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后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20210120142511)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1课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绝句》。
〔名师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正确划分古诗的节奏,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古诗的韵味。
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韵脚是“zh ī”,朗读时韵脚要重读;还要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如朗读《三衢道中》时语速要平缓,语调要欢快些,读出诗人山行时的愉悦心情。
背诵古诗要讲究方法,尝试回忆背诵法: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记忆的效果。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答案大家找〕《绝句》描写的是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暖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丽;春风吹拂,绿草如茵,鲜花飘香,春意盎然。
春风吹送着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
冻土融化,土地湿润,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早春的清晨,诗人信步江畔。
迷离的晨雾尚未散尽,令人仿佛置身仙境。
转过青青的竹林,一株桃树闪入眼帘,看那满树花苞,已有两三枝绽放笑脸。
一阵“嘎嘎”的欢叫传入耳中,循声望去,三两只鸭子迈着蹒跚的步子,游过水边的嫩苇丛,在江水中自在游弋。
江水转暖了,河豚上市的时节也到了!《三衢道中》描写的是梅子泛黄的时候,正是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上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
回程正好走山路,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声声黄鹂的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第2课燕子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背诵第1~3自然段。
〔名师来指导〕(1)朗读指导:首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想象画面,什么样的燕子在怎样的春日里飞行、停歇。
朗读时要突出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美景,读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2)背诵时要先反复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后问题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后问题习题参考答案1古诗三首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绝句》参考答案:这三首诗都是写景诗,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朗读这三首诗时,应用舒展、欢畅的语调来读,语气应生动、活泼。
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唐杜甫宋苏轼宋曾几迟日/江山/丽,竹外/桃花/三两枝,梅子黄时/日日晴,春风/花草/香。
春江/水暖/鸭/先知。
小溪泛尽/却山行。
泥融/飞/燕子,蒌蒿/满地/芦芽/短,绿阴不减/来时路,沙暖/睡/鸳鸯。
正是/河豚/欲上时。
添得黄鹂/四五声。
二、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参考答案:《绝句》一诗写了沐浴着春光的江山,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描绘出一幅绚丽的春景图。
《惠崇春江晚景》写了在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我们可以看到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三衢道中》写了梅子黄透了的时候,作者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诗人通过描写绿阴、黄鹂,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也体现了诗人行走山中的愉悦心情。
2燕子一、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背诵第1~3自然段。
参考答案:课文语言优美、如诗如画,倾注了作者对春天深深的热爱之情。
朗读时基调应该是清新、热情与赞美的。
在朗读中要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
背诵时可以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飞行”的顺序来背诵。
注意记住每段话中描写的先后顺序,如第1自然段按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再到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的顺序来背诵。
二、读一读,记一记,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剪刀似的尾巴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光彩夺目的图画旷亮无比的天空这四个短语都是“容词+名词”的形式,形容词用来修饰后面的名词。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2.(厚厚)的堆积物 (轻蔑)的神气 (谦虚)的陶罐 (荒凉)的废墟(倒塌)的宫殿 (骄傲)的铁罐
3.奚落、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踪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骄()虚()恼()奚()
桥()虑()脑()溪()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骄傲——懦弱——恼怒——
坚硬——荒凉——美观—— 三、把下列的句子补充完整,加上标点符号。
4.默写《忆江南》
参考答案
1.援(救援)缚(束缚)资(资产) 扌打(打落)纟红(红色) 贝贡(贡献)
抬(抬头)缕(一缕)贷(贷款)
2.(1)清晨,树林里格外(宁静)。
(2)我沿着(幽静 )的小路,来到树林拉小提琴。
(3)琴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3.小花猫的脑袋圆圆的,顶着一对尖尖的小耳朵,那大大的绿眼睛瞪得像两盏小绿灯。
2.唐 杜甫 诗圣 宋苏轼 宋 曾几
3.(1)小溪泛尽却山行(2)绿阴不减来时路
(3)梅子黄时日日晴(4)添得黄鹂四五声
2.
1.看拼音,写汉字。
còu chénɡchuī fúxínɡ chénɡjù jílüè ɡuò
()() () ()()2.作者先观察燕子的,接着观察,然后观察,最后观察。
3.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
语文园地二
1.照样子仿写词语
源源不断:、、无边无际:、、
14/50
2.补充下面的句子,使用恰当的动作、神态描写。
小丽嘴,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靠近它,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了粉蝶的翅膀.小丽得又蹦又跳。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瓢虫头上长着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4.示例:独角仙,力气大,头上长着犀牛一样的角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全册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同步测试卷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抄下面的生字,写得正确、美观。
团鸭销背二、看拼音,写字词。
yàn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xī里的冰róng化了,yuān yang在水边嬉戏,lú苇也冒出嫩yá,一切都充满生机。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崇.高(chónɡcónɡ)捕捞.(lāo láo)荡漾.(yànɡrànɡ)投掷.(zhìzhènɡ)饱胀.(zhǎnɡzhànɡ)伶.俐(lín línɡ)纤.细(qiàn xiān)丝绸.(cóu chóu)四、比一比,在组词。
俏()尖()掠()悄()尘()凉()拂()聚()泳()佛()骤()咏()五、选字组词。
融隔间()()化崇综()合()高惠慧优()智()减喊()少()叫六、对诗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迟日江山丽”中的“丽”字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
B.由“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可知,作者描写的是暮春时节的景物。
C.“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这两句诗表明诗人沿着“来时路”返回,还听到了黄鹂的叫声。
七、我会填“鸣”字共________画,第五画是________。
“鹭”字共________画,第四画是________。
八、我能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后退②推辞,拒绝③再,又④表示转折1.小溪泛尽却.山行。
()2.朋友们再三要为我饯行,因盛情难却.,我只好接受了。
()3.我来了,他却.走了。
()4.在困难面前,我们决不退却.。
()九、下面的汉字中隐藏着两句词,你知道是哪两句吗?找出来并写出作者与词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根据意思写诗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文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1古诗三首一、选择汉字正确的读音,打“√”。
yu ān () 惠 hu ì()yu àn () h ùn ()c óng () t ún ()ch óng ()í()二、巧填同音字。
x ī流 饭 y àn 鲜子l ú 山 苇三、照样子先组词,再换偏旁并组词。
例:四、解释带点的词语。
1.迟日..江山丽。
_____________ 2.泥融..飞燕子。
_____________ 3.正是河豚欲.上时。
_________ 4.小溪泛尽却.山行。
________大喊 增减喊减 ____梅 ____融 ____芽____泛五、根据意思写诗句。
1.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默写《绝句》一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请你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三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唐代人。
()2.《惠崇春江晚景》写的是晚春的景色。
()3.“小溪泛尽却山行”中的“尽”和“白日依山尽”中的“尽”意思一样。
()4.“添得黄鹂四五声”中的“四五声”表示虚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后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1 古诗三首一、照例子写出下面的字的结构方式。
例:融(左右)=(鬲)+(虫)崇()=()+()鸳()=()+()溪()=()+()减()=()+()二、读拼音,写词语。
ní róng yàn zǐ yuān yāng huì chóng()()()()lú yá méi zǐ xiǎo xī fàn jìn()()()()三、写出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迟日..江山丽()2.泥融..飞燕子()3.小溪泛尽却.山行()4.正是河豚欲.上时()四、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2.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五、看图,默写《绝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绝句》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中既有“”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睡”的静态写照,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2.《三衢道中》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
“,”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的情怀。
七、课内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朝的,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动的景物有,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到来了。
2.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第句。
请你讲一讲“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
3.《惠崇春江晚景》是怎样写出画中之景的?八、课外阅读。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选出下列词语在古诗中的意思。
1泉眼无声惜.细流()A.可惜B.珍惜C.爱惜D.痛惜2.小荷才露尖尖角...()A.蜻蜓尖尖的尾巴B.还没有展开的嫩荷的尖端C.尖尖的树枝D.尖尖的莲蓬2.诗中描写到了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没有描写到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全册课后练习题解答(附参考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后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第1课古诗三首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第2课燕子2.读一读,记一记,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3.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第3课荷花2.默读课文。
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3.画出课文中你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和同学交流。
4.小练笔:第2自然段写出了荷花不同的样子,仿照着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第5课守株待兔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3.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第6课陶罐和铁罐1.默读课文。
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2.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再分角色朗读课文。
3.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4.读读“阅读链接”,想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第7课鹿角和鹿腿2.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第9课古诗三首2.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第10课纸的发明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
2.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第11课赵州桥1.朗读课文。
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这段话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2.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选做3.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同学交流。
第13课花钟2.默读第1~2自然段。
分别说说这两段话的大意。
3.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
填一填,体会一下。
4.仿照课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写一写你喜欢的花。
第14课蜜蜂1.默读课文。
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2.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后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1 古诗三首一、照例子写出下面的字的结构方式。
例:融(左右)=(鬲)+(虫)崇()=()+()鸳()=()+()溪()=()+()减()=()+()二、读拼音,写词语。
ní róng yàn zǐ yuān yāng huì chóng()()()()lú yá méi zǐ xiǎo xī fàn jìn()()()()三、写出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迟日..江山丽()2.泥融..飞燕子()3.小溪泛尽却.山行()4.正是河豚欲.上时()四、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2.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五、看图,默写《绝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绝句》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中既有“”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睡”的静态写照,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2.《三衢道中》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
“,”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的情怀。
七、课内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朝的,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动的景物有,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到来了。
2.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第句。
请你讲一讲“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
3.《惠崇春江晚景》是怎样写出画中之景的?八、课外阅读。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选出下列词语在古诗中的意思。
1泉眼无声惜.细流()A.可惜B.珍惜C.爱惜D.痛惜2.小荷才露尖尖角...()A.蜻蜓尖尖的尾巴B.还没有展开的嫩荷的尖端C.尖尖的树枝D.尖尖的莲蓬2.诗中描写到了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没有描写到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