒剂对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杀灭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附件:1.消毒剂常见品牌列表及对应的具体使用说明。

法律名词及注释:1.消毒剂:指用于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2.细菌:指一类微生物,通常单细胞结构,具有独立的代谢能力。

3.:指一类简单的微生物,通常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必须寄生于宿主细胞内才能复制。

4.真菌:指一类寄生或生长在有机物上的微生物,通常多为多细胞结构。

常用消毒剂使用指南2020年6月版

常用消毒剂使用指南2020年6月版

常用消毒剂使用指南2020年6月版水消毒:将二氧化氯消毒剂加入水中,浓度依据产品说明书,放置15~30min后使用。

物体表面消毒:使用浓度1000mg/L,擦拭物体表面,放置10~15min后擦拭干净。

餐饮具消毒:使用浓度1000mg/L,浸泡10~15min后清洗干净。

食品加工工具和设备消毒:使用浓度1000mg/L,浸泡10~15min后清洗干净。

瓜果蔬菜消毒:使用浓度100mg/L,浸泡10~15min后清洗干净。

医疗器械消毒:使用浓度1000mg/L,浸泡10~15min后清洗干净。

空气消毒: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喷雾消毒。

4.注意事项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使用时应当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

如不慎溅入眼睛,应当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强氧化剂,不得与易燃物接触,应当远离火源。

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不得与还原物质共储共运。

包装应当标示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

依照具体产品说明书注明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有效期和安全性检测结果使用。

消毒剂使用时应当注意安全,避免误伤自己和他人。

同时,使用前应当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以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碘伏:适用于皮肤、黏膜、手术部位、注射和穿刺部位消毒。

3.使用方法碘酊:涂抹消毒,作用时间2min~5min。

碘伏:涂抹消毒,作用时间3min~5min。

4.注意事项碘酊和碘伏均有刺激性,不宜长期使用。

对于碘过敏者和甲状腺功能异常者慎用。

使用时应当注意防止溅入眼睛和口腔,如不慎接触应当立即用水冲洗。

碘酊是一种常用于外科手及前臂消毒、黏膜冲洗消毒等的消毒剂。

使用时,无菌棉拭或无菌纱布需要蘸取该消毒剂,然后在消毒部位皮肤进行擦拭,作用时间为1分钟至3分钟。

注意事项包括禁止口服、儿童不易触及、对碘过敏者慎用,以及密封、避光,置于阴凉通风处保存。

碘伏则适用于外科术前手及前臂消毒、黏膜冲洗消毒等。

使用时,可以用无菌纱布蘸取该消毒剂,从手指尖擦至前臂部位和上臂下1/3部位皮肤,或直接用无菌刷蘸取,然后擦干。

消毒剂使用指南

消毒剂使用指南

消毒剂使用指南1 醇类消毒剂1.1 有效成分乙醇含量为70%~80%(v/v),含醇手消毒剂>60%(v/v),复配产品可依据产品说明书。

1.2 应用范围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也可用于较小物体表面的消毒。

1.3 使用方法卫生手消毒:均匀喷雾手部或涂擦揉搓手部1~2遍,作用1min。

外科手消毒:擦拭2遍,作用3min。

皮肤消毒:涂擦皮肤表面2遍,作用3min。

较小物体表面消毒: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min。

1.4 注意事项如单一使用乙醇进行手消毒,建议消毒后使用护手霜。

外用消毒液,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易燃,远离火源。

对酒精过敏者慎用。

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密封保存。

不宜用于脂溶性物体表面的消毒,不可用于空气消毒。

2 含氯消毒剂2.1 有效成分以有效氯计,含量以mg/L或%表示,漂白粉≥20%,二氯异氰尿酸钠≥55%,84消毒液依据产品说明书,常见为2%~5%。

2.2 应用范围适用于物体表面、织物等污染物品以及水、果蔬和食饮具等的消毒。

次氯酸消毒剂除上述用途外,还可用于室内空气、二次供水设备设施表面、手、皮肤和黏膜的消毒。

2.3 使用方法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500mg/L;疫源地消毒时,物体表面使用浓度1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10000mg/L;室内空气和水等其他消毒时,依据产品说明书。

2.4 注意事项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配制和分装高浓度消毒液时,应戴口罩和手套;使用时应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

如不慎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就医。

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

金属和有色织物慎用。

强氧化剂,不得与易燃物接触,应远离火源。

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不得与还原物质共储共运。

包装应标示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

依照具体产品说明书注明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有效期和安全性检测结果使用。

3 二氧化氯消毒剂3.1 有效成分活化后二氧化氯含量≥2000mg/L,无需活化产品依据产品说明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消毒剂使用指南
一、醇类消毒剂
1.有效成分
乙醇含量为70%~80%(v/v),含醇手消毒剂>60%(v/v),复配产品可依据产品说明书。

2.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也可用于较小物体表面的消毒。

3.使用方法
卫生手消毒:均匀喷雾手部或涂擦揉搓手部1~2遍,作用1min。

外科手消毒:擦拭2遍,作用3min。

皮肤消毒:涂擦皮肤表面2遍,作用3min。

较小物体表面消毒: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min。

4.注意事项
如单一使用乙醇进行手消毒,建议消毒后使用护手霜。

外用消毒液,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易燃,远离火源。

对酒精过敏者慎用。

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密封保存。

不宜用于脂溶性物体表面的消毒,不可用于空气消毒。

二、含氯消毒剂
1.有效成分
以有效氯计,含量以mg/L或%表示,漂白粉≥20%,二氯异氰尿酸钠≥55%,84消毒液依据产品说明书,常见为2%~5%。

2.应用范围
适用于物体表面、织物等污染物品以及水、果蔬和食饮具等的消毒。

次氯酸消毒剂除上述用途外,还可用于室内空气、二次供水设备设施表面、手、皮肤和黏膜的消毒。

3.使用方法
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500mg/L;疫源地消毒时,物体表面使用浓度1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10000mg/L;室内空气和水等其他消毒时,依据产品说明书。

4.注意事项
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配制和分装高浓度消毒液时,应当戴口罩和手套;使用时应当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

如不慎溅入眼睛,应当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

金属和有色织物慎用。

强氧化剂,不得与易燃物接触,应当远离火源。

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不得与还原物质共储共运。

包装应当标示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

依照具体产品说明书注明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有效期和安全性检测结果使用。

三、二氧化氯消毒剂
1.有效成分
活化后二氧化氯含量≥2000mg/L,无需活化产品依据产品说明书。

2.应用范围
适用于水(饮用水、医院污水)、物体表面、餐饮具、食品加工工具和设备、瓜果蔬菜、医疗器械(含内镜)和空气的消毒处理。

3.使用方法
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50mg/L~100mg/L,作用10min~15min;生活饮用水消毒时,使用浓度1mg/L~2mg/L,作用15min~30min;医院污水消毒时,使用浓度20mg/L~40mg/L,作用30min~60min;室内空气消毒时,依据产品说明书。

4.注意事项
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不宜与其他消毒剂、碱或有机物混用。

本品有漂白作用;对金属有腐蚀性。

使用时应当戴手套,避免高浓度消毒剂接触皮肤和吸入呼吸道。

如不慎溅入眼睛,应当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四、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1.有效成分
过氧化氢消毒剂:过氧化氢(以H2O2计)质量分数3%~6%。

过氧乙酸消毒剂:过氧乙酸(以C2H4O3计)质量分数15%~21%。

2.应用范围
适用于物体表面、室内空气消毒、皮肤伤口消毒、耐腐蚀医疗器械的消毒。

3.使用方法
物体表面:0.1%~0.2%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喷洒或浸泡消毒作用时间3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室内空气消毒:0.2%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用气溶胶喷雾方法,用量按10mL/m³~20mL/m³计算,消毒作用60min 后通风换气;也可使用15%过氧乙酸加热熏蒸,用量按7mL/m ³计算,熏蒸作用1h~2h后通风换气。

皮肤伤口消毒:3%过氧化氢消毒液,直接冲洗皮肤表面,作用3min~5min。

医疗器械消毒:耐腐蚀医疗器械的高水平消毒,6%过氧
化氢浸泡作用120min,或0.5%过氧乙酸冲洗作用10min,消毒结束后应当使用无菌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4.注意事项
液体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有腐蚀性,对眼睛、黏膜和皮肤有刺激性,有灼伤危险,若不慎接触,应当用大量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在实施消毒作业时,应当佩戴个人防护用具。

如出现容器破裂或渗漏现象,应当用大量水冲洗,或用沙子、惰性吸收剂吸收残液,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易燃易爆,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与还原剂接触,遇金属粉末有燃烧爆炸危险。

五、含碘消毒剂
1.有效成分
碘酊:有效碘18g/L~22g/L,乙醇40%~50%。

碘伏:有效碘2g/L~10g/L。

2.应用范围
碘酊:适用于手术部位、注射和穿刺部位皮肤及新生儿脐带部位皮肤消毒,不适用于黏膜和敏感部位皮肤消毒。

碘伏:适用于外科手及前臂消毒,黏膜冲洗消毒等。

3.使用方法
碘酊:用无菌棉拭或无菌纱布蘸取本品,在消毒部位皮肤进行擦拭2遍以上,再用棉拭或无菌纱布蘸取75%医用乙
醇擦拭脱碘。

使用有效碘18g/L~22g/L,作用时间1min~3min。

碘伏:
外科术前手及前臂消毒:在常规刷手基础上,用无菌纱布蘸取使用浓度碘伏均匀擦拭从手指尖擦至前臂部位和上臂下1/3部位皮肤;或直接用无菌刷蘸取使用浓度碘伏从手指尖刷手至前臂和上臂下1/3部位皮肤,然后擦干。

使用有效碘2g/L~10g/L,作用时间3min~5min。

黏膜冲洗消毒:含有效碘250mg/L~500mg/L的碘伏稀释液直接对消毒部位冲洗或擦拭。

4.注意事项
外用消毒液,禁止口服。

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对碘过敏者慎用。

密封、避光,置于阴凉通风处保存。

六、含溴消毒剂
1.有效成分
溴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质量分数92%~95%,有效卤素(以Cl计)质量分数54%~56%。

1,3-二溴-5,5-二甲基乙内酰脲,质量分数96%~99%,有效溴(以Br计)质量分数107%~111%。

2.应用范围
适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

3.使用方法
物体表面消毒常用浸泡、擦拭或喷洒等方法。

溴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总有效卤素200mg/L~400mg/L,作用15min~20min;1,3-二溴-5,5-二甲基乙内酰脲有效溴400mg/L~500mg/L,作用10min~20min。

4.注意事项
含溴消毒剂为外用品,不得口服。

本品属强氧化剂,与易燃物接触可引发无明火自燃,应当远离易燃物及火源。

禁止与还原物共贮共运,以防爆炸。

未加入防腐蚀剂的产品对金属有腐蚀性。

对有色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

本品有刺激性气味,对眼睛、黏膜、皮肤有灼伤危险,严禁与人体接触。

如不慎接触,则应及时用大量水冲洗,严重时送医院治疗。

操作人员应当佩戴防护眼镜、橡胶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

七、酚类消毒剂
1.有效成分
依据产品说明书。

2.应用范围
适用于物体表面和织物等消毒。

3.使用方法
物体表面和织物用有效成分1000mg/L~2000mg/L擦拭消毒15min~30min。

4.注意事项
苯酚、甲酚对人体有毒性,在对环境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处理时,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如有高浓度溶液接触到皮肤,可用乙醇擦去或大量清水冲洗。

消毒结束后,应当对所处理的物体表面、织物等对象用清水进行擦拭或洗涤,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不能用于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不能用于医疗器械的高中水平消毒,苯酚、甲酚为主要杀菌成分的消毒剂不适用于皮肤、黏膜消毒。

八、季铵盐类消毒剂
1.有效成分
依据产品说明书。

2.应用范围
适用于环境与物体表面(包括纤维与织物)的消毒。

适用于卫生手消毒,与醇复配的消毒剂可用于外科手消毒。

3.使用方法
物体表面消毒:无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1000mg/L;
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2000mg/L。

卫生手消毒:清洁时使用浓度1000mg/L,污染时使用浓度2000mg/L。

4.注意事项
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

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避免接触有机物和拮抗物。

不能与肥皂或其他阴离子洗涤剂同用,也不能与碘或过氧化物(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磺胺粉等)同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