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多动症的因素是什么

引起多动症的因素是什么
引起多动症的因素是什么

引起多动症的因素是什么

目前,很多家长并对多动症并没有正确的意识,以为是孩子淘气、不听话的表现,而不是一种疾病,无需治疗,而错过治愈时机影响终身。多动症的家庭影响因素很多,孩子的母亲在孕期或围产期时并发症较多,分娩时有产伤、窒息、缺氧等,不良的家庭环境以教育方式不正确,偏食挑食都可能诱发多动症。

多动症的5大家庭影响因素

1、教育方式不正确

现在很多家长教育的方式不正确,因孩子学习不好,就打骂孩子,对孩子进行暴力性解决的方式,影响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学习好的时候也不进行鼓励,这样会使孩子情绪低落,引起多动症。

2、家庭遗传因素

多动症是一种个性发生偏移,关键是自控能力不足,继而出现活动过多,注意力涣散等表现,而自控能力的强弱与中枢神经元突触间隙处的去甲肾上腺素有效浓度有关。该处去甲肾上腺素不足时,儿童自控能力就较弱,反之自控能力就较强。但去甲肾上腺的不足,并非都是脑损伤的结果,而是由于多种内外因素作用的结果。根据基因-酶的学说,在多巴胺β羟化梅酶( DBH) 的多少,首先决定于在某种染色体上的DBH基因如何。多动症小儿受遗传因子的影响,DBH的不足,神经元突触间去甲腺素浓度减低,就出现了多动症的症状,但这种遗传因素只是内因,多动症的发生还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3、父母感情破裂

单亲家庭对亲子关系影响很大,使孩子不能同时得到父爱和母爱,而在对孩子的养育方面,父母双方所承担的责任是很难替代的,“严父慈母”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所以母亲处理儿童不良行为往往没有父亲有力度,寄养在不良家庭中的儿童,大多数也是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形成注意力不集中、控制力差、易冲动的多动症或自闭症。在家庭环境出现变化时,家长更应尽量多的关注孩子心理变化,出现问题及时疏导,若孩子在出现注意缺陷、易冲动、不听话、情绪行为障碍、学习困难等症状时,家长不应一味的责骂孩子,而应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诊治。

4、独生子女

过去曾经认为,由于家长过度溺爱、娇惯,有可能导致多动症等行为异常增多,但据包头地区城乡儿童多动症调查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反而较非独生子女患病率低。由于城市儿童早期入托儿所或幼儿园,接受社会化的体验,充分弥补了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孤独、娇惯的不足,所以到学龄期多动症的患病率并不高于非独生子女。

5、孕期或围产期时并发症

许多少儿多动症患者的父母小时候也多动;不少母亲反映患儿在胎儿期就好动,出生后好哭,入睡困难,进食不好,难以照顾,这也是多动症的原因。这种少儿多动症患者行为较幼稚,动作笨拙,协调性差。孩子的母亲在孕期或围产期时并发症较多都是多动症的原因。

温馨提示:儿童多动症通常于7岁前发病,男孩发病多于女孩,由于发病初期很多家长并不重视,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结果导致约7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青春期,影响孩子终身的学业、家庭及社会生活等。目前相对于西医,中医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具有标本兼治的疗效。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335624580.html,/ddz/2013/1216/150229.html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