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基推进剂的制造工艺
固体火箭推进剂-221

火箭技术对固体推进剂的要求
燃烧性能:固体推进剂装药在发动机内的燃烧必须是有规律的,即燃烧稳定、 重现性好。燃烧规律最好不受或少受环境条件(装药初温、燃烧室压强、平行 于燃面的气流速度)的影响,以满足发动机内弹道性能不变,保证火箭射击精度 的要求。 力学性能:要求固体推进剂装药,特别是大型药柱应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和延伸 率,在使用温度范围内不软化、不发脆,不产生裂缝。贴壁浇注的装药不与发 动机绝热层脱粘。 物理、化学安定性:要求固体推进剂有长的使用寿命 安全性能:在贮存、运输、装配过程中不发生燃烧和爆炸事故。在受到机械冲 击力时应有足够的稳定性。还应有高的自燃温度,以防意外着火事故。 经济性能:火箭技术的发展,注意力主要放在新技术应用上,飞行器的高性能 是设j计的准则,较少考虑经济性能。现在和未来经济性能是重要条件之一。经 济性能将成为一项重要指标。 燃烧产物无烟或少烟:易被敌人发现发射基地;某些用激光或红外光等制导的 导弹,烟雾会使光波衰减。 良好的工艺性能和重现性:
它是棉纤维或木纤维大分子与硝酸反应的生成物
[C6 H 7O2 (OH )3 ] y yxHNO3 H 2 SO4 [C6 H 7O2 (OH )3 x (ONO2 ) x ] y yxH 2O
双基推进剂的组分-硝化纤维素NC
y为大分子的基本链节数目,即称聚合度。 x为被-(ONO2)取代的-(OH)数。对于一个链节,x为小于或等于3 的整数,但因反应过程不均匀,每个链节的x不尽相同,其平均值不 一定是整数。 纤维素被酯化的程度习惯上用含氮量N%表示,它代表了硝化纤维素 中氮元素的重量百分含量。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得到含氮量不同的硝化 纤维度,含氮量由实验测定。
固体推进剂的基本概念
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复习笔记

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复习笔记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第一章绪论1.1绪论火箭发动机:自身携带燃料和氧化剂的喷气发动机(推进剂燃烧不需要依靠空气中的氧气)吸气发动机:自身只携带燃料,燃烧所需要的氧化剂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吸气发动机只能在大气层中工作。
固体火箭发动机(solid propellant rocket engine):使用固体推进剂,燃料和氧化剂预先均匀混合液体火箭发动机(liquid propellant rocket engine):使用液体推进剂(由液态燃料和液态氧化剂组成),常见的有单组元推进剂——肼,以及双组元推进剂——液氢和液氧1.2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固体推进剂装药、燃烧室、喷管、点火装置。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类型:固体、液体、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固体推进剂(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能源和工质)种类:双基、复合、复合改双基推进剂装药方式:自由装填(通常需要挡药板使药柱固定)、贴壁浇注包覆层:用阻燃材料对装药的某些部位进行包覆,以控制燃烧面积变化规律燃烧室(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主体,装药燃烧的工作室)特点:有一定的容积,且对高温高压气体具有承载能力材料:合金钢、铝合金、或玻璃纤维缠绕加树脂成型的玻璃钢结构形状:长圆筒型热防护法:在壳体内表面粘贴绝热层或采用喷涂法喷管(是火箭发动机的能量转换部件)拉瓦尔喷管:由收敛段、喉部、扩张段组成中小型火箭多采用锥形拉瓦尔喷管(收敛段和扩张段均为锥形)大型火箭一般使用特型拉瓦尔喷管(扩张段为双圆弧、抛物线等)喷管基本功能:1.通过控制喷管喉部面积大小以控制排出的燃气质量流率,以控制燃烧室内燃气压强2.利用先收敛后扩张的喷管结构使燃气由亚声速加速到超声速喉部材料:(喷喉处工作环境恶劣,常发生烧蚀或沉积现象),需采用耐高温耐冲刷的材料,石墨、钨渗铜等点火装置(提供足够的热量和建立一定的点火压强,使装药的全部燃烧表面瞬时点燃,尽早进入稳态燃烧)组成:电发火管+点火剂(烟火剂或黑火药)或点火发动机(尺寸较大的装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特点:优点:1.结构简单(固体火箭发动机最主要的优点)。
双基推进剂(精)

双基推进剂双基推进剂通常加入燃烧催化剂、制造工艺、燃烧性能和溶剂或助剂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加入燃烧催化剂的不同区分,可分为不同的品号:加入石墨的称为双石推进剂(SS);加入氧化铅的称为双铅推进剂(SQ);加入氧化铅的称为双铅推进剂(SQ);加入氧化钴的称为双钴推进剂(SG);加入氧化镁的称为双芳镁推进剂(SFM)。
这些推进剂统称普通双基推进剂。
按成型工艺不同可分成两种:一种是挤压成型或压伸成型(用螺旋式压伸机或柱塞式压伸机)工艺制成的推进剂称为压伸双基推进剂;另一种浇铸成型工艺制成的推进剂称为浇铸双基推进剂。
按燃烧性能区分,在不定期下的压力范围内实现燃速压力指数小于0.2并接近于零,产生平台燃烧的推进剂称双基平台推进剂;随着发动机工作时间的延长,推进剂燃速下降,其压力在一定范围内蒙古自治区降低产生麦撒燃烧,这种推进剂称为麦撒双基推进剂。
按燃烧速度区分,在常温、压力6.68MPa 条件下,燃烧度速度为25mm/s以上的推进剂称为高燃烧速度推进剂;在常温、6.68MPa条件下,燃烧速度为5mm/s以下的推进剂称为低燃烧速度推进剂,按是否加入挥发性溶剂区分,加入丙酮等挥了性溶剂的称为柯达型双基推进剂或含挥发性溶剂双基推进剂;不加挥发性溶剂的称巴利斯太双基推进剂或无溶剂压伸双基推进剂。
双组分中加入吉纳,称吉纳双基推进剂,如我国171推进剂。
双基推进剂的主要成分是硝化纤维和硝化甘油,它们的性能决定着陆以基推进剂的性能,双基推进剂的突出优点是质地均匀,结构均匀,再现性好,能满足战术火箭和导弹的需要。
双基推进剂具有固体推进剂的一般性能,符合对固体推进剂的一般要求,即能量高,密度一般在1.54~1.65g/cm3,实际比冲一般为1666~2156N.s/kg;良好的燃烧性能、燃烧速度一般为5~40mm/s(6.86MPa),燃烧速度压力指数可接近于零;良好的力学性能;良好的内弹道性能;工艺性能好;较好的安定性;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经济性好,其他特殊要求,如少烟或无烟,爆温低,低燃烧速度等。
NGEC基改性双基推进剂的制备及性能

第2 9卷第 6期
2 年 1 06 0 2月
火 炸 药 学 报
Ch n s o r a fEx lsv s& P o eln s i e eJ u n lo p o ie r p la t 5 l
NGEC基 改性 双 基 推进 剂 的 制 备 及 性 能
W ANG F i u e j n ,YA e fi,W AN i g nn HAO Z— in — NG F i e — G J n — ig .S a i ag q ( . c o l f t r l S in ea d E gn e ig B i n n t u eo e h oo y B in 0 0 1 hn : 1 S h o e i s c c n n ie r , e ig I si t f c n lg , e ig 1 0 8 ,C i o Ma a e n j t T j a
d u l b s r p l n s b s d O o b e a e p o e l t a e n NGE a d NC we e s r e e n n l z d. Th e o a in h a n p cfc a C n r u v y d a d a ay e e d t n to e t a d s e i i
2 Xi n M o e n Ch mity Re e r h I s i t . a d r e s r s a c n tt e,Xi n 7 0 6 u 0 5,Ch n ) a 1 ia Ab t a t I r e O n a c t e me h n c l e f r n e o o b e b s r p l n t o t mp r t r t e sr c ; n o d r t e h n e h c a ia p r o ma c f d u l — a e p o e l t a l w e e a u e, h a
国外新型钝感双基推进剂的研究

推进技术国外新型钝感双基推进剂的研究赵凤起 李上文 宋洪昌 李凤生 摘 要 导弹武器的低易损性对火箭发动机提出了“钝感”的新概念和新要求,而发动机的钝感要求发展钝感的固体火箭推进剂。
介绍了国外研制的三种新型钝感双基推进剂,从中可看出:实现双基推进剂钝感的途径就是用新的钝感的硝酸酯增塑剂取代较敏感的硝化甘油(N G)。
主题词 钝感 双基推进剂 低易损性 增塑剂前 言随着高新技术在战争中的大量应用和武器使用环境的日趋苛刻,对武器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武器的易损性问题已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钝感弹药的研究也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所谓钝感弹药(Insensitive Munitions,缩写成IM)又称低易损(LOVA)弹药或不敏感弹药,它是一种能够可靠地履行其使命、使用方便、易于满足操作要求的弹药,当该弹药遭受不可预测的外界刺激时,它不容易产生剧烈的反应造成间接破坏,也就是说,当它受到子弹、高速破片、射流的撞击或其它机械冲击作用时不容易引起意外爆炸,在高温或火焰的“烤燃”时只燃烧,不爆轰,也不殉爆。
钝感弹药起初是美国海军根据1967年Forsate航空母舰搭载弹药燃烧爆炸,造成巨大损失,导致134人死亡的严重事故而提出要发展的弹药;之后,美国三军均参与了不敏感弹药研究,设立了不敏感弹药研究发展项目。
90年代,钝感弹药被列入1992财年美国国防关键技术中,要求无论是炸药、发射药还是火箭推进剂都应成为钝感弹药。
美国海军(1991年)和美国国防部(1994年)先后制定了钝感弹药的军用标准。
美国IM开发的基本方针是:今后开发的弹药都必须满足IM标准的要求;而在改进已装备的弹药中选择了十五种弹药,它们到1995年必须达到IM标准。
英国、法国也相继开展了对钝感弹药的研究,英国准备将钝感弹药用于新设计的核战斗部和常规战斗部的导弹,法国在空对空导弹、舰对舰导弹上部分装备了钝感弹药。
法国火炸药公司和政府部门投入了大量资金,研制适用于火箭发动机的钝感推进剂,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数据。
双基推进剂制作过程

双基推进剂制作过程嘿,你有没有想过,那些能让火箭一飞冲天,或者让导弹呼啸而出的双基推进剂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今天呀,我就来给你好好唠唠这事儿。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就在一家研究推进剂的实验室工作。
有一次我去他那儿参观,可算是开了眼界。
双基推进剂啊,这名字听起来就挺神秘的,其实呢,它主要是由硝化棉和硝化甘油这两种主要成分组成的。
这就好比盖房子,硝化棉和硝化甘油就是最关键的两块“砖头”。
制作双基推进剂的第一步,那就是原料的准备。
就像厨师做菜之前得把食材准备好一样重要。
硝化棉可不是普通的棉花,它经过特殊的硝化处理。
我看到那些工人师傅们,那叫一个小心翼翼啊。
这硝化棉的制作过程,就像是在走钢丝,容不得半点差错。
要是稍微有点问题,那后面的工序可就全乱套了。
这时候,小李就跟我说:“你可别小瞧这一步,这就像下棋的第一步,走对了才有后面的精彩呢。
”再说说硝化甘油,那可是个“暴脾气”的家伙。
它的制备需要严格控制各种条件,温度啊、压力啊,都得刚刚好。
我当时就想,这简直就像伺候一个超级难搞的小祖宗。
工人们在操作的时候,那专注的眼神,就像盯着绝世珍宝一样。
我忍不住问小李:“这硝化甘油这么难弄,为啥还非得用它呢?”小李笑着说:“这就像赛车想要跑得快,就得用高性能的燃料一样,硝化甘油能量高啊,能让推进剂有更强的动力。
”原料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混合工序了。
这就像把面粉和水混合做馒头似的,但可没那么简单。
要把硝化棉和硝化甘油按照精确的比例混合在一起。
这比例要是错了一点,就像炒菜盐放多了或者放少了一样,整个推进剂的性能就会大打折扣。
在混合的时候,还得不断搅拌,得让它们充分地融合在一起。
我看到那些巨大的搅拌设备,就像一个个钢铁巨兽在缓缓转动。
旁边的技术人员眼睛紧紧盯着各种仪表,我心里想,这压力可不小啊。
我对小李说:“这看着就很紧张啊。
”小李回答我:“那可不,这就像在给一个超级精密的机器上发条,稍微有点偏差就可能导致机器故障。
”混合好了之后,就是成型的过程了。
2,2’,3,4,4’-五羟基二苯甲酮的最佳工艺条件

2,2’,3,4,4’-五羟基二苯甲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摘要本文采用2,2’,3,4,4’-五羟基二苯甲酮衍生物作为平台,增加分子中的羟基,选择铋、铜等对双基推进剂燃烧催化效果较好的金属离子作为中心离子与之形成单核和异双核螯合物,探索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溶液碱性浓度对产物产率的影响以及最佳条件。
关键词2,2’,3,4,4’-五羟基二苯甲酮;金属配合物1 反应原理2,4-二羟基苯甲酸与焦没食子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2,2’,3,4,4’-五羟基二苯甲酮。
实验步骤如下:1)在装配有搅拌器和HCl吸收系统的15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2,4-二羟基苯甲酸4.62 g(0.03 mol),焦没食子酸3.78 g(0.03 mol),无水ZnCl2 5 g(0.04 mol),然后加入POCl3 8 mL(0.09 mol)和环丁砜6 mL。
2)启动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加热升温至一定温度70℃时,保温反应2 h,直到吸收系统中很少有HCl气体放出为止。
3)向反应瓶内缓慢加水搅拌至全部溶解,再倒入300 mL冰水中,并充分搅拌。
将上述溶液静止30 min,常压抽滤、水洗得粗产品。
4)再将粗产品在200 mL水中加热溶解,加活性炭处理,煮沸5 min~10 min,热过滤,冷却,析出大量黄绿色晶体,抽滤、洗涤、干燥、称量。
2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按照实验方法,反应条件为:2,4-二羟基苯甲酸3.70 g(0.024 mol),焦没食子酸3.78 g(0.03 mol),n(焦没食子酸):n(2,4-二羟基苯甲酸)=1:0.8,无水ZnCl2 5 g(0.04mol),POCl3 8 mL(0.09 mol),环丁砜做溶剂,反应2 h,考察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
结果见表1。
由此可以得出:较低温度时,反应收率较低,随着温度的上升,反应收率有所提高,达到70℃左右时,收率达最高,再继续升高温度,反应产率又有所下降,当至85℃时,温度太高,副反应增多,反应液为一团深黑褐色的焦油状粘性液体,无法获得产物。
高能无烟改性双基推进剂中高压燃烧性能

主要原材 料 : 化 棉 ( 硝 NC) 黑索 今 ( DX 、 化 、 R )硝
甘油 ( G) 燃速 催化 剂 以及 其他 功能 助剂 。 N 、
收稿 日期 : 0 9 0 — 1; 回 日期 : 0 9 0 -1 2 0 -33 修 2 0 -7 0
3 结 果 与 讨 论
3 1 高 能无 烟 C . MDB推 进剂 的 中压燃烧 性能
作者 简 介 : 小 龙 ( 8 付 1 2一) , 理 工 程 师 , 事 固 体 推 进 剂研 究 。 9 男 助 从
e ma l u a 0 g 0 — i:f ×iol n 2 4@ 1 3. om c 6
选择 含不 同催 化剂 的高能 无烟 C MDB推进 剂 , 测
C N S OUR L OFE ER TI A E A HI E E J NA N GE C M T RI LS
表 1 高能无烟 C MDB推 进 剂 的 基 础 配 方
T b e1 a l T e b s n r d e to ih e e g mo e e smo i e h a e i g e in fh g — n ry s k ls df d i %
性 能
。随着 更高强 度材 料和 耐烧蚀 材 料 的研 制 成
制 备 工 艺 :推 进 剂 样 品均 采 用 淤 浆 浇 铸 工 艺 制 备 。将 N R X、 C、 D NG、 化 剂 等推 进 剂 各组 分 在 2 L 催
行星 式捏 合机 中混 合 1 h左 右 , 出料 后 经 7 (固化 0o = 7 , 模 。 2h退
2. 测 试 方 法 3
常在 火 箭 和 导 弹 发 动 机 的 常 用 压 强 范 围 内 ( 2 MP 以下 ) 而对 高压 下推进 剂燃 烧性 能 尚无 系 统 2 a , 研究 。本文 研究 了中高 压 下 ( 0~ 3 MP ) 能无 烟 1 4 a 高 改性 双基推 进剂 的燃 烧 性 能 , 为研 制 在 高 压 下稳 定 工 作 的固体推 进剂 提供一 定参 考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若选用球形复合药粒制造改性双基推进剂时,则其余固体 物质还要经过过筛、干燥和称量后,再与球形药粒混合均 匀。 • 混合溶剂包括固体组分以外的各种液相(或可熔)组分,如 NG、DNT、中定剂、苯二甲酸二丁酯、甘油三醋酸酯(改 性双基推进剂的增塑剂)等。 • 配制过程是将NG以外的各组分先加热(80~90℃)熔化,然 后在常温下搅拌成溶液,最后抽真空以除去空气及水份。
• 如上所述,浇注工艺可制作大型和形状复杂的药柱,工艺 过程比较简单。 • 采用“塑溶胶”配桨法浇注后,制出的药柱质量较好,如 燃烧速度误差≤1%,可制得含大量固体成分(65%)的改性 双基推进剂,配方调整变化范围较广,是制造含NH4ClO4、 RDX、HMX以及大量不溶性金属(如A1,Be等)的较为理 想的工艺方法。 • 但还存在以下问题:(1)不能完全消除NC的粒状结构,使 药柱的机械性能较压伸成型的低;而改性双基推进剂又低 于一般浇注双基推进剂;(2)不能完全消除气泡,使燃烧稳 定性较压伸成型的差,(3)由于双基推进剂导热性差,在浇 注大型药柱时,均匀加热困难,固化时间长。
(一)压伸成型工艺
• 它是当前我国用来制造中、小型火箭装药的成熟制造方法。 以连续压伸为例,其流程图如图1。 • 它是将准确称量好的各种原材料在大量水中通过升温 (50±5℃)、搅拌制成吸收药。 • 同一批吸收药经过混同和驱水后,在压延机的高温 (90~100℃)、高压(1000公斤/米2)作用下制成半成品药片, 然后将进一步干燥的药片经压伸机和模具的作用加工成装 药成品。 • 现将各主要工序的作用简述如下。
(二)浇注工艺
• 双基推进剂的浇注工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解决 大型(直径等于或大于一米)及复杂药型装药的制造而发展 起来的。由于改性双基推进剂的浇注工艺与双基推进剂浇 注工艺基本相同,故在此一并介绍。其流程图如图2。各 主要工序的作用简述如下。
图2 双基推进剂浇注 工艺流程图
• 1、原材料准备。包括浇注药粒和其它固体物料的准备以及 配制混合溶剂。 • 浇注药粒的制造是浇注双基和改性双基推进剂的技术关键。 • 药粒是用全部硝化棉和固体成分及部分溶剂制成。 • 圆柱体药粒的直径和长度各为一毫米。也可以制成直径为 50~100微米的球形药粒。前者是借助挥发性溶剂用挤压法 制成;后者是用醋酸乙酯溶解硝化棉后在水介质中成型的。 • 按照组分不同,浇注药粒可分为三种。其典型组成见表1。
二、双基推进剂的制造工艺
• 将分散的各组分加工成符合要求的装药是双基推进剂制造 工艺的任务。 • 双基推进剂装药制造工艺一般分为三类:压注法、压伸法 和浇注法。 • 压注法是将一定量的药料放入模具内用水压机压制成型。 这种方法是间断生产,不能制造大型药柱,批生产已不采 用。 • 压伸法和浇注法是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制造方法,前者 适用于制造中、小型火箭装药,后者用来制造直径为 0.7~1米以上、构型复杂、成分复杂的大型装药。 • 现简要介绍压伸法和浇注法。
• 双基和改性双基推进剂的固化是一个物理过程。 • 它是在一定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液相浇注溶剂往固相药 粒中扩散,固相药粒膨润和溶解,而聚结成为所需的浇注 药柱。 • 固化温度一般在80℃下进行,固化时间一般控制在一至数 天,具体时间由药柱大小和组成而定。 • 固化降温后经脱模、取出模芯、端面整形后,再送去检验。
• 2、模具(或发动机)准备。用模具浇注时,事先须清理、固 定模芯。 • 为便于制成后的药柱退出模具,在其内表面和模芯表面都 应涂上脱模剂。 • 若推进剂表面需要包复时,则涂上脱模剂后,在模具内作 成包复层套简。 • 若直接向发动机内进行贴壁浇注时,则发动机除按同样步 骤进行清理并粘贴绝热层外,双基或改性双基推进剂还必 须经过衬里层,才能粘附到绝热层上去。 • 已经证实,环氧、聚酰胺、异氰酸酯交联的纤维素酯、以 及交联的酚醛树酯和聚乙烯醇缩甲醛清漆的组合物,是双 基和改性双基推进剂与绝热层间的有效粘结剂。
• 在双基和改性双基推进剂浇注工艺中选用浇注药粒的目的 有三: • 一是减少双基配方中NC和溶剂的体积比,由于松散NC和 溶剂的体积比约为23:1,选用浇注药粒则接近2:1或更 低,便于NC和溶剂的均匀接触; • 二是降低NG等溶剂对NC的溶解速度,这是因为浇注药粒 的密度一般大于1.6g/cm3,溶剂向其内部浸润和扩散均较 困难; • 三是使药料在浇注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图1 双基推进剂压伸法流程图
• 1、原材料准备。主要保证准确地定量给料,同时配制好 NC在水中的悬浮液、混合溶剂(NG和DNT的混合溶液)和 凡士林乳浊液(包括凡士林、氧化镁、苯二甲酸二丁酯及 硬脂酸锌等)。 • 2、吸收。将已配制好的NC悬浮掖、混合溶剂及乳浊液依 次加入到吸收锅内,在45~50℃温度下通过搅拌使各组分 均匀分配,并使各组分与NC牢固结合,制成合格的吸收 药(或称药料)。上述作用是通过NC的膨润和各组分间的扩 散和吸附等过程实现的。
• 双基推进剂经压伸成型后,装药制造即基本完成。 • 但药柱能否交付使用还需经过全面的质量检验。 • 装药成品检验是根据产品技术条件提出,经工厂和加工单 位共同执行的。 • 推进剂成品检验包括理化性能测试(包括成分分析、化学 安定性、水份、比重、爆热及燃烧速度等项目)、外形检 验(包括装药外观及几何尺寸、重量等)、内部探伤和发动 机试车(测定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压力~时间曲线和推力~时 间曲线)等。 • 各种检验项目的具体要求可参看双基推进剂通用技术条件。
• 3、浇注和固化。将浇注药粒装入模具,然后倒入混合溶 剂,药粒的空隙即被混合溶剂所充满。这种浇注法叫“间 隙充填法”。 • 也可以将一定比例的浇注药粒和混合溶剂混合成具有一定 流动性的药浆,采取一定的方法将药浆直接浇入模具或发 动机内。这种方法叫“配浆法”。 • 根据浇注药粒的大小,又把“配浆法”分为“药粒”配浆 法和“塑溶胶”配浆法两种。 • 前者浇注药粒直径一般为一毫米左右,后者为5~50微米 (<100微米)。 • 浇注完毕后,即可进行固化。
• 3、压延。经混同和驱水后的药料(水份在10%以下)送至压 延工序。 • 压延的目的有三:一是除去多余水份,使吸收药料的水份 降至3%左右。因过多的水份阻止溶剂分子进入NC大分子 之间,妨碍药料塑化;二是在压延机的高温、高压作用下, 使药料进一步混合,并使溶剂分子和NC深入作用,以达 到各组分均匀分布并满足压伸成型所具有的可塑性;三是 通过驱除水份和气泡增加药料的致密性。 • 药料压延后经干燥工序将药料水份降至成品水份要求(0.7 %以下)。 • 4、压伸成型。目的是使药料在压伸机的高温(85~90℃)、 高压(400~600公斤/米2)下进一步压实塑化,并通过模具压 制成具有一定密度(≥1.57g/cm3)、一定尺寸和几何形状的 药柱。
表1 浇注药粒的组成
• (1)单基药粒。主要由硝化棉、安定剂和少量的附加剂组成。 用这种药粒制造浇注双基推进剂时,药粒与溶剂的体积比 约为2:1左右。所得推进剂约含60%的硝化锦。 • (2)双基药粒。主要由硝化棉和一定量的硝化甘油或其它增 塑剂(如DNT等)组成。用它制成的推进剂塑化质量较好, 而且能量也较高。 • (3)复合药粒。药粒中除含有硝化棉和硝化甘油外,尚加入 一定量的固体氧化剂和金属燃烧剂(如铝粉)。用此药粒可 制造改性双基推进剂。 • 球形药粒亦可为单基、双基或复合的,但复合药粒中不含 有溶于水的固体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