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的简介

合集下载

大足石刻概况

大足石刻概况

大足石刻概况一、大足石刻概况大足石刻是大足区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

始建于初唐,历经晚唐、五代,至两宋达到鼎盛,余绪绵延至明清,是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窟造像群,其中,以佛教造像为主,儒教、道教造像并存。

迄今公布为国家、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73处,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子。

大足石刻代表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与敦煌、云冈、龙门石窟一起构成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

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摩崖造像)以“天才的艺术杰作,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佛、道、儒造像能真实地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思想和风土人情;造型艺术和宗教思想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等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三项标准而被列入《世界文化名录》。

二、大足石刻旅游大足是全国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文化旅游大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2016年,大足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大足石刻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最后丰碑,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是区境内初唐至清代100余处、5万余尊摩崖造像的总称,造像集儒、释、道三教之大成,素有“北敦煌、南大足”的美誉,代表公元九至十三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与敦煌、云冈、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1999年12月1日,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窟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宝顶山大佛湾长达500米,布局构图严谨,教义体系完备,是世界上罕见的有总体构思、历经七十余年建造的一座大型石窟密宗道场。

北山佛湾石刻造像集唐、五代、两宋作品于一处,是区内保存完好的石刻群,被誉为“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陈列馆”。

南山石窟区,是一处罕见的纯道教造像群。

石门山石窟区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

石篆山石窟区摩崖崖面长约130米,造像以老君洞为代表作,为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在石窟中极为罕见。

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合川钓鱼城
位于合川市合阳镇嘉陵江南岸钓鱼山上,占地2.5平方千米。山 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传说有一巨神于此钓嘉陵江中之鱼,以解一方 百姓饥馑,山由此得名。钓鱼城峭壁千寻,古城门、城墙雄伟坚固, 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俨然兵家雄关。南,蒙哥大汗宋淳 二年(1242年),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始筑钓鱼城。1258 年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 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东征西讨,所 向披靡,然而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却不能 越雷池半步。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钓鱼城 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 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古战场遗址至今保存完好。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 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 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 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1982年,钓鱼城被列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邮亭鲫鱼
石雕
艺术 品 美食
竹编
大足冬尖
大足香肠
笛女大曲
千年大足石刻孕育石雕艺术品
石雕 千年大足石刻,成就了中国石窟 的最后丰碑和中国佛教文化的最后圣 地,孕育了大批杰出的民间石雕艺术 大师。石雕产品造型精美、艺术精湛 、特色鲜明、品种齐全,其中以大足 石刻艺术品公司刘能风的紫袍玉系列 产品和万古镇张连生的石雕工艺品为 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是馈赠亲友及客人理想的旅游纪念 品。

北山石刻
北山造像以雕刻精细、 技艺高超、俊美典雅而著 称于世,被誉为“中国观 音造像的陈列馆”。北山 石刻并不是大足县最北的 石刻,这里的作品更加贴 近生活,体现了宋代的审 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个 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 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

大足石刻介绍

大足石刻介绍

大足石刻介绍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是中国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摩崖造像的总称。

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等“五山”石窟为代表,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

雕刻造像以集释(佛教)、道(道教)、儒(儒教)“三教”为一体,世所罕见,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

大足石刻始凿于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历经晚唐、五代、北宋、兴盛于南宋,延续至明、清。

其根于巴蜀文化,以佛教题材为主,现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造像区包括五山等多个地区,规模宏大;历经多个朝代,融合多种雕刻技法,雕刻精美。

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从唐末至宋代中国石窟艺术的风格以及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199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也是敦煌莫高窟之后中国第二个石窟类的世界文化遗产。

2007年,大足石刻被列为国家AAAAA级景区,截至2023年,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多达75处。

现代开始,对大足石刻文物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视,不仅设立《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等法律条例,而且还设立了大足石刻文物医院、大足石刻研究院等多个机构进行管理与保护。

大足石刻的介绍

大足石刻的介绍

大足石刻的介绍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是中国四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丰富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中的明珠。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代,历经宋、明、清等朝代的不断开凿和维护,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整个石刻群分布在南河、北山、宝顶山、石门山等地,共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七处,石窟数目超过七千余龛,雕刻内容包括佛教造像、道教造像、历史题材、文学题材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大足石刻的佛教造像是其最为突出的部分,其中以大足石刻摩崖造像最具代表性。

这些佛像栩栩如生,神态各异,表情生动,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

其中最著名的是卧佛,长达七十五米,是中国最大的卧佛造像之一,堪称世界之最。

此外,大足石刻还有众多立佛、坐佛、弥勒佛等造像,形态各异,风格各异,展现出了古代雕刻艺术的精湛技艺和深厚底蕴。

除了佛教造像,大足石刻还有大量的历史题材石刻,如《三宝经》、《养性堂碑记》等,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

这些历史题材的石刻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更是研究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大足石刻还有许多道教造像,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等,这些神祗形象栩栩如生,神态各异,展现了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这些道教造像不仅在宗教上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杰作,展示了古代雕刻艺术的魅力和魄力。

总的来说,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的珍品,不仅在规模上宏大,雕刻精美,而且在题材上丰富多样,展现了古代中国文化的瑰宝。

大足石刻的存在不仅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对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艺术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往大足石刻参观,感受这份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带来的震撼和感动。

大足石刻简介

大足石刻简介

• 北山石窟:以观音岩为中心,内容丰富
• 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 南山石窟:以石篆山为中心,保存完好
• 艺术风格独特,技艺精湛
大足石刻的石刻艺术风格及技巧
大足石刻的艺术风格
• 线条流畅,形象生动
• 构图严谨,层次分明
• 富有宗教色彩,寓意深刻
大足石刻的艺术技巧
• 雕刻技法精湛,如圆雕、浮雕、透雕等
• 颜料运用巧妙,色彩鲜艳
大足石刻的佛教文化传承及影响
大足石刻的佛教文化传承
• 反映了唐代以来的佛教传播历程
• 为研究佛教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大足石刻的佛教文化影响
• 对后世佛教造像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 对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大足石刻的佛教教义及艺术表现
大足石刻的佛教教义
大足石刻的艺术表现
• 体现了佛教的慈悲、智慧、平等理念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大足石刻简介
DOCS
01
大足石刻的历史背景及地理位置
大足石刻的创建年代及历史背景
大足石刻创建于唐朝末年(公元859
年)
大足石刻的创建背景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
民众寻求精神寄托
大足石刻的历史地位
• 初期以佛教造像为主
• 佛教盛行,统治者支持佛教传播
• 通过石刻造像展示了佛教教义的形象化
• 强调了佛教修行的重要性
• 通过石
大足石刻的佛教文化价值
• 是世界佛教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对研究佛教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大足石刻的佛教文化意义
• 体现了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
• 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大足石刻的介绍

大足石刻的介绍

大足石刻的介绍一、大足石刻的历史背景1. 起源大足石刻位于中国重庆市大足区,是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但其鼎盛时期是在晚唐、南宋和明代。

此处的石刻艺术作品以典型的唐代风格为主,展现了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独特魅力。

2. 艺术风格大足石刻的艺术风格融合了佛教艺术、道教艺术和儒教艺术,形成了独特的综合艺术风格。

它以佛教题材为主,但在细节上兼容并蓄了其他宗教和哲学思想。

作品中的雕刻技法精湛,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感觉。

二、大足石刻的艺术价值1. 世界级艺术遗产大足石刻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于199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它代表了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巅峰成就,对研究古代雕刻技法和宗教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2. 雄浑壮丽的造型大足石刻的造型规模庞大,规模之大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它的雕刻题材广泛,涵盖了佛教故事、历史传说、民俗传说等。

不论是大型雕像还是细节雕刻,都展示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精湛技巧和雄浑壮丽的造型。

三、大足石刻的文化意义1. 宗教信仰的传播大足石刻作为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对佛教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雕刻佛像和佛经故事,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佛教教义,增加了人们对佛教宗教信仰的认同感。

2. 历史文化的传承大足石刻表达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作为历史的见证,它记录并传承了唐朝、宋朝和明代的社会风貌、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

通过对大足石刻的研究和欣赏,人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大足石刻的保护与研究1. 文物保护大足石刻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精心的保护和修复。

相关保护措施包括建立文物保护区、定期检测和修复石刻、加强对游客的监管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石刻的完整性和原始面貌。

2. 学术研究大足石刻的研究是对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和宗教文化的重要贡献。

学者们通过对石刻的图像、题材和技法的研究,揭示了石刻背后的艺术和文化内涵。

重庆的大足石刻简介

重庆的大足石刻简介

重庆的大足石刻简介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是我国十大石窟之一。

大足石刻是指重庆大足和四川江油两地的石刻,它代表了我国宋代时期的雕刻艺术水平。

大足石刻最早在北宋时期开始兴建,到了南宋时期达到了顶峰,历时千年之久。

这是我国唯一一处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大型石刻造像群,以其精美的雕刻艺术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大足石刻开凿于北宋嘉佑三年(1058)至徽宗崇宁五年(1104)之间,以江油武功县北山和四川大足北山的造像最为集中,是一处大型佛教石窟寺遗址。

它的开凿与当时四川地区佛教的发展有关,特别是南宋时期佛教得到了空前发展。

大足石刻艺术风格上受敦煌石窟影响较大,但在造像题材、构图等方面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充分体现了当时巴蜀地区民间雕刻艺术水平和特点。

大足石刻现存洞窟90余个,造像10万余尊(部),碑碣150余通。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宝顶山和北山崖壁为代表的大乘教石窟,共有造像7000多身,规模宏大,雕刻精美。

—— 1 —1 —。

大足石刻介绍

大足石刻介绍

大足石刻介绍
大足石刻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批石刻纪念碑,位于现在四川省大足县境内。

它是一组由二百多处石刻构成的大型石窟群,以及由高达十公尺高的巨石构成的豪华陵园。

石刻集散在大小山坡间,内容涉及政治、宗教和文学等方面,最多的是政治,其次是宗教,最后是文学。

最古老的石刻古籍可以追溯到南朝石室,最后形成了一密密麻麻的石窟群,可向世界展示中国历史文化上的辉煌。

大足石刻以其宏伟大气、成熟雄浑、追随传承及气势磅礴的特色,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凝视它的审美美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足石刻的简介
大足石刻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北敦煌、南大足”
保顶山是佛教圣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

石刻创始人为宋蜀中名僧赵智凤,建于南宋,历时70多年,石刻共13处,造像数以万计,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最大。

宝顶山的石刻,在风格上和北山很不相同。

这里的刻像,大都是用一组一组的雕像来连续表达一个或几个不同内容的佛经故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因此,又有“天府灵山”的著称。

北山石刻以佛湾造像最为集中,分南北两区域,南区多为晚唐、五代作品,北区则以两宋作品为主。

卧佛
重庆大足宝顶山的大足卧佛,是半身像。

此雕像长31米,后半身隐于山石间,民间有此卧佛“身在大足,手摸巴县,脚踏泸州”的说法,有“佛大不可度量”的意思大足卧佛群像借山石、山势而凿刻。

千手观音
这是我最喜欢的石雕,它是一个非常壮观的雕像,它的"千手"其实是1007只手,尤如孔雀开屏,分别从上、左、右三个方向伸出,每只手都雕得纤美细柔,手里拿着各种法器,而且每只手掌中还有一只眼睛,因此又名“千手千眼观音”。

千姿百态,无一雷同。

传说千手观音原来是印度妙庄王的三公主。

妙庄王有三个公主,大公主叫妙金,二公主叫妙银,三公主叫妙善。

妙善自幼出家修行,父王不让她去,她坚决要去。

她所在的庙子住了500个大和尚,妙庄王一把火把这庙子烧了,500和尚都被烧死在里面。

她父王作了恶业,身上长了500个大脓疮,什么药都用了也无济于事。

医生说非要亲骨肉的一只眼一只手作药,才能医好。

大公主不愿意,二公主舍不得。

只有修行的三公主妙善,听说要亲生骨肉的一只眼和一只手才能治好父王的病,自己就挖了一只眼,砍了一只手给父王作药。

父王服药后,全身脓疮消失,身体康复。

妙善的大孝行为感动了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就召见妙善公主:“你这大孝子,舍了一只眼、一只手,我就还你一千只眼、一千只手。

”这样,妙善公主就成了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为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所崇敬。

宝顶山的千手千眼观音也就成了历代香火鼎盛,与峨眉齐名的佛教胜地。

转轮经藏窟
窟正中是一个巨大的八角中心柱,蟠龙缠绕,柱础上有八角露盘。

露盘周边可有小顽童这样的浮雕。

左(南)、右(北)壁两组造像对称,左刻文殊菩萨、玉印和如意观音,右刻普贤菩萨、日月和数珠手观音。

三壁有供养人像6身。

左右壁雕像个个性格鲜明,尊贵气质各不相同,各具风采,精美绝伦。

此转轮中空透光,0形制的八柱亭解决了支撑和采光的矛盾,真是匠心独具。

六臂观音
日月观音,又称六臂观音。

结跏趺坐金刚座上。

宝冠以花草为纹而无璎珞,缕空别致。

鼻梁高棱,眼帘低垂,神情安详自在,端庄温和。

面庞丰满而有弹性;两只向上举的手臂圆润细嫩,胜似玉笋,肌肉质感特别强。

玉印观音
玉印观音,也叫宝印观音,她坐在金刚座上。

头上的宝冠宝冠玲珑剔透,纹样上的条条线条都是由颗颗珍珠串联而成,项颈下有璎珞装饰,经过了800多年没有损毁。

胸前丝巾绾结下垂,衣带错落繁复飘然座下,中间一条彩花腰带,环钏、佩玉、花瓣相串,非常别致。

面颐丰满,肌肤细嫩。

嘴唇由几块方块组成,没有圆润感。

整个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慈祥。

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结跏趺坐在莲座上,莲座架在青狮背上,手握经卷,表示他博学,两目平视远方,嘴唇薄上翘,表示多才善辩,给人以精力充沛和自负的神情。

他面貌圆润,鼻梁高挺,双眼细长,手臂手指秀美、灵巧,被艺术家誉为“东方美男子”。

北山媚态观音
这尊雕像,头戴花冠,发丝垂肩;头向左侧低俯,目光下视,含颦欲笑;右手轻拈一数珠串,左手握右腕,交叉于腹前,体态窈窕,轻盈,显得悠闲自若。

衣裙飘拂,颇有“吴带当风”之趣。

整个神态,天真腼腆,幽思含情,容貌俏丽,因而被人们昵称为“媚态观音”。

龙水湖
该湖为人工湖,湖水面积20公顷,最深处11米。

湖内有108个岛屿港汊点缀其中。

泛舟入湖,可见岛山上苍松翠绿,绿树掩映,还有白鹤、野鸭、鸳鸯等20多种珍禽本息于岛上,人称“大足西湖”。

荷花山庄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江南
荷花山庄建成于1997年,经过多年发展扩建,如今占地780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