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选修)目录

人教版高中化学目录(详细版)必修一引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归纳与整理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归纳与整理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归纳与整理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元素的字母次序排列)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必修二引言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归纳与整理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归纳与整理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归纳与整理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元素的字母次序排列)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选修一(化学与生活)引言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归纳与整理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第一节合金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归纳与整理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二节爱护水资源第三节垃圾资源化归纳与整理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元素的字母次序排列)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选修二(化学与技术)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1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课题3 纯碱的生产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课题1 无机非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材料课题3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四单元化学与技术的发展课题1 化肥和农药课题2 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结束语迎接化学的黄金时代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元素的字母次序排列)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三节分子的性质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三节金属晶体第四节离子晶体归纳与整理复习题开放性作业(如图)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元素的字母次序排列)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归纳与整理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归纳与整理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第二节化学电源第三节电解池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归纳与整理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元素的字母次序排列)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二节芳香烃第三节卤代烃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节醛第三节羧酸酯第四节有机合成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第二节糖类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结束语有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元素的字母次序排列)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选修六第一单元从实验走进化学课题一实验化学起步课题二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课题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课题二物质的制备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课题一物质的检验课题二物质含量的测定第四单元研究型实验课题一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二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课题三综合实验设计附录I 化学实验规则附录II 化学实验种的一些常用仪器附录III 部分盐、氧化物、碱融解性表附录IV 常见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附录V 实验室常用酸、碱溶液的配制方法附录VI 一些酸、碱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密度附录VII 几种仪器分析方法简介后记元素周期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时安排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时安排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课程安排如下: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序言1课时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课时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3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分类2课时离子反应2课时氧化还原反应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的化学性质3课时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3课时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2课时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2课时硫和氮的氧化物2课时硫酸、硝酸和氨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模块1:自主知识建构4课时练及测评2课时期末检测:1~4章综合运用高一下学期化学必修2课程安排如下: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3课时元素周期律3课时化学键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能与热能2课时化学能与电能2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课时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3课时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2课时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2课时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模块2: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综合练及测评2课时期末检测:模块2(1~4章)联系模块1(1~4章)的相关内容综合运用高二上学期化学选修4课程安排如下:序言:2课时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课时燃烧热能源1课时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1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课时化学平衡5课时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课时自主知识建构3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1课时)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3课时)第三节盐类的水解(2课时)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2课时)本章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在本章中,我们将研究水溶液中离子的平衡。
化学选修五的教学工作计划

化学选修五的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2.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及应用;3. 了解有机化学在生产、生活、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有机物的命名和结构(2)有机物的化学键和构象(3)有机物的性质和化学反应(4)有机物的合成方法2. 有机物的化学反应(1)烷烃的化学反应(2)烯烃的化学反应(3)芳香烃的化学反应(4)醇和醚的化学反应(5)羧酸和酯的化学反应(6)醛和酮的化学反应3. 有机物的合成(1)取代反应(2)加成反应(3)消除反应(4)重排反应4. 有机化合物的分析(1)质谱分析(2)红外光谱分析(3)核磁共振分析5. 有机物的应用(1)有机物在生产中的应用(2)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应用(3)有机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实验、讨论、参观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2. 引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加强实验室管理,确保实验教学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四、教学过程设计1. 第一讲:有机物的命名和结构(1)有机物的命名方法和规则;(2)有机物的结构和构象;(3)通过实例讲解命名和结构。
2. 第二讲:有机物的化学键和构象(1)单键、双键、三键的构成和性质;(2)构象异构体的概念和规则;(3)通过实例讲解化学键和构象。
3. 第三讲:有机物的性质和化学反应(1)取代反应的原理和规律;(2)加成反应的原理和规律;(3)消除反应的原理和规律;(4)重排反应的原理和规律。
4. 第四讲:有机物的合成方法(1)取代反应的合成方法;(2)加成反应的合成方法;(3)消除反应的合成方法;(4)重排反应的合成方法。
5. 第五讲:有机物的化学分析(1)质谱分析原理和方法;(2)红外光谱分析原理和方法;(3)核磁共振分析原理和方法。
高二化学选修5实验教学计划(人教版)

学校:天祝二中备课组:高二化学备课组
周次
章节
页码
实验名称
0
第1章
第17页
实验: 1-1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
0
第1章
第18页
实验: 1-2苯甲酸的重结晶
0
第1章
第19页
用粉笔分离菠菜叶中的色素
1
第2章
第32页
实验: 2-1乙炔的制取
2
第2章
第38页
实验: 2-2探究烷基和苯环的相互作用对苯的同系物化学性质地影响
第89页
实验: 4-2蛋白质的盐析
7
第4章
第89页
实验: 4-3蛋白质的变性
2
第2章
第42页
溴乙烷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3第3章第5Fra bibliotek页实验: 3-1乙醇的消去反应
3
第3章
第52页
实验: 3-2乙醇与重铬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
3
第3章
第53页
实验: 3-3苯酚的酸性
3
第3章
第54页
实验: 3-4苯酚与Br2的反应
4
第3章
第57页
实验: 3-5乙醛的银镜反应
4
第3章
第57页
实验: 3-6醛基的检验
5
第3章
第60页
验证乙酸、碳酸和苯酚溶液酸性的强弱
5
第3章
第62页
探究乙酸乙酯在中性、酸性和碱性溶液中, 以及不同温度下的水解速率
6
第4章
第80页
实验: 4-1葡萄糖的还原性
6
第4章
第80页
探究果糖是否具有还原性
6
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教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课时安排】共13课时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3课时第三节:2课时第四节:4课时复习:1课时测验:1课时讲评:1课时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学重点】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思考与交流】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
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氰酸(HCNO)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除外。
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一般难溶于水。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又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呢? 组成元素:C 、H 、O N 、P 、S 、卤素等 有机物种类繁多。
(2000多万种)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有机化合物 链状化合物脂肪环状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 化合物芳香化合物1.链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
(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
)如:正丁烷 正丁醇2.环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
它又可分为两类:(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
如:环戊烷 环己醇(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如:苯 萘二、按官能团分类: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CH 3CH 2CH 2CH 3CH 3CH 2CH 2CH 2OH OH常见的官能团有:P.5表1-1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所生成的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可以分为以下12种类型:练习: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2.〖归纳〗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形练习〗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NO2CH3CH2—CH3(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
2024年高二化学选修5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高二化学选修5教学计划1.要正确处理复习资料和教材之间的关系,发挥好教材的作用和功能,坚持以教材为主,化学课本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是教与学的关键,是任何复习资料都不可替代的。
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过好教材关。
即在复习每一章前,将考纲的教学要求及本章的知识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列出来,让学生根据提纲重返教材,熟悉基本概念和知识要点。
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基本点、疑点、难点为出发点精选一些例题,讨论题,在课堂上重点点击,帮助学生解决疑问。
然后再选编一些紧扣教材的基础题进行章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搞知识落实。
2、扎扎实实开展化学教学大纲、高考考试大纲、尤其是近____年全国高考试题学习和研究。
准确把握了解、理解、应用认知层次。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继续全面推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经常性地开展听课、评课和评教活动。
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看学生的自主程度、合作效度和探究的深度;课堂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学习。
4、继续开展“三清”运动,要求学生人人有纠错本,搞好知识落实。
“三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实现“三清”的先决条件是给学生适当的学习内容,适量作业题量和一定的完成时间;“三清”运动的关键是学生要及时自觉地进行归纳、提升和总结,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因此,教师要在诊断学生学情上下功夫,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任务,教研组要督促检查评价。
要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反复运用“错误”纠错,直到由不会变会。
高三化学组要继续搞好章节过关练习题,要把知识落实做为教学质量提高的重点环节进行检查。
5.习题讲评要到位,师生要注重反思。
6、在实验教学上下功夫。
近年来,高考试题难度呈下降趋势,但对化学实验原理和操作方面的要求却越来越高。
要发挥好现有实验设备的作用,把实验室的作用发挥出来,能做实验的要做,能看的仪器设备要看;利用好实验光盘,能够让学生从中体验和感悟出实验情景和科学精神。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精品教学设计(整套)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和原则。
【过程与方法】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
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学习,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教学难点: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按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教学过程【引入】师:通过高一的学习,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偶然发现由典型的无机化合物氰酸铵通过加热可以直接转变为动植物排泄物——尿素的实验事实,从而使有机物的概念受到了冲击,引出了现代有机物的概念——世界上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
有机物自身有着特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导致了其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特殊性。
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叫有机化学。
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板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师:有机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2-CH3)有机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如)环状化合物芳香化合物(如)【板书】二、按官能团分类表1-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类别官能团典型代表物的名称和结构简式烷烃————甲烷CH4乙烯CH2=CH2烯烃双键炔烃—C≡C—三键乙炔CH≡CH芳香烃————苯卤代烃—X(X表示卤素原子)溴乙烷CH3CH2Br醇—OH 羟基乙醇CH3CH2OH酚—OH 羟基苯酚乙醚CH3CH2OCH2CH3醚醚键醛醛基乙醛酮羰基丙酮羧酸羧基乙酸酯酯基乙酸乙酯【随堂练习】按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你能指出下列有机物的类别吗?【小结】本节课我们要掌握的重点就是认识常见的官能团,能按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人教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高中化学全册教案

人教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高中化学全册教案一、教材概述:本教学为高中化学选修课程的第五册,主要内容为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本册内容,学生将了解到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有机物的命名方法、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1.导入:通过实例引入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并和无机化学进行比较。
2.学习:讲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如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碳原子的特殊性质等。
3.练习:布置习题,让学生思考和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1.导入:通过实例引入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2.学习: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如直链烃、环烃、取代基的命名等。
3.实践: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4.总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提醒学生记住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第三课时】醇和酚1.导入:通过实例引入醇和酚的概念,并介绍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习:讲解醇和酚的性质和特点,如醇的酸碱性、酚的溶解性等。
3.探究: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观察和探究醇和酚的一些性质。
4.总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提醒学生记住醇和酚的性质和应用。
【第四课时】醛和酮1.导入:通过实例引入醛和酮的概念,并介绍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习:讲解醛和酮的性质和特点,如醛的氧化还原性、酮的溶解性等。
3.实践: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观察和验证醛和酮的一些性质。
4.总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提醒学生记住醛和酮的性质和应用。
【第五课时】酸和酯1.导入:通过实例引入酸和酯的概念,并介绍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习:讲解酸和酯的性质和特点,如酸的酸碱性、酯的酯化反应等。
3.探究: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观察和探究酸和酯的一些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
法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脂肪烃
第二节芳香烃
第三节卤代烃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醇酚
第二节醛
第三节羧酸酯
第四节有机合成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一节油脂
第二节糖类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
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
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