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专题复习 专题一:等温线练习
地理高频考点22 常见等温线图的判读练习及解析

地理高频考点22 常见等温线图的判读练习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冻雨是大气中过冷却水滴降落过程中,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相遇发生冻结的一种降水。
下图中曲线是等温面分布图,等值距为2℃。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时刻正发生冻雨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2.与①地相比,③地()A.气温更高B.气压更低C.光照更强D.风力更弱年均温,是指某地当年测出的每日平均温度的总和除以当年天数得到的平均温度。
下图为“世界局部年均温等值线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对应的数值正确的是()A.0<P<1020<Q<30B.-10<P<030<Q<40C.0<P<1030<Q<40D.-10<P<020<Q<304.造成甲、乙两地数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盛行风、洋流B.纬度、地形C.海陆位置、地形D.纬度、洋流下图示意某区域1月份0℃等温线分布。
据此,完成第5题。
5.导致图中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降水C.沿岸洋流D.曲折海岸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回答6~7题。
6.造成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B.太阳辐射、地形C.大气环流、下垫面D.洋流、地形7.a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A.0℃B.-5℃C.2℃D.-8℃8.读“我国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分布图”,可知()A. 甲区域气温高于4℃B. 甲区域受西南季风影响C. 西风带致乙区域暖湿D. 甲区域多处于锋面雨区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C)分布图”。
读图完成9~10题。
9.控制图中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洋流C.纬度D.海陆位置10.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可能是()A.16 B.20 C.23 D.27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最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月份和地方时时刻为()A.8月22时B.8月13时C.1月22时D.1月13时12.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洋流B.地形、大气环流C.海陆分布、地形D.大气环流、海陆分布二、综合题13.读“我国部分省区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初中地理知识点:等温线与等温线图的判读

初中地理知识点:等温线与等温线图的判读一、选择题1.下图为某地的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
若该图为等温线图,E 所在区域为陆地,F所在区域为海洋,则该图表示A.北半球1月等温线 B.北半球7月等温线C.南半球1月等温线 D.南半球7月等温线2.如图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7月等温线图,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虚线为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气温高于乙处B.甲、乙两处气温相同C.甲处为海洋,乙处为陆地D.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3.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A.地势低平B.海洋广阔C.平原面积广阔D.受太阳光照均匀读下图,完成4~5题。
4.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出,图中M地为A.北半球夏季B.南半球夏季C.北半球冬季D.南半球冬季5.该地气候一般分布在下列四地中的A.B.C.D.6.读等温线分布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由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B.图中等温线能反映气温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C.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陆地,乙地是海洋,此时可能为1月初D.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此时该地区是夏季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7~8题。
7.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A.从北向南递减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D.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8.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A.海洋高于陆地B.陆地高于海洋C.高原高于平原D.荒漠高于森林9.在等温线图上,等温线稀疏的地方,说明气温A.高B.低C.差别大D.差别小10.有关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说法错误的是A.一年中,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B.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大C.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递减D.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稀疏11.读等值线分布图,图中数值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是等高线图,①地气温低于同纬度的②地气温B.若是等高线图,②③两地可能发育河流C.若是1月等温线图,则阴影部分是海洋D.若是1月等温线图,则阴影部分是陆地二、解答题12.读下面的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读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上图中获得的正确信息是()A. 同纬度的①②两地,若①是陆地,②是海洋,此时该地区是冬季B. 由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C. 图中等温线能反映世界气温随纬度变化的规律D. 图中等温线能反映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2)若①地位于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下列气温和降水资料反映的气候类型与其一致的是()A. B.C. D.(3)若②地为亚欧大陆东岸的滨州市,下列月份与季节搭配正确的是()A. 1—3月为春季B. 9—11月为秋季C. 10—12月为冬季D. 5—7月为夏季【答案】(1)C(2)C(3)B【解析】【分析】(1)根据等温线分布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若①处是陆地,②处是海洋,陆地等温线向是向高纬凸,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说明此季节同纬度陆地温度比海洋温度高,应为北半球夏季;图中等温线能反映世界气温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故选择答案C。
(2)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所以称为地中海气候,其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A为温带季风气候,B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D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3)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北半球的春季是3、4、5月,夏季是6、7、8月,秋季是9、10、11月,冬季是12、1、2月;南半球的春季是9、10、11月,夏季是12、1、2月,秋季是3、4、5月,冬季是6、7、8月,滨州位于北半球,故选择答案B。
故答案为:(1)C;(2)C;(3)B;【点评】(1)考查陆地和海洋等温线的区别,需要学生进行假设性分析,难度大。
(2)考查几种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需要学生先分析图,再判断气候类型然后找分布位置,难度大。
(3)考查南北半球的四季划分,学生关键是抓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这个点就比较简单。
初中地理知识点:等温线与等温线图的判读

初中地理知识点:等温线与等温线图的判读一、选择题1•下图为某地的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
若该图为等温线图,EC.南半球1月等温线D.南半球7月等温线2.如图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7月等温线图,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虚线为陆地和海洋C.甲处为海洋,乙处为陆地D.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3.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A.地势低平B.海洋广阔C.平原面积广阔D.受太阳光照均匀读下图,完成4〜5题。
4.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出,图中M地为A.北半球夏季B.南半球夏季C.北半球冬季D.南半球冬季5.该地气候一般分布在下列四地中的C . 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陆地,乙地是海洋,此时可能为1月初D . 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此时该地区是夏季 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7〜8题。
7.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A .从北向南递减B .从咼海拔向低海拔递减C .从内陆向沿海递减D .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8. 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A .海洋高于陆地B .陆地高于海洋C .高原高于平原D .荒漠高于森林9. 在等温线图上,等温线稀疏的地方,说明气温A .高B .低C .差别大D .差别小10•有关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说法错误的是图中等温线能反映气温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B . 20V-2DCior_aA.—年中,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B.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大C.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递减D.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稀疏C.若是1月等温线图,则阴影部分是海洋D.若是1月等温线图,则阴影部分是陆地二、解答题12.读下面的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为中心,原因最有可能是,B点的气温数值范围是(2)C处的气温差比B处,判断依据是。
(3)E处气温(大于、小于或等于)F处气温,判断依据是13.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初中地理专题训练---天气与气候的综合题分类及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下图中等值线为等温线,a为15 ℃,b为12 ℃,(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则图示地区呈现的信息正确的是()A. 南半球7月等温线B. 南半球1月等温线C. 北半球7月等温线D. 北半球1月等温线【答案】 A【解析】【分析】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判断的依据是等值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图中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可判定是南半球的冬季,南北半球季相反,7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
故答案为:A。
【点评】由于海洋与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快;海洋吸热慢,散热慢,故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比海洋高。
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
2.一般而言,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若山峰A的海拔3600米,气温是6℃,那么山底B海拔500米处的气温是()A. 24℃B. 12.6℃C. 24.6℃D. -12.6℃【答案】 C【解析】【分析】解:根据在山地,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计算得出山顶的气温为:(3600-500)÷100×0.6℃=18.6℃,18.6℃+6℃=24.6℃。
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
3.齐齐哈尔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指数是68,这一天的空气质量状况是 ( )A. 优B. 良C. 轻度污染D. 严重污染【答案】 B【解析】【分析】解:通过分析知道,齐齐哈尔市某日的空气污染指数是68,那么该市空气质量状况是良;故答案为:B。
【点评】空气质量以其空气质量指数API(为整数)衡量,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
初中地理知识点:我国1月0℃等温线

5.A
【解析】
4.我国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所以我国一月(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我国纬度最高的黑龙江省,故选D。
5.纬度因素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在我国东部地区,1月份(冬季)纬度较低的地区,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纬度较高的地区,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较低,所以1月等温线走向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故选A。
C.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界线,故C错误;
D.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界线,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记忆即可。
3.C
【解析】
【分析】
根据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进行分析解答。
(2)图中曲线______是我国1月0 ℃等温线, 曲线_____是我国地势一二阶梯分界线
(3)下列数字有可能为图中E点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是(______)
A.260毫米 B.50毫米 C.600毫米 D.990毫米
14.阅读有关汉江流域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是我国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水系流域示意图,其东西部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过去没有很好理解和尊重东西部差异,在开发利用中产生了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西部地区主要表现为土壤侵蚀、森林破坏等,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湖泊等湿地面积减小,水体,该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内蒙古高原东部离海洋较近,降水稍多,适宜于生长牧草;在内蒙古高原西部离海洋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地表为荒漠。所以内蒙古高原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故选:C。
等温线判读练习

等温线判读练习【例1】下图所示为某区域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a > b >c,据此回答:(1)假设M所示区域为陆地,N所示区域为海洋,等值线为等温线,则A. 此图为北半球冬季等温线B. 此图为南半球夏日等温线C. 现在,我国东南沿海盛行偏南风D. 现在东南亚大部份河流进入汛期(2)假设是等高线图,则A. M、N均表示鞍部B. M表示山谷,N表示山脊C. M处气温低,N处气温高D. M、N均表示河流流向【例2】前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
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
作者北顾的是_____________高原的暮秋景色。
(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1.下图为等温线散布图,M地、N地的地形应为A.高原和丘陵B.平原和山地C.山地和盆地D.盆地和平原下图所示为某区域的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a>b>c。
据此回答2——4题:2.假设图示等值线是等高线,则A.E表示山脊,F表示山谷B.E区域气温低,F区域气温高C.E区域气压低、F区域气压高D.E区域可能发育河流3.假设图示等值线等温线,且E区域为海洋,F区域为陆地,则A.此图表示南半球夏日等温线B.此图表示北半球冬季等温线C.现在,密西西比河进入汛期D.现在,潘帕斯草原进入牧草丰美季节4.假设是等压线,则A.E为高压脊线,F为低压槽线B.E处出现晴朗天气可能性大C.F处出现阴雨天气可能性大D.E处可能形成锋面天气5.读下面等值线,已知a > b > c,下列正确的是A. 若为等高线,则L2为山谷B. 若为等压线,则L1为鞍部C. 若为海平面等温线图,则L2为寒流D. 若为1月份等温线图,从海陆散布来看,A是南半球的海洋6.读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甲图中4℃闭合等温线中部的气温低于4℃;②甲图中4℃闭合等温线中部的气温大于4℃;③乙图中0℃闭合等温线中部的气温大于0℃;④乙图中0℃闭合等温线中部的气温低于0℃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气温散布示用意,读图完成7——9题。
区域地理等温线练

等温线练习题11.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地的气温比②地的气温A.高B.低C.相等(2)假若①地为陆地,此图则是A.北半球七月B.北半球一月C.南半球七月D.南半球一月(3)假若①地为陆地,内部的某平原地区,②地为大陆某沿海地区,则A.①地的日较差小于②地的日较差B.①地的日较差大于②地的日较差C.①地的年较差小于②地的年较差D.①地的年较差等于②地的年较差2、假如E所在的区域为陆地,F所在的区域为海洋,等值线为等温线,则A.此图为冬季等温线B.此图为夏季等温线C.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D.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下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区7月份等温线图,读图回答3~5题。
3.从地形上看,以下四幅剖面图与上图甲乙线段经过地最相符的是4.根据近地面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分析,该地区最高点和最低点的相对高差可能在A.60~80米B.100~800米C.1000~1300米D.1800~2000米5.a、b、c、d四点降水最多的是A.aB.bC.cD.d读图,完成6—7题。
6.有关图13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表示的是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分布②图幅所示地区为我国西南区③甲地海拔比乙地高④甲、乙两地温差介于0℃—8℃之间A.①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丙、丁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丙地海拔比丁地高B.丙地纬度比丁地低C.丙地受冬季风影响弱D.丁地此季节有梅雨现象读图某地等温线图(单位℃),回答8-9题8、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①纬度②洋流③海陆位置④地形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如果图中等温线向北凸出,最北点距离大陆最南端最远的时间是A.2月B.5月C.7月D.10月读右图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10~11题。
10.对图中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气温大于28°C,B地气温小于28°CB.A处为山地、B处为盆地C.A、B两处均为山地D.A地气温高于M地11.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A.E、F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B.E、F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C.E地的海拔高、F地的海拔低D.E地的海拔高、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读某地区等温线示意图(图2),判断12一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