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汗血宝马
中国古代战马都是什么品种?

中国古代战马都是什么品种?首先来看战场的作战马匹:大宛马(汉朝)源自大宛国(大宛是古西域国名,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
据《史记》记载,大宛马“其先天马子也”,它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宝马”。
按说,引进的汗血宝马有雌有雄,是可以进行繁殖的。
但由于我国地方马种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引入马种后,都走了“引种—杂交—改良—回交—消失”的道路。
同时,由于战马多被阉割,也使一些汗血宝马失去繁殖能力。
种种原因使汗血宝马在国内踪迹难寻,目前只有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境内,还生存有数千匹汗血宝马。
蒙古马(辽宋金元)蒙古马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主要产于内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马种。
蒙古马体格不大,平均体高120~142厘米,体重267.7~372千克。
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杨洪武核雕《马》达。
被毛浓密,毛色复杂。
它耐劳,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
8小时可走60公里左右路程。
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哈萨克马(汉、唐、明清)产于新疆的哈萨克马也是一种草原型马种。
其形态特征是:头中等大,清秀,耳朵短。
颈细长,稍扬起,耆甲高,胸销窄,后肢常呈现刀状。
现今伊犁哈萨克州一带,即是汉代西域的乌孙国。
两千年前的西汉时代,汉武帝为寻找良马,曾派张骞三使西域,得到的马可能就是哈萨克马的前身。
到唐代中叶,回纥向唐朝卖马,每年达十万匹之多。
其中很多属于哈萨克马。
因此,中国西北的一些马种大多与哈萨克马有一些血缘关系。
伊犁马(明清)伊犁马是以新疆的哈萨克马为基础,与前苏联顿河马、奥尔洛夫马等杂交而成。
当地牧民称它“二串子马”。
六十年代后,伊犁马的培育主要以顿河马为主,其顿河马的血液达到了50%以上。
伊犁马平均体高144~148厘米,体重400~450千克。
西汉鎏金铜马

西汉鎏金铜马作者:***来源:《学与玩》2023年第06期马的历史,就是一部古代战争史。
统一中原后,深谋远虑的汉武帝发现,想要战胜北方匈奴军队,就必须要建立强大的骑兵军团;而想要提高骑兵的战斗力,首先就要改善战马的品种。
经過不懈的努力,改良后的战马,头小颈长、胸部宽厚、躯干粗实、四肢修长,更善于奔跑。
汉武帝茂陵一号陪葬墓附近出土的这匹鎏(liú)金铜马,通体金光烁烁,造型简洁、俊朗,充满阳刚之气,正是当时汗血宝马的典型形象。
一匹马引发的远征战争的起因有很多,但因为夺得马匹而引发的大规模战争,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只有一次,那就是汉武帝对大宛(yuān)国的征伐。
大宛国有一种“汗血宝马”(又称阿哈尔捷金马),奔跑的速度和耐力都十分惊人,可日行千里。
这种马的皮肤较薄,奔跑时,似乎可以看到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此外,马儿汗腺发达,出汗时,原本枣红色或栗红色的肤色会更鲜艳,如同血红色,因此被称作汗血宝马。
公元前2 世纪末,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获得了有关汗血马的情报。
汉武帝得知后迅速安排使臣,赴大宛国求购种马,不料却遭到了拒绝。
大宛国之所以拒绝,主要因为汗血马在大宛本地也很稀少,非常珍贵;并且,大宛国和匈奴是近邻,而匈奴与汉为敌,反对大宛国和汉人交往。
不给马就算了,更过分的是,大宛国还杀了汉使,霸占了买马的钱。
随着匈奴人对丝绸之路的控制,大宛国也趁火打劫,抢掠商旅财物。
汉武帝忍无可忍,发誓虽远必诛。
战争历时三年,伤亡数万人,最终夺回了汗血马数十匹。
尽管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这些汗血马对汉代马种的改良起了巨大作用——有效地增加了骑兵的战斗力,为汉王朝的稳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汉武帝茂陵一号陪葬墓旁出土的鎏金铜马,就是汉代马种改良后的成果。
它造型俊朗,头小颈长、短耳,四肢修长,臀部紧实、体态舒展,一副“天马”的身姿。
各色各样的“马”汉代以来,匈奴铁骑让汉人吃尽了苦头。
匈奴是生活在马背上的北方游牧民族,在广阔无垠的草原大漠上,逐水草为居、以马为伴,个个具有精湛的骑术,平时放牧,战时就变成了骑兵。
萝卜换汗血宝马的历史典故

萝卜换汗血宝马的历史典故萝卜换汗血宝马的历史典故汗血宝马,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最古老、纯正的马种。
每一匹汗血宝马都有血统护照,可上溯至前五代,每匹马价值百万元左右。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萝卜换汗血宝马的历史典故,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萝卜换汗血宝马的历史典故北宋初期,宋辽之间战争不断,虽有杨家将等镇守边关,但面对以骑射着称的辽人,宋军仍处于弱势。
这年冬季,杨六郎细细揣摩了宋辽之间的兵力,觉得宋军处于弱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辽人长期游牧骁勇善战;二是辽兵的马匹膘肥体壮,而宋人一直过着农耕生活,马匹少不说,能训练成战马的马匹更是稀缺。
此时正是战争年代,辽国对马匹管控很严,要想从辽国私运马匹过来,真是难如登天。
晚上,一筹莫展的杨六郎闷闷不乐地在营帐中拿起书卷,心神不宁地胡乱翻着。
突然,他的眼睛一亮,细细看了起来,而后丢下书卷,研墨执笔修书一封,派通信兵连夜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令杨六郎眼睛一亮的是书卷中的几个字:汗血宝马。
书卷中记载,汗血宝马产于西域,奔跑极快,耐力很强,并且极其耐渴,一天可以只喝一次水。
这对于在战场上连续不断厮杀的将士来说,是再好不过了。
通信兵一路马不停蹄,将这封信送到京城的时候,适逢早朝。
接到前方加急来信,大宋皇帝坐在龙椅上将信看完,询问起满朝文武对这封信有何看法。
朝堂之上很快形成了两种声调:一是认为汗血宝马虽古来便有记载,西域也曾在汉朝时进贡过,但这种马作战能力恐怕被夸大描述了。
何况就算记载属实,汗血宝马在西域的数量也并不多,又怎么能够弄到那么多的马匹充实军队?因此杨六郎的想法虽好,却不符合现实,当下之急还是考虑如何防御辽兵进攻为好。
而另一些大臣认为,既然史书有记载,那绝对不是夸大。
就算汗血宝马没有那么多,即使只能弄到几匹,作为主要将帅的坐骑,也能多斩几名辽将于马下。
两种声音在朝堂上激烈争论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
嘈杂的争论声中,一个名叫张立的大臣朝前迈了一步,垂首对龙椅上的皇帝说:“依微臣之见,争执不是办法,何不派人前去探访?能带回宝马更好,即使是带回混了血统的西域马,那也比我朝的土马强!”张立的话得到了皇帝的赞许,皇帝捻须点了点头,说道:“那就照张爱卿说的办吧,朕就封你为特使,带人前往西域,务必多带些神马回来为我将士添翼!”张立接了圣旨,不敢延误,带上随从便朝西域进发了。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汗血宝马,传说中是一匹在缥缈的古代中华大地上出现过的奇异动物,据说它身上隐隐有马、鹿、龙、凤、花纹等混乱而又神秘的图案,血液则是深红色或黑色。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作为一个神秘的存在,一直是令人向往的动物。
关于汗血宝马的起源,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最普遍的传说是汗血宝马出自西域。
西汉时期,大宛国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王国。
骑兵是大宛国的特色之一,这里的种马数量极为丰富。
当时,传说中的汗血宝马就是从大宛国被带到中国的。
其它一些传说则认为汗血宝马来自东北、西南或者四川等地,但至今还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些说法。
汗血宝马的形态和特征,也有许多不同的描述。
据传说,它的身上长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纹,有的像马、有的像鹿、有的像龙、有的像凤等等。
传说汗血宝马每年夏季,兽毛变成柔软丝状,如白云飘逸,而在寒冬则厚如毛茸,有如岩石之上的白雪,如天地之壮烈。
另外,汗血宝马的血液也非常的神秘,据说陵墓出土的汗血宝马骨骼中,就曾经检测到过深红色或黑色的血迹。
这种珍贵的血液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也是迄今无法确知的。
汗血宝马的传说在历史上主要流传于中古时期,而汗血宝马的神秘面纱却至今未解开。
据考证,南北朝到唐代都有大量的汗血宝马传说,尤其是唐代文学作品有很多描写。
据《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唐玄宗时,有一位职官设宴招待来自西域的宾客,当他们听到汉地有汗血宝马的传说时,都十分兴奋。
他们不仅对汗血宝马的美丽外表充满了赞美,更是对它们的驾乘性能和生理特征非常感兴趣。
史书记载,当时有位叫李贺的大诗人,就曾写过一首《汗血宝马行》的诗,来歌颂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动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族文化和马文化相互交融,汗血宝马的神秘也被逐渐淡忘。
直到明清时期,关于汗血宝马的记载才再次出现。
据《明史》记载,漳州刘氏家族族人入葬时,常以“汗血宝马”作马车,据传为《会昌墓志》中载的“汗脚”“五陵傍”古马之始祖。
可见在明代,汗血宝马的神秘曾经达到了顶峰。
汗血宝马的记载并不是只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中。
中国古代十大名马

1.赤兔马“赤兔马”本名“赤菟”,即红色的,像老虎同样的烈马,听说为汗血宝马。
赤兔马一直是好马的代表,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三国演义》记录,赤兔马最早为西凉刺史董卓的坐骑,后被董卓用来收买丁原的义子吕布;吕布死后,赤兔马被曹操恩赐关羽;关羽被杀后,赤兔马想念旧主,绝食而死。
2.的卢马的卢,三国期间刘备的坐骑,其奔跑的速度飞速,在三国历史中最惹眼的一处即是背负刘备跳过阔数丈的檀溪,挣脱了后边的追兵,救了刘备一命,这一跳确立了其三国名马的地位,虽不及赤兔马那么声名显赫,但在三国中也拥有必定的著名度,其地位更因辛弃疾一首词中的“马作的卢飞速,弓如霹雳弦惊”而大为提升。
《马政论》曰:“颡上有白毛谓之的卢。
”又曰:“上有旋毛及白毛者,谓之的吻,凶。
”俗云的卢非也。
刘备避樊城之难,过檀溪,谓所乘马的卢曰:“今天急,不行不努力。
”马达备意,一跃三丈。
又庚亮所乘马名的卢,殷浩认为不利主,劝市之。
亮曰:“岂有已之不利,移之人者。
”3.乌骓马乌骓,霸王项羽的座驾,是一匹黑马,通体黑缎子同样,油光放亮,唯有四个马蹄子部位白得赛雪。
乌骓背长腰短而平直,四肢关节筋腱发育壮实,这样的马有个讲头,名唤“踢雪乌骓”。
传说,项羽自刎于乌江边后,忠于主人的乌骓也自跳乌江而死。
4.飒露紫飒露紫。
昭陵六骏之一的“飒露紫”是李世民东征洛阳,铲平王世充权力时的坐骑,列于陵寝祭坛西侧首位,前胸中一箭。
5.绝影绝影,三国期间曹操坐骑。
顾名思义,跑起来快得连影子也跟不上,绝影无影。
绝影是一代枭雄曹操的坐骑。
在《魏书》中有所说起:“公所乘马名绝影,为流矢所中,伤颊及足,并中公右臂。
”6.黄骠马黄骠马,骠字的含义是“黄马带白点”。
此马的白点多位于肚子和两肋处。
最主要的是马头上有白毛,形状圆如满月。
因此又名“西凉玉顶干草黄”。
黄骠马即便喂饱了草料,肋条也显现在外。
因此还有又名“刺骨龙”。
是难得一遇的宝马良驹。
据小说《隋史遗文》、《隋唐演义》中所记,唐初名将秦琼(秦叔宝)的坐骑即为黄骠马。
阿哈尔捷金马

天马——阿哈尔捷金马阿哈尔捷金马被中国人称为“汗血宝马”,在土库曼斯坦则被称为“天马”。
它是土库曼斯坦国宝,该国国徽中央就是阿哈尔捷金马。
作为国家的象征和骄傲,阿哈尔捷金马的数量近两年来却持续下降。
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一怒之下,撤销了主管官员职务作为警示。
“天马”与中国公元前113年,敦煌有人将一匹汗血马献给汉武帝。
武帝大喜,将其称为“天马”,遣使携千金及金马前往大宛国(当时的土库曼斯坦)求换。
可是,大宛国王不但拒换,还“杀汉使,取其财物”。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宠姬李夫人之弟李广利率军数万西征,大败而归。
两年后,李广利率军十多万再次出征,大宛国因内讧求和。
汉军选取上等马几十匹和中等马3000多匹带回。
一路上因饥渴和劳顿不少马匹死亡,但仍有上千匹带回长安。
汉武帝认为汗血宝马非常适合军用,就用来装备和改良军马。
后来,由于负重力和耐寒力差,纯种汗血宝马逐渐在中国消失。
“汗血”之谜土库曼人喜欢把阿哈尔捷金马称为“天马”,但不喜欢“汗血宝马”这个称呼。
据称,阿哈尔捷金马之所以被称作“汗血宝马”,是因为它奔跑时流出的汗呈血红色。
一种说法是,马身上的寄生虫导致马匹皮肤渗血;另一种说法是,马在奔跑时体温上升,使得少量红色血浆从毛孔中渗出。
但土库曼人不认可这两种说法。
他们说,“天马”奔跑时并不流血,人们之所以把马身上流出的汗误以为是血,是因为这种马皮肤薄、血管密集,奔跑时鲜红的血管膨胀起来,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汗水酷似鲜血。
数量属于国家机密。
在2月18日举行的例行视频会议上,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指出,主管阿哈尔捷金马的土库曼阿特拉雷协会存在严重问题。
据报道,阿哈尔捷金马2011年减少64匹,2012年减少56匹。
分析人士称,这主要源于育种工作不到位、兽医防治工作不符合要求、兽医严重不足、药物严重短缺等。
在这种情况下,别尔德穆哈梅多夫签署命令,撤掉协会总经理奥拉兹纳扎罗夫的职务,并向主管该部门的副总理亚兹梅拉多夫提出警告。
世界上最古老的汗血宝马:阿哈尔捷金马(价值1000万美元)

世界上最古老的汗血宝马:阿哈尔捷金马(价值1000万美元)一匹良驹比伯乐还难求,作为马中翘楚的汗血宝马,更是受到众多英雄豪杰的追捧。
汗血宝马学名是阿哈尔捷金马,原产于土库曼斯坦。
目前这种品种的马在世界上仅仅剩下一千多匹,最高的上千万美元,最便宜的也要几百万美元。
虽然汗血马是最古老的马种之一,有着神奇种种传说,但从特性上来看,汗血宝马并不如纯血马和温血马优秀。
俗话说良驹配英雄,在中国古代,马是英雄们的必备之物,但好马不同于现在的豪车有钱就能买到,一匹良驹比伯乐还难求,作为马中翘楚的汗血宝马,更是受到众多英雄豪杰的追捧。
阿哈尔捷金马汗血宝马学名是阿哈尔捷金马,原产于土库曼斯坦。
它们皮肤较薄,枣红色或栗色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变得鲜艳,给人以“流血”的错觉,因此称之为汗血马。
汗血宝马毛色有淡金、枣红、黑色和香槟金等。
其中,香槟金色的汗血宝马最受大亨们喜爱。
它们身型标致、线条优美,毛色散发光泽,在阳光下显示出一种高雅的香槟金色,十分夺目。
有媒体称这种马是全世界最美丽的马,甚至还有人称它们为“来自天堂的马”。
然而,美丽而稀缺的事物都是昂贵的,目前这种品种的马在世界上仅仅剩下一千多匹,最高的上千万美元,最便宜的也要几百万美元。
虽然汗血马是最古老的马种之一,有着神奇种种传说,但从特性上来看,汗血宝马并不如纯血马和温血马优秀。
在速度赛马比赛中,汗血马不如纯血马;在马术赛事中又比不上温血马。
而汗血马耐久力强的优点,在现代社会并无用武之地。
在商业化的今天,这种传说中的绝代名驹,似乎逃脱不了沦为展品的命运。
不过富豪们才不care,对于他们来说,长脸才是最重要的。
看过古装剧的应该都听说过汗血宝马吧,在电视里,汗血宝马也是千金难求的。
汗血宝马在古代文学著作中,称其能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当然这是夸张了,不过汗血宝马确实是非常厉害的。
来自天堂的马这期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一种汗血宝马,这种汗血宝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原产于土库曼斯坦,被称为“来自天堂的马”,一匹马的价格能够买十辆法拉利。
“汗血宝马”成大宛灭国导火索 汉武帝两征大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汗血宝马”成大宛灭国导火索汉武帝两征大宛导语:汉朝认识大宛,是从张骞出使西域开始,张骞告诉汉武帝:大宛有一种宝马,叫汗血马。
又,传说这种马日行千里,奔跑时流的不是汗,而是血。
汉汉朝认识大宛,是从张骞出使西域开始,张骞告诉汉武帝:大宛有一种宝马,叫汗血马。
又,传说这种马日行千里,奔跑时流的不是汗,而是血。
汉武帝当时就对此十分感兴趣。
随着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不断往来,汉使说:“张骞说的汗血宝马是真,但大宛不愿把汗血马献给大汉,马就藏在贰师城。
”汉武帝听说大宛有汗血马是真的,也不管大宛愿不愿给,就高兴得不得了。
因为他非常喜欢好马,《史记·乐书》说:汉朝在西边屯田和防守的士兵,曾在水边发现一匹从西域跑过来的好马,就将它捉住,献给了朝廷,汉武帝高兴地作了一首《太一之歌》。
(太一贡兮天马下,霑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乐书》虽不出自司马迁之手,但汉武帝喜欢宝马确是事实。
于是,他就派壮士车令为使者,携带千金和金马等礼物,请求与大宛交换汗血马。
大宛已有了很多大汉的财物,对黄金和金马不感兴趣,国王与大臣们商议说:“大汉离我们有万里之遥,他们使团来时要经过盐泽,盐泽是绝地,在那死的人特别多。
若不走盐泽,他们从北边来,有匈奴阻拦。
从南边来,他们难觅水草,人烟稀少,饮食匮乏。
所以,大汉使团每次出发时是几百人,路上常常死的人都超过了一半。
像这样艰难的路程,他们怎能派大军前来?不能派大军,他们就对我们无可奈何。
况且,贰师城的汗血马,是大宛的国宝,国宝不能随便给人。
”于是,就拒绝了大汉的请求。
车令等人气得发疯,骂了许多狠话,把金马砸坏,扬长而去。
大宛的贵族们也愤怒了,说:“大汉的使者太小看我们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
金点强
①1969年,甘肃武威出土了一件威武的铜奔马,此马三足凌空,气势夺人,郭沫若将它定名为“马踏飞燕”。
据考证,“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极品青铜器物,距今约1800年。
这件铜奔马的原型,便是从西域传入我国的汗血宝马。
②我国古代,曾将汗血宝马称为天马、大宛马(大宛是古西域国名,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
据《史记》记载,大宛马“其先天马子也”,它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宝马”。
③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汉使开始频繁来往于西域诸国,他们在贰师城见到了强健的大宛马,于是奏知汉武帝。
嗜好宝马的汉武帝闻讯后大喜,特意铸了一匹金马,命使者送到大宛国,想用金马换一匹汗血宝马,结果被大宛国王拒绝,汉使也在归途中被杀。
汉武帝大怒,派大将李广利率大军远征大宛国。
大宛国人难以抵挡,于是杀了国王,与汉军议和,并同意向汉朝提供良马。
汉军挑选了3000匹良马运回中原,但这些马经过长途跋涉后损失惨重,到达玉门关时仅余1000多匹。
得到汗血宝马的汉武帝十分高兴,将“天马”的美名赐予汗血宝马。
汉武帝还让汗血宝马等西域良马与蒙古马杂交,培育出山丹军马。
从此,中原的马种得到改良,汉代的生产力和军队的装备也因此大幅增强。
④唐朝时,中原与西域诸国的关系更加密切,唐玄宗曾将义和公主嫁给了宁远(大宛)国王,宁远国王则向玄宗献了两匹“胡种马”(即“汗血宝马”),玄宗为两马取名为“玉花骢(骢,读cōng,一种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和“照夜白”,它们还被画进了唐代名画《照夜白图》。
⑤在古代,马是战争的利器。
汗血宝马体形好、听话、快速、适于长途行军,在游牧民族的征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成吉思汗时代,汗血宝马成为蒙古大军发动“闪电战”,横扫欧亚大陆的重要工具。
⑥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里,汗血宝马代表着勇气和力量,蕴涵着人们的理想和幻想,被人们称之为“龙之友”和“龙之媒”。
曾有不少文人墨客赋诗填词,撰写传奇故事来描写“汗血宝马”。
唐代李白有《天马歌》:“天马出来月氏窟,背为虎纹龙翼骨,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
”宋代司马光也有《天马歌》:“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龙种骨更奇,网丝旧画昔尝见,不意人间今见之。
”
⑦汗血宝马从汉朝进入我国一直到元朝,繁衍生息上千年,但近代以来,史料中已很难见到汗血宝马的名字,汗血宝马在我国几近绝迹。
⑧按说,引进的汗血宝马有雌有雄,是可以进行繁殖的。
但由于我国地方马种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引入马种后,都走了“引种—杂交—改良—回交—消失”的道路。
同时,由于战马多被阉割,也使一些汗血宝马失去繁殖能力。
种种原因使汗血宝马在国内踪迹难寻,目前只有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境内,还生存有数千匹汗血宝马。
16.文章开头从铜奔马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17.⑦⑧两段内容说明了什么内容?是按照怎样的思路说明的?(4分)
18.参考下面有关汗血宝马的材料,谈谈你对文章第⑦段中“但近代以来,史料中已很难见到汗血宝马的名字,汗血宝马在我国几近绝迹”一句话的理解。
(2分)
[链接材料]
中央电视台2007年9月26日报道,据中国马业协会统计,目前世界上汗血马约有3000匹,其中2000多匹都在土库曼斯坦,现在中国共有5匹汗血马,其中两匹是土库曼斯坦前总统尼亚佐夫分别赠予胡锦涛和江泽民的国礼。
答案
16.引出本文要说明的事物—“汗血宝马”。
17.汗血宝马在我国已几近绝迹。
(1分)先指出汗血宝马在我国已几近绝迹,接着说明汗血宝马几近绝迹的原因,最后交代世界上只有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境内还生存有汗血宝马。
(三个层次各1分,共3分)
18.近代以来,作为自然存在的汗血宝马种群在我国已经绝迹了,但还有极少量人工饲养的汗血宝马在我国生存。
只要能理解“几近绝迹”是并未绝迹的意思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