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的概念

1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以“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生活更美好”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通过透明、充分的信息获取,广泛、安全的信息传递,有效、科学的信息处理,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形成低碳城市生态圈,而构建的新形态城市(《智慧城市白皮书(2012)》,中国通信学会智慧城市论坛)。

而数字城市,是城市地理信息和其他城市信息相结合、并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上的、能供用户访问的一个将各个城市和城市外的空间连在一起的虚拟空间,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赛博空间的-一个子集。数字城市为城市规划、智能化交通、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城市安全应急响应等创造了条件,是信息时代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数字城市为用户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建设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系统工程。

可见,智慧城市是城市全面数字化基础之上建立的可视化和可量测的智能化城市管理和运营,包括城市的信息、数据基础设施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化的城市信息管理平台与综合决策支撑平台。

也就是说,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其核心是构建智慧型城市运行生态系统和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2智慧城市体系架构

智慧城市体系架构自下而上分为:感知层、通信层、数据层、应用层以及完善的标准体系和安全体系。体系架构如下图所示:

感知层是智慧城市实现其“智慧”的基本条件。感知层具有超强的环境感知能力和智能性,通过RFID(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传感网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城市范围内基础设施、环境、建筑、安全等的监测和控制,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无处不在的、无所不能的信息服务和应用。

通信层是智慧城市中的信息高速公路,是未来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未来城市的通信网络应该是由大容量、高带宽、高可靠的光网络和全城覆盖的无线宽带网络所组成,为实现城市的智慧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让市民“随时、随地、随需”都可以宽带上网,而且可以享受网络电视、高清电视、高清视频通话等宽带业务。

数据层的核心目的是让城市更加“智慧”,在未来的智慧城市中,数据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因此构建智慧城市的数据层是智慧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数据层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数据关联、数据挖掘、数据活化等技术解决数据割裂、无法共享等问题。数据层包含各行业、各部门、各企业的数据中心以及为实现数据共享、数据活化等建立的市一级的动态数据中心、数据仓库等。

应用层主要是指在感知层、通信层、数据层基础上建立的各种应用系统。智慧产业、智慧管理和智慧民生构成的智慧应用层,促进实现“产业发展、功能提升、

民生幸福”的智慧城市。市民可以通过各种终端访问这些系统,亲自体验到城市生活的幸福与和谐。

3智慧城市的四大特征

具体来说,智慧城市需要具备四大特征: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

全面透彻的感知

通过传感技术,实现对城市管理各方面检测和全面感知。智慧城市利用各类随时随地的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智能识别、立体感知城市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变化,对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和处理,并能与业务流程智能化集成,继而主动做出响应,促进城市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地运行。

宽带泛在的互联

各类宽带有线、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城市中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全面互联、互通、互动,为城市各类随时、随地、随需、随意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宽带泛在网络作为智慧城市的“神经网络”,极大的增强了智慧城市作为自适应系统的信息获取、实时反馈、随时随地智能服务的能力。

智能融合的应用

现代城市及其管理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新一代全面感知技术的应用更增加了城市的海里数据。集大成,成智慧。基于云计算,通过智能融合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海里数据的存储、计算与分析,并引入综合集成法(综合集成研讨厅),通过人的“智慧”参与,大大提升决策支持的能力。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大成智慧工程将构成智慧城市的大脑"。技术的融合与发展还将进一步推动“云”与端"的结合,推动从个人通讯、个人计算到个人制造的发展,推动实现智能融合、随时、随地、随需、随意的应用,进一步彰显个人的参与和用户的力里。

可持续创新

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重塑了现代科技以人为本的内涵,也重新定义了创新中用户的角色、应用的价值、协同的内涵和大众的力里。智慧城市的建设尤其注重以人为本、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注重从市民需求出发,并通过维基、微博、FabLab、Living Lab等工具和

方法强化用户的参与,汇聚公众智慧,不断推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智慧城市与相关信息技术的关系

4.1智慧城市与信息化的关系

城市的信息化是智慧城市的基础,智慧城市是信息化的提升和升华。城市信息化是指在城市管理、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城市现代化的进程。

智慧城市是指把城市中分散的、各自为政的信息化系统、物联网系统整合起来,提升为一个具有较好协同能力和调控能力的有机整体,这是以前所没有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信息化的升华和飞跃,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4.2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的关系

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本质上都是信息社会条件下现代城市发展高级形态,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概念都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从数字化和智能化两个不同的角度提出来的,都是信息社会条件下现代城市发展的前进方向和高级形态。两者有重叠和相近的体系结构,都是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城市管理、运行和服务中,两者的根本宗旨相同,都是旨在提高现代城市的管理、运行和服务水平。

智慧城市的前提必然是数字化,数字城市的核心宗旨是智能化,城市数字化是城市智能化的必要条件,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必然是实现城市的数字化。智能化是基于数字化条件,综合应用物联网、感知网、云计算等集感知、获取、传输、处理于一体的信息技术和应用系统,提升城市发展规划、公共设施、公共服务、新兴业态的智能化水平。

智慧城市建设必须要充分利用和整合数字城市建设的成果,着力推进数据融合。智慧城市建设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另起炉灶,必须基于现有数字城市建设的信息化成果,充分利用和整合已有的各级各类城市信息资源,大力推进数据融合。在一定意义上讲,智慧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不是大量开工建设新的信息化应用系统,而是如何有效推进城市范围内数据的融合,通过数据融合真正实现信息与智慧决策的融合,从根本上促进实现政府部门的协同共享、行业的互动协调、城市的精细化运行管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围绕城市运行数据的采集、加工、提炼、分

析、应用等开展的融合工作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和关键环节。

总的来说,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都是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产物,相比数字城市的发展阶段而言,智慧城市更强调感知的全面与服务的提升,如果说数字城市是冷冰冰的数字化,那么智慧城市则更强调信息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提供的热络服务。数字城市就是将山水、河流、房屋、道路、经济、交通、文化、教育等相关信息,统统“装进”电脑,老百姓不用出门,就能在电脑上检索到所需的所有信息。智慧城市将城市中的人、动物、植物也“装进”电脑,“让城市居民不出门,也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人形象地比喻,“数字城市”让人们“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而“智慧城市”让人们“秀才不出门,能做天下事”。

4.3智慧城市与物联网的关系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即通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空间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核心是RFID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无线通信技术和宽带网络,它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对象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比Internet更为庞大的物物相联的网络成为其技术发展的趋势。物联网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链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

从物联网的定义可看出,物联网强调的是“物”和“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其中的“物”强调物理世界中的每一个物件都要能被感知,要求都有地址,都可以被通信,都可以被控制。而这些“物”要泛在的互联成“网”。这里的网是泛在的,包含传感网、电信网、互联网以及各种专网等。

从技术角度讲,智慧城市更强调的是在物联网这些基础设施上的“协同运作、全面整合、激励创新,并且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和自我创新能力”。

另外,智慧城市不仅仅涉及到技术层面的东西,其中还包括政治、管理、文化方面的东西,更强调为民服务的思想。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使整个城市像一个有智慧的人那样,具有较为完善的感知、认知、学习、成长、创新、决策、调控能力和行为意识,使绝大多数市民都能享受到智慧城市的服务和应用。.

4.4智慧城市与云计算的关系

智慧城市推动云计算落地。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支持异构设施和资源流转的服务供给模型,它提供给客户可自治的服务。云计算支持异构的基础资源和异构的多任务体系,可以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按量计费,达到按需索取的目标,最终促进资源规模化,促使分工的专业化,有利于降低单位资源成本,促进网络业务创新。

智慧城市是以多应用、多行业、复杂系统组成的综合体。多个应用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共享、交互的需求。各不同的应用系统需要共同抽取数据综合计算和呈.现综合结果。如此众多繁复的系统需要多个强大的信息处理中心进行各种信息的.

处理。要从根本上支撑庞大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考虑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架构,建设智慧城市云计算数据中心。在满足上述需求的同时云计算数据中心具备传统数据中心、单应用系统建设无法比拟的优势:随需应变的动态伸缩能力以及极高的性能投资比。因此说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了云计算落地。

反过来说,云计算给城市插上“智慧”的翅膀。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以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资源综合应用为主要手段,加快推进城市信息化,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政府是云计算建设的主要推动力,因为政府积累的大量数据,能强有力推动云计算落地。行业云是当今市场的热点,能实现行业数据的“活化”,推动公共服务。移动终端设备和云计算的发展给智慧城市建设带来新的动力。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数据中心结合在--起,将发展出新的智能化方式,人们在“智慧城市”的“智慧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

5智慧城市建设的作用

随着城市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而在全球信息化趋势下应运而生的智慧城市建设,将会带动一大批具有广

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将充分发挥产业辐射作用,服务于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很有可能推动城市范围内生产、生活、管理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和节约城市中各种物质和能源的投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城市环境污染,使市场配置资源的效果进一步改善,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全新发展形态的城市化道路。

智慧城市这一新思路的提出,不仅是对存在问题的小修小补,更是站在现代城市运营、“强市”持续发展的高度,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前瞻布局,对先进技术和人才的战略投资,对更多服务型工作岗位、培育有竞争力的现代信息服务行业;的创造,从而构建响应21世纪发展需求,实现城市经济与自然环境更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家园。

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人口以下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实施全方位的智慧管理,将能增加城市的发展红利2.5到3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实现4倍左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引领未来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

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哈马德图埃认为,每个国家的城市将会因为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变得更加美好。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认为,智慧城市就是一个网络城市,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标志。

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王钦敏提出,智慧城市是充分利用信息化相关技术,通过监测、分析、整合以及智能响应的方式综合各职能部门,整合优化现有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营造绿色的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及大众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和休闲的环境,它包括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城市指挥中心、能源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

建设智慧城市,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城市抢占未来制高点、争创

发展新优势,把现代化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的战略举措。智慧城市建设,将给城市带来“发展红利”。

6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作用

智慧城市将重点推进信息网络综合化、宽带化、物联化、智能化,加快智慧型商务、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城市建设管理、城市交通、环境监控、公共服务、居家生活等领域建设,使智慧城市的建设朝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日标,就是充分发挥城市智慧型产业优势,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努力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城市建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民的智慧城市。它的愿景是使城市“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生活更美好”。

发展更科学。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调整城市产业结构、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并以此作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产业,降低产业能耗,使城市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发展更加持续。

管理更高效。城市畅通高效的运行,必须依靠可感知、可控制、高智能的管理手段。通过物联网、地理信息等技术,对湖泊、森林、大气等自然环境,道路、地面设施、地下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汽车、食品、药品等流动的物品进行实时的管理控制,对本地人口、常驻人口、流动人口等进行实时的管理和服务,以实现智慧的交通、智慧的环保、智慧的应急、智慧的基础设施、智慧的食品药品监管、智慧的政务,达到新阶段的人类文明:低碳社会、绿色生态、山水宜居。生活更美好。通过高度发达基础环境和信息环境,市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渠道都可以享受便捷廉价的社会服务、就业安居、公共交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融合的公共服务,生活品质获得大幅提升;强大的服务能力让市民感受到归属与认同、便捷与关怀、交流与信任、尊重与成长。物理位置不再成为障碍,人人比邻而居,成为城市家园中日日相伴的朋友,不论是本土居民,还是外来居民,都为工作和生活在一座智能、亲切的城市而感到舒心和骄傲。

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关系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 1.“智慧城市”的概念来源 “智慧城市”的概念源自IBM公司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其核心是“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信息化城市的高级形态。是指借助物联网、传感网、云计算等技术,在环境、交通、医疗卫生、城市管理等诸多领域,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和新的城市形态,以一种更智慧的方式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的成长。 具体来说,“智慧城市”就是让城市变得越来越“聪明”,比如高速公路的ETC通道,驾车上下高速路,根本不用在收费站前排队,也没有收费员,连车都不用停,经过路口的时候通过智能系统就自动缴了费,这就是“智慧城市”的成功应用案例——“智慧交通”。 “智慧城市”的实现,离不开两项IT技术的支撑:云计算和物联网。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方滨兴院士:“智慧城市离不开‘云’计算的支持,终端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十分有限,云计算平台可以成为智慧城市的‘大脑’,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与计算。” “云计算”概念由Google提出,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通过云计算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的网络服务。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提出的,指将其互联网的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 “物联网”被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2.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 李德仁院士曾形象的将“智慧城市”描述为: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数字地球以空间位置为关联点整合相关资源(以地理信息系统和虚拟现实技术集成各类数据资源),实现了“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物联网将与水、电、气、路一样,成为地球上的一类新的基础设施。世界将继续“缩小”、“扁平化”和“智慧”,我们正在迈入智慧时代。数字地球把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等社会需要联系在一起,为全球信息化提供了一个基础框架。而我们将数字地球与物联网结合起来,就可以实现智慧的地球。当今世界,数字地球正向智慧地球转型,智慧城市应运而生。 数字城市是城市地理信息和其他城市信息相结合、并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上的、能供用户访问的一个将各个城市和城市外的空间连在一起的虚拟空间,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赛博空间的一个子集。数字城市为城市规划、智能化交通、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城市安全应急响应等创造了条件,是信息时代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数字城市为用户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建设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系统工程。 智慧城市是城市全面数字化基础之上建立的可视化和可量测的智能化城市管理和运营,包括城市的信息、数据基础设施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化的城市

智慧城市概念

智慧城市概述 一: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 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智慧处理。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 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智慧城市"的理念就是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等构成一个个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个联系、相互促进,彼此融合的整体。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而在未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裂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显现出来。 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智慧的城市意味着在城市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做出最好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夹发事件和灾害。想想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很让人向往呢? 二.智慧城市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城市智慧型产业优势,集成先进技术?推进信息网络综合化、宽带化、物联化、智能化,加快智慧型商务、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城市建设管理、城市交通、公共服务、居家生活等领域;建设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努力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城市建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民的智慧城市。这样的智慧城市能有效利用有限资源,最大利用城市有限资源服务更多市民,从而达到资源最大化优化利用。 三、智慧城市特征 (1)全面感测:遍布各处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组成"物联网",对城市运行的核人系统进行监测和分

智慧城市的缘起与概念

《智慧城市的缘起与概念》考试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以下哪项不是本讲提到的“城市病”的症状 A.交通拥挤 B.老龄化问题严重 C.社会不安定 D.人口拥挤 2. 1964年,受到经济困难时期的影响,我国的城市化率是() A.14.00% B.19.80% C.10.60% D.13.10% 3. 依据智慧的内容以及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智慧分为三类:创新智慧、发现智慧、() A.探索智慧 B.规整智慧 C.领导智慧 D.沟通智慧 4. 智慧城市的主线是() A.在城市经济社会各领域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 B.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和利用城市信息资源 C.为居民、企业和社会提供及时、互动、高效的服务 D.推进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相融合、构建城市智能基础设施 5. 本讲认为城市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个阶段 A.三

B.四 C.五 D.六 6.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认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标志。 A.智慧 B.信息化 C.物联网 D.互联网 二、多选 ( 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 1. 我们对城市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城市是人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B.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 C.城市是人类对经济生活的需求 D.城市是人类对安全保障的要求 2. 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有() A.信息电子化 B.服务泛在化 C.管理智能化 D.决策科学化 3. 城市起源理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理论() A.经济和市场起源论 B.地理和环境决定论

C.需求和功能决定论 D.市场交易论 4. 以下哪些是知识经济时代出现的() A.前工业城市 B.工业城市 C.数字城市 D.信息城市 三、判断 ( 共 5 小题,总分: 40 分) 1.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正确 错误 2. 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的特征是出现劳动分工,集市开始出现。 正确 错误 3. 城市治理法制化、透明化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正确 错误 4. 城市首先出现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 正确 错误 5.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住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国的城市化和新技术革命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性因素。 正确 错误

智慧城市概念.

智慧城市概念普及 构成智慧城市的核心有哪些? 1、指挥交通 2、智慧医疗 3、智慧教育 4、平安城市 5、智慧物流 6、智慧社区 7、智慧环保 8、智慧政务 9、应急联动10、智慧社区11、智慧园区12、数字城管 模式分类 构建我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PPP模式,可以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四种不同类型出发,探索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的四条途径。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的四条途径1.已有基础设施的合作模式 政府可以通过运营维护(O&M)、转让—运营—移交(TOT)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合作,由政府向民营企业发放特许经营权证,让民营企业进来参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和管理。民营企业可以直接向使用者收费,也可以通过政府向使用者收费。 2.基础设施维修扩建改造的合作模式 对于需要维修或需要扩建或改造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政府可以通过租赁-建设-经营(LBO)、购买-建设-经营(BBO)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开展合作。 3.正在建设基础设施的合作模式 对于正在建设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政府可以通过运营维护(O&M)、转让-运营-移交(TOT)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开展合作。 4.新建基础设施的合作模式 新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已有的基础设施已不可再用,需重新建设;二是根据业务和承载的需求,需要新建。对于新建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政府可以采用建设-移交(BT)、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建设-移交-运营(BTO)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合作。 智慧城市蓝图 迎接次世代城市挑战并不意味着将整个城市改头换面。事实上,我们会在现有基础设施之上添加连接能力和智能方案,从而达到对资源的管理。通过以下几个关键原则,我们可更顺畅地实现该目标。 (一)、互用性

智慧城市的缘起与概念 课程的考试88分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本讲认为城市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个阶段 A.三 B.四 C.五 D.六 2.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认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标志。 A.智慧 B.信息化 C.物联网 D.互联网 3. 以下哪项不是本讲提到的“城市病”的症状 A.交通拥挤 B.老龄化问题严重 C.社会不安定 D.人口拥挤 4. 智慧城市的主线是() A.在城市经济社会各领域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 B.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和利用城市信息资源 C.为居民、企业和社会提供及时、互动、高效的服务 D.推进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相融合、构建城市智能基础设施 5. 1964年,受到经济困难时期的影响,我国的城市化率是() A.14.00% B.19.80% C.10.60% D.13.10% 6. 依据智慧的内容以及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智慧分为三类:创新智慧、发 现智慧、() A.探索智慧 B.规整智慧 C.领导智慧 D.沟通智慧 二、多选 ( 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 1. 以下属于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的是() A.物联网 B.云计算 C.IPV4 D.无线网络

2. 智慧城市涉及的3I特征是指() A.国际化(International) B.感知化(Instrumented) C.信息化(Informational) D.互联化(Interconnected) 3. 城市起源理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理论() A.经济和市场起源论 B.地理和环境决定论 C.需求和功能决定论 D.市场交易论 4. 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有() A.信息电子化 B.服务泛在化 C.管理智能化 D.决策科学化 三、判断 ( 共 5 小题,总分: 40 分) 1.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正确 错误 2.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住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国的城市化和新技术革命是影响21 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性因素。 正确 错误 3. 城市首先出现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 正确 错误 4. 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的特征是出现劳动分工,集市开始出现。正确 错误 5. 城市治理法制化、透明化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正确 错误

智慧城市概念及国内智慧城市分类

智慧城市背景介绍 一、智慧城市概念 1、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智慧城市”的理念就是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一个个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而在未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显现出来,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智慧的城市意味着在城市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做出最好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2、智慧城市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城市智慧型产业优势,集成先进技术,推进信息网络综合化、宽带化、物联化、智能化,加快智慧型商务、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城市建设管理、城市交通、环境监控、公共服务、居家生活等领域建设,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努力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城市建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民的智慧城市。 3、智慧城市特征 (1)全面感测:遍布各处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组成“物联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进行测量、监控和分析; (2)充分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 (3)激励创新: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智慧城市的概念

文章转自https://www.360docs.net/doc/334429281.html, 一、智慧城市概念 1、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智慧城市”的理念就是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一个个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而在未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显现出来,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智慧的城市意味着在城市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做出最好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2、智慧城市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城市智慧型产业优势,集成先进技术,推进信息网络综合化、宽带化、物联化、智能化,加快智慧型商务、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城市建设管理、城市交通、环境监控、公共服务、居家生活等领域建设,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努力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城市建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民的智慧城市。 3、智慧城市特征 (1)全面感测:遍布各处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组成“物联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进行测量、监控和分析; (2)充分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 (3)激励创新: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的概念 1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以“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生活更美好”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通过透明、充分的信息获取,广泛、安全的信息传递,有效、科学的信息处理,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形成低碳城市生态圈,而构建的新形态城市(《智慧城市白皮书(2012)》,中国通信学会智慧城市论坛)。 而数字城市,是城市地理信息和其他城市信息相结合、并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上的、能供用户访问的一个将各个城市和城市外的空间连在一起的虚拟空间,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赛博空间的-一个子集。数字城市为城市规划、智能化交通、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城市安全应急响应等创造了条件,是信息时代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数字城市为用户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建设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系统工程。 可见,智慧城市是城市全面数字化基础之上建立的可视化和可量测的智能化城市管理和运营,包括城市的信息、数据基础设施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化的城市信息管理平台与综合决策支撑平台。 也就是说,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其核心是构建智慧型城市运行生态系统和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2智慧城市体系架构 智慧城市体系架构自下而上分为:感知层、通信层、数据层、应用层以及完善的标准体系和安全体系。体系架构如下图所示:

智慧城市建设概念及其范围解释

智慧城市建设的初步研究 智慧城市是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技术基础,以节能、高效、环保为智慧城市主体目标的未来城市形态。 智慧城市主要包含以下方面:以公共安全、电子政务、数字执法为主要内容的智慧政务。以智慧水务、智慧能源、智慧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以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为主要内容的智慧生活。

一、智慧城市基础概念 1智慧城市定义 “智慧城市”这一概念首先由IBM公司在2009年提出,目前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但是对于其定义,国际上尚没有公认的权威定论。很多组织都对智慧城市的含义进行过诠释,这其中既有IBM等世界知名企业,也有包括斯坦福大学、维也纳理工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比较流行的定义有以下几种: 表格1智慧城市定义比较

通过简单的统计,我们可以发现,在各种版本的定义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包括“信息与通信技术”“环境”“效率”“能源”等。 我们将这些定义进行归纳总结,并根据自身对于智慧城市的理解,提出北控集团的智慧城市定义如下: 智慧城市是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技术基础,以节能、高效、环保为智慧城市的主体目标的未来城市形态。 2智慧城市的架构及重点 (1)IBM体系 IBM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应当具备三个核心属性,即“领袖气质”、“弹性”和“生命力”。“领袖气质”,代表着城市从自身产业特色和地域优势出发,大胆地规划和选择具有差异化特点的发展路径;“弹性”,是指城市针对复杂多变的业务需求;“生命力”,涉及到通过更加智慧的手段,挖掘和发挥个体在经济、社会、健康等方面的潜力,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顶层设计”、“基础设施”和“市民”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需解决的三大领域,贯穿了包括智慧建筑、智慧能源、智慧水务、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公共安全、政府管理以及规划运营服务等各类产业应用。

国外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及进展情况

国外“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及进展情况 一、美国 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SamPalmisano)在会上首次提出“智慧地球”(SmartPlanet)这一概念,建议奥巴马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信息基础设施。 奥巴马政府将智能电网项目作为其绿色经济振兴计划的关键性支柱之一。2009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布的《经济复苏计划》中提出,计划投资110亿美元,建设可安装各种控制设备的新一代智能电网,以降低用户能源开支,实现能源独立性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09年6月,美国商务部和能源部共同发布了第一批智能电网的行业标准,这标志美国智能电网项目正式启动。 2009年9月,美国迪比克市与IBM共同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IBM将采用一系列新技术武装的迪比克市,将其完全数字化并将城市的所有资源都连接起来,可以侦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并智能化地响应市民的需求,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更适合居住和商业的发展。 二、欧盟 2005年7月,欧盟正式实施“i2010”战略。该战略致力于发展最新的通信技术、建设新网络、提供新服务、创造新的媒体内容。2009年3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信息通信技术研发和创新战略》,呼吁加大对信息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和投入,使欧盟在该领域领先全球。 2010年3月,欧盟委员会出台《欧洲2020战略》,提出了三项重点任务,即智慧型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增长。智慧型增长意味着要强化知识创造和创新,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欧洲2020战略》把“欧洲数字化议程”确立为欧盟促进经济增长的七大旗舰计划之一。 2010年5月发布的《欧洲数字化议程》提出了七大重点领域:一是要在欧盟建立单一的充满活力的数字化市场;二是改进信息通信技术标准的制定,提高可操作性;三是增强网络安全;四是实现高速和超高速互联网连接;五是促进信息通信技术前沿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六是提高数字素养、数字技能和数字包容;七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产生社会效益,例如信息技术用于节能环保、用于帮助老年人等。 欧盟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一整套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并付诸实施。欧盟的智慧城市评价标准包括智慧经济、智慧移动性、智慧环境、智慧治理等方面。评估结果表明,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以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城市智慧程度较高。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了18个路边监测器,利用RFID、激光扫描、自动拍照等技术,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在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6:30到18:30之间进出市中心的车辆收取拥堵税,使交通拥堵水平降低了25%,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0%。 欧盟通过第七研究框架计划对未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关键领域进行重点支持,攻克技术难关。2011年5月,欧洲委员会审查了大约140个它们所支持的未来互联网研究项目的进展。欧盟资助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使它成为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活力的创新动力。基于对欧盟对各研究项目的资助,一个由

智慧城市概念

智慧城市概念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智慧城市概念普及 构成智慧城市的核心有哪些? 1、指挥交通 2、智慧医疗 3、智慧教育 4、平安城市 5、智慧物流 6、智慧社区 7、智慧环保 8、智慧政务9、应急联动10、智慧社区11、智慧园区12、数字城管 模式分类 构建我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PPP模式,可以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四种不同类型出发,探索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的四条途径。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的四条途径 1.已有基础设施的合作模式 政府可以通过运营维护(O&M)、转让—运营—移交(TOT)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合作,由政府向民营企业发放特许经营权证,让民营企业进来参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和管理。民营企业可以直接向使用者收费,也可以通过政府向使用者收费。 2.基础设施维修扩建改造的合作模式 对于需要维修或需要扩建或改造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政府可以通过租赁-建设-经营(LBO)、购买-建设-经营(BBO)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开展合作。 3.正在建设基础设施的合作模式 对于正在建设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政府可以通过运营维护(O&M)、转让-运营-移交(TOT)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开展合作。 4.新建基础设施的合作模式

新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已有的基础设施已不可再用,需重新建设;二是根据业务和承载的需求,需要新建。对于新建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政府可以采用建设-移交(BT)、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建设-移交-运营(BTO)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合作。 智慧城市蓝图 迎接次世代城市挑战并不意味着将整个城市改头换面。事实上,我们会在现有基础设施之上添加连接能力和智能方案,从而达到对资源的管理。通过以下几个关键原则,我们可更顺畅地实现该目标。 (一)、互用性 互用性的实现可让数据在城市照明、运输和基础设施等各项技术中自由高效的传输,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达到智能通讯。 (二)、尖端处理技术 通过云进行海量原始数据的传输既不实际也不高效,因此,我们围绕数据的传输和接收位置大做文章,希望提高其处理能力和智能性,让数据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 (三)、可扩展性 我们的所有城市解决方案都具备充分的可扩展性——这意味着无论现在还是未来,整个城市 可以在不断发展中实现无缝连接。 统一整个生态系统

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的概念、支撑技术及应用 2014-06-20 近日,两院院士李德仁对“智慧城市”及相关领域作出了定义,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认同。“智慧城市”是什么?下面就是李德仁院士所作的阐述。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支撑技术及应用 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 智慧城市是在数字地球的基础上,通过物联网将现实世界与虚拟数字世界进行有效的融合,建立一个可视的、可量测、可感知、可控制的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运营机制,以感知现实世界中人和物的各种状态和变化,并由云计算中心完成其海量和复杂的计算与控制,为城市管理和社会公众提供各种智能化的服务。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单地用公式表示,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城市是把城市的地理信息和其他城市有关的信息结合并存储在计算机网 络上,让城市和城市外空间连接在一起的虚拟空间。智慧城市则通过传感网络,实现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衔接。 回顾智慧城市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1993年,全球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建设阶段,信息高速公路理念最早由美国提出,随即蔓延到全世界,包括中国;1998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作了一个关于数字地球的报告;2006年,物联网、云计算开始应用;008年,IBM 在奥巴马政府组织的会议上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在中国,温家宝总理

2009年在无锡考察时两次提及物联网——传感网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实现了物与物的互联而被称为物联网。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动机源自中国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是让整个社会更加低碳,更加环保,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人们生活更加美好,这与“中国梦”紧密相连。 支撑技术 智慧城市的支撑技术包括数字城市相关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 数字城市是构建城市数据,将现实中的城市通过网络进行展现,通过航空、卫星、移动测量等方式将数据集成在一起,形成空间立体化,把城市栩栩如生地“搬”到网络上。 数字城市相关技术包括:(1)天空地一体化的空间信息快速获取技术;(2)海量空间数据调度与管理技术;(3)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4)空间信息分析技术;(5)网络服务技术。在实时获取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海量空间数据不仅包括矢量数据,还包括三维数据,如今大家通过计算机便可以游览武汉,甚至武汉大学。中国已经有300多个城市进行数字城市建设,包括基础数据、政务平台和公众平台,可以从地上看到地下,方便城市管理,提供智能服务。 物联网能够全面感知,通过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实现可靠的传递和智能的控制和处理,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互联互通。智慧城市不仅仅是信息化,而且面向物理世界。

国外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及进展情况(终审稿)

国外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及进展情况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国外“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及进展情况 一、美国 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 (SamPalmisano)在会上首次提出“智慧地球”(SmartPlanet)这一概念,建议奥巴马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信息基础设施。 奥巴马政府将智能电网项目作为其绿色经济振兴计划的关键性支柱之一。2009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布的《经济复苏计划》中提出,计划投资110亿美元,建设可安装各种控制设备的新一代智能电网,以降低用户能源开支,实现能源独立性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09年6月,美国商务部和能源部共同发布了第一批智能电网的行业标准,这标志美国智能电网项目正式启动。 2009年9月,美国迪比克市与IBM共同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IBM将采用一系列新武装的迪比克市,将其完全数字化并将城市的所有资源都连接起来,可以侦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并智能化地响应市民的需求,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更适合居住和商业的发展。 二、欧盟 2005年7月,欧盟正式实施“i2010”战略。该战略致力于发展最新的通信技术、建设新网络、提供新服务、创造新的媒体内容。2009年3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信息通信技术研发和创新战略》,呼吁加大对信息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和投入,使欧盟在该领域领先全球。

2010年3月,欧盟委员会出台《欧洲2020战略》,提出了三项重点任务,即 智慧型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增长。智慧型增长意味着要强化知识创造和创新,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欧洲2020战略》把“欧洲数字化议程”确立 为欧盟促进经济增长的七大旗舰计划之一。 2010年5月发布的《欧洲数字化议程》提出了七大重点领域:一是要在欧盟建立单一的充满活力的数字化市场;二是改进信息通信技术标准的制定,提高可操作性;三是增强网络安全;四是实现高速和超高速互联网连接;五是促进信息通信技术前沿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六是提高数字素养、数字技能和数字包容;七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产生社会效益,例如信息技术用于节能环保、用于帮助老年人等。 欧盟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一整套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并付诸实施。欧盟的智慧城市评价标准包括智慧经济、智慧移动性、智慧环境、智慧治理等方面。评估结果表明,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以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城市智慧程度较高。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了18个路边监测器,利用RFID、激光扫描、自动拍照等技术,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在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6:30到18:30之间进出市中心的车辆收取拥堵税,使交通拥 堵水平降低了25%,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0%。 欧盟通过第七研究框架计划对未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关键领域进行 重点支持,攻克技术难关。2011年5月,欧洲委员会审查了大约140个它们所支持的未来互联网研究项目的进展。欧盟资助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使它成为刺 激经济增长和就业活力的创新动力。基于对欧盟对各研究项目的资助,一个由

“智慧城市”相关概念资料

“智慧城市”相关概念资料 1.“智慧城市”的概念来源 源自IBM公司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其核心是“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信息化城市的高级形态。 智慧城市指的是借助物联网、传感网,在家居、路网监控、票证管理、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和新的城市形态。以一种更智慧的方式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的成长。 具体来说,就是城市越来越“聪明”,比如在成熟的“智慧城市”中,驾车上下高速路,根本不用在收费站前排队,也没有收费员,甚至连车都不用停,经过路口的时候通过智能系统就自动缴了费,这就是“智慧交通”。 目前对智慧城市还没有统一的具体的定义。一般认为,智慧城市是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城市经营服务理念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对城市的地理、资源、环境、经济等进行数字网络化管理,为城市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公共管理的创新服务模式。 智慧城市的概念核心:在于对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城市生活的智能化、信息化,应该具备的两大要素是网络和应用。两大要素基本可以作为评估一个城市是否“智慧”的指标。 2.“云”计算成为智慧城市的“大脑”

邮电大学校长方滨兴院士:“智慧城市离不开‘云’计算的支持,终端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十分有限,云计算平台可以成为智慧城市的‘大脑’,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与计算。” “云计算”概念:英译:cloud computing;cloud computer;cloud-based。 由Google提出。一如其名,这是一个美丽的网络应用模式。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 所谓“云”,其实指的是后端(服务器端),平时我们很少能够看到的那一端,正因为平时难得看到,所以有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被称为“云”吧。我们平时能够看到的是自己用的PC和手机等等,也就是所谓的“客户端”。 通过云计算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的网络服务。 从“云计算”延展开来,很多IT厂商也根据自己所处行业的实际情况推出了相应的“云计划”,像IBM的“蓝云计划”、EMC的“云存储”,云安全等等。以及更多的应用云:云教育、云交通、云商务等。 未来,“智能+互联生活”能一体化管理城市的公用事业,云计算能把城市的交通、医疗、教育、公用事业等方方面面互联起来,实现智能化。 海泰科迈医疗器械有一款为独居老人量身打造的“健康监测手机”。当老人觉得身体不适时,带子置的仪器能快速检测出老人的心电图、呼吸率等数据。同

智慧城市材料v1

1、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2、智慧城市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城市智慧型产业优势,集成先进技术,推进信息网络综合化、宽带化、物联化、智能化,加快智慧型商务、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城市建设管理、城市交通、环境监控、公共服务、居家生活等领域建设,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努力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城市建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民的智慧城市。 3、智慧城市特征 (1)全面感测:遍布各处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组成“物联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进行测量、监控和分析; (2)充分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 (3)激励创新: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

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4)协同运作:基于智慧的基础设施,城市里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达成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 4、智慧城市建设内容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通过深入推进基础性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及其应用型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全面灵活地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相互感知和互联互通,从而实现对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是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智慧城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一、网络基础建设 1.加快推进网络基础建设。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光纤到户、下一代互联网、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积极开展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加快物联网试点推广,提高网络业务承载和支撑能力。大力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探索“三网”与物联网、无线宽带网、下一代互联网的“多网融合”。 2.加快推进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市级数据中心,加快本地灾备中心和异地灾备中心建设;加快引进移动通信数据中心、重点产品和资源数据中心、市民健康数据中心、空间资源中心等一批面向

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之比较

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之比较 随着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愈发深入,“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成为出现概率越来越高的名词,这两者究竟有什么区别,本文将为您一一阐述。 一、定义不同 “数字城市”的概念早于“智慧城市”出现,它的定义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测、仿真-虚拟等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全部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 “智慧城市”的概念是在IBM于2009年提出的“智慧地球”以后出现的,是智慧地球概念的理解和延伸。在信息化语境下的“智慧城市”,概念描述非常专业。简明扼要的解释,智慧城市的本质特征,就是拥有物和物、物和人、人和人的互联互通、相互感知的能力和高水平的信息利用能力。各大公司对智慧城市的描述也不尽相同,如华为对智慧城市的定义是: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劳动社会保险等信息化社区,逐步实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使城市在信息化时代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IBM对智慧城市的定义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其管辖的环境、公用事业、城市服务、公民和本地产业发展中,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智慧地感知、分析、

集成和应对地方政府在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职能的过程中的相关活动和需求,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环境。 北京赛迪时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赛迪时代”)在充分研究了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汲取了各类群体对智慧城市的概念理解基础之上,提炼出自身对智慧城市的定义: 概括来说,智慧城市是通过物和物、物和人、人和人的互联互通能力、全面感知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实现城市高效的政府管理、便捷的民生服务、可持续的产业发展。 具体来说,智慧城市是指以物联网、云计算为核心技术的,以政府管理、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等为重要内容的,以城市资源的全面物联、信息资源的充分整合、使用资源的持续创新、系统资源的渐进建设为主要特征的,涉及数字城管、数字执法、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医疗、智慧农业等诸多领域的,由若干多个独立存在的电子信息子系统组成的,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分析的、可感知可控制的、可组装可拆卸的大规模综合使用和信息服务系统。 二、建设目的和意义不同 数字城市以地理空间框架为定位基准,集成城市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综合信息,实现基于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城市信息的广泛共享,目的是实现在分布式环境下多源、异质、异构地理空间数据的流通、共享以及互操作。

智慧城市概念

智慧城市 一、理论内容 智慧城市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Lab、Living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令城市生活更加智能,高效利用资源,导致成本和能源的节约,改进服务交付和生活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支持创新和低碳经济。实现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以人为本持续创新,完成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跃升。有学者认为智慧城市应该体现在维也纳大学评价欧洲大中城市的六个指标,即智慧的经济、智慧的运输业、智慧的环境、智慧的居民、智慧的生活和智慧的管理等六个方面。 智慧城市包含着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应用)项目、智慧服务、智慧治理、智慧人文、智慧生活等内容。对智慧城市建设而言,智慧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是手段和驱动力,智慧产业和智慧(应用)项目是载体,智慧服务、智慧治理、智慧人文和智慧生活是目标。具体说来,智慧(应用)项目体现在: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食品系统、智慧药品系统、智慧环保、智慧水资源管

理、智慧气象、智慧企业、智慧银行、智慧政府、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学校、智慧建筑、智能楼宇、智慧油田、智慧农业等诸多方面。 二、产生背景 智慧城市经常与数字城市、感知城市、无线城市、智能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区域发展概念相交叉, 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基础设施、云计算基础设施、地理空间基础设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网动全媒体融合通信终端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伴随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 从技术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通过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还要求通过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可持续创新,强调通过价值创造,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