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中国之根本原因及解决办法

合集下载

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及解决措施(5篇材料)

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及解决措施(5篇材料)

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及解决措施(5篇材料)第一篇: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及解决措施1原因①自然原因: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降水季节不均衡,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②社会经济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水污染和浪费严重。

2解决措施:包括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1原因①自然原因:植被覆盖低,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夏季多暴雨冲刷能力强。

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2治理:压缩农业用地,建高产稳产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合理放牧;小流域综合治理。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治理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多大风。

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治理:恢复植被,合理放牧,退耕还草。

西气东输和西电东输对东西部的影响1西部影响:可以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2东部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优化东部能源的消费结构,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减轻交通压力;改善因燃煤带来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主要气象灾害梅雨:江淮地区,春末夏初,降水多涝灾,降水少旱灾伏旱: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台风:东南沿海,夏秋,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监测和预报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灾害意识。

春旱:华北,3-5月,引水灌溉。

夏涝:华北,6-8月,夏季风来的早,影响时间长,降水强度大。

低洼地排水。

倒春寒:东部季风区,3-5月,极低大陆气团势力强盛。

春季出现强低温、雨雪天气。

寒潮: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地区,秋末、冬季和初春,强冷空气迅速入侵。

降温使农作物冻害,大风能吹翻船只,吹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大雪、冬雨可压断电线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

风沙天气:东北、西北、华北。

冬季和春季,已春季严重。

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

雾霾天气雾霾天气,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

中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中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中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中国缺水原因和对策

中国缺水原因和对策

中国缺水原因和对策中国甘肃省正面临严重旱灾,一百多万人缺乏饮水,邻近的四川省也有76万人缺水。

中国当局正在探索水源问题的解决途径。

专家认为,自然灾害和中国人口城市化导致中国水源短缺日趋紧迫,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方案。

路透社等媒体报道,中国甘肃省面临六十年未遇的特大旱灾,两个月几乎没下雨,近一百万人缺乏饮水,水价暴涨到110元/立方米。

而邻省四川也有76万人缺水,继去年遭受五十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后,今年有72个县区至少已有二十天滴雨不下,76万居民缺水。

新华社报道说,预计旱情会导致甘肃的八万公顷庄稼枯萎,另有十万公顷的土地也不打算栽种庄稼了。

法新社报道,中国西南部某些地区却暴雨成灾,洪水造成的山崩导致21人死亡、11人失踪。

360多人受伤,11万两千人只得疏散。

法新社说,中国非涝则旱的灾情部份和全球气候暖化有关。

旱灾对原本水源贫乏而人口庞大的中国是雪上加霜的灾难。

路透社说,中国的人均水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布鲁金斯学院高级研究员李成却认为,天灾及自然条件固然导致中国水源问题紧迫,但是还有重要的人为因素:“中国在未来的二十五年中,将发生很大规模的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转入城市人口,根据研究,一个农村人口转入城市所需用水量要加大三十倍。

那是很大的数量,所以这方面会对中国的水资源有很大的压力。

”温哥华省报说,中国政府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气候暖化很可能使得中国北方发生更多旱灾,而南方却会遭受洪灾。

然而李成说,中国人口城市化是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必然趋势。

李成指出,人为因素加上自然因素及环保方面的失误使中国的缺水问题迫在眉睫。

“这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不是一百年、两百年后的事情,而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就会对中国有很大的影响。

采取什么措施呢?有很多方面,一个是采用科技的方法让水源再生,第二是节约用水,还有要进一步做好涉及水资源的环境保护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作必要的投入。

”李成说,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庞大、水源贫乏的国家,保护水源问题决不可等闲视之。

关于水资源短缺的应对办法

关于水资源短缺的应对办法

关于水资源短缺的应对办法摘要:我国是个缺水大国,水资源缺乏问题严重,针对这个问题作出关于水资源短缺应对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水资源短缺,短缺原因,应对措施。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不断增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而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作为生命之源,人们对于水的需求不言自明,水资源问题也就成为大问题,其中,水资源短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中之重。

对于全球水资源短缺这一问题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资源在全球水资源中陆地淡水仅占6%,其余94 为海洋水。

而在陆地淡水中,又有77.2%分布在南北极,22.4%分布在很难开发的地下深处,仅有0.4 %的淡水可供人类维持生命。

2.淡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导致一些地区严重缺水以中国为例:长江流域和以南地区有四个水系———长江、珠江、西南诸河和东南诸河,占了中国水资源的84%,但这些地区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4%。

北方的五大水系- 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和其他的内陆河,只占水资源的16%,但要负担46%的人口。

3.水是难以替代的资源人类要找到一种理想的水替代品,要比寻找石油和木材等资源的替代品困难多,尽管许多缺水国家已经开始海水淡化工作,但目前在资金和技术上都还远远无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同时,令人担忧的是,沿黄地区许多农田被迫用污水灌溉,给区域内居民健康带来危害。

【1】我国水资源短缺可划分为人为超采短缺型和环境因素造成的水资源短缺型。

1.人为超采短缺型这种类型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的一些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水源地, 由于工业用水和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而集中, 持续高强度的开采地下水资源, 致使一些水源地的年开采量超过地下水的年天然补给量, 进行疏干性开采, 造成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并出现水质恶化、地表沉降或塌陷、海水入侵等次生环境灾害。

例如: 沈阳市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达400km2, 地下水平均每年下降lm 左右, 地下水净储量每天疏干28 万t , 每年疏干量超1 亿t , 多年来,已累积疏干地下水8 亿m3~10 亿m3, 抽空含水层30亿m3。

水资源短缺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浅析

水资源短缺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浅析

水资源短缺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浅析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意义十分重大。

然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的水资源却是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继粮食危机、能源危机之后困扰人类生存的第三大危机。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然而水资源的储量却并不多,并且在使用上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标签:水资源短缺现状解决策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但发展,人口的逐渐膨胀,对作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水资源的需求量也逐渐变大,并且社会中存在着许多水资源浪费及利用不合理的问题,这使得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而我国虽然幅员辽阔,资源众多,但是在水资源的利用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将主要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进一步解决水资源问题提供一定的建议。

1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1.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我国的水资源储量并不是十分丰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2280m3,是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标准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中水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之一。

1.2我国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绿色植被被大量砍伐,这严重损坏了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使得森林的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弱化了我国整体的生态环境。

1.2.1湖水萎缩,河水断流,湿地面积减少由于生态及自然环境的破坏,再加上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分利用以及开采,这使得我国的湖水、湿地面积以及河水发生了萎缩与断流的现象,尤其以黄河水的断流情况最为严重,据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的统计,从1972年到1990年这二十九年间,黄河总计有过21年发生过断流的现象,并且存在着一年短两次流的现象,为黄河流域附近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问题[1]。

1.2.2水土流失面积大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绿色植被面积的大幅度骤减,致使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增加,成为了世界上水土流失情况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以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最为严重。

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及解决方法

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及解决方法

我国水资源短缺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地表水资源短缺:我国地表水资源总量较少,尤其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
极为紧张。

2.地下水资源枯竭:由于过度开采和污染,许多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已经枯竭,无法满
足人类的需要。

3.水质恶劣:许多水源受到污染,水质恶劣,不能直接饮用。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实施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通过节约用水、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节约用
水量。

2.控制水污染:通过立法、技术改造、环保设施建设等手段,控制水污染,保护水资
源。

3.开发新型水资源:通过开发海水淡化、再生水、边远地区水资源等技术,开发新型
水资源。

4.加强水资源管理:通过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5.加强水资源研究:加强水资源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如何解决中国水资源的短缺问题-精品文档

如何解决中国水资源的短缺问题-精品文档

如何解决中国水资源的短缺问题一、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近20年来,全国地表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变化不大,但南方地区河川径流量和水资源总量有所增加,增幅接近5%,而北方地区水资源量减少明显,其中以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流域最为显著,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7%,水资源总量减少12%,具中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减少41%冰资源总量减少25%。

北方部分流域已从周期性的水资源短缺转变为绝对性短缺。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威胁我国未来水环境安全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必须强化对水资源短缺的认识和节水意识。

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节水运行机制。

研究生态性水利和资源性水利,并使我国水利发展真正转入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轨道。

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

其意义和深远影响不亚于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制度创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二、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实现途径1、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

建立起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制度建设,是一场革命。

2、节水型社会的实现途径(1)明晰初始水权。

初始水权是国家根据法定程序明晰的水资源使用权。

由于水资源是以流域为单元,因此首先要根据流域的水资源规划,进行流域初始水权的分配,再确定各区域的用水权指标。

在各流域或区域分配初始水权时,要保证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需求,并注意保留一部分用水权指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储备。

(2)确定水资源宏观总量与微观定额两套指标体系。

水资源短缺问题与解决方案

水资源短缺问题与解决方案

水资源短缺问题与解决方案水资源短缺是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其影响涉及到人类生活、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

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地区的水资源供应出现了紧张局面。

面对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解决方案来应对。

本文将从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分析入手,探讨相关的解决方案,以期为解决这一严峻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一、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分析1.人口增长导致需求增加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特别是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对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等用水需求很大,加剧了水资源供应的压力。

2.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导致了全球许多地区干旱频发、降雨不均等问题,加剧了水资源的供应困难。

一些地区的河流干涸、水源减少,使得水资源供应面临更大的挑战。

3.水资源过度开发一些地区由于过度的水资源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湖泊干涸等现象频发,使得当地水资源紧缺愈发严重。

4.污染问题水资源的污染也是导致短缺的原因之一。

污染严重的水源无法供应饮用水,使得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下降,也加大了水资源的紧张程度。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全球许多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急需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此严峻问题。

二、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方案1.加强水资源管理在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上,加强水资源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政府需要出台更为严格的法规和政策来保护水资源,限制过度开发,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提高用水效率在工业、农业、生活用水等领域,都需要提高用水效率。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可以采用节水型工艺技术,降低排放水的浓度;农业方面可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田的用水量;对于居民生活,也可以从各方面入手,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浪费。

3.加大水资源开发力度尽管要限制过度开采,但对于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还可以适当地开发利用水资源。

例如建设水库、引水渠等工程,增加地区的水资源供应。

4.加大水资源保护投入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源地遭受污染同样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一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水中国之根本原因及解决办法楼主:江海明月升时间:2013-03-15 15:55:00 点击:7060 回复:157 时间:2013-03-15 15:55:00 点击:7060 回复:157 十万座水库,把一条条奔腾流淌的河流给截成一个个点的“死水”,割断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造成辽河黑河塔里木河永定河洛河渭河汾河大夏河黄河汉江丹江岷江九江嘉陵江……断流;七大水系,五大都陷入半死不活,濒临枯竭,只有长江和珠江还没有断流,如果各水库再不给河水自由、让水循环重新进行,三五年之内,长江珠江水系也会濒临死亡。

十万水库,生生把中国从世界第四的水资源丰富国家变成“缺水中国”。

从1957年第一座大型水库开始,短短60年间,全中国的地表和地下水减少了一半以上。

这是人祸,不是天灾。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任何读到这篇文章的人都可以回忆或调查一下自己的家乡是否出现了河流断流、湖泊干涸的状况,而这些状况是否是在当地或邻近上游地区修建了水库或水坝之后才发生的。

有一个常识,叫“前车之鉴”,易经叫“同象同源”,现代语叫“历史总是相似的”。

就是把现状(象)与历史上类似的情形(象)比较,就能推出将来的结果。

我们直接看发达国家水库建造的情形,看同类的“象”:1.美国科罗拉多河是美国最早进行水资源开发的河流。

1936年胡佛大坝的修建标志着河流大规模开发的开始。

从法律和水文意义上来讲,过去科罗拉多河是世界上调控得最好的河流。

1922年,大坝建设的前夕,流域内的7个州签订了第一份水资源分配协议。

并以佛里站的年径流量为基准进行水量分配,当时计算的年平均径流量为215.8亿立方米。

但自分水协议签订以来,河川径流一直在减少,年均径流量只有160亿立方米。

现在,过度的水资源利用已经使曾经生机勃勃的河口自1993年以后就没有再看到河水,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海水入侵。

(这是关键:从大坝建设开始,河川径流一直在减少,导致世界上最优秀的分水协议根本无法实行。

)2. 由于科罗拉多河干流流量较小,落差不大,水能资源不很丰富,水能资源主要蕴藏在各支流上。

到目前为止,只集中在各支流上进行了开发与利用,干流开发得较少。

干、支流水库总库容约为872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超过524万千瓦。

(这大概就是它还没有像黄河一样断流的根本原因了。

)3. 最近,有关科罗拉多河水的分配,再次在美国西部7个州引发一场争论。

事实上,这场争论因水短缺而起,因水短缺而分歧严重。

(看看其激烈程度,和我国现状倒是完全一致的。

)4.科罗拉多河的水质恶化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遭受严重影响的是位于河流最下游的墨西哥,近20多年来,由于上游水库拦截,使墨西哥境内科罗拉多河水量骤减。

(上游建水库,下游会干旱,这在全球已是常识,为了那水电,付出的代价是北京、上海、山东、山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西、云南、贵州等的干旱和逐步沙漠化,时间不用长,20年足矣。

)。

5.科罗拉多河-大汤普森河调水工程于1938年开工,1959年完工,每年可调水3.8亿立方米。

该调水工程建有水库10座(总库容超过12.25亿立方米)、泵站4座、发电站7座。

经多年运行,该工程实际调水量为2.84亿立方米。

(也和我们一样,水不够了,搞个南水北调,拆东墙补西墙。

注意,不知是数据错误还是什么,怎么调了n年的总量还没到一年的设计量?)6.密西西比河。

吸取了科罗拉多河的教训,密西西比河上几乎没大型水库(百度百科没查出来)。

倒查出美国1990?全面启动大范围的生态系统和河流恢复工程,其中,耗资上亿美元用于堤坝拆除,河道内生态环境恢复。

(密西西比河还经常洪水,造成几十亿美元的损失,以美国的能力难道建不出一个埃及阿斯旺大坝级别的水库来防洪吗?可人家就是不建。

)挪威。

再看看专家们言必称的挪威。

1.挪威境内每年降水形成的能量约为5000亿kW?h,其中有1500亿kW?h的开发在经济上是合理的,有1000亿kW?h已经或正在开发,剩下的可开发部分有一半将因为环境原因不再开发。

(挪威的水电发展肯定是全欧最高的。

也就66%左右,不知发达国家水电利用率80%以上哪来的?要么欧洲国家的河流实在太少,开发一点点的电力就已经达到了80%的利用率?)2.1960-1990年是水电大发展时期。

60~70年代,小电站仍起着一定的作用,其原因是当时公众反对修建新的大电站。

1960年左右,挪威议会就是否不对一些河流进行开发展开了辩论。

这场辩论导致了人们对有关河道内在质量和价值更多的关注。

到1993年,作为这场辩论的结果,大约320条河流得到了永久保护,不允许用于水电开发。

所有以前未开发的地方,也不再建新的水电站。

(挪威有4000多条河流,约10%根本没开发,而中国境内几乎已经没有一条不被水库和水坝截断的河流,黄河与长江这两大主脉也被拦腰切断。

我们的水电利用率还只有25%?也许更合理的解释是“永远不要问理发师是否需要理发。

”)4.水和能源紧密相连,这是挪威的特点,主要原因是电力生产几乎全靠水电。

饮用水供应也是一个需要优先考虑的重点,但是由于水源非常丰富,因此一般来说,满足所有用水目的不存在问题。

(这句话的出现很奇怪,难道他们也曾经差点闹水荒?)5.按目前的标准来看,挪威的绝大多数电站属于小电站。

挪威宁肯降低水位,也尽量避免大规模移民,至今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水库移民。

(这大概就是挪威没有水荒的根本原因了)6.对于微型电站,目前正在向集装箱式发展,即将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和开关站组装成一个集装箱,然后直接将其安装在准备好的基础上与引水管相连即可发电。

(是否是以前水车的翻版?既利用水能,又不影响水流动的“势”。

)德国。

拜思韦尔克水电公司(BWK)是拜恩韦尔克电力公司(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司)的一个独立子公司,它管理着伊萨尔河、因河、多瑙河、莱希河和美因河上106座水电站。

在这些电站中包括著名的瓦尔兴湖(Walchensee)电站,它是巴伐利亚内战期间电力供应的骨干,瓦尔兴湖作为该电站用水调节的一个天然水库,位于巴伐利亚境内的阿尔卑斯山上。

遗憾的是,即使作为水电行业的一个标兵,由于市民提出的恢复伊萨尔河水位这一要求,使得该电站于1990年(即瓦尔兴湖电站75周年)减少发电6000万kWh。

(可见,电站的建设后,河流水位会降低。

降低多少,取决于水库规模。

大型水库,直接就断流了。

这就是德国各州电力主管部门也反对兴建大型水电工程的原因。

)结论:西欧的水电站基本建于1970以前,多为日、周排水型,都属小水电范畴。

河水流量的减少一定是有的,否则公众不会那么反对,但都没有严重到断流的程度。

从1950年开始,欧盟着手改善水质,从1990年开始欧盟、美国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在河流及流域的生态恢复上,开始拆水库水坝,未来20年美国将恢复60万km的河流或溪流。

德国称为“河川生态自然工程“,日本称为”近自然工事“或”多自然型建设工法“,美国称为”自然河道设计技术。

我国建有的水库大坝快十万,其中三成无水,七成死水。

其实,推动一千瓦时的水轮机发电机组只须每秒十立方米的垂直落差活水流量就行。

而流入桥墩水洞口推动水轮机发电机组的活水只有三峡库容的千百万分之一,利用率微乎其微。

库容量达到百亿立方米的三峡死水又有什么用?航运?灌溉?输送?发电?(笔者不是水电专家,如果这段属实,倒是可以解释为什么欧盟美国在没有建新的水库,老水库库容都很小的情况下,水电量反而略有增加。

)苏联苏联人对待自然的狂妄自大和对科学技术的盲目迷信已造成了使咸海消失等巨大的生态灾难。

中国。

黄河。

三门峡水库,1957年正式投入使用,库容162亿立方米。

青铜峡水电站,1958年8月开工,库容为6.06亿立方米。

刘家峡水电站,1958年9月开工兴建,库容57亿立方米。

盐锅峡水电站,与刘家峡水电站同日开工建设,库容2.79亿立方米。

八盘峡水电站,1969年10月正式开工,库容0.49亿立方米。

龙羊峡水电站建设从1976年开工,1987年投入使用,库容247亿立方米。

从1972开始年,黄河下游出现断流,此后年年断流,断流从下游蔓延到中游,上游。

2001年,黄河源水电站建设,2003年,黄河源头断流。

(从水电站建成到断流,最长15年,最短3年。

)长江。

1. 葛洲坝水利枢纽1971年开工,总库容15.8亿立方米。

(葛洲坝建以前,南水北调喊得很凶的,建好后,低调多了,无它,长江的水也少了。

)2. 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水量丰富,年径流量900多亿立方公尺,为黄河的两倍多。

水力资源蕴藏量占长江水系的1/5。

在建和已建的水电站共有15座。

从各水电站建设起到岷江断流不超过5年的时间。

(德国建106座,河水都没断流,我们15座就断流了,区别关键在库容。

)3. 三峡水电站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

总库容393亿立方米。

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50年来罕见干旱,各支流几乎全部断流,洞庭湖成草场,都江堰后3000年风调雨顺的四川第一次干旱。

如果,长江上游的三江源地区再兴建50座水电站。

10年之内,长江断流,湖泊干涸,江南不复存在。

其实,拿数据,那才是铁证。

三峡1994年动工,2003年开始蓄水,选取上下游各水文站的年径流量做比较就一目了然了。

同时,再比较历年各湖泊水位,各城市地下水水位。

不用水电专家,是个人都能看出,修建水库后,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量都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我们看看黄河的数据: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入海径流渐变小:20世纪60年代为575亿立方米,70年代为313亿立方米,80年代为284亿立方米,90年代中期为187亿立方米。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黄河入海径流总量锐减了一半多。

与此同时,黄河下游多次断流。

修建水库,尤其是大型水库的行为严重阻碍了水在生物圈的循环流动,显著减少河流流量,甚至使河流断流,这点,中外一样,古今一样(楼兰古国的消失、现在中东的生态环境)概莫能外。

@青藤雪个1楼2013-03-15 15:58:51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就没有再断流过了。

黄河水现在很清。

不知道你现在去过黄河边没有。

我半个多月前去过。

-----------------------------是的,黄河近十几年都没断流。

原因有三个:一是植树造林,有效。

二是减少了新疆、宁夏的农业耗水量。

三是减少了各城市的取水量,不足部分由抽取地下水补充。

但黄河、包括各支流年径流量始终是减少的趋势,没有改变过。

现在是在等死,就看地下水能撑多久了。

我们来看一下专家们的解释:1.气候异常,降雨量减少。

无论是当年讨论黄河断流的文献,还是现在长江流域干旱,支流断流、云南即将变成沙漠的文章,无一例外,首先归罪大自然。

现在更奇葩,竟然归罪到太阳辐射、太阳黑子、间冰期、大气层透明度等。

关于水库建设和干旱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