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小龙虾、河蟹池塘混养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格遵循无公害水产品的有关规定 , 选择 “ 三效 ”高 (
效、 速效 、 效 )“ 小 ” 毒性 小 、 长 、三 ( 副作 用 小 、 量 用
要 的作 用 , 可通 过水 草的生 长繁殖 来控 制 和改善 还
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 。养殖蟹池 中以种植轮叶黑
藻 、 草 、 乐 藻 等 为 主 , 当种 植 了一 些 挺 水 植 苦 伊 适 物, 水草种植 面积 约 占水 面 7 %左 右 。 外 , 清 明 5 此 在
养殖 池塘 座落在 半城 镇高 效渔业 示 范 区内 , 为
无 公 害河蟹生 产基 地 , 面积 8 6 7/ ,  ̄ 6 I 水深 1 ~ . 1 2 , 1 0 2
水 源充 足 , 排灌 方便 , 源来 自于洪泽 湖水 , 水 水 其 质标准符合 G I6 7 8 , B 0 —9 池底淤泥 l c 1 0 m左右。
在 沿 池 边 的浅 滩上 , 饵时 要 注 意均 匀 撒 播 , 投 不应 集 中投 喂 , 防相互争 食而格斗 。 以
1 强化水质 管理 . 6
总产 量 2 2 g 实现 产 值 5 0 0 0k。 600元 ( 中河 蟹 其 2 0 600元 , 龙 虾 3 0 小 00 0元 )纯 利 3 4 , 700元 , 每
前 后投 放 活螺 蛳 2 0 3 0k/6 1 ,让其 自然 繁 0 ~ 0 g6 7/ 3 2
殖。
小) 药物 , 有效地减少河蟹 、 小龙虾的发病 , 提高成
活率 与品质 。 1 适 时捕 捞 . 8
适 时将 大规 格 的小龙 虾 起 捕 上 市是 生 态优 质 高 效 养殖 的 重 要措 施 , 做 到常 年 捕 捞 , 大 留小 要 捕
起 捕 龙虾 时 , 笼 尾部 要 加 长 , 般 升 出水 面 08 地 一 .~
分析小龙虾池塘养殖技术

分析小龙虾池塘养殖技术关键词:小龙虾;养殖;技术;池塘;生物学小龙虾在近年来已经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养殖品种,它的摄食范围很广泛,除了水草、藻类以外,它甚至还吃动物尸体和水生昆虫,所以,它又属于杂食类动物。
小龙虾体内的蛋白质含量非常高,脂肪含量却很低,除此之外,它体内的锌、钙、碘、硒元素也同样很丰富,所以人们将它变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一、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小龙虾通常生活在淡水里,又名克氏原螯虾,在动物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
它的外表有坚硬的壳,身体由头部、胸部、腹部等21节共同组成,头部还有触须。
另外,小龙虾的尾部还有尾扇,在抱卵期和孵化期,它的尾扇会向内卷曲,为的是保护幼虾和受精卵,同时也为了抵抗敌害。
一般的小龙虾普遍分布在池塘、河内、沟渠、湖泊当中,它们对水的适应性非常高,一般的水质含氧量只要保持在3㎎/l左右,小龙虾就可以存活。
另外,小龙虾对于农药、重金属、杀虫剂、化学物质还非常的敏感,所以饲养的环境里不应该有这些东西。
二、小龙虾池塘养殖技术(一)池塘的选择与清理池塘的选择对于养殖小龙虾来说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养殖小龙虾的池塘净水面积需要达到1800㎡左右,水深需要达到1.2m左右,宽度则为40m。
池塘内部的水源必须充足,水质也要符合要求。
水的透明度在40——50厘米左右,酸碱度在6.8——7.8之间最合适。
为了使排水更加的方便,还要准备增氧机。
另外,如果冬季想要排干池水,去除池塘内的淤泥,可以在塘埂上设置约80厘米的网片,并且在网片上缝挂塑料板,另外还要用筛绢来进行过滤,这是为了防止对小龙虾有害的生物进入池塘。
最后要将一定量的石灰、猪粪抛洒入池塘中,并且在一星期后加深池底的水。
(二)种植水草小龙虾属于杂食动物,大部分的水草和藻类都可以供它食用,比如水花生、凤眼莲、金鱼藻、水浮萍、苦草等等。
所以在放入虾苗以前,先要种植水草,可以沿着池塘周围浅水处20%左右的面积进行种植。
种植水草非常的重要,因为水草还可以为小龙虾提供遮蔽、休息的场所。
小龙虾养殖技术探讨

小龙虾养殖技术探讨【摘要】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分析总结了小龙虾养殖成活率低的原因,并从虾苗种来源、苗种质量、科学投喂、龙虾生长环境、池塘消毒、日常管理等方面针对性的探讨了小龙虾养殖的高产技术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龙虾;养殖;成活率;高产小龙虾因其口味鲜美、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维生素而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作为水产养殖的重要品种,尽管各地养殖面积在不断扩大,许多养殖户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存在着诸多制约龙虾养殖发展的不利因素,如养殖户普遍反映的龙虾养殖成活率低、小龙虾生长不大等共性问题,怎样推广小龙虾的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向市场提供优质无公害的小龙虾产品,是我们每个渔业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笔者根据所在地的养殖状况、切身体会,现将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养殖高产的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供养殖用户参考。
1.小龙虾养殖成活率低的原因分析1.1苗种来源问题,质量差经调查统计发现,绝大多数养殖户投放的虾苗虾种来源都是从市场上购买的野生虾苗,这些虾苗或多或少存在以下三种问题:①因长途运输,离水时间长,导致体能消耗大,体质弱;②因规格不整齐,个体悬殊大,而经常造成自残现象;③或经过药物诱捕的或电捕的。
这些问题均会造成小龙虾入池后养殖成活率低。
1.2饲料问题在走访养殖户中发现,许多养殖户在饲料投喂方面存在着饲料质量差、营养物质不全、大小规格不适口、投饵量不科学、投饵方法不当、投饵量不足等问题。
小龙虾比较贪食,这些问题均会造成部分龙虾吃不饱甚至吃不到食,不仅影响其正常生长,还会出现自相残杀现象,营养不良,蜕壳未遂或者互相残杀,从而导致龙虾养殖成活率低,当小龙虾正常生长所需的钙质得不到满足时,还会导致其长不大。
1.3对水草面积不够重视“虾多少、看水草”,在水草多的池塘养虾,成活率高,小龙虾养得也好。
水草不仅可以为龙虾提供营养,增加溶氧,作为小龙虾的部分饵料外,还能净化水质,改善养殖环境,为龙虾蜕壳提供隐蔽场所。
淡水池塘河蟹小龙虾生态混养技术研究

在1 . 5 m左右 ,水 质 良好 ,淤 泥 厚度2 0 c m左右 ,池 漏 ,进 排水 方便且进排 水渠分开 ,进排水 口皆设 置
2 . 防逃 设 施
源 节约 型转换 ,从 传统 养殖模 式 向现
代养殖 模式转 。我 们要抓 住渔 业经济 转 型升 级发 展这 个机遇转 变观 念乘 势 而 上 ,大 力发展虾 蟹高效 生态 健康 养 殖 ,做 大做 强济宁虾 蟹 养殖产 业 ,促 进 我市渔业 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 。
一
、
材料 与方法
1 . 池塘选择
有 良好 保水性 。注 水2 0 c m后按 照每 亩生 石灰 1 5 0 f 的致病 菌 、野 杂鱼 和其 他敌 害生物 。7 天 后先注 水
施加发 酵好 的猪 牛肥 等绿 色有机 肥 ,同时 按2 g / m 7
试 验选 择 鱼台县 王鲁镇 史楼 村鲜 安 渔 业 养 殖 有 限 公 司 的 池 塘 进 行 主 便于水体 水温上 升 ,培 育池塘浮游生 物 。
要 反复在池 水 中浸 泡3 次 ,每 次浸泡 不超过3 分钟 ,间 隔3 分钟 。虾 蟹苗入池 前都 要进行 必要 的消毒杀菌处理 ,采用5 %的生理盐 水浸浴处理 5 分钟 ,浸浴时注 意观 察虾 蟹浸浴时的 活动情况 ,稍有 不适 要缩短浸浴 时间。
7 . 投 喂 管 理
放 养前 池 塘 中先按 照每亩 3 0 0 k g 标 准 投 放鲜 活 螺蛳 ,然后 在 养殖 中期 ( 8 月中 旬 )再按 照 每亩 2 0 0 k g 的 标准 补
蟹相互 之 间的影响 降到最 低。水草 移
栽在 池塘 清整注水 1 5 天后 ,试验 主要 移栽 水草 品种是伊 乐藻和 轮叶黑 藻 。 水草 种好待扎 根稳 定后逐 渐注水 至正 常水位 。
小龙虾池塘精养技术

小龙虾池塘精养技术作者:赵建华唐玉华来源:《科学种养》2016年第04期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其肉质丰满、味道独特、营养丰富,是名贵的淡水虾类。
近年来,因“盱眙国际龙虾节”的成功举办,小龙虾市场消费日益火爆,价格也持续攀升,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养殖热情。
笔者根据金湖县小龙虾的养殖实践,将相关养殖技术归纳如下。
一、养殖条件1. 池塘建造。
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周边环境安静,无污染源,道路通畅,供电正常的地方开挖池塘。
塘口为东西向的长方形,面积以5~10亩为佳,土质宜为壤土、黏土,埂宽2米左右,坡比为1∶3,水深为1.5~2.0米,修建独立的进、排水系统。
池底稍向排水口一侧倾斜,沿池底中轴线开挖一条宽3~5米、深50~80厘米的集虾沟,沟的两端分别与进、出水口相通,以利虾苗的培育管理和成品虾的捕捞操作。
2. 设置防护(逃)设施。
养殖池塘要设置“水、陆”两道防护设施。
水上防护设施设置在池埂附近水深40~50厘米处,用高1米的聚乙烯网片包围水面,其上端内沿倒挂宽20~30厘米的塑料膜、外侧用长竹竿固定;陆上防逃设施设置在塘埂内侧,用高60厘米的钙塑板(底部埋入土内10~15厘米)圈围,板外侧用竹竿或木棍做桩固定,桩间距为1.5~2.0米,转角处做成圆弧形,以防敌害生物进入和小龙虾外逃。
3. 配备微孔增氧设施。
微孔增氧设施的配备功率为0.15~0.2千瓦/亩。
安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条式安装法。
微孔管总长60米左右,用支架将微孔管水平布设于离池底10~15厘米处,进气管口与塑胶软管(输气支管)连接,终端口封死,管间距10米左右。
另一种是圆盘式安装法。
将微孔管盘绕固定在用钢筋做成的圆盘框架上,进气管口设在圆盘中间与塑胶软管(输气支管)连接,终端口封死,用绳子或支架安放于离池底10~15厘米处,每盘微孔管长15~20米,每亩安装3~4盘。
二、养殖准备1. 清塘消毒。
10月底或11月初排干池水,保留淤泥厚度10厘米左右,清出的淤泥可作为肥料。
小龙虾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试验

气、 水质、 水 体动植 物活饵料 的丰歉 、 小
清除过多 淤泥 , 整修池埂 , 平 整塘底 , 堵 塞漏洞 、 疏通渠道 , 每亩用生石 灰 8 0 k g ,
彻底清池消毒。
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试 验 ,取得 了较好 的 经济效益 。现将试验结果 报告 如下 。
一
、
材 料 与 方 法
( 2 )施足基肥
每亩施腐熟畜禽粪
1 . 池 塘 条 件
激能力。
投喂方法按 “ 四定 ” ( 定质、 定量 、 定 时、 定位) 和“ 四看” ( 看季节 、 看 天气 、 看 水质 、 看龙虾的活动摄食情况 ) 方式浅水 区多点均匀投 喂。在保证饲料优 良品质
本试 验投 喂 的饲 料 种类 有颗 粒 饲 料、 鲜活小杂鱼 、 麸皮 、 黄豆、 豆粕 、 草类 等。种虾下塘后 ,在小龙虾亲虾蜕皮繁
肥5 0 0 — 6 0 0 k g , 培 育轮 虫 、 枝 角类 、 桡 足 类浮游生物 , 为虾种提供适 口基础饵 料。
( 3 ) 移植水草 池 内移植轮叶黑 藻 、 菹草 、 伊 乐藻等沉水植物 ; 水 面上浮养水 葫芦 、 浮萍等飘 浮植物 ; 塘周及 田埂边种 植茭 白、 水花生等挺水植物 。 浮叶 、 沉水 、 挺 水类 水 草在塘 中按 合 理 比例搭 配种 植 ;栽植水草 的覆盖面积 占虾塘水面面 积的 5 0 %~ 6 0 %。 保持虾塘 内一年四季均 有充足的水草 ,营造一个绿色生态的水 域环 境 ,提供给小龙虾有充足的天然饵 料、 避敌 、 蜕壳 、 繁殖 、 消暑 、 栖息 、 净化水
亲本种虾就近池塘购买 ,选择规格
整齐 , 体质健壮 , 附肢齐全 , 无病 无伤 , 生 命力强 的小龙虾种 虾放养 , 2 0 1 1 年 8月
谈小龙虾沟渠生态养殖技术

谈小龙虾沟渠生态养殖技术小龙虾是近年来在中国迅速兴起的一种水生物养殖产业,其既有经济效益也具有生态价值。
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沟渠生态养殖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沟渠生态养殖的意义、技术要点、环境效益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来详细探讨小龙虾沟渠生态养殖技术。
一、沟渠生态养殖的意义小龙虾沟渠生态养殖技术是一种将小龙虾养殖与沟渠生态相结合的方式。
沟渠作为一种自然水体,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能够提供适宜的水质和丰富的食物来源,为小龙虾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比于传统的池塘养殖方式,沟渠生态养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分散养殖:沟渠生态养殖能够将养殖区域分散到不同的沟渠中,降低了养殖密度,避免了水体过度负荷而导致的水质污染。
2. 利用水源:沟渠作为自然水体,不需要额外的投入来供给水源,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
3. 提高养殖效益:沟渠生态养殖能够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对小龙虾的养殖效益有着显著的提高。
4. 增加生态价值:沟渠生态养殖是一种“与自然共生”的养殖方式,能够提高养殖区域的生态环境,增加生态价值。
二、沟渠生态养殖技术要点1. 沟渠选址:选择适宜的沟渠作为养殖区域,沟渠应具备较好的水源补给条件和适宜的水质。
2. 改造调整:对选定的沟渠进行改造调整,确定合适的养殖区域大小和布局,增设必要的渗水井和水体流动设施,以保证水体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3. 水质管理:严格控制沟渠水质,定期监测水质指标,确保水质清洁,避免过度肥沃和水体富营养化。
4. 入渠筛选:在养殖前对小龙虾群体进行筛选,将适宜的个体选入沟渠,确保入渠个体的健康和生长潜力。
5. 饲养管理:合理设计和配置沟渠养殖系统,提供适宜的饲料和养殖环境,对小龙虾进行定期投喂和监测,确保其养殖效益。
6. 疾病防控:定期检查和监测沟渠养殖系统中的疾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证小龙虾养殖的健康和稳定。
三、沟渠生态养殖的环境效益1. 水环境改善:沟渠生态养殖能够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改善水质环境,促进水体自净能力的提高。
淡水小龙虾养殖成败的关键技术研究

的适应和生存 能力很 强,但 是如果水质 过低,也会影 响小龙虾的产 量 ,因此要去 的高产 量的小龙虾 ,在养殖中一定要注 意池塘水的质 量 。一 旦发现池塘 中大量 的小龙虾漂浮 在岸边,一定要立即注入新 水,尤其注意在小龙虾养殖的中后期,要注意在每周换水 2次 以内, 保持池 塘水的溶氧 度不低于 3 m g / L 。在夏季时天气过热,要适当的 提高水 位,稳定控制池塘中的水温。在发现小龙虾反应迟钝时 ,要 注 意 向池 塘 中注 入 氧 气 ,或 者 开 动 增 氧 机 增 氧 。 2 . 4 饲 料 投 喂 2 . 4 . 1 饵 料 的 种 类 在小龙虾生长初期 ,在稚虾阶段 ,饲料多 以轮虫 、桡足类 、枝 角类或者水生的 昆虫幼体 为主。当稚虾长 到 1 . 5至 3厘米 的幼虾阶 段时,将鱼 肉等动物性饵料制成小颗粒 ,投碎细 的饲料 。当幼虾涨 到 5到 8厘米的中虾阶段时,把饵料加工到一定规格 喂食 即可 。成 虾阶段时,投喂 的饵料可 以粗制一些 ,总之投放饵料要做到 “ 两头 精 ,中间青 ” 。 2 . 4 . 2 投 喂 的方 法 饵料 的投喂要按照体重来计 算,根据 天气 、虾 的活动和 水质状 况 适 当 的投 喂 ,按 照 一 定 的 比例 来 投 喂干 料 饵 料 , 是 小虾 体 重 的 7 %一 8 % ,中 虾 体 重 的 5 % 和 大虾 体 重 的 2 %一 3 % 。天 气 良好 可 以多 投 喂饵料 ,天气 出现连续 阴雨的状况,可 以少 投喂。虾发病 季节少投 喂 ,正 常 生 长 时 多投 喂 。投 喂 饵 料 保 证 时 间 的 规 律 性 ,在 每 天 的 上 、 下午投喂一次 ,下午投喂数量 占主要成分,占总数 的 7 O %,注重投 喂 的定 时 、 定量 、定 质 性 。 3 淡水小龙虾养殖的主要病害及防治 3 . 1烂鳃病 这个 病害的主要产生原因是 由丝状细菌引发的 ,是 由于细菌吸 附在 小龙虾的鳃 上,之后大量的进行繁殖,就会严重 的阻塞鳃部 的 血液流动,妨碍小龙虾的呼吸 ,可使得小龙虾 的鳃丝变黑并且发霉 腐烂。这种病害的主要防治方法是 :使用水博士等物质在全池 内泼 洒,清理池塘中的病害 。其次是要定期 的清除池塘 中的污染物和残 留的饵料,定时 的注入新水 ,保持池塘 的干净和水体 的环境 ,保持 池塘的生态平衡 ,避免水质被 污染,不利于 小龙虾 的生长 。 3 . 2 黑鳃病 对于黑鳃病产生 的原 因是真 菌中的半知 菌导致 的,如大 豆和马 铃薯上 的镰刀菌为一个 品种 。这个病害 是因为水质被 污染后 ,镰 刀 菌大量 的进行繁殖 ,之后 寄生在 小龙虾 的体壁 、鳃 丝、眼球、复肢 基上 ,最后 导致 黑鳃病产 生。这个病 害的主 要症状 是下龙虾的鳃丝 逐渐 由微红色慢慢变异成 了淡 褐色或者 褐色 ,最后变成了黑色,严 重 的 引发 小 龙虾 的鳃 部 萎 缩 , 功 能 彻底 的 简 化 , 最 后 退化 消 失 。 得 了黑鳃病 的小龙虾 经常是依附在水草上或者浮出水面,行动慢慢的 迟缓 ,反 映较迟钝 ,最后严重 的呼吸 出现 困难致死。对于这个病害 , 要注重 防治:首先在放养虾苗之前,要用生石灰等化学用品将池塘 彻底清洗干 净,保证池塘中的溶氧充足,池水经常换,保持池水的 清 新,及 时清 除池底 的杂物和残饵 。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随着近几年养殖小龙虾事业 的兴旺 ,养殖小龙虾 的 人数越来越多,这就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小笼虾养殖 的关键技术 ,以 创 造 更 高 的 养 殖 利 益 。 因此 ,在 小 龙 虾 养 殖 中要 注 重 上 述 几 个 关 键 的环节 ,注意各个环节之 间要紧密相连 ,不 能只做其一而偏废其他 环节, 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 整个养殖事业 的失败 。 同时在养殖 中,要注意养殖 中小龙虾 身上 出现 的病 害的治 理,针对 不 同的病害采取相应的治理办法。 参考文献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龙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1.池塘条件
1.1池塘选择。
要求水源充足,引水方便,水质优良,周边无农业、工业、医疗等污染源对水质构成威胁。
1.2池塘建设。
池塘面积以8~10亩为宜,选择土质为黏土的地方建设,池塘深
1~1.5m,池埂宽度在1.5m以上,坡比1∶2.5,进排水系统完善,池底淤泥不宜过深。
要在池塘中间开挖6~8m沟渠,深1~1.5m,坡比1∶3,开挖沟渠所取之土就地人工堆成土堆平台,这样可有效提高养殖产量,并有利于成虾的捕捞。
2.防逃设施
小龙虾具有昼伏夜出习性,攀爬、掘洞能力强,有较强的逆水性,通常在夜间及虾池进水和下大雨时逃逸,所以在养殖池塘要加设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材料因地制宜,可采用石棉瓦、水泥板、加塑料布的聚氯乙烯网片等,只要取材方便、牢固、防逃效果好就行,防逃墙要求高50~60cm,埋入土内10~20cm,沿池塘四周埋设,用木、竹桩支撑固定,细铁丝扎牢。
进、排水口都要用较密的铁丝网或60目的网布做成长袖状过滤网进行过滤,以防养殖对象逃逸和野杂鱼进入虾池与虾争食。
3.生态环境
3.1清塘。
养殖周期结束后,排干池水,整修池埂,堵塞漏洞,铲除过多淤泥,保持10~20cm底泥,曝晒池塘20~30天,使
底泥中有机物加速氧化,有效地减少有害物质积累和预防病害的发生。
虾苗虾种放养前10~15天,酸性底质池塘每亩使用生石灰75kg,碱性底质池塘使用漂白粉20mg/L全池泼洒,彻底清池消毒,消灭病原菌、寄生虫和野杂鱼等敌害生物。
3.2水草栽种。
为了给淡水小龙虾提供更多隐蔽栖息的理想场所,在养殖水体中种植一定比例的水草对养殖淡水小龙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水草的生长繁殖来控制和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净化水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增加水体溶氧量,同时还为小龙虾提供了可口的饵料。
小龙虾生长是通过多次蜕壳来完成的,刚蜕壳的虾十分脆弱,极易受到攻击,水草能够给小龙虾提供一个安全的蜕壳隐蔽场所。
虾池中种植水草要求分布均匀,种类要搭配,挺水性、沉水性及漂浮性水生植物要合理栽植,保持相应的比例,以适应淡水小龙虾生长栖息的要求。
浅水区以栽种轮叶黑藻、伊乐藻为主,深水区以栽种苦草为主,还可搭配部分水葫芦、浮萍、睡莲等,覆盖面积占虾池面积60%左右为宜。
水草过多时应人工收割,不足时应及时补种。
3.3移植螺蛳。
螺蛳的繁殖力很强,刚出生的小螺蛳外壳很脆,营养丰富,极易被淡水小龙虾摄食,有利于提高淡水小龙虾的成活率及生长速度,同时螺蛳对水质有极强的净化作用。
通常每亩水面放养活螺蛳20~30kg,让其自然生长、繁殖。
3.4施肥培饵。
养虾池需在放养前一周施肥培育有益藻类和浮游动物,通过藻类生长繁殖维持水体溶氧和控制水体富营氧化,
培养的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为虾苗提供适口饵料,一般每亩虾池施发酵好的有机肥150~300kg。
4.虾苗虾种放养
4.1养殖模式。
池塘养殖小龙虾按投放虾苗的时间分为两种养殖模式。
一种是春季放养模式。
3月中下旬放养规格2~3cm虾苗,一般每亩放养1.5万~2万尾。
虾苗要求规格整齐,体格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生命力强。
可以一次性放足,也可分批投放,每批虾苗投放时间应间隔15~20天,养殖过程中采取轮捕轮放,不断起捕30g以上规格的大虾,小规格的继续养殖并及时补充虾苗。
另一种是秋季放养模式。
8~10月份放养规格为30~40g/只的来自不同水域的体质健壮种虾进行自繁自养,一般每亩放养雌雄比例为3∶1的种虾40~50kg,经1~2个月精心培育就可见到虾苗,如密度过大可分池养殖。
4.2放养方法。
放养时间选在晴天早晨或阴雨天,避免阳光直射,水温温差不要过大,不要超过2℃。
虾苗和种虾放养前用2%~3%食盐水洗浴3~5分钟,杀灭体表病原体,然后计数下池。
从外地购进的种苗,因离水时间较长,放养前应将虾种在池水中浸泡1分钟,提起搁置2~3分钟,再浸泡1分钟,反复3~4次,让种苗体表和鳃腔吸足水分后再放养,以提高成活率。
放养小龙虾种苗时不要堆放在同一位置,要全池多点放养,第二天在各放养点进行仔细检查,发现死亡要计数,并及时进行补充,补充的苗种规格要与放养规格相一致。
5.养殖管理
5.1投饵管理。
小龙虾食性杂,且比较贪食。
养殖过程中饲料的投喂应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变化,虾不同发育阶段营养需求以及虾活动摄食情况等合理投喂。
3~4月份水温达到10℃以上小龙虾就开始进食,幼虾主要以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等为食,傍晚可适当投喂一次人工配合饲料粉末,投饵量为虾体重的2%左右。
5~10月份是小龙虾生长旺季,为了提高小龙虾养成规格,增加产量,应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投喂喂麸皮、豆饼以及青饲料等为辅,适当投喂部分动物性饵料。
每日投饵量可占虾体重的5%~8%。
10月份以后水温降到15℃左右时,小龙虾摄食量不大,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主搭配部分动物性饵料,每日可按虾体重的1%~3%投喂。
小龙虾多在夜间活动觅食,并有争食、贪食习性。
投喂饲料一般每天投喂2次,投喂时间分别在上午7~9时和下午5~6时,以下午一次为主,占全天投喂量的
60%~70%。
采取定质、定量、定时投喂方法,喂足喂均,保证每只虾都吃饱,避免相互争食。
并根据天气、水质状况以及虾活动觅食情况适当增减。
连续阴雨天或水质过浓,可以少投喂,蜕壳后多投喂,生长正常时多投喂。
5.2水质调控。
一般每周加水一次,每月换水一次,保持虾池溶氧量在3.5mg/L以上,pH值在
7.5~8.5之间,透明度30~40cm左右。
高温季节根据水质、水量等情况适当缩短加换水间隔时间,调整为每3~5天加水一次,每
15~20天换水一次。
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20%~30%,使水质保持“肥、活、嫩、爽”。
一般每15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每亩用生石
灰10kg,使池水PH值保持中性偏碱性,同时可增加水体钙离子浓度,促进淡水小龙虾蜕壳生长。
每20~30天泼洒一次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为主要成分的微生态制剂,有效的改善水质,去除水体中有害物质,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
5.3病害防控。
小龙虾在自然水体中抗病力强,但由于高密度养殖,小龙虾在4~9月份较易发生病害。
小龙虾病害防控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要采用健康养殖技术,科学合理养殖,有效的预防控制虾病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小龙虾健康生长。
养殖过程中要求早晚坚持巡塘,观察淡水小龙虾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并注意及时清除残饵,以免引起小龙虾发病。
小龙虾常见的烂鳃病、烂尾病等细菌性病害,可以使用采用二溴海因0.3~0.5mg/L 或二氧化氯0.1~0.3mg/L全池泼洒,每天一次,隔天再泼洒一次;纤毛虫等寄生虫病害,可以使用硫酸铜和高锰酸钾合剂(硫酸铜和高锰酸钾比例为5∶2)0.7mg/L全池泼洒进行防治。
6.商品虾捕捞每年6~7月就可以开始起捞销售,通常在池塘周边下设地笼张捕。
根据小龙虾上市规格大小使用网眼规格为2cm×2cm地笼实现抓大放小,轮捕轮放。
作者:徐海强曹振杰姜燕周嗣泉单位: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