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徐汇一模作文(真实的自我)
2016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6年徐汇区高三语文一模(2016.1)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6分)“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朱光潜①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
形象属物,而又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
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拿欣赏古松的例子来说,松的苍翠劲直是物理,松的清风亮节是人情,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
②这里要进一步研究一个浅例。
比如我们看下列六条垂直线,往往把它们看成三个柱子,觉得这三个柱子所围的空间(即A与B、C与D、E与F所围的空间)离我们较近,而B 与C以及D与E所围的空间则看成背景,离我们较远。
还不仅此。
我们把这六条垂直线摆在一块看,它们仿佛自成一个谐和的整体;至于G与H两条没有规律的线则仿佛是这整体以外的东西,如果勉强把它搭上前面的六条线一块看,就觉得它不和谐。
(1)A、B、C、D、E、F为六条平行垂直线,G与H为两条没有规律的线。
(2)A与B、C与D、E与F距离都相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这个有趣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两个很重要的道理。
④一、最简单的形象的直觉都带有创造性。
把六条垂直线看成三个柱子,就是直觉到一种形象。
它们本来同是垂直线,我们把A和B选在一块看,却不把B和C选在一块看;同是直线所围的空间,本来没有远近的分别,我们却把A、B中的空间看得近,把B、C中的空间看得远。
由此可知在外物者原来是散漫混乱,经过知觉的综合作用,才现出形象来。
形象是心灵从混乱的自然中所创造成的整体。
⑤二、事物本来也要有可综合为整体的可能性。
A至F六条线可以看成一个整体,G与H两条线何以不能纳入这个整体里面去呢?这里我们很可以见出心和物的关系。
3 2016年上海部分区县模拟卷作文题

对当下发生的热点现象事件的思考(可能引发人类命运改变的具体的、重大的、里程碑式的事件)。不是怀想天空、品味时尚。
现象:外行中大部分人无缘成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引起思考。
26.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2016黄浦2
“碰撞”,大大小小,时刻发生,惟其如此,这个世界才够精彩;当然,它有时也令人感到痛……
精彩/痛
26.作文。2016嘉宝长青2
在马戏团做了半辈子的小丑改行了。新工作很体面,是在快餐店里卖汉堡。没有人鼓掌,没有人笑,没有人需要他翻跟头,摔跤,或是做鬼脸。小丑后来写了一封信,寄给当年还在马戏团的自己。信里只写了一句话——“我一切都好,只是想你。”
2016年上海部分区县模拟卷作文题(70分)
模拟题
关键词
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2016徐汇1
如今,互联网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更容易彰显真实的自我,也更容易掩饰真实的自我。
彰显/掩饰
26.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2016长宁1
有人说:“痛苦是财富;其实,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痛苦:是不是财富
2016崇明1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然而,当代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又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错误,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上海市中考一模作文及范文汇总复习过程

-上海市2016中考一模作文及范文汇总上海市各区县2016年中考一模作文题目及范文上海市2016中考一模作文及范文汇总上海市浦东区2016中考一模作文及范文:告别题目:告别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范文:已经两天了,我在烟雨的江南盘桓,触摸江南的灵气。
但是今天,我不得不与你告别,我挚爱的江南。
从小就读过“烟笼寒水月笼沙”“月落乌啼霜满天”的优美诗句,心中便藏下对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无限向往。
去年暑假,忍不住诱惑,便报了旅行团,来到了我魂牵梦萦的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喜欢江南的质朴宁静,蒙蒙水汽间,绿水人家绕。
白墙黑瓦的老屋一座连着一座,古朴得宛如唐诗宋词的意境。
细雨蒙蒙中,偶尔有一两个打伞的人从石桥上走过,那半圆的桥洞恰与水中的倒影合成一个完美的整圆,构成一幅唯美的水墨江南画。
江南的水清柔,如同绸缎般,清柔得能一眼望到底,没有任何遮拦和悬念。
这水该不会是江南女子的衣裳吧?你看,屋舍前,石桥下,田野里,到处都是水的影子。
有了水,江南才充满光鲜、灵气;有了水,江南才会成为可人的小家碧玉。
悠闲地飘荡在这静静流淌的碧绿的水上,时间的脚步也放慢了,杂芜的心事逐渐淡远,思想和灵魂仿佛被洗涤一新:人生何尝不是一湾清水,浮躁和喧哗,功名与利禄,皆会飘然而去,平平淡淡才是最真。
喜欢江南的院落,江南的院落与北方不同,青砖、碧瓦、白墙、木雕、石刻,高低错落的马头墙、青青光滑的石板路,爬满青藤的院墙,狭窄悠长的小巷,再配上九曲十八弯的水溪,吱呀转动的古老水车、五颜六色飘摇的扎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素描。
院落都不大,与北方院落相比,甚至显得有些狭窄,但都一律地干净整洁,渗透着古朴和典雅。
细心的主人,将院落的每一处都精心设计过,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不仅如此,听导游说,每一个院落还都曾有过一个动听的故事呢。
月落乌啼霜满天,乌篷船仍荡漾在桨声灯影的秦淮河上,静谧的夜里,江南更显得风情万种。
上海徐汇区高考语文一模考写作作文题解析及优秀范文名师赏析成长的被塑造与自我塑造

上海徐汇区高考语文一模考写作作文题解析及优秀范文名师赏析成长的被塑造与自我塑造2022年上海徐汇区高考语文一模考写作作文题解析及优秀范文名师赏析:成长的被塑造与自我塑造 -2022年10月4日,我很早以前就分享了几个区的2022高三语文模型的写作说明。
本专栏将陆续更新其余区的内容,直至前两个模式的写作内容全部分享完毕。
今天带来一篇2022年徐汇区的模写。
以下三篇范文及评语均来自某四校高三学生及老师。
范文很精彩,老师的点评也很精彩。
注:文末分享2022年上海16区一模写作范文合集【2022徐汇高考一模写作题目】成长是个不断被塑造、也是个不断自我塑造的过程。
这句话对你认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带来哪些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800字。
【话题解读】外部世界风云变幻,自己正成长为“人”,徐汇区高三一模作文题富有哲思与针对性地引导高中生思考“放眼看世界”和“与自己周旋”的关系。
不脱离学生实际,也具有思维深度,有助于落实语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具有限制性。
它往往“限制”了学生写作的话题甚至观点。
因此,写作首先要确认“我”思考的话题是什么。
该作文题在类型上与近几年上海卷高考作文接近,可归为事理型,即,要求学生就某一方面的认识谈自己的思考。
作文题中“这句话对你认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带来哪些思考”一句明确指出,学生需要讨论的是自己有关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思考与认识。
但对这两者关系的思考与认识,学生又不能泛泛而谈,而是通过思考“成长是个不断被塑造、也是个不断自我塑造的过程”相关内容作为前提。
这是材料的第二层限制。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对材料中的关键词内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作出准确理解与辨析。
以“塑造”为核心,作文题给出了“成长”是“不断被塑造”与“不断自我塑造”这一对矛盾统一关系作用下的结果。
“被塑造”关乎外部世界,“自我塑造”关乎自身,这就与“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建立了联系。
诗意地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哲学地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都说明,人,尤其是现时代的人,必然和外部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必然受外部世界影响,从而“被塑造”。
上海16区初三一模作文

上海16区初三一模作文哎呀,一提到上海 16 区初三的一模作文,我这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都涌了上来。
就说前段时间吧,我陪着表弟经历了他初三的一模考试。
表弟那叫一个紧张啊,考试前几天,家里的气氛都变得怪怪的。
姑姑和姑父整天小心翼翼的,说话都不敢大声,生怕打扰了表弟复习。
考试那天早上,表弟早早地就起了床。
我去他房间的时候,他正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语文课本,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窗外,不知道在想啥。
我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老弟,别发呆啦,赶紧再看看重点。
”他这才回过神来,苦着脸对我说:“姐,我心里没底啊。
”我拉着他坐到床边,安慰他说:“别太担心,就把这次考试当成一次普通的练习,正常发挥就行。
”表弟点了点头,可我能看出来,他还是紧张得不行。
送他去考场的路上,他一句话也不说,手里紧紧地攥着文具袋。
到了考场门口,他深吸了一口气,扭头对我说:“姐,我进去了。
”看着他走进考场的背影,我心里也跟着揪了起来。
我在考场外面等着他,那时间过得可真慢啊!我一会儿看看手机,一会儿瞅瞅考场门口,心里不停地想着表弟在里面考得怎么样。
好不容易等到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考生们陆陆续续地走了出来。
我在人群中寻找着表弟的身影,终于看到他了,只见他低着头,慢慢地朝我走来。
我赶紧迎上去问:“怎么样?”表弟抬起头,一脸无奈地说:“作文题目有点难,我感觉写得不太好。
”我安慰他说:“别想了,都过去了,好好准备下一场考试。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这次的作文题目是关于“梦想”的。
表弟说他当时脑子一下子就乱了,不知道该从哪儿写起。
想了半天,才开始动笔,结果写得有点仓促,很多想表达的东西都没表达清楚。
回到家后,表弟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谁也不理。
姑姑和姑父着急得不行,又不敢去打扰他。
我敲了敲门,走进房间,看到表弟趴在桌子上,面前摊着那张写了作文的草稿纸。
我走过去,拿起草稿纸看了看,对他说:“其实也没那么差啦,你看,你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只是有些细节没处理好。
(完整word版)2016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2016年徐汇区高三语文一模(2016.1)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6分)“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朱光潜①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
形象属物,而又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
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拿欣赏古松的例子来说,松的苍翠劲直是物理,松的清风亮节是人情,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
②这里要进一步研究一个浅例。
比如我们看下列六条垂直线,往往把它们看成三个柱子,觉得这三个柱子所围的空间(即A与B、C与D、E与F所围的空间)离我们较近,而B与C 以及D与E所围的空间则看成背景,离我们较远。
还不仅此。
我们把这六条垂直线摆在一块看,它们仿佛自成一个谐和的整体;至于G与H两条没有规律的线则仿佛是这整体以外的东西,如果勉强把它搭上前面的六条线一块看,就觉得它不和谐。
(1)A、B、C、D、E、F为六条平行垂直线,G与H为两条没有规律的线。
(2)A与B、C与D、E与F距离都相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这个有趣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两个很重要的道理。
④一、最简单的形象的直觉都带有创造性。
把六条垂直线看成三个柱子,就是直觉到一种形象。
它们本来同是垂直线,我们把A和B选在一块看,却不把B和C选在一块看;同是直线所围的空间,本来没有远近的分别,我们却把A、B中的空间看得近,把B、C中的空间看得远。
由此可知在外物者原来是散漫混乱,经过知觉的综合作用,才现出形象来。
形象是心灵从混乱的自然中所创造成的整体。
⑤二、事物本来也要有可综合为整体的可能性。
A至F六条线可以看成一个整体,G与H两条线何以不能纳入这个整体里面去呢?这里我们很可以见出心和物的关系。
我们从左看到右时,看出CD和AB相似,DE又和BC相似。
这两种相似的感觉便在心中形成一个有规律的节奏,使我们预料此后都可由此例推,右边所有的线都顺着左边诸线的节奏。
一模徐汇区学生作文范文

简要介绍学生健康的变化情况,简要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According to the figures given in the table, from 2007 to 2009, more and more students were nearsighted, mentally unhealthy, overweight, and lacked sleep. It has never occurred to me that students are in such bad health. The major reason is that students are faced with heavy studies and don’t keep a good balance between study and rest.In my opinion, we must take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To begin with, we students should arrange our homework properly and set aside a little time to relax ourselves. Then, doing eye exercises and having a nap are good ways to help refresh ourselves. At the weekends, don’t do our homework all the time. We can spend our leisure time taking exercise such as running, jogging, playing basketball, and so on. It can not only relieve our stress, but also strengthen our body. I think a healthy bod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our study.As mentioned above, it is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for us to improve our health. Let’s take action to keep fit. (176 words)彭晨怡We can know that more and more students were becoming unhealthier from 2007 to 2009. 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who were nearsighted increased from 78.2% to 87.5%. About half of the students were overweight in 2009. Some of the students were mentally unhealthy. We are surprised to see nearly all the students lacked sleep.I think it’s time for us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his problem. On one hand, there is no doubt that we students must study hard to get good exam results. Always working hard and taking little notice of health will certainly make our health worse. When we have free time, we should take some physical exercise and relax ourselves, so we won’t be too tired. On the other hand, if we keep the balance between study and relaxation, we will study more effectively and have much better health. What’s more, it is also important for us to get enough sleep. If we lack sleep, we won’t have enough energy to do what we have to do.In short, when we study hard, we also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our health.(187 words)秦涵浚As we can see in the bar chart, students’ health is getting worse. Com pared with 2007,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students who are faced with such health problems as nearsighted, overweight, mentally unhealthy and lacking sleep.I think there are at least two reasons accounting for the phenomena above. One is the peer pressure in our life. We students have to try our best to improve our academic achievements. If not, we will be inferior to others undoubtedly. As a result, we have no choice but to work hard until midnight. If we do badly in our studies, we will become anxious and nervous. Then how can we have good eyesight, enough sleep and a good mood? Another reason is our growing living standard. The improved living conditions enable us to drink more and eat more, then we end up becoming overweight young people.So what should we do to maintain good health? I think we should have a properlife pace, which means we should balance our study and our life. As to the weight problem, we can try to eat a healthy diet and do moderate exercises. That really does good to our health. (197 words)许凯桦。
做真实的自我议论文作文(优秀9篇)

做真实的自我议论文作文(优秀9篇)做真实的自己议论文作文篇一人生,浮尘;遍地,繁华。
——题记花开花落,有始有终。
当城市的喧嚣穿梭在心中,一切都只是浮云。
那么,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只有做最真实的自己。
或许在我们的生命中,会出现一些过客,他们会使你忘我的狂笑,又或使你绝望的痛哭。
但真正的想放下时,却又有些许的不舍。
没错,就是这样。
我们在一开始时,都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一齐追逐着,畅想着自己的未来。
但事实却总是不肯就此“妥协”,总会使人感到些许的失望,正是如此,我们在路途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独自徘徊着。
于是,我想伪装自己,将自己包裹在一张皮囊下,展现出一个原本不是我的我——明明喜欢热闹,却非要一个人,明明想要知道,却非要装作无所谓。
所以,我彷徨了,我痛哭了。
我害怕自己会将自己变成一个连自己都不认识的人。
有时候,朋友说:“哎,你变了,不像以前了”。
而我也只能笑着说:“对啊!是人总会变”。
每次一说完后,我总会习惯性的回头,背对着她们,强忍着不让眼泪流出来。
告诉自己,要坚强。
真的要勇敢,我讨厌这一切。
渐渐地,我失去了判断好坏的能力,因为如此,我伤害了那些真心对我好的人。
明知道有些事是不对的,却还要伪装。
真的够了!我发现,我变得不快乐了,我开始喜欢无论有什么事都用装疯卖傻来带过,喜欢用一句“没事”来敷衍那些关心我的人,然后再一个人抱头痛哭……于是,我懂了,我要做最真实的自己,我不愿再自己关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屋子中。
我开始学着关心那些关心的我的人。
我开始变得快乐、开心。
我不去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我只想做真实的自己。
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坎坷,多么难走,我也都会用最真实的自己去走完。
因为我曾经知道过那种看着自己,却又觉得陌生的感觉。
那种刻骨铭心的感觉。
人生,没有流星的绚丽,没有花朵的娇柔,所有的事都需要你用真诚的心看待,用真实的自己对待。
这才称得上人生吧!现在我终于明白,每个人都有原因而存在,并不是你伪装了就会有所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如今,互联网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人们更容易彰显真实的自我,也更容易掩饰真实的自我。
双面自我
从古时的烽火传信、飞鸽传书到如今“微信”代替了短信,互联网将全球笼罩在同一空间、时间之下。
七十亿人口之间的距离因互联网的发展变得前所未有之近,而蓦然回首——我们的生活、感情早已与互联网息息相关。
当人们习惯于将真实的“自我”投射到网络之上时,亦是将自我标签化的一个过程。
动动手指,就能在许多社交网络上给自己贴上“学霸”“二次元”“旅游达人”等标签,而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人比起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相同爱好者的影子,似乎更愿意在网络上交友。
在头像与昵称的掩护下,他们向网友展现最真实的嬉笑怒骂,却在现实中将本我塞进虚伪表象的躯壳中。
互联网本是为了方便人与人之间交流与信息的查询互通而诞生的,近十年中互联网飞速发展,而与之相对的是当今社会对于互联网关系仍是初学者。
不少人身边一定有这样的朋友——他们在互联网平台上热情如火,搞怪“表情包”层出不穷,而现实中却腼腆少言。
那么到底哪个才是他们真实的“自我”呢?我想,在网络上所彰显的那部分,是其真实“自我”所需求,却又迫于“腼腆”的禁缚而在现实中鲜少触及的那一部分。
亦不可否认网民大多直言不讳,火爆热情,出于某种从众心理与“罐头思维”,我们迫不及待地抛弃了真实自我中矜持、谨慎的那部分,加入网民的狂欢之中。
诚然,互联网上人与人之间通过“标签”定人,鲜明却不全面;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处更讲究“圆滑”与“磨合”,而自我之中一些较尖锐的部分就此被现实磨去锐角。
如何将现实本性与互联网个性达到圆融统一?我认为不必苛求。
在尝试学习着一些独立处于社会的过程中,势必要对“自我”加以修剪,这是成熟道路上必经的一课;在微信、微博上,我们当然可以隐去现实生活中晦暗而不得意的那一部分,展现自己日常渴求而不可得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可以说,不论哪一面都的的确确是我们“真实自我”的一部分,只是取决于我们自己决定何时展现,何时掩饰。
只需记住,不论是现实抑或互联网上,存在的所感所想皆是真实,也许动动鼠标即能删除一条动态,但生活到底是一场盈科而后进的旅行,在信息洪流的冲击中坚守自己,用真挚的本我填平迷茫的沟壑,才是我们最应当做的。
求真
关于互联网时代,马云无疑是具有发言权的,他借用作家韩寒的话表明了这个时代的特征:这是一个有了风,猪也能飞起来的时代。
记得2012年朱日论吗,还有赵本山老师的多次“被去世”等等。
网络给予人们广阔全新的信息平台,彰显自我只需轻轻点击“发布”,瞬间便可以极为自我的形式散播开来,个人感受,“真知灼见”,铺天盖地。
当表达变得容易便捷,表达求真求实的态度则显得更加可贵。
谣言的始作俑者何尝不知此事的荒谬,却为了点击量,为了“赞”而在这一片“茫茫大地”上大施拳脚,说理煽情无所不用其极。
当我们对着将信将疑的消
息,听不见背后谎言和流言的得意笑声,于是我们决定相信,并也让他人相信,错误的“真理”如此迅速地登上热议的话题,为人们津津乐道,以为是掌握最新消息的“时髦者”。
我们失去了自己的判断,被一个又一个的错误牵着走,我们发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响的“声音”,却真真成了“满纸荒唐言”。
马克吐温言: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流言就已走遍了半个世界。
寻求真理无疑是困难的,那么就从保持理性,保持本真开始。
开头所说韩寒的这句话,还有后半句:但风停了,猪就会猝死。
人们所谓的“发声”,实质上违背了追求真实的本心,只是成了被谎言和浮躁操纵的木偶,经不起真实的推敲和时间沉淀。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那份沉着,才是纷繁的互联网时代最该追求的真实自我,不要做流言的垫脚石,请成为真理的探索者。
在这样一个充斥着各种信息的时代,我们寻求真理,是一种心灵的修养,是在不完全了解真相时的适时沉默。
正如林清玄所说,凡是心灵俱足者,都善于沉默。
人云亦云是网络时代的大忌,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学会“沉默”,用理性的思考去审视迎面而来的信息。
韩寒的那句话,其实还没有尽,他说:我不要做猪,而要做一棵树,永远矗立在那里。
他的话表明了他的个人追求,是对于网络时代求得“难得”的真实,何尝不适用呢?做一棵稳稳的“大树”,风吹也不倒;风停,也依旧冷静。
互联网时代正应了狄更斯“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它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它新鲜而让人充满未知的好奇。
每个人,都无法避开这一时代,也完全不必避开这信息多元化的大时代,只是记住:求真、求实,做有头脑的人,拥有人类真正真实的自我。
桃花源
信息时代推动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应运而生使人们的社会交往途径更趋新颖与多样化。
在网络营造的虚拟世界中,人们或迷失自我就此沦落,或彰显真我直抒己见。
任何事物都不可避免得(的)兼具正反、好坏的两面性,网络也不例外。
在这个言论自由的媒界里,人们自然可以畅所欲言,无拘无束。
于是,在诸如微博、博客等社交网站上,随处可见“正能量”的传播。
有人分享每日的点滴温暖,用人间最真势(挚)的温情点缀这虚拟的世界;亦有人敢于直言,将正义感发挥得淋漓尽致,针对社会上的种种丑陋与弊端提出自己最严厉的批判与见解;还有些极其文艺气质的“文人骚客”,手指敲击键盘,编织出或唯美或深刻的锦词丽句。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中,个性化成为最大的特性。
没有现实社交的拘束所困,每个人的独一无二都会更趋鲜明。
然而,缺少了现实世界中那一份无处不在的拘紧感,约束不复存在的同时,亦使曾经无处不可觅的问题萌芽生根。
人们往往会滋生出一种近乎依恋的情感,与这个可谓没有“法律”牵绊的虚幻国度日益密不可分。
或许很多人都曾梦想过隐身的能力,我想网络确能实现这种看似荒谬的假想。
人们在网络空间里隐姓埋名,甚至一度扮演起与本身迥然不同的角色,并且深陷其中,逐渐与现实脱离开来。
他们回避着真实的本性,不愿面对现世的纷乱繁杂,似是找到了心中神往的“桃花源”。
而这样一个“桃花源”,却容易使人们迷失在毫无牵制的原始世界。
道德感的不断弱化,与人欲的膨胀肆意妄言的快感,给人们带来一种“勇气”,一种敢于做现实中所不能为的“勇气”。
这无疑是具有致命破坏性的,真实的自我就此
被掩饰,取而代之的是灵魂中为虚幻网络激发而生的劣性。
曾经被法律、现实、道德约束着的恶魔横空出世。
互联网是社交的天地,群体的存在使“劣性”成为一种群体性行为。
网络暴力,网络欺诈,网络犯罪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愈演愈烈。
而个体以群体为参照物,将不会意识到这种“劣性”的不妥与可怕,他们的“幻象”中,这种劣性被贴上合理的标签,从而成为一种寻常的常态。
而本我,亦在群体作用下泯灭。
互联网可以是一片桃花源。
我愿意相信,它的初衷至少是如此。
但事实上,即便是桃花源,亦须要每一个网民的倾心维护,需要内心强大的道德约束力与自律能力。
只有如此,并具备抗衡从众心理的勇气,方能在这桃花源中彰显真我,尽享极乐。
切勿迷失
如今,我们的生活已被互联网充斥着,它触手可及。
在那个空间里,时而色彩纷呈,时而云雾弥漫。
我们置身其中,享受着鲜活的乐趣,却也被潮流吞没,迷失自我。
身处网络这个复杂的世界之中,有时我们能够更好地彰显真实的自我,可以说是一种平日少会出现的“自我展示”,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释放甚至宣泄,以离我们最近的社交平台为例——在微博上人们更易表达出平时不太便于表达的观点,在朋友圈中我们能看到很多日常生活中更为丰富和鲜活的状态。
换言之,似乎人们在网络上变得更善于表露自己的观点、表达自我。
也许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表情达意会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和阻隔,但究其根本还是每个人本身在起作用。
所谓现实生活中的“人心冷漠”云云,不过是很多人强行制造出的一种状态。
互联网是一种新兴的社交媒介,它确实给我们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交流平台,但决不能成为我们唯一的表达工具,其中的言语更不能代表一切。
只要我们愿意,很多东西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可以表达,那么需要网络帮助你来彰显的可能只是那些确实需要更好地修饰的东西,这无可厚非。
然而更多地,我们在这个世界里掩饰着真实的自我——或掩饰,或被掩饰。
我们往往为了得到更多人的肯定、为搏那一个个其实并没有多少价值的“赞”而“努力”着,对我们想表达的内容,对我们自己做了过分华丽的装饰,本质是华而不实的,却又厚重不堪。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缺乏一定的认同感和肯定,因为现在很多人即使内心有很多想法也不善表露甚至不屑表露,这便是当今人与人交流的症结之所在。
不必归咎于互联网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变得不善言辞,每个人当做的是迈出自己的那一步,试着多表达、多肯定他人,我想现下这种“包装”现象或多或少会有所好转。
毕竟社交平台出现的初衷也是为了我们更好地交流,而非为所谓的认同和人际关系去过度掩饰而丢了真正的自我。
网络的大潮是汹涌的。
激烈的言辞、浓厚的情感、成堆的没有面孔却向你嘘寒问暖的人,不禁令人站不住脚,甚至有些不知所措和惶恐不安,很容易被这种潮流所吞噬,即“被掩盖”了。
而我们能做到的,便是牢牢地站稳,云雾缭绕的网络空间中保持视野的清晰,并且强大自身,尽力不被淹没。
当我们能真正地更好地表达、且强大自身时,我们会享受网络的美好,且不会被吞没,不会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